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太上感應篇淺釋:為官十一種惡(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例舉完“七種陰惡”之後,《太上感應篇》接著例舉了為官有權力之人易犯的十一種惡,這十一種惡是:“是非不當,向背乖(guāi)宜;虐(nüè)下取功,谄(chǎn)上希旨(zhǐ);受恩不感,念怨不休;輕蔑天民,擾亂國政;賞及非義,刑及無辜;殺人取財,傾人取位;誅降戮(lù)服,貶正排賢,凌孤逼寡;棄法受賂,以直為曲,以曲為直;入輕為重,見殺加怒;知過不改,知善不為,自罪引他;壅(yōng)塞方術,讪(shàn)謗聖賢,侵凌道德。”

  一個人能夠為官,掌握一定的權力,都是往昔所作善業成熟的果報。就像水能夠載舟亦能覆舟一樣,權力能夠使人上升天道亦能使人下墮地獄。如果能利用手中的權力努力行善,為人民謀福利,則所作之善業將超過常人千萬倍;但如果利用手中的權力危害百姓,則所作之惡也會超越常人千萬倍。所以,為官有權力之人不可不慎。

  先觀察為官第一惡:是非不當,向背乖宜。

  是非,就是“對錯”之義;是非不當,是指將正確的看成是錯誤的,將錯誤的看成是正確的。向,是“趨向”之義;背,是“遠離”之義;乖宜,是“違背正道或常理”;向背乖宜,是指應該趨向或提倡的好人好事不去趨向與提倡,應該遠離與反對的壞人壞事也不去遠離與反對,趨向或遠離、提倡或反對,違背正道與常理。

  是非不當,是指為官者內心的見解不正確——將善的看成是惡的,將惡的看成是善的;將為民謀利看作是傻瓜之舉,將為己謀利看作是天經地義之行;將對百姓有益之事看作是有害,將對百姓有害之事看作是有益等等。向背乖宜,則是指為官者的行為偏離了正道——該去認真做的事情不去認真做,不該去做的事情反而用心去做;應該大力提倡的不去提倡,甚至反而遮止;應該遮止的不去遮止,甚至反而提倡。顯然,內心見解的“是非不當”是外在行為“向背乖宜”的因,思想觀點一旦出了問題,行為必然出現偏差。因為為官者手中有權力,一旦其行為出現偏差,將波及他所管轄范圍內的所有民眾,因此為官者應當對自己內心的思想謹慎又謹慎,審視又審視,因為它是一方百姓幸福與安樂的關鍵所在。

  例如,為官者如果認為人的幸福完全依賴於物質生活資料是否極大豐富,與人內心的思想沒有多大關系,在這種錯誤見解的支配下,就會僅僅重視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提倡物質享受的生活理念,忽視人們內心道德修養的建設。時間一長,就會造成人們內心對物質享受的執著與貪婪,從根本上忽視內心的道德修養。實際上,任何人只要內心的道德修養墮落了,痛苦自然就會呈現在其內心,這種內心的痛苦是任何外在的物質無法去除的。因此,只有在重視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上,提高物質生活水平,才會給人們帶來真正的沒有後患的安樂。

  又如,為官者如果認為搞好教育不能彰顯自己的從政業績,而提升GDP卻能使自己有升遷的機會,在這種理念的支配下,就會不重視教育,而重視GDP的提升。長此以往,就會造成民眾素質的下降。又如,為官者如果認為做官是自己發財的好機會,而是不是能為百姓做點實事,則不是很要緊。在這種見解的驅使下,就會只為自己撈一把而做官,將利益百姓之事拋在腦後。在這種情況下,為官者的所作所為就只能給百姓帶來負擔與苦難。

  為官第二惡:虐下取功,谄上希旨。

  虐下取功,就是用虐待下級或民眾的方式來獲取功勞;谄上希旨,就是用奉承、行賄等谄媚上級的方式希望獲得上級的提拔、獎賞。將“虐下取功”與“谄上希旨”綜合起來看,“取功”與“希旨”是目標——也即想獲得業績,得到提升與獎賞,而“虐下”與“谄上”是兩種實現目標的手段——也即對下虐待剝削,對上刻意奉承。

  官員的功勞、業績,可以讓該官員獲得上級的表揚、提升與獎賞,也可以讓此人獲得來自周圍同事的贊揚與羨慕。如果功勞是通過自己努力行善、真實利益民眾而獲得的,則確實是一件值得隨喜與稱頌之事;但如果這個功勞是通過作惡而獲得的——也即是建立在虐待下級等令他人獲得痛苦之上的,則是非常不吉祥的事情。

  唐朝玄宗時,玄宗皇帝的生活越來越奢侈,而且還不願意下級悄悄供養。戶部員外郎王鉷(hóng),觀察到了玄宗皇帝的心意,於是就命令下面的小官員每年朝貢額外錢帛(bó)百億萬,存放在皇宮內庫供皇帝使用。玄宗皇帝認為他很有能力,能夠使國家富有,於是就提升他為京城的采訪使,不久又提升為戶部侍郎,但朝中內外沒有人不恨他的。不久,他的弟弟王焊(hàn)案發,他遭牽連被皇帝賜死。在如今這個時代,關於官員“虐下取功”的新聞報道也並不罕見。例如,有些小頭目為了獲得提前完成某項工程的業績,在只給少許報酬的條件下讓工人沒日沒夜地加班;有些官員為了獲得搞城市建設的功勞,在只給少許補償的情況下野蠻地讓可憐的民眾搬遷;個別公安干警,為了獲得破案的功勞,甚至按自己的想像,編造案情而行刑逼供;有些學校領導為了討好上級,讓小學生在烈日下站立幾個小時,迎接上級大領導的到來。

  如果是因利益了他人而獲得上級的提拔與獎賞,這也是值得隨喜之事,但用拍馬、行賄等討好上級的手段希望得到上級的提拔與獎賞,則是一件可恥之事。恭敬領導,本來是一個下級應該有的品質,但如果這種恭敬不是發乎自然,而是別有用心,超出正常范圍而刻意奉承、暗中行賄,以希望得到提拔與獎賞,則這種恭敬實際上就是一種自私自利的惡行。此外,被奉承的領導也會因下級的奉承,而漸漸從正直無貪走向偏邪貪婪。所以,下級的奉承是敗壞上級的可怕手段。例如,上級一個不好的想法產生之後,實際上還有挽回的機會,但是如果下級觀察到之後,不講原則一味地奉承隨順,就會助成這個不好想法的實現。

  所以,凡是做上級的,應時時提起正知正念,不要讓自心產生邪念,這樣就不會讓心術不正的下級有機可乘。而做下級的則要反省,用自己的阿谀奉承去求地位與錢財,這樣的地位就是不義之位,而錢財則是不義之財;而不義之財位,則會導致諸多後患。所以,為人應當公平正直,不應行持“谄上希旨”的謬道。

  明朝宣德年間,朝廷曾派遣太監王三寶,多次下西洋尋求奇珍異寶。天順年間,有向皇帝提議,再次派遣兵民下西洋,於是皇帝就命令兵部提供過去王三寶下西洋的路線記錄等檔案。此時項忠是兵部總領,他令下吏去庫房查詢檔案,兵部的郎中劉大夏知道之後,立即就悄悄趕到庫房將這份檔案隱藏起來,所以下吏去查詢時一無所獲,於是皇帝就取消了再次下西洋的想法。項忠責怪下吏說:“檔案明明保存在了庫房裡面,怎麼會找不到呢?”劉大夏聽說之後,在一旁對項忠說:“前次下西洋時,花費錢財糧食數十萬,軍民死掉的也不計其數。即使得到了寶貝,對國家也沒有什麼幫助。這種有害無利之事,我們這些為臣之人應當真切地勸谏才是。即便過去的檔案真的還在,我們也應合力銷毀,從根本上消除後患。現在正好找不到了,你為什麼還要苦苦地追問檔案到哪兒去了呢?”項忠謝罪說:“我的見識淺薄,沒有認識到這些。您這一番話,陰德動天,我的這個兵部總領的位置應該是您的!”後果不其然,項忠退位後,劉大夏接任兵部總領之職。像劉大夏這樣,對上級不阿谀奉承、谄上希旨,而是正言相告,真是後代官員學習的榜樣。

  摘自《太上感應篇淺釋》(明如居士 著)

 

上一篇:女人要內斂,福報才大
下一篇:怎樣才能留住你的福報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