第一章 你需要靜心嗎?
究竟之一
問:你腦海中的思緒每天都像翻滾糾集的烏雲嗎?
答:合掌敬禮就能與空性連結,平伏情緒方可消除一切痛苦的根源。
2004年11月27日 中國 台北
講座綱要:所謂的靜心,就是把自我這個虛幻不實的幻象,用智慧去觀照來淨空,因此靜心就是遠離自我,讓自我消失的不二法門;這個本性、空性到底存不存在,有體會過這種寧靜的人,即使只是曾經瞬間體會過,你要知道,那是他福德累積很深,才有那樣的因緣,去體會到空性的寧靜!
究竟之一 靜心就是把內心的情緒沉澱下來 使自我漸漸消失
生命的痛苦來自於“心”,就是一大堆的情緒,痛苦來自於情緒,你覺得很痛、很害怕、不甘心、放不下,這些是不是情緒?你覺得不想再來這世界輪回,這是不是情緒?你很留戀你這一生所獲得、成就的一切,這是不是情緒?你很遺憾理想沒有實現,這是不是情緒?
所以,一切痛苦的根源就是情緒,也就是我所說的“心”。
靜心就是如何把這些情緒沉澱下來,以致使它消失。它消失了,你的自我也消失了;你的自我消失了,痛苦也就消失了;痛苦消失了,六道輪回也消失了;你也可以不用再來投胎了,如果你還要再來,是因為你的願力而來,佛菩薩來這世界只有二種方式:
一、菩薩依照他的願力而來,因為他慈悲的大原而來;
二、佛則是因緣而生才來這世界,因緣俱足他就來。
這世界只要有福德的人存在,就會有佛菩薩到這個世界來分享、來滋潤,而他們在等待,等待法雨的甘霖淨化。
佛菩薩所傳的每一個法門不外就是要靜心,八萬四千法門,用各種不同的方便法就是要把這個心沉澱,所謂的“心”,也可以稱之為“妄念”、“妄心”,而不是“真心”,因為真心就沒有問題了,真心就是生命的本質、存在和空性。
我們要很堅定地來對自己下深切想要出離自我的決心,這樣來談靜心才有意義,如果你覺得“自我”並不會造成你的痛苦,那你也不需要來這裡聽老師說法了,你也不需要做真正、很究竟的修行,因為這世界的一切際遇並不會造成你痛苦的感受到極限,所以你並不會想要出離自我;如果你不想要出離自我,那種很深切想要出離自我的心願尚未出來,事實上你就沒有機會出離,除非你覺得自我真的很苦。
所謂的靜心,就是把自我這個虛幻不實的幻象用智慧去觀照來淨空,因此靜心是遠離自我,讓自我消失的不二法門;這個本性、空性到底存不存在,有體會過這種寧靜的人,即使只是曾經瞬間體會過,你要知道,那是他福德累積很深才有那樣的因緣,去體會到空性的寧靜!
只要他品嘗過之後,他就會下定決心要遠離自我,不再與自我認同;但是沒有體會過的人,若會產生出離心想遠離自我,那也是福德很大的人,因為他苦夠了,苦的強度在於他對苦很敏感;如果一個人對苦的敏感度不夠,縱使有妙智慧的人來看會覺得很苦,可是他就是不覺得苦。
所以那個苦,不在於苦的本身,而在於他對苦的敏感,那股敏感、敏銳的感受就是觀照的原動力。
有人曾經體會過本性“空性”;有人相信空性而完全不懷疑,那是很大的福德;至於體會的人呢?他根本就沒有所謂的相信問題,因為他知道空性就是那樣,他只是達不到空性顯露的狀態,在若隱若現間,他曾經體會過,這樣的人是全然地信任空性,那個信任不是來自於知識性的判斷,而是本來就是這樣的心境。
但是一個人若沒有體會過空性,卻能全然地相信,那也是福德很大的人。至於那些質疑的人,心裡有問號:真的嗎?本性真的是痛苦的絕緣體嗎?真的有那麼清淨嗎?真的沒有情欲與憤怒的種子嗎?沒有貪婪的種子嗎?名、利都誘惑不了你嗎?其實當你提出這些疑問時,你要注意到,你是在懷疑有沒有那個本性的東西存在,我可以告訴你,你是普羅大眾,你離本性非常的遙遠。
上乘人--就是過去累積很大福德的人,他聞“道”就完全沒有懷疑,而產生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心境,至於下乘人--下乘根器人--聞道在笑:可能嗎?真的嗎?中乘人聞道則是半信半疑,你自己評估你是屬於哪種根器的人呢?
當你原本想罵的人,你罵罵看,你罵的出來嗎?你內心有許多的貪念或者怨怼、想報復的念頭,一切不善的念頭,你在合掌當下,那個念頭還在不在?你自己看看,你非常緊張或者壓力很大,很想傷害人,或者你計算、計較的念頭在誠心合掌當下,還在不在?你自己觀察看看,給自己一點時間沉澱下來看看,在你合掌當下你能罵出三字經嗎?那個憤怒還在不在?
你的思緒就像烏雲,在合掌敬禮當下,你的思緒會漸漸消散,思緒消失的當下就是真理,思考消失的當下就是存在,就是諸佛的法身,就是本性,就是真心。
去過陽明山擎天崗嗎?那個擎天崗就是存在的顯露,大自然就是存在的顯露。當你的自我很強,你很憤怒的時候,當你投向大自然的懷抱,看到那麼雄偉、寧靜的大自然時,你的自我在哪裡?不見了,換言之,你的妄念在哪裡?你的憤怒在哪裡?你的貪婪在哪裡?當下都暫時不見了。
所以大自然是無意識的佛;佛陀則是一個有意識的大自然,你的本性也是如此,在合掌敬禮當下,你就跟大自然一樣。
今天若有人激怒你,你想殺他、扁他,可是當他誠心地對你合掌恭敬,事實上你的嗔心會不見,就像你到大自然,你的嗔念也會消失;因此在誠心合掌當下,你已漸漸進入空性,可以證明空性的存在是真實不虛的。你的懷疑是出自你的頭腦,我用各種方式來跟你分享空性的美妙,所以當你分不清什麼是頭腦、什麼是本性時,只要你試著誠心合掌當下,讓思緒沉澱,本性就在那個地方顯露。
所以當你很緊張時,請你合掌;你很憤怒時,請你合掌;當你很計較時,請你合掌;當你很虛偽時,也請你合掌,去感受到你那清淨的本性。當你已體會、知道本性時,當你所有的念頭、思緒跟合掌當下的本性有落差時,你去對照看看,那個落差就是你的習性、妄念;它是虛妄的,只有你合掌時體會的,那才是你的本性。
光是靠合掌的本性就可以讓你解脫六道輪回,讓你活在當下,你的煩惱在哪裡?你的思緒、痛苦在哪裡?所以借助合掌讓諸位體會本性,我們可以時時刻刻透過合掌來觀照本性與習性落差之處。
究竟之二 痛苦既是淨化的因緣 也是究竟的幸福
今天又要提出第二個方便法,當你情緒出來,你控制不了它,你一定要合掌,但環境又不允許你合掌時,老師再分享你一個手印,和合掌有同樣的效果。合掌禮敬就是空性,至於空性手印:左手、右手或兩手一起結都可以,在結空性手印的當下你就進入空性。
如果外在的刺激已經出現了,人家辱罵你,或者你壓力很大、很緊張時,你就合掌或結空性手印:拇指雨食指尖相扣結手印,你去體會看看,當你覺得快抓狂時,你就結手印,一切的自我暫時會在結手印當下消失,或漸漸消失。
如果你本來自我的觀照已很敏銳,透過這樣的手印,自我很容易消失;但如果你本來就沒有觀照的能力,你的觀照都在頭腦裡面,你也可以透過這手印,很快地進入空性,外在的境就比較不容易干擾你,漸漸地,你在每一個境界,透過這手印來自我觀照,因為它會讓你的思緒、情緒漸漸地散掉。
一個空的人,他的手沒有合掌禮敬,也沒有結手印,但是他時時都是在這樣的狀態中,情緒、思緒都在他的觀照下消失,所以他不用逃離這世界,不用逃離他的家。你在安靜的環境下,你當然可以得到寧靜,可是那個寧靜沒有什麼了不起,一點都不會幫助你生命成長,因為在很寧靜、清幽及順遂的環境中,任誰都可以得到寧靜;真正的寧靜是處在不利的環境中,你一樣不受干擾。
所以不用逃離家庭,這是新時代的因緣,因為家庭是你的道場,是把你的自我激發出來的地方。每一個自我激發出來就結空性手印,就合掌禮敬。只要激發一次,觀照它一次就會消失一次,用手印來觀照,用合掌來觀照,用你的觀照來觀照那個自我的消失。
自我出現,你若會觀照,它就會消失;自我要被激出來透過觀照它才能見光死。
不要再逃避了,沒有第二個世界,你所屬的每一個世界、每一個環境都是你成長的因緣,當你想脫離是因為你有自我,你有欲望,所以欲望永遠讓你看到未來,讓你沒辦法活在當下;期待新的境遇,幸福快點來,你錯過了眼前你可以享受的幸福。
痛苦就是你可以淨化的因緣,那才是究竟的幸福。所以在不利的環境當中,我們要感激那個因緣,透過那個不利你的環境,不利你習性的因緣,因為跟你的習性剛好相反,才能把你的自我激發出來,你才有蛻變的機會。
所以一個往空性在走的人是全然臣服於每一個因緣,在每一片刻裡面他全然地與他所處的環境合一,若是不能合一,有落差,那是因為他很想逃,他希望他所期待的幸福快點來到,這就是要警覺的,也就是我們要過濾的,那都是我們的夢幻、自我。
這世界只有一個,不管在天堂或地獄、十方法界,只有一個,佛菩薩與眾生同處一個世界,可是心境是完全不同的;佛菩薩在每一個境遇裡面都很寧靜,他完全不受干擾,那些痛苦對他而言都是外圍的,他內在還是一樣的清涼、寧靜,他內在沒有激情,所以也沒有冷漠,也沒有低潮,這就是究竟的喜樂,不假外求,不需要條件而永恆存在的喜樂。
為什麼要靜心?靜心就是要進入真正的幸福、永恆的幸福之路。
這裡要把比較常見、可能性的邪曲心盡量列出來,你要跟自己的習性來對照,觀照是從對照開始的,這些邪曲心、不善心,我們一個一個來對照,在對照當中來看到自我的藏身處,對它產生慚愧之心,產生出離心,如果這些心你看到了卻不產生慚愧,事實上你根本沒看到,或者你是個沒有良心的人。
空性顯露出來最明顯的就是良心,如果你沒有良心,你當然無法產生出離自我的心。所以這些邪曲心、不善心,我們一一來檢視,把它當作自性的戒律;這些戒律是在戒自己而不是在戒別人。
你只要產生一絲批評、想戒別人的心,你的自我就出來了,就錯過了生命最美好的一刻,錯過我用全然的生命跟你分享的這一片刻,你要解脫仍是遙遙無期,你所有的法都不用再聽了,因為都沒有用的。
這些邪曲的心,只要你體會到邪曲的心令你很痛苦,這就夠了。老師常說,不怕你邪曲,就怕你不知道你邪曲;不怕你不善良,就怕你不知道你不善良,還自認為自己很善良、自己不邪曲,那你就錯過了。你要警覺你的邪曲,不再跟它認同;要忏悔,不用批判;你自己批判自己是因為你討厭自己,那你又錯過了,我不是要你把自己變成另外一個樣子,我只要你知道這些就是自我運作的過程,這些邪曲的心就是我的自我、我的昏沉。
你能這樣警覺,常把你過去所產生的心念拿出來看看,而當下心念出來時你就能看看,觀照到它,它就會消失。
縱使你批判自己!“唉,我的自我怎麼那麼強,我怎麼那樣邪曲?”你也要把你批判的心拿出來看,你批判自己是因為你想達到某種境界,還是你的欲望,想要達到沒有自我的心,那還是欲望。
我一直分享的,你不需要想達到什麼境界,你只是盡量去忏悔,然後不要再犯。就是這個樣,自己已經產生的心念,知道了,我覺知它,以後盡量不要再犯,但若真的再犯也算了,每犯一次我就看到,漸漸它就淡掉。不求把這些心去掉,只求覺醒。這些心是虛妄的,這些心是自我所產生出來的,一個個揪出來看,自我心一產生你就看,過去已產生的自我心,你拿出來看、忏悔,然後現在產生的自我心你就漸漸能看到了。
嫉妒的心、不老實的心、虛偽的心、虛榮心、自大的心……,它產生了,我就看著它,因為我知道它是令我痛苦的根源。
觀照就只是為了生命的自在幸福,而不是因為我想當君子。
忏悔是要有慚愧心,如果你只是口頭的忏悔,那是沒用的,要身口意合一。有忏悔的心,然後產生出離的心,要以觀照的火焰來消溶一切的自我,只有觀照可以把自我消溶掉,觀照就從檢視過去所產生的心念開始。
生命的痛苦--空虛、急躁不安、心一刻也不得閒,生命的傷口--不甘心、遺憾、悲傷、驚悸猶存、怨恨、想報復等無法愈合及不易愈合的傷口,都是自我所導致的。
究竟之三 看清你內心聲音的根源 到批判心裡尋找你的自我
自我在哪裡最容易現形?是批判心!
第一種是喜論人非,對外界人、事、物批判的心。常看到他人的缺點、過錯而少看到自己的缺點過錯,看不順眼他人的行為、他人的看法,看不順眼他人愛表現、愛炫耀。內心批判,看到他人的矯揉造作而看不順眼;看到他人沒有智慧而生批判其愚蠢的心;看到他人自大而對其看不順眼所生批判的心;看到他人與我的思維模式、生活習性不同而對其所生批判的心;看到他人美貌而忌妒對其生批判的心。
看到他人美貌而看不順眼而批判其很虛偽,這實則其內心含有嫉妒的情緒。這就是自我最容易現形的第一個心亦即“看不順眼”。內心有好多的噪音,因此就喜歡論人之非;對他人的好事不想傳出門,也沒興趣,而對他人的壞事則傳千裡,講他人的八卦是最高興的。所以八卦雜志揭人之非,銷售量那麼高,因為這是普羅大眾的習性,這就是自我最容易現形的地方:批判的心。
對外界人事批判的心,在表面上只是批判,但由內在來看,批判只是冰山一角,事實上他內在有許多的因素,我們可以深入地去觀察、去看它產生批判心的根源,事實上都還是自我在作祟;所以批判就像是海水的最表面,他的內在隱藏著許多微妙自我的情緒在運作。
嫉妒心。他的批判是出於嫉妒心,因為別人有的,他沒有;當他在批判時,並不代表他是在批判那事情的本身,事實上他是在發洩他嫉妒的情緒,自我就是這個樣,因為自我永遠要打敗別人,容不下別人比我們強,因為他會強過我的風頭,我自我的存在就受到威脅了。
也有第二種原因,當他人不注意我時,你可以注意到,這個人不尊重我,不把我看在眼裡,他目中無人,無視於我的存在,所以我就看他不順眼,批判他的一切,但你是真的是在批判那件事嗎?他的為富不仁,他的愛搬弄是非?事實上重點不一定在此,重點是你在發洩你不滿的情緒,因為他不尊重你,令你非常受傷,你要報復所以才對他產生批判的行為,看他不順眼,正所謂愛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因為他不尊重我,他不重視我的存在,他已經傷害到我的自我了,我要報復。
還有第三種原因,當他人不受我所掌控時,你可以注意到,尤其是那種大姊頭、大哥型的人,最喜歡掌控別人的意志。我們可以想想看我們自己,若朋友親人不聽我的話,我就開始很不爽,開始要排除他了,看他什麼都不順眼,而如果他聽我的,當馬屁精,你就不會再批判他了,甚至還會護著他、保護他、替他講話、事事挺他。事實上世俗的批判是靠邊站的,當我喜歡他時,他的什麼都好,當我討厭他時,他什麼都不好,好的也變成壞的,因為要發洩自我的不滿、自我的受傷。
第四種原因,不滿足我的要求,我對他有所請求,他不配合,我向他借錢,他不願意;我想請他吃飯,他不給我面子,他拒絕了,他說他有事,但我不管他有沒有事,我邀請他是他的榮幸,他竟然敢拒絕,我的自我受傷了,本來我覺得他人很好,現在我覺得他不好了,開始批判他了。
也就是說他不滿足我的欲望,所以我要摧毀他來滿足我的報復洩恨。諸位,當我們看到一個人在批判他人時,事實上那是很表面的,他的內在隱藏很多雜染的心在運作,這就是我們要觀察自己,而不是只很單純地要求自己不再批判,外在雖然不批判,但是內心還有聲音嗎?
我要你去看清你內心聲音的根源,你要靜心就得先把這個根源看清楚,這些是從自我出來的,你要沉澱下來跟自己對話,不要動來動去往外去追逐一切,你靜下來看看你自己這些思緒是如何運作,這是觀照的開始,否則你永遠都錯過了。
你不要說你現在尚有許多的事業要忙,等老時再修行,棺材是裝死人而不一定是裝老人;而且我告訴你,你現在不修行,等你老了你也不會修行,因為永遠沒有准備好才開始的時候,而是在每一個片刻的警覺自我的運作。修行不是要你放下某些東西,而是在一切東西的因緣來時,以怎樣的態度去面對它。
我們要去看看批判心它產生的根源,上述只是略舉數例而已,尚有許多雜染的根源,我們都要一一地揪出來看,不是叫你一味忍耐,而是叫你要深入地自我觀察,你若連這個功夫都沒有,又憑什麼能耐去解決別人的困難呢?竟敢指責別人的批判心很強、自我很強,你自己的自我看到了嗎?
你自己都看透不了你自己,你只是在妖言惑眾、誹謗佛法,在擾亂眾生的慧命;如果我們沒有那麼深度的功夫與誠心,請不要在這裡浪費時間,浪費你的時間,也浪費老師的時間,否則你是在謗佛,會妨害佛法的流傳,你要很深入地去觀察自己。
連批判心都有分級,輕度是看不順眼的心,例如批判他人好虛偽、裝可愛、好會計較、好愚蠢!事實上是因為你內心有所不滿,看他人不順眼,這是比較輕度的。再深度一點就是他已侵犯到你比較深度的自我,因為你的欲望,他沒有配合、他不尊重你,沒有把你看在眼裡、不接受你的掌控、不滿足你的要求……,這都是從強度不滿的心產生出來的。更嚴重的就是怨恨了,那批判的心就更強烈了,當我們批判的心在運作時,能否做如此深度的觀察?
佛法是活的,不是死的,不是你背誦佛經或者把老師講過的話重述給別人聽,那是斷人慧命、誹謗佛法,除非它變成完整的書,給有因緣的人看,讓他知道整個綱要,否則是易令他人斷章取義而生誤解或迷惑。
我們要真的體會過,你才有能力去分享,你自己都看不透,又憑什麼可以看透別人。你說你是在分享,但事實上你是想贏得別人對你的信任,在賣弄你自以為大的證量,那裡面有多少雜染的心,你不管別人愛聽與否,自己講得興高采烈,讓人家完全沒有插嘴的余地,也不得不聽,這些都是我們的自我在運作,你看到了嗎?
究竟之四 批判的心一定要給別人貼上標簽 而這就是自我運作的過程
如果一個人跟本性開始連結,他分享的東西會很應機的。他會把老師的東西忘掉,但是已經消化吸收了,他已經看透他自己的自我了,他才有能力去分享,因為他已經渡過那個生死的路了,他才有能力去分享,否則他自己都渡不過,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還要找人墊背。所以,不要隨便講話,你一講,人家就觀察你。
你叫人家不要有批判的心,人家看你卻是那麼多批判的心,聯想到你的老師應該也是很邪曲,否則怎會教出你這樣的弟子呢?講話不給別人插嘴的余地,完全是一言堂,大家只能乖乖聽,我們的自我就是這樣在運作的,這些都是自我現形的地方,我們要拿出來看。如果你看不透你自己,那就請你把嘴巴閉起來,再也不要對任何人說任何法了。
拿老師的書出來,去分享給有緣人,因為我們的能力不足,是會斷人慧命,一不小心還會謗法,因此令人家對我們的法都不信任了,看你那麼會說法,行為卻完全不是如此,人家都懶得聽了。
因為眾生的念頭就是最會斷章取義,他會把看到的一件事,無限量地放大,眾生是最會貼標簽了,自我也就是這樣運作。
看到一個人在喂流浪狗,我們就會為他貼上標簽,說他好善良,然後無限地擴張,等到有一天那個人騙你的錢,你開始受傷了,怎麼好人也會做壞事呢?但其實是你自己替他貼上標簽說他是好人,他只是在喂狗這件事情上算是好事,並不代表他全然做的都是好事。柯錫海養許多流浪狗,但他是好人?壞人?我也不清楚,你有為什麼一定要弄清楚呢?
你一定要這樣你才覺得安全嗎?一定要二分法嗎?一定要貼上標簽嗎?這就是自我在運作的過程。看到了嗎?如果你不從這個地方開始著力,觀照自我運作的痕跡,那我所講的一切對你來說都只是知識,你說不要貼標簽,可是你已經貼上標簽了,你已在無意識中貼上標簽了。
因為你昏沉,你對那個人特別有熱度,看到他你就眼鏡發亮,其實你就是已經在貼標簽了。
因為那個人長得很帥,那個人應該是好人,那個人最了解我,因為他講我喜歡聽的話,他說我很善良,我也認為自己很善良,所以就對他貼上標簽了;我就全然地以身相許、以心相許、以財相許,到最後受傷了,才發現遇人不淑,因為他不是我想象的那樣子,他以前是好人,為什麼現在變成這麼壞?但事實真相是這樣嗎?不是的,他以前就是這個樣子,是你自己的概念幻夢欺騙了你。
這是很高層次的觀照,這些觀照你若達不到,那麼我如何說法,對你來說都只是知識層面而已。對一個空性的人而言,它就是生命的本質,他就像一面鏡子,如實地反應真相,完全沒有絲毫的雜念、思緒在運作。所以他不會貼上標簽,說這個人是大善人、大惡人,貼上固定的標簽就是在兩邊中靠邊站。
當你認為他是大善人,而他有些行為不如你預期時,你就開始很遺憾了,那他對你做不善的行為時,你就不會覺得他很善良,而因此你的內心受傷了,你若認為他是大惡人,那你也錯過了,以為你看他就討厭,想要跟討厭的人分享是不太可能的,你看到他就是滿肚子的害怕或生氣或鄙視。
我們要如此細膩地自我觀察。所以這個人若你認為他很邪惡,你也要注意看,你說他很邪惡有兩種可能性,一個是他妨害你的利益,所以你才認為他很邪惡,所以有人說他自己最疾惡如仇了,你一聽到這樣的說辭就替他貼上標簽,認為他應該很善良,因為他疾惡如仇。
但是你要注意,他是講給你聽的,他也真的是疾惡如仇,可是那個“惡”是妨害到他的利益,所以他才疾惡如仇。他很愛現,說家裡有祖產房子二十多棟,被弟弟敗家只剩七棟。有人直接說他愛現、很自我,他記恨了,而開始批判那個說話的人了,他說因為自己疾惡如仇,其實是因為那個人妨害到他的自我了。
至於真正的疾惡如仇呢?這是菩薩的慈悲,當他看到讓眾生很痛苦的這些妖魔鬼怪、邪惡之徒,他會產生義憤,雖然這些人未傷害到他,可是他看了很傷心。
鄭成功看到父親對國家不忠,所以他毅然投筆從戎,大義滅親。他是基於慈悲,這個才是真正的疾惡如仇,菩薩的慈悲。至於佛,在這方面也沒了,否則還是在兩邊中靠邊站。
真正菩薩的慈悲,看到禍國殃民的事情很難過,要為民除害,所以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就是從那份慈悲心產生的行動,才會把清朝推翻。
當我們說自己疾惡如仇時,要扪心自問,有去做到這麼深度的觀察,我真的善良嗎?我對惡的討厭是怎麼出來的?是從慈悲出來?還是從私欲出來而產生的批判行為?這是差之毫厘,失之千裡,完全迥異的本質。
所謂觀照就是自己的照妖鏡,你若自己都看不透,又如何有能耐去看透別人呢?你只是在耍權弄術,彰顯你跟別人的不同,彰顯你的智慧,冀望別人的肯定,滿足你的自我而已;這些東西要是沒有看到的話,你的自我妄心不會靜下來的,你的情緒永遠在,你的自我永遠在,你怎麼警覺都還在,你要看到這些深層之處。
自我在哪裡?我們為什麼常常看到別人的缺點、過錯?因為我們討厭那個人,所以只看到他的缺點、過錯,那個人若很滿足我的自我,當我的跟屁蟲,那我就會只講他好,不談他壞。但他若不能滿足我的自我,我就隱善揚惡,他的善我看不到,我只盡量把他的惡張揚,因為不爽嘛,自我就是這樣運作,看人不順眼,看他人的想法不順眼,看他人愛現不順眼,內心批判。
我跟諸位分享,當你常常看到人家愛現,其實你就是個愛現的人,除非你是在空性中,沒有情緒在運作,你看到的是一個事實,你完全沒有情緒,否則你看到人家愛現,你就是愛現的人,只是人家有機會現,你沒機會現,事實上你的本質是很愛現的。因為他比你強或當運中,你現不出來,他一不在,你就可是現了,這些都是我們要很細膩地抽絲剝繭來觀察。
究竟之五 人類習性根深蒂固 唯有佛法、方便法才可以調服
當看到人家矯揉造作不順眼,那你要知道,你怎麼知道他矯揉造作?因為你有矯揉造作的本質,所以你能看到他矯揉造作、假可愛、假純真,因為你很有經驗,經驗才能看到,除非你是用心眼,或者學面相,否則你怎麼能看到?
因為你太有經驗了,所以當你在批判中,你應該回觀你自己,是他的矯揉造作造成你的利益受到威脅,你才會不舒服。看到他人沒有智慧而生批判其愚蠢的心,那麼你的體諒心真的是不足,你要知道,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智慧,不希望自己笨,可是有人天生智慧就是如此。
因此你很有智慧,你要去憐憫那些沒有智慧的人,因為他走得很苦;你人緣很好,看到他人人緣那麼差,你不應該去批判他而應該去憐憫他,他的個性就是如此。就像你的孩子,那麼自我,而你身為母親卻很會做人,那你要體諒他,因為他真的很可憐,他改不了自己的脾氣。
有人是知道自己這樣不好,可是他控制不了自己的習性,有人是完全不知道這樣造成他自己的痛苦,可是不管怎樣,那是他的習性,習性真的是不容易調服的,除非是以正法才可以調服一切的習性。
為什麼這宇宙間需要佛法、方便法?因為只有佛法、方便法才可以調服,你不可能用概念調服習性。你愛講話,但你告訴自己“沉默是金,多話是鐵,少話是銀”,但是沒有用的;我以前也愛講話,自認為講的都是人生大道理,講得口沫橫飛很愉快,可是沒有想到人家是假裝捧場而已,這個愛說道理給他人聽的習性真的是很難控制。
我曾經寫過格言--沉默是金,但從來沒有成功過,話仍是很多,我還曾經七天不講話,可是一天就把七天來沒講的話全都講完。這就是想要用概念控制習性,這就是自我,沒有用的,這些不是方便法,這些就是外道。
習性真的就是這麼難控制,但因為我走過來了,真的能體諒,所以我不批判,只有憐憫,習性真的很苦,眾生都被習性所苦,等待我走過來之後,我真的不想講話了,我不再交際應酬了,因為我不再空虛了,我不需要交朋友了。
可是走過的過程很苦,但是我全然地跳,用手術刀把自我一直割,雖然很痛,但每一個境來我就割,把肉都割完了,骨頭也割了,連靈魂都要割,都快割完了,快魂飛魄散了,我才能分享,如果你沒有走過,你怎麼能分享?會斷人慧命的,所以你要知道,蛻變的過程是痛苦的,可是蛻變的果實是甜美的。
當看到人家的愚蠢時,當看到人家跟你的相異之處時,要體諒而接受他跟你的不同,而不應該去批判他的不對,這是一個往空性路上在走的人,他要警覺的。
我很聰明,批判他人很笨,那是自我;否則你應是憐憫他的愚蠢。看到人家沒有愛心,應該憐憫,因為他沒有愛心他一定很苦的,雖然他自己不覺得,他活在苦裡不知苦,他對痛苦的敏感度不夠,他才會在那個痛苦的原點一直繞不出來;你做事很有效率、很有方法,可是他怎麼教都還是一個樣,我們是要憐憫,想辦法進入他的世界設身處地地感受,以他的方式來跟他分享,這才是慈悲、觀照。
今天一個從事勞力工作的人,他可能是你的親人,他的血壓蠻高的,你叫他多運動,但其實這是不慈悲、不夠體諒的,因為他認為他已勞動得很夠了,你還叫他去運動,他不會甩你所講運動可強身的道理,他有他自己的概念,你是否真能體諒他的感覺呢?
要真能體諒才能應機,怎麼做不重要,你要有體諒心而生同理心才能進入他的世界,那就是慈悲,所以你在講道理時,你要了解他,你要進入他,你要跟他合一,你才能應機地觀機逗教,這需要多深的慈悲你知道嗎?這前提是你先要把你的自我看清楚,不要自以為是,一味地批判、責備。
所以一步步在走時,要盡量看自己有否慈悲不足的地方,那也就是我們要觀照的地方。看到他人的思維模式、生活習性的不同而看不順眼,這也是要很深度的警覺,因為每個人成長的環境確實是不一樣,每個人過去生的習性也不一樣,如果你家裡有兩個人,一個很愛干淨,一個是專門制造混亂,那你要怨就不要做,要做就不要怨。
因為你很愛干淨那是你的習性,他喜歡混亂那是他的習性,他不覺得弄得很干淨他會特別開心,但你覺得環境整理的很干淨你會特別開心,那是你的需求,而不是他的需求,你又怎能批判他呢?你批判他,是因為你的慈悲心不足,你真的要設身處地去體會他的感覺,所以你在整理是在為你的習性而做,因為你愛干淨,那你就不要怨。
人家也沒有要求你整理,而且你整理干淨,他也不會覺得特別開心。他有時還反而會怪你把他的東西弄掉了,怪你,你就開始很憤怒了,兩個就吵架了。你要體諒,要接受對方的不同,這就是觀照,這就是慈悲,你沒有這麼深的穿透力,又怎能看到這些東西呢?
看到他人很小氣、斤斤計較,你就看不順眼,我告訴你,你可能很大方,可是你內在其實是小氣的,你的大方只是為了要贏得別人的尊敬,是假的,你的本質是很小氣,所以你才會看到別人很小氣、斤斤計較的特質而批判;因為你所看到的,其實都是你內在觀念的投影、你習性的投影,你要透過這樣的因緣來自我警覺。
知道自己小氣,那自我就漸漸能蛻變,你若說自己很大方卻又在計較別人的小氣,事實上你的本質是小氣的,你請他幾次客及他請你幾次客,你都記的一清二楚,那你不是斤斤計較嗎?
當下,你的那個空虛、你的不快樂就出來了。
我可以告訴你,你只要做一分這種虧心的事情,你的不快樂就會提高到十分,那做一分傷人的事情,它馬上就反撲回報自己身上十分;但是你做一分善行,做一分慈悲的要讓人家快樂的心及善行,那你要知道你有這樣的起心動念,用慈悲為體而產生的作用,而去實踐,你要知道,你做一分善心善行,你的不快樂傷口馬上就減少十分,自己作為的因果律的運作就是這個樣。
所以,止痛療傷最有效的法門就是去創造別人的快樂,用慈悲的心去創造別人的快樂。老師所談的一切法,這一生的現在及未來,有緣分享都是要創造眾生的快樂。或許講話很直接,讓自我很強的人很受傷,但是我的動機是慈悲,是要創造他們真正的快樂。
老師是個快樂的人,我很少不快樂,處於任何境遇我都快樂自在,叫心安自在,這是老師衷心和諸位師兄師姐分享,這是快樂的秘訣,唯一的秘訣--以慈悲的動機發心去創造他人的快樂及拔除他人的痛苦且絕不創造他人的不快樂--療傷、止痛、靜心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