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有一段話講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求學問有四個階段。我們現在一起探討,這個是學;學完之後能夠去力行,就在道,行道;行的過程當中,面對任何境界來都不起傲慢,都不起情緒,這個是立得住的人,都能常存慈悲心,沒有絲毫為自己想的心,這個人“立”,不簡單。可是“可與立”,未可與權變。所以學問到通權達變,那就自在了。
在古代有一個讀書人,那個時候比較亂,一般亂世讀書人不出來做官,因為他覺得好像在為虎作伥,這些領導者本身都沒有愛民之心。而有一個讀書人,還是被當時候的政府下了聘書、檄文,請他去當官。這一位讀書人叫毛義,結果當他接了政府來的檄文,接的時候他就笑了。結果旁邊的朋友看他笑,就說,這個人還說學問多好,還是愛慕虛榮,還是貪功名利祿。其中有一個學問也很好,叫張奉,奉命的奉,他看到毛義笑著接受這個檄文,他就跟他斷交了。他覺得這個人沒志氣,“富貴不能YIN,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沒有守住,他不是大丈夫,就離開他了。
結果後來過了一段時間,毛義的母親去世了,從此以後毛義就沒有再出來當官。後來張奉突然醒悟過來了,他說,啊,我錯怪毛兄了。當初他這個笑是為他母親笑的,他自己要守節,總不能他母親陪他挨餓受凍,他懂得權變,把母親奉養好了,他就守他的節義。所以這個是懂得權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