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經咒頌念

 

超然法師:《楞嚴經》輕松學 卷一(之三)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楞嚴經》輕松學 卷一(之三)

  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

  “阿難尊者見到佛陀以後,一面頂禮,一面忍不住悲傷哭泣,痛恨自己從無量劫以來,一向偏重多聽多學,而沒有能夠完全具備解脫道力。於是,阿難尊者誠懇地向佛請問,十方世界的一切如來,之所以能夠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在微妙的奢摩他(止念靜覺)、三摩缽提(如幻三昧)和禅那(離相寂滅)法門當中,其最初的入門方法是什麼呢?”

  {無始來}:有兩種含義,其一、是指無量劫以來;其二、是指世界無始無終,找不到開始之處。

  {未全道力}:尚未完全具備四谛(苦、集、滅、道)當中的“道”谛。阿難尊者已經見道,但修道尚未完成,所以叫做未全道力。

  {奢摩他}:一般翻譯為“止”,是指經由“止息雜念”,而獲得覺悟的修行方法。

  {三摩}:全稱叫做“三摩缽提”,或者“三摩提”,或者“三昧”,是指定慧等持的修行方法。在《圓覺經》當中,也特指如幻三昧。

  {禅那}:字面意思是“靜慮”,在這裡,以及《圓覺經》當中,則指的是寂滅離相的修行方法,類似於中國的禅宗法門。

  {最初方便}:最初的入門方法。

  按照通常的說法,阿難尊者此時大約已證初果,是小乘見道位,只見空性,未見法身。因尊者過於重視聽聞和記憶,忽略了聞、思、修三部曲當中的“修”,而遲遲不能夠實證四果阿羅漢,在佛陀身邊,幾乎算是一個特例,因為,世尊的一千二百五十位常隨比丘弟子,都已經證得阿羅漢果。

  就道力來說,初果須陀洹,還不足以降伏大梵天的咒語,甚至於,還會被咒語所控制,而不由自主,這就叫做“未全道力”。因此,阿難尊者才會有這次險些破戒的經歷。那麼,如果破戒了,有啥嚴重後果嗎?有的,第一、依照戒律,阿難將會失去比丘的資格,失去戒體;第二、在這一生當中,阿難將無法證得四果,最多證三果。這是因為,破戒,是證果的極大逆緣。換句話說,證聖果,也是需要因緣的,極為殊勝的福德因緣。

  咱大家開悟自性也是如此,也需要福德因緣。這個因緣,一方面來自於自己宿世修行的積累,那叫做善根;另一方面,則來自於今生的努力修學,首要的是發起真實道心,也就是出離心和菩提心,其次,就是要堅持不懈地修學。

  這次經歷,讓阿難尊者很慚愧,由於聽聞過許多佛經,他知道成佛需要實修三種法門,如《圓覺經》所說,在“若諸菩薩,悟淨圓覺”的基礎上,實修“奢摩他”、“三摩缽提”和“禅那”三種妙法,就可以成就無上正覺。所以,阿難尊者就向佛請問,這三種修行,其最初的入門方法是什麼。

  ——是什麼呢?

  ——毫無疑問,如佛陀在《圓覺經》所說,那就是“悟淨圓覺”呀。

  顯然,阿難尊者雖然已經見到了空性,證得了初果,卻還不曾全面明了淨圓覺心,還不曾親見自己的不生滅妙性。因為,見空性,只是明見了自性不實;而見佛性(淨圓覺心)呢?在明了自性不實的同時,還要明了其不生不滅,並且妙用無邊,含容一切,才可以,那才是正覺。

  如此全面地明見自性,現量明白,就叫做“悟淨圓覺”,如《楞嚴經》後文第八卷,以及許多佛經所說,也叫做大乘“悟無生忍”。差之毫厘,失之千裡,如此悟境,實非小乘“悟無生忍”,可以相提並論。大乘小乘,所覺悟之妙性本無差別,只是,覺悟的透徹程度,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後文,世尊將解答阿難尊者的問題,將會開演“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其實,也就是一步步地教咱大家,如何去“悟淨圓覺”,去覺悟本有的不生滅妙性,從此而趨入究竟堅固的解脫之路。所謂“首楞嚴”,翻譯為“一切事究竟堅固”,正是指不生滅妙性呀。

  於時復有恆沙菩薩,及諸十方大阿羅漢,辟支佛等,俱願樂聞。退坐默然,承受聖旨。

  “當時,還有像恆河沙那樣多的,數不清的菩薩們,以及十方世界的大阿羅漢和辟支佛們,等等,也都很希望聽到佛陀的解答。大家紛紛回到自己的座位,安靜地恭候佛陀宣說妙法。”

  雖然阿難尊者所問的問題,僅僅是“最初方便”,也就是最初的入門方法,但是,借著這個難得的緣起,佛陀將要開演的,卻是一部恢弘的《楞嚴經》。因此,三乘聖者,包括數不清的菩薩們(大乘)、辟支佛(中乘)和大羅漢們(小乘),都對此有所預知,便一起默然靜坐,准備聆聽世尊所開示的難得大法。

  爾時世尊在大眾中,舒金色臂,摩阿難頂,告示阿難及諸大眾: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汝今谛聽。

  (本段經文,原來是放在後面,由於圓瑛法師等等大德們,經過仔細推敲,認為放在這裡更合適,全文會更加通暢,頗有道理,特此隨順。)

  “這時,世尊在大眾當中,舒展出紫金色的手臂,為阿難尊者摸頂加持。”

  “然後,告訴阿難和聽法的大眾:有一個了不起的三昧法門,名字叫做大佛頂首楞嚴王。它具足一切修行法門,它是十方世界的一切如來,都共同因此而超越生死輪回的,最微妙莊嚴的解脫之路。現在,請你們大家仔細聆聽。”

  {大佛頂首楞嚴王}:是本經所開演的妙法之名字,無所不包容,無處不在,叫做“大”;正等正覺名為“佛”;無比尊貴,叫做“頂”;一切事究竟堅固,名為“首楞嚴”;一切法之根本,最為究竟,故稱“王”。

  如此之法,可以總攝一切法,正是究竟了義之佛乘,一切如來,都從此門而超出生死輪回,乃是最微妙不可思議的莊嚴解脫之路。

  阿難頂禮,伏受慈旨。

  “阿難尊者於是五體投地禮拜佛陀,恭敬地領受佛陀慈悲的教誨。”

  佛告阿難:汝我同氣,情均天倫。當初發心,於我法中見何勝相,頓捨世間深重恩愛?

  “佛陀問阿難尊者:你和我是一家人,情同手足。那麼,你最初發起修道之心的時候,是因為在佛陀的教法當中,看到了什麼了不起的東西,一下子就捨棄了世上親人之間的恩愛感情,而出家的呢?”

  {同氣}:阿難是佛陀的堂弟,同一個血統,故名同氣。

  {情均天倫}:佛陀雖然不會落入感情牽掛,但也不會拒絕自然的親情;更由於阿難對於佛陀極為尊敬與信任,佛陀也就把阿難看作如同親兄弟一般。所謂的“天倫”,父子兄弟,夫妻兒女,等等,直系親屬之間,乃是天地間最緊密的倫理關系,故名“天倫”。

  {深重恩愛}:對於人來說,恩情之深,莫過於父母;愛戀之重,莫過於夫妻。像這樣的深重恩愛,能夠放得下的人,的確不多。

  即使,有些人還不曾成家,比如阿難,但是,內心當中對於男歡女愛的向往,對於雙飛雙宿的羨慕,乃是青少年的人之常情。能夠毅然放棄,而出家修行,必然是有極大的因緣。

  在講說首楞嚴妙法之前,世尊特意發問,問阿難到底“見”到了佛法當中的啥殊勝之處,才毅然出家的。這,就引導出了,關於“見”的問題,乃至於後面的“七處征心”,也從此而開啟。

  阿難白佛:我見如來三十二相,勝妙殊絕,形體映徹,猶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愛所生。何以故?欲氣粗濁,腥臊交遘,膿血雜亂,不能發生勝淨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從佛剃落。

  “阿難恭敬地回答佛陀:我因為看到如來,您那三十二種不同凡響的美好相貌,身體與光明交相輝映,就像琉璃寶一樣清淨無暇。”

  “於是,我時常這樣想:如來的相貌不是從父母的欲望和情愛當中產生的。為什麼呢?因為欲望之氣粗俗髒亂,男女交歡的時候,腥臊惡臭的精血混雜在一起,於是有了新的生命。但是,卻不可能誕生像如來這樣純淨的身體和美妙的光明,並且放射出紫金色的種種光芒。”

  “因此,我無比地敬愛佛陀,並心甘情願地跟隨您剃發出家。”

  {三十二相}:在人間示現做教主的佛陀,有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而區別於普通人的相貌,非常莊嚴。具體內容,請查閱《佛學大辭典》。

  正如阿難尊者所說,男歡女愛的欲望之氣相當粗濁,精子卵子都是些腥臭的液體而已,它們在一起,是不可能產生如來那清淨光明相好之色身的。

  同時,咱大家必須要知道,如來示現入胎,假借著母體而現出人的身形,為咱大家演說妙法,是一種極其慈悲的方便,並不是說,如來,就是那個樣子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此乃真實智慧,大家需要深入觀察。

  其實,咱大家也是一樣,咱這個色身,是父母給的,是咱自己的欲望心,結合父精母卵而合成的。但是,並不是說,咱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最多,它只是咱暫時的住所而已。阿難尊者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由於見到世尊清淨光明相好之身,無比仰慕,也因此而相信,佛陀之法,必然極為殊勝,所以,他才跟隨佛陀剃發出家,學修正法。

  佛言:善哉,阿難!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

  “佛陀說道:很好,阿難!你們大家要知道:一切芸芸眾生,之所以從無量劫以來,在生死輪回當中不停地連續流轉,都是因為不知道自己本有的常住真心,不知道自性清淨之體本來就是純淨光明的。所以,就拼命地運用種種妄想分別,正是因為這個妄想分別是極其虛假的,毫無真實可言,所以,才有了同樣虛假的生死輪回。”

  {生死相續}:眾生的色身有生有死,色身死了以後,神識並不會死亡,還會隨著業力,感應出新的色身,就這樣,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如果不證聖果,就沒有窮盡的時候,這叫做生死相續。

  以上所說也叫做“分段生死”,是三界內眾生的生死相續,阿羅漢就能夠斷除分段生死。此外,還有一種更加細微的生死相續,叫做“變易生死”,也就是三乘聖者,以無漏慧,斷除了粗煩惱,但根本無明還在,其微細的心念變化當中,感應出了微細的因果,相互交替發生,稱之為“變易生死”,只有最終成佛時,才能夠斷盡。

  {常住真心,性淨明體}:常住真心就是自性法身,不生滅的緣故;性淨明體就是本覺佛性,本來清淨光明的緣故。這兩者,是一不是二,雖說是一,卻終究不可得,故名不可思議。達摩大師《血脈論》當中,也把它叫做“聖體”。

  {輪轉}:在眾生的生死相續當中,時而隨著善業而上升,時而隨著惡業而下降,就這樣在六道(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當中輪回轉動,無法停止。

  如佛所說,咱大家之所以生死輪回不停,就是因為迷失了自己本有的“常住真心,性淨明體”。於是,只好每天運用妄想分別來度日,妄想,就是生滅念頭,也就是生死輪回的根呀。

  因此,要想解脫生死輪回,咱就必須找到自己的真心,運用真心,而不再運用妄想分別,自然就會到達涅槃彼岸。可是,由於真心無相的緣故,難以直接觀察,需要借假求真,先要找到咱的妄心,也就是識心才可以。所以,才有了下文世尊所發起的“七處征心”,這是古人總結的,“征”就是詢問與求證,世尊發問心在何處,阿難回答,世尊再一一破斥其謬。最終,顯發出妄心無體,了不可得,只是虛妄的六塵緣影而已。

  汝今欲研無上菩提,真發明性,應當直心酬我所問。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

  “阿難,你如今想要探求無上正覺之路,開發出真正光明本性的話,應當直心回答我的問題。你要知道,十方世界的一切如來,都是從同一條道路上,超越生死輪回的,那就是常用直心。心口如一的緣故,從初發菩提心,直到最終成佛,中間永遠也不會有各種彎路出現。”

  {直心}:爽直通透之心,所想、所說、所行,這三者完全一致,就是普通意義的直心。

  要求再高一些,那麼,只有當心不沾染境界的時候,不牽掛,不留戀,也不拒絕的時候,心地才會通透光明,那才叫做“直心是道場”的直心。

  {心言直}:心想和口說相一致,是最基本的直心。

  {終始地位}:從最初到最後,所有的階段和過程。

  {諸委曲相}:各種曲折狀況。

  學佛人都知道“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這出自於《維摩诘所說經》。可是,在如今時代,如今社會,時常擁有直心的人,反而變成了另類,似乎是不正常的人,我自己就是這樣的“非正常人”。如果不學佛的話,或許,成長為精神分裂症患者,也大有可能。

  學佛修行之難,難就難在,世間法越來越污濁,到處都是顛倒,黑白顛倒,是非顛倒,人倫顛倒,善惡顛倒。在顛倒的環境裡面,它需要你說假話,否則,就不好生存了。而您卻想要擁有直心,想要修學正法,想要心口如一,似乎,這本身就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啊。社會如此,寺廟裡也是如此,寺廟,哪能夠脫離開社會而獨立存在呢!嘿嘿,難道,想造反不成麼。

  除非,除非咱的心放下了執著,不再會輕易被境界所影響,任它山高竹密,咱呢,就如同道川禅師那樣,“雲自高飛水自流”。哎,山再高,白雲都能夠飄然而過;為啥呢?因為它輕靈,可以隨風借力,虛融淡泊的緣故。竹林再密,溪水卻總能穿流其間;為啥呢?因為它無形,不會到處流連,柔和調順的緣故。

  ——各位兄弟姐妹,如果您想要在這塵世裡修行,請讓自己的心,清高超過白雲,一覽世間萬象,無需分別在意,不妨飄然而過。請讓自己的心,柔順形同流水,任它雞鳴狗盜,咱都哈哈而已,關起門來用功。

  阿難,我今問汝,當汝發心,緣於如來三十二相,將何所見?誰為愛樂?

  “阿難,我現在問你,當你因為看見如來的三十二種好相,而發心出家修行的時候,你是用什麼看見的?又是誰產生了喜愛和向往呢?”

  {發心}:發起某種心願,或者某種志向。

  {緣於}:由於,因為。

  {愛樂}:喜愛和向往。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是愛樂,用我心目。由目觀見如來勝相,心生愛樂。故我發心,願捨生死。

  “阿難回答說:世尊!像這樣的喜愛和向往,來自於我的心和眼睛。用眼睛看到了如來殊勝的相貌,由心中產生了喜愛和向往。因此,我才能夠發起修道之心,希望跟您出家,捨棄煩惱的生死輪回。”

  阿難尊者這樣的回答,完全符合人之常情,咱大家都很好理解。世尊呢,目的在於引導阿難說出“心”和“目”這兩個字,接下來,世尊將會用詢問的方式,來幫助阿難和咱大家,找到自己的“心識”所在,也就是所謂的“七處征心”。而“目”當中的“真見”,或者叫做“見精”,顯然也離不開心,屬於心的見聞覺知之作用,世尊將會在第一卷末尾和第二卷當中,通過十番反復觀察辨析,幫助咱大家逐漸明了。

  佛告阿難:如汝所說,真所愛樂,因於心目。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則不能得降伏塵勞。譬如國王,為賊所侵,發兵討除,是兵要當知賊所在。使汝流轉,心目為咎。吾今問汝,唯心與目,今何所在?

  “佛陀告訴阿難:就像你所說的那樣,真正的喜愛和向往,來自於心和眼睛。因此,倘若不知道心和眼睛在什麼地方,就沒有辦法降伏心中的塵勞煩惱。這就好比一位國王,自己的國家遭到了賊寇的侵略,於是,他就發兵前去討伐剿滅,那麼,他必須要知道賊寇在什麼地方才行。”

  “你要知道,使你不斷流轉於生死輪回的,心和眼睛就是真正的罪魁禍首啊。那麼,現在我來問你,那個所謂的心和眼睛,到底在什麼地方呢?”

  {塵勞}:也就是前文的“塵累”,煩惱的別名,被六塵境界所纏繞,而苦惱不堪。

  {咎(音:舊)}:過失,罪責。

  {心目為咎}:“心目”應當理解為“心和心的見聞覺知”,正是見聞覺知的攀緣,才造就了生死輪回。

  咱的心和眼睛到底在哪裡,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則相當奧妙。眼睛長在臉上,挺明顯吧,可是,眼睛裡面“見”的那個能力到底在哪裡呢?就成了難解的問題。而咱的心,到底在哪裡,是在大腦裡面,還是在心髒裡面,等等,一下子還真難以回答。

  實際上,這個問題推而廣之,世尊就是在問阿難以及咱大家:見聞覺知在哪裡?六根在哪裡?所謂的生死輪回,六根對於六塵的攀緣、分別與執著,就是罪魁禍首。所以,只要咱找到六根,就可以讓它放下攀緣、分別與執著,那麼,咱的生死輪回,也就開始冰消瓦解了。

  六根當中的作用,就是見聞覺知,乃至於思維分別,等等;而六根的根源,就是咱的心,識心。見聞覺知與識心,是無法分離的,所以,世尊把它們合稱為“心目”,說道:“使汝流轉,心目為咎”。因此,後面的所謂“七處征心”,就是在深入探究,這個“心目”到底在哪裡。

  (以下為第一處征心)

  《楞嚴經》輕松學 卷一(之三)(2012-07-03 19:57:47)轉載▼標簽: 悟淨圓覺楞嚴經輕松學阿難佛教大乘見性雜談 分類: 十、經論解說

  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

  “阿難尊者見到佛陀以後,一面頂禮,一面忍不住悲傷哭泣,痛恨自己從無量劫以來,一向偏重多聽多學,而沒有能夠完全具備解脫道力。於是,阿難尊者誠懇地向佛請問,十方世界的一切如來,之所以能夠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在微妙的奢摩他(止念靜覺)、三摩缽提(如幻三昧)和禅那(離相寂滅)法門當中,其最初的入門方法是什麼呢?”

  {無始來}:有兩種含義,其一、是指無量劫以來;其二、是指世界無始無終,找不到開始之處。

  {未全道力}:尚未完全具備四谛(苦、集、滅、道)當中的“道”谛。阿難尊者已經見道,但修道尚未完成,所以叫做未全道力。

  {奢摩他}:一般翻譯為“止”,是指經由“止息雜念”,而獲得覺悟的修行方法。

  {三摩}:全稱叫做“三摩缽提”,或者“三摩提”,或者“三昧”,是指定慧等持的修行方法。在《圓覺經》當中,也特指如幻三昧。

  {禅那}:字面意思是“靜慮”,在這裡,以及《圓覺經》當中,則指的是寂滅離相的修行方法,類似於中國的禅宗法門。

  {最初方便}:最初的入門方法。

  按照通常的說法,阿難尊者此時大約已證初果,是小乘見道位,只見空性,未見法身。因尊者過於重視聽聞和記憶,忽略了聞、思、修三部曲當中的“修”,而遲遲不能夠實證四果阿羅漢,在佛陀身邊,幾乎算是一個特例,因為,世尊的一千二百五十位常隨比丘弟子,都已經證得阿羅漢果。

  就道力來說,初果須陀洹,還不足以降伏大梵天的咒語,甚至於,還會被咒語所控制,而不由自主,這就叫做“未全道力”。因此,阿難尊者才會有這次險些破戒的經歷。那麼,如果破戒了,有啥嚴重後果嗎?有的,第一、依照戒律,阿難將會失去比丘的資格,失去戒體;第二、在這一生當中,阿難將無法證得四果,最多證三果。這是因為,破戒,是證果的極大逆緣。換句話說,證聖果,也是需要因緣的,極為殊勝的福德因緣。

  咱大家開悟自性也是如此,也需要福德因緣。這個因緣,一方面來自於自己宿世修行的積累,那叫做善根;另一方面,則來自於今生的努力修學,首要的是發起真實道心,也就是出離心和菩提心,其次,就是要堅持不懈地修學。

  這次經歷,讓阿難尊者很慚愧,由於聽聞過許多佛經,他知道成佛需要實修三種法門,如《圓覺經》所說,在“若諸菩薩,悟淨圓覺”的基礎上,實修“奢摩他”、“三摩缽提”和“禅那”三種妙法,就可以成就無上正覺。所以,阿難尊者就向佛請問,這三種修行,其最初的入門方法是什麼。

  ——是什麼呢?

  ——毫無疑問,如佛陀在《圓覺經》所說,那就是“悟淨圓覺”呀。

  顯然,阿難尊者雖然已經見到了空性,證得了初果,卻還不曾全面明了淨圓覺心,還不曾親見自己的不生滅妙性。因為,見空性,只是明見了自性不實;而見佛性(淨圓覺心)呢?在明了自性不實的同時,還要明了其不生不滅,並且妙用無邊,含容一切,才可以,那才是正覺。

  如此全面地明見自性,現量明白,就叫做“悟淨圓覺”,如《楞嚴經》後文第八卷,以及許多佛經所說,也叫做大乘“悟無生忍”。差之毫厘,失之千裡,如此悟境,實非小乘“悟無生忍”,可以相提並論。大乘小乘,所覺悟之妙性本無差別,只是,覺悟的透徹程度,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後文,世尊將解答阿難尊者的問題,將會開演“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其實,也就是一步步地教咱大家,如何去“悟淨圓覺”,去覺悟本有的不生滅妙性,從此而趨入究竟堅固的解脫之路。所謂“首楞嚴”,翻譯為“一切事究竟堅固”,正是指不生滅妙性呀。

  於時復有恆沙菩薩,及諸十方大阿羅漢,辟支佛等,俱願樂聞。退坐默然,承受聖旨。

  “當時,還有像恆河沙那樣多的,數不清的菩薩們,以及十方世界的大阿羅漢和辟支佛們,等等,也都很希望聽到佛陀的解答。大家紛紛回到自己的座位,安靜地恭候佛陀宣說妙法。”

  雖然阿難尊者所問的問題,僅僅是“最初方便”,也就是最初的入門方法,但是,借著這個難得的緣起,佛陀將要開演的,卻是一部恢弘的《楞嚴經》。因此,三乘聖者,包括數不清的菩薩們(大乘)、辟支佛(中乘)和大羅漢們(小乘),都對此有所預知,便一起默然靜坐,准備聆聽世尊所開示的難得大法。

  爾時世尊在大眾中,舒金色臂,摩阿難頂,告示阿難及諸大眾: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汝今谛聽。

  (本段經文,原來是放在後面,由於圓瑛法師等等大德們,經過仔細推敲,認為放在這裡更合適,全文會更加通暢,頗有道理,特此隨順。)

  “這時,世尊在大眾當中,舒展出紫金色的手臂,為阿難尊者摸頂加持。”

  “然後,告訴阿難和聽法的大眾:有一個了不起的三昧法門,名字叫做大佛頂首楞嚴王。它具足一切修行法門,它是十方世界的一切如來,都共同因此而超越生死輪回的,最微妙莊嚴的解脫之路。現在,請你們大家仔細聆聽。”

  {大佛頂首楞嚴王}:是本經所開演的妙法之名字,無所不包容,無處不在,叫做“大”;正等正覺名為“佛”;無比尊貴,叫做“頂”;一切事究竟堅固,名為“首楞嚴”;一切法之根本,最為究竟,故稱“王”。

  如此之法,可以總攝一切法,正是究竟了義之佛乘,一切如來,都從此門而超出生死輪回,乃是最微妙不可思議的莊嚴解脫之路。

  阿難頂禮,伏受慈旨。

  “阿難尊者於是五體投地禮拜佛陀,恭敬地領受佛陀慈悲的教誨。”

  佛告阿難:汝我同氣,情均天倫。當初發心,於我法中見何勝相,頓捨世間深重恩愛?

  “佛陀問阿難尊者:你和我是一家人,情同手足。那麼,你最初發起修道之心的時候,是因為在佛陀的教法當中,看到了什麼了不起的東西,一下子就捨棄了世上親人之間的恩愛感情,而出家的呢?”

  {同氣}:阿難是佛陀的堂弟,同一個血統,故名同氣。

  {情均天倫}:佛陀雖然不會落入感情牽掛,但也不會拒絕自然的親情;更由於阿難對於佛陀極為尊敬與信任,佛陀也就把阿難看作如同親兄弟一般。所謂的“天倫”,父子兄弟,夫妻兒女,等等,直系親屬之間,乃是天地間最緊密的倫理關系,故名“天倫”。

  {深重恩愛}:對於人來說,恩情之深,莫過於父母;愛戀之重,莫過於夫妻。像這樣的深重恩愛,能夠放得下的人,的確不多。

  即使,有些人還不曾成家,比如阿難,但是,內心當中對於男歡女愛的向往,對於雙飛雙宿的羨慕,乃是青少年的人之常情。能夠毅然放棄,而出家修行,必然是有極大的因緣。

  在講說首楞嚴妙法之前,世尊特意發問,問阿難到底“見”到了佛法當中的啥殊勝之處,才毅然出家的。這,就引導出了,關於“見”的問題,乃至於後面的“七處征心”,也從此而開啟。

  阿難白佛:我見如來三十二相,勝妙殊絕,形體映徹,猶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愛所生。何以故?欲氣粗濁,腥臊交遘,膿血雜亂,不能發生勝淨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從佛剃落。

  “阿難恭敬地回答佛陀:我因為看到如來,您那三十二種不同凡響的美好相貌,身體與光明交相輝映,就像琉璃寶一樣清淨無暇。”

  “於是,我時常這樣想:如來的相貌不是從父母的欲望和情愛當中產生的。為什麼呢?因為欲望之氣粗俗髒亂,男女交歡的時候,腥臊惡臭的精血混雜在一起,於是有了新的生命。但是,卻不可能誕生像如來這樣純淨的身體和美妙的光明,並且放射出紫金色的種種光芒。”

  “因此,我無比地敬愛佛陀,並心甘情願地跟隨您剃發出家。”

  {三十二相}:在人間示現做教主的佛陀,有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而區別於普通人的相貌,非常莊嚴。具體內容,請查閱《佛學大辭典》。

  正如阿難尊者所說,男歡女愛的欲望之氣相當粗濁,精子卵子都是些腥臭的液體而已,它們在一起,是不可能產生如來那清淨光明相好之色身的。

  同時,咱大家必須要知道,如來示現入胎,假借著母體而現出人的身形,為咱大家演說妙法,是一種極其慈悲的方便,並不是說,如來,就是那個樣子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此乃真實智慧,大家需要深入觀察。

  其實,咱大家也是一樣,咱這個色身,是父母給的,是咱自己的欲望心,結合父精母卵而合成的。但是,並不是說,咱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最多,它只是咱暫時的住所而已。阿難尊者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由於見到世尊清淨光明相好之身,無比仰慕,也因此而相信,佛陀之法,必然極為殊勝,所以,他才跟隨佛陀剃發出家,學修正法。

  佛言:善哉,阿難!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

  “佛陀說道:很好,阿難!你們大家要知道:一切芸芸眾生,之所以從無量劫以來,在生死輪回當中不停地連續流轉,都是因為不知道自己本有的常住真心,不知道自性清淨之體本來就是純淨光明的。所以,就拼命地運用種種妄想分別,正是因為這個妄想分別是極其虛假的,毫無真實可言,所以,才有了同樣虛假的生死輪回。”

  {生死相續}:眾生的色身有生有死,色身死了以後,神識並不會死亡,還會隨著業力,感應出新的色身,就這樣,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如果不證聖果,就沒有窮盡的時候,這叫做生死相續。

  以上所說也叫做“分段生死”,是三界內眾生的生死相續,阿羅漢就能夠斷除分段生死。此外,還有一種更加細微的生死相續,叫做“變易生死”,也就是三乘聖者,以無漏慧,斷除了粗煩惱,但根本無明還在,其微細的心念變化當中,感應出了微細的因果,相互交替發生,稱之為“變易生死”,只有最終成佛時,才能夠斷盡。

  {常住真心,性淨明體}:常住真心就是自性法身,不生滅的緣故;性淨明體就是本覺佛性,本來清淨光明的緣故。這兩者,是一不是二,雖說是一,卻終究不可得,故名不可思議。達摩大師《血脈論》當中,也把它叫做“聖體”。

  {輪轉}:在眾生的生死相續當中,時而隨著善業而上升,時而隨著惡業而下降,就這樣在六道(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當中輪回轉動,無法停止。

  如佛所說,咱大家之所以生死輪回不停,就是因為迷失了自己本有的“常住真心,性淨明體”。於是,只好每天運用妄想分別來度日,妄想,就是生滅念頭,也就是生死輪回的根呀。

  因此,要想解脫生死輪回,咱就必須找到自己的真心,運用真心,而不再運用妄想分別,自然就會到達涅槃彼岸。可是,由於真心無相的緣故,難以直接觀察,需要借假求真,先要找到咱的妄心,也就是識心才可以。所以,才有了下文世尊所發起的“七處征心”,這是古人總結的,“征”就是詢問與求證,世尊發問心在何處,阿難回答,世尊再一一破斥其謬。最終,顯發出妄心無體,了不可得,只是虛妄的六塵緣影而已。

  汝今欲研無上菩提,真發明性,應當直心酬我所問。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

  “阿難,你如今想要探求無上正覺之路,開發出真正光明本性的話,應當直心回答我的問題。你要知道,十方世界的一切如來,都是從同一條道路上,超越生死輪回的,那就是常用直心。心口如一的緣故,從初發菩提心,直到最終成佛,中間永遠也不會有各種彎路出現。”

  {直心}:爽直通透之心,所想、所說、所行,這三者完全一致,就是普通意義的直心。

  要求再高一些,那麼,只有當心不沾染境界的時候,不牽掛,不留戀,也不拒絕的時候,心地才會通透光明,那才叫做“直心是道場”的直心。

  {心言直}:心想和口說相一致,是最基本的直心。

  {終始地位}:從最初到最後,所有的階段和過程。

  {諸委曲相}:各種曲折狀況。

  學佛人都知道“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這出自於《維摩诘所說經》。可是,在如今時代,如今社會,時常擁有直心的人,反而變成了另類,似乎是不正常的人,我自己就是這樣的“非正常人”。如果不學佛的話,或許,成長為精神分裂症患者,也大有可能。

  學佛修行之難,難就難在,世間法越來越污濁,到處都是顛倒,黑白顛倒,是非顛倒,人倫顛倒,善惡顛倒。在顛倒的環境裡面,它需要你說假話,否則,就不好生存了。而您卻想要擁有直心,想要修學正法,想要心口如一,似乎,這本身就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啊。社會如此,寺廟裡也是如此,寺廟,哪能夠脫離開社會而獨立存在呢!嘿嘿,難道,想造反不成麼。

  除非,除非咱的心放下了執著,不再會輕易被境界所影響,任它山高竹密,咱呢,就如同道川禅師那樣,“雲自高飛水自流”。哎,山再高,白雲都能夠飄然而過;為啥呢?因為它輕靈,可以隨風借力,虛融淡泊的緣故。竹林再密,溪水卻總能穿流其間;為啥呢?因為它無形,不會到處流連,柔和調順的緣故。

  ——各位兄弟姐妹,如果您想要在這塵世裡修行,請讓自己的心,清高超過白雲,一覽世間萬象,無需分別在意,不妨飄然而過。請讓自己的心,柔順形同流水,任它雞鳴狗盜,咱都哈哈而已,關起門來用功。

  阿難,我今問汝,當汝發心,緣於如來三十二相,將何所見?誰為愛樂?

  “阿難,我現在問你,當你因為看見如來的三十二種好相,而發心出家修行的時候,你是用什麼看見的?又是誰產生了喜愛和向往呢?”

  {發心}:發起某種心願,或者某種志向。

  {緣於}:由於,因為。

  {愛樂}:喜愛和向往。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是愛樂,用我心目。由目觀見如來勝相,心生愛樂。故我發心,願捨生死。

  “阿難回答說:世尊!像這樣的喜愛和向往,來自於我的心和眼睛。用眼睛看到了如來殊勝的相貌,由心中產生了喜愛和向往。因此,我才能夠發起修道之心,希望跟您出家,捨棄煩惱的生死輪回。”

  阿難尊者這樣的回答,完全符合人之常情,咱大家都很好理解。世尊呢,目的在於引導阿難說出“心”和“目”這兩個字,接下來,世尊將會用詢問的方式,來幫助阿難和咱大家,找到自己的“心識”所在,也就是所謂的“七處征心”。而“目”當中的“真見”,或者叫做“見精”,顯然也離不開心,屬於心的見聞覺知之作用,世尊將會在第一卷末尾和第二卷當中,通過十番反復觀察辨析,幫助咱大家逐漸明了。

  佛告阿難:如汝所說,真所愛樂,因於心目。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則不能得降伏塵勞。譬如國王,為賊所侵,發兵討除,是兵要當知賊所在。使汝流轉,心目為咎。吾今問汝,唯心與目,今何所在?

  “佛陀告訴阿難:就像你所說的那樣,真正的喜愛和向往,來自於心和眼睛。因此,倘若不知道心和眼睛在什麼地方,就沒有辦法降伏心中的塵勞煩惱。這就好比一位國王,自己的國家遭到了賊寇的侵略,於是,他就發兵前去討伐剿滅,那麼,他必須要知道賊寇在什麼地方才行。”

  “你要知道,使你不斷流轉於生死輪回的,心和眼睛就是真正的罪魁禍首啊。那麼,現在我來問你,那個所謂的心和眼睛,到底在什麼地方呢?”

  {塵勞}:也就是前文的“塵累”,煩惱的別名,被六塵境界所纏繞,而苦惱不堪。

  {咎(音:舊)}:過失,罪責。

  {心目為咎}:“心目”應當理解為“心和心的見聞覺知”,正是見聞覺知的攀緣,才造就了生死輪回。

  咱的心和眼睛到底在哪裡,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則相當奧妙。眼睛長在臉上,挺明顯吧,可是,眼睛裡面“見”的那個能力到底在哪裡呢?就成了難解的問題。而咱的心,到底在哪裡,是在大腦裡面,還是在心髒裡面,等等,一下子還真難以回答。

  實際上,這個問題推而廣之,世尊就是在問阿難以及咱大家:見聞覺知在哪裡?六根在哪裡?所謂的生死輪回,六根對於六塵的攀緣、分別與執著,就是罪魁禍首。所以,只要咱找到六根,就可以讓它放下攀緣、分別與執著,那麼,咱的生死輪回,也就開始冰消瓦解了。

  六根當中的作用,就是見聞覺知,乃至於思維分別,等等;而六根的根源,就是咱的心,識心。見聞覺知與識心,是無法分離的,所以,世尊把它們合稱為“心目”,說道:“使汝流轉,心目為咎”。因此,後面的所謂“七處征心”,就是在深入探究,這個“心目”到底在哪裡。

  (以下為第一處征心)

 

上一篇:超然法師:《楞嚴經》輕松學 卷一(之四)
下一篇:超然法師:《楞嚴經》輕松學 卷一(之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