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輕松學 卷五(之四)
爾時,世尊普告眾中諸大菩薩,及諸漏盡大阿羅漢:汝等菩薩及阿羅漢,生我法中得成無學。吾今問汝,最初發心悟十八界,誰為圓通?從何方便入三摩地?
“當時,世尊便對眾弟子當中的諸位大菩薩,以及諸位已得漏盡的大阿羅漢們說道:你們各位菩薩與阿羅漢,都出生在佛法當中,並證得了無學果位。”
“那麼,我來問你們,你們最初發心修證圓通,覺悟‘十八界\’的時候,是以其中的哪一界最為圓通呢?你們是用什麼方法證入‘甚深三昧\’的呢?”
【生我法中】出生在佛法當中。
佛弟子的色身生命來自於父母,而其法身慧命則來自於佛陀與教法。因此,佛陀在大乘經典當中,時常贊歎諸位大弟子,說他們“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即是佛子”,等等。
【三摩地】此處特指大菩薩與大阿羅漢所成就的種種“出世間三昧”,亦名“甚深三昧”,亦名菩薩“無量百千三昧”。其內容,就是具備無漏慧及種種功德妙用的定慧等持之禅境。
世尊所問,正是阿難尊者最關心的“圓通本根”,也是咱大家最關心的修證根本。同時,世尊並未局限於“六根”來發問,而是直接把修法的范疇拓展到了“十八界”,涵蓋了整個法界。
其實,“十八界”與“七大”是並列的概念,它們都涵蓋法界,都無所不包,只是立名的側重有所不同,分類方式開合有別而已。
有人問:既然如此,那“五蘊”也涵蓋法界,也和“十八界”、“七大”是並列的概念,是否也可以作為獲得圓通之途徑呢?
答:當然可以。只是,“五蘊”亦名“五陰”,在《楞嚴經》最後,世尊將從另一個角度來闡發“五蘊”圓通之修法,即破“五陰”而成就圓通,成就“六根互用”之修行歷程。詳見第九卷和第十卷。
在世尊發問之後,諸位聖弟子們紛紛予以回應。首先,是最早成道的“五比丘”,由其中的憍陳如尊者做代表,來回應世尊的詢問,表明他們所修的圓通法門:
憍陳那五比丘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在鹿苑,及於雞園,觀見如來最初成道,於佛音聲,悟明四谛。
“於是,憍陳如尊者等五比丘,便從座位上起身,五體投地禮拜佛陀,憍陳如恭敬地對佛說:我們在鹿野苑和雞園修道的時候,見證了如來成就正覺的最初情形,得到佛陀您最早的教化,我們都是聽到佛陀說法的音聲,而覺悟了四聖谛。”
【憍陳那】即“阿若憍陳如”,簡稱“憍陳如”,譯為“最初解”,是“五比丘”當中第一個證悟阿羅漢果的人。
【鹿苑】即“鹿野苑”,亦名“鹿園”,也被稱為“仙人住處”,或“聖者來臨之地”,等等。
“鹿野苑”之得名,據說在遠古之前,此地為森林,是一個龐大鹿群的居住地。後來,那裡的國王打獵至此,發現鹿極多,從此便經常來打獵,鹿群傷亡慘重,整日裡惶恐不安。於是,鹿王獨自來到王宮,以人的語言求見國王,問國王為何要打獵?國王回答,說喜歡吃鹿肉。鹿王便允諾每天進貢一頭鹿,請求國王不要再到鹿群所在地去打獵。國王高興地答應了。
從此,每天都有一頭鹿自己走進王宮,供國王食用。國王也守護著自己的諾言,再也不去打獵了。有一天,鹿王親自來到了王宮,說是來進貢的,國王大為驚訝,問道:
“難道我已經把鹿群都吃光了嗎?”
鹿王回答:“承蒙大王慈悲,鹿群得以繁衍生息,越來越壯大了。”
“那你為何親自前來進貢呢?”
“今天輪到一頭懷孕的母鹿,明天它就要生產了,可是,整個鹿群誰都不願意替它,所以,我就替它來了。”鹿王平靜地回答。
國王聽了以後,被深深地感動了,他發誓從此再也不吃鹿肉,再也不去打獵了。同時,國王下令保護鹿群所在地,任何人都不許侵擾。
這個地方因此得名“鹿野苑”,據說,久遠以來,這裡不僅僅是鹿群的安樂家園,也是許多仙人和聖者的修行之地。
【雞園】古印度“雞頭摩寺”所在地,也是佛教著名的道場,歷來多有聖者住持。
佛問比丘,我初稱解,如來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圓,我於音聲得阿羅漢。
“當佛陀詢問諸比丘是否已經了悟的時候,我首先回應,得到您的印可,稱我為‘最初解\’,賜名‘阿若多\’。”
“您的法音微妙無比,秘密契合於圓滿法界,讓我從音聲得證阿羅漢果。”
【佛問比丘】指佛陀一邊詢問五比丘,一邊開示,而“三轉四谛*輪”,具體情形如下:
當時,佛陀成就正覺以後,從菩提樹下來到鹿野苑,度化自己最初弟子。五比丘本來共同商議好了,大家都不要理睬悉達多,因為他竟然捨棄了苦行,以為他退道了。可是,當佛陀來臨之時,自然有覺悟者的威德之光,使得五比丘不由自主都起身相迎,恭敬禮拜。
於是,佛陀為五比丘說法,所謂“三轉四谛*輪”,即:
初轉,亦名“示轉”,佛陀告訴五比丘: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
二轉,亦名“勸轉”,佛陀說道: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
然後,佛陀便詢問五比丘,是否已經了悟。憍陳如首先回應,便是:
三轉,亦名“證轉”,憍陳如尊者對世尊說: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
就這麼簡單,憍陳如尊者首先在五比丘當中證得寂滅,成就阿羅漢果。關於其中法義,請大家自行查閱學習,善自體會。
【阿若多】翻譯為“最初解”。
有人問了:佛陀在世的時候,弟子們證果為何那樣容易呢?
答:一是時節因緣優越;二是人家根機猛利;三是佛陀的慈悲加持與引導;四是在此之前,人家已經苦修多年並早已深入禅定了。以如是種種因緣,證果比較容易。
再問:如今又為何如此困難呢?
答:塵俗擾擾,人心雜亂;既少正見,又缺禅修。微小功德,尚圖果報;廣大布施,誰人肯行?若有一絲一毫的財色名利之牽掛,想要得證無漏聖果,真比登天還難呀。
不是說別人,我自己也是如此,大家各自努力。
由於憍陳如尊者等五比丘,都因佛陀說法之音聲而入道,在“十八界”當中屬於“六塵”之“聲塵”,所以他小結說: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音聲為上。
“佛陀您詢問哪個法門最圓通,據我們的修證過程,以音聲之‘聲塵圓通’為上。”
此乃“二十五圓通”之第一,名為“聲塵圓通”,“五比丘”因佛陀說法之法音而獲得圓通,成就阿羅漢果。法音屬於“聲塵”,故名“聲塵圓通”,屬於“六塵圓通”之一。
有人問:“六塵”當中,不是應當以“色塵”為首嗎?為何要先開示“聲塵圓通”呢?
答:“六塵”本無先後次序,只是隨著人們的習慣而以“色塵”為首,究其本質,“六塵”是平等的。由於五比丘乃是最早的佛弟子,也是最先在佛陀教導下證得阿羅漢果的出家眾,因此,由他們首先來回應世尊的詢問,順理成章。
另外,《楞嚴經》特別強調“耳根圓通”法門,所以首先開示“聲塵圓通”以作鋪墊。最後,到了第六卷,才由觀世音菩薩開示“耳根圓通”,這樣首尾呼應,凸顯出“反聞聞自性”之修法,為娑婆世界眾生的最佳圓通法門。
接下來,第二位是優波尼沙陀尊者自述圓通:
優波尼沙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觀佛最初成道。
“接著,優波尼沙陀尊者,也從座位上起身,五體投地禮拜佛陀,恭敬地對佛說:我也是最初見證佛陀成道的人之一。”
觀不淨相,生大厭離。悟諸色性,以從不淨,白骨微塵,歸於虛空。空、色二無,成無學道。
“但我貪欲較重,您便教導我修習不淨觀,通過觀察種種色相不淨而生起了大厭離心。於是,我逐漸覺悟到‘色性’並不真實,從不淨的色身,終將變成一堆白骨,白骨也終將風化粉碎為微塵,微塵再風化為‘極微塵’和‘鄰虛塵’,最終將歸於虛空。”
“當‘色性’消融之後,‘空性’也了不可得,於是證入寂滅無為,從此成就無學道。”
【優波尼沙陀】亦名“優波尼殺昙”,翻譯為“極微”、“塵性空”等等。尊者因觀察“色塵”之微粒,從“微塵”到“極微塵”,再到“鄰虛塵”,直至了悟色性不實而覺悟空性,得證阿羅漢果。
其實,不淨觀的道理並不難懂,只是需要實修,長期實修觀察。當禅修觀察到“色性”不實,等同於“虛空性”的時候,還應當知道,“空性”也並非實有,兩者皆是“本空”。
當證悟了“色性”與“空性”皆是本空之時,色、空二法也就通達無礙了,此時的禅修者,便會發起廣大神通,但未必已得聖果,有些外道也可以修行到如此境界,如此境界不可停留。有智慧的人,於此處一回頭,便會了知自性非生非滅,本來寂滅無為。如實證悟了自性,知其即是法性,即是空性,那才是無學道的聖者,如阿羅漢、辟支佛,乃至於八地以上菩薩,等等。
——法理如此,至於實際修行,大家各自努力。沒條件修行的人,好好積累福慧因緣,為將來的實修解脫打好基礎吧。
如來印我名尼沙陀。塵色既盡,妙色密圓。我從色相得阿羅漢。
“如來您為我印證,並賜名‘尼沙陀\’。”
“當我修行到‘色塵\’消盡之時,便覺悟了無處不在的自性妙色,它微密難知而圓融周遍。因此,我是從觀察色相之修法而最終證得了阿羅漢果。”
【尼沙陀】譯為“色性空”。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色因為上。
“佛陀您詢問哪個法門最圓通,據我的修證過程,以觀色入空之‘色塵圓通\’為上。”
此乃“十八界圓通”當中“六塵圓通”之第二“色塵圓通”。
接下來,第三位由香嚴童子自述圓通:
香嚴童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聞如來,教我谛觀諸有為相。
“接著,香嚴童子也從座位上起身,五體投地禮拜佛陀,恭敬地對佛說:我曾聽如來說法,您教我仔細觀察一切有為境界相,看看它到底從何而來。”
【香嚴童子】香光莊嚴童子。因以童子身出家修行,以童子身得證聖果,故名童子。香光莊嚴則是其修行方法,也是如來的印可與賜名。
我時辭佛,宴晦清齋。見諸比丘燒沈水香,香氣寂然來入鼻中。我觀此氣,非木、非空,非煙、非火。去無所著,來無所從。由是意銷,發明無漏。
“那時,我告辭佛陀之後,便獨自斂神靜坐,齋戒清修。偶然間見到有比丘點燃了沉香,當時沒有風,可香氣依然默默地飄進了我的鼻子。”
“於是,我便按照您的教導,觀察這個香氣的來處。觀來觀去,卻發現它既不來自於沉香木,也不來自於虛空;既不來自於煙,也不來自於火。”
“它飄去而無所停留,飄來卻沒有來處,就這樣來去如空。推而廣之,一切法也都是這樣的來去如空,哪裡有什麼好分別的呢。我因此而消滅了虛妄分別之‘意識\’,顯明了無漏智慧。”
【宴晦清齋】斂神靜坐,齋戒清修。其中,“宴”即宴坐,指息心靜坐;“晦”即收斂心神,不胡思亂想。
【沈水香】即“沉水香”,簡稱“沉香”,是最名貴的香木之一,也是名貴藥材,氣味高雅沉靜,有安神養心之功效。
“香氣”為何不來自於沉香木?因為,單單把沉香木放在那裡不點燃,就不會有濃郁的香氣(當然,極淡的香氣是有的,但遠處的人聞不到;而且,和點燃後的香氣不太一樣)。
“香氣”為何不來自於虛空?因為,別處的虛空就沒有這個香氣。
“香氣”為何不來自於煙?因為沒有風,根本看不到煙飄過來。況且,別的煙就沒有這個香氣。
“香氣”為何不來自於火?因為,沉香木上的火星離人很遠,沒見它跑過來。
類似的觀察,大家可以參考《楞嚴經》第三卷當中,有關“十八界”虛妄,本如來藏妙真如性之論述,其中,世尊已經開示得很清晰了。
如來印我,得香嚴號。塵氣倏滅,妙香密圓。我從香嚴,得阿羅漢。
“承蒙世尊為我印證,並賜予‘香光莊嚴\’之名號。”
“當時,當我放棄了意識的虛妄分別,‘香塵\’之氣味忽然消滅,便覺悟了無處不在的自性妙香,它微密難知而圓融周遍。因此,我是從觀察香氣之修法而最終證得了阿羅漢果。”
【倏(音:書)滅】忽然消滅。“倏”,忽然,忽然間。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香嚴為上。
“佛陀您詢問哪個法門最圓通,據我的修證過程,以觀察香氣來處之‘香塵圓通\’為上。”
此乃“十八界圓通”當中“六塵圓通”之第三“香塵圓通”。
接下來,第四位由藥王菩薩和藥上菩薩自述圓通:
藥王、藥上二法王子,並在會中五百梵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接著,藥王菩薩和藥上菩薩,還有與會的五百位梵天王,也共同從座位上起身,五體投地禮拜佛陀,恭敬地對佛說:”
【藥王菩薩】乃久行菩薩道之等覺大菩薩。據《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記載,過去無量劫以前,日月淨明德如來出世之時,藥王菩薩就已經成就了“現一切色身三昧”,此乃十地菩薩之甚深三昧,當時名為“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後來,為報佛恩而燃身供佛,自在地捨棄色身,為十方諸佛所贊歎。
需要說明的是,“燃身供佛”這個修法,通常是地上菩薩的法門,為了徹底斷除“色執”與“色因”,斷除輪回之因而修此法,凡夫不可盲目效仿。因為,尚未於色身得自在的緣故,容易因疼痛而產生嗔恨心和懊悔心,適得其反。
據《法華經》和《楞嚴經》,凡夫修行人可以“燃指供佛”,或者在臂膀上“燃燈供佛”,等等,以表明自己出離輪回之心,作為將來斷盡輪回的菩提種子。因為,要想成佛,必須要徹底放棄對於色身的貪愛,當“色執”消融之際,菩薩才有可能位登八地,證入無為。
【五百梵天】在三千大千世界當中,有三類梵天王。其中,統轄整個大千世界的梵天王只有一位,即“大梵天王”;其下,每一個大千世界當中,有一千位中千世界梵天王;每一個中千世界當中,有一千位小千世界梵天王。正因為三千大千世界當中有如此眾多的梵天王,所以,在許多重大法會上面,才會有諸如“五百梵天”等等前來擁護。而他們,其實都是正在行菩薩道的大菩薩。
據《華嚴經》等經典,小千世界梵天王,多由八地菩薩示現;中千世界梵天王,多由九地菩薩示現;大千世界梵天王,多由十地菩薩示現。
【法王子】菩薩之別號。佛陀為“無上法王”,菩薩則為“法王之子”,故名“法王子”。
下面,藥王菩薩代表大家,首先闡述自己修行成就之前的宿世因緣。原來,二位菩薩與五百梵天王,入道之前,曾在久遠劫中,做人世間的“良醫”,即醫德醫術俱佳的優秀醫生:
我無始劫,為世良醫,口中嘗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名數凡有十萬八千。如是悉知苦、醋、鹹、淡、甘、辛等味,並諸和合俱生變異。是冷、是熱,有毒、無毒,悉能遍知。
“我們大家無始劫以來,常常做人世間的良醫,口中嘗遍了這娑婆世界的種種藥物,如草、木、金、石之類等,其名字與種類多得數也數不清。”
“對於這些藥物,我們完全了知其苦、酸、鹹、淡、甜、辛辣等味道,以及各種藥物混合之後,共同變化出來的味道。對於這些藥物是屬於涼性還是屬於熱性,是有毒還是無毒,等等,也都能夠完全了知。”
【草、木、金、石】幾乎包括了自然界的一切物類,無論花草、樹木、金屬、礦石,等等,大都可以入藥。
【十萬八千】此乃約略數字,意思是多得數也數不清。
自古以來,人類的良醫,就如同神農嘗百草一樣,必須得充分了知“藥性”,其中,首先是其“味性”,通過“味性”再進一步了解,是涼性還是熱性,是有毒還是無毒,等等。然後,再針對病人的病情,予以適當的藥物配伍,便可以藥到病除。
因此,藥王菩薩等,他們宿世常為良醫的緣故,對於“味性”特別擅長。後來,當他們遇到如來出世之時,那是遠古的古佛了,那位世尊順應著他們的根機,便教導他們觀察“味性”的來處,他們因此而得以悟入:
承事如來,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離身心。分別味因,從是開悟。
“後來,我們由於恭敬承事如來,得到如來的教導,方才了知‘味性’既不是空,也不是有;既不屬於身心根識,也不在身心根識之外。”
“我們如此分別觀察‘味性’之因,卻終究了不可得;雖不可得,此‘味性’也不曾落入斷滅,它即是不可思議的‘如來藏性\’,我們因此得以開悟。”
【身心】身指六根,心指六識。此處,則特指舌根與舌識。
有人問:藥王菩薩為何不說明,自己是在哪位如來的教導下開悟的呢?
答:那是因為,藥王菩薩、藥上菩薩以及五百梵天王,他們未必由同一位如來所教化。
再問:那為何他們會一同起身,來共同回應世尊的詢問呢?
答:他們都因觀察“味性”而得道,所修都屬於“味塵圓通”的緣故。
蒙佛如來,印我昆季藥王、藥上二菩薩名。今於會中為法王子,因味覺明,位登菩薩。
“承蒙如來的印可,並賜予我們兄弟藥王與藥上兩菩薩名號。”
“如今,我們在楞嚴法會當中,作為世尊您的法王子。追溯以往,我們都是因為觀察‘味性\’,獲得了覺悟明了,方才證入菩薩果位的。”
【昆季】兄弟。其中,“昆”即兄,“季”則指兄弟當中的老小。
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味因為上。
“佛陀您詢問哪個法門最圓通,據我的修證過程,以觀察‘味性’之‘味塵圓通’為上。”
此乃“十八界圓通”當中“六塵圓通”之第四“味塵圓通”。
接下來,第五位由賢護菩薩等自述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