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注釋〗
勸導斷疑生信,為契彌陀之本願力故,除眾生之自力心故;勉勵精勤念佛,為示彌陀之大行故,治眾生之懈怠故。法然上人開示:“信者取一念往生,行者勵一形專念。”最為精妙。信者,信法藏菩薩十劫前,已為我完成往生淨土之德號,故一念往生;行者,行報謝彌陀如來不可思議願行深恩之稱名,故一形專念。若以信一聲之念佛往生決定,而疏略多念之念佛者,即是信妨礙行;又以為念佛是一生中應當多念,僅一聲之念佛不能往生,即是行妨礙信。以信礙行或以行礙信,皆不符第十八願之願事,非彌陀佛心,非淨宗本義。故良忠法師言:“若無安心,非本願,念佛何生報土?”故知,缺少信或行,皆不能圓滿彰顯本願。
蓮如上人《一代記聞書》雲:“即使再怎樣地不信,若系心聽聞,因慈悲故,終可獲信。”
問:此願以三心為要,為何善導大師《觀念法門》、《往生禮贊》,除“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二句,而加“稱我名號”,其意雲何?
答:此乃表示三心即是稱名之義,三心本於名號。此之深意,略解為三:
一者舉行相示信體:今所言“稱我名號”,則示本願三心之意,所以然者?至心等者,稱佛名號,得往生益,是佛本願,如是信知,是名至心、信樂、欲生。故稱我名號,即是三心之義,為顯此意,除彼三心,加此稱名。
二者以《觀經》彰《無量壽經》:善導大師之意,乃以《觀經》注釋《無量壽經》。《觀經》下品下生說:“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故知,本願十念,乃是稱名十念,非觀想之念。中國淨土法門,自廬山慧遠大師以來,大多以觀想念佛為殊勝之行,未知本願深意在於稱名一行。更有甚者,以《彌勒菩薩所問經》所說十念行法,解釋本願十念。善導大師為摧邪顯正,故以下品下生之稱名十聲,顯明本願十念之深意。
三者顯易行之至極:《觀經》下品下生之人,平生具造五逆十惡,臨終苦逼,由善友為說妙法,教令念佛。此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轉教口稱,其聲幽聞,為其所引,十聲相續,拔救如是急苦之機,唯有彌陀本願一法,故就易行之至極言“稱我名號”。
若是如此,因願文為何言“至心信樂”?蓋《無量壽經》乃就平生而言,故開說三心;《觀經》乃就臨終而言,故就稱示信。
有人問法然上人曰:“善導大師釋本願文,略安心者,有何意乎?”上人答曰:“唯知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則自然具足三心,為顯此理,略而不釋也。”(選自《無量壽經要解》)。
故知,聽聞本願妙法,能開發信心。信生疑滅,如明來暗去,似水來火滅,一體成就。
《無量壽經》本願成就偈雲:“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付囑彌勒文雲:“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本願成就文雲:“諸有眾生,聞其名號。”
《大阿彌陀經》雲:“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聞我名字。”第二十願文言:“十方眾生,聞我名號。”
《無量壽如來會》雲:“聞無量壽如來名號,能發一念淨信。”
《大乘無量壽莊嚴經》雲:“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
《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雲:“聞信其名號功德,即時入正定位。”
上列經文,皆用“聞”,不用“稱”、“念”,即表示對本願名號必須生信,不可起疑。蓋“聞”字,梵文具有二義,即聽聞、信受,此二缺一,則非聞也,意即聞已信心發起、信受佛願之意。從梵文細致的文法言,聞、信是有其次第的,即先耳聞心聽,聞已而後信心發起。
《無量清淨平等覺經》雲:“聞說淨土法門,心生悲喜,身毛為豎,如拔出者。”聞說淨土法門,心生悲喜,是為聞信。法然上人之:“高聲念佛,感悅徹髓,落淚千行。”是其一例。蓮池大師謂:“喜悲交集,感極呼號,聲震三千大千世界。”是其二例。
凡心如濁水,佛心如淨珠,淨珠入濁水,水變為清;佛心入凡心,心變為信。佛心起佛願,佛願成佛號,佛號具佛力,眾生稱念,佛力自然運作,法體起用,光明遍照,攝念佛人,歸於淨土,此即名號之功能。如火燒物,自然毀壞,此即火焰之功能。本願名號,在心為信,發聲為行,既具信心,則必有行,如火必有煙。
成就文雲:“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信心歡喜亦是講信心。
付囑彌勒文雲:“佛告彌勒: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歡喜踴躍乃是得聞彼佛名號後之心情,當然講信心。
四者從同部異經證明:《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雲:“是故十方世界一切有情,聞信其名號功德,即時入正定位,生清淨安樂佛國。”此文與願成就文之意相同,“聞信其名號功德”,即是聽聞名號功德後,生起信心。
五者從同部異經證明:《稱贊淨土佛攝受經》雲:“若有淨信諸善男子或善女人,得聞如是無量壽佛不可思議功德名號、極樂世界淨佛土者;一切皆應信受發願,如說修行,生彼佛土。
破疑生信,相應報土
問:念佛人如何破疑生信,相應報土?
答:信與疑,如明與暗不能並在,似水與火無法共存,故破疑必生信。淨宗修學之要領在於破疑生信,故世尊於《無量壽經》再三勸信。經文雲:“彌勒當知:其有菩薩,生疑惑者,為失大利,是故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又雲:“設有大火充滿三千大千世界,要當過此,聞是經法,歡喜信樂,受持讀誦,如說修行。”又雲:“吾今為諸眾生,說此經法,令見無量壽佛,及其國土,一切所有。所當為者,皆可求之,毋得以我滅度之後,復生疑惑。”世尊殷勸我們之苦口婆心,溢於字裡行間,真是令人感動萬千。此願成就文言:“聞其名號,信心歡喜。”
《大般涅槃經》雲:“一切眾生,以聽法故,則具信根。”
注重信心,經典明證
問:此願注重信心,未知有何經證?
答:佛誡依法不依人,法有經證,即應奉行,信心之經證,如下分明:
一者從攝生三願證明:第十八願言:“至心信樂,欲生我國”,第十九願言:“至心發願,欲生我國”,第二十願言:“至心回向,欲生我國”,由此可知,第十八願注重信樂,第十九願注重發願,第二十願注重回向。法藏菩薩五劫思惟之願心,本來如此。
二者從願成就文證明:《無量壽經》雲:“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此明信心歡喜,乃從聞其名號產生,故信從聞生,聞從名號生,甚為明白。
《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雲:“他方佛國所有眾生,聞無量壽如來名號,乃至能發一念淨信,歡喜愛樂,所有善根回向,願生無量壽國者,隨願皆生,得不退轉,乃至無上正等菩提,除五無間、誹謗正法及謗聖者。”此明能發一念淨信,乃從聞無量壽如來名號產生;而歡喜愛樂,正是一念淨信之心情。
三者從付囑彌勒證明:《無量壽經》有三段經文具一致性,即此願之因願文、成就文與付囑彌勒文。
(一)願成就文
《無量壽經》雲: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雲:
他方佛國所有眾生,聞無量壽如來名號,乃至能發一念淨信,歡喜愛樂,所有善根回向,願生無量壽國者,隨願皆生,得不退轉,乃至無上正等菩提;除五無間,誹謗正法、及謗聖者。
(二)同部異譯
《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唐譯):
若我證得無上覺時,余佛剎中諸有情類,聞我名已,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菩提;唯除造無間惡業、誹謗正法及諸聖人。
《無量清淨平等覺經》(漢譯):
諸佛稱揚願、念佛往生願等二願合說:
我作佛時,令我名聞八方上下無數佛國,諸佛各於弟子眾中,歎我功德國土之善;諸天、人民、蠕動之類,聞我名字,皆悉踴躍,來生我國,不爾者,我不作佛。
《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吳譯):
諸佛稱揚願、念佛往生願等二願合說:
使某作佛時,令我名字,皆聞八方上下無央數佛國,皆令諸佛,各於比丘僧大坐中,說我功德國土之善;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聞我名字,莫不慈心歡喜踴躍者,皆令來生我國,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宋譯):
念佛往生願、系念定生願等二願合說:
世尊!我得菩提成正覺已,所有十方無量無邊無數世界,一切眾生,聞吾名號,發菩提心,種諸善根,隨意求生諸佛剎土,無不得生,悉皆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同類異經
《悲華經》第四十一願:
願我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無量無邊阿僧祇余佛世界,所有眾生,聞我名者,修諸善本,欲生我界,願其捨命之後,必定得生;唯除五逆、誹謗聖人、廢壞正法。
《大悲分陀利經》第四十四願:
令我成菩提時,余無數阿僧祇佛土中,有眾生,聞我名者,所作善根,回向我國,命終之後,得生我國;除無間罪、謗毀賢聖、非正法者。
(四)諸師解釋
道綽禅師《安樂集》:
若有眾生,縱令一生造惡,臨命終時,十念相續,稱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
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善導大師《觀念法門》: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字,下至十聲,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善導大師《往生禮贊》: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法然上人《淨土宗略鈔》: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稱我名號,下至十聲,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印光大師《文鈔正編》卷一,與陳錫周居士書:
若有眾生,聞我名號,求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印光大師《文鈔正編》卷四,岳步雲為親所設佛堂說:
若有眾生,稱我名號,求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印光大師《文鈔三編》卷四,一切念佛人往生及不往生之證據:
若有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求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元賢大師《淨慈要語》:
若有眾生,欲生我國,稱我名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妙空子《蓮邦消息》:
若有眾生,至心稱念,我之名號,乃至十念,欲生我國,若不生者,我不作佛。
(五)顯明願意
此願乃是淨土法門之心要,他力信心之願,與吾人永恆的生命、真正的快樂、絕對的幸福、圓滿的解脫,息息相關。實為法藏菩薩,五劫思惟之菁華,選擇攝取之正意;亦為凡夫眾生,生死出離之行因,往生淨土之強緣。所以名此願為四十八願中的本願王,是根本願,是真實願;余四十七願為枝末願,為方便願。
欲言第十八願之意,必先了解其精神。此願乃彌陀為攝盡一切有情同入報土成佛之本懷,故其精神是主動而來的、平等無差的、毫無條件的、絕對救度的、萬無漏一的、平生業成的、豎窮三際的、橫遍十方的、諸佛同贊的、往生成佛的。
法藏菩薩何故立發此願?蓋法藏菩薩見一切群生,自無始來以至今日,穢惡污染無清淨心,虛假谄偽無真實心。一切時中,貪愛之心常污染善心,瞋憎之心常燃燒法財。是故,三學六度難行,諸行萬善難成。孝養父母等世善尚難,況出世善乎?散善尚難,況定善乎?由是,無始以來,流轉煩惱海,漂沒生死海,無有出離之緣。法藏菩薩見此受苦眾生,如箭入心,如破眼目,心極悲苦,遍體雨血,欲拔其苦;遂以平等大悲心,普為救度一切苦難眾生而發此願,捨六度諸行,取念佛一行為往生因。此乃經五劫以佛智所選擇,欲以簡易、直截、穩當之法,令一切眾生絕對、畢竟、圓滿得救。
又法藏菩薩睹見諸佛剎中,或有以布施等六度作為往生行之土,或有以發菩提心、六念、誦經、持咒,乃至起塔、造像、供僧、孝養父母、奉事師長等,各為往生行之土。然如是諸行之中,或以一行作為往生因,或以二行作為往生因,或以眾行作為往生因。
或有佛土,以專稱佛名作為往生行。若以造像、起塔而為本願,則貧窮困乏者,定絕往生之希望,因為富貴者少,貧賤者多;若以智慧、高才而為本願,則愚鈍下智者,定絕往生之希望,因為智慧者少,愚癡者多;若以多聞、持戒而為本願,則少聞破戒者,定絕往生之希望,因為多聞持戒者少,少聞破戒者多。然而法藏菩薩,選捨六度諸行,擇取稱名一行者,其意要以念佛一法,普攝萬機,镕化自力機情,齊入他力大信心海,巧出機感之方便化土,直入願成之真實報土。是故法藏菩薩,愍諸眾生,難植善根福德,無漏行願不成,乃自修諸善萬行真實功德,回與眾生,而發此願言:“我成佛時,十方眾生,不論是誰,稱念我名,毫無條件,必定救度。”
六)釋疑通妨
念佛往生願,立名緣由
問:此願之願名,淨影大師立十念往生願,善導大師立念佛往生願,有何不同?
答:諸師立四十八願名,各有所宗,各取其旨,其法不一,或依願文,或依願意,或依因行,或依果益。淨影大師立十念往生願,其意不周,所以然者?若不滿十,即不得生,上捨一形之稱念,下捨一念之稱念。善導大師立此願名,不言一念往生,亦不言十念往生,唯言念佛往生,其意廣周。所以然者?上取一形之稱念,下取一念之稱念,不限遍數,稱念皆生,故《觀經四帖疏》言:“眾生稱念,必得往生。”第十七願雖成名號普聞十方,諸佛稱贊,眾生稱念,然未明稱念之法,故此願明示稱名往生之法,必須信行具足,若缺其一,往生報土不成。故聞佛名號,發起歸命一念時,三心自具,蒙受攝取心光,決定往生。從此一念,自然上盡一形,下至一聲,不拘稱名遍數多寡,悉得往生,信行具足故。
取念佛作為往生本願之由
問:法藏菩薩何故捨諸行,取念佛作為往生本願?
答:佛意幽深,凡愚難測。依法然上人之意,解有二義:一者勝劣,二者難易。
一者勝劣:諸行是劣,念佛是勝。所以者何?佛之名號乃是萬德之所歸,以彌陀如來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一切內證功德;以及相好、光明、說法、神通等,一切外用功德,皆悉攝在果地嘉號之中,是故名號功德為勝;余行不然,各守一隅,是故為劣。
二者難易:念佛易修,諸行難修。故善導大師《往生禮贊》雲:“問曰:何故不令作觀,直遣專稱名字者,有何意也?答曰:乃由眾生障重,境細心粗,識揚神飛,觀難成就也。是以,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字,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
源信大師《往生要集》雲:“問:一切善業,各有利益,各得往生,何故唯勸念佛一門?答:今勸念佛,非是遮余種種妙行,只是男女貴賤,不簡行住坐臥,不論時處諸緣,修之不難;乃至臨終,願求往生,得其便宜,不如念佛。”故知,念佛易故,通於一切;諸行難故,不通諸機。法藏菩薩為令一切眾生,平等往生,捨難取易以為本願。
法然上人《逆修說法》雲:“若以布施為本願者,貧窮困乏輩,斷往生希望;若以持戒為本願者,破戒無戒徒,斷往生希望;若以禅定為本願者,散亂粗動人,不可得往生;若以智慧為本願者,愚癡無智者,不可得往生。自余諸行,准此應知。然堪布施、持戒等諸行者極少,貧窮、破戒、散亂、愚癡者甚多,若以如上諸行用為本願,得往生者甚少,不得往生者甚多矣!法藏菩薩大悲,遍攝一切欲得往生,是故唯以稱名一行立為本願也。”法有廣略不同,機有堪不堪行,時有通塞之異,果有真假之別,然彌陀無上大慈,平等大悲,欲普被有情,念佛往生。凡有心者,易念易生,如一輪月光浮於萬水,無嫌淺深;如一個太陽照諸世界,不選高下。攝萬機於一願,納千品於念佛,不捨任何一人,易行疾至淨土,是為法藏菩薩選擇之正意。
3、注重第十八願之由
問:四十八願皆是彌陀悲心所發,何故特重第十八願?
答:淨土一法,以彌陀誓願為根本,以第十八願為願王,因四十八願之心要,即在此願,如人之心髒,似樹之樹根。善導大師《法事贊》雲:“弘誓多門四十八,遍標念佛最為親,人能念佛佛還念,專心想佛佛知人。”法藏菩薩發大誓願,建立極樂之因由,無非欲令眾生往生,此正是第十八願之義,余四十七願為令欣慕入此願。若無此願,則余願不成,無往生因故;若無往生因,則余願徒設,故余願攝於此願。
法然上人《無量壽經釋》雲:“其四十八願中,或立無三惡趣願,或說不更惡趣願,或言悉皆金色願,此皆為第十八願也。其第十八願者: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四十八願中,此願特勝,何以故?若無眾生往生彼國者,則悉皆金色願、無有好丑願,依何成就乎?亦唯有眾生之往生,方有身之金色、無有好丑、具足五通、證悟宿命。因此,善導和尚於《觀經疏·玄義分》釋言:法藏比丘發四十八願,一一願言:若我得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願生我國,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四十八願,一一皆此意也。”
此即善導大師將四十八願,一一解釋為第十八願,一一指歸於此願,以顯專念名號之義。《觀經四帖疏》雲:“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故知,第十八願如綱,四十八願如目,綱舉則目張也。法藏菩薩成佛十劫,果成佛意不忘因願,必來攝取念佛眾生,以本誓重願不虛故,故特重之。
信行一體,共為往生因
問:此願以信行共為報土生因,未知信行有何關系?
答:信與行,本是一體,不可分割,同為此願之願事故。“至心信樂,欲生我國”是信,“乃至十念”是行,聽聞第十七願諸佛贊歎名號之理,在行者之機,領受之相,就是第十八願之三信十念。即名號欲救度信者之佛意,顯現於行者,就是至心、信樂、欲生之三信;又名號對欲救度稱念者之佛意,顯現於行者,就是乃至十念之稱名,二者皆是佛力回向。名號攝受眾生,萬無漏一,信名號者,無一不度;稱名號者,必來迎之。故無信之行,非為大行;無行之信,非為真信。信即是受持佛之本願,行即是稱念佛之名號,信行不離,內外一如。本願名號,二者一體,本願為因,名號為果,皆是彌陀救度十方眾生之功德力,此力即是凡夫往生報土之增上緣。
本願、名號、信心、稱名,乃是同體異位之名稱。本願是正覺位,名號是所信位,信心是領受位,稱名是相續位。本願、名號是能攝位,屬於法;信心、稱名是所攝位,屬於機,此是彌陀所成就之機法一體。
故知,淨宗以信心為本,又以念佛為本。領受佛力曰信心,執持佛名曰念佛。佛力是用,佛名是體,體用一如,不一不二。是故言信心須不離念佛,言念佛須不離信心。以信心為本者,顯示機受之要領;以念佛為本者,彰顯願力之起用。
此願成就文雲:“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乃是彰顯信,以信攝行。善導大師《往生禮贊》雲:“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乃是彰顯行,以行攝信。
“信心歡喜”,是聞其名號之後的意業心情,是生信的自然流露。
“稱我名號”,是破疑生信之後的口業起行,亦是生信的自然流露。
因願文雲:“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至心信樂乃是講信心。
智圓大師《涅槃經疏三德指歸》雲:“由有信故聽法,聽法必生信。”
三心本於名號
問:此願以三心為要,為何善導大師《觀念法門》、《往生禮贊》,除“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二句,而加“稱我名號”,其意雲何?
答:此乃表示三心即是稱名之義,三心本於名號。此之深意,略解為三:
一者舉行相示信體:今所言“稱我名號”,則示本願三心之意,所以然者?至心等者,稱佛名號,得往生益,是佛本願,如是信知,是名至心、信樂、欲生。故稱我名號,即是三心之義,為顯此意,除彼三心,加此稱名。
二者以《觀經》彰《無量壽經》:善導大師之意,乃以《觀經》注釋《無量壽經》。《觀經》下品下生說:“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故知,本願十念,乃是稱名十念,非觀想之念。中國淨土法門,自廬山慧遠大師以來,大多以觀想念佛為殊勝之行,未知本願深意在於稱名一行。更有甚者,以《彌勒菩薩所問經》所說十念行法,解釋本願十念。善導大師為摧邪顯正,故以下品下生之稱名十聲,顯明本願十念之深意。
三者顯易行之至極:《觀經》下品下生之人,平生具造五逆十惡,臨終苦逼,由善友為說妙法,教令念佛。此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轉教口稱,其聲幽聞,為其所引,十聲相續,拔救如是急苦之機,唯有彌陀本願一法,故就易行之至極言“稱我名號”。
若是如此,因願文為何言“至心信樂”?蓋《無量壽經》乃就平生而言,故開說三心;《觀經》乃就臨終而言,故就稱示信。
有人問法然上人曰:“善導大師釋本願文,略安心者,有何意乎?”上人答曰:“唯知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則自然具足三心,為顯此理,略而不釋也。”(選自《無量壽經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