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錄2014大經科注279集
佛為什麼要修定?因為自性本定,你不修定,你見不了性;你要想見性一定要修定。念佛法門也不例外,念佛法門是把它分為兩段,第一段,求生極樂世界,容易;第二段,在極樂世界證得不生不滅。在極樂世界看不到有生滅的東西,人無量壽,沒有衰老的現象;沒有退轉的現象;樹木花草沒有凋零的現象,沒有花開花落的現象;六根所接觸的六塵境界,統統是沒有生滅,在那個地方,證得不生不滅。
我們念佛的人用“三性”來說,往生西方淨土,是放下了“相無性”、“生無性”,到極樂世界去,去證得“勝義無性”。分成兩段,好辦。其他的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都是在此地就要成就,難!修無量劫,也未必能修成。這是淨宗無比殊勝在此。
我們看念老的注解:
【解】勝義者,謂圓成實性,指圓滿成就之真實性。
“指圓滿成就之真實性”,這個“性”實在講,是佛說法方便起見,是真的,不假,但是不能執著,執著就錯了,你心上還有一個“圓成實”,“圓成實”早就沒有了,阿賴耶裡頭有個“圓成實”就麻煩了,它就變成十法界的種子了。所以要“離名字相”,《起信論》上說的你才真正聽懂釋迦牟尼佛給你講的什麼。
還“離心緣相”。不能想“佛”這個字什麼意思、這一句什麼意思,不能說,為什麼?沒有意思。沒有意思才能生無量義;如果有意思,有意思只有一個意思,不能有第二個意思。
佛的字字句句都是無量義。我們能不能見到無量義?能。譬如你讀經,你讀一千遍,你懂得了一千遍的意思;你再念一千遍,兩千遍,又懂得了兩千遍的意思。兩千遍的意思跟一千遍的意思不一樣,一千遍意思淺,兩千遍意思深;再念一千遍意思更深。告訴你遍遍都不一樣,這一千遍一千遍這是開始,所以念經好好地念經。
念經是干什麼?修定。修定是為了開悟。修定目的在哪裡?修定的目的作用,是把你妄想、分別、執著給念掉。心裡頭只有經文,妄想雜念進不去、雜不進去,所以它是“修定”,它不是叫你背經,叫你背經就錯了。那個背誦是你念多了自然能背,是副作用,不是真正作用,真正作用是得定。
念《法華經》開悟的,就叫“法華三昧”;念《華嚴經》開悟的,叫“華嚴三昧”;念《無量壽經》開悟的,叫“念佛三昧”。什麼經都能得三昧。那我們要問了:那讀《老子》、《莊子》能不能開悟?能。那是“老莊三昧”,你念《四書》開悟,就是“念孔子三昧”、“儒家的三昧”。統統能,沒有一定。你真明白了,哪一法不是佛法?!法法皆是佛法。佛法是什麼?幫助你覺悟的,任何一法都能幫助你覺悟。
所以不僅是儒、釋、道,世間任何一法,拈一法,你只要用佛法這個方法,統統能開悟。記住海賢老和尚就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我念一、二、三、四、五行不行?行!怎麼不行?!一個道理。你心裡頭沒有一、二、三、四、五,除一、二、三、四、五外什麼也沒有,到哪一天一、二、三、四、五也沒有了,你就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了。
佛法在哪裡?佛法在自性裡頭,不在外頭,外頭沒有。戒、定、慧三學統統在自性裡頭。
我們守著祖師的教誨,“一門深入,長時熏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這幾句是什麼?是戒律。依照這個戒律就會得定,得了定之後就開悟了。小定,小悟;大定,大悟;明心見性徹底開悟了。所以佛法不在外面。讀一千遍、兩千遍、三千遍。北京胡小林居士在做實驗,他念《大乘起信論》現在是三千遍了,他告訴我,古人的話千真萬確,絲毫都不假,他念滿一千遍,有一千遍的悟處;兩千遍,大悟,現在是三千遍,沒有能到大徹大悟,他是大悟裡面的高品位的。這一次到此地來,給我們講了八個小時,大家聽了之後歡喜,給我們現身說法。沒有老師教他,只讀經文,不看注解。什麼時候看注解?一千遍之後再看注解。看注解是什麼?請求注解給他印證,看自己悟的跟人家寫的一不一樣,如果一樣就沒錯。兩千遍讀完之後,再看另一家的注解,多看幾家,你全懂了,大家給你作證。你所悟的跟他悟的不一樣,那有問題,不是他錯了,是自己有問題。
過去這些高僧大德在世,可以到那裡去請教,請他給我們做證明。這些人不在了,他們的著作留在世間,就用他的著作來做證明,效果是相同的。佛書要這個念法,普通的念法學不到,學的是什麼?佛學常識,不得受用;依照這個方法得受用。
所以講“圓成實性”,名詞。“離言說相”、“離文字相”、“離名字相”,這名詞術語,知道不執著它,別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是塊石頭,就變成障礙,心裡空空洞洞,什麼也沒有。自然流露出來的是智慧,從阿賴耶識種子流出來的是煩惱。阿賴耶是妄心,我們要把妄心放下,把真心提起來,小悟大悟都是真心。
這裡解釋“真實性”。
【解】亦名法性,亦曰真如,是一切有為法之體性。
一切有為法,都是從法性變現出來的,法性也是“無性”。妄心阿賴耶是假的,跟阿賴耶相對的自性是真的。阿賴耶有生有滅,它從哪來的?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一念不覺”,就從這來的。
“一念不覺”迷了,那個“一念”時間多長?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就那麼長時間。這個“一念”不可得,說“一念”遠著遠著不曉得走到哪裡去了;一秒鐘你這個念頭的生滅是二千二百四十兆次,不曉得跑哪去了,不可得,所以說“無性”。概念都沒有,可是它存在。怎麼知道它存在?“相”存在,“生”存在,“勝義”存在。“相”不可得、“生”不可得容易懂,“勝義”不可得很難懂,它永遠存在,怎麼說它不存在?它現的相不存在,它能生、能現。惠能大師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佛在經上常說“相由心生,境隨心轉”,“境”是外面環境,物質環境,跟著念頭轉的,念頭善,它就善;念頭不善,它就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