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介紹 :經咒頌念

 

澤仁扎西堪布:普賢行願品講解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普賢行願品講解

  薩迦大堪布阿貝仁波切 講解

  堪布澤仁扎西 譯

  堪布阿貝仁波切略傳

  堪布阿貝仁波切於1927年出生於西康東部的德格一地,一出生就被認證為噶瑪噶舉傳承--八蚌寺堪布且汪般珠的轉世靈童,但由於仁波切的父母均為虔誠的薩迦派弟子,因此並未接受這個轉世認證,而是讓仁波切進入了宗薩佛學院,這所佛學院曾經蘊育出許多當代的佛學大師,是一所享有盛名的薩迦佛教大學。

  他依止喋雄·貢噶登貝·迦遷仁波切以及第二世宗薩欽哲蔣揚·卻吉羅卓仁波切為根本上師,並跟隨這兩位大善知識學習顯密教法。

  阿貝仁波切在宗薩大學進修多年,由於在校成績優異,因此在他求學期間,便已兼任了講師一職。

  從宗薩大學畢業後,阿貝仁波切回到他最初求學的色瓊寺,成為該寺的住持,也就是藏語所說的“堪布”。色瓊寺是距今約七百多年前,由薩迦五祖法王八思巴創建的。這個寺院在創建之初除了寺院外,還有一個附屬的佛學院以及一個閉關中心,遺憾的是在文革時期都遭到了破壞。直到1992年,在阿貝仁波切的努力下,該寺院才得以重建。

  堪布阿貝仁波切在藏密四大教派顯密教法的聞、思、修上都極有心得,因此為眾人所景仰,被公認為一位卓越的學者和行者,尤其以持戒精嚴、謹守密乘三昧耶戒而為人稱道。

  1964年,現任薩迦法王在北印度慕蘇裡,建立了薩迦派的根本道場,同時開始跟隨阿貝仁波切研讀密續,圓滿接受了諸多教法,同時進一步研讀了中觀哲學、詩詞、文法和歷算等科目。這樣的教授一直持續到1967年,阿貝仁波切應邀前往錫金方才中止。

  薩迦法王深感傳播薩迦教法的緊迫性,在極其艱難的環境下,於1972年開辦了當時藏傳佛教中第一所佛學院---薩迦佛學院,薩迦僧侶們才能夠得以系統地學習因明、哲學、心理學、密續等課程,延續了西藏佛教優良的教育傳統。

  原擬長期在山居閉關修行的阿貝仁波切,在薩迦法王的極力勸請下,毅然捨棄閉關計劃,入世教化眾生,擔任了薩迦佛學院第一任院長兼首席講師,肩負起教育及管理校務的重任。

  薩迦佛學院創建之初,是在一處租來的房子裡,老師也只有阿貝仁波切以及另一位英文老師。在創校前七年的時間裡,學院因經費問題被迫搬遷了三次。

  負責學生一切飲食、生活、上課所需的院長阿貝仁波切,身上常常僅有幾百盧比。面對著龐大的日常開銷,實在捉襟見肘,讓仁波切深感無助。

  除了物質上的匮乏外,學院周邊還充斥著不信佛法的印度教徒,他們以睡釘床、吞刀吐劍、埋地入水不死等種種苦行和瑜珈術為能事,對佛學院師生的態度並不友善。

  直到某日,阿貝仁波切不經意地在他們面前展現了高度的修證,才讓諸印度教徒驚歎不已,深知昔時玩弄的僅僅是雕蟲小技,從此心服口服,不再來學院騷擾。

  1980年,在薩迦法王和堪布阿貝仁波切等大德們的四方奔走籌集下,海內外的施主們共同發心,終於買下了一塊地,重新修建了薩迦佛學院,學院才最終穩定下來。阿貝仁波切和學生們親自動手參與學院的建設,從一磚一瓦到一草一木,無不傾注了他的心血。

  在阿貝仁波切的指導下,薩迦佛學院培育出了一大批堪布、格西,其中不乏像第三世宗薩欽哲仁波切這樣當代著名的大德。有多位學生在畢業後,緊接著完成了傳統的三年閉關,證明了學院的教育是教、證並重,毫不偏廢的。

  此外,學院的畢業生中,還有人到美國哈佛大學進修比較宗教學的博士學位,這也是西藏人到世界一流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開始。

  這一切,都使薩迦佛學院被公認為當代藏密四派中,師資、學生素質最優的高級佛學院。

  阿貝仁波切擔任薩迦佛學院院長一職長達十二年之久,直到1984年,第一屆畢業生堪能執掌學院的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後,他才退休,繼續他個人的長期閉關修行。

  他身為當代薩迦法王、宗薩欽哲仁波切與薩迦派諸多大寺堪布、金剛上師的親教師,聲名遠揚海內外,卻真正做到了不慕名利、輕車簡從、隨遇而安、毫無排場。

  即使普通信眾來請求仁波切為佛像裝藏,他也一定事必躬親,從不讓身邊的侍者代勞;每次修習火供,一定會親手繪制壇城,並且尤其注意保密性,不會使未受該法灌頂的人見到。所需的材料如果沒有,寧肯費時費力去尋找,也從不輕易用其他物品替代。

  由於仁波切守戒極嚴,如實恪遵一切密法的三昧耶戒,因此,甚至連與他同住多年的學生、侍者都不知道阿貝仁波切到底主修什麼法。

  堪布阿貝仁波切雖然從未正式接受轉世身份的認定,但是他的所學、所修,堪為人師而問心無愧。他身具一切密法傳承,但絕不輕傳灌頂,精通藏密四派的顯密教法,卻非器不說。

  薩迦法王、宗薩欽哲仁波切等諸多法教的執持者,都對他推崇倍至,竹巴噶舉派欽哲依喜仁波切,更是由衷贊歎阿貝仁波切是當代最博學、最精通佛法的大師。

  2010年12月28日,當代最尊貴的大堪布阿貝仁波切於尼泊爾示現圓寂,心趨入法界。

  目錄

  序 《普賢行願品》原文

  第一章 初義

  一、前言

  二、解釋此經之名而心生歡喜

  三、為趣入此經而頂禮本尊

  第二章論義

  一、以七支供養的前六支來積累回向的善根

  1、頂禮支

  (1)略說

  (2)詳說

  2、供養支

  (1)有上的供養

  (2)無上的供養

  3、忏悔支

  4、隨喜支

  5、請轉法論支

  6、祈請住世支

  二、為了利他而把最後的分支所積累的善根做回向

  以前六支所積累的善根做回向

  1、簡要的回向

  2、詳細的回向

  (1)清淨意樂之願

  A、供養諸佛之願

  B、嚴淨剎土之願

  C、利樂有情眾生之願

  (2)不忘失菩提心之願

  A、具足順緣之願

  (A)常得出家之願

  (B)修持淨戒之願

  (C)以各種語言傳法之願

  (D)勤修善業之願

  B、斷除違緣之願

  (3)不染污過患而於輪回中投生之願

  (4)利樂眾生之願

  (5)披精進盔甲之願

  (6)同修際會之願

  (7)依止善知識並令其歡喜之願

  (8)常見如來於彼供養之願

  (9)執持正法之願

  (10)得功德藏之願

  (11)趣入並嚴淨剎土之願

  A、趣入證見法界之願

  B、趣入佛剎之願

  C、趣入佛語之願

  D、趣入轉*輪之願

  E、趣入一念入諸劫之願

  F、趣入諸佛行境之願

  G、嚴淨佛剎之願

  H、趣入親近未來諸佛之願

  (12)得不可思議力量之願

  (13)得淨所斷智慧之願

  (14)行諸佛事業之願

  (15)隨學諸佛菩薩之願

  A、隨學諸佛之願

  B、隨學諸菩薩之願

  (A)略說

  (B)廣說

  a、隨學普賢菩薩

  b、隨學文殊菩薩

  (16)總體的發願

  3、總體的回向

  (1)發願的范圍

  (2)《普賢行願品》的功德

  A、此生的功德

  (A) 得到廣大的福報

  (B) 現見如來的功德

  (C)與菩薩同等的功德

  (D)清淨業障的功德

  B、來生的功德

  (A) 暫時的功德

  (B) 究竟的功德

  C、此生和來生功德的總括

  三、詳細解釋回向

  1、趣入菩薩智而做回向

  2、趣入佛智而做回向

  3、為往生淨土而做回向

  4、為得到授記而做回向

  5、為利益眾生的諸多事業而做回向

  第三章末義

  一、讀誦此經的功德回向他人

  1、願實現眾生暫時的心願

  2、願眾生得到究竟的佛果

  3、以藏文版本的的願來結尾

  二、此經的後跋

  序

  《普賢行願品》是《華嚴經》的精華所在,在漢藏各傳承中備受尊崇。除了華嚴宗依《華嚴經》自成一派之外,修持普賢行願是往生淨土的殊勝正因,因此《華嚴經》也是淨土宗的重要經典,是淨土五經之一。

  此外,《普賢行願品》和密宗的關系也非常密切,密宗的儀軌幾乎沒有不依據十大行願來構成的,其中都融攝了普賢的七支供養。

  傳說中,佛陀當年所講的般若法,有一部分被龍王請到了龍宮。在佛陀涅槃六百年後,龍樹菩薩以神通之力來到龍宮,在那裡見到了上、中、下三種《華嚴經》的版本,上本有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的偈頌;中本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下本有十萬偈,四十八品。龍樹菩薩把下本《華嚴經》記持在心,從龍宮返回後,就把它寫了出來,從此流傳於人間。

  《華嚴經》是經中之王,經中之海,而《普賢行願品》則是《華嚴經》的關鍵和精華,文約義豐,法門廣大。所以,一旦讀誦受持,就會在自相續中播下成就的種子,對《普賢行願品》生起信解的功德,遠遠超越了所有財物的供養。

  經中說,以充滿十方無量世界的上妙七寶及人天的最勝安樂,布施所有眾生、供養所有三世諸佛菩薩,即使經歷佛剎極微塵數劫的時間來做這樣的供養,所獲的功德,和聽聞《普賢行願品》一經於耳能生信的功德也萬不可比。可見讀誦受持《普賢行願品》的功德是多麼不可思議。

  《普賢行願品》的藏譯版本中,有印度諸論師的著作五種:龍樹菩薩所著的《賢行願王大會疏》;陳那論師所著的《普賢行願義攝》;釋迦親友所著的《賢行願王廣注》;莊嚴賢所著的《賢行願王廣注》;世親菩薩所著的《賢行願注》。

  《普賢行願品》的內容,從廣義來說,就是《華嚴經》的內容,告訴我們證見法界要通過修十大行願來證入。這十大行願是:

  禮敬諸佛,稱贊如來,廣修供養,忏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恆順眾生,普皆回向。

  總之,此經以十大行願為诠釋的內容,以證入華嚴法界為旨趣,以利益廣大有情的意樂為法門,以往生淨土為方便,為我們展示了佛法的精妙。

  這部經是成就佛果必不可少的一個助因,尤其是在登上初地果位的時候,更需要多次讀誦受持。

  大堪布阿貝仁波切是當今薩迦法王的主要上師,是一位學修並重,有極高修證的學者,也是一位顯密圓融的大成就者,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佛法事業,培養了無數弟子,在藏傳佛教界的地位備受尊崇。

  2010年5月,他在百忙之中親自打電話給我,特意為《顯明佛陀密意》能翻譯成漢文表示感謝和祝賀,他說把薩迦的法教翻譯成漢文是他多年的心願,並鼓勵我多為漢地眾生做這樣的翻譯傳法工作。隨後的12月28日,傳來了他圓寂的消息。悲痛之余,仁波切的諄諄教導和殷切期待也給了我無限的勇氣和力量,我所能報答恩師的,也就是盡自己的微薄之力,多為眾生做些實實在在的事情。

  阿貝仁波切為我們開示的《普賢行願品》,提綱挈領,言淺義深,娓娓道來之中又不失學者的嚴謹,藏文的原文是根據他的講法錄音整理而成的。

  我在從藏文翻譯為漢語時,也力求忠實於他的原文,盡量不隨意增減一個字,由於口語表達時會和書面內容略有不同,口語中隱含著的意思如果需要增加,我都用括號做了標記。

  盡管如此,由於藏漢文的差異,我的失誤肯定在所難免,真誠祈願我的失誤不會影響阿貝仁波切的圓滿開示,懇請大家對翻譯中的錯誤批評指正。

  願以些微功德,回向給所有眾生能得證佛果,也祈願仁波切乘願再來,教化如我一般愚鈍的無量眾生。

  堪布澤仁扎西2011年藏歷十二月

  聖普賢行願王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

  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余。

  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

  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

  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

  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

  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

  盡於未來一切劫,贊佛甚深功德海。

  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塗香及傘蓋,

  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

  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諸如來。

  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

  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

  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勸請,轉於無上妙*輪。

  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

  唯願久住剎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

  所有禮贊供養福,請佛住世轉*輪,

  隨喜忏悔諸善根,回向眾生及佛道。

  我隨一切如來學,修習普賢圓滿行,

  供養一切諸如來,及與現在十方佛。

  未來一切天人師,一切意樂皆圓滿,

  我願普隨三世學,速得成就大菩提。

  所有十方一切剎,廣大清淨妙莊嚴,

  眾會圍繞諸如來,悉在菩提樹王下。

  十方所有諸眾生,願離憂患常安樂,

  獲得甚深正法利,滅除煩惱盡無余。

  我為菩提修行時,一切趣中成宿命,

  常得出家修淨戒,無垢無破無穿漏。

  天龍夜叉鸠槃茶,乃至人與非人等,

  所有一切眾生語,悉以諸音而說法。

  勤修清淨波羅密,恆不忘失菩提心,

  滅除障垢無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

  於諸惑業及魔境,世間道中得解脫,

  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悉除一切惡道苦,等與一切群生樂,

  如是經於剎塵劫,十方利益恆無盡。

  我常隨順諸眾生,盡於未來一切劫,

  恆修普賢廣大行,圓滿無上大菩提。

  所有與我同行者,於一切處同集會,

  身口意業皆同等,一切行願同修學。

  所有益我善知識,為我顯示普賢行,

  常願與我同集會,於我常生歡喜心。

  願常面見諸如來,及諸佛子眾圍繞,

  於彼皆興廣大供,盡未來劫無疲厭。

  願持諸佛微妙法,光顯一切菩提行,

  究竟清淨普賢道,盡未來劫常修習。

  我於一切諸有中,所修福智恆無盡,

  定慧方便及解脫,獲諸無盡功德藏。

  一塵中有塵數剎,一一剎有難思佛,

  一一佛處眾會中,我見恆演菩提行。

  普盡十方諸剎海,一一毛端三世海,

  佛海及與國土海,我遍修行經劫海。

  一切如來語清淨,一言具眾音聲海,

  隨諸眾生意樂音,一一流佛辯才海。

  三世一切諸如來,於彼無盡語言海,

  恆轉理趣妙*輪,我深智力普能入。

  我能深入於未來,盡一切劫為一念,

  三世所有一切劫,為一念際我皆入。

  我於一念見三世,所有一切人師子,

  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脫及威力。

  於一毛端極微中,出現三世莊嚴剎,

  十方塵剎諸毛端,我皆深入而嚴淨。

  所有未來照世燈,成道轉法悟群有,

  究竟佛事示涅槃,我皆往詣而親近。

  速疾周遍神通力,普門遍入大乘力,

  智行普修功德力,威神普覆大慈力。

  遍淨莊嚴勝福力,無著無依智慧力,

  定慧方便威神力,普能積集菩提力,

  清淨一切善業力,摧滅一切煩惱力,

  降服一切諸魔力,圓滿普賢諸行力。

  普能嚴淨諸剎海,解脫一切眾生海。

  善能分別諸法海,能甚深入智慧海。

  普能清淨諸行海,圓滿一切諸願海,

  親近供養諸佛海,修行無倦經劫海。

  三世一切諸如來,最勝菩提諸行願,

  我皆供養圓滿修,以普賢行悟菩提。

  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

  我今回向諸善根,願諸智行悉同彼。

  願身口意恆清淨,諸行剎土亦復然,

  如是智慧號普賢,願我與彼皆同等。

  我為遍淨普賢行,文殊師利諸大願,

  滿彼事業盡無余,未來際劫恆無倦。

  我所修行無有量,獲得無量諸功德,

  安住無量諸行中,了達一切神通力。

  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

  願我離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

  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

  一切圓滿盡無余,利樂一切眾生界。

  彼佛眾會鹹清淨,我時於勝蓮華生,

  親睹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

  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

  智力廣大遍十方,普利一切眾生界。

  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

  如是一切無盡時,我願究竟恆無盡。

  十方所有無邊剎,莊嚴眾寶供如來,

  最勝安樂施天人,經一切剎微塵劫。

  若人於此勝願王,一經於耳能生信,

  求勝菩提心渴仰,獲勝功德過於彼。

  即常遠離惡知識,永離一切諸惡道,

  速見如來無量光,具此普賢最勝願。

  此人善得勝壽命,此人善來人中生,

  此人不久當成就,如彼普賢菩薩行。

  往昔由無智慧力,所造極惡五無間,

  誦此普賢大願王,一念速疾皆消滅。

  族姓種類及容色,相好智慧鹹圓滿,

  諸魔外道不能摧,堪為三界所應供。

  速詣菩提大樹王,坐已降服諸魔眾,

  成等正覺轉*輪,普利一切諸含識。

  若人於此普賢願,讀誦受持及演說,

  果報唯佛能證知,決定獲勝菩提道。

  若人誦持普賢願,我說少分之善根,

  一念一切悉皆圓,成就眾生清淨願。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願此普賢勝願王,利益無量諸眾生,

  圓此勝妙普賢教,無余空盡諸惡道。

  聖普賢行願王

  本書共分三部分內容:一、初義;二、論義;三、末義。

  第一章、初義

  分三部分內容:一 、前言;二、解釋此經之名而心生歡喜;三、為趣入此經而頂禮本尊。

  一、前言

  我等大師釋迦牟尼佛住在祗園精捨的時候,有一天,文殊菩薩離開祗園精捨,要返回南方幸福之城,善財童子和五百位眷屬也跟隨文殊前去。

  文殊菩薩對善財童子說:“您想發菩提心並實修大乘法門,是極為殊勝的,所以您必須要依止諸多大乘的善知識。”於是善財童子就請教文殊菩薩,什麼是大乘之法,應該如何去實修,於是文殊菩薩宣講了諸多大乘法門。

  最後,文殊菩薩告訴他:“從這裡往南,有一座叫‘各萊吧\’的山,那裡有一位叫吉祥雲的比丘,他就是您的良師,您應該從他那裡去接法。”

  善財童子依教奉行。從此,他開始在諸多善知識門下接受法教,並得到很多授記。就這樣,善財童子前後共依止了一百零八位善知識。

  他最後拜見的善知識是普賢菩薩。當時,於嚴密剎土中,在報身佛遍照雪海佛身邊,普賢菩薩坐在莊嚴的獅子法座上。

  在十方世界無量剎塵數的剎土中,有無量諸佛,每尊佛身邊都有一位普賢菩薩。所有的普賢菩薩都把手放在善財童子的頭頂上,同時給他傳授了《普賢行願品》。

  所以,《普賢行願品》是普賢菩薩親口宣說的法教,宣說的時間是我等大師居住在印度祗園精捨的時候。

  二、解釋此經之名而心生歡喜

  印度語“啊 爾 呀 吧 扎 雜 呀 扎 呢 達 那 日啊 雜”

  在藏語裡,“啊爾呀”是聖者的意思,“吧扎”是賢善的意思,“雜呀”是行為的意思,“扎呢達那”是願的意思,“日啊 雜”是王的意思,所以,《普賢行願品》在藏區被稱為《聖普賢行願王》。

  “聖”的意思如果從其內涵來講的話,指的是真實了悟一切法之本性的人,指的是脫離了凡夫的境地,到達了一個較高境地的人,在這裡就是指的普賢菩薩。

  另外,如果從《聖般若八千頌》之類的經文方面來講的話,是指如來法教的經典。因為此類經典超越了其他的論點,所以稱之為“聖”。

  其實無論從哪方面來解釋都可以。

  至於“賢善之行”,在《普賢行願品》裡面有多處都提到過,在這裡指的是菩薩的行為。所有菩薩的行為也就是普賢菩薩的行為,所以,稱之為“賢善之行”沒有任何矛盾。

  在普賢菩薩的諸多事業中,他是以“願”著稱的,所以稱此經為“願”。“願”本身是希望達到某種希求的一個心願,比如希望得到佛的果位等等。在其他經典裡面主要是指“欲”和“造作思”。

  彌勒菩薩也說過:“諸位菩薩之發願,乃為欲與造作思。”

  “欲”是一種心所(自力能見對各自對境事物特殊屬性之心所生法),想達到某種境地的想法就是欲;“造作思”也是一種心所,是令我們想到某種對境的念頭,或者是牽引我們到某種對境上的一種心念。

  跟隨這兩種主要心所的還有很多其他心所,以欲為主的心和心所被稱為“願”。

  總體來說“願”分為發願和回向兩種,發願是總體,回向是其中一部分。

  發願時不依善惡,有善的發願,而有的發願卻不一定是善的。但是回向卻一定是針對某種善業,而且此善業是希望得到某種果報的因。因此,回向的內涵裡就包含了發願的部分。

  也有些人說回向和發願是不同的,比如“以此功德願證佛自性”以及“所有禮贊供養福,請佛住世轉*輪,隨喜忏悔諸善根,回向眾生及佛道”,諸如此類,以一定的功德來希望得到某種果報並做發願的就是回向。而發願不一定是基於某種善業,比如祈求世界和平、五谷豐登之類,都屬於發願的一種。

  如果從把發願和回向分別闡釋的角度來看的話,那麼《普賢行願品》屬於回向的一種,因為在經文中有“回向眾生及佛道”,這是把某種善業做為一種因來做回向的。

  那麼什麼是“王”呢?在這裡是把《普賢行願品》比做王者,就好像一個大的王國領域內有許多諸侯一樣,在此經文當中包含了諸多發願的經文,因此又稱之為“願王”。

  三、為趣入此經而頂禮本尊

  “頂禮文殊師利童子!”是譯師們為了消除在翻譯經文中出現障礙等原因而加入的內容。為什麼在這裡稱文殊菩薩為“文殊師利童子”呢?因為此經也是文殊菩薩的覺悟,(文殊菩薩是諸佛菩薩智慧的總集,)而文殊菩薩示現過八歲童子之相來度化眾生,所以稱之為“童子”。

  第二章、論義

  此部分內容分三:一、以七支供養的前六支來積累回向的善根;二、為了利他而把最後的分支所積累的善根做回向;三、詳細解釋回向。

  一、以七支供養的前六支來積累回向的善根。

  內容分為六支:1頂禮支;2供養支;3忏悔支;4隨喜支;5請轉*輪支;6祈請住世支。

  1、頂禮支:分兩部分來講:

  (1)略說:

  經文中說: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

  我以清淨身語意 ,一切遍禮盡無余。”

  這裡指的是總體的、不分身語意的頂禮,此外還有細分身語意的頂禮,我們下面會詳細來講。

  “十方”指的是東、西、南、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加上上和下,共十個方位,“所有十方世界中”,意思是在這樣十方盡所有的世界裡;

  “三世一切人師子”指的是,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諸如來,以人的形象示現,因為諸如來沒有畏懼,能像獅子王摧伏群獸一樣制服一切外道,因而是我們頂禮的對境。

  那麼,我們如何頂禮呢?我們應該以清淨的身口意來頂禮。在這裡,清淨指的是由於發自內心的虔信,而做身體的禮拜和語的恭敬。

  (2)詳說

  如果詳細來講頂禮的話,可以細分為身、語、意三方面的頂禮。

  我們先來講身的頂禮:

  “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

  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

  由於對《普賢行願品》生起信心而產生巨大的力量,降服了我們對諸佛無法生起信心的煩惱。

  我們雖然尚不能親見諸佛,但是對於十方三世諸佛的真實存在,應該從內心深信不疑。我們頂禮的身體也不僅僅是此生的這一個身體,而是很多的身體。

  有多少身體呢?諸佛菩薩居住的淨土不可思議,就像微塵的數量一樣多,有多少的微塵,就有多少身體。我們在頂禮的時候要觀想如此多的身體,一起在恭敬頂禮諸佛。

  七支供養是我們積累福報的一個重要途徑,在頂禮的時候,從我們頂禮的足下一直到黃金地基,這之間有多少數量的塵土,我們就能夠得到如此多數量的善趣身,還可以得到善趣國王的身體等等,如此不可思議的功德,我們可以通過身體的頂禮來得到。

  另外,在經文中曾說過,僅僅是口誦一句“頂禮諸佛”,也可以得到諸多善趣的身體,功德也是不可思議的。

  現在我們來講意的頂禮:

  “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

  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

  “塵”在這裡指的是最微小的塵土。有一些小乘的觀點認為這樣最微小的塵是“無方分極微塵”,也就是再也沒有辦法把微塵分割成有方向的微粒,是指極其微小的塵土,也就是最微小的塵土。

  在佛的淨土中有多少這樣的微塵,就會有多少諸佛。在一粒這樣最微小的塵土上,有無量剎塵數的佛。

  佛陀的淨土不是我們所能夠想象到的一個有限的地域,而是廣大到不可思議。所以,佛剎土中微塵的數量,是我們無法比喻也無法衡量的。我們在頂禮的時候,心裡要觀想,在我們前方的虛空法界中,充滿如此不可思議數量的諸佛菩薩。

  下面來講語的頂禮:

  “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詞,

  盡於未來一切劫,贊佛甚深功德海。”

  在般若經中說,對於佛的禮贊可以分為歌頌、承事和頌揚。

  歌頌的意思是稱頌比較小的功德;承事指的是宣說中等的功德;頌揚指的是宣說大的功德。

  在這裡,對於佛的功德是用歌頌和頌揚的方式來禮贊的。歌頌和頌揚的含義有必要分清楚,頌揚主要側重於功德的方面。

  我們所頌揚的佛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假使讓一個能說會道的人來贊美凡夫的功德,不用花多長時間就很容易說完了;而頌揚諸佛的功德時,無論是一個菩薩還是智者,都永遠無法把佛的功德說完。就像一個人往東方走,即使走出七由旬的路程,到東方的距離還是沒有縮短,因為虛空無量無邊,沒有東西遠近的分別。(佛的功德就是這樣無量無邊。)

  把佛的功德這樣來比喻的話,那麼佛的功德是無盡的、廣大的,所以稱之為“功德海”。

  歌頌是以有韻律的唱誦方式來進行贊美:高昂的、低柔的、粗犷的、細膩的等等,以如大海一樣無量的各種音律來歌頌佛的功德,這就是語的頂禮。

  頂禮不僅能積累無量的功德,也能消除累世的業力,尤其能消除因傲慢而引起的煩惱罪障。

  我們很多人都傲慢心重,自以為是,長此以往,就容易造很多業。其實真正的智者往往都是謙恭的,面對眾人時,我們應該想到自己其實是最低劣的,應該保持這樣的心態,以頂禮來對治我們的傲慢心。

  2、供養支

  在七支供養裡面,越往後面功德越大:比如供養比頂禮殊勝,忏悔比供養殊勝,在七支供養中,排在最後的“回向”最為殊勝。

  供養分為有上的供養和無上的供養兩種,和無上的供養相比,有上的供養還是有欠缺的。

  (1)有上的供養:

  “以諸最勝妙華蔓,伎樂塗香及傘蓋,

  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

  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諸如來。”

  在這段經文裡,“最勝”指的是供養物沒有沾染罪業,或者是沒有因惡業而來,比如說采集鮮花時沒有傷害任何其他生命;

  “華”指的是蓮花等各種鮮花;“蔓”指的是用各種綠松石、珊瑚等寶石或者鮮花做成的花串。這裡的“供養”可以指實際的供養,也可以觀想為這樣的供養遍布虛空。

  “伎樂”在這裡指的是,各種樂器發出的悅耳動聽的聲音。花和蔓是供養給諸佛菩薩身體的,伎樂是供養給諸佛菩薩聽覺的。

  “塗香”指的是用檀香等各種香做成的香,可以塗抹在心間或者身體上。所供養的“傘蓋”,是用黃金做成的傘柄,華蓋是用绫羅做成,墜飾著各種寶石。像這樣的傘蓋、寶幢和飛幡等是供養在佛的頭頂上的。

  酥油燈、能發光的寶石以及日月等是以光明來供養佛的眼睛的,“末香燒香”指的是用火燒才能發出香味的香,是供養佛的嗅覺的。

  在供養時,要觀想我們在供養盡虛空遍法界中無量的諸佛。“最勝衣服”指的是三法衣等殊勝的衣服,是供養佛身的。

  “最勝香”指的是不用燒就能自然散發香味的香,比如藏紅花、沉香等,以及用上等布料做成香囊。

  諸多的供養物排列整齊莊嚴,堆積成堆,高如須彌山一樣,都供養給諸佛。在我們做儀軌時,首先要在供桌上陳設供養物,然後觀想供養物遍布在虛空中。

  因為所有造作都是以心為主,所以這樣的觀想和真實供養沒有任何區別。是否這樣來觀想,供養的功德大不相同。

  (2)無上的供養:

  “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

  前面所說的鮮花等供養物,都是因有漏的業力和煩惱形成的,是有上的供養。

  而在這段經文中所說的“供養”指的是無上的供養,是由諸菩薩的禅定和願力而來,因此是無漏的,是無上的供養。

  在這段經文中,“廣大”指的是這些供養物遍布虛空法界,是由勝解信而做的供養。

  “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這兩句是頂禮和供養的結尾。“普賢行”在這裡指的是普賢菩薩供養的行為,什麼是普賢菩薩的供養呢?由普賢菩薩的心間發出光,幻化出不可思議的供養物,來供養十方諸佛。因為我們對普賢菩薩的供養生起信心的力量,我們自己的心間也發出光芒,無量的供養物遍滿虛空,以此來頂禮和供養諸如來。

  在經文中說,對佛陀供養一枝花的功德,也能夠讓我們投生善趣。諸佛菩薩是殊勝的供養處,因此供養不會是沒有意義的供養,對我們會有巨大的利益。

  雖然佛陀沒有在我們面前真實示現,但是如果我們以觀想來做供養,並且內心沒有任何分別,那麼供養的功德沒有不同,我們必須要具備這樣的信心。如果佛陀真實出現在面前我們所做的供養和觀想的供養還有區別,就說明我們對佛陀還沒有生起足夠的信心。

  一旦我們深信佛陀的智慧沒有障礙,遍知一切,那麼我們就會相信,心裡的供養和真實的供養實際上是沒有任何區別的。

  3、忏悔支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在這裡,忏悔指的是,對往昔所造作的罪業感到後悔,並且生起從此再也不去造作這樣罪業的心;

  發露忏悔指的是,不僅在心裡這樣去想,而且忏悔的心還要通過嘴說出來,或者用肢體的動作表現出來。

  這兩種忏悔的功德各不相同。首先,發露忏悔能讓我們往昔所受持的戒律保持清淨,並阻止惡業的增長;如果我們的忏悔之心沒有發露,那麼所造作的惡業每天都會翻倍的增長。

  一個造作了惡業的人,即使嘴上並沒有說出自己造作惡業的事實,而僅僅說一句:“我是一個罪業深重的人。”那麼這樣的發露也能阻擋惡業成倍的增長,所以,發露忏悔非常重要。

  僅僅是內心的忏悔而沒有發露的話,雖然也能清淨我們的罪業,但是這樣的清淨並不能完全消除罪業的種子,只能讓我們暫時不遭受這種果報帶來的痛苦。

  千萬不要認為自己沒造什麼罪業,僅僅是我們內心深處時時生起的惡念而造作的無量惡業,都足以讓我們下無間地獄。比如,墮地獄的因是嗔恨心,因嗔恨心而對他人粗語相對,並且洋洋自得,那就具備了下地獄的前行、正行和結行。

  這樣的惡業在我們內心幾乎就從來沒有停歇過,所以我們應該能夠想象到自己的罪業有多麼深重。過去我們曾在無間地獄裡投生過很多次,如果不去控制自己內心的惡念,那麼在將來我們還會無數次的投生到那裡。

  另外,出於貪欲想吃肉而去殺生,或者出於嗔恨心而去殺掉敵人,或者由於無明,認為殺生是一種修煉而去殺生,像這樣由於貪嗔癡的起心動念而造作的業,總體來說都是惡業。

  以身體來殺生、以言語來撒謊、想傷害眾生的心念,如此種種往昔所造作的一切罪業,我們都要分別深深的忏悔。

  “分別”的意思是這樣來理解的,在梵文當中,“分別”的發音為“巴熱提”,意思是“個別”、“第一”、“殊勝”等等,在這裡所指的意思是“個別”,因為忏悔的時候要分清楚惡業的性質,分別、個別的來忏悔。這樣來忏悔的話,就能消除我們往昔所做的各種惡業,所以功德是無量的。

  4、隨喜支

  “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

  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

  在這裡,隨喜指的是對這樣的善業、對諸佛菩薩的福德心生歡喜。

  “二乘”指的是聲聞和緣覺。緣覺指的是覺悟的聖者,是在上一個佛陀的法教已經寂滅,後一個佛陀的法教尚未誕生之間所出現的覺悟者。聲聞分為有學和無學兩種,有學分為預流果、一還果和不還果三種;無學指的是羅漢們的所有善根和四種聖者。

  眾生指的是因為貪嗔癡而在輪回中不斷流轉的眾生。

  隨喜在這裡主要指的是沒有任何的嫉妒心並且(對一切眾生、有學和無學的功德)發自內心的歡喜。對他人由於行善而得到的幸福,我們不僅不由衷的隨喜,反而在別人贊歎的時候,還容易生起嫉妒心,這都是來自於我們的無明。

  如果我們能夠由衷的隨喜,隨喜的功德是無量的。佛陀在經文中這樣比喻:三千大千世界的塵土,如果用秤來秤,也能秤出它的重量,但是,隨喜的功德無法衡量。

  所以,隨喜是一種方便法,以這樣的善巧方便能讓我們快速得到更多的功德。一個人應該隨喜所有人所做的善業,如果長此以往,隨喜成了一種習慣,那我們的功德就會一天一天地往上增長。這樣,即使我們自己並沒有造作什麼善業,僅僅對他人的善行隨喜贊歎,也能得到相同的功德,所以這是一種善巧的積累功德的方法。

  如果這樣的隨喜以菩提心來攝受的話,那麼這樣的功德就比真實造作這個善業的功德還要大。

  當然,也有例外,比如對佛陀的功德隨喜的話,那麼隨喜的功德就不會超越佛陀的功德,因為佛陀的功德已經圓滿。

  5、請轉*輪支

  “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勸請,轉於無上妙*輪。”

  “十方”和“世間”指的是一切眾生;“燈”指的是諸佛,因為燈能驅除黑暗,在這裡比喻佛陀的法教能驅除眾生無明的黑暗。

  “最初成就菩提者”指的是諸佛最初在菩提道上修行無貪著之心而證得佛果。

  在證得圓滿菩提之後,有些佛住於涅槃之中,沒有馬上轉動*輪。如果我們出於悲憫利他的思想而請佛說法,轉動*輪,那麼佛陀的法教就能像明燈一樣驅除眾生無明的黑暗,從而利益到無量眾生,而諸佛轉動*輪後無量的功德,我們也都能得到。

  (請轉*輪,可以使得我們自身能遣除謗法的障礙,生起大善根,能淨治我們謗法的業障。請佛說法,無量眾生在聽法後就能去惡從善,從而斷除煩惱、得證菩提,這一切無法衡量的利益都源於我們最初的勸請。因此勸請者將獲得廣大、無盡的福德。

  在一切法中最殊勝、最稀有的法就是佛陀的正法。只有佛法才能令眾生離苦得樂。眾生的心是在光明中,還是陷於黑暗中,取決於佛陀是否轉動*輪。所以,轉*輪與眾生的命運息息相關,是對生命真正有效的拯救。

  因此,不論自利、利他,離了轉*輪,再沒有更殊勝的方便之法,為此,我們應發起請轉*輪的大願。)

  6、請佛住世

  有些佛是要進入涅槃而不住世的,祈請佛陀不要進入涅槃,或者祈請上師傳法,祈請上師長久住世,都同樣具有無量的功德。

  “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

  唯願久住剎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

  進入涅槃的意思,是超越了痛苦,超越了由有漏的業力和煩惱聚集而成的五蘊,示現圓寂。

  為了能夠讓所有眾生得到暫時的和究竟的利益,我們應祈請示現進入涅槃的諸佛長久住世,那麼,住多長時間呢?佛的剎土是非常廣大的,佛剎土有多少微塵數,就有那麼多劫,所以是無量劫的時間。

  我恭敬合十來祈請諸佛住世。由於我們祈請諸佛不入涅槃的緣故,諸佛利益眾生的功德我們都同樣能得到。

  以上是七支供養當中的前六支,我們已經講完了。

  以七支供養讓我們來迅速積累善根、消除業障、增長善業,是非常重要的修行方法。對於佛法,如果我們發心去實修,就不會有什麼難懂的地方,僅僅是實修七支供養,我們也能夠因此成就。

  在七支供養當中,頂禮、供養、請轉*輪、請佛住世,這四種是積累善根的;忏悔是消除業力的;隨喜是增長善業的,回向也是增長善業的。大部分的密法儀軌,也都以七支供養來攝受。

  二、為了利他而把最後的分支所積累的善根做回向。

  以前六支所積累的善根來回向。

  此部分內容分三:1簡要的回向;2詳細的回向;3總體的回向

  1、簡要的回向

  “所有禮贊供養福,請佛住世轉*輪,

  隨喜忏悔諸善根,回向眾生及佛道。”

  頂禮、供養、忏悔、請轉*輪、請佛住世、隨喜等,我們所積累的所有善根,哪怕是最微小的善根,也不能發心於其他的果報,應該為了得到圓滿的佛果而回向。

  這樣的回向,能夠讓已成熟的善根增上,因此,回向是一種重要的增長善根的方法。直貢·教巴仁波切說過:“二種資糧如意寶,若無圓滿之回向,欲求之果即難得,是故回向需鄭重。”

  2、詳細的回向

  共有16種:

  (1)清淨意樂之願;

  (2)不忘失菩提心之願;

  (3)不染污過患而於輪回中投生之願;

  (4)利樂眾生之願;

  (5)批精進盔甲之願;

  (6)同修際會之願;

  (7)依止善知識並令其歡喜之願;

  (8)常見如來於彼供養之願;

  (9)執持正法之願;

  (10)得功德藏之願;

  (11)趣入並嚴淨剎土之願;

  (12)得不可思議力量之願;

  (13)得淨所斷智慧之願;

  (14)行諸佛事業之願;

  (15)隨學諸佛菩薩之願;

  (16)總體的發願

  (稱那論師等過去的智者們曾經把《普賢行願品》裡面的詳細回向這部分內容的十種內涵分為十六類來講,他的攝頌裡面說“意樂不忘菩提心,不染利樂批盔甲,同修際會依止師,面見如來持正法,得無盡藏及趣入,力與實修諸事業,隨學諸佛及總括。”)

  本身,在印度和藏區的論著當中,對於《普賢行願品》有五種解釋,分別是龍樹菩薩、世親菩薩、稱那論師、莊嚴賢以及釋迦親友所著,其中釋迦親友的論著解釋是最詳細的。

  (1)清淨意樂之願,此處分三部分內容:A、供養諸佛之願;B嚴淨剎土之願;C利樂有情眾生之願。

  A、供養諸佛之願:

  “我隨一切如來學,修習普賢圓滿行,

  供養過去諸如來,及與現在十方佛。

  未來一切天人師,一切意樂皆圓滿,

  我願普隨三世學,速得成就大菩提”

  “過去諸如來”指的是如迦葉佛一樣已經示現涅槃的那些諸佛,“現在十方佛”指的是如西方淨土的阿彌陀佛一樣的十方剎土中的現在諸佛,我們應為了自利利他在過去現在諸如來面前而做供養。

  對於還未證得佛之境地的諸菩薩,我們發願他們能在菩提道上次第修行,急速積累福慧二資糧,從而於未來證得佛的圓滿境地,我也要跟隨他們次第修行,這就是清淨意樂之願。

  B、嚴淨剎土之願:

  “所有十方一切剎,廣大清淨妙莊嚴,

  眾會圍繞諸如來,悉在菩提樹王下。”

  為什麼叫“嚴淨剎土”呢?對於諸菩薩來說,他們修行的三種重要方式是圓滿、成熟和淨治。

  圓滿指的是,發願圓滿;

  成熟指的是,讓眾生成熟。比如佛陀在轉*輪的時候,很多弟子都急速證道。那麼將來自己成佛的時候,也同樣會令眾生急速證道,讓眾生成熟指的就是為這樣的圓滿證悟而提前做准備;

  淨治指的是,將來成佛時,自己的淨土就有如極樂淨土一樣莊嚴廣大,因此現在就要開始淨治。

  般若經中說,真正的實修嚴淨剎土是八地以上的菩薩才能做到的,那麼嚴淨剎土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應該是以發願來實修。

  因此,在《普賢行願品》中,大部分內容是講圓滿、成熟、淨治這三種重要的實修方式的。其中,淨治分為淨治器世界和淨治情世界兩種:

  淨治器世界

  “所有十方一切剎,廣大清淨妙莊嚴。”

  所有十方剎土廣大不可思議,清淨莊嚴,沒有荊棘、沒有戈壁、非常平坦。剎土中的眾生不會造作惡業,沒有煩惱。在這裡主要指的是器世界。總的來說,我們發願十方世界就如極樂淨土那樣廣大莊嚴。

  淨治情世界

  “眾會圍繞諸如來,悉在菩提樹王下。”

  菩提樹王指的是如金剛座那裡的菩提樹,我們應發願在這樣的菩提樹下,沒有凡夫,圍繞著的都是諸佛菩薩。

  C、利樂有情眾生之願:

  “十方所有諸眾生,願離憂患常安樂,

  獲得甚深正法利,滅除煩惱盡無余。”

  我們發願十方所有有情眾生都能夠暫時遠離身心的憂患,恆常安樂。而究竟的發願是,願眾生的心符合如來法教,獲得修持甚深正法的利益,滅除一切無明的煩惱。

  (2)不忘失菩提心之願分為兩種:A、具足順緣之願;B、斷除違緣之願。

  A、具足順緣之願 分為:(A)常得出家之願;(B)修持淨戒之願;(C)以各種語言傳法之願;(D)勤修善業之願。

  “我為菩提修行時,一切趣中成宿命,

  常得出家修淨戒,無垢無破無穿漏。”

  (A)常得出家之願

  菩提心是很重要的,如果沒有菩提心就無法證得佛陀的所有功德,因此,如果此生常發菩提心,念念不忘,就會成為一種串習,對我們的生生世世都會有很大利益。

  不忘失菩提心指的是實修“成就宿命、常得出家、修持淨戒、勤修六度”這四種因並斷除違緣。

  “菩提修行”指的是,即使流轉於五道之中,也不忘失宿命,要為了成就菩提道而修學菩薩們的行為,即布施、持戒、忍辱等六度。

  即使我們不記得前世如何,但因為過去發過菩提心的緣故,也能生起菩提心,就像國王根學等人一樣。因此,恆不忘失菩提心是很重要的。

  我們應恆常發願,在生生世世當中,都能出家而修行。

  (B)修持淨戒之願

  當我們在輪回中換了一個身體時,容易失去菩提心,不持守清淨的戒律也是失去菩提心的因。如果我們隨學於諸佛菩薩,因為發起菩提心而圓滿了持戒等諸行,就不會失去菩提心。

  在這裡,諸行指的是六度,在六度當中,尤其是指持守清淨戒律。那麼,持守什麼樣的淨戒呢?淨戒具有下述四種特點:無垢、清淨、常不壞失、無過患。

  “無垢”指的是不染污業的煩惱。比如,僅僅為了此生的利益而持守戒律,就是有垢的,我們應該放棄這樣的發心。

  如仲頓巴大師講的那樣,有人問他:“我應如何來觀修呢?”他回答說:“把觀修這個念頭放下。”那人又問:“是否我應該來頂禮呢?”仲頓巴大師回答說:“把頂禮的念頭也放下。”那人不解:“我到底應該如何來做?”大師說:“你要把利益此生的所有念頭全部放下。”

  至尊扎巴堅贊也是這樣說的:“為了此生的利益而持戒等念頭都要放下。”

  為了小乘的自我解脫而持守戒律,就是不清淨的,我們不應該這樣。所以,“清淨”指的是,為了利益眾生而持戒。“常不壞失”指的是,身體和行為沒有違犯四根本戒。

  為了來生能夠得到投生於善趣的異熟果而修持,就屬於有過患的修持。為了一切眾生的究竟解脫而持戒,就是無過患、無穿漏的修持。

  願我們能夠持守具有上述四種特質的戒律。

  (C)以各種語言傳法之願

  不忘失菩提心的第三個因素,是發願能夠生生世世以各種語言來傳法。

  “天龍夜叉鸠槃荼,乃至人與非人等,

  所有一切眾生語,悉以諸音而說法。”

  僅僅以一種語言,無法行廣大的利生事業,因此,必須要精通各種語言。念到這裡時,應當發願:對天龍、夜叉、鸠槃荼、人與非人等各類眾生,我都要生生世世以他們各自的語言為他們宣說妙法。

  (D)勤修善業之願

  “勤修清淨波羅蜜,恆不忘失菩提心。”

 

上一篇:普賢行願品頌疏
下一篇:普賢行願與大乘佛教的修證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