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經咒頌念

 

超然法師:《楞嚴經》輕松學 卷二(之六)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楞嚴經》輕松學 卷二(之六)

  如來知其魂慮變慴,心生憐愍,安慰阿難及諸大眾:諸善男子!無上法王,是真實語,如所如說,不诳不妄。非末伽黎四種不死,矯亂論議。

  “如來知道大家內心焦慮恐懼,六神無主。於是生起了慈悲憐憫之心,安慰阿難以及在座的大眾:各位善男子!如來是通達一切的無上法王,這些都是真實的開示,都是如實而說的,沒有任何欺騙和虛假。”

  “不同於末伽黎無因外道,強說四種不死的顛倒錯亂之說。”

  【魂慮變慴(音:社)】內心焦慮恐懼,六神無主。“慴”同“懾”字,是懼怕的意思。

  【無上法王,是真實語,如所如說,不诳不妄】亦如《金剛經》雲:“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诳語者、不異語者”。

  所說心口如一,名為“真語”;所說符合實際狀況,名為“實語”;所說隨順法性,名為“如語”;所說不欺騙,名為“不诳語”;所說從來一致,名為“不異語”。

  【末伽黎】古印度外道六師當中的第二種,翻譯為“不見”,屬於“無因外道”。

  【四種不死】依據《楞嚴經》第十卷,五陰魔境當中的行陰魔境裡面,類似於末伽黎之類的外道禅修者,認為法性是:亦變亦恆,亦生亦滅,亦增亦減,亦有亦無的。法性因此而不亡,叫做“四種不死”。

  世尊知道在座的非無學大眾們,對於“無是見者”和“無非見者”之法義暫時還無法領會,知道他們內心恐懼不安,便予以好言安慰,宣說如來口業清淨之功德,讓大家擁有信心。並如此鼓勵說:

  汝谛思惟,無忝哀慕。

  “請你們仔細思維觀察,不要辜負了如來對你們的憐愛之心,以及你們對如來的仰慕之意。”

  【無忝(音:舔)哀慕】不要辜負了如來對你們的憐愛之心,以及你們對如來的仰慕之意。

  “忝”:有愧,慚愧,例如:忝列師門。引申為“辜負”。“哀”:憐愛,憐憫。“慕”敬仰,仰慕。

  是的,修行就是如此,咱大家都應當奉行世尊的教導:“谛思惟,無忝哀慕”。只有通過仔細深入地觀察學習,才有可能明了法義,乃至於明理與見性,最終成道並弘法。這才堪稱是“上無愧佛心,下無愧己靈”啊。

  就我個人來說,我倒覺得,“谛思惟”這個學修的過程本身,就是其樂無窮的,就是法喜充滿的。遠遠勝過了那些人間瑣事,勝過了那些愛恨糾葛,也勝過了那些充斥著名利與謀算的所謂豐功偉業。在這個混亂的娑婆世界,能夠有個簡單的環境,在簡單的生活裡面,專心“谛思惟”大乘妙法,呵呵,夫復何求呢!

  不過,這樣的環境,並不可能依賴於別人的施捨與恩賜,也不僅僅在於宿世的福德因緣,更多的,要看咱自己如何抉擇了。在合適的時候,做出有勇氣的抉擇,乃是智者之所為。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要為自己爭取“谛思惟”的修行時間與空間,否則,這漫漫人生,哪裡有啥意義呢。

  看到法會當中的非無學大眾們,對於“無是見者”和“無非見者”之法義難以領會,並因此而恐懼不安,文殊大菩薩慈悲地參與了進來,來協助世尊開導大眾。

  是時,文殊師利法王子,愍諸四眾,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此諸大眾,不悟如來發明二種精見色空,是、非是義。

  “這時,法王子文殊師利菩薩,因為憐憫當時四眾弟子們的緣故,在大眾當中,從座位上站起來,五體投地禮拜佛陀,雙手合掌,恭敬地向佛說道:世尊!在座的大眾們,沒有領悟您所闡發的,關於‘見精’與‘色空物象’之間,是與不是,這兩種深奧的法義。”

  【二種精見色空,是、非是義】關於‘見精’與‘色空物象’之間,是與不是,這兩種深奧的法義。

  “精見”就是“見精”;“色空”就是種種物象,其中,包括色相與虛空。“是、非是義”也就是“見精”與“色空物象”之間的關系,包含兩種法義,即:1、“無是見者”,“色空物象”當中沒有哪個是“見精”;2、“無非見者”,“色空物象”當中也沒有哪個不是“見精”。

  世尊!若此前緣色空等象,若是見者,應有所指;若非見者,應無所矚。而今不知是義所歸,故有驚怖。非是疇昔善根輕鮮。

  “世尊,這些當前的塵緣,包括色法和虛空等一切物象,如果說是‘見精\’的話,應當可以把‘見精’確定地指出來;(實際上,根本指不出來,所以阿難得出結論:其中‘無是見者’。)如果說不是‘見精’的話,人就應當看不見這些物象了。(實際上當然看得見,所以阿難得出結論:其中‘無非見者’。)”

  “如今,大家因為不明白這個法義的宗旨和意趣,所以才會驚慌恐怖,而並非他們在過去世當中,所累積的善根太微少了。”

  【前緣】當前的塵緣。

  【是義所歸】這個法義的宗旨和意趣。

  【疇昔】從前。此處指過去世。

  【善根輕鮮】所累積的善根微少。“輕鮮”就是微少。

  咱大家學佛修行,究竟能夠到達啥程度,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善根,二是精進。所謂善根,也就是福慧資糧的宿世累積;所謂精進呢,則是今生對於福慧資糧的培植。就咱自己來說,踏踏實實地培植福慧資糧,是最重要的修行。而對於那些缺少善根的人來說,他們沒有足夠的根基來接受佛法,是不可以向他們講述深奧法義的。因為,那必然會導致懷疑和誹謗,使他們在無意中造下極大的惡業。

  ——因此,有的時候,說法是一種慈悲,回答問題是一種慈悲。而有的時候呢,不為他們說法也是一種慈悲,有些問題不回答,也是一種慈悲呀。

  像《楞嚴經》這樣深奧的經典,真正能夠堅持認真學習下去的人,不會太多。因為,這需要極大的宿世善根,具備的人很少。

  正因為在座的大眾,宿世善根足夠深厚,所以,下面,文殊菩薩才替大家向如來請法,請問甚深之法。哎,不明白不要緊,只要有足夠的善根,就會有足夠的法緣。慈悲的文殊菩薩,如此請問世尊:

  惟願如來大慈發明,此諸物象與此見精,元是何物?於其中間,無是、非是?

  “但願如來您以大慈悲心,進一步闡發明示,這些物象和這個見精,其本來究竟是什麼?在它們之間,‘是\’和‘不是\’,竟然都不成立呢?”

  【無是、非是】“無是、無非是”的省略。

  大菩薩一開口,就直指要害,直指本來。“元是何物”,就是要追究一下“物象”和“見精”的本來面目。

  下面這段經文,就是世尊的解答,同樣直截了當,直接顯發出法界的真實相,所謂“諸法實相”。

  佛告文殊及諸大眾:十方如來及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

  “佛陀告訴文殊菩薩,以及在座的大眾:十方世界的一切如來,以及諸位法身大菩薩們,在他們自性所安住的甚深三昧當中,所謂的‘見精\’(能見之性)與‘見緣\’(所見的一切物象),以及在‘見緣’的基礎上,心念進一步分別與執著出來的各種相,都如同病人眼中所看到的虛空花一樣,純屬幻覺,本來就不是實有的。”

  【大菩薩】梵文“菩薩摩诃薩”,翻譯為“大菩薩”,是指初地以上的法身大士,也叫做果位菩薩。

  【自住三摩地】自性所安住的甚深三昧,也叫做“自受用三昧”,或者“自性三昧”,也就是“首楞嚴三昧”。那也是法身的實際狀況,不是修得的,而是本有的。

  【見與見緣,並所想相】所謂的‘見精’(能見之性)與‘見緣’(所見的一切物象),以及在‘見緣’的基礎上,心念進一步分別與執著出來的各種相。

  依唯識學來說,這個“見”是指第八識能緣的“見分”,“見緣”是指第八識所緣的“相分”,“所想相”則是指依此“見分”和“相分”所起的“依他起性”和“遍計執性”。

  依《大乘起信論》來說,在“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裡面,“無明”屬於三細當中的“無明業相”,本段經文的“見”屬於三細當中的“能見相”,“見緣”屬於三細當中的“境界相”,這“三細”同時產生,不分先後。

  然後呢,“所想相”就是所謂的“六粗”,它是在“能見相”和“境界相”的基礎上,也就是在“見”和“見緣”的基礎上,分別執著而來的。

  “所想相”,或者說“六粗”(只是相對於前面“三細”來說,叫做“粗”。對於普通人來說,其實並不粗,反倒很微細),共有六種,從細到粗,層層生起:1、智相:就是心依賴於所緣境界,所發起的最初微細分別,其內容是“愛或者不愛”。2、相續相:智相當中的分別心得以持續,苦樂開始形成,微細分別念相續不斷,能夠起惑造業,維持生死輪回(其實就是第七末那識的微細生滅念,《楞嚴經》卷十所說的“行陰”,它也是生死輪回的基礎)。3、執取相:在相續分別的基礎上,形成了執著和取捨,苦樂的感受被強化了,變得很真切。4、計名字相:執著和取捨被進一步強化,連虛假的名字、名詞、榮譽等等概念,都要執著計較。5、起業相:在執著和取捨的催促下,為了維護名字、榮譽、利益等等概念,而發動造作行為,造種種業。6、業系苦相:有了前面的業行造作,自然會隨業受報,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終究不得自在,苦海無邊。

  由此可見,這個“所想相”,可真是無所不包啊,值得大家深入學習。

  【虛空華】也就是“虛空花”,指患有眼病的人,由於眼球被擠壓變形等原因,而在當前虛空裡面看到的那些星星點點的花點。或者,血壓低的人,猛地站起身來的時候,所看到的眼前“金星亂冒”,等等。也叫做“眼前花”,純屬幻覺,並非實有。

  【本無所有】本來就不是實有的。但不應當理解為:本來就不存在。因為,一切法性,本來不滅的緣故。

  既然“虛空花”能夠顯現,既然種種幻相能夠發生,就已經說明,在“虛空花”顯現的那個地方,在種種幻相發生的同時,其根源必然不屬於斷滅,那裡絕不是一無所有,至少,那裡擁有著幻化的妙能力呀。

  在佛菩薩的“自受用三昧”當中,“見與見緣,並所想相”本來就不是實有的,是幻相。那麼,在佛菩薩的智慧觀察當中,其真相是什麼呢?世尊繼續說道:

  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雲何於中,有是、非是?

  “這個‘見精\’,以及‘所緣的一切物象\’,本來都是無上菩提微妙、清淨、光明之體性(即:妙明真心)。在這個真如一體當中,怎麼會有什麼‘是\’和‘不是\’呢?”

  【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這個‘見精\’,以及‘所緣的一切物象\’,本來都是無上菩提微妙、清淨、光明之體性。

  所謂“菩提妙淨明體”,也就是“妙明真心”,就是“如如法身”。在諸佛菩薩們的自性三昧當中,也就是法身當中來觀察,一切都是法身本身,沒有例外。

  此時,所謂的“見精”,就是法身之“法眼”;所謂的“一切物象”,正是法身之“法相”。以法眼觀法相,嘿嘿,本來是法法一如啊。

  【有是、非是】“有是、有非是”的省略。

  那麼,所謂的“自住三摩地”,也就是大菩薩的“自性三昧”,到底在哪裡呢?咱大家是否具備呢?

  答:毫無疑問,咱大家,乃至於一切眾生,人人本有,各各不無。依據諸大乘經典,以及禅宗祖師們的慈悲開示,它就是咱大家的“本來心”,當前即是,不在別處,不是修來的。只是呢,迷情深的人,不認識罷了。

  莫說迷情深,尚存一點兒迷惑,也難得明了呀。正所謂“一片白雲橫谷口,幾多歸鳥盡迷巢”。咱大家的心裡,只要還殘存一丁點兒牽掛、執著與留戀,不肯放捨的話,無論您牽掛的是啥,那麼,明心見性的大好時節就還沒有到來。從這一點來說,明心見性的確是很難的。

  各位兄弟姐妹,許多同修都覺得自己已經明白了甚深法義,可為啥就是不能夠當下明心呢?

  答:一是明白得還比較淺,心與法還沒有足夠相應;二是功力不足,他這個“明白”是間斷的,而不是相續的,看到經典似乎明白,回到了生活,馬上就迷失。這樣的話,即使明白,也只是明白了一些道理而已,還不曾把法落實在心裡面。只是明理,未到明心。

  所以說,修行是需要專門進行的。如果您確實已經充分“明理”了的話,說實話,您自然就會放下手裡的一切瑣事,專門去修行。至於親人、事業、家產之類的東西,對於充分“明理”的人來說,完全可以放得下。放下親人,並不是不慈悲,而是放下狹隘的感情,然後呢,才會顯發出廣大的慈悲。“一人修行,全家受益”,是對親人更有意義的回報。即使他們現在不理解,將來,早晚也會明白的,會感恩的。

  還有啥比修行更加有意義呢?還有啥比修行更加能夠利益人類與世界呢?還有啥比修行更能夠利益自己呢?對我來說,生命不是最可寶貴的,自利利他的修行,學習與宣揚佛法,才最可寶貴。因為,我是一個“明理”的人。

  “明理”並不容易,就比如這個“無是見者”與“無非見者”之妙理,就不太好理解。所以,世尊與文殊菩薩繼續問答討論,通過現前的比喻,幫助咱大家體會。世尊問道:

  文殊,吾今問汝: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為無文殊?

  “文殊師利,我現在問你:就比如對於你文殊菩薩來說,是否還有另外一個文殊,叫做‘是文殊’?或者,有另外一個文殊,叫做‘非文殊’呢?”

  【無文殊】即:非文殊。

  在這個比喻當中,“文殊”比喻“見精”,“是文殊”比喻“物象是見”,“非文殊”比喻“物象非見”。

  得出的結論呢,那就是:在原本的一個文殊裡面,根本沒有一個“是文殊”,所以,當前物象“無是見者”;也根本沒有一個“非文殊”,所以,當前物象“無非見者”。其中的邏輯關系非常缜密,請大家仔細體會。下面是文殊菩薩的回答:

  如是,世尊:我真文殊,無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則二文殊。然我今日非無文殊,於中實無是、非二相。

  “是這樣的,世尊:我是真正的文殊,沒有另外的‘是文殊’了。”

  “為什麼呢?因為,如果還有一個‘是文殊’的話,就有兩個文殊了。(另外一個必然是‘非文殊’)”

  “然而,對於當前的我來說,也沒有另外一個‘非文殊’。在我一個文殊當中,其中根本就沒有‘是’和‘非’這兩種情況。”

  同樣,對於一體的廣大“見精”來說,它無所不包容,一切“物象”都在其中,都與其同體不二,咋會有哪個物象“是見精”,又咋會有哪個物象“非見精”呢。

  下面,世尊對於文殊菩薩的提問:“此諸物象與此見精,元是何物?於其中間,無是、非是?”進行小結。

  佛言:此見妙明與諸空塵,亦復如是。本是妙明無上菩提淨圓真心,妄為色空及與聞見。

  “佛陀說道:“這個微妙光明的‘見精’,和虛空、色塵等一切物象之間,也是這樣的道理。”

  “它們本來都是無上菩提,都是那個清淨圓滿的‘妙明真心’,被虛妄地認作了色塵和虛空,以及見、聞、覺、知之性而已。”

  在運用比喻說明了“於其中間,無是、非是”的道理之後,世尊再次重申,這個“見精”和一切“色空物象”,本來都是咱的“妙明真心”。只是被咱的分別心“錯認”為了分開的“色空物象”與“見聞覺知之性”而已。

  “見精”並不僅僅代表“見”,它也同時代表著“見聞覺知之性”,因為,它們本來就不是分開的,而是同一個妙能力的不同作用而已。

  因為“於其中間,無是、非是”這個法義比較深奧,也非常重要,所以,世尊再次予以比喻說明,順便,也把“真月”和“第二月”的關系作了說明:

  如第二月,誰為是月?又誰非月?文殊,但一月真,中間自無是月非月。

  “就如同眼睛受到擠壓,看到的‘第二月’一樣。在那兩個月亮當中,能說哪一個是月亮,能說哪一個不是月亮呢?”

  “文殊師利,在一個月亮的真實境界當中,其中自然沒有什麼‘是月亮’和‘不是月亮’。”

  需要注意的是,當咱的眼睛受到了擠壓,再來看天上的月亮,這時,天上有了兩個月亮,請問:哪一個是“真月”呢?

  答:兩個都是“第二月”。

  再問:為什麼呢?

  答:因為眼睛已經變形了,根本就看不到“真月”,“真月”是一不是二啊。

  這就好比,一顆扭曲的心靈,是見不到“真理”的。而一顆正直光明的心靈呢,“真理”已在其中矣。所以說,“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所以說,修行,在於修心;修心呢,在於明心見性;所明的“心性”在哪裡呢?就是咱大家沒有造作與扭曲的“本來心”呀。

  “本來心”離咱是不會遠的,假如說,不帶有包裝的身體,就是“本來身”的話;那麼,不帶有包裝的心,就是咱的“本來心”了。它必然不離當下,必然光明磊落,必然一絲不掛。蓮花生大師把它叫做“赤裸的心”,生動而准確,值得大家借鑒。

  關於“第二月”,如世尊前文所說:“此見雖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也就是說,咱的“見精”是“第二月”。可是,“第二月”總是結伴出現的,哎,眼睛一變形,就變出了倆月亮,都是“第二月”。那麼,此時,在“見精”之外,另一個“第二月”在何處呢?

  答:它就是“見精”所緣的種種“物象”啊。

  這樣就清楚了,就在當前,當咱大家觀察到自己的“見精”,正在面對著種種“物象”之時,此情此景之外,不可能另外有一個“妙明真心”了。

  而是呢,“見精”與“物象”本來就是“妙明真心”,被咱大家“錯認”為了“能見”的“見精”,面對著“所見”的“物象”而已。

  此時,咱大家只要放下對於“能見”和“所見”的“錯認”,那麼,“見精”當即就自在了,不會再被種種“物象”所牽引,而只是圓滿地明了與包容。此時,您的心境,大約就是“妙明真心”了。說大約,那是因為,凡夫的“明心見性”並不徹底,只是相似的。

  這個相似的“明心見性”,就叫做最初的“悟道”,得大智慧,心地豁達,了無牽掛;而將來真正的“明心見性”,是指初地菩薩,稱為“大乘見道位”,分證法身,屬於“證道”,超凡入聖,功德類似於佛陀,人間罕見。

  到這裡,世尊全面解答了文殊菩薩的提問。回轉頭來,下面這段話,是對阿難尊者,以及有學大眾們說的,因為他們前面“茫然不知是義終始,一時惶悚,失其所守”。在經過了世尊與文殊菩薩的慈悲答問以後,這個問題應該可以明白了。同時,“第七番顯見”也即將告一段落。

  世尊對阿難及有學大眾說道:

  是以汝今觀見與塵,種種發明,名為妄想。不能於中,出是、非是。

  “因此,你們如今觀察到的那個‘見精’與‘前塵物象’,以及種種發揮,本來就是錯認,無論怎樣研究探討,都叫做妄想分別。沒有辦法從其中超越出‘是’和‘不是’這兩種局限。”

  哎,在一如的“妙明真心”當中,錯認出了“見精”和“前塵物象”,對立由此而發生,那麼,以後的種種矛盾也就無法避免了。亦如蓮花生大師所說:“於無二義,分之為二而致誤,若二不能融合為一不能成佛。因為皆是一心,輪涅本來無分別,若去斷離取捨仍流轉於輪回。”

  原來咱的心與種種境界,“皆是一心”,都是一如的“妙明真心”啊。如此智慧,僅僅依靠咱自己去修行體悟,啥時候才能夠明了呢。所以說,修行先要學習,跟隨著佛菩薩好好學習。一旦學習明白了,心法相應,一剎那就可以開悟“妙明真心”,那時,您的智慧眼當中,無處不是妙心妙性,沒有了對立差別,哪裡還需要去指認哪個物象是見精,哪個物象不是見精呢。

  因此,世尊小結到:

  由是真精妙覺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只有通過明了這個‘真精妙覺明性’,才能夠讓你們超越‘指得出來’和‘指不出來’的局限。”

  【真精妙覺明性】即是:妙精明心,即是:妙明真心,即是:妙真如性。

  【出指、非指】“出指、出非指”的省略。意思是:超越‘指得出來’和‘指不出來’的局限。

  因為“物象”與“見精”本來一體,本來不可分,所以,想要從“物象”當中指出“見精”是不可能的。但是,隨手所指,又有哪個“物象”不是“見精”呢。乃至於,信手拈來,又有哪個物象不是“妙明真心”呢!生活裡面的點點滴滴,時時處處,哪裡不是“妙明真心”呢。只是要透得過才好。

  到這裡才會明白,一如的“妙明真心”當中,“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不明白的人,指也指不出來;明白的人呢,隨手所指,皆是妙心妙境,完全不會再被“指得出來”和“指不出來”所困擾了。

  到這裡,大家應當知道,禅宗門下,那些“雲門餅子趙州茶”、“麻三斤”、“干屎厥”等等,看似不可思議,實則,盡在信手所指,無非本來面目也。一切禅宗公案,都不可能超越大乘經典,只不過,是大乘教法的自如運用罷了。

  覺悟得透徹,才能夠運用自如;要想覺悟,常隨覺悟者而學,常隨佛學,常隨佛經而學。大家正好從此努力。

  (“第七番顯見”結束,世尊引導阿難觀察一切物象,通過其中“無是見者”與“無非見者”,顯發出見性與一切虛空及物象,本是妙明真心,眾生虛妄分立而已。下面是“第八番顯見”,世尊將通過與外道見解相對比,顯發出見性非因非緣,非自然,非不自然)

 

上一篇:超然法師:《楞嚴經》輕松學 卷二(之七)
下一篇:超然法師:《楞嚴經》輕松學 卷二(之五)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