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經咒頌念

 

達照法師:《楞嚴大義》修道之十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楞嚴大義》修道之十二

  一個會修行的人,一定要讓自己隨時隨處都能夠回光返照,一提就提到把所忘記掉,把能保持住,這是第一步下手。你知道在這裡下手,這個功夫就會用起來。妄想輕的,業習輕的人,可能要三五年才能成片,有時候說不清楚,可能三五十天也可以;業習重的人,可能三五十年也要用下去。一百座,有人就把能聽、所聽給它隔開了;根塵勾結,這個結就給它解開了,不再勾結了。你們解解看,能不能把它解開?現在你就想著,我耳朵(耳根)在聽的聲塵,一聽,平常的習慣是被它勾住了,就去分別它,就去追逐它;那現在聽也聽到,把所聽的從此以後不要,全捨棄掉了;捨棄了以後,你就有一種根塵脫開的感覺,因為不受一切聲塵影響了。根和塵兩個脫開了,以後不要再給它勾上哦!不要再給它勾上,那你的吃飯穿衣都是在修行了,這是第一步做功夫。

  如果再進一步呢,我們還保持一個“我”——跟聲塵脫開的這個“我”的感覺,把這個“我”再消除掉。如果是教理很通達的人,他能夠消除,就是一念相應慧——用意念,第六意識觀想,一定要把這個我執給掃除掉,想著想著,有一天突然就把它掃除掉了,那才知道,我能勾的勾沒有了,所勾的那個東西肯定是勾不住了。我有一個手,很麻煩,總想抓東西,暫時我老實一下,手不抓它,到最後這個手沒有了,你就再也沒有抓的東西。所以我執沒有掉的人,他就再也不會去追逐六塵的世界,這叫根塵徹底脫落,能所真正雙亡。能所雙亡的時候,那麼聞性圓通,聞的這個性就現前。

  聞性現前了,你不要怕死,不要說,我這個能聽的都沒有了,都消除了,能所都雙亡了,那我是不是死翹翹了?其實不會的。你耳朵的功能還在那裡,外面這些聲塵的功能也在那裡,一樣聽,一樣看,而且完全自在。就在這個聲塵當中,沒有一個法可以障礙你,這樣的世界才叫淨土,這樣的身心才叫真常——真的,不會改變的。如果我們把這個心,像一個妄想一樣把它抓住,東想一下,西想一下,我們隨時隨處都在改變,永遠都把握不住。你想要某一種狀態,讓自己停留在某一種狀態上,你的根和塵在那裡勾結,也不可能停住。有時候我們想,擁有的人身,希望它長生不老,也是不可能的,因為它本身的特性就是無常;我們想這個東西很好看,一直想保留它,這也不可能,不管多好看的東西,它也是在無常,也是在變化。

  看到這一切現象,這些現象真實的狀況,你看得很清楚,然後在這種心態裡面,你觀察因果啊,很有意思。你就會發現,你只要起一個念頭,這個念頭在這裡就有作用了;你不起,它就沒有作用。你只要做一件事情,這個事情在這個世界上就有作用了:你種一束花,這個世界上就有一束花在那裡;這個花在這裡,你澆一盆水,這個花就漂亮一點;你對那個人起一個念頭說,這個人真好,於是呢,你心裡就覺得,那個人是一個好人了;你覺得這個人很討厭,在你的世界裡面,就有個討厭的人。為什麼菩薩怕因,凡夫怕果?菩薩看到了他根塵脫落以後的這種清淨的自性,整個生命、整個世界是一片清淨莊嚴,而且當他起了一個念頭,就知道在他的生命之河當中又投下一個什麼東西了,投下來了就有結果的。所以因果在菩薩看來是同時的,但在凡夫看來是異時的。

  我們只是遇到了結果,才知道這個結果不好,但是我們的因,種下去的是什麼,我們從來就不注意。因為你對自己的心念沒有注意,所以心中很多不好的念頭生起來,自己並沒有觀照。比如說生氣的念頭生起來了,有些人是順理嗔,有道理的時候他生氣。生氣是不對的,他不知道。他會想:我有道理,就該生氣。還有一些人是非理嗔,沒道理還在那裡生氣。沒道理生氣的人很多啊,比如有人來求你幫忙,你沒時間,幫不上忙他就生氣了:“你為什麼不幫我忙”?你求人家幫忙,你憑什麼生氣啊?但是很多人就會這樣。我們去上學,老師教給我們什麼,我們覺得這個老師教得不好,我們也生氣。你憑什麼,你有什麼資格,有什麼條件去跟他生氣呢?你連老師都不是,你只是一個學生,還跟老師生氣。我們往往是有理也要生氣,沒理也要生氣,因為不知道這個原理,所以會被生氣,被貪欲捆住了。

  一旦你見到了這個性,而且能夠在六根當中生起作用,那我們自己就看見了。你的貪欲的心生起來,你的情執生起來了,你會造成什麼樣的痛苦;你的嗔恨心生起來了,會造成什麼痛苦。你知道,這個痛苦在這個世界上,唯獨你自己能感受到,你種下的因,別的任何人感受不到。《佛說無量壽經》裡面說:“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當行至趣,苦樂之地,身自當之,無有代者。”就是你所受的這一切痛苦,別人沒有辦法代替;你所想的東西,別人也沒有辦法代替。因為你所想的,是在你的生命之河當中投下的東西,一定只有你去感受。你的親人說,“你痛苦的時候他也痛苦”,是因為你親人的痛苦也是他自己投下的東西,並不是你投下的。就像一個父親去世了,三個兒子,一個兒子可能感情重,他很痛苦;另外一個兒子,可能感情不重,不怎麼痛苦;還有個是不孝子,覺得這個老頭管著我,死得好。為什麼?因為他們自己種下了不同的因。

  釋迦佛涅槃的時候就有這種情形。有一幫提婆達多門下的惡比丘,一聽到釋迦佛要圓寂了,迦葉尊者很難過,說佛要圓寂了,我們趕緊要去看佛。那兩個人說:省省吧,我不去了,這個老頭在世的時候,叫我這樣不行,那樣也不行,他走了,現在沒人管我了。迦葉一聽:這個法要滅了,要是這樣的人多了,法就要滅了!所以佛涅槃以後九十天,趕緊就召集五百大阿羅漢來結集經典,讓經典流傳在世間。那個惡比丘也可能是示現的,做反面教材,要不是他這麼一提醒,迦葉尊者說不定還不結集經典了,我們還沒有機會看到。所以每一個人,他針對同樣的世界,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但是由於我們不同的行為,就造成不同的結果。金牌只有一個人拿到,另外兩個人也只能拿銀牌和銅牌,其他的人都拿不到:雖然夢想是一樣的,結果都不一樣。

  我們的世界,跟佛菩薩的世界是一樣的。我經常想,我在吃飯的時候,如果釋迦佛坐在旁邊跟我一起吃飯,他會怎麼吃呢?他會不會把飯夾起來往鼻子裡面塞?我想肯定不會的。為什麼會這樣?實際上我們真正生命的本質啊,它一切我執,一切煩惱,一切法執,全部都沒有的,因為能所對立的沒有了,一切框架一切束縛,從此解散。我們感覺有一個我,那是一個錯覺,事實上它並沒有我,無量劫的習慣,以為有我。你如果見到了沒有我,一次見到,以後再也不會有我了。不知道諸位沒有修行之前有沒有遇到痛苦。我們自己修行了這麼多年,以前我們遇到痛苦,苦起來呢就覺得自己揪心的,實實在在的,實在是解脫不了了,實在是難受,覺得這個痛苦怎麼會這麼難受;修著修著,有一天突然發現,以前痛苦的那個我到哪裡去了?找不著了,一轉眼不見蹤影了,受苦的我沒有掉了。你如果看到了這個無我,那個受苦的我也會解散的。

 

上一篇:達照法師:《楞嚴大義》修道之十三
下一篇:達照法師:《楞嚴大義》修道之十一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