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當中有這樣幾句:佛法唯以智慧為本,不以苦為先。
有些人認為學佛就一定是要修苦行,攀比誰更慘就好象誰更有道行,這個是不圓滿的。
有些人看到出家人,也看他們苦不苦,如果很苦,就認為是真修行人,如果條件比較好,就認為他們貪圖安逸,這也是有失偏頗的。
佛祖告訴我們:
身語意業不造惡不惱世間諸有情
正念觀知欲境空無益之苦當遠離
今天我們來看看佛祖成佛之前修苦行的故事。
聞如是:一時,佛在毗捨離城外林中。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昔未成佛道時,爾時依彼大畏山而住。是時彼山,其有欲心、無欲心入中者衣毛皆豎。若復極盛熱時,野馬縱橫,露其形體而坐,夜便入深林中。若復極寒之日,風雨交流,晝便入林中,夜便露坐。
有一天,佛祖在毗捨離城郊外的樹林裡為弟子開示:
佛祖過去出家之後,還未成佛之前,在大畏山獨自清修。
為什麼叫大畏山呢?估計是因為這座山讓人害怕,有欲心的,無欲心的人,進山之後,都毛骨悚然。估計閒雜人等很少了。
熱起來很熱,野馬縱橫,野馬就是陽焰,大約就是高溫太陽照射的時候,地面上出現的一些類似火焰、波浪之類的大氣現象。
炎熱的時候,白天就光著膀子在露天打坐,晚上就進樹林裡面;嚴寒的時候,風雨交加,白天就在樹林裡面避雨,晚上就到露天打坐。
我爾時,正能誦一偈,昔所未聞,昔所未見也:
‘澹淡夜安,大畏山中,露其形體,是我誓願。’
佛祖當時誦了一個偈子,夜深人靜的大畏山中,雖然穿得破破爛爛,我卻自得其樂。
澹泊明志,少欲知足,放在中國古代,那也算是一位隱士了,不過呢,對於佛祖來說,處於這個境界就不值一提了。
若我至冢間,取彼死人之衣,而覆形體。
爾時,若案吒村人來取木支,著我耳中,或著鼻中,或有唾者,或有溺者,或以土坌其身上;然我爾時,終不起意,向彼人民。爾時,有此護心。
佛祖穿什麼衣服呢?在荒郊野外,有些破舊的墳墓,佛祖就取那些死人身上的衣服來穿。
當時,偶爾有些村民過來砍柴,戲弄佛祖,把這個小樹枝放在佛祖的耳朵裡面,放在鼻孔裡面,或者朝佛祖身上吐口水,或者朝佛祖身上小便,或者用土塊扔佛祖......
然而佛祖始終都不生氣。
佛祖前世500世修忍辱,這個忍辱工夫值得大家學習啊。
爾時,有牛畜之處,設見犢子屎,便取食之;若無犢子屎者,便取大牛屎食之。
當時,有時有牛過來吃草,如果有小牛拉的屎,佛祖也取過來吃掉,如果沒有小牛的屎,佛祖就撿這個大牛的屎來吃。
爾時,食此之食,我復作是念:‘今用食為?乃可終日不食。’
當時,佛祖吃了牛屎之後,心想:我為什麼要吃飯呢?其實不吃也可以的呢。
時我以生此念,諸天便來到我所,而作是言:‘汝今勿復斷食;若當斷食者,我當以甘露精氣相益,使存其命。’
爾時,我復作是念:‘今以斷食,何緣復使諸天送甘露與我?今身將有虛詐。’是時,我復作是念:‘今可食麻米之余。’
佛祖生了絕食的念頭之後,天人馬上就知道了,於是下來對佛祖說:你不要絕食啊,如果你絕食的話,我就用甘露來喂你,保全你的性命。
佛祖心想:我要絕食,什麼緣故天人要送甘露給我呢?
於是佛祖心想:我可以吃麻和米。
爾時,日食一麻一米,形體劣弱,骸骨相連,頂上生瘡,皮肉自墮。猶如敗壞瓠盧,亦不成就我頭;爾時亦復如是,頂上生瘡,皮肉自墮,皆由不食故也。亦如深水之中,星宿現中;爾時我眼亦復如是,皆由不食故。猶如故車敗壞;我身亦復如是,皆悉敗毀,不可承順。亦如駱駝腳跡;兩尻亦復如是,若我以手按摩腹時便值脊骨,若按脊時復值腹皮。身體羸弱者,皆由不食故。
於是佛祖就每天吃一麻一米。結果呢,瘦得皮包骨,頭頂上還長了瘡,如果用手按肚子,就能摸到脊梁骨,如果按脊梁骨就能觸到肚皮。
我爾時,復以一麻一米,以此為食,竟無所益,亦復不得上尊之法。若我意中欲大小便者,即便倒地,不能自起居。
當時,佛祖每天只吃一麻一米,沒得到什麼收獲,更得不到過去諸佛的無上法門。如果佛祖想要大小便,只能倒地,都不能正常自理。
是時,諸天見已,便作是說:‘此沙門瞿昙以取滅度。’
或復有諸天,而作是說:‘此沙門未命終,今必命終。’
或復有諸天,而作是說:‘此沙門亦非命終,此沙門實是阿羅漢,夫羅漢之法有此苦行。’
天人見了之後,都說:這位沙門死了。
有的說:還沒死,必死無疑了。
有的說:他沒死,他是阿羅漢,阿羅漢的法門當中有這個苦行之法。
我爾時,猶有神識,知外來機趣。時,我復作是念:‘今可入無息禅中。’便入無息禅中,數出入息,我今以數出入息,覺知有氣從耳中出,是時風聲如似雷嗚。爾時,復作是念:‘我今閉口塞耳,使息不出。’息以不出,是時內氣便從手腳中出,正使氣不得從耳、鼻、口出,爾時內聲如似雷吼,我爾時亦復如是,是時神識猶隨身回。
當時佛祖還沒有完全喪失神志,於是心想:現在要入這個無息禅中。結果呢,感覺到氣息從耳朵出去了,就像雷鳴一樣。於是心想:我要閉口塞耳,不要出氣。這時候,這個氣息又從手腳當中跑出去了。
是時,復作是念:‘我宜更入無息禅中。’是時,盡寒諸孔之息,我以塞諸出入息。是時,便患頭額痛,如似有人以鑽鑽頭,我亦如是極苦頭痛。爾時,我故有神識,爾時我復作是念:‘我今更可坐禅,息氣不得出入。’爾時,我便塞出入息,是時諸息盡集腹中。爾時,息轉時極為少類。猶如屠牛之家,以刀殺牛;我亦如是,極患苦痛。亦如兩健人共執一劣人於火上炙,極患疼痛,不可堪忍;我亦如是,此苦疼痛不可具陳。爾時,我猶有神識存。當我爾時坐禅之日,形體不作人色;其中有人見已,而作是說:‘此沙門顏色極黑。’有人見已,而作是說:‘此沙門顏色似終。’
當時,佛祖又把毛孔的氣息閉住,結果有開始頭疼了,就好象有人用鑽子鑽佛祖的頭一樣,非常痛苦。後來佛祖又把氣息收到腹中,卻發現猶如刀割一樣,就好象兩個壯漢抓住一個瘦弱的人放在火上烤一樣,疼痛難忍。佛祖坐禅的時候,膚色已經不像正常人的顏色了,有人見了之後說:這個沙門非常黑。有人見了之後說:這個沙門的氣色看上去像死人。
比丘當知:我六年之中作此苦行,不得上尊之法。
佛祖說:大家要知道,我修苦行修了六年,沒有悟得無上之法。
爾時,我作是念:‘今日可食一果。’爾時我便食一果。當我食一果之日,身形萎弱,不能自起居,如年百二十,骨節離散,不能扶持。比丘當知:爾時一果者,如似今日小棗耳!爾時,我復作是念:‘此非成道之本,故當更有余道。’
當時,佛祖心想:現在可以吃個果子。於是就增加了食量,吃了一個果子。那個果子就跟一個小棗差不多,很小。結果還是很虛弱,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卻羸弱得像120歲的老人。
於是佛祖心想:這個苦行不是成道之本啊,走不通,應當有其他的路。
爾時,我復作是念:‘我自憶昔日,在父王樹下無YIN、無欲,除去惡不善法,游於初禅;無覺、無觀,游於二禅,護念清淨,無有眾想,游於三禅;無復苦樂,意念清淨,游於四禅。此或能是道,我今當求此道。’
當時,佛祖心想:我回憶當年在父王的花園,在樹下無YIN無欲的時候,不干壞事,體會了初禅的感受,無覺無觀,體會了二禅的境界,以及三禅四禅的境界,這個方向或許有機會,我現在應當朝這個方向努力。
我六年之中勤苦求道而不克獲;或臥荊棘之上;或臥板木鐵釘之上;或懸鳥身體遠地,兩腳在上而頭首向地;或交腳蹲踞;或養長須發,未曾剪除;或日暴火炙;或盛冬坐冰,身體沒水;或寂寞不語;或時一食,或時二食,或時三食、四食,乃至七食;或食菜果,或食稻麻,或食草根,或食木實,或食華香,或食種種果蓏;或時裸形,或時著弊壞之衣,或著莎草之衣,或著毛毳之衣;或時以人發覆形,或時養發,或時取他發益戴。
佛祖說,我在六年當中,勤修苦行,但是卻沒有成就無上道,吃的苦可是夠多了:
睡在荊棘上面;睡在鐵釘上面;長期倒立;長期蹲著;長留須發;暴曬或者用火烤;或者冬天坐在冰上,身體泡在冰水裡面;或者沉默不語;或者一天吃一餐,或者吃兩餐,甚至多到七餐;或者吃蔬菜水果,或者吃稻麻,或者吃草根,或者吃木頭,或者吃鮮花;有時裸體,有時穿破爛的衣服,有時穿這個草衣,或者穿這個鳥類羽毛做的衣服;
有時用頭發遮體,有時用自己的頭發,有時用別人的頭發......
如是,比丘,吾昔苦行乃至於斯,然不獲四法之本。
佛祖說:你們看看,我當年苦行到這個程度,然而始終沒有獲得四種根本法門。
雲何為四?所謂賢聖戒律難曉難知,賢聖智慧難曉難知,賢聖解脫難曉難知,賢聖三昧難曉難知。是謂,比丘,有此四法,吾昔苦行不獲此要。
哪四種呢?戒,定,慧,解脫。佛祖通過苦行無法得到這四種法門。
爾時,我復作是念:‘吾今要當求無上之道。何者是無上之道?所謂向四法是也——賢聖戒律、賢聖三昧、賢聖智慧、賢聖解脫。
當時,佛祖心想,我要追求無上之道,什麼是無上之道呢?就是這四法:戒、定、慧、解脫。
有人說,不是五個嗎?為什麼沒有解脫知見呢?
這個要看對象,對於當時的受眾來說,先說這四個就好了,這個是偏重自我修行,自我解脫的,也就是所謂的小乘佛法。等你能力提高了,再談大乘佛法。
爾時,我復作是念:‘不可以此羸劣之體,求於上尊之道。多少食精微之氣,長育身體,氣力熾盛,然後得修行道。’
當食精微之氣,時五比丘捨我還退:‘此沙門瞿昙性行錯亂,以捨真法而就邪業。’
於是佛祖心想:我不能用這個虛弱的身體來求無上道,應當多少要吃點有營養的食物,把身體養好,然後再修道。
當時,跟隨佛祖修行的五位隨從就離開了佛祖,認為他神經錯亂了,居然放棄了苦行這樣的正法而去修邪法了。
看來身體是學佛修行的本錢呢,如果大家學佛修行之後,越學身體越差,這個就要看看是哪裡出偏差了。
我們從這個故事當中有些什麼啟發呢?
1.學佛不是一味追求苦行,那些佛祖沒有建議我們做的無益苦行是不能讓我們解脫的。如果有人以此標榜自己的道行,你要注意了。
2.佛祖允許的十二頭陀行是值得贊歎的,有人做了,我們可以贊歎,有人沒有做,我們也不要去批評。
3.佛祖介紹的4個法門,我們用通俗一點話來描述: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癡,這樣才能讓自己獲得解脫。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小乘阿含部第0539部 增壹阿含經 符秦三藏昙摩難提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