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懂得能夠歡喜人家得,不嫉妒,這樣才不會把自己的心術給愈搞愈沉淪。而書中提到幾個事例,像唐朝的狄仁傑先生,他很仁慈,“見人之失,如己之失”。他在並州做法曹參軍的時候,剛好同事有一個人要被派到很偏遠的地方,而他的母親又已經很老了,他這個時候能“人饑己饑,人溺己溺”。這個同仁假如被派到那裡去,他的母親已經又老又病,再繼續擔心,可能怕老人家,也怕這個同仁會承受不起這樣的際遇。他就主動提出來,“我代他到那個地方去工作”,狄仁傑是仁心仁術,最後是當到宰相,留名青史。
而他提出來的時候,剛好當地的長史蔺仁基先生聽到他這麼說,佩服他的心胸之外,突然感覺到自己很慚愧。因為蔺仁基先生那個時候還跟李司馬,也是當地的同僚,還在鬧不愉快,看到人家狄仁傑用這種心境來對待自己的同事,自己生慚愧心,趕緊去跟李司馬道歉,就化掉了這個同侪之間的對立、誤解。真的是正己,感化他人。
另外在春秋戰國時代,燕國的宰相,有一位叫做薛瑗,他看到人家得就很不高興,嫉妒,看到人家有過失,幸災樂禍,而且從不推薦賢德之人,看到賢德的人就看他不順眼,不讓他為國家貢獻。他這樣的心術感來什麼果報呢?一個兒子死在獄中,其它的兒子統統都殘廢。“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因果是絲毫不爽。後來孔子的學生公明子皋可能跟他交情不錯,適時勸他,而且還傳授他《中誡經》。他聽完以後立誓要悔改,要能提起隨喜的心,幫助別人的心。雖然他痛改前非,但是因為前面造的業太多了,所以最後只剩一個兒子存活下來。歷史這些故事,都給我們很重要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