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經咒頌念

 

首楞嚴義疏注經 第十四卷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首楞嚴義疏注經 第十四卷

  長水沙門子[王*(虍-七+(一/八/八/目))]集

  二返妄歸真辨地位之相三。初辨漸次修行者。前由無明動彼靜心。從細至粗。遂成三相及二顛倒 又由世界和合相涉根塵相對成業性故。十二區分。類生差別。流浪苦海如汲井輪。其猶空華於湛精明亂生亂滅。此皆塵勞煩惱污染真性不得清淨。今欲轉染歸淨返流復源。故立漸次修行以為對治。下喻雲。如淨器中除去毒蜜。以諸湯水並雜灰香洗滌其器後貯甘露。由此漸次以立地位也 文二。一結前生後二。一結前顛倒因

  阿難。如是眾生。一一類中。亦各各具十二顛倒。猶如捏目亂華發生。顛倒妙圓真淨明心。具足如斯虛妄亂想 眾生妄心無始熏習業苦種子如恆河沙。何啻十二八萬四千。故一一類。復具十二。於妙圓中。皆是狂勞虛妄華相 二生後漸次法

  汝今修證佛三摩提。於是本因元所亂想。立三漸次。方得除滅。如淨器中除去毒蜜以諸湯水並雜灰香洗滌其器後貯甘露 真心如器。顛倒即毒蜜。湯水等即戒定慧。洗滌即修習。甘露即無生忍。若本無垢。亦無修證。既有修證。須具眾因。故此三種皆為本也 二正辨修行二。一征列

  雲何名為三種漸次。一者修習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 前問至何漸次得修行目。今此第二正名修行。故雲真修

  三者增進違其現業 五種辛菜名為助因。以能資助煩惱業故。YIN盜殺妄名為正性。以是生死根本解脫怨故。根塵偶對。流逸奔趣。正是無明現行業用。是故除而去之。刳而空之。違而背之。苟三行漸著。功用漸成。六用不行。返流全一。妙圓平等。身心快然。是人即獲無生法忍 二別釋三。一除其助因二。一總指食為助因

  雲何助因。阿難。如是世界十二類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謂段食。觸食。思食。識食。是故佛說一切眾生皆依食住 皆依食住者。食以資益諸根大種。心心所法能生喜樂相續執持。故有四種。段謂分段。以欲界香味觸三正消變時有資益義。乃名為食。觸食。謂根境識三和合。能引意識相應觸起。觸對前境。能生喜樂。資益諸根及心心所故。思食。謂意識相應思與欲俱轉。於可意境希望偏勝有資益義故。識食謂第八識。由前三食緣助勢力。令此第八體有增勝。故能執持諸根大種。能與諸法為長養因。有攝益義。故名為食。如四食章 二別示食辛過患三。一勸令斷

  阿難。一切眾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諸眾生。求三摩提。當斷世間五種辛菜 有資益義。皆名為甘。不正消變能壞身心。皆名為毒。五辛者。謂大蒜茖蔥慈蔥蘭蔥興渠。是五性熱氣葷味辣。修行者食。能殺法身。如食毒也。故須斷之 二示過患二 一現同鬼住

  是五種辛。熟食發YIN。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縱能宣說十二部經。十方天仙。嫌其臭穢鹹皆遠離。諸餓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與鬼住。福德日銷。長無利益 生死根本無過YIN殺。此五能助。復加葷穢。引諸邪惡。污清淨道。故福德天眾捨離。無益諸鬼同住也。唯增癡惑。失正真道。修三昧者豈不慎之 二終作魔民

  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薩天仙十方善神不來守護。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現作佛身來為說法。非毀禁戒。贊YIN怒癡。命終自為魔王眷屬。受魔福盡。墮無間獄 臭辣葷穢非可聖意。故不守護。魔不持戒。而修邪定。及修世福。遂感魔宮。以定福力。且順生報。其毀禁業順後方受。故雲福盡墮獄 三結成行

  阿難。修菩提者。永斷五辛。是則名為第一增進修行漸次 二刳其正性二。一勸持戒二。一正勸止持三。一正明

  雲何正性。阿難。如是眾生。入三摩地。要先嚴持清淨戒律。永斷YIN心。不食酒肉。以火淨食。無啖生氣 正性者。此殺盜YIN性是罪故。復是生死根本性故。然飲酒合是助因。今為正性者。以過惡深於辛故。以火淨食者以淺況深。生果尚須淨食。何況酒肉YIN盜殺妄。涅槃護譏嫌戒。與性重等。故須防微免致大過 二反顯

  阿難。是修行人。若不斷YIN及與殺生。出三界者。無有是處 豈有具諸功德出離之體而從YIN盜殺妄中得。必不然也 三順結

  當觀YIN欲猶如毒蛇如見怨賊 毒蛇怨賊。能殺生身。不損法體。YIN欲能損法身慧命。真修行者必須永斷。涅槃經說。菩薩觀愛有九種過患。一如債有余。二如羅剎女婦。三如妙華莖有毒蛇。四如惡食性所不便而強食之。五如YIN女。六如摩樓迦子。七如瘡中瘜肉。八如暴風。九如彗星。下文雲。十方如來。色目行YIN同名欲火。菩薩觀欲如避火坑 二教行次第

  先持聲聞四棄八棄。執身不動。後行菩薩清淨律儀。執心不起 比丘四重。尼復加四。謂觸八覆隨。故雲八棄。梵雲波羅夷。此雲棄。謂犯此者。永棄佛法邊外。猶如死屍大海不受。故名為棄。入大乘道而先學小者。十輪經說。若不先學小乘。即學大乘。無有是處。乃至雲。無力飲河池。讵能吞大海。是故一切菩薩。皆先學三乘。唯不究竟證於小耳 二明利益二。一遠多過累

  禁戒成就。則於世界永無相生相殺之業。偷劫不行。無相負累。亦於世界不還宿債 三緣若斷。三因不生。故於世間不相詶報。皆由持戒成就故爾 二獲多神用

  是清淨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須天眼。自然觀見十方世界。睹佛聞法。親奉聖旨。得大神通游十方界。宿命清淨得無艱險。是則名為第二增進修行漸次 持戒清淨魔事不生。觀行既成。故能發用。於父母所生之身。得相似五通。此同法華觀行持經於現身中獲六根淨。文雲。雖未得天眼。但用父母所生眼。徹見三千界等 三違其現業三。一返流全一

  雲何現業。阿難。如是清淨持禁戒人。心無貪YIN。於外六塵不多流逸 由前起後也。清禁既圓。觀行仍就。於六塵境已知虛幻。終不信任隨流奔逸妄有取著

  因不流逸。旋元自歸。塵既不緣。根無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 正違現業也。既不隨塵。復歸元性。元性之中本無根塵。夫何為偶。根境不生。六用不起。唯一圓常妙覺明體。此同觀音圓通生滅既滅寂滅現前也。故上偈雲。一處成休復。六用皆不成。塵垢應念消。成圓明淨妙 二獲忍無生

  十方國土皎然清淨。譬如琉璃內懸寶月 此敘證真相也。國土融真。圓明體現。故如琉璃內懸寶月。清淨者空義。琉璃寶月空假中也。故圓覺雲。覺圓明故顯心清淨。心清淨故乃至一世界多世界清淨等

  身心快然。妙圓平等。獲大安穩 前則世界圓明。此則身心圓明。本由迷倒。身之與心。外洎山河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今復本源。故身心世界妙圓平等。更無差別。法界一相。創證此境快然安穩。即分得涅槃安樂處也

  一切如來密圓淨妙皆現其中 此獲勝德。即所證理顯也。現謂顯發。理智行三名密圓淨。即涅槃三德也。一一德中具一切法。三一無礙。故稱為妙。此二種法。諸佛所證。是佛果德。攝盡十方三世佛法。今日於此一念顯現通達無礙。故雲皆現其中

  是人即獲無生法忍 結能證也。真如實相名無生法。無漏真智名之為忍。得此智時。忍可印持法無生理。決定不謬。境智相冥。名無生忍。華嚴初住。余經初地。是得忍位。今經第三漸次便得此忍。逈異余說。於此忍中。隨所證得不異而異。即立諸位。故名聖位。此則初漸次正修觀行。第二漸次觀成入似。第三漸次既言獲無生忍。即同初住至等覺位 三結顯立位

  從是漸修。隨所發行安立聖位。是則名為第三增進修行漸次 從此第三漸次。隨起何行。隨行附義以立位名。不離前來密圓淨妙境智行也 二明地位差別。夫論地位者。皆是諸佛菩薩親證境界。約斷伏次第發真妙用功力淺深。以立位次。起信論雲相似覺隨分覺究竟覺。以分地前地上及究竟位。華嚴經智度論。約入大海。辨功用淺深。但遲速有異。分根性利鈍。如涉長途非無裡數。諸大乘經。若說平等法界。無佛無眾生。則無地位可立。如華嚴經雲。眾生妄分別。有佛有世界。若了真法性。無佛無世界。楞伽雲。無有佛涅槃。亦無涅槃佛。遠離覺所覺。又雲。寂滅真如有何漸次。上文雲。妙性圓明。離諸名相。本來無有世界眾生。此等令觀一真法界本來平等無修無證亦無迷悟。故無地位可立。此顯心真如門也。若依心生滅門。有迷有悟。識然修證差別不同。且圓頓大乘。無過華嚴涅槃仁王璎珞大品法華等經。雖明法界平等無說無示。而菩薩行位終日炳然。故華嚴雲。不為鈍根下劣眾生說於地位。仁王雲。若言越此地位得成佛者。是魔所說。此則異諸外道天魔各自謂得無上覺道不說地位。今顯佛法有不思議功德。曠劫修行。因圓果滿。方稱究竟。又諸經論建立地位多少不同。仁王五十一位。璎珞五十二位。華嚴四十一位。大品四十二位。此經五十七位。下文復雲六十聖位。聖說不同。或開或合。各是一意。若約天台圓教位次對今經者。有同有異。同故地前俱是證位。異故此干慧心便是第三漸次無生忍中。隨義建立。不同天台入初住時方證無生忍也 文九 一干慧地

  阿難。是善男子。欲愛干枯 持戒清淨。遠離貪YIN。故名初干。即斷煩惱障也。干義有二。一欲盡故曰干。二但慧故曰干。今即初義根境不偶 由三昧力。返流全一。破所知也

  現前殘質不復續生 報障盡也。亡欲愛故無潤惑。根不偶故無業性。縱有業苦種子。無潤不生。盡此報身更不相續。即生實報土也。此即惑業苦亡。無潤生理。即干義也

  執心虛明。純是智慧。慧性明圓。瑩十方界 戒定既圓。從此發慧。即轉前三障純成智慧。慧光發明瑩十方界。即慧義也

  干有其慧。名干慧地 結名也。此即但有其慧。故前雲純也。既雲隨所發行安立聖位。故約欲枯返流純成智慧未沾果海法流之水。故受此名。此約無生忍中義說故爾。真謂圓融不礙行布。下皆仿此 二十信位二。一蹑前總示

  欲習初干。未與如來法流水接 蹑前干慧義也。創干欲愛。果法未沾。即用此心為信方便。標如來者顯是果法。此下總示

  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圓妙開敷 此標也。即用此干慧中智。合中道理。理智俱中。故名中中。又離一切二邊相故。雙照二谛無不真實。又此中智。念念相繼而進上位。故雲中中流入。言流入者。顯無功用任運而進也。以證中道。自然流入薩婆若海。此則更增一番智斷功能。故雲圓妙開敷。此即於干慧心。增明觀智以為方便。得入十信

  從真妙圓。重發真妙 釋也。上句釋此心流入。下句釋圓妙開敷 二正開十心十。一信心

  妙信常住。一切妄想滅盡無余。中道鈍真。名信心住 以中道智。證法界一體三寶。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冥合常住清淨妙心。名為妙信。此信即理。亦名常住。一切妄想滅無余者。即斷所知。無明住地一斷遍斷。始因迷覺成不覺。今既圓妙智發。翻不覺成覺。故雲一切滅盡無余。中道純真者。妙智決定。不偏不邪。是佛正因。不雜偽妄。故雲純真。以不住法即住其中。故名為住。經中多說地住二位是發真處。今於干慧信位立之。表是證真非是似解耳 二念心

  真信明了。一切圓通。陰處界三不能為礙 蹑前信心也。妙信常住。不偏不邪。純一真如。故雲真信明了。一切圓通者。了三科法無不是如也。無明妄想既亡。陰界自然解脫。故雲不能為礙

  如是乃至過去未來無數劫中。捨身受身一切習氣。皆現在前。是善男子。皆能憶念得無遺忘。名念心住 妄想若存。陰界為礙。忘失煩惱隨此而生。今既妄滅陰消。過未如一。無遠無近所經未經一念現前。此即過去宿命未來天眼明記不失。故名為念 三精進心

  妙圓純真。真精發化。無始習氣通一精明。唯以精明進趣真淨。名精進心 圓妙淨智。無二邊之雜。無妄想之偽。故雲純真。現用自在。故雲發化。乃能融通習氣。唯一精真。以真精智進真淨行。故名精進 四慧心

  心精現前。純以智慧。名慧心住 真精之心明了顯現。此現前心純是圓智。用名慧心。智之與慧左右言耳 五定心

  執持智明。周遍寂湛。寂妙常凝。名定心住 智照凝明無動無亂。照而常寂。湛然不動。故曰定心 六不退心

  定光發明。明性深入。唯進無退。名不退心 寂定慧光互相明發。於理於行唯深唯進。故雲不退 七護法心

  心進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來氣分交接名護法心 寂照增進不動不退。故雲安然。保任護持。令此與佛冥然通合。故雲交接。由保持故名為護法 八回向心

  覺明保持。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猶如雙鏡光明相對。其中妙影重重相入。名回向心 由前寂照互相顯發保持無退。妙用強勝能感果德。因心中現。故雲回佛慈光。此寂照因決能感果無有乖失。故雲向佛安住。果中現因相。因中現果相。因果不二互現互人。故雲妙影重重相人名回向心 九戒心

  心光密回。獲佛常凝無上妙淨。安住無為。得無遺失。名戒心住 即寂之照。故曰心光。即照之寂。名佛常凝。此圓定慧。離二邊染斷性亦無。故雲無上妙淨。二邊不動即無為作。故雲安住無為也。得無遺失。戒圓明也。此則定道圓融離妄想染。故雲戒心 十願心

  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隨願。名願心住 戒根圓淨。過累不拘。故雲自在。以此為足游履十界。妙用現前隨欲利益。故名願心 三十住十。一發心住

  阿難。是善男子。以真方便發此十心。心精發晖。十用涉入圓成一心。名發心住 方便空也。十心假也。一心中也。圓融妙慧名真方便。由此妙慧發前十信。以此十心本是一性所具功德。由妙慧發。令一一心皆具十心。十用無礙。一多相即。唯是一心。心即秘藏。今於此藏開發顯現。以不住法即住其中。名發心住 二治地住

  心中發明。如淨琉璃內現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 琉璃空也。精金中也。現即假也。淨寶精金互相映現。無礙融通不一不異。以此妙心而為所依。然後出生無量德用。故名治地 三修行住

  心地涉知。俱得明了。游履十方得無留礙。名修行住 法界心地即前一心。妙行能涉。妙智能知。理智行三自在圓融。不以二邊之所住著。名無留礙。此真修行。名修行住 四生貴住

  行與佛同。受佛氣分。如中陰身自求父母。陰信冥通。入如來種。名生貴住 智行微妙。冥通果德。故雲行與佛同。自然合佛慈種。名受佛氣分。如中陰身自求父母者。以佛權實二智為父母。故維摩雲。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既分入果智密合果德。故雲冥通入如來種 五方便具足住

  既游道胎。親奉覺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 以自行化他一切種智具足成就。名人相不缺也 六正心住

  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一切種智自利利他相用顯現。名為容貌。無緣慈悲。名之為心。故觀經雲。佛心者大慈悲是。此菩薩分得其用。名之為同 七不退住

  身心合成。日益增長。名不退住 一切種智。慈悲相用。和合成就。任運增長無有退屈。名為不退 八童真住

  十身靈相。一時具足。名童真住 十身靈相。十身盧捨那也。謂聲聞。及緣覺。菩薩。如來身.法.智.空.業報.眾生.及國土。又如來身自具十種。謂菩提.願.化.力.莊嚴。威勢.意生.福.法.智。此十妙應。如隨色珠顯現自在。即不思議種智之妙用。智體本具。隨障盡處而得顯現。既以權實二智大悲熏修。功用頓顯。雖未全如於佛。分得此用。即一身現無量身也。華嚴雲雖未具足一切智已獲如來自在力 九法王子住

  形成出胎。親為佛子。名法王子住 十身具足。故曰形成。出因顯果。故雲出胎。堪任繼嗣紹隆佛法。名法王子 十灌頂住

  表以成人。如國大王以諸國事分委太子。彼剎利王世子長成陳列灌頂。名灌頂住 行願內充。慈悲外發。德相漸成。化物功著。故雲表以成人。於十方界。次補佛處。堪任付囑。傳法利生。故如國王委政太子陳列灌頂也。問准華嚴經。初住菩薩即能成佛教化眾生。何故至第十住方名陳列灌頂表成佛耶。答圓融之教。二經頗同。以行布不礙圓融故。華嚴初住便能成佛。圓融不礙行布故。今十住方列灌頂。故彼經雲。菩薩住處廣大與虛空等。又雲。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了達諸法真實之相。所有聞法不由他悟。具修十種智力。究竟離虛妄。無染如虛空。清淨妙法身。湛然應一切。亦同大品雲。從初發心時。即坐道場。轉法輪。度眾生。當知此菩薩為如佛。今經雲十用涉入圓成一心。又雲。十身靈相一時具足。此上皆明一位具諸位。即行布不礙圓融也。又華嚴明第十地菩薩。方論受職。此經第十住明陳列灌頂。即圓融不礙行布也。圓融即橫論。行布即豎說。二無障礙。二經頗同。故無疑也。言陳列灌頂者。華嚴經雲。轉輪聖王所生太子。母是正後。身相具足。坐白象寶妙金之座。張大網缦。奏諸音樂。取四大海水置金瓶內。王執此瓶灌太子頂。是時即名受王職位。菩薩受職亦復如是。諸佛智水灌其頂故。名為受大智職菩薩。彼明第十地方是受職。今此十住既名灌頂。故說受職。彼約究竟。此約分得。又無生忍中。一位具諸位。故得互說 四十行位十。一歡喜行

  阿難。是善男子。成佛子已。具足無量如來妙德。十方隨順。名歡喜行 初二句結前。具足下正明。此有三義故歡喜。一具足無量佛德故。如觀音雲。我又獲是圓通。修證無上道故。又能善獲四不思議無作妙德。既雲不思議。即是無量佛德也。此之妙德。先未曾獲。今自具足。故雲歡喜。二眾生受化故歡喜。十方者。現十界身利眾生也。隨順有二。一眾生趣類不等。根行有異。菩薩隨順以形以說。此明能化隨順也。二菩薩現種種化。眾生隨順一一受化鹹皆得益。此明所化隨順也。能所既皆隨順。機應俱生歡喜。故以名焉 二饒益行

  善能利益一切眾生。名饒益行 如上隨順眾生。即是善能利益。始能歡喜生善。終能破惡入理。故名饒益 三無嗔恨行

  自覺覺他得無違拒。名無嗔恨行 自覺故。無明不能拒智。覺他故。有情不能違化。障不能拒。物不能違。二利既兼。故無嗔恨 四無盡行

  種類出生窮未來際。三世平等十方通達。名無盡行 隨機隨感現種類身。盡未來際化復作化。三世下釋所以也。以知三世空寂故。得窮未來際。以達十方無礙故。能現種類身。若時若處現化不絕。故雲無盡也 五離癡亂行

  一切合同。種種法門得無差誤。名離癡亂行 現種類身。即普現色身三昧。說無量法。不離四種辯才。若身若說。皆是智用鹹歸於理。華嚴雲。此菩薩於一念頃得無數三昧。了知此之三昧同一體性。乃至得一切法真實智慧。是故能合種種法門得無差誤。由無差誤故離癡亂 六善現行

  則於同中顯現群異。一一異相各各見同。名善現行 一中現無量。故雲於同現異。無量中現一。故雲異相見同。身說皆然也。以知一切法同一法性。能作種種異說。而不失一性一相之旨。維摩雲。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故名善現 七無著行

  如是乃至十方虛空滿足微塵。一一塵中現十方界。現塵現界不相留礙。名無著行 著謂住著。即留礙也。一塵現十方。是現界。不壞一塵相。是現塵。世界微塵各不相妨。此即大小自在。由此菩薩住不思議解脫。故得此用 八尊重行

  種種現前。鹹是第一波羅蜜多。名尊重行 現塵現界現身現說不相留礙。故雲種種現前。皆從圓融三德般若之所發現。故雲第一。此之妙行超過一切諸法門。故名為尊重 九善法行

  如是圓融。能成十方諸佛軌則。名善法行 如上所現。無礙妙用。故雲圓融。一一皆能合佛如來利生軌則。故名善法 十真實行

  一一皆是清淨無漏。一真無為。性本然故。名真實行 依真起用。用不離體。體即真如無漏清淨一真法界。此法界體本具如是無方妙用。故雲本然。以即體故。名為真實。此之十行。皆是證真菩薩自利利他無礙自在圓融妙行。一一皆破微細無明。顯佛智德。漸漸圓滿。有此十番智斷功用。念念與薩婆若相應。華嚴雲。此菩薩行與法界虛空等。以用諸佛不思議妙行故。故此十行圓融無礙。即一論十。十不離一。故此最後即雲一一皆是清淨真如性本然故 第五十回向位十。一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

  阿難。是善男子。滿足神通。成佛事已。純潔精真。遠諸留患 結前十行也。依體起用。故雲滿足神通。自利利他妙行無礙。故雲成佛事已。佛以度生利他為事業故。純潔精真顯智德也。遠離留患顯斷德也。此十番智斷。皆是非證而證。不斷而斷。智本真故。惑本亡故

  當度眾生。滅除度相。回無為心。向涅槃路。名救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 此正明也。約用就體。能所俱亡。眾生相空本涅槃故。能化緣生本無性故。故雲滅除度相。般若經中亦同此說。亡緣之智名無為心。無作妙理名涅槃路。攝用歸體名為回向。涅槃果也。路即理也。履以成地到究竟故。名涅槃路。結名可知。問十行位中豈有度相耶。答前即依體起用。且論神通化物。未言滅除度相。今此攝用歸體。順寂滅義。故除度相。約義雖異。為行頗同。若不然者。豈有證真大士猶懷度生之相耶 二不壞回向

  壞其可壞。遠離諸離。名不壞回向 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故雲壞其可壞。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故雲遠離諸離。得無所離。即合涅槃。故雲不壞回向 三等一切佛回向

  本覺湛然。覺齊佛覺。名等一切佛回向 本性覺體未嘗起滅。故雲湛然。此湛覺體。三世諸佛無二圓滿。故雲覺齊佛覺。此則得平等覺與諸佛同。故雲等一切佛 四至一切處回向

  精真發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處回向 精真發明智顯也。地如佛地理現也。智冥理體無二無別。智遍理遍名至一切處 五無盡功德藏回向

  世界如來互相涉入得無掛礙。名無盡功德藏回向 此菩薩得如來身及國土身互相涉入無礙自在。此是如來藏中諸功德法受用無盡也 六隨順平等善根回向

  於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淨因。依因發揮取涅槃道。名隨順平等善根回向 同佛地如來藏也。即前地如佛地。本來具足無漏性德。此德能為萬行所依。故雲清淨因。依於此因能起趣果之行。故雲依因發揮取涅槃道。道即因也。此則萬德為萬行因。萬行為涅槃因。合理之行行從理起。故雲隨順平等。能生妙果名曰善根 七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

  真根既成。十方眾生皆我本性。性圓成就不失眾生。名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 初句蹑前也。十方下正顯一切眾生皆我心性。心性無外攝無不周。我之本性既圓滿成就。眾生皆爾。故雲不失。此得同體大悲。是故然也 八真如相回向

  即一切法。離一切相。唯即與離二無所著。名真如相回向 如故即一切法。真故離一切相。此真如體亦不可得。故雲二無所著亦即三谛。對文可見。此菩薩了一切法即真法界無相可離。名為如相 九無縛解脫回向

  真得所如。十方無礙。名無縛解脫回向 初句攝前。十方無礙者。既能即法離相。則不為心境諸法所系。故雲無縛。以無縛故自在無礙。故雲解脫。此解脫相本性亦離。故皆無也 十法界無量回向

  性德圓成。法界量滅。名法界無量回向 聖法因義。故雲法界。然有四種。謂事。理。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今皆渾為一真法界。故雲量滅。此唯性德圓成。於一真界無量可量。故雲法界無量。又證性德一一圓滿成就不可算數邊涯故也。然此十位所有回向不離三種。謂菩提實際眾生也。今此且約向實際說。余二含攝。此則依真起用。皆為趣向大涅槃界。隨順法界。體用相稱。圓融自在。故華嚴雲。此菩薩所修願行。等法界。如虛空量。盡回與一切眾生。同向一究竟菩提。故名回向。前後諸位非無此義。以約增勝立此名耳。然此諸位。皆於一無生忍中。隨所發行。義立別名。皆能圓證聖性。不別而別。故分諸位。異而不異。唯是一心。故涅槃雲。發心畢竟二不別也。地前既爾。後位可知。前文雲。此人即證無生法忍。從此漸修隨所發行安立聖位。既言聖位。豈非證耶 次加行位。大小二乘經論。明言五位。謂資糧。加行。通達。修習。究竟位也。然有開有合。不定明現。諸小乘論及大乘法相。即顯說四位。名四善根。是順決擇分。若纓絡仁王華嚴等經。即合而不論。攝在第十回向。唯此經文具顯四位。蓋以圓融之教一多無礙。只於一忍圓開諸位。不開則已。開則具明。故於十回向後。備論四種妙圓加行。又此經文。前則圓融。後則歷別。以圓融中不礙行布也。即一位一切位。一切位一位。一多無礙。華嚴亦同 文二。一結前生後

  阿難。是善男子。盡是清淨四十一心。次成四種妙圓加行 余處所說。加行屬內凡。未證聖性故。今經從干慧地來便名聖位。何但加行。故此特雲妙圓加行 二正辨加行四。一暖位

  即以佛覺用為己心。若出未出。猶如鑽火欲然其木。名為暖地 佛覺果智也。如前文雲。本覺湛然覺齊佛覺。精真發明地如佛地。此即用佛果智為己因心也。然猶未能離因顯果。故雲若出未出近於登地將發此智。故雲若出。猶拘因相尚未能離。故雲未出。喻如鑽火熱相先現火出不久。火喻佛覺。鑽喻加行。木喻因相。火出則木盡。覺現則因亡。亡因在即。故喻如暖。此約發智以顯也 二頂位

  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虛空下有微礙。名為頂地 前以佛覺用為己心。即果辨因也。今以己心成佛所履。即因合果也。雖因果相合。未亡二相。故雲若依。如在山頂足有所履。將顯法界無所分別。故雲非依。如身處虛空也。下有微礙喻若依也。存二相故。二相即是障入初地無明也。此約離障以顯 三忍位

  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懷非出。名為忍地 初則未亡因相。次則未亡果相。今因果二相融為一體。故雲心佛二同。因果既亡。二邊不立。故雲善得中道。此中道體將證不久。故雲非懷。然猶未亡中道之相。故雲非出。此約顯理以明也 四世第一位

  數量銷滅。迷覺中道二無所目。名世第一地 迷覺是二。即因果也。中道是一。所證理也。此名數量。中邊不存。故雲二無所目。無所目故名為銷滅。數量正屬世間。今雖銷滅。若望初地證真。猶名為似。以有所得故。初地見道名出世間。今是世間最後邊際。故名第一。此上四位唯識中說。前之二位。依明得明增二定。發尋伺觀。觀名等四法能所俱空。後之二位。依印順無間二定。發四如實觀。即前二空等。然皆有所得。未證法身。故唯識雲。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此皆歷別之談也。今經圓融不礙行布。故得以圓擬別而說。由是此地名為世間

 

上一篇:首楞嚴義疏注經 第十五卷
下一篇:首楞嚴義疏注經 第十三卷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