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經咒頌念

 

楞嚴經白話解卷第五 第十三章 六入本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卷第五

  第十三章 六入本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內容提要:

  舉瞪目成勞見空花,例眼入非因緣生非自然有。舉手指塞住兩耳聽到頭腔裡有聲響,例耳入非因緣生非自然有。舉畜著鼻子閉住呼吸有冷的感覺,例鼻入非因緣生非自然有。舉舌舐口唇舐久發勞、有病的人感覺苦味、沒病的人感覺微的甜味,例舌入非因緣生非自然有。舉冷手摸熱手,熱手覺冷;以熱手摸冷手,冷手覺熱,例身入非因緣生非自然有。舉醒時回想前塵叫回憶、熟睡失了記憶是忘記,例意入非因緣生非自然有。

  一 眼入非因緣生非自然有

  原文

  復次阿難,雲何六入,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阿難,即彼目睛瞪發勞者,兼目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因於明暗二種妄塵,發見居中,吸此塵象,名為見性。此見離彼明暗二塵,畢竟無體。

  白話解

  佛接著說:“阿難,為什麼六入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阿難,瞪目成勞見空花,這是眼根和塵勞共同作用,同是菩提心發勞的妄相。

  因明暗二相,便見種種色,色塵入於眼根,生種種妄相。這種功能稱為見性。離明暗二塵,見性畢竟無體。

  原文

  如是阿難,當知是見,非明暗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

  何以故?若從明來,暗即隨滅,應非見暗。

  從暗來,明即隨滅,應無見明。

  若從根生,必無明暗。如是見精,本無自性。

  若於空出,前矚塵象,歸當見根。又空自觀,何關汝入。

  是故當知眼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白話解

  阿難,還要知道,這見性不從明暗二塵來,不從眼根出,不是空中生。

  為什麼?若說從明來,明滅轉暗之時,見性隨之已滅,應不能見暗。

  若說從暗來,暗滅轉明之時,見性亦隨之已滅,應不能見明。

  若說從眼根出,應無明暗之分。這樣的見性,不能辨色。

  如果說是空中生,能見前邊的塵象,回歸當能見眼根。空自能觀,不是眼入。

  由此可知,眼入虛妄,不是因緣生,也不是自然有。”

  二 耳入非因緣生非自然有

  原文

  阿難,譬如有人,以兩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勞故,頭中作聲,兼耳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因於動靜二種妄塵,發聞居中,吸此塵象,名聽聞性。此聞離彼動靜二塵,畢竟無體。

  白話解

  阿難,有人用手指塞住兩耳,耳根發勞,便會聽到頭腔裡有聲響。這是耳根和塵勞共同作用,同是菩提心發勞出現的妄相。

  因動靜二相,便聽聞種種聲,聲塵入於耳根,生種種妄相。把人的這種功能聽聞性。離動靜二塵,聽聞性畢竟無體。

  原文

  如是阿難,當知是聞,非動靜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

  何以故。若從靜來,動即隨滅,應非聞動。若從動來,靜即隨滅,應無覺靜。

  若從根生,必無動靜。如是聞體,本無自性。

  若於空出,有聞成性,即非虛空。又空自聞,何關汝入。

  是故當知,耳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白話解

  阿難,還要知道,這聽聞性,不從動靜來,不從耳根出,不是空中生。

  為什麼?若說是從靜來,動時聽聞性已滅,應聽不到聲響。若說從動來,靜時聽聞性已滅,應無靜的感覺。

  若說從耳根出,應無動靜之分,這樣一來的聞體,不能辨聲音。

  若說是空中生,空中有聽聞性,便不成虛空。空自能聞,不能說是耳入。

  由此可知,耳入虛妄,不是因緣生,也不是自然有。

  三 鼻入非因緣生非自然有

  原文

  阿難,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勞,則於鼻中,聞有冷觸,因觸分別,通塞虛實,如是乃至諸香臭氣,兼鼻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因於通塞二種妄塵,發聞居中,吸此塵象,名嗅聞性。此聞離彼通塞二塵,畢竟無體。

  白話解

  “阿難,有人畜著鼻子,閉住呼吸,久閉成勞,便有冷的感覺。因鼻子與客塵接觸分出通塞虛實,乃至聞出種種香臭之氣。這是鼻根和塵勞共同作用、同是菩提心發勞出現的妄相。

  因通塞兩種現象,香塵入於鼻根,生種種妄相,這種功能稱為嗅聞性。離通塞二塵,聞性畢竟無體。

  原文

  當知是聞,非通塞來,非於根出,不於空生。

  何以故。若從通來,塞則聞滅,雲何知塞。如因塞有,通則無聞,雲何發明香臭等觸。

  若從根生,必無通塞。如是聞機,本無自性。

  若從空出,是聞自當回嗅汝鼻。空自有聞,何關汝入。

  是故當知,鼻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白話解

  還要知道,這嗅聞性不從通塞來,不從鼻根出,不是空中生。

  為什麼?若說從通來,塞時嗅聞性已滅,應無塞的感覺。若說從塞來,通時嗅聞性已滅,應嗅不到香臭之氣。

  若說從鼻根出,應無通塞之分,這樣的聞機,不能辨香臭。

  若說是從空中生,這嗅聞性應能嗅出你的鼻子。空中自有聞性,不能說是鼻入。

  由此可知,鼻入虛妄,不是因緣生,也不是自然有。

  四 舌入非因緣生非自然有

  原文

  阿難,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勞。其人若病,則有苦味。無病之人,微有甜觸。由甜與苦,顯此舌根,不動之時,淡性常在。兼舌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因甜苦淡二種妄塵,發知居中,吸此塵象,名知味性。此知味性,離彼甜苦及淡二塵,畢竟無體。

  白話解

  “阿難,有人用舌舐口唇,舐久發勞,若是有病的人,會感覺有苦味,沒病的人,會感覺有輕微的甜味。由於有甜苦二塵,顯現出舌根的作用。舌頭不動之時,便覺淡性常在。根塵發勞,同是菩提心發勞的妄相。

  因甜苦等變化和恬淡二相,便有種種味道,味塵入於舌根,生出種種妄相。這種功能稱為知味性。這種知味性,離恬變二塵,畢竟無體。

  原文

  如是阿難。當知如是嘗苦淡知,非甜苦來,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於空生。

  何以故?若甜苦來,淡則知滅,雲何知淡。若從淡出,甜即知亡,復雲何知甜苦二相。若從舌生,必無甜淡及與苦塵。斯知味根,本無自性。

  若於空出,虛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關汝入。

  是故當知,舌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白話解

  阿難,還要知道,這嘗味性,不從甜苦來,亦爾不因淡有,又不從舌根出,不是空中生。

  為什麼?若說是從甜苦來,淡時知味性已滅,應無淡的感覺。若說是因淡有,甜或苦時,知味性已失,怎能分別甜苦二相?若說是從舌根出,應無恬淡與甜苦之分。這樣的知味根,不能辨別味道。

  若說是空中生,是空嘗味,不是舌嘗味,是空自知,不能說是舌入。

  由此可知,舌入虛妄,不是因緣生,也不是自然有。

  五 身入非因緣生非自然有

  原文

  阿難,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觸於熱手。若冷勢多,仍賄從冷。若熱功勝,冷者成熱。如是以此合覺之觸,顯於離知。涉勢若成,因於勞觸。兼身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因於離合二種妄塵,發覺居中,吸此塵象。名知覺性。此知覺體,離彼離合違順二塵,畢竟無體。

  白話解

  阿難,譬如有人一只手冷,一只手熱。以冷手摸熱手,熱手會覺得冷。以熱手摸冷手,冷手會覺得熱。兩手觸摸為合,因有離知有合,覺冷覺熱,亦因勞而致。這是身根和塵勞共同作用,同是菩提心發勞出現的妄相。

  因離或合二種妄塵,有或違或順的觸覺,觸塵入於身根,生出種種妄相。這種功能稱為覺觸性。離了離合、違順二塵,覺觸性畢竟無體。

  原文

  如是阿難,當知是覺,非離合來,非違順有,不於根出,又非空生。

  何以故。若合時來,離當已滅,雲何覺離。違順二相,亦復如是。

  若從根出,必無離合違順四相。則汝身知,元無自性。

  必於空出,空自知覺,何關汝入。

  是故當知,身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白話解

  阿難,還要知道,這覺觸性,不從離合來,不因違順有,不從身根出,也不是空中自有。

  為什麼?若說從合來,離時覺性已經滅了,應無離的感覺。或者說從離來、因違有、因順有,亦是這樣,不成道理。

  若說是從身根出,應無離合、違順之相。你的身根,不能辨別冷熱等性。

  若說是空中生,是空覺知,不是身覺知,不能說是身入。

  由此可知,身入虛妄,不是因緣生,也不是自然有。

  六 意入非因緣生非自然有

  原文

  阿難。譬如有人,勞倦則眠,睡熟便寤。覽塵斯憶,失憶為忘,是其顛倒生住異滅,吸習中歸,不相踰越,稱意知根。兼意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

  因於生滅二種妄塵,集知居中,吸撮內塵,見聞逆流,流不及地1,名覺知性。此覺知性,離彼寤寐生滅二塵,畢竟無體。

  [注]

  1見聞逆流流不及地 法塵是無表色,是前塵影事在心裡湧現出來的影像,眼根耳根沒有了別這些影像的功能,只有意根才能了別心內的法塵。所以說見聞不及。

  白話解

  阿難,人勞倦了便睡,睡夠了又醒,睡著是寐,醒來是寤。醒時能憶前事,熟睡則全都忘記。夢中、靜坐中的種種顛倒聯想,都有生住異滅之相。裡別這種影像的功能稱為意知根。這是意根和塵勞共同作用,同是菩提心發勞的妄相。

  因生滅二相,或憶或忘,便有種種心念,這就是心內的法塵。法塵入於意根,生出種種妄相。把人的這種功能稱為覺知性。若離了寤寐、生滅二塵,這覺知性畢竟無體。

  原文

  如是阿難,當知如是覺知之根,非寤寐來,非生滅有,不於根出,亦非空生。

  何以故?若從寤來,寐即隨滅,將何為寐。

  必生時有,滅即同無,令誰受滅。若從滅有,生即滅無,誰知生者。

  若從根出,寤寐二相,隨身開合,離斯二體,此覺知者,同於空華,畢竟無性。

  若從空生,自是空知,何關汝入。

  是故當知,意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白話解

  阿難,還要知道,這種覺知性,不是從寤寐來,不是因生滅有,不是從意根出,不是空中生。

  為什麼?若說從寤來,寐時覺性已經滅了,便不知寐。

  若說因境生而有,境滅時覺性已滅,誰知境滅?如果說因境滅而有,境生時覺性已滅,誰知境生?

  如果說從意根出,寤寐二相,隨睡醒與熟眠而變,離了醒眠二體,而有覺知,等於空中生花,畢竟無性。

  若說是空中生,這覺知性是空知不是意知,不能說是意入。

  由此可知,意入虛妄,不是因緣生,也不是自然有。

 

上一篇:楞嚴經白話解卷第五 第十四章 十二處本是如來藏妙真如性
下一篇:楞嚴經白話解卷第四 第十二章 五陰本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之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