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經咒頌念

 

第二卷 第五章 八還辨見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二卷 第五章 八還辨見

  《大佛頂首楞嚴經》原文:

  佛告阿難汝等尚以緣心聽法。此法亦緣非得法性。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若復觀指以為月體。此人豈唯亡失月輪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標指為明月故。豈唯亡指。亦復不識明之與暗。何以故。即以指體為月明性。明暗二性無所了故。汝亦如是若以分別我說法音為汝心者。此心自應離分別音有分別性。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暫止便去終不常住。而掌亭人都無所去名為亭主。此亦如是。若真汝心。則無所去。雲何離聲無分別性。斯則豈唯聲分別心。分別我容離諸色相無分別性。如是乃至分別都無非色非空。拘捨離等昧為冥谛離諸法緣無分別性。則汝心性各有所還雲何為主。

  阿難言若我心性各有所還。則如來說妙明元心雲何無還。惟垂哀愍為我宣說。

  佛告阿難且汝見我見精明元。此見雖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汝應谛聽今當示汝無所還地。阿難此大講堂洞開東方。日輪升天則有明耀。中夜黑月雲霧晦暝則復昏暗。戶牖之隙則復見通。牆宇之間則復觀擁。分別之處則復見緣。頑虛之中遍是空性。欝浡之象則纡昏塵。澄霁斂氛又觀清淨。阿難汝鹹看此諸變化相。吾今各還本所因處。雲何本因。阿難此諸變化明還日輪。何以故。無日不明明因屬日。是故還日暗還黑月。通還戶牖擁還牆宇。緣還分別頑虛還空。欝[土*孛]還塵清明還霁。則諸世間一切所有不出斯類。汝見八種見精明性當欲誰還。何以故。若還於明。則不明時無復見暗。雖明暗等種種差別見無差別。諸可還者自然非汝。不汝還者非汝而誰。則知汝心本妙明淨。汝自迷悶喪本受輪。於生死中常被漂溺。是故如來名可憐愍。

  佛告訴阿難說:“你們現在還是在用攀援之心在聽我講法,而我現在所講的這個法,是不可能用攀援心來得到的。就好像一個人用手指著月亮,告訴別人說那是月亮,而聽他指示的人卻看著他的手指頭,以為手指頭就是月亮,不但丟了月亮,連手指頭也丟失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他把手指頭當成了月亮。甚至這個人連對明暗的判斷力都丟失了,為什麼呢?他以為本來光明的月亮,就是現在這個不明亮的手指頭,這豈不是不懂得光明和黑暗的區別了嗎?!”

  佛的用手示月這個比喻,實在是非常精辟,後世很多高僧大德,都借用這個比喻來說明真心的問題,尤其是在禅宗的故事中出現的次數較多,當然也會根據不同的人,略微有一些變化而已。甚至還有一本明朝時期編撰的禅宗的巨著,名字就叫做《指月錄》呢!

  佛接著說:“你們現在也是一樣,如果你們是在用自己的攀援心和分別心在聽我所說的法,並且把能夠進行分別和攀援的這個,認為是你們的自心的話,所謂的這個心,就應該在沒有被能夠分別的話語的情況下,還存在可以進行分別的能力。就好像路途中的旅客,夜晚暫時會借宿在客棧和旅館之中,天亮之後仍然會離開,繼續趕路,而客站和旅館的主人,則會繼續留在那裡,等待下一個客人。正因為他們不會走,所以他們才會是店主。”

  “店主的道理和法性的道理也是一樣的,如果真是你的真心,那就應當是不會離去的。為什麼剛才你說的那個攀援心,離開了聲音的話,就沒有表現出分別的能力呢?不但有關聲音的分別心是這樣,你所能夠看見我的容貌的這個色分別心,離開了各種色相的時候,是不是也沒有了分別的能力了呢?用這樣的道理不斷地分析下去,沒有任何的分別心存在,既不是色也不是空,杳杳冥冥,什麼都不能分別,什麼都不知道。還意味著就是真正的自心。這種境界被拘捨離等人,認為就是至高無上的真理——冥谛,他們追求的是離開了各種因緣法之外,沒有分別能力的那個。”

  “你現在用攀援心來聽法,你能夠聽見我的聲音的分別心,可歸於聲音,因為它是因為聲音的存在才有的分別心;你能夠看見我的容貌的分別心,則可歸於色相,因為它是由色相的存在才有的分別心;你能夠進行攀援和分析的心,則可以歸於法塵,如此等等。這些都歸還完了之後,你的主人翁,能夠做你的主的,到底是誰呢?”

  這幾段話,稍微有一些難以理解,我略微多加一些解釋,看看能否對大家有些幫助:

  在前面七處征心的時候,我們曾經描述了眼睛看到東西的過程,在那個過程之中,因為外界色塵的信息,進入了視覺系統,才會出現視覺的感知。因此,在按照因緣關系來進行分析的話,所有的視覺感知,都是建立在這些因緣條件之上,才能夠成立的;如果沒有了最初的外界色塵的光線信息的話,也就談不上視覺感知了。

  (這是佛又回到了平常人的見解上面的分析,其實如果接著前面的分析的話,這裡應該的推論是:就算外界沒有光線信息近來,也會看見什麼都沒有的黑暗才對。為什麼佛要在這裡這麼講呢?就是因為阿難又回到了攀援心分別心之上,所以佛就又一次偷換概念,新挖了一個坑,期望著能夠用這個坑,來幫助說服阿難。因此說,大家在閱讀佛教的經典的時候,隨時隨地要跟著經典的現場感覺,調整同樣一個字眼的概念范圍,否則,就會越看越迷糊。)

  同樣的道理,耳朵因為接受了外來的聲音信息,也就是所謂的空氣震動,才會在進入聽覺系統之後,產生聽覺的感知;當沒有了外來的聲音信息的時候,聽覺的感知也就不存在了。

  這樣色聲香味觸法地分析下去,最後當然離開了這些外來信息的時候,什麼能夠分別的能力都不存在了,這種什麼都不知道、迷迷糊糊的狀態,被外道會認為是至高無上的究竟真理,也會被一些沒有明白的佛教學人認為是真正的空性。其實這還是錯誤的,被佛教成為頑空,什麼都不知道,好像土木頑石一樣的假空。是修行過程中,很容易犯的錯誤。真正的佛教的空,應當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活潑潑的。就好像廣闊的天空中,雲彩自然會消失、出現、變化成各種形狀一樣。雲彩並不妨礙天空的廣闊包容的本質,天空也並不限制雲彩的升騰和變化。這也就是雙運的意思。這也就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比喻。

  阿難這個時候的疑問就在於:把這些白雲蒼狗、彩霞烏雲全部都清除之後,誰是我的真性呢?因此他就問佛說:“你說的那些都可以歸還出去,為什麼說我的真心不能歸還呢?還請佛仔細地為我解釋解釋。”

  佛告訴阿難說:“阿難,當你能夠看到我的容顏的時候,你的這個能夠看到東西的見性,非常的清楚和明了,可是這個見性,還不是真正的本來玄妙清明的真心,就好像一個人有眼病的時候,他會順著手指頭看見空中有兩個月亮,或者用手按壓眼睛,也會看到第二個月亮,這第二個月亮,並不是水中月亮的倒影,而是你虛妄中所見到的根本不存在的幻月。現在你就要認真谛聽我的分析,看我如何給你指示什麼才是你那沒有辦法歸還出去的真心。”

  佛用手指著講經堂的大門,對阿難說:“阿難,你看這個經堂的門,朝向東方大開著,當東方升起了太陽的時候,就會讓經堂變得光明透亮;在半夜,當空中布滿了烏雲,連月亮都看不見的時候,這個經堂中則會變得昏暗難辨。平時你通過大門和窗戶往外看的時候,你可以通透地看得到經堂之外的景象;當你沖著牆壁往外看的時候,則會被障礙住視線,根本就看不到外面的景象。當你能夠有分別心的時候,你能夠觀察得到外界的各種因緣;而當你沉浸在剛才所說的頑空的時候,則會什麼都不能分別而誤以為這就是空空如也的真空。當四周都是茫茫的濃霧和煙塵的時候,則會出現昏昧不堪的景象;而當雲收霧散的時候,則又會出現清清明明的景象。”

  “阿難,所有你能看見的這些種種不同的景象,我來給你歸還一下他們,讓他們歸於各自的本來發生的來源,也就是本來的因。為什麼稱作是這些景象的本因呢?比如說吧,阿難,剛才那些景象中的光明的部分,我會把它歸於太陽,為什麼呢?因為在沒有太陽的時候,就不會有光明,因此我說光明應當歸還於太陽,太陽就是光明的本因。”

  “按照同樣的道理,因為是夜裡,烏雲擋住了月亮,才會出現黑暗,因此黑暗就應當歸還於烏雲遮擋住了月亮。你能夠通透地看到講堂外的景象,這個通透,則應當歸還於門窗和孔隙。而不能看到外面的障礙堵塞,則應當歸還於牆壁的阻擋。你能夠對外界進行各種攀援,則應當歸還於分別心。你那什麼都沒有的頑空,則應當歸還於那個毫無分別的空洞。彌漫的煙霧,則應當歸還於灰塵。清清朗朗的景象,則應當歸還於雲開霧散。”

  在這裡的八還之說,在我們現代人看來,可能會感覺有些牽強,但是在當時的古代印度的客觀條件下,這樣的說法,卻能夠達到應有的效果。就如同之前佛反復強調的那樣:所有你認為是你的一切事物,都可以用因緣來進行分析,只要是能夠歸於因緣所生的,肯定就不是真正的自己;凡是除了因緣所生法而外的,不是你自己那又是誰呢?

  佛只不過是用另外的方式,在這裡重新闡述了一番而已。

  佛這是開始點題:“阿難,這個世界上的所有一切,沒有一個事物可以逃脫出這個規律。你能夠看見明暗、通塞、空有、郁淨這八種不同景象的,那個稱作‘見性、見精’的非常玄妙的東西,你還能歸還給誰呢?為什麼這麼說呢?”

  佛自己做出了答案:“如果說這個見性,可以歸還於光明的話,這個見性就不應當能夠看見黑暗了。因此說,你所然能夠看到明暗通塞等八種類型的雖然不斷地可以變化,但是你能夠看得到這八種景象的見性,卻從來不會變化。那些能夠被歸還出去的自然就不是你了,而這個根本就歸還不出去的,不是你還能是誰呢?因此我們就可以的得出這樣的結論:你自己,本來就是清淨的,本來就是光明的,本來就是明了的,本來就是圓滿的。全部都是你自己的原因,才會產生了迷惑,才會忘失了自己的本性,才會在輪回中沉淪不已。”

  “因此佛說:所有的眾生,真是可憐啊!”

 

上一篇:第二卷 第六章 “見性就是自己”的推理
下一篇:第二卷 第四章 山河大地皆是妙明真心中物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