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告阿難。世間一切諸修學人。現前雖成九次第定。不得漏盡成阿羅漢。皆由執此生死妄想。誤為真實。是故汝今雖得多聞。不成聖果。
佛告阿難,世間一切諸修行人,現前雖能修成九次第定。九次第定:即四禅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空處定: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非想處;再加滅受想定,為九次第定。縱使證得這九次第定,仍未證得漏盡通而成阿羅漢聖果,皆因為執這生死妄想,誤為自己的真實法心。好像你現在一樣,雖然得到多聞,但終不能成正果。
阿難只得初果,還屬小乘。要證到無漏,如大阿羅漢、大菩薩,才是聖果。
阿難聞已。重復悲淚。五體投地。長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從佛發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無勞我修。將謂如來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雖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窮子。捨父逃逝。
阿難聽後,悔恨自己把光陰錯過,又感激佛的慈悲,指示真心,所以就再度悲泣流淚,五體投地叩頭,然後長跪合掌向佛說:‘自從我跟隨佛,發心出世俗家,我還依恃佛,是我親堂兄,具足無上威德神通,因此常常心中在思想,不必自己去勞苦修行,佛一定會賜給我定力的。我不知佛之身心,和我之身心,是不能代替的。又失去我本有真心,錯認識心為心,所以身雖出家,心終不得定力,就如富家子一樣,不要父親的財寶,情願走出去做窮人。沒有定力,就如窮子,因為不能承受佛之功德法財。'
今日乃知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
我今日才知道,雖然得到博學多聞,但如果不依教修行,知而不行,便和沒有聞是一樣的,全無用處。就好像有人,終日說食物美味,多麼香多麼甜,可是單說不食,終不能飽。
所謂:‘終日數他寶,自無半分錢,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自己不實實在在去修,是不會有受用的。
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纏。良由不知寂常心性。惟願如來。哀愍窮露。發妙明心。開我道眼。
世尊,現在我等給二障所纏縛。二障:(一)煩惱障:屬我執所起,如起貪嗔心,看不破,放不下,凡事都生執著,就是煩惱障。(二)所知障:屬法執所起。知識太多,生出貢高我慢,自認為第一,覺得別人都比不上我,就是所知障。纏縛,即不得自由,不能解脫,皆由不知寂常心性,即寂靜常明真心實性。現在惟願如來,可憐我等貧窮孤露,指示啟發妙明真心,使我等得開佛眼,智慧增長,早證聖果。
沒有法寶叫作窮,無所棲處叫作露,即無以安心立命之處。亦可說,沒有楞嚴定叫作窮,沒有楞嚴法叫作露。
即時如來。從胸卍字。湧出寶光。其光晃昱。有百千色。十方微塵。普佛世界。一時周遍。遍灌十方所有寶剎諸如來頂。旋至阿難。及諸大眾。
前邊如來從面門上放光,是表示破妄想心,現在從胸間卍字上放光,是顯示真心。卍字表示,萬德莊嚴,德行圓滿。湧現出無量寶光,其光晃耀,有百千種顏色,不只照耀此娑婆世界,同時還周遍十方微塵普佛世界。這寶光在同一個時期內,又遍灌至十方所有諸佛寶剎,諸如來頂上,然後再從十方,回旋至阿難及諸大眾頂上。
從胸卍字湧出寶光,是表示根本正智,能圓照法界。遍灌十方,諸如來頂,是表示上齊諸佛。旋至阿難及諸大眾,表示下等眾生,意思是這根本正智,亦即性淨明體,是眾生和佛都具有,沒有欠,沒有缺的。
佛告阿難言。吾今為汝建大法幢。亦令十方一切眾生。獲妙微密。性淨明心。得清淨眼。
佛告阿難說:‘吾今為你建一大法幢,即佛頂首楞嚴王,可以摧伏邪妄。不但為你,亦令十方一切眾生,獲妙微密性。'‘獲妙'二字再連貫下句,即獲妙淨明心。妙微密性,即識精元明,人人本具,但因太微太密,所以不能自覺。性淨明心,即清淨圓明真心,本覺正智,個個本有。亦因妄識障蔽,不能發現,故需由佛指示,才能明白。亦如金礦,而經地質學家,探測開掘,才能發現。由佛指示,不只得到妙微密性,妙清淨心,同時亦得到能辨邪正之清淨智慧眼。
阿難。汝先答我見光明拳。此拳光明。因何所有。雲何成拳。汝將誰見。阿難言。由佛全體閻浮檀金。赩如寶山。清淨所生。故有光明。我實眼觀。五輪指端。屈握示人。故有拳相。
佛再問阿難:‘你現在先答復人,你見我之光明拳,為何有光明?又怎樣能成拳?你用什麼來看見的?'阿難說:‘從佛的全身來看,好像閻浮檀(閻浮檀梵語,譯為勝金,須彌山南面有洲,多此檀樹,果汁入水,沙石成金,此金一粒,置常金中,悉皆失色。又將此金方寸,放在暗室,其光照耀如白晝,故喻佛身金光如檀樹,亦焰如寶山。)佛身清淨,非愛欲所生,故有光明。我阿難實在是用眼觀見,又世尊屈五輪指,示我等及大眾,故有拳相。'
如來追問,見者是誰,要阿難悟見法性,見性成佛。阿難於識,雖知是妄,於見仍認屬眼,不知眼根,乃是色法,為眼識所依,為見性所托,故能見並不是眼也。
佛告阿難。如來今日實言告汝。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開悟。
佛告阿難:‘我今不與你談玄說妙,但老老實實告訴你,關於法如果不明白的時候,就要用譬喻。尤其對於一切有智慧的人,更需要用譬喻,才能得到開悟。'
阿難。譬如我拳。若無我手。不成我拳。若無汝眼。不成汝見。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義均不。
阿難,好像我之拳,若無我手就不能成拳。如果沒有你的眼,亦不能成見。所以用你眼根之見來比喻我之拳相,這種道理是否相同呢?
阿難言。唯然世尊。既無我眼。不成我見。以我眼根。例如來拳。事義相類。
阿難說:‘世尊,這是對的。既然沒有我的眼睛,便不能成見,故以我的眼根所成見,來比喻如來的所成拳,就事相,就義理,這比喻是相同類似的。'
阿難仍然是俗人見解,還不明白見不屬眼之理。
佛告阿難。汝言相類。是義不然。何以故。如無手人。拳畢竟滅。彼無眼者。非見全無。
佛告阿難:‘你說這是相同,但義理不是這樣的。為什麼呢?因為無手之人,但沒有拳,但無眼之人,並不是能見之體全無。'
所以者何。汝試於途。詢問盲人。汝何所見。彼諸盲人。必來答汝。我今眼前。唯見黑暗。更無他矚。以是義觀。前塵自暗。見何虧損。
這是什麼緣故呢?你若不信,可試於路途中,詢問盲眼之人:你看見什麼?那些盲人,必回答你:我現在眼前,只見黑暗,除暗之外,便無其他的物可見。用這些道義來推測觀察,就知道眼前塵境,自有一番暗塵,這暗塵盲人亦能看見,所以證明能見之體性,是沒有虧損的。
阿難言。諸盲眼前。唯睹黑暗。雲何成見。
阿難說:那些盲人眼前,一無所見,只是見暗境,何以說能看見呢?
佛告阿難。諸盲無眼。唯觀黑暗。與有眼人。處於暗室。二黑有別。為無有別。
世人皆知道,見明就是能見,見暗只是黑暗,不能叫做能見。所以佛再問阿難:‘那些盲人沒有眼睛,故只能看見黑暗,但如果和有眼睛的人,同處在暗室裡,有眼人亦看見黑暗,那麼這二種黑境,是否有分別呢?'
如是世尊。此暗中人。與彼群盲。二黑校量。曾無有異。
阿難答:‘是的,世尊,這些處在黑暗中的人,雖有眼睛,亦只能看見黑暗,所以和那些沒有眼睛的盲人,只能見暗,這兩種黑暗,應該是沒有什麼不一樣的。'
照這種道理來推測,我明白見性顯然自有離塵之體,全不因塵而見,應該是明來見明,暗來見暗,明暗雖不同,但見性是無阻礙的。
阿難。若無眼人。全見前黑。忽得眼光。還於前塵見種種色。名眼見者。彼暗中人。全見前黑。忽獲燈光。亦於前塵見種種色。應名燈見。
阿難,如果無眼的人,所見完全是黑暗,忽然得回眼力,便可以看見,眼前種種景色,一般人都以為這叫做眼見。但如果有眼睛的人,處在黑暗裡,只是見黑,忽然得到燈光,就能看見現前種種景色——這樣是否可以說是燈見呢?
若燈見者。燈能有見。自不名燈。又則燈觀。何關汝事。
如果說是燈看見,那麼燈既然能看見,就不應該叫做燈。既叫作燈,自然不能看見。又如果一定要說燈能見,那是燈的觀見,與你有何關系,根本不關你的事啊!
是故當知。燈能顯色。如是見者。是眼非燈。眼能顯色。如是見性。是心非眼。
因此應該知道,這只是借燈光來顯色,所以在光明中,能看見的是眼而不是燈。但眼睛只能照顯色相,並不具有能見能分別的知覺功能。能見能分別的知覺,只是心性自體的功能,並不是眼睛之本質。
如來十番顯見,七處征心現在這是第一番顯見。證明我們的見性功能,是在心不在眼。
阿難雖復得聞是言。與諸大眾。口已默然。心未開悟。猶冀如來慈音宣示。合掌清心。伫佛悲誨。
阿難雖然得聞如來反復譬喻,和在座諸大眾,似乎有點明白,所以靜默不敢再開口,但心裡還不大了悟,依然希望如來,慈悲法音,再宣說指示,見性是心之意。於是他和大眾再合掌恭敬,一心誠意,來聽佛慈悲教誨。
爾時世尊。舒兜羅綿網相光手。開五輪指。誨敕阿難。及諸大眾。我初成道。於鹿園中。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眾言。一切眾生。不成菩提。及阿羅漢。皆由客塵煩惱所誤。汝等當時。因何開悟。今成聖果。
那時候,世尊伸開他的柔軟如兜羅綿、缦網相金光的手,並把五輪指張開,向阿難及在會諸大眾說:‘我當初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開悟證果之後,即往鹿野苑。'(亦叫鹿園,在波羅奈國境。)鹿園不是小地方,而是一個大地方,為帝皇養鹿之園。它的因緣如下:
在無量劫前,釋迦佛為修菩薩道,現畜生身變為鹿王,管理五百支鹿。提婆達多,亦為鹿王,也管理五百支鹿。當時適有國王,帶了很多兵士游獵,各持利器,把山上的野獸都圍在一起。釋迦鹿王見情勢危急,便召眾開會,告達多鹿王說:‘今日國王圍獵,我等以及一切禽獸,身命難保。不如我等,向國王請命,先解圍以救其他生靈,然後我和你兩鹿群,輪流每日進貢一鹿。'達多同意,遂共到國王那裡,士兵看見,便要把他們殺害,鹿王用人語說:‘勿殺,我們是來見國王請願的。‘士兵覺得奇怪,鹿能作人語,還要來請願,於是立即向國王報告。王亦覺奇怪,便立即傳見。鹿王跪地請求道:‘大王今日圍獵,把我們一齊殺死,一時亦不能吃完這樣多肉。時間久了,肉又變壞,太可惜了!不如求王下令解圍,我等當每日進貢一鹿。王可每日食鮮味,還可以長久供應不絕,豈不更佳?'王覺得所說很有道理,便批准所請,下令解圍。從此每日都有鮮鹿進貢。
一日,輪到達多鹿群進貢,可是母鹿身適懷孕,還有一二天便要生產,乃哀求鹿王達多,先派他鹿,候她生產後再往。達多發怒說:‘這是不可以的。輪到誰往便是誰往,你欲後死,但誰又願先死呢?'那母鹿無法,只得往求釋迦鹿王慈悲,先派一鹿,以保全它兒子的生命。釋迦鹿王心想,若派他鹿,亦很難開口;若不設法,又不忍母子同死。遂囑母鹿暫住其鹿群中,自己親往代替。到國王宮裡時,王問:‘你來做什麼?'答:‘進貢給王充膳。'王問:‘難道你們兩群鹿都沒有了,要輪到你來嗎?'鹿王說:‘不是的,王每日只食一支,而我們二群鹿,統計所生,每日是不只生一鹿,故數目愈來愈增加。只因這次輪到懷孕的母鹿,快要生產,哀求我成全其子小生命。我因不忍母子同死,故情願以自身來代替。'王聽後大為感動,並下令,從今後不必進貢,即說偈曰:‘汝是鹿頭人,我是人頭鹿,我從今日後,不食眾生肉。'因此遂將鹿群,養於鹿園,禁人加害。該處環景幽美,風水甚好,故有很多人,在該處修行成道,所以又叫仙苑。
阿若多五比丘等,阿若多即憍陳如。五比丘:佛初出家時,淨飯王派五位大臣,往勸他回宮,不要修道。五大臣中,父族親戚三人:(一)阿鞞,譯作馬勝;(二)跋提,譯作小賢;(三)拘利,即摩诃男。母族親戚二人:(一)阿若多,譯作最初解,即憍陳如;(二)十力迦葉,譯作飲光。共五人,尋到太子後,即勸回宮。太子不肯,還表示不證道,不回國。五人無法,又不敢回復王命,只得隨太子至雪山修苦行。後來其中父族三人,受不了苦,中途退出,即往鹿園,學修外道。當時太子每日只食一麥一麻,餓得骨瘦如柴。天女見狀,便化作牧羊女來獻乳粥。太子食後,身長出肉來。但母族二人,覺得修道人不應該食乳粥,便又離開而去鹿園修道。太子在雪山,六年修苦行,後來便獨至菩提樹下禅坐,並發誓,不成正覺,不起此座。卒於四十九天後,夜睹明星,而成正覺,時為十二月初八。證道後,即往鹿園度五比丘憍陳如,因憍陳如過去劫為歌利王時,曾割截佛四肢,佛反發願:如將來成佛,即先度他。
及汝四眾言:和你們四眾弟子說四眾即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眾生,不能成聖果菩提,及證阿羅漢果,都是因為客塵粗細煩惱所耽誤。什麼是客塵?客就不是主人,形容本來是沒有的,只是暫時的,亦即是我們的妄想。見惑、思惑亦是客塵。煩惱即無明,不明白便生煩惱。人就是怪動物,一天到晚都喜歡食煩惱,好好的飯菜不吃,專要吃煩惱。一發脾氣,便不能食東西,只將煩惱當飯吃,多麼可憐!'
因客塵粗細煩惱所障誤,所以不能成正果,但你們當時,究竟因何開悟,而得成聖果,可一一向我及大眾,說出原因。
時憍陳那。起立白佛。我今長老。於大眾中。獨得解名。因悟客塵二字成果。
那時候憍陳如,即從座起立,向佛說:‘弟子現在在大眾中,算是年紀最老,經驗最多者,還單獨得到解悟的名字。我的名叫最初解,即是最初解悟的人,亦叫解本際,明白本來的意思。我是聽世尊說客塵二字,而開悟證果的。'
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畢。俶裝前途。不遑安住。若實主人。自無攸往。
世尊,譬如旅客,到旅店中,或者住宿或者吃飯。等到食宿完畢後,又要整頓行裝,繼續前行,並不安住在旅店中,但假若是主人,自然不離開。
主人比喻常住真心,旅客比喻客塵妄想——無明、見思二惑。我們本來沒有客塵,就如我們本來很干淨的,但到外邊,被風一吹,塵土滿身,回來後如果覺察,用手一拍,塵即消滅,還我清淨。這叫做破塵。
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
這樣詳細思惟:妄想分別,不能永久存在,所以叫它做客人。法性是常住永久的,所以叫做主人。因此明白不住是客塵的義理。
亦可以說,我們的身體如旅店,自性即主人。旅店是暫時的,主人即自性,是永恆的,既知道身體是旅店,是暫時的,就不應該執著。
又如新霁。清旸升天。光入隙中。發明空中諸有塵相。塵質搖動。虛空寂然。
又如下雨新晴的時候,太陽剛升到天上,陽光射入門縫,從門隙的光線中,但可以看見空中塵埃飛揚的景象。塵質是輕而浮動,可是虛空,依然是寂然不動的。
我們的見、思二惑,往還有如塵飛動,微細不能覺察,需日光照射,才能看見。光從門隙射入,喻如得證初果,斷八十八種見惑,才得真正智慧,才能覺察思惑。在法性體中,微細起滅,有如塵埃,亦即是有了真正智光,才能明白,塵沙、無明、煩惱是動的,法性寂然如虛空是不動的。
希望你們每個人,都能把煩惱,投入汪洋大海,太平洋裡,不要當作好東西,不要視作親人,常隨左右。其實煩惱就是魔鬼,你們要找魔鬼,煩惱就是魔鬼,它把你弄得顛顛倒倒,不明真理。講經就要你們明白,除去無明煩惱,不要越聽經,煩惱越多!
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搖動名塵。以搖動者。名為塵義。
像這樣思惟,用智慧光,照破無明煩惱,然後悟知,澄然而寂靜的便是虛空,搖動不停的便是客塵。塵的意思就是搖動的東西。
佛言如是。
佛說:‘你所講的道理是對的。眼的能見性是不動的,只是身境和能緣識心搖動而已。'
客塵還有二義,一通一別。別者:如以見惑,不住分別,喻為客,去之猶易。思惑,搖動不停,有如塵,拂之更難。能者:就是煩惱障、所知障,分別俱生。見惑、思惑隨境生滅,非真常性,有如客。以二障二惑能染污妙明,擾亂性空,有如塵。
即時如來。於大眾中。屈五輪指。屈已復開。開已又屈。謂阿難言。汝今何見。阿難言。我見如來百寶輪掌。眾中開合。
佛恐怕在會之大眾,還不能完全了解,真正見性,所以就屈他的五輪指,屈後又開,開後又屈。問阿難說:‘你現在看見什麼?'阿難說:‘我見如來,百寶輪掌,在大眾前,合後再開,開後再合。'佛手掌中,有千幅輪相,故稱輪掌。
佛告阿難。汝見我手。眾中開合。為是我手。有開有合。為復汝見。有開有合。
佛告訴阿難:‘你看見我的手,在大眾中開合,究竟是我手,還是你見,有開有合?'
阿難言。世尊寶手。眾中開合。我見如來手自開合。非我見性有開有合。
阿難說:‘世尊的千幅輪相寶手,在大眾前開合,是我用眼睛看見,如來的手,自開自合,而不是我的見性,有開有合。'
佛言。誰動誰靜。阿難言。佛手不住。而我見性。尚無有靜。誰為無住。
佛恐阿難還不真正明白,便再追問:‘誰動誰靜?'阿難答:‘佛手不停住的開合,而我自己的見性,連靜相都沒有,何處有動呢?'
無住就是動,因靜必由動而來。若沒有動,根本就沒有靜,有動然後有靜。見性從本以來,就未曾動過,所以說,尚沒有靜相,哪裡有動呢?
佛言。如是。
佛即印證說:‘是這樣的,說得不錯!'
阿難至此,已全領會,見性是不動的。佛用開合手來比喻一切外境,與見性無干。能夠明白這個道理,則凡一切萬事萬物,任他起滅分飛,皆與見性無關。若能在動中,觀此不動之性,清清楚楚,絲毫不昧,但不為境所轉矣。
如來於是從輪掌中。飛一寶光。在阿難右。即時阿難。回首右盼。又放一光。在阿難左。阿難又則回首左盼。
佛欲令阿難,再能在自身中,親見不動之體,就從他的輪掌中,飛一寶光,在阿難右邊。這時阿難,便轉頭向右望。佛又放一光,在阿難左邊,阿難又再轉頭向左望。
佛告阿難。汝頭今日何因搖動。阿難言。我見如來出妙寶光。來我左右。故左右觀。頭自搖動。
佛問阿難:‘你的頭今日為何左右搖動呢?'阿難說:‘我看見如來,放出妙寶金光,來到我左右邊,所以我左右觀看,頭自然就左右搖動。'
阿難。汝盼佛光。左右動頭。為汝頭動。為復見動。世尊。我頭自動。而我見性尚無有止。誰為搖動。
佛問:‘阿難,你看見佛光,左右動頭,究竟是你的頭來回搖動?還是你的見性,來回搖動?'阿難答:‘世尊,是我的頭自己搖動,而我的見性,尚且沒有止靜的相貌,哪裡有搖動呢?'
阿難此時,已能於搖動身境之中,分出不動之見性,亦即明白見性,能離外緣而獨立。
佛言。如是。
佛說:‘說得對,你現在已完全明白見性是不動了。不像以前,認賊作子,以妄想為真心。'
眼中見性,是湛然圓滿,超然獨立,與外境、身境,全不相干的。如果能親自體會,不動搖之定體,這就是奢摩他定,亦即楞嚴大定。
於是如來。普告大眾。若復眾生。以搖動者名之為塵。以不住者。名之為客。
這時候,如來便告訴大會諸聽眾說:‘你等對這個道理,已很明白,不必再解說。但假若再有其他不明白的眾生,以搖動的叫作塵,以不住的叫做客。'
汝觀阿難頭自動搖。見無所動。又汝觀我手自開合。見無舒卷。
你們都看見阿難,頭自搖動,見性是沒有搖動的。又再看我的手,是有開有合的,但見性是沒有卷舒開合的。
雲何汝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從始泊終。念念生滅。
既然客塵和主客之道理,說得這樣明顯,何以你們反認為變動的是自身,動搖的現象是自己的實體呢?從始至終,時時刻刻,都用識心來做事,念念生滅;前念生,後念滅,盡在生死裡面做功夫,而不知道自己見性,是不生不滅之道理。
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性心失真。認物為己。輪回是中。自取流轉。
你們從無始以來,以至於今,把真心自性都丟了,好像失而實在沒有失,因而顛倒行事。本來應該做善事,反而做惡事,這就是顛倒。背道而行,做事違理,認妄作真,認真作假,這都是顛倒。因顛倒行事,故心和身就不合作,失去真實性,因而錯認外物為自己,誤認旅店,四大幻身為自己,就生出種種執著,放不下,看不破,不明理。隨身口意造種種業,就輪轉生死六道中,沒有休息。這都是自作自受,不是他人所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