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多少能力就去做多少事情。 除了外在有相的布施以外,奉獻自己的能力或勞力幫助他人,也是一種布施。比如從事慈善事業,擔任社會義工,利用一點時間去照顧孤苦伶仃的人,如貧窮的孤兒、老人等等。類似這些社會服務,都是累積資糧的方式。這種布施是多多益善的。
在藏區,有些人沒什麼錢財很貧窮,可是他們會用自己的勞力來累積資糧。我們可以看到,在馬路上很多人拿著掃把,沿路將一條條道路掃得干干淨淨。雖然沒人安排他們去做這些事情,也沒有人會付薪資給他們。可是他們認為能給大眾一條干干淨淨,沒有障礙的道路,是對社會大眾的一種布施。
還有,當地方上蓋廟時,很多人會義務幫忙不求回饋。不管一個月二個月或兩三年,甚至有人一輩子都這樣發心做下去。我以前有個大伯,他的手工藝非常好, 擅長木雕和切割石頭。當川藏嘉絨地區蓋寺廟時,他總自願參與建廟的工程,他認為這是上供諸佛菩薩最好的方式。有時候地方上有人要蓋房子需要木工,沒人給他任何報酬他也會去幫忙,一直都非常熱心,大家樂意稱他為“菩薩”。
他除了很勤於奉獻之外,其它時間就是持六字大明咒,平時默默做事很少講話。他謙虛到連寺廟給他的一杯水都拒絕接受。他說:“家裡有茶葉,我要喝茶的話,回家可以喝。這是大眾供養寺廟用的,我不喝。”後來噶陀寺要蓋廟,他又從嘉絨去到噶陀蓋廟。他一生付出很多的心力和體力,只要能供僧眾聞思修的事他都積極去做,並始終覺得很快樂很滿足。有些有錢人雖然有財富,卻不能為大眾做什麼事。他雖然沒有錢財,卻可以無怨無悔地付出這麼多。
除了為社會大眾服務之外,我們好好照顧自己家裡年邁的父母,也算是一種布施。父母養育我們從嬰兒一直到成人,即使我們老了,在父母眼中也永遠是小孩。每個老人的一生都在為國家社會和兒女付出,當他們失去工作能力的時候,很多做兒女的竟會開始嫌棄他們。覺得他們啰裡啰唆愛管閒事,老是障礙自己的理想和前途,這是不孝的。
西藏人有一句警語說,小狗小貓和小孩是人人歡喜的來源,老狗老貓與老人是令人討厭的來源。這是一般人最會犯的毛病。但是如果你是修行人,要將這句話修正過來,雖然小狗小貓與小孩討人歡喜,但是對老狗老貓與老人更要去喜歡要去照顧。人們往往都忽略自己有一天也會生病也會老去,到時候也可能沒人喜歡理睬我們。所以現在要好好對待病人或老人,常去照顧他們,多講一些好話給他們聽,要把他們當成令人喜歡的小朋友看待。這些都是不需要太多的金錢和能力,就可以做到的事啊!
有一次我們到新加坡,去看當地佛教社團興建的兩處老人院。一處有七百多人,另一處是二百多人,很多老人幾乎面臨快要臨終的狀況。當我們一進門,大家看到我們好高興,叽叽喳喳開心地說著話。他們大多數彼此語言不通,有的講閩南語,有的講廣東話,有的講馬來語,講著不同的語言。雖然老人院是佛教徒興辦的,裡面卻住著不同的信徒。當時,有的人念阿彌陀佛,有的用基督教的方式,有的用伊斯蘭教的方式來歡迎我們。他們心中的歡喜沒有辦法形容,全都流露在臉上。這種付出時間和能力的慈善行為,是大家都有能力做到的,不一定要施捨錢財,這也屬於財布施的一種。
布施不只是捐贈錢財去蓋寺廟、醫院和學校,或是用金錢去救濟窮人。只要有人遇到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不管我們用什麼方式幫助他人,貢獻自己的心力,這就是布施了。如果我們常常無所求地為人付出,那麼,以後當我們有困難時,也會得到別人的援助。
你擁有多少能力就去做多少事情。你有能力的話,像古時候印度的富商一樣,可以養幾百個、幾千個、幾萬個人都沒關系。如果沒有大能力,至少要學會觀照自己的心,在日常生活中,將正確的發心用到布施上。譬如,在吃飯的時候,想想身體裡有數不清的微生物和我們一起生活,把它們當作布施的對象也一樣可以作布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