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經咒頌念

 

超然法師:《楞嚴經》輕松學 卷五(之六)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楞嚴經》輕松學 卷五(之六)

  憍梵缽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有口業,於過去劫輕弄沙門,世世生生有牛呞病。

  “接著,憍梵缽提尊者從座位上起身,五體投地禮拜佛陀,恭敬地對佛說:我有口業在身,曾經於過去劫當中,輕視嘲弄四果沙門,所以其後的世世生生裡面,都患有牛呞病。”

  【憍梵缽提】即《楞嚴經》第四卷當中,那位“異舌知味”的驕梵缽提,由於是音譯,“憍”與“驕”同音,可以相互取代。

  所謂的“牛呞病”,大約是指人的吃相很難看,好像牛在反刍一般,動作很慢,很誇張。但這也有好處,那就是,人家細嚼慢咽,不僅有利於消化吸收,還特別擅長於用舌根來細細地品嘗味道。

  換句話說,人家“舌根猛利”呀。於是呢,世尊便應機化導,讓憍梵缽提從“知味”下手來修行。

  ——所以,修行不在於彌補短處,而是反過來,要學會運用和發揚自己的長處。哪一根猛利,就用哪一根來修行。憍梵缽提的舌根最猛利,他曾用舌根嘲弄四果沙門而造業,也因此而由舌根來承受業報,生生世世都有牛呞病。

  但同時,其舌根的“知味性”也因此而特別猛利,世尊明了於此,於是便教給憍梵缽提觀察“知味性”的心地法門。

  具體如何修呢?那就是:

  如來示我一味清淨心地法門,我得滅心入三摩地。觀味之知,非體非物,應念得超世間諸漏。

  “如來您為我開示‘一味清淨心地法門\’,我因此而得以滅盡分別心,入甚深三昧。”

  “於三昧中,再來觀察舌根之‘知味性\’,發現它既不來自於身體(舌頭),也不來自於食物。它終究了不可得,也不會斷滅,不會被任何味塵所左右,而了了常知。於是,我便在這一念之間,得以超出一切世間有漏煩惱。”

  如何是“一味清淨心地法門”?

  答:舌根所知味道千差萬別,苦辣酸甜具足,這個不叫做“一味”,而叫做“眾味”。但是,無論遇到哪一味,只要從這個“味道”往“知味性”回頭反觀,就會發現,雖然“眾味”千差萬別,可是,那個“知味性”並無兩樣。

  好,那就請大家把平時習慣於放在“味道”上面的那個注意力,讓它學會隨時回頭反觀“知味性”,轉移到“知味性”上面來。於是呢,“味道”之間的差別越來越平淡了。久而久之,如此反觀的力量純熟以後,您雖然不曾失去辨別“味道”的能力,但是,您會發覺,您的心已經不在意酸甜苦辣了。當品嘗著“眾味”之時,您的“知味性”如如恆一,不動不亂,這就叫做“一味清淨”。

  “知味性”已經做到“一味清淨”,同時,您的第六意識心呢,也就不會再隨著“味道”進行虛妄分別,而常在三昧,歸於“心地”也,故名“一味清淨心地法門”。

  這並不容易做到,需要信心,需要環境,需要智慧,需要善根,需要心無牽掛,需要持之以恆。

  假如您真正做到了,那麼,隨著“知味性”脫開“眾味塵”,您的心也同樣會脫開一切塵勞煩惱,它將在一念之間超出三界輪回,就如同憍梵缽提尊者一樣:

  內脫身心,外遺世界,遠離三有,如鳥出籠。離垢銷塵,法眼清淨,成阿羅漢。如來親印,登無學道。

  “我因此得以內脫身心之我執,外忘世界之法執,遠離欲有、色有、無色有之三有,猶如飛鳥出籠一般,超出了三界輪回。”

  “在內離心垢、外消塵縛之後,我便得到了清淨法眼,成就阿羅漢果。如來您親自為我印證,已經位登無學道。”

  有人問:不是說阿羅漢破盡了“我執”,還存有“法執”嗎?您怎麼說憍梵缽提“外忘世界之法執”呢?

  答: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阿羅漢與辟支佛,不僅破盡了“人我執”,他們也破除了部分“法我執”,只是殘留了一部分非常微細的“法我執”而已,那就是對於“清淨法性”的微細執著;或者說,對於“涅槃”的微細執著。

  假如二乘聖者不曾破除對於山河大地之“法執”的話,那麼,請問,他們怎麼會具有那樣廣大不可思議的神通功德呢?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還味旋知,斯為第一。

  “佛陀您詢問哪個法門最圓通,據我的修證過程,以反觀味道,歸於如如‘知味性\’,得‘舌根圓通\’為上。”

  此乃“十八界圓通”當中“六根圓通”之第四“舌根圓通”,亦名“知味性圓通”。

  接下來,第十位由畢陵伽婆蹉尊者自述圓通:

  畢陵伽婆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發心從佛入道,數聞如來說諸世間不可樂事。

  “接著,畢陵伽婆蹉尊者從座位上起身,五體投地禮拜佛陀,恭敬地對佛說:在我最初發心跟隨您出家修道之時,多次聽聞如來您宣說世間的一切都是苦,都是不可樂著之事。”

  【畢陵伽婆蹉】漢譯“余習”,尚存留有宿世輕慢習氣的緣故。

  畢陵伽婆蹉尊者曾於過去五百世當中常為婆羅門種姓,在古印度社會當中地位尊貴,故此形成了輕慢習氣。當他此生隨佛出家,證得阿羅漢果以後,慢習仍有殘留。

  尊者曾多次經過一條恆河的支流,阿羅漢雖然具備了五眼六通,可以飛行變化,但是,運用神通力並不符合人世間的因緣與因果。因此,通常的情形是,阿羅漢需要過河的時候,便可以向河神提出請求,說:“尊神,請住流。”

  既然有聖者提出了請求,隨順這個因緣,河神便會恭敬地執行,暫時讓河水停住,請聖者過路。聖者過去了以後,河水又恢復了常態。

  可是,當畢陵伽婆蹉尊者經過這條河的時候,他發現河神正是自己多世以前的婢女。於是,他仍用過去世的稱呼,有些輕慢地說道:“小婢,住流。”河神很不情願地暫停了河水。幾次下來,河神忍無可忍,便向佛陀去告狀,佛陀聽完,讓畢陵伽婆蹉向河神道歉。

  只見畢陵伽婆蹉雙手合掌,神情肅穆地向河神道歉說:“小婢,莫怪。”眾人隨之哄堂大笑,佛陀便為大家解說其中前因後果,大家才明白畢陵伽婆蹉並非故意如此,實無輕慢之心,只是宿世習氣仍在罷了。

  【諸世間不可樂事】世間的一切都是苦,都是不可樂著之事。

  畢陵伽婆蹉聽了世尊的開示,便時常思維觀察,為何世間的一切都是不可樂著之事?這就叫做“如法思維”。他是如此地專注與精進,以至於,在乞食的路上,也不曾空過。

  乞食城中,心思法門。不覺路中毒刺傷足,舉身疼痛。我念有知,知此深痛;雖覺覺痛,覺清淨心,無痛痛覺。

  “有一次,我入城乞食的時候,心裡還在思維觀察世尊所開示的法門。不知不覺在途中踩上了毒刺,被刺傷了腳,很快,竟然全身都疼痛起來。”

  “面對著這個疼痛之苦,我便進行思維觀察,我想,我有一個‘知覺性\’,它能夠感知這徹骨之痛。同時,雖然‘知覺性\’感覺到了疼痛,但是,‘知覺性\’深處的那個‘清淨心\’,它卻沒有任何疼痛和痛覺。”

  印度屬於熱帶,物種極為豐富,好的方面,如香料、水果、藥草等等很多;不好的方面,如毒蛇、毒蟲、毒草等等,也很多。這個“毒刺”就是毒草所生的刺,扎破了腳,毒素隨著血液流遍全身,竟然會全身疼痛,可見其毒性不小。

  畢陵伽婆蹉尊者正在思維觀察人世間的不可樂事,哎,自己就遇到了不可樂事,苦境當前,修行人正好對境觀察。這一觀察,便會發現,“身根”的“知覺性”在感知身體的疼痛;但是,“知覺性”本身會不會“疼痛”呢?

  在您疼痛的時候,您只要踏實觀察,就會發現,“知覺性”本身並不會疼痛;而所謂的“疼痛”,只是“知覺性”的“感受”而已,“感受”是虛妄的,也是一種“錯覺”。這說明,“知覺性”之內在,就是自性“清淨心”,它既不疼痛,也無痛覺,它不會被“錯覺”所影響。

  這樣的話,自己身體裡面,就有了一個感受疼痛的“知覺性”;另外還有一個“清淨心”,它知道“知覺性”在感受疼痛,但它既不疼痛,也無痛覺。可是,一個人的身體裡面,怎麼會同時有兩個“知覺”呢?

  ——為什麼呢?

  ——不知道。

  ——不知道,就是“疑情”。把持住這個“疑情”,不要放松,不要捨棄,非要弄個明白不可。這,就叫做“參禅”。

  這一參,不得了,妄想雜念統統無影無蹤了,心專注在了“疑情”上面,這就叫做“攝念”,收攝心念是也。如此“攝念”,不用多久,自然得入三昧。於三昧當中繼續深入觀察,機緣一到,便會“桶底脫落”,徹悟本來。

  徹悟什麼本來呢?沒有什麼,就是微細的妄想之糾纏消滅了,心與境界的對立融通了。於是,自性清淨心顯現了。

  畢陵伽婆蹉尊者便是如此:

  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寧有雙覺?攝念未久,身心忽空。三七日中,諸漏虛盡,成阿羅漢。得親印記,發明無學。

  “於是,我進一步思維觀察,這樣反問自己:我只有一個身體,怎麼會同時有兩個‘知覺\’呢?這樣一反觀,心念就被收攝在了這個點上,而不會亂動了。”

  “像這樣收攝心念不久,就進入了三昧,於三昧當中繼續觀察,忽然之間,身心境界消散如空。接下來,繼續安住修行了三七二十一天,便以空慧滅盡了一切有漏煩惱,成就阿羅漢果。有幸得到如來您親自印證,說我已經明達無學道。”

  顯然,畢陵伽婆蹉尊者的實修當中,“攝念未久,身心忽空”是其要點,這也就是所謂的“三昧”,以及由“三昧”而發生的“無漏慧”。這樣的禅修,正是咱大家需要學習和實踐的地方。

  這樣的禅修,不太可能在都市紛紛擾擾的人群當中去實現,它更適合於山林曠野,至少是在清淨伽藍。再至少,您總得是個沒雜事兒的閒人吧。即使得到了這樣的三昧,通常也還需要一段時間的安住,例如所謂的“三七日”,即三七二十一天的安住修行,才能夠逐漸化解種種煩惱習氣,讓“無漏慧”得以成長、透徹而無處不在。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純覺遺身,斯為第一。

  “佛陀您詢問哪個法門最圓通,據我的修證過程,以攝念完全關注‘知覺性\’,而遺忘‘身根\’之感受,得‘身根圓通\’為上。”

  某人問:關於“純覺遺身”,享有“獨步楞嚴”之美譽的圓瑛法師解讀為“純一本覺,遺忘身心”,您以為如何?

  答:法師解讀固然不錯,只是有失方便,並不符合修行人用功的實際情形。顯然,法師把“純覺遺身”之“覺”僅僅理解為“本覺”,那麼請問,您現在能夠找到“本覺”嗎?

  某人:找不到。估計,畢陵伽婆蹉尊者在最初用功的時候,也找不到吧?

  答:是的。因此,畢陵伽婆蹉尊者並不是從“本覺”下手來觀修的,而是從與“身根”有密切關系的那個“知覺性”來下手的。那麼,再請問,您現在能夠找到自己“身根”的“知覺性”嗎?

  某人:嗯,好像可以,但需要靜心與專注,需要環境。可是,“知覺性”與“本覺”有何關系呢?

  答:“知覺性”的根源就是“本覺”,因此,只要專注在“知覺性”上面,逐漸放捨對於“身根”觸受的攀緣,久而久之,就會做到“純覺遺身”,您的心純粹顯現為一個“覺性”,而遺忘了,或者說,超越了身體感受。

  此時的“覺性”,已經不僅僅是“知覺性”了,它就回歸了“本覺”。因此,圓瑛法師的解讀也絲毫不錯,就在那時,畢陵伽婆蹉尊者“純一本覺,遺忘身心”,而得證無漏聖果。

  此乃“十八界圓通”當中“六根圓通”之第五“身根圓通”,亦名“知覺性圓通”。

  接下來,第十一位由須菩提尊者自述圓通:

  須菩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曠劫來心得無礙,自憶受生如恆河沙。

  “接著,須菩提尊者從座位上起身,五體投地禮拜佛陀,恭敬地對佛說:我自遙遠劫以來,‘意根\’知法沒有障礙,具備空性智慧和宿命通,可以觀察到自己,已經投生了像恆河沙數那樣多的生生世世。”

  【須菩提】漢譯“空生”,剛出生的時候,家中庫房裡的財寶忽然變得空無一物,他父親大驚,趕忙請人卜卦,得一“善吉”之卦,故亦名“善吉”。七天之後,家中財寶復現,故尊者亦名“善現”。乃是佛陀十大弟子當中的“解空第一”。

  【曠劫】遙遠劫。

  【心得無礙】指須菩提尊者“意根”知法沒有障礙,天生具備宿命通,具備空性智慧。此“心”大約指“意根”。

  初在母胎,即知空寂。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眾生證得空性。

  “當初我在母胎的時候,就已經知道諸法空寂之理。出生之後,逐漸覺悟到十方世界皆是空寂,同時也可以幫助有緣眾生證得空性。”

  由於須菩提尊者不是一般的阿羅漢,乃是久行菩薩道的大菩薩,助佛宣化而來,所以,即便未見佛陀之前,也有如此功德。

  蒙如來發,性覺真空,空性圓明,得阿羅漢。頓入如來寶明空海,同佛知見。印成無學,解脫性空,我為無上。

  “承蒙如來您顯發‘如來藏中,性覺真空,性空真覺,清淨本然,周遍法界……’,我因此而覺悟了如來藏之圓明空性,得阿羅漢果。頓時悟入如來寶明空海,同於佛陀知見。”

  “您為我印證已經成就無學聖果,且贊歎我對於‘解脫性空\’的了悟,在諸弟子當中最為第一。”

  佛陀開示諸如“如來藏中,性覺真空,性空真覺,清淨本然,周遍法界……”之類的法義,並不僅僅在楞嚴法會當中,而是時有宣說。如來說法,不失時機的緣故。

  當以往如來宣說如此法義之時,須菩提尊者便以其天生無礙的“意根”契入了“空如來藏”,成就無漏聖果。其入道途徑,關鍵在於“意根”的“覺知性”之圓通無礙。

  有人問:此“意根”之“覺知性”如何才能夠圓通無礙呢?

  答:心不住法,法自圓通;法法若能圓通,必是心無掛礙。只要“不在意”,凡事不牽掛於心,此“覺知性”本自圓通。

  世間人為何事事糾纏不清,處處煩惱不休呢?因為,他們在意的事情太多了,把虛假的幻相都當真了,沒有智慧的緣故。如何才能夠有智慧,乃至於具有如同須菩提尊者一般的“空慧”呢?好好靜心學習佛經吧,锲而不捨,耐心參尋,早晚會覺悟“空慧”的。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諸相入非,非所非盡,旋法歸無,斯為第一。

  “佛陀您詢問哪個法門最圓通,據我的修證過程,以了知諸相非相,乃至於‘知非\’之‘知性\’,與‘所知\’之‘非相\’一同窮盡而歸於空,如此回觀法界,歸宿於無相無性,得‘意根圓通\’為上。”

  本段經文不長,但含義頗深,請逐字逐句耐心體會。

  此乃“十八界圓通”當中“六根圓通”之第六“意根圓通”,亦名“覺知性圓通”。

  接下來,第十二位由捨利弗尊者自述圓通:

  捨利弗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曠劫來,心見清淨。如是受生,如恆河沙。世出世間種種變化,一見則通,獲無障礙。

  “接著,捨利弗尊者從座位上起身,五體投地禮拜佛陀,恭敬地對佛說:我自遙遠劫以來,就已經獲得了‘心見清淨\’。”

  “這樣轉世受生了無數次,如同恆河沙數一樣數不清。每一世當中,對於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的種種現象變化,一見到就會通達,不會有障礙。”

  【心見清淨】“心見”即“眼識”,“心見清淨”則指眼識雖然明了色塵境界,善分別於色塵境界,卻不會沾染於色塵境界,不會因色塵而發生貪、嗔、癡等不良情緒。

  於是,“心見清淨”的人,天生便會通達一切色塵相狀之變化。表現在生活當中,就會絕頂聰明與智慧,學習能力特別強大,舉一反三,聞一知百。捨利弗尊者就是如此。

  捨利弗尊者到底有多聰明呢?據記載,尊者見佛之後,聽佛說法,七天就通達了全部佛法教義,半個月就證得了阿羅漢果。故名“大智捨利弗”。

  捨利弗尊者生生世世都能夠“一見則通,獲無障礙”,這太厲害了。但是,必須要見到才可以,還是離不開因緣。在法緣沒有成熟之前,就遇不到佛法,也不可能通達於佛法。

  終於有一天,修習外道法的捨利弗迎來了自己的法緣:

  我於中路,逢迦葉波兄弟相逐,宣說因緣,悟心無際。

  “一次,我在途中,遇到迦葉三兄弟前後相隨而行,經過交談,迦葉兄弟為我宣說了因緣之法,我因此而覺悟到,心本來是沒有邊際的。”

  【迦葉波兄弟】即:迦葉三兄弟,是當時頗有影響力的外道老師。老大優樓頻螺迦葉,漢譯“木瓜林”,有弟子約五百人;老二伽耶迦葉,“伽耶”是山名,也是城名,有弟子約二百五十人;老三那提迦葉,“那提”是河名,有弟子約二百五十人。

  當佛陀度五比丘之後,便前往度化迦葉三兄弟,顯現了種種不可思議的神通妙用,以及慈悲智慧,才讓優樓頻螺迦葉心服口服,甘願拜佛陀為師,其五百弟子也都願意相隨。而後,伽耶迦葉和那提迦葉也都願意跟著兄長,一同隨佛出家,於是,便有了早期的約千人之僧團。

  不久,捨利弗和大目犍連各率弟子一百人,同來尋佛出家;緊接著,聰慧的耶捨長者之子朋熏在佛陀的啟發下發心出家,有近五十人受朋熏影響,也來投佛出家。這樣,便形成了約一千二百五十比丘的龐大僧團。

  這一千二百五十比丘陸續證得阿羅漢果,具足五眼六通。他們發現,自己在多生以來都是外道修行人,卻遲遲不能證果,直到今生遇到佛陀,才成就了阿羅漢果。因此,他們內心對佛陀無比感激,便時時追隨佛陀,擁護佛陀說法度生,成為佛陀的常隨眾。

  【相逐】前後相隨。佛制比丘行走之威儀,應當一字縱隊前後排列,按照戒臘多少,長者居前,整齊有序。以區別於當時外道們的散亂無序,顯得格外莊嚴。

  關於捨利弗尊者見佛之緣由,據相關資料,有兩個版本,本段經文是其中一種。大致情形如下:

  當師父沙然梵志去世以後,捨利弗和目犍連便成為老師,各自帶領著一百弟子修行。一天,捨利弗走在路上,忽然看見對面來了三個沙門,正是迦葉三兄弟,他們前後相隨而行,整齊、威儀而有序。捨利弗從來沒見過如此莊嚴的修道者,同時,他以“心見清淨”之智慧,已經知道這些都是了不起的修行人,而他們的師父呢,就更了不起了。

  於是,捨利弗便上前搭話,問道:“尊師何人?”迦葉三兄弟回答:“我師釋迦牟尼。”捨利弗又問:“尊師授汝何法,可得聞乎?”迦葉三兄弟回答:“一切諸法本,因緣無生生;若能解此者,則得真實道。”就是這個偈語,大智捨利弗一聽,立即悟道,覺悟到心性無邊無際,得須陀洹果。

  巧合的是,不久,大目犍連也在乞食的路上遇到了迦葉三兄弟,經過交談,同樣聽聞了這個偈語,據說,也因此而悟道,證得初果(見後文)。於是,二人商議之後,便帶領著弟子們一同隨佛出家,成為佛陀身邊的常隨眾。

  另一個版本是:

  一天,捨利弗走在路上,遇到馬勝比丘從對面走來,馬勝比丘乃是五比丘之一,其威儀極為莊嚴,神情肅穆而安詳,竟然把捨利弗看呆了,他從來沒見過如此莊嚴的修道者。

  於是,捨利弗便上前搭話,問馬勝比丘:“尊師何人?”馬勝比丘回答:“我師釋迦牟尼。”捨利弗再問:“尊師授汝何法,可得聞乎?”馬勝比丘回答:“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吾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聽了這個偈語,捨利弗立即心開悟解,法喜充滿。

  回去以後,捨利弗把這個偈語轉述給師弟目犍連,目犍連同樣獲得悟解。於是,兩人一同帶領弟子前往見佛,都跟隨佛陀出家,成為佛陀身邊的常隨眾。

  從佛出家,見覺明圓,得大無畏,成阿羅漢。為佛長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

  “於是,我便與大目犍連一起,帶領弟子們跟隨佛陀出家。在您的教導下,我從‘心見清淨\’到達了‘見覺明圓\’,心境寬廣,無所畏懼,成就阿羅漢果。”

  “您贊歎我為佛長子,我之成就乃是從佛口宣說之妙法而生,我之法身智慧亦是從佛法化生。”

  【見覺明圓】“眼識”之“心見”變得光明圓滿。“見覺”即“心見”,即“眼識”。

  如何才能夠“得大無畏”?

  答:一旦覺悟心性非生非滅,遍滿法界,知其不隨生死而生死,不因業力而轉變,更有何畏懼呢!捨利弗尊者亦復如是,由“見覺明圓”而達心性圓滿之涅槃,故無所畏懼。

  同樣,真正的悟道者也是如此,他們不會再畏懼種種逆境和業報,對於疾病,對於死亡,等等,都能夠坦然面對。

  捨利弗尊者之所以被佛陀贊為“長子”,被大眾尊為“長老捨利弗”,除了年高德重之外,皆因其“心見”清淨光明之廣大智慧,為眾弟子當中公認的“智慧第一”。

  究其根本,佛法乃是智慧之法,所謂“智慧勝過神通力”是也。在菩薩“六度萬行”當中,以“般若波羅蜜”最為第一,稱為“第一波羅蜜”。“般若”正是“智慧”,超脫掛礙的解脫智慧。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心見發光,光極知見,斯為第一。

  “佛陀您詢問哪個法門最圓通,據我的修證過程,以‘心見清淨\’則發生智慧之光,智慧之光到了極處,便會通達如來知見,得‘心見圓通\’最為第一。”

  此乃“十八界圓通”當中“六識圓通”之第一“眼識圓通”,亦名“心見圓通”。

  接下來,第十三位由普賢菩薩自述圓通:

 

上一篇:超然法師:《楞嚴經》輕松學 卷五(之七)
下一篇:超然法師:《楞嚴經》輕松學 卷五(之五)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