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儀軌 :經咒頌念

 

常福法師:《金剛經》系列開示 20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上常下福法師金剛經系列開示

  何謂“直心”?直心在修行中的地位及作用?六祖的直心給我們什麼啟示?

  大家看看六祖壇經,就知道六祖非常的直心,而且自始至終沒有更改過;只是抓住一個直心,很直,很單純,現量上產生無窮的妙用。直指人心,直指成佛,沒有一點轉彎抹角的事。

  這個世界如果你用直心去看,就非常的簡單清晰明白,念頭也特別容易保持如如不動,不易產生太多的分別、煩惱與執著。可是你如果彎心去看,這個世界絕大多數人都還是在彎心在看,結果世界變得是異常的復雜,特別的曲折,格外的多變。可以這樣講:直心是因,成佛是果;彎心是因,五濁惡世是果;因果同時,因果不昧,分毫不差。繞來繞去,不僅把自己繞得昏天黑地,而且還大大動別人的念頭,造業無窮,禍害不盡。

  何以不能真正達到直心呢?信心不決定故,學問太多故,知見太雜故;來自於眾多師傅的似乎都是精華然切不能不彼此矛盾糾纏不清的種種所知所見,全是障礙,與佛法根本不相應,與佛心根本不相應,與自己的心也是根本不能相應,全部是浮動的,浮躁的,快速變幻的,即時流轉的,所以不可能不彎心,不可能真正直心。根本沒有直心的心理基礎,正知見基礎。

  直心修道有何好處呢?直接與佛心相應,直接與實相相應,以此起修皆是有用功;任何彎心都不在相應地,不在體上,皆是妄功妄用,開始錯,步步錯,大錯特錯。

  其實人就是一個直心,人心要直,不能轉彎抹角,轉的彎子越多,越是與佛心離得越遠。在末法時代,人就喜歡轉彎抹角;什麼事情都轉過去轉過來,轉不出來;因為你轉的彎太多了。比如:貪心就是地獄,結果我們還是不放心,轉到地藏菩薩本願經中去,忏悔啊,讀誦啊,幾個月過去了幾年過去了,不知道磕了多少頭,流了多少淚,讀了多少經;到頭來,還是沒有弄清楚:“貪心就是地獄”,不貪就沒有地獄。自己的貪心恰恰是與地獄最大的相應。終了還是不知道“地獄在哪裡”。貪心就是地獄,如此簡單的事情,我們繞了這麼一大圈子,一直在忏悔業障,結果貪心一直還少有改進,如此彎心是否有點哪個呢?所以我們搞來搞去,繞來繞去,還是不知道什麼是佛法?其實直心就是道場,直心就是佛法。佛陀、祖師經常只是用簡單的了了數語,就把我們的心給打開了。

  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往往不是用直心來做;而是用彎曲的心來看,左看右看,這個世界如何不顯得非常的復雜呢?如果用直心來看,這個世界沒有任何復雜的東西;一解脫一切解脫,一自在一切自在。所以我們要用心會道,真正直接感受和受用這些祖師大德所證悟的道理。

  好多祖師大德的了了數語,足以讓我們頓時明明了了,空空洞洞。我們看經也不易太多,最重要的是能夠培養出我們的直心。我們為什麼做不到呢?因為我們沒有一個信心的決定,另就是做不了就特別容易轉方向,繞道走是我們的頑固習性;比如我們學的經典太多了,一會兒用唯識的觀點來分析指導一下,一會用中觀的思想來分析指導一下,一會兒用世俗的思想來想這個問題,一會用阿彌陀佛的言教來想這個問題。這一個問題用種種思想方法來思考解決,結果幾乎哪個也深入不了要害,不能深入專住故,最終一事難成。所以我們的學問太多了,不是直接了當的去解決。有時候認為這個道理是對的,有時候認為那個道理是對的;有時候覺得這個法好,有時候覺得那個法特別的好;他不是直接與我們心相應的一個體,所以學的東西太多了,所以當下清淨心的這句話在心裡面扎不下根,總是淺淺的、浮浮的、晃晃悠悠的;心不能安定故,如何能起妙用,起深用,得大用呢?學多東西,知見深重,真的不一定是好事,相反可能形成重重深刻的頑固障礙。

  六祖壇經完全是講一個直心,六祖把這個心得到後就心不妄動了,這一輩子都是用這個直心所悟的理來解決任何一件問題;其實我們不需要轉彎抹角,也不需要拿任何道理來解決這個問題,直心處理就是了;真正得到佛法後,他應該是很直很單純;學到的東西太多太雜,什麼東西用多了用習慣了,你就可能離不開了,這極有可能障礙你的心現量上難以產生妙用。

  釋迦牟尼佛示現太子,在捨衛國,示現成道回家,各表何意?報身無體唯受爾,如何在受上解脫?受與妄識有何關系?極樂世界的報身是什麼?法身是什麼?虛空能成為我們的圓滿報身嗎?何謂不可思議妙受?受魔出現何因?如何從根子上斷之?

  “佛在捨衛國”,佛即釋迦牟尼佛。他太子出家,如果不出家,一定會統領四天下,做轉輪聖王。他捨棄國王之位。為什麼示現太子不示現國王呢,太子表因地,國王表果地。這個因與一般的因是不一樣的;太子雖然不是國王但具足國王的一切威德,他到任何地方,所有百姓都象對待國王一樣尊重。示現太子,意為示現成佛之因。佛教裡面,菩薩相當於太子,叫做法身大士;法身大士他所獲得的功德都是佛的功德,他是將佛的功德直接繼承受用,他雖然沒有成佛,但具足佛的所有的功德;都是來自於如來的寶藏;如太子周游天下其所有的威德,都來自於他的父親;如果他父親不是國王,他太子的威德就退失,光明就沒有了;釋迦牟尼佛示現太子,捨五欲(財色名食睡),捨五陰(色受想行識)即是捨衛國。捨衛國當時是個非常富裕的國家,色受想行識全部具足;財富具足,人非常健壯,在印度是非常強大的一個地方,好多小國家進貢。他到這個地方,要出離五陰魔。示現太子,捨家棄國,到深山老林去修行,六年苦行(表眼耳鼻舌身意六識)。降伏了內心的魔障,名利聲色,貪嗔癡慢,轉五陰魔為五分法身。

  色:把色轉為清淨法身,一切色相變成大空性;現在回來,是成佛以後回來,表入世廣度眾生。佛陀覺悟了一切宇宙的本來面目----實相,這個實相,就是金剛經所講的核心內容;諸法實相即是五蘊皆空,一切色聲香味觸法皆為空性;所有器世間看到的分別,都是心裡面妄想識;外面所有的東西都是色,都是了不可得平等性;都為空性。佛親證悟了這個空性、覺性,徹底的消滅了妄識,證悟了法性;達到了大寂滅涅槃的境界。所謂寂滅,即一切妄識消亡,恢復自己本來的自性;他證悟後,五陰就改變了。只要你證得清淨法身,色聲香味觸法就全部改變為平等受、功德受、報身受。報身的受是什麼呢?其實就是報身是受體,本來的德相;法身之受即是報身之德。大家問,報身有體嗎?經典上面講的很清楚,報身無體唯光明遍照

  受:受就是法本德,法身解脫,受用解脫;法平等相,法功德相。報身無體,報身就是法身,法身就是報身,二個名詞不一樣,一個是真如實性,理事圓融,報身為事,法身為理,理事圓融的一個體;理是事中理,事是理中事,空相有相,互相不障礙,超越我們的妄念,妄識,妄見的分別,如果有無分別相也是我們眾生之分別見,

  我們認為極樂世界報身有相嗎?極樂世界是色聲香味觸法種種報身之德,就是法身德妙用,無極之體,虛無之身,不能以有無來評論,極樂世界的法身就是平整大地(盡虛空遍法界平整的大地),虛空就是圓滿的報身;極樂世界的報身是什麼,就是空中樓閣;空就是空,樓閣還是空。極樂世界的受,是無體而受,我們的受是有體而受;有欲界受,色界受,無色界受,屬於五陰魔范籌;這個受有體就是相對而立,而極樂世界法身之受,是非相對而立,是絕對的體,是不可思議妙受;這種受言詞道斷,非是我們妄想所見,所以我們想不通,永遠想不通,除非你證得到;你證悟到絕對的體的時候,徹底的妄識斷的時候,那個受用就象虛空一樣,虛空就是你,你就是虛空,無一樣東西…….,那就是不可思議妙境,是謂妙受。所以這個受用解脫、法身解脫。

  這個世界的受,受想行識是內魔啊,色是外魔啊,轉魔成覺啊,悟到了實相,轉為實相後,這個魔就消失,就象中日光明,黑暗就永遠不會顯現出來了,這個魔無非是在陰暗中顯現出來,我們心中有陰暗,才有受魔的顯現;如果我們心中有光明了,受魔就不會出現,就會出現大光明藏;那麼我們五分法身一起證,

  何謂絕對的體?何謂相對的體?證得絕對的體會怎樣?執著在相對的體上會怎樣?為什麼說:“外面的一切是理,心才是事”,眾生的根本顛倒是這種理與事的顛倒?強調外面的東西不會造業,造業的只是我們的心;這種調換與修持上有何意義?

  我們現在證五分法身時候,你不學佛也本來是佛,這純粹是個理,是絕對的。法身就在我們無明之中,迷了就是無明,迷了本性產生分別妄識,以妄識心永遠是沒有辦法破解這個密碼的;只有你這個相對的體斷掉,就全妄即真時,你就體悟到法身清淨受用,能夠感覺到我現在只不過是個妄識了可得,但是妄識了不可得體的後面就是清淨的法身;那就是我的清淨本體,你發現你有一種超越的解脫和清淨心顯現出來,這種顯現出來是完全遠超越你眼耳鼻舌身意這種感官上的受用;完全是在悟的體的後面有一種巨大的能量,令你獲得種種不可思議妙用;並不是你眼耳鼻舌身意刺激你產生的,也不是你絞盡腦汁想出來的,是你剎那的一念。佛陀修行降伏了心中的色欲聲魔,悟到了實相平等一心,法界報身德現露無疑,外面是實相叫理,心與實相相應是事,現量理事無二。

  我們現前看到的所有的境都是一個理,理與妄識相應變在分別見境,如果你用無所住心面對世間諸境,當盡凡情,妄識不生,你心中的事圓滿報身妙用現前;凡夫把心裡思維的當做理,象我們心中畫個做房子的圖紙叫做理,房子做出來了叫做事,這是我們世俗人的思維,真正外面的才叫理,整個法界的色聲香味觸法是一個純平等性理,不可以在上面去妄識分別,完全是心會理的時候,你心裡面會出現一個象虛空般的受用;而這種受是平等解脫、功德妙用、化身受用;所以我們轉分別妄識心成金剛智慧心,我們受用妄識不覺才是我們真實的造業的一個體,外面東西從來不會造業的。造業的是我們的心中的妄識,我們的妄識的活動力----牽掛、執著、煩惱都是妄識的作用,色聲香味觸法這些東西現前,叫做色相、聲相等,如果我心不動,那個色等六根六塵本來是如如不動的,平等一性,分別只是妄識在分別,但是你跟他相應,產生心裡的互動,那叫事,如果你心裡不互動,他永遠是理,一切境都是純理,事都在我們心覺迷之間,覺了迷了不在外面;成佛墮落只在一念之中,只要我們心不動妄,理本如如,理就不動;事上就會圓滿,這個理是不可思議。

  為什麼說走路是心在走?我們到處拜廟參訪,看似是身體在跑,此地彼地在交換,其實是心在跑心在交換。為什麼?

  但是我們現在看到長短高低,男男女女,都是我們的內識魔在作怪,都是我們心裡在活動,所以為什麼大千世界唯心所造呢?你看到的所有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只不過是你心裡的分別妄想而已,所以那個叫做事,外面是沒有事的。我們走路是什麼在走,是我們心在活動;如果你心不活動,你怎麼會走路呢?佛陀的心裡沒有病了,所以他就不走,他坐在那個地方,走而無走,他可以坐三大阿僧祇劫,他一念可以經歷三大阿僧祇劫;為什麼呢,他心不動了,我們不要三大阿僧祇劫,幾個小時就很累了,但是佛陀絕對不累的;不象我們一天到晚焦慮不安,東扯西拉,東跑西顛,這都是我們心裡的妄識作用,其實外面沒有東跑西顛的體,是我們心裡面有個東跑西顛的體,所以心亂則外亂,心亂了外面好象也亂的,所以我們到處跑,無非是心在跑而已;大家想一想,你心不跑,那有外面跑的東西呢?你心不動,怎麼動,動也無動啊,你講?全部是你心在妄想而已。

  從修行的路徑上區分佛有幾種?佛陀的受與我們的受有何不同?何謂相對的受?何謂絕對的受?為什麼說無分別即清淨?無我即無分別?無我無分別即是絕對的受嗎?

  為什麼呢?色受想行識,這就是我們的清淨法身呢!五分法身就是“佛 法 僧 解脫解脫知見”,這叫五分法身一起證,五分法身圓滿了,你就是究竟佛,如果五分法身沒有圓滿,那你叫分證佛,如果五分法身沒有覺,那你叫做相似佛,象阿羅漢就是相似佛;如果依實相在觀行之中,叫做觀行即佛;如果你明了實相無相當沒有破妄識只能是名字即佛,名字進入了你的心,你只是悟到了這個道究竟理,其實是不能究竟解脫的;而且還會退失的。到了相似即佛破無明六品安住化城。到了觀行即佛,你不觀行就會退;名字即佛,還有一個理字即佛;理字即佛,純理絕對的,沒有相對體,因為我們本來就是;你悟也好,沒有悟也好,凡也好,聖也好,都是佛,本來都是具足佛性。

  釋迦牟尼佛是究竟即佛,五分法身一起證,才是究竟的法身。佛陀證悟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大空有不二之妙德,你想一想,佛陀安住真如實相,“釋迦牟尼佛到底在哪裡”?佛陀無所來亦無所去,就是實相故啊,也就是色聲香味觸法本來的真實相,清淨之體啊,清淨法身,色聲香味觸法本體就是純理,理必有事,受就是報身,報身莊嚴;報身就象虛空,虛空就是什麼呢?虛空就是種種名言大悲心。如果沒有虛空,哪來空中樓閣呢?沒有虛空,怎麼去利益眾生呢?虛空量周沙界,所以象大千世界所有的眾生,都在虛空裡,世間虛空有二,有障礙虛空,無障礙虛空;假如說地球也叫在障礙虛空,我們大家每個人都在裡面受,但是對佛陀而言,一切猶如虛空一樣,是微妙莊嚴,對我們確是念念執著啊,其實我們現在看到的大地和虛空,有障礙空間和無障礙空間,都是屬於虛空范圍之內;大地是不可見的,我們虛空跟大地還是一個虛空,到底大地在哪裡呢?大地在絕對處,不可思議妙處,大家想一想,我們這個大地到底在哪裡?大地還在這個地方,佛陀的大地就在虛空的不可思議的這個地方,離開虛空沒有大地,離開大地沒有虛空,極樂世界空中樓閣,大地平整,那個大地就是法身;虛空就是報身,報身跟法身是一體,不可以分開,那麼我們現在本來的自性,也就是說虛空與大地,虛空我們的報身受不到,我們的法身大地也覺悟不了,因為大地是我們的法身啊,我們現在在虛空裡面,但是虛空是報身,不能親受報身德用;佛陀的妙用建立了我們現在的妄受,也就是說我們在地球裡面,我們在虛空裡面,都叫妄受;受這種種業報,我們為什麼沒有佛陀的哪種清淨解脫受用呢?沒證到法身,在相對受的體裡面。但是也不能夠離開,我們本來的真如實相。就是我們的受也不能離開我們本來的體,就是我們沒有悟到的那個體,我們從來沒有離開過,佛陀已經證悟了,我們沒有證悟;所以六祖大師講:悟者即佛,迷者即是凡夫,

  想:轉我們的想魔平等清淨無我,想是什麼呢?就是分別心,強烈的分別心,我們分別心在心中相續,想叫想魔;佛陀的想變成了清淨身寶,所謂的大涅槃寂靜體,常樂我淨涅槃四德,就能夠示現法報化的這個體,現前見清淨。本來都是無相體,現在變成有相,想是對於分別來講的,什麼叫無分別呢?就是清淨。什麼叫清淨呢?就是無我;沒有我了,哪個分別呢?

  何謂常樂我淨?常樂我淨在哪裡呢?何謂無常?常在哪裡?無常與常有何關系?無常僅僅是我們眼睛上的錯覺嗎?我們對身體執著的源頭何在?如何根本上破除我們的身執?

  沒有我的哪個我是什麼呢?就是涅槃;大涅槃妙用每個眾生心中具足,但是我們眾生不了解生死的本體,就是涅槃的體,我們現在都還是迷了佛,佛本涅槃妙用德,常樂我淨!眾生把這個常樂我淨四顛倒,我們現在是無常亦常,以無常為常,我們把這個生滅的體倒過來了,其實倒過來就是;如果你把無常倒過來就是常,把苦的體轉過來就是樂;把沒有我的體轉過來就是無我,把不清淨的體轉過來就是清淨的體,常樂我淨在哪裡?就在我們無常無樂無我無淨的體裡面;離開了無常沒有另外常樂我淨四德可得,這都是名言安立,離開無常沒有一個常可證,離開了我沒有一個無我可證,離開了這個苦也沒有一個真樂可證,離開了這個煩惱也沒有清淨可證;也就是說你現在這個不是永恆的體,你了解了、明了了就是圓滿的體,如果你知道這個世界所有的體無常不可住故,常就安立在哪個地方;常是個平等的,樂是解脫的,我是清淨的,淨是絕對的,四相平等一性!

  這個世界四顛倒相是我們執著妄見,以無常為常,不了解這是無常,認為無常的相是常,從大從小,小在一剎一念識的無常,大在地球,大者我們生老病死,都是無常的體,我們的身體為什麼會生老病死呢?它代表無常,我們這個念頭剎那剎那的變化,無常也叫無住;地球與虛空都是無常的,我們有時候看到我們身體的無常不覺得,一個蘋果的無常我們很容易看到,但是地球的無常我們更難覺到,因為這個相續的無常,非常緊密的無常;其實我們念頭的無常也代表了地球上虛空裡一切無常,昨天今天明天不斷的變化,昨天的我在哪裡?昨天的地球在哪裡?都是代表一系列的無常,其實無常是一,但是我們眼睛上的錯覺,感覺到地球是永恆的,乃至於我們的身體是永恆的,認為我們身體還很遠長,沒感受到我們在剎那剎那的無常之中,所以對於身體非常的執著,對於財名利產生了強烈的法上執著,這種習慣以後,要放下好困難,因為這個東西太頑固了,不是一天二天了,就象我們吃飯用筷子一樣,你到西方國家拿個叉子就是不習慣;因為你這一生中一直拿筷子吃飯,已經形成一種習慣,拿叉子就是不習慣;所以你拿筷子特別舒服,拿叉子就是不舒服;從這一件事情可以看出:習慣不是一下子能夠改變得了的,那我們對地球的執著對身體的執著更不是一天二天,我們無量劫來對身體有強烈的執著,非常強大的習氣;

  計劃、老愛計劃和無常有何關系?越計劃病苦受苦就越多嗎?為什麼說真正有大力的人根本就不怕病苦?!

  我們也知道他是無常的,但是我們還是對它特別的執著;本來是生老病死非常無常的東西,我們也沒有辦法,就是怕這種無常現前,生怕錢掉了,生怕房子倒了,生怕身體死掉了,生怕自己沒地方住了,生怕自己將來沒有著落了,老是計劃著這些後來的事情,世界上很多東西無常在相續,沒有一個東西不是無常的,但是我們會把他安排的好好的,所以有個比丘尼說,我年紀大了,在哪個地方住啊,她就考慮自己住的問題,開始搞小廟了;一個懂得無常的人就會說,在哪裡睡都一樣,反正都是無常的,死就死吧;在溝裡死,在路上死,趟著死坐著死都沒有關系的;真正你明了的哪一天,對癌症啊等是不怕的,真明了的人,是不怕病不怕無常的;如果我得了癌症,餓死算了吧;真正有大力的人,根本就不怕病苦;有人治療我就治療,無人治療我就死了算了;我才不會有擔心的這樣無聊問題,不就是一口氣嗎?你想想看,我們氣斷了,不就超度了嗎?你自己越放下越是自在,人都是要死的,怎麼死都可以的,該餓死的就餓死,該病死的就病死;該怎麼死就怎麼死?你管他干什麼呢?皇帝還有餓死的時候呢,我考慮我自己,要得癌症呢怎麼辦呢,沒人給我治療怎麼辦呢?我要准備得錢放在荷包裡,萬一需要呢?你老是想這個問題,你因為想得太多了,那種牽掛,那種設計,在你心中不斷的在計劃,那當然你計劃一輩子也計劃不完;你多苦啊,所以人就這樣計劃,不知道這是無常的道理,真正明了的人,不怕死亡,死去算了,溝裡死,山上死,路上死,怎麼樣的死法都可以;無所謂的,我常常想有一天我得癌症了,我一個人跑到山上去,不管你們;我才不要你們拿錢去治療呢。想那麼多事干麼呢?你老是計劃,越計劃你的病苦受苦就越多,凡是計劃的人他越是怕死,越怕死越是有嗔恨心,嗔恨別人不拿錢給自己治病,嗔恨醫生不負責任,嗔恨別人對自己沒有愛心,不嗔恨的人怎麼想:沒有錢沒有關系,別人可能還有種種情況吧;死了就算了,干麼要給別人帶來麻煩呢?告訴別人,沒關系真的沒有關系。這樣你就不解脫了嗎,不自在了嗎?不就放下了嗎?你考慮怎麼死干什麼呢?所以為什麼有好多人,到臨命終時那麼痛苦?就因為他沒有放下啊,所以很多人不願意學佛,你沒有解脫感,沒有自在感,沒有放下感,你到病苦的時候,找這個麻煩,找那個麻煩,哎呀,看到出家人病苦的時候,認為病了沒人照顧,那多可憐啊;確不知道一個真正出家人的解脫相,是徹底的放下了,根本不把病苦放在心上,所以你不知道出家人的心啊,如果出家二十年後對這件事情非常的清晰,只要你從小出家,沒有一個為死而煩惱的事情;只有哪此出家才幾年,老了以後才出家的人,這些人沒有方向,什麼東西都依賴於別人,他不知道自己的事情,他就依賴於別人,以為自己有房子住,病了有人醫療,餓了有人給他飯吃,給他衣服穿,這些都不可靠的,有一天就會餓死、凍死,曬死,都有可能的,如果你知道無常的道理,有充分的心理准備,這個時候心就放下來了,不考慮死後的事,老想著我要存些錢啊,我病了以後怎麼樣怎麼樣啊,這樣子在家人很難做得到,出家人就很容易做得到;出家人的內心就是無牽無掛的這個體,在家人他總是認為我病死了多難看呢,一定要有點錢,如果你真正解脫了,你不怕了,死了就算了,就一口氣嗎,不來就斷了嗎;一口氣多少短啊,三到七分鐘之後就死了,你就走了,那麼說為了七分鐘辛苦了一輩子,牽掛了一輩子,計劃干什麼呢?就是不知道無常的道理,把常當作無常,懂得了這種道理,你就死心踏地的去修行。不在考慮我們吃飯作樂的問題。那些為了生存活在世上的人們,是邪命。有些人,為什麼住廟裡呢?是為了有飯吃,有房子住,有衣服穿,不然我才不住廟裡呢!有這種想法的人叫做邪命、不正命;在寺廟裡給大家住一塊,有飯吃,是為了給眾生種福田的,為什麼是乞食呢?是為眾生種福田的;是為了淡泊名利放下身心的;這個叫做正命;所以我們在廟裡有飯吃,有衣服穿,都是為了給眾生種福田的,為什麼穿這件很單薄的衣服,又不好看,是為了跟眾生種福田的,它讓我們內心非常淡泊,讓我們明理,讓我們的道心生出來。這才是我們的正命;不要活在邪命裡面,包括你們居士也是,既然在廟裡住著,要把自己當成是出家人,既然是出家人,就是正命,不要為了生存而住在寺廟裡,是為了修道,為了淡泊名利,是為了放下,你為了了知無常,不在計劃,你座在那裡千萬不要計劃。

  何謂真樂?如何證得?如何了苦修苦證苦?何謂苦性的本體?

  樂,不以無樂為樂,我們眾生把苦呢當成樂來看待了,苦並不是說拿刀砍你,身上好痛,你現在一切享受都是苦的體,但是我們把這個苦當成是快樂,執著於此世界了,這個世界不可以執著,因為知道前面所說的無常,世界已經沒有什麼可樂而言,在你知道無常無執,這個樂才是真樂。你要執著於此世界,那個樂一定是假樂;那個樂很快就過去了;大家想一想,世界上的無常不實的快樂到底在哪裡?其快樂有沒有變成永恆?不是永恆的快樂都是假快樂,看看電視啊、閒聊笑一笑啊等等這些快樂是無常的;我們雖然感受到一點點快樂,但是他的本性是苦,他是如幻如化不真實的東西,不要執著。如果你不了解無常的快樂的苦性,是不可能獲得解脫自在的。三轉佛法中的第一轉講要知苦了苦修苦證苦,首先是知苦,了苦,了知其苦性,了知其如幻如化不真實無常;其次要修苦,何謂修苦,不執著了是謂修,沒有一個不離執著的修法,沒有一個離開不執著的修法,不執著即可將這種無常的苦性轉化掉了;第三要證苦;證到苦的體是了不可得,證到樂不可得的體;在心裡面發出內在的哪種樂,才叫真樂。你內心在無常的體裡面感受到永恆的樂;超越世間的樂,哪個樂才是真樂。所以證悟這個真樂之後,一切世間之樂在您面前已經不起作用了。你就證悟了,證到這個樂。如何證悟?首先要了知苦性本體是苦,然後證知此苦如幻如化,證到所有的苦樂如幻如化的體後,所有的苦樂在你面前都非常的淡泊,親證苦性變成樂受!南摩阿彌陀佛!

 

上一篇:外頭的災難都是你內頭的邪氣感召來的
下一篇:常福法師:《金剛經》系列開示 19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