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達真堪布:入行論講記19[受持菩提心]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接著講《入菩薩行論》。

  入菩薩行論全論分二:一、論名;二、論義。

  甲二(論義)分三:一、入造論之理;二、所入之自性;三、圓滿結尾。

  乙二(所入之自性)分三:一、入者所依補特伽羅;二、入者之意樂;三、趨入之方法。

  丙二(入者之意樂)分二:一、發心之功德;二、受持之方法。

  丁二(受持之方法)分二:一、總義;二、論義。

  戊二(論義)分三:一、加行;二、正行;三、後行。

  己一(加行)分二:一、淨化自相續;二、為利他而修心。

  庚一(淨化自相續)分八:一、供養;二、頂禮;三、皈依;四、忏罪;五、隨喜;六、請轉法輪;七、祈請不涅槃;八、回向福德。

  前面我們已經講了頂禮、供養、忏悔、隨喜、請轉法輪、請求不入涅槃,今天繼續講回向支,善根或福德要做回向。

  辛八(回向福德)分二:一、總回向。二、別回向。

  壬一、總回向:

  如是諸觀行,所積一切善,

  以彼願消除,有情一切苦。

  “如是諸觀行”:指前面所講的供養、頂禮、隨喜、忏悔等等。

  “所積一切善”:將所積累的一切善根,包括有漏的善根和無漏的善根與福德,都回向給三界一切眾生,願消除他們的痛苦。也可以將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中所積累的善根、福德,統統回向給眾生,通過我們的善根、福德的力量,消除他們的一切身心上的痛苦,也就是獲得永恆的解脫。這些善根、福德不是要留給自己的,也不是利用這些善根、福德令自己獲得解脫。作為大乘修行人,作為佛子,都要為眾生。

  對一個智者來說,善根、福德是無價之寶,是極其珍貴的東西。財產算什麼,生命算什麼啊?真的,對一個具有智慧的人來說,為了積善根、積福德可以捨棄一切,包括財富、生命。因為他知道善根的重要性,他知道這些福德給自己帶來的利益都是真實的利益,這個利益是不可想象的,再多的財富也無法做到這點,也不能給我們帶來如是的利益,包括我們的生命、身體都不可能給自己帶來如是的利益,尤其是我們面對死亡的時候,尤其是我們面對來世的時候,唯一能利益和幫助我們的只有善根和福德,所以真的很重要,很難得,不容易啊!積累點善根不容易呀,積累點福德不容易呀,這些善根、福德給我們今生來世帶來的利益也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很重要、很珍貴。一個智者很明白這一點。

  “這個善根、福德要回向給他人,要給這些眾生,真有點捨不得,有點難。這些不同於財富或生命,如果需要財富,我可以給;如果需要生命,我也可以給。但是如果需要善根、福德,有點捨不得啊,因為積累點兒善根太難了。無始劫以來到現在,自己才積累了那麼點善根,才積累那麼點福德,現在統統都要歸給別人,要送給那些互不相識的眾生,包括那些蒼蠅、蚊子等平時覺得很討厭的眾生,有點難,真的!雖然難,但是也得捨,必須要捨掉、放下,統統回向、獻給那些有情眾生。我不要,我不解脫也可以;我不要,我沒有福報也可以;願眾生通過我的這些善根、福德能獲得永恆的解脫,能獲得永恆的快樂、福報。”要有這個心,這叫菩提心。

  “若是這樣,我的善根和福德會不會一下子沒有了?”不會的。你得到的善根就更大了,你得到的福德就更多了,並且你所得到的善根、福德都是無漏的。什麼意思呢?因為這裡面沒有摻雜自私,沒有摻雜煩惱,所以都是無漏的。這種無漏的善根和福德才是真正解脫、成佛的因。

  大家要學會回向,要懂得回向的真實含義。大家也要做回向,做回向的時候也要發自內心。

  有的人一聽說“善根、福德要回向”,就很大方:“行,我的善根,我的福德都可以回向給你。”你是真的這樣大方嗎?你的內心是不是真的這麼偉大呀?不是吧!是因為你根本還沒有明白善根的價值、福德的重要性吧!這個時候,你把生命、財產與善根做下比較。對你來說,是善根重要,還是生命重要?對你來說,是財富重要,還是善根、福德重要?你應該問問自己,自己最清楚自己的內心。“對我來說,財富第一,生命第二,善根第三。為了財富我可以捨棄生命,為了生命我可以捨棄善法,為了生命我可以捨棄修行的機會……”這就徹底顛倒了。有些人甚至有點兒高原反應了,就開始往山下跑了,說什麼:“這幾天肚子不舒服,這幾天心髒不舒服……”根本沒有涉及到生命危險,只是肚子稍微有點疼了,心髒稍微有點難受了,就往山下跑,還跑得無影無蹤,連個電話都不留,再也找不到了,也不知道這個人是從哪兒來的,也不知道這個人是往哪兒去的。你自己看看,對你來說,是生命珍貴,還是善根珍貴?是財富珍貴,還是善根珍貴?不知道什麼叫善根,哪有善根啊?根本就沒有善根,你給什麼善根呀?真的!既然不懂得善根,你怎麼行善啊?你怎麼知道你有善根?還說:“我的一切善根都回向給你。”這是欺騙,只是欺騙!

  大家真的應該向內反省一下。如果你真的這樣想:“為了善根我可以捨棄一切,包括生命。”這就說明你懂得什麼是善根了。你這麼重視善根,說明你一定有善根。這個時候,若是真能回向,若是真能捨給他人的話,那你就偉大了,成菩薩了,不得了了。如果是這樣,你的善根和福德也都變成無漏的善根和無漏的福德了,因為你已經降伏了私心,你已經降伏了煩惱。這裡沒有私心,沒有雜念,是清淨的,這叫無漏。無漏的善根和福德才是真正解脫、成佛的因。

  所以,回向很重要,如果希望自己所積累的這些善根和福德變成真正解脫、成佛的因,那就要做回向。回向就像點金劑一樣,所有的善根、福德都會因此變成菩提的因。之前,這些有漏的善根和福德都是世間福報的因,只能得到世間的福報,不可能成為解脫之因。所以,回向多重要啊!

  發心、回向都是一個意思,都屬於菩提心。我們修善法的時候,前有發心,後有回向,一個是在前面,一個是在後面,這是二者的差別,除此之外沒有別的差別。

  壬二(別回向)分三:一、為患病者回向;二、為饑渴者回向;三、為貧窮者回向。

  癸一、為患病者回向:

  乃至眾生疾,尚未療愈前,

  願為醫與藥,並作看護士。

  眾生的疾病尚未恢復之前,我願作為醫生、妙藥以及護士。

  在一位病患面前,我願化成醫生,化成藥物,化成護士,侍奉別人。當眾生疾病纏身,正痛苦無奈的時候,願我及時出現,缺醫生我就化成醫生,缺藥物我就化成藥物;如果已經有醫生,也有藥物,但是沒有侍奉病人的護士,我就變成侍奉他的人,好好地照顧他,讓他迅速恢復健康。這樣想,這樣發願,也是為了鍛煉心態啊!

  我們現在根本不敢走進醫院,若是有個麻風病人或其他的傳染病人,就更不敢接近了,怕傳染。你看現在社會上這些人,在外邊逛街的時候都捂著嘴巴,就怕傳染。能傳染你嗎?如果你有這個業力,再蒙、再捂也沒有用,一定會傳染給你的。若是沒有這個業力,絕對不會有事的。根本用不著那樣吧!

  既然逛街都怕傳染,到醫院就更不用說了,做護士就更難了。若是給一個癌症病人或是一個麻風病人做護士的話,一般的人根本不可能做到。“慈悲,慈悲。”說的倒是容易,居士當著師父的面說:“師父太慈悲了。”師父也是當著這些居士的面說:“某某居士太慈悲了。”說得倒是容易、輕松,但是真正有利他心、慈悲心,難啊!

  若是真正要修慈悲心、發利他心的話,是沒有選擇的,眾生需要什麼,你就變成什麼,眾生需要什麼,你就要做什麼。什麼叫平等?你看,我們現在對自己關系好的,看著比較順心的,可以幫幫忙,可以利益一下;若是和自己關系不好,看著不順心的,性格古怪的人,根本不可能去幫助他,根本不可能去利益他。若是遇到殘疾人、瘋子這些人呢?你能無條件地利益、幫助他們嗎?如果真正要發菩提心的話,就是沒有選擇的:“若眾生需要什麼,我就變成什麼,化成什麼。”慈悲心是這樣練出來的,利他心是這樣練出來的,不是紙上談兵就可以了,不是鹦鹉學舌就可以了,不是在那兒說好聽的就可以了,不是在那兒花言巧語一下就可以了!慈悲心是這樣練成的:哪怕是一個麻風病人,如果他需要醫生,我就變成醫生給他看病;如果需要藥物,我就化成藥物為他治療;如果需要護士,我就變成護士精心呵護他。應該以這種方式去利益、幫助眾生,主要是這個心,心練成了就行。

  癸二、為饑渴者回向:

  盼天降食雨,解除饑渴難,

  於彼災荒劫,願成充饑食。

  在2500多年前的佛經中早有記載:世界會有基本的三大災難,第一個是瘟疫,第二是個戰爭,第三個是饑荒。現在就開始有征兆了。饑荒等大災難,這是饑謹中劫。大家要這樣發願:當出現饑荒時,眾生沒有吃的、喝的,饑渴難忍,願我化成飲食雨,為眾生充饑,解決饑渴,眾生要什麼就有什麼。大家千萬不能這樣想:“願我別遇到饑荒,願我別遇到災難!”這就是懦弱,懦弱!這樣的話,還想當菩薩,做菩薩,算了吧!作為菩薩,作為大乘行者,要勇敢一點:“出現災難的時候,我要第一個在場面對災難,替眾生受苦。我遇難就遇難,死了就死了,只要眾生不遇難就行,只要眾生能從中獲得解脫就行,我無所謂。”就要有這種心,要練這個心,要發這個心。

  有些人現在天天念佛,天天求生淨土:“世間太苦了,人間太苦了,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我要見觀音媽媽!”若是以這種境界,以這種心態,能到西方極樂世界嗎?阿彌陀佛能認你嗎?觀音媽媽能認你嗎?還有些人整天打坐修禅:“我要快點成佛,把大神通修出來,給這些人看看我的威力!”這種人就想玩神通,沒有別的。一聽說佛神通廣大,就希望自己也能像鳥一樣在天上飛,像魚一樣在水裡游,可以呼風喚雨,可以嚇唬嚇唬別人……整天就想這些,沒存什麼好心,都是為了神通,在那求神通,然後修……這樣能成佛嗎?即使修成了,也是成神或者成鬼了。鬼和神都是惡道的眾生,也許你最後能成就這些,也許你最後什麼也不成。若是功夫下得狠一點,也許能修出神通來,但是有什麼用啊?我們精進修行,修出大智慧來了,活著就成佛了;但是你精進修行,修出神通來,活著就變成鬼神了,不用去惡道,在人道就成鬼了。自己好好想一想,為什麼沒存好心,就是因為不會發心,沒有如法發心。

  《普賢行願品》和《入菩薩行論》都講到,大乘行者、佛子,對輪回、對一切都沒有畏懼,絕對是勇敢的,可以留在人間,也願意到地獄。有些大德高僧發願:“在臨終的時候,我不到西方極樂世界,我要到地獄去。”很多人都不明白,他們怎麼發這樣的願啊?怎麼還要到地獄裡去?一個佛子、一個大乘行者就要這樣發願:“我要到地獄裡去,要去度化地獄眾生;饑荒發生了,災難來臨了,我要變成飲食等所需的物品,解救這些眾生……”這樣發願才有用啊!

  如果戰爭來了,也要這樣發願:“我要到現場,以我的福德力和智慧力化解眾生心裡的怨恨,消除戰爭,消除災難……”要這樣發願。現在有的人就擔心、害怕有戰爭,都想跑。

  如果瘟疫發生了,也應該如是發願。去年傳說地球要毀滅,都人心惶惶的,很多人都跑到山上去了。其實,若是地球真正毀滅了,你跑到山上有什麼用啊?跑到廟裡也沒有用啊,若是整個地球毀滅了,沒說某某寺廟不毀滅啊!你有想逃脫的心,這種心態太自私、太懦弱了。該來的會來,不該來的不會來;該有的會有,不該有的不會有。作為修行人,任何時候都要穩重一點,一切都會過去的。尤其遇到對境的時候,更不能心慌意亂、手忙腳亂,要把心態穩定下來,慢慢去解決,去面對,不會有事的。哪怕是得了絕症,也是一樣,如果你覺得“完了”,心裡慌了、亂了,病情會越來越惡化。其實,所謂的癌症並不可怕,這種心態才可怕,它才能真正要你的命。心很重要,心不慌就沒事了,無論是有事,還是沒事,心態都要穩定。若是心態不穩定,就失去理智了;若是心態不穩定,就不知所措了,會更迷亂、更痛苦。

  無論是災難,還是其他的什麼,該來的會來,該遭受的會遭受,但是沒事,如果你心不動,如果你能轉為道用,就沒有災難,就不叫災難。其實我們把這些都看得太重了,太執著、太在乎這些了。一切無常,這是正常;一切虛假,正常啊!諸法的本性就是無常的,諸法的自性就是虛假的。所以,這些有什麼啊?沒必要大驚小怪的,沒有什麼可在意的。

  瘟疫之所以傳染給你,是有原因的。佛講因果,你有這個因,就有這個果。同樣是禽流感、非典,不要說一個地區,就是同一個房間裡的幾個人境遇都有不同,有的被傳染並且死了,有的沒有被傳染,什麼事也沒有。災難也是一樣,比如汶川大地震發生時,同一個地區,甚至同一個房間的人,有的死了,有的沒死,為什麼會有不同的結果?這是有原因的。科學家有科學家的解釋方式,但是我們有我們的解釋方式:佛講因果,沒有因就不會遭受這個果,一切都不是無緣無故的。所謂業因果,業有個業和共業。比如某個地方地震了,這是這個地方所有眾生的共業;這些人當中有的遇難了,有的至少生命沒有受到危害,這是個業。同一個家庭裡,每個人的命運也不一樣,有的快樂,有的不快樂,有的疾病纏身,有的健康,為什麼?這就是有共業,也有個業。這個家裡有家族性疾病這種災難,這是共業;但是家裡的個別眾生有的要親身遭受果報,有的不用,因為個業不一樣。即使他不用親自遭受果報,但是他在旁邊心裡也很難受,不太愉快,這是共業;但是他不用親身遭受這樣的痛苦,這是個業。

  作為大乘修行者,如果瘟疫來了,我們就發願:“變成及時能治愈的藥物。現在很多瘟疫或者疾病發生時,都沒有及時治療的方案或藥物,這個時候,願我化成這個方案,化成這種藥物,及時解決瘟疫等災難。願通過我來消除災難,通過我令眾生獲得解脫。”一個佛子遇到任何對境,遇到任何災難的時候,應該沖在前面,替眾生受苦,應該替眾生承受災難。就要練這個心,這樣練。

  癸三、為貧窮者回向:

  為濟窮困者,願成無盡藏,

  願諸資生物,悉現彼等前。

  很多眾生貧困潦倒,願我變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給這些眾生各種各樣的資具、用品。我們要發願:在這些貧困者面前,尤其是空游餓鬼和隱住餓鬼(外障餓鬼、內障餓鬼、特障餓鬼)這些餓鬼道的眾生,以及人間的很多貧困者面前變成寶藏。我們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貧困者,比如非洲等地的人民都非常貧窮,我們要發願在他們面前變成寶藏,他們想要什麼就有什麼,要吃的有吃的,要穿的有穿的,要用的有用的,他們需要什麼就化成什麼,解決他們的貧困,解決他們的災難。

  作為大乘行者,作為菩薩,應該不分貴賤,不分窮富,對所有人平等。我們應該這樣發願:尤其是在這些貧賤的人面前,變成他們所需要的,化成他們所需要的,滿足他們的需求,同時能感化他們的內心,把他們引入佛門,修持正法,以此獲得永恆的解脫。作為大乘行者,真正想具有利他心的話,就要這樣練,處處練,在一切對境面前練,才能練出菩提心來,這不容易啊。

  我等導師釋迦世尊因地經歷了三大阿僧祇劫:在第一大阿僧祇劫裡,主要練的是利他心、菩提心,是為了相續當中能生起菩提心,令菩提心未生而生;在第二大阿僧祇劫裡,練的也是菩提心,這個時候已經有菩提心了,是為了相續當中能增長菩提心;在最後的第三大阿僧祇劫裡,是為了菩提心能達到最極點、最圓滿的層次、果位,這樣不斷練習,才練成的。

  再看看我們,茶余飯後,沒有其他事做的時候,才開始練。現在在這裡參加百日共修的人基本上算是暫時放下了一切,晝夜不停地修,雖然修到什麼程度還不知道,但是大家都在努力,值得隨喜;山下的那些同修裡也有精進的,所以我們也不能一概而論,但是大多數人都是茶余飯後才念一念,不工作也不出去玩的時候,才到小組學一學,到網絡共修講堂念一念,一旦有理由:“要上班。”“要工作。”“跟朋友約好了要出去玩”……就跑了。真是的,不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不知道哪個重要,哪個應該放在第一的位置,這樣修行能成就嗎?

  今天不是說你們,而是在提醒你們,自己好好掂量、掂量,好好思維、思維。菩提心能修出來嗎?利他心能練出來嗎?難啊,難啊。要生起大乘佛法裡講的利他心、菩提心,可難啊。也許能生起部分特別有限的利他心,或者能做一些利益他人的事情,稍微有一點利他心,做一點利他的事情,這都不難。但是大乘佛法裡的利他心,可不是僅僅對部分眾生、對家人和朋友,你們要弄清楚。大家要明白什麼是大乘佛法裡講的利他心,要練啊!

  庚二(為利他而修心)分二:一、總說布施一切;二、別說布施身體。

  辛一(總說布施一切)分二:一、所施;二、原因。

  壬一、所施:

  為利有情故,不吝盡施捨,

  身及諸受用,三世一切善。

  為了承辦利益眾生的事情,我應當毫不吝啬地布施身體、受用及三世中已經造、正在造、即將造的一切善根。

  身體布施。也許有人會想:“前面不是說什麼都供養給佛菩薩了嗎?這裡又說布施給眾生,那麼到底是布施,還是供養啊?”其實供養和布施是一個意思。供養是要弘揚正法,利益眾生;將身體布施給眾生就是做利益眾生的事情。真正要利益眾生就是要弘揚正法,真正弘揚正法是為了利益眾生,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弘揚正法才能利益眾生,要利益眾生一定要弘揚正法。哪裡有正法,哪裡就有眾生的安樂,二者意義上並不沖突。所以,可以供養給佛菩薩,也可以布施給一切眾生。歸根結底,就是要弘法利生。

  要將身體供養給諸佛菩薩,布施給父母眾生,只說沒有用,供養了以後要做什麼?布施了以後要做什麼?就是不顧一切艱難困苦、嚴寒酷暑,全力以赴弘法利生。既然已經將一切供養給佛菩薩了,已經布施給眾生了,還顧這、顧那的?還說:“不行啊,會生病的……”生病就生病呗,為做利益眾生的事情,生病了也值得,因為這都歸眾生了,這都是眾生自己的了。

  我現在在給大家講真理、講佛法,所以就要這樣說。其實我們都一樣,作為一個大乘修行人,不容易啊!拿佛法當鏡子,要照自己的。今天我高高在上,給大家講這些大道理,看似自己很有修行,很有成就,其實沒有這個意思,也不是這個意思。我們都是大乘修行人,最起碼名義上是佛子,現在講的這些都是我們應當做的,必須要做的。

  受用布施。自己所有的吃、穿、用及財產都要布施給眾生。雖然前面已經供養過佛菩薩了,在這裡又要布施給眾生,實際上二者並不沖突,主要你心裡能捨掉,能放下。愛歸誰歸誰,愛誰拿誰拿,要有這種心態。佛菩薩需要,“拿”;眾生需要,“拿”,主要是要有這個心,放下執著,放下貪欲,這是最重要的,不貪欲、不執著了就行。現在很多人都覺得,若是自己親自把這些財物、受用都處理了,心裡才踏實。其實,應該是“愛歸誰歸誰,愛誰拿誰拿。”因為這些和你沒有關系了,你已經供養給佛菩薩了,已經布施眾生了,一切都是有安排的,不用你操心。

  有些人很願意操這個心。有的人覺得,自己現在身體不太好,年紀也大了,應該把積累的財產處理、處理。若是個學佛人,他會想:“給兒子分點,給女兒分點,然後給自己留點,剩下的怎麼辦?是印書好還是放生好?”你看,第一給兒子,第二給女兒,第三給自己,第四才是做功德。

  其實用不著這麼操心,愛誰拿誰拿,愛歸誰歸誰,佛菩薩他們自有安排,眾生自有緣分。什麼都是,有福報才能得到,沒有福報不能得到。若是他得到了,也是他的福報,他拿走了也是屬於他自己的,應該歸他。若是一個真正有正知正見的人,就應該這樣。真正的一個修行人、一個大成就者,走的時候,完全是這樣的,只有自己所積累的善根、福德、福報和自己形影不離,無論到哪兒都一樣,都是自己的。

  善根回向、布施給眾生。願通過我的善根,能令眾生離苦得樂,能種下菩提的種子,最後發芽結果,都成佛。

  身體、受用和善根都要布施給眾生,這也是鍛煉自己的心態,也是在降伏自己內心的貪欲、執著等煩惱,最後才能放下貪欲,去除執著。貪欲、執著不是那麼輕易就能夠去掉、斷掉的,是要練的。修行就是要練心態,最後將心練成橡皮筋那樣,向東、南、西、北哪邊拉扯都可以;罵你,打你,贊歎你,幫助你,利益你,怎樣都行。有贊歎,“好”;有誹謗,“好”;遇到順境,“好”,在順境中積福;有逆境,“好”,在逆境中消業……怎麼都是好的。就像《快樂之歌》中所講的,無病也快樂,健康也好,可以精進修行;有病也快樂,不健康也好,可以轉為道用,替眾生受苦,可以修自他交換的菩提心,也是個好機會。活著也快樂,能利益眾生;死了也快樂,可以去西方極樂世界,到那裡玩玩,看看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和很多大乘比丘。都說那裡挺美的,還有珠寶什麼的,所以到那兒旅游一下,但是不能說“到那裡就再也不回來了”,應該“乘願再來,度化眾生。”總之,怎麼都是快樂的。

  壬二、原因:

  捨盡則脫苦,吾心成涅槃,

  死時既須捨,何苦生盡施。

  “捨盡則脫苦”:為什麼一切都要布施出去呢?因為若是做布施、修施捨,能脫離一切痛苦,獲得永恆的解脫。

  “吾心成涅槃”:可以成就究竟的涅槃——斷一切惑,證一切智。若是做布施、修施捨,最終其所斷——斷一切惑,所證——證一切智,能獲得圓滿的佛果。所以應該做布施,應該修施捨。

  解脫、成佛都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幫助眾生解脫。先把自己度到彼岸,再想辦法幫助眾生到彼岸。成佛是自覺覺他,自己覺行圓滿了,再幫助眾生覺行圓滿。始終是不離菩提心的。

  “死時既須捨”:臨終面對死亡的時候,無論是做布施,還是不做布施,結果都一樣。尤其是自己的身體、財富和受用,是必定要失去的,你對此無可奈何。

  即使你猶如多聞天子一樣的擁有如寶藏般無窮無盡的財富,即使整個世界的財產都歸你一個人,在臨終的時候,你一分錢、一根針也帶不走。身體也是如此,你自己特別喜愛、一直保護著的這個身體到時候也帶不走,只能留在人間,活著的人會把你的屍體帶到天葬台喂鳥。你看,最終有什麼?就是這個結果,就是這個下場。

  即使財產不離開你,你也要離開這些財產,都是痛苦的。就如電視裡演的小品中所講的:“人活著錢沒有了,是痛苦的;人死了,錢沒花了,也是痛苦的。”真的,感悟很深。當時雖然是看節目,但是感受很深,所以我經常在大眾面前講這個小品。真的,的確是這個結果,都要捨去的,都是痛苦的。

  “何若生盡施”:既然如此,還不如提前做供養,提前做布施。臨終的時候,不用管了,愛歸誰歸誰,愛誰拿誰拿,這個肉體是喂狗,還是喂鳥,都無所謂,因為已經給眾生了,鳥也是眾生,狗也是眾生。現在你們一聽到說要喂鳥,“啊?”心裡還是覺得不可想象。其實,這有什麼啊?真的,最後就是這樣的下場和結果,還不如之前把一切都捨掉。在心裡面捨就行,心裡把一切看淡了,看破了,就行了,布施就圓滿了,供養就圓滿了。若只是偶爾在表面上做做布施、供養,心裡沒有捨掉這一切,還貪著這些功德、福德,還是不行,還是屬於輪回。

  應該將一切都布施出去,能解脫,最終還可以成佛。如果你不做布施,到時候還是一樣要捨去,還不如做布施,這樣多有意義。如果不做布施,到時候心裡還是放不下,還是捨不得,這樣就會變成你的障礙,變成你的痛苦了。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上一篇:蔡禮旭:人浮躁沒辦法專注
下一篇:​蓮池大師:人命在呼吸間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