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經咒頌念

 

超然法師:《楞嚴經》輕松學 卷一(之五)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楞嚴經》輕松學 卷一(之五)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見內故,不居身內;身心相知不相離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處。

  “阿難尊者恭敬地向佛說道:世尊!就像您所說的那樣,看不見身體裡面,說明心沒有住在身體內部;而身體和心能夠互相知道,不會分離的緣故,說明心也沒有住在身體外面。所以我現在想啊,知道它在一個地方了。”

  {思惟}:“思維”的不同寫法,意思一樣。

  阿難尊者很幽默,他專門用第六意識的推理思維來回答佛陀,似乎,結果是啥,倒無所謂了。只要呢,哎,找個地方,把心放在那裡就行了,就算完成任務。

  佛言:處今何在?

  “佛陀問道:你說的地方在哪裡呢?”

  既然阿難說通過思維,找到了心所在的那個地方,佛陀就繼續追問。

  阿難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內,而能見外,如我思忖,潛伏根裡。

  “阿難回答:這個明了覺知的心,既然不知道體內的情況,卻能夠見到外面的景象,以我現在的思考,它應當潛伏在眼根裡面。”

  {思忖(音:“村”的第三聲)}:忖就是思維、揣度。

  {潛伏根裡}:阿難尊者的意思是說:識心潛藏在眼球裡面。眼根,就是眼睛,也就是眼球。

  關於其中具體原因,阿難尊者繼續回答說:

  猶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兩眼,雖有物合,而不留礙。彼根隨見,隨即分別。然我覺了能知之心,不見內者,為在根故;分明矚外無障礙者,潛根內故。

  “就好比有人,用透明的琉璃做成了兩個小碗,扣在兩只眼睛上面(呵,這就好像眼鏡啊),雖然它扣住了眼睛,卻並不影響眼睛看東西。於是,隨著眼睛看見,同時,藏在眼睛裡面的心也隨即就可以認識和分別了。”

  “以我的思考,能知能覺的心之所以看不見體內,是因為它在眼球裡面的緣故(被眼球內側的不透明的東西,比如肌肉等等,擋住了);之所以把外面看得清清楚楚,沒有任何障礙,是因為它藏在眼球裡面,而兩個眼睛(往前的方向)又像琉璃碗一樣是透明的緣故。”

  {琉璃碗}:用琉璃做成的碗。琉璃,是一種透明的寶物,類似於有顏色的水晶,顏色是天青色,也就是晴天萬裡無雲的時候,天空的那種顏色。

  {彼根隨見,隨即分別}:“彼根”是指“眼根”,也就是眼睛。因為,能見的是眼睛(眼根);能了知與分別的,則是心(意根)。現在,阿難尊者說心潛藏在眼睛裡面,它們是一體的,所以,才正好可以隨見,而隨即分別。

  心識藏在眼球內部,這仍然是無比荒謬的。不過,在古代印度,他們的邏輯非常嚴密,叫做因明,在相互辯論的時候,或者探討法義的時候,大家都盡量會把所有的可能性考慮進去,這是一種求真務實的嚴謹態度,非常可貴。因而,才有了阿難尊者對於心識所在的七處回答,即使有些回答,看起來有些荒謬,但是,作為一種“可能性”,仍然是值得探討的。

  佛告阿難:如汝所言,潛根內者,猶如琉璃。彼人當以琉璃籠眼,當見山河,見琉璃否?

  “佛陀告訴阿難:如果像你說的那樣,心潛伏在眼根裡面,就好比有人用琉璃碗扣在眼睛外面來看東西。那麼,這個人用琉璃碗裡面的眼睛(好似被關在琉璃籠子裡),能夠看見山河大地,它是否也能夠看見琉璃碗呢?”

  {琉璃籠眼}:琉璃碗裡面的眼睛,好似被琉璃做成的籠子關住了一樣。

  這就好比如今戴眼鏡的人,既可以透過眼鏡片看到外面的山河大地,也可以隱約地看到鏡片,比如上面有了劃痕,有了水汽,等等,雖然很透明,還是可以看到的。

  如是,世尊。是人當以琉璃籠眼,實見琉璃。

  “是的,世尊。這個人用琉璃碗裡面的眼睛,確實能夠看見扣在外面的琉璃碗。”

  同理,如果咱的識心確實藏在眼球裡面的話,它也應當可以看見眼球,至少看見其中的一部分才對。而事實上,似乎沒有人可以看見自己的眼球。

  佛告阿難:汝心若同琉璃合者,當見山河,何不見眼?

  “佛陀告訴阿難尊者:假如你的心,確實像琉璃碗扣住了眼睛那樣,是被自己的眼球包在裡面的話,當它透過眼球看見山河大地的時候(如前文所論述,同時,它也應當看見眼球),為什麼卻看不見自己的眼球呢?”

  {汝心若同琉璃合者}:這句經文很濃縮,概括了前面好幾段的論述,需要仔細理解。

  人是否可以看見自己的眼睛呢?如果不借助於工具的話,大概是不行。不過,從辨析的角度來說,需要統觀全局,高瞻遠矚,考慮到一切“可能性”,而予以各個擊破,才是智慧之王道,世尊就是如此。因為,無論人們能夠看見自己的眼睛,還是不能夠看見自己的眼睛,這僅有的兩種“可能性”,最終,都有明顯的不合理之處。請看世尊的論證:

  若見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隨。若不能見,雲何說言,此了知心,潛在根內,如琉璃合?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潛伏根裡,如琉璃合,無有是處。

  “假如心能夠看見眼睛的話,眼睛就和外面的境界一樣了(這樣的話,“見”和“眼睛”就分開了,不再是一體。而心呢?如阿難尊者的說法,此時卻藏在眼睛裡,於是,“心”和“見”也就分開了),又怎麼可能做到“隨見,而心隨即分別”呢?”

  “如果心看不到眼睛,又怎麼能說這個明了覺知的心,潛藏在眼根(就是眼睛)裡面,被眼睛所包裹,就如同前文那個琉璃碗扣住眼睛的比喻呢(在那個比喻裡面,眼睛是可以看見琉璃碗的)?”

  “所以,應當知道,你說那個能知能覺的心,潛藏在眼根裡面,就如同琉璃碗扣住眼睛的情形一樣,沒有辦法成立。”

  {不得成隨}:前文所說的“彼根隨見,隨即分別”就不成立了。

  實際上,在第三處征心當中,阿難尊者前文所說:“此了知心,既不知內,而能見外,如我思忖,潛伏根裡。猶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兩眼,雖有物合,而不留礙。彼根隨見,隨即分別。”這段文字,就是一個典型的“因明”論題,其中,包含著“宗”、“因”、“喻”三要素,現列出如下:

  宗(論題):此了知心,潛伏(眼)根裡

  因(論據):彼根隨見,隨即分別

  喻(比喻):猶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兩眼,雖有物合,而不留礙

  而最後一段文字,世尊破斥這個論題,就是分別從“因”和“喻”著手的。其中:“若見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隨”,這是從其“因”,也就是“論據”的角度來破斥,一旦“論據”不成立了,論題也就被否定了。而“若不能見,雲何說言,此了知心,潛在根內,如琉璃合”,這是從其“喻”,也就是“比喻”的角度來破斥,一旦其本身的“比喻”不成立了,論題也就被否定了。

  因此,《楞嚴經》當中,乃至於許多佛經當中,法義論述是極為嚴密的,其中富含著“因明”的學問(類似於咱如今的邏輯學“三段論”吧,據說,會更合理一些),對此,大家需要有所注意,才能夠真正明了其中的法味。由於我自己對於因明所知甚少,沒有辦法依據因明學來仔細講解,所以,後文,仍舊只是依照經文,粗略疏通法義而已。

  (第三處征心結束,以下是第四處征心)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眾生身,腑藏(髒)在中,竅穴居外,有藏(髒)則暗,有竅則明。今我對佛,開眼見明,名為見外;閉眼見暗,名為見內,是義雲何?

  “阿難尊者恭敬地向佛說道:世尊!我如今又產生了這樣的想法:所有眾生的身體,都是內髒在裡面,而五官的竅穴在外面。裡面有內髒擋著,所以是黑暗的;外面有五官相通,所以是明亮的。現在我面對著佛陀,睜開眼睛就能夠看到光亮,這就叫做見到了外面;閉上眼睛就能夠看到黑暗,這就叫做見到了身體裡面。這個道理對不對呢?”

  {腑藏}:也就是“腑髒”,在中醫當中,把人的內髒劃分為“五髒六腑”,也寫作“五髒六府”,其中,“五髒”是:心、肝、肺、腎、脾;“六府”是:胃是脾府,膽是肝府,膀胱是腎府,大腸和小腸是心、肺之府,三焦是命府。

  {竅穴}:指身體內外相通的器官,例如五官,和大、小便處,等等。

  在這裡,阿難尊者第四次回答世尊,關於“唯心與目,今何所在”的問題。他的答案和第一處征心當中是一樣的,仍舊認為“識心住在身體內”,雖然這個論題早已經被世尊駁斥了,但是,聰明的阿難,再次進行了解讀。他認為,識心住在身體裡面,睜開眼的時候,透過“竅穴”就可以看見外面的光亮;而閉上眼睛的時候,往裡面卻被“腑髒”擋住了,所以見到了黑暗,這也算是見到了身體內部。

  聽起來,似乎有些道理,不過,這種解釋仍然是荒謬的,請看世尊如何予以破斥:

  佛告阿難:汝當閉眼見暗之時,此暗境界,為與眼對,為不對眼?

  “佛陀問阿難尊者:當你閉上眼睛,見到黑暗的時候,這個黑暗的境界到底與眼睛是相對應的,還是不相對應的呢?”

  這裡的“對”,是“相對應”的意思,或者說,“對面”的意思。“能見”的眼睛,與“所見”的境界,必然是“相對應”的,是“對面”的,才叫做“見”。

  若與眼對,暗在眼前,雲何成內?若成內者,居暗室中,無日、月、燈,此室暗中,皆汝焦腑?

  “如果所見到的黑暗,是與眼睛相對應的,是對面的,黑暗就應該在眼睛的前面(也就是外面),怎麼能把它當做是身體內部呢?”

  “如果非要認為,眼睛所對應的黑暗就是身體的內部,那麼,當你在一個黑暗的房間裡,沒有太陽、月亮和任何燈光的時候(這時,眼前只見到黑暗),難道房間裡的黑暗,也成了你的內髒不成嗎?”

  {焦腑}:此處泛指內髒。

  經過簡潔有力的論證,世尊破斥了“黑暗與眼睛相對應”這種情況下,“所見到的黑暗是身體內部”之謬論。下面,還有一種可能性:

  若不對者,雲何成見?

  “如果說眼前見到的黑暗,和眼睛是不相對應的,那又怎麼能夠叫做看見呢?”

  所謂的“看見”,必然是咱的眼睛,找到了對面(也是外面)的一個目標,無論看見的是“黑暗”也好,是“光明”也好,都必然是在眼睛的對面,也在外面。

  可是,就有一些人,非要鑽牛角尖,非要認為,眼睛往內部也可以看見,所見到的黑暗,就可以是身體內部。於是,世尊繼續針對類似觀點進行駁斥:

  若離外見,內對所成,合眼見暗,名為身中;開眼見明,何不見面?若不見面,內對不成。見面若成,此了知心,及與眼根,乃在虛空,何成在內?

  “如果非要說,眼睛離開了外面的境界,反過來往回也能看見的話,那麼,閉上眼睛看到黑暗,把這叫做看見了身體的內部。但是,同樣的道理,睜開眼睛也應該可以往回看見身體的明亮部分,比如自己的臉,為什麼不能夠往回看見它呢?”

  “假如眼睛無法反過來往回看見自己明亮的臉,那麼,它同樣也不能反過來往回看見體內的黑暗。”

  “假如眼睛真能夠反過來,往回看見自己的臉,那麼,這個知覺明了的心,以及眼睛本身,就漂浮在身體外面的虛空當中了,哪裡還會在體內呢?”

  這段經文文字很簡練,需要仔細體會其中的含義,才能夠明了世尊嚴密的推論過程。

  推論和推理,運用的是第六意識的思維觀察,當然,對於佛陀來說,那叫做“妙觀察智”。然而,所謂的“轉識成智”,其實沒啥好轉的,東西還是那個東西,只不過,對於分別的內容和結果不再執著了,那時,咱的心猶如虛空一般,通暢而包容,無論如何分別,都是自在的,那就叫做“妙觀察智”。

  下面,世尊繼續駁斥前文“此了知心,及與眼根,乃在虛空”的可能性,予以徹底的摧破。在許多人看來,這似乎有些多余,但在古印度因明的嚴密角度來看,還是有必要的。

  若在虛空,自非汝體,(若是汝體,)即應如來,今見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已知,身合非覺。

  “如果你能夠看見自己的臉,心和眼睛就跑到了虛空當中,自然就不再是你的身體了。否則,如果跑到了虛空裡,也可以是你的身體的話,那麼,如來現在也能看見你的臉,也在虛空當中,如來豈不也成了你的身體?”

  “這樣的話,你的眼睛能看,就已經代表了心的知覺,身體就應該不再另外有知覺了(這是指如來也成了阿難的身體,也有一個知覺。於是,阿難有了兩個知覺,這是不可能的)。”

  {身合非覺}:你的身體(此處指如來的身體成為了阿難的身體)就理應當不再有知覺了。“合”,就是“理應當”。

  可是,就有一些人,執著於自己可以有兩個知覺,那該咋辦呢?對此,世尊繼續予以破斥:

  必汝執言:身眼兩覺,應有二知。即汝一身,應成兩佛。是故應知:汝言見暗,名見內者,無有是處。

  “假如你堅持認為,身體和眼睛可以有兩個知覺的話,那就應該有了兩個知覺之心(“若實有知別無佛”,知覺即是佛)。這不就等於說,在你一個人的身體當中,將來可以成就兩尊法身佛嗎?(在梵文當中,佛是覺性的意思,也就是知覺。所以,一個人有兩個知覺,將來就會成就兩尊法身佛,依據大乘佛法,這是極為荒謬的)”

  “所以,應當知道,你所說的,見到黑暗就叫做見到了身體內部,沒有辦法成立。”

  {應成兩佛}:這裡的“佛”,是指法身佛。雖然如來可以千百億化身,不過,法身無二尊。

  經過一系列嚴密的推敲,對於阿難尊者試圖以“開眼見明,名為見外;閉眼見暗,名為見內”,來重新證明“心識在身體內部”,世尊予以了徹底的駁斥。

  (第四處征心結束,以下是第五處征心)

 

上一篇:一位慈悲的老和尚將惡緣轉成善緣的故事
下一篇:海濤法師:對症念佛號,有什麼問題念什麼佛號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