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儀軌 :經咒頌念

 

金剛經的重點與精神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金剛經的重點與精神

  今年菩提之旅靜修營,能有此大好因緣,與各位一起研究《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確是因緣難逢難遇,與大家共同討論佛法,自己確實在佛法中得益不少;但自已才疏學淺,恐難令各位法喜充滿,但唯佛弟子,“弘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的大前題下,自必勇於荷擔如來家業。本人非常之高興,亦非常樂意與大家共享,佛法之奧妙。

  六祖慧能禅師,因聞《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豁然大悟,傳佛心印之後,《金剛經》就廣泛流傳起來。後來,中國宋朝皇室,亦將此經作為度人出家考試科目之一,可見其弘傅之盛,遠駕於其他大乘經典之上。

  《金剛經》很多人都讀誦得很熟,作為日常修持的功課,但學佛者應該要了解它的重點與精神在那裡?知道明白這個重點以後,平常日用中懂得如何化解我們的煩惱?並且要懂得如何樣運用?

  《金剛經》的要旨主要分成幾個重點來探討:《金剛經》的全名是《金剛般若波羅密經》。這部經是釋迦牟尼佛當年所講六百卷《大般若經》中的一部經。釋迦牟尼佛弘法的四十九年大致分成五個階段【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

  《大般若經》就是在第四個時期《般若時》講的,這是個很重要的階段。釋迦牟尼佛當年在印度弘法不是簡單的一回事,可說是障礙重重;因為當時印度的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等背景與現在是完全兩樣,他面對的是當時所謂的《六師九十六種外道》。即印度傳統的其他宗教,如婆羅門教、拜火教等等;要面對這些外道傳佛法,確實不是十分順利,經常面對外道考驗,有時排斥他,甚至其堂兄弟提婆達多也因妒嫉佛陀而幾度陷害他,釋尊當年說法也遭遇困難。

  《般若時》非常重要,因為當時的印度人沒有《般若》這個觀念,所以釋迦牟尼佛在這段時期足足講了二十二年之久,為的就是要把這個嶄新的觀念帶給當時的印度人。觀念是很重要的,人的一生都是被既定的觀念所限制。所以佛陀要花這麼長的時間來宣說這部《大般若經》。

  《大般若經》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有兩部經,一部就是《金剛經》,另一部是《心經》。《心經》可以說是整部《大般若經》的濃縮;《金剛經》和《般若心經》不同的地方,在於《心經》比較稍為強調自我的解脫,而《金剛經》進一步提到大乘菩薩如何運用這種解脫的智慧,在生活中度化眾生。因此《金剛經》可以說是菩薩修行的寶典,也是中國佛教弘傳最久、最流行、最普遍的經典之人。

  經首是關於生活上的敘述,這在大部份的經典裡都有,它的主要用意是說明這部經典的緣起。從“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到“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為止,這一段序言是在講釋迦牟尼佛什麼時候?講這部經之因緣?

  每部經典都不同,很多大乘經典敘述佛陀將要說法時,或放光動地,或天雨妙華……出現種種瑞相。但金剛經敘述佛陀將說法時,只是從日常生活,平平無奇的動作中,顯示般若大法;但其寓意卻很深奧微妙。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捨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己,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因為衣食,是人類生存的主要條件,所以世人,無不為衣食而奔馳。然而在學佛者言,衣食固然重要,般若更為重要;因為般若是成佛的基礎,是法身慧命的主要糧食。現在佛將開示般若真空妙理時,而從著衣、持缽、乞食發起,正是表示學佛人,更應重視般若,猶如衣食之不可或缺,而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去體驗般若的真空妙理之道。

  世尊根本就不需要飲食營養,但為令布施者得福,故示現受食;而且以身作則,每天領眾入城乞食。乞食是戒,敷座而坐是定,說法般若是慧。正顯示戒定慧,是佛弟子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課程,猶如人衣食之重要。

  為什麼會有“爾時,世尊食時……”這一段日常生活上的記錄?

  《金剛經》在開始的時候,這一段日常生活,應該是佛陀每天的生活程序,也許在每次說法前都是一樣的,可是為什麼別的經中都沒有敘述,而只在《金剛經》中記述這一段?

  從持戒修福的觀點來研究這段經文:

  持戒簡而言之,就是過有規律,不惱害眾生的生活。“爾時世尊食時……”,可以看出佛陀當時有一定吃飯的時候;想想生活在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早餐午餐當一餐,甚至晚餐,經常外出應酬,一家人也難於定時用膳,那裡有個一定的時間用餐!再看佛陀每天著衣持缽,入城乞食,這是佛陀的戒律。去乞食要穿上整齊有禮貌的法服,要具有威儀。六七十歲的世尊,身邊有這麼多的弟子,他還是每天親自拿著笨重的大?去乞食,而且他入捨衛大城乞食,是依家而乞,並沒有挑選,到皇宮乞食如此,到貧窮人家乞食也是如此。此種種行為全是以身作則,不但示范持戒,也示范修福。像這種表率又有幾個人能做得到?

  各位要知道,乞食是為了讓眾生有布施的機會。因為供養有道德智慧之出家眾,是可以得福報種植善因的。讓人有求福的機會,這個舉動,本身即是修福。所以佛制乞食,是使出家人有持戒修福的機會,意義極為深遠。

  不分貧富,依家乞食,是培養平等心,沒有分別心,所以遵守這個戒律,不但是持戒,並能攝慧。再看經文“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都是有條不亂,多麼安詳、莊嚴、自在。吃完飯,收了衣缽,洗了足,馬上就敷座而坐。

  反觀我們自己吃飯時,常常心想這個菜好吃,那個菜不好;不但吃完飯後很少能靜得下來,連吃飯的時候,也是一邊吃,一邊看電視,或看報紙,或聽電話,或談生意,或是生氣發火,食而不知其味。何嘗有一刻是真正靜下來的,更不必談照顧自己之念頭!

  所以這一段佛陀日常生活的敘述,實在勝過千言萬語,我們如果能常常拿佛陀,以身作則的生活作榜樣,可以說不會辜負佛陀的一片苦心,此之謂報佛恩。

  般若妙慧在日常生活中

  經首這段描述,除上述含義之外,也給我們另一個更重要的啟示,這個啟示就是你所讀誦的這部般若妙慧經典,是離不了日常生活,是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處體會和實踐般若的道理,這才可以說是真正向佛陀學習的佛弟子,因此這段經文非常重要。

  接著向下文中,須菩提是在佛陀的日常生活行動中,突然有了新的發現,所以起而贊歎:“希有!世尊!”因為這位偉大的老師──佛陀三十多年來,在他的行住坐臥中,時時以身作則,應該須菩提早就熟悉。持戒修福也早已是這批大比丘的日常功課,應該不會引起須菩提“希有!世尊!”的贊歎。因此我們可從另一個層面的角度來研究這段經文。其實這段經文,不僅記錄所以有這一次金剛般若說法的直接因緣,也顯示了金剛般若的基本教義。所以各位如果發心受持讀誦或研究《金剛經》,我勸各位要好好地把握這段經文,不要認為它不重要而忽略過去。

  現在就直接了當的解說一下:須菩提那天是忽然領悟佛陀的著衣持缽,入城乞食,乃至敷座而坐,原來是在示范般若的最深道理。他並不用語言,可是卻教導了他的弟子們不取相、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的般若妙理。正因須菩提領悟了這點,所以他急急乎地站起來,贊歎佛陀說:“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咐囑諸菩薩。”

  這段序言的重點,在須菩提請示佛陀的這句話:“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護囑諸菩薩”,意思是說如來能夠很善巧方便的指導諸位菩薩如何紹隆佛種、續佛慧命,使大乘佛法能繼續弘傳下去。所以整部《金剛經》的重點,就是在談菩薩的發願和智慧,以及修行、度眾的關鍵。

  金剛經的入門重點

  應雲何住?

  應雲何降伏其心?

  這是本經的心中心。蕅益大師說:“金剛般若大旨,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語,足以蔽之。”也就是說,這一句話可以包括本經的全部金剛般若的玄義。經雲:“應生無所住心。”“應如是生清淨心。”故知所生的心,即是清淨無住的心。本文開頭便引世尊成道時所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這就直指眾生的本心與十方如來的妙明真心無二無別。既然是這樣,那為什麼眾生又在昏昧顛倒之中,那就是世尊當時緊接著說的“唯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只因眾生執人(人我執)、執法(法我執)著一切相。妄念相續從無間斷,所以雖有真心,但不能顯現。也就是不能證得。所以金剛般若首勸大家離相無住,若能生無所住心,便離一切垢染纏縛,便是清淨心,即是妙明本覺之真心。

  先說應雲何住?

  應無所住

  (1)用四種情形證明因緣法

  龍樹菩薩曾經用邏輯思考的方式,分析一切萬物的產生都不可能是“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生”,由此來證明萬物都必須是特定的因緣(兩個以上的關系條件)才能產生,不會無緣無故的生起。

  (a) 無因生

  “無因就有果”意思就是任何地方都可以毫無道理地生出一些現象,不需要藉助特定的因和緣。譬如此地起了火災,別的地方也可以毫無理由的跟著起火。但事實上別處也要有原因才會產生火災,所以此處起火必然是有它的特殊原因,只是我們尚未找出這個原因罷了。

  印度一些外道覺得世間就是這樣自然形成的,那裡需要什麼因果?所以他們認為富貴的就一直會富貴,貧窮的永遠貧窮。這樣一來,人生的一切努力豈不毫無意義?但如果仔細思考,便會發現這個道理並不符合世間的現象,所以“無因生”是一種邪見。

  (b) 自生

  萬物既然不是“無因生”,那麼就是有因緣而生了。這又可分為三種情形:自生、他生和共生。“自生”就是不需要透過特定的因和緣,自己就能生出自己。既然這樣,“還沒生起以前”跟“已經生起以後”是完全沒有差別的。譬如前一個念頭既然生出來了,後面就會跟著生出同樣的念頭。那麼心中必須時時刻刻無窮無盡的生出同樣的念頭,才能符合“自生”的定義。

  但事實上我們的心念不可能前後都是同樣的,必然是六根接觸六塵以後,不斷產生不同的念頭。修習禅定的人雖然最初要訓練自己的心念時時專注在某一個所緣境,但是修到一念不生時,這個心念又在那裡呢?而且前一念的專注並不會自動使後一念也跟著專注,必需經過不斷的練習,才能使心念時時系在所緣境上,因此“自生”是講不通的。

  (c) 他生

  有的人認為“自生”講不通,那麼“他生”就說得通了。所謂“他生”就是指“因”跟“果”不需有殊特的關聯,任何一個因都能產生同樣的結果。譬如牛會生馬、雞也會生馬、狗也會生馬。因為不需要特定的因緣就能生出結果嘛。

  有的人懷疑:“咦!你們佛教不是講因緣所生嗎?我們都是靠父母生的,所以不是因緣生的!”問題是光只有父親會生小孩嗎?光是母親會生小孩嗎?所以必定要有兩個以上的關系條件,小孩子才能生下來。再者,父親的體性是實在的嗎?母親的體性也是實在的嗎?縱然是特殊的因和緣所生,因和緣的本身也是要靠其他因和緣才能產生,所以這個因緣的體性也是不實在的,也是空的。

  以此類推,一切萬物都是在這樣輾轉相關,相依相靠的情況下,一直不斷在重復“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過程,所以發現沒有一樣人、事、物有固定不變的實體,都是不斷在變化,所以都是空的。佛陀所開悟的就是這個道理。

  (d) 共生

  有的人認為“自生”既然不成,“他生”也不成,那麼兩個合起來,“共生”就能成立了。這也是不行的,因為一個因不能生,不論再加上多少個因還是不能生。譬如一個瞎子看不到路,再加上三個瞎子還是看不到路的。

  既然“自生、他生、共生”都不能成立,可見制造果的“因”必需是特定的因和緣(某種關系條件的組合),才能產生某種結果,這就是因緣法的真義。既然世間萬物都必需靠因緣才能產生,不能獨自生起,所以只要因或緣一改變,結果也必然跟著改變,不能永久保持某種狀態,所以才說萬物都沒有實在不變的體性。

  以我們的身體為例,它是由地、水、火、風四種物質特性組成的。地是堅硬性、穩定性的(例如骨骼、肌肉);水是濕潤性、凝聚性的(例如血液、水份、尿液);風是流動性的(例如呼吸);火是溫暖性、分離性的(例如體溫)。

  植物、礦物基本上也都是由這四種特性組合的。譬如物質一旦被火燒了,就會燒得精光,這叫分離性。在燒的過程中,火可以把東西煮熟,所以又有熟變性。水果樹會隨著氣溫的升高而開花、結果,這也叫熟變。如果把它一一分析,每一項元素都由其它因緣組成,都是不斷在變化,所以沒有一個實體,如《心經》中所說:這就叫“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我們的精神體也是一樣,在“五蘊”裡面,把人的心理作用過程簡化成“受、想、行、識”四個階段。感“受”一定要等接觸以後才會有感受;“想”也一定要等接觸以後才開始有語言、概念的產生;“行”更是要有“想”以後,才會有種種思慮、決定所要采取的行動。(“識”相當於唯識學第六、七、八識的作用)。所以心理的種種作用,也都是要依靠因緣才能產生,不能獨自生起,所以都沒有實在的體性。

  唯識學進一步把心識的作用細分為“前五識”、“第六識”、“第七識”和“第八識”四項。前五識就是眼耳鼻舌身接觸外境以後,身體裡面感覺神經所起的作用;第六識就是思考推理、判斷好惡、決定取捨的心理作用;第七識就是前面說明的“我執”作用;第八識即是我們生生世世身的行為、語言的行為、意念的行為留下來的符號、痕跡。或許會說第八識是生生世世跟隨我們去投胎轉世,所以它應該是恆久不變的。但仔細一想,它是獨立的嗎?我們每一世做過、想過、說過的行為所留下來的痕跡,都會不斷添入第八識這個大倉庫裡面,所以它也是不斷在變化啊!不論是身心的行為或是外界的變化,都是符合緣起的法則,所以都是空的。

 

上一篇:金剛經如是解
下一篇:常福法師:《金剛經》系列開示 97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