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經咒頌念

 

惟賢法師:華嚴經要義 第六章 華嚴經組織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六章 華嚴經組織

  全經組織從內容說是七處九會,包括了三十九品的內容,七處就是菩提場、普光法堂、忉利天宮、夜摩天宮、兜率天宮、他化自在天宮、重閣講堂。普光法堂講了三次,第二會、第七會、第八會都在普光法堂,第九會是重閣講堂。七處九會,每一會都有說法主,包括說法內容,這七處九會包括了八十卷三十九品的內容,是很有組織、很有秩序的。

  澄觀大師在其所撰之《華嚴經疏鈔》中將全經攝九會以為四分:第一會從世主妙嚴品至毗盧遮那品,有六品十一卷,為舉果勸樂生信分;從第二會如來名號品至第七會如來出現品,有三十一品四十一卷,名修因契果生解分;第八會離世間品,有一品七卷,名托法進修成行分;第九會入法界品,二十一卷,名依人證入成德分。四分是從信解行證來分的。

  另外,從教理行果來分又將此經分為五分,即五周因果:第一所信因果周、第二差別因果周、第三平等因果周、第四成行因果周、第五證入因果周。

  根據以上內容,有兩個表,我現在綜合講一下。

  第一會:菩提場/諸佛和普賢/說如來依報因果

  第一會:地點在菩提場,普賢菩薩為會主。經文共六品,依次為:世主妙嚴品、如來現相品、普賢三昧品、世界成就品、華藏世界品、毗盧遮那品。卷數是十一卷。在四分中屬於舉果勸樂生信分,在五周中屬於所信因果周。

  所謂第一會,就是第一次集會,是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道以後,現毗盧遮那的身,在印度摩揭陀國阿蘭若菩提場中放光,放眉間光、齒光。眉間光就是眉間放白毫光,齒光就是牙齒放光,入於毗盧遮那藏身三昧,此時是以普賢菩薩為會主,因為普賢菩薩具有大願、大智慧,他就是毗盧遮那的代言人,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說法。

  是哪四十一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加上等覺菩薩,共四十一位。這個甚深之法,是為法身大士講的,說明是菩薩境界。講佛果的正報莊嚴、依報莊嚴,顯示佛果的功德,目的是使眾生生起敬慕,生起信心。這必須要有智慧的認識,以文殊菩薩的智慧生起大用,使眾生對於佛果功德,由歡喜而敬仰,從而生起信心。

  普賢菩薩入於三昧,知道佛的依、正二報,對這個依、正二報的由來加以解說,說明往昔毗盧如來,居於華藏世界,此世界系因緣果滿所現的依、正二報,由於在因行中修因廣大,所獲的果報也是無量無邊。三世諸佛都以利益眾生的因果來嚴淨剎海,莊嚴佛土,所以目的是勸請後世眾生,就像諸佛菩薩那樣如法精進修行。修因才有果,這個果從菩薩行中饒益眾生、難行能行得來的。

  第二會:普光法堂/文殊與十首/說十信法門

  第二會:地點是在普光法堂,說法主為文殊與十首菩薩,說法內容是十信法門。經文共六品,依次為:如來名號品、四聖谛品、光明覺品、菩薩問明品、淨行品、賢首品。卷數是四卷。

  普光明殿,就在離菩提樹三裡的恆河灣處,離菩提樹不遠,這也表現了佛開始說法,說菩薩行,開始建立信仰是不離人間的,成佛就是由凡夫開始,不是離開凡夫來成佛,也說明佛法是不離人間的。這裡說十信法門。

  此時世尊放兩足輪光,兩足輪光是表法的,說明我們由修行種因到果,證得正覺果海,就必須腳踏實地,不是光嘴說,關鍵要行,理論與實踐一致,願行結合,只要這樣,就可以一步步登上去。

  此時是以文殊菩薩為會主,文殊菩薩在四大菩薩中,智慧第一,因此說明佛法的信仰不是叫人盲目地信仰,必須認識了解佛的果德,明白如來境界是廣大的、真實的、平等的、清淨的、慈悲的,是在心靈方面得了解脫發出的光輝。要認識到這一點,就必須生起信仰,淨化心靈,走佛的道路。這樣子就不是叫你勉強信了,而是經過認識、了解、抉擇以後產生的理智認識,佛教從歷史到現在從不拉人勉強信,這是佛教的特點。

  這一品由文殊菩薩首先出來說法,文殊菩薩具有無量智慧,就說明佛教的經典,首先必須要有正知正見,要有智慧,才能了解、認識、信仰。

  第三會:忉利天宮/法慧菩薩/說十住法門

  第三會:地點是忉利天宮,說法主是法慧菩薩,說法內容為十住法門。經文共六品,依次為:升須彌山頂品、須彌頂上偈贊品、十住品、梵行品、初發心功德品、明法品。卷數是三卷。

  這裡就是釋迦牟尼佛以兩足趾發光,以法慧菩薩為會主,入無量方便三昧。

  一會、二會都在人間,現在由人間引向忉利天宮,忉利天宮是在四天王天上面,四天王天又在須彌山頂,這說明什麼含義呢?由人間上升到天上,就是希望把人的一切行動從污濁罪惡的凡夫世界,引向高尚清淨的境界。在天上看到的人間,凡塵擾擾,波浪滾滾。由五濁惡世,引向佛果,必須境界高尚,超塵出俗,達到高尚清淨的境界。

  這裡說的十住法門,十住就是代表具備的般若正見,與佛心相應,此時已發了菩提心,《華嚴經》講:“一初發心,即成正覺”,說明重在發心。發心是了不起的,要發菩提心,發了菩提心,有這個因,就與佛的果海相應,即“因該果海,果徹因源”。菩提心就是:上成佛道,下化眾生。要成佛道,必須救度眾生,不離眾生,才是成佛的基礎,離開眾生去成佛,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心境要廣大,要站得高,看得遠。

  佛不單此時講《華嚴經》在忉利天宮,在此之前,佛成道以後,就到過忉利天宮為母說法。佛誕生以後不久,他的母親摩耶夫人就升上忉利天宮,佛長大是靠他的姨媽波阇波提哺養的。學佛就要講孝道,這是根本。佛在成道以後,不忘父母恩,父王在宮中有病,親自侍奉湯藥,父王死了,親自抬棺材,同時想到母親生在忉利天宮,就升到忉利天宮為母親說法,講了一部《地藏經》。

  《地藏經》的內容一是說明兒女要盡孝道,比如婆羅門女進地獄尋母親;二是要發大願,光目女聽母親說地獄的痛苦,由地獄苦想到眾生苦,於是由報母恩發展到報眾生恩,特別是地獄裡最苦的眾生。婆羅門女與光目女都是地藏菩薩前身。三是說明因果業報,《地藏經》講業報,講因果,為什麼人要墮地獄?墮三惡道?是有原因在其中,不是無緣無故的。這一點《地藏經》的《業報品》說了很多,要人人相信因果,不要造業。另外就是廣修供養,設壇廣陳鮮花、水果、燈燭為現在母親忏悔,消災免難,為先亡母親超度。

  《地藏經》的內容說明佛教首先以報恩為本,報答四恩:三寶恩、父母恩、國家恩、眾生恩,《地藏經》就是一部報恩經,又稱孝經。

  第四會:夜摩天宮/功德林菩薩/說十行法門

  第四會:地點是夜摩天,說法主是功德林菩薩,說法內容為十行法門。經文共四品,依次為:升夜摩天宮品、夜摩宮中偈贊品、十行品、十無盡藏品。卷數是三卷。

  夜摩天在忉利天宮之上,又升了一層,夜摩天有個特殊情況,它不像忉利天以下的娑婆世界,有太陽、月亮、星星,夜摩天沒有這些,是以蓮花的開敷而分白天晚上。這說明什麼?說明佛說法,菩薩度眾生,要因機施教,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就是要順於世俗谛,順於機宜,用現在的話說要與時俱進、方便善巧。

  此時的說法主是功德林菩薩,說十行法門。功德林菩薩乘佛威神之力,入於菩薩善思維三昧,受到十方諸佛的加被、摩頂,從定起來以後,就代表佛宣講利益眾生的十行法,這個十行法也代表由根本智生起普賢行。普賢行是差別智,根本智與真谛相合,差別智與世俗谛相合。要明因識果,明了緣起法,悲智雙運廣度眾生,就在行上表現,這種行就是要根據眾生的根機進行說法、救度,這就是普賢行。

  第五會:兜率陀天/金剛幢菩薩/說十回向法門

  第五會:地點是兜率天,說法主是金剛幢菩薩,說法內容為十回向法門。經文共三品,依次為:升兜率天宮品、兜率宮中偈贊品、十回向品。卷數是十二卷。

  兜率陀天又叫知足天,兜率陀天內院就是彌勒菩薩住的地方,盡管在天上,實際上區別於其他的欲界天,叫知足天,做到少欲知足,體現了菩薩的悲智雙運,常處中道之中。

  在這時,佛放兩膝輪光,膝就是膝蓋骨,人要走路,離不開膝蓋骨,這個膝蓋骨可上可下。人在行動中,上與下由膝蓋骨做主,可以輪轉。在菩薩行中,菩薩的行為是上承佛道,下化眾生;菩薩修行,有功而不自居為功;作為菩薩就必須要有這種精神、這種心胸和行為。

  經過上面的十信、十住、十行以後,所有功德以悲心攝持,進行回向,不據為己有。這個十回向,重點是:

  1.回自向他。自己的功德不據為己有,回向給別人,你們居士在皈依以後,每天早晚要行持,行持有三個環節:一忏悔、二發願、三回向。

  首先要忏悔,不忏悔就沒有把自己身上洗干淨,清淨三業達不到,就不能接受善法,所以第一忏悔很重要。《普賢行願品》裡有忏悔業障,眾生從多生累劫以來,堆積的業障不少,必須要忏悔,不單是早晚忏悔,隨時隨地都要反省、忏悔,身心才清淨。

  二要發願,要有廣大的願望,願度眾生,願斷煩惱,願學佛法,要廣行善法,願成佛道。要發四弘誓願,受持菩薩的三聚淨戒,將志向端正過來,不能像世俗人一樣,專門為名、為利、為家庭,要有悲心、有智慧而發菩薩願,具有遠大的願望、崇高的理想。

  三就是回向,不管是念經、念佛、拜忏,完了以後要回向,不要據為己有,以此功德,回向一切眾生,包括六親眷屬、師長朋友、冤家仇敵、一切眾生,使他們都得到好處,這就是法布施。

  2.回因向果。要將種功德的因,回向得到菩提果報,要求菩提,不是求其他。

  3.回事向理。以這種行動達到最後契證真如境界,恢復妙覺明心,亦就是一真法界。

  第五會是金剛幢菩薩說法,金剛幢菩薩入菩薩智光三昧,出定以後就說十回向法門,金剛幢喻悲願如金剛堅定。

  第六會:他化自在天/金剛藏菩薩/說十地法門

  第六會:地點是他化自在天,說法主是金剛藏菩薩,說法內容為十地法門。經文只有一品:十地品。卷數是六卷。

  到了十地,就是由賢位進入聖位,小乘是三賢四聖,大乘是三賢十聖。以上十住、十行、十回向菩薩叫三賢:下賢、中賢、上賢,三賢以後,進入十地,從初歡喜地到第十法雲地,都是聖位,而十地菩薩的行動是純為利他,修行十度萬行,中心以智為主,實踐的果就是親證真如,斷一分障,證一分真,分分斷,分分證,逐步升華。

  佛在此時放白毫光,白毫光就是佛果之光。贊阿彌陀佛的偈“白毫宛轉五須彌”,那個范圍大得很哪!五須彌只能說是一個數字,還沒把這個數字說完,而這個光明遍照整個法界,只有佛才能有這樣周遍法界的光明。另外說明一個問題:凡是開悟後進入歡喜地的菩薩,從初地菩薩到十地以後都有光明,因為開悟以後結合修行,智慧光明就發出來了,這種光明比聲聞、緣覺羅漢高,而且在十地中,一地一地的逐步升高,力量強大。

  此時金剛藏菩薩說法。何為金剛藏?菩薩第一就是要有四無量心:慈、悲、喜、捨。慈能予樂,悲能拔苦,見善隨喜,平等施捨,這叫四無量心,四無量心發了以後,就像金剛一樣的堅固,不能破壞,而且可以摧毀魔軍,掃除一切障礙,堅如金剛,所以菩薩戒又叫金剛光明寶戒。因此學佛後不要怕這怕那,就看你發不發心,意志是否堅定,是否照著佛教導的去行,如果你真是意志堅定,信仰堅定,就不用怕,所以菩薩既有悲心,又有智慧,悲智為體,而地上菩薩特別偏重於智,智如金剛,也代表這個意思。

  第七會:普光法堂/普賢菩薩/說因圓果滿法門

  第七次集會:地點是普光法堂,又到了人間,說法主為普賢菩薩,說法內容為因圓果滿法門。經文共十一品,依次為:十定品、十通品、十忍品、阿僧祇品、如來壽量品、諸菩薩住處品、佛不思議法品、如來十身相海品、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普賢行品、如來出現品。卷數是十三卷。

  從四分來分,從第二會的如來名號品,到第七會的如來出現品,叫第二修因契果深解分。這一分,經文有四十一卷,品數有三十一品,加上第一分的六品,到這裡就是三十七品了。

  從五周差別來分,這一會裡有二十九品是屬於因果差別周,因不同則果不同,而三十一品中的最後兩品:普賢行品和如來出現品,在五周中叫平等因果周。

  這一段要注意的是:說明從初發心,經歷了五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到這裡,就做到因圓果滿,這中間既說了等覺,又說了妙覺。如來放光,放眉間光及口光,解說等覺、妙覺法,贊歎佛陀果行及智德二位的功用,進而談到莊嚴報身的廣大自在。

  但是妙覺並不離開本覺,本覺、始覺、妙覺是三位一體,有本覺才有始覺,有始覺才有妙覺,所以本始不二,這是《華嚴經》的中心,一經發心,就一定成佛果,這是相應的,這就是剛才說的“因該果海,果徹因緣”。你發了心,就把佛果包容進去了,就走上佛道了,果是如何來的,離不開因,念句阿彌陀佛,這句佛號就包括阿彌陀佛的果德,佛果就貫徹這個因,因果相應。所以聖號功德很大,不但是念了淨心,還有力量得到佛的加持,自力、他力合成這個功德。

  第八會:普光法堂/普賢菩薩/說普賢二千行法門

  第八次集會:地點在普光法堂,說法主是普賢菩薩,說法內容為普賢二千行法門,經文只有一品:離世間品。卷數是七卷。

  在四分中是說法進修成行分,就是進一步修行,普賢二千行;在五周中,就是成行因果周,在行中有因就有果。

  為什麼叫離世間品?就是說雖處世間,而對於世間的六塵、五欲境界,無所染著。佛在這裡,沒有放光,為什麼呢?說明了解世間一切微妙難信之法,需要透過最高的智慧光明,就是要自己心靈發光,而且結合在實踐的體驗上,才能夠直接覺悟。學佛就要靠自己的心靈發光,自己的親身體驗。普賢菩薩說二千行門,是根據根本智發出的後得智,來解釋世間上一切根本哲學問題,本體論、現象論、行為論都包括在其中,內容很寬廣。

  第九會:逝多林重閣講堂/如來示相百城善友/說入法界法門

  第九會:地點是逝多林重閣講堂,說法主一是如來示相二是百城善友,說法內容:入法界法門。此處經文只有一品:入法界品。卷數較多,共二十一卷。

  在四分中是依人證入成德分,說明事事要靠人,人不動也是不行的,善財童子走了一百多個地方,參訪一百多位善知識,才有所收獲,有所契證,成就他的果德,所以稱“依人證入成德分”。在五周中就是證入因果周,實際有所修證,證入法界。

  入法界品,最重要的是由文殊菩薩指引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在參訪中體現出最重要的含義:修行由漸到頓,最後才有頓,沒有漸就沒有頓,從本到末,必須由漸到頓。說明《華嚴經》的宗旨:始末不二,因果不二,漸頓不二,這是大乘境界。妙明真心,人人具足,如何證一真法界?必須由漸到頓,由因到果。不要怕路長,要發心,發心以後要實踐,只要肯實踐,還是很快的。譬如念佛來說,不念佛就沒有辦法,只要肯發心念佛,依佛修行,與佛相應,就快得很,就怕自己不發心、不行動。

  本品聲雲如來入於獅子頻申三昧,也叫獅子奮迅三昧。獅子一吼,百獸震驚,代表智慧很高,振聾發聩,具足大雄大力。經過歷劫修行,到最後入於獅子奮迅三昧,就說明佛果境界一時頓證,有無限的威力,所以叫獅子奮迅三昧。

  這九次集會,從始到終,從最初兩次說法在人間,以後又回到了人間,就體現了學佛法重視人間,不離人間,善財童子最後見了彌勒菩薩,彌勒菩薩發願將來下生,龍華三會,也在人間。

  佛法不離人間!大家應該深刻體會:能夠生在人間,是最殊勝的。為何?三惡道最痛苦,天界最快樂,快樂極了就要墮下來,只有在人間是苦樂參半,有苦就有道心,不會只圖快樂,不會樂而忘憂。所以古代的聖者、賢者都有這個感歎,曹操說:“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蘇東坡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不能專門耽戀快樂,知道樂極生悲,只有人才有這個覺悟,在三惡道即便知道了也來不及了。有這個覺悟就可以升華,發大悲願,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像地藏菩薩一樣,救度三途特別是地獄的苦難眾生。

  但是救度三惡道眾生,必須在人間做好,如何做?要宣傳弘揚佛法的道理,明因識果,制止人們貪嗔癡的發展,貪嗔癡的發展就是墮三惡道的原因。治病要治未病,不治已病,病已經發生了就麻煩,疾病需要預防。所以菩薩發心在人間修行,就是杜絕三惡道眾生的惡因。盡管三惡道在冥間,實際上三惡道也在人間,嗔心重、癡心重、貪心重就是人間的地獄、餓鬼、畜生。所以佛菩薩來淨化人間,彌勒菩薩將來的志願也是淨化人間,太虛大師提倡的人生佛教,也是基於這一點。

  淨化人間,在人間使人們明因識果,止惡修善,修大悲心,進一步發菩提心,目標是成佛,這就是人間的殊勝。《華嚴經》七處九會說法就含有此意,所以《華嚴經》是最具有現實意義的。

  以上就把《華嚴經》的組織,七處九會的內容、重要點提出來了。

 

上一篇:惟賢法師:華嚴經要義 第七章《華嚴經》精華舉例
下一篇:惟賢法師:華嚴經要義 第五章《華嚴經》的內容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