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經咒頌念

 

乘一法師:楞嚴八十分義 五陰妄想分第四十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修斷虛習分第四十四

  六一虛妄

  阿難白佛言:世尊!雲何逆流深入一門?能令六根一時清淨。佛告阿難!汝今已得須陀洹果,已滅三界眾生世間見所斷惑。然猶未知根中積生無始虛習,彼習要因修所斷得。何況此中生住異滅,分劑頭數。今汝且觀,現前六根,為一為六?阿難!若言一者,耳何不見?目何不聞?頭奚不履?足奚無語?若此六根,決定成六。如我今會,與汝宣揚微妙法門,汝之六根,誰來領受?阿難言:我用耳聞。佛言:汝耳自聞,何關身口?口來問義,身起欽承。是故應知,非一終六,非六終一,終不汝根,元一元六。阿難!當知是根,非一非六,由無始來,顛倒淪替,故於圓湛,一六義生。汝須陀洹,雖得六銷,猶未亡一。如太虛空,參合群器,由器形異,名之異空。除器觀空,說空為一。彼太虛空,雲何為汝,成同不同?何況更名是一非一。則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復如是。

  【分義】阿難聞佛所說入一無妄六根一時清淨未能信及。故佛告阿難,你今已得須陀洹果,已滅三界眾生世間見所斷惑。然猶未知根中積生無始虛習,彼習要因修所斷得。何況此中生住異滅,分劑頭數。小乘有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四果。所謂須陀洹已滅三界眾生世間見所斷惑者,此見惑有八十八使,是三界凡夫所迷,皆由迷於苦集滅道四谛之理而起。見四谛理時,能斷此惑。其中欲界有三十二惑,色界、無色界,各有二十八惑,三界共為八十八使見惑。即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貪、嗔、癡、慢、疑十惑,於欲界、色界、無色界同迷於四谛理而單復分起之八十八使。得須陀洹果時,此八十八使見惑皆斷。是則名為見所斷惑。

  所謂根中積生無始虛習,彼習要因修所斷得者,亦名思惑。欲界有貪、嗔、癡、慢四惑,色界、無色界各有貪、癡、慢三惑,三界共有十思惑。三界又分為九地,每地九品思惑。欲界一地,名五趣雜居地。色界四地,即初禅定生喜樂地;二禅離生喜樂地;三禅離喜妙樂地;四禅捨念清淨地。無色界四地,即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如是九地,各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思惑,共為八十一品思惑。若斷欲界六品思惑,得斯陀含果,即二果;次斷欲界九品思惑盡,得阿那含果,即三果;次斷色、無色界七十二品思惑盡,證阿羅漢果,即四果。如是煩惱,皆是無始以來,思惟世間虛妄事物而積生根中虛妄習氣,須勤苦修行而後方能斷除。故曰修所斷惑。如是見思諸惑,於六根中皆悉具有,能令眾生,流轉三界。是為小乘所斷三界內煩惱頭數。

  所謂生住異滅,分劑頭數者,是大乘菩薩所斷界外之無明惑。菩薩見道後,悟知如來藏心,本無生滅,清淨本然,周遍法界。但於未悟時,因一念妄動,墮於生住異滅,為無始根本無明。以此無明,無始以來,於眾生六根中積生無始虛習,此虛妄習氣,亦須修行所能斷除。自圓教初住,至於等覺金剛後心,經四十二位(因圓教不列四加行位),位位須斷一品無明。四十二品無明斷盡,方盡妙覺,證無上圓覺佛果。如是四十二品無明,於六根中,亦復具有,是為大乘菩薩所斷根中煩惱頭數。今言深入一門,入一無妄,彼六知根,一時清淨者,謂但拔一根無妄,如是界內界外無量煩惱,即得斷盡無余。是則名為證無上菩提。是故世尊明示六根非一非六,全體虛妄,皆不可得。須陀洹人,不為六根塵所惑。此太虛空喻藏心,群器喻六塵,異空喻六根。如來藏心,非一非六,尚無同異之名,豈有一六之相耶。

  【須陀洹果】此雲逆流,言已逆生死之流,而為初見道位,乃聲聞四果之初果。

  【六銷】言阿難雖證初果,能銷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外緣塵,而不隨之造業。

  【亡一】然猶未能斷除一念涅槃佛果之我執,一念我執未空,故未能信及一門深入六根同淨之理。

  【群器】即宇宙間山林城郭森羅萬有之相。

  六受用根

  一因色成見

  由明暗等二種相形,於妙圓中,粘湛發見。見精映色,結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眼體如蒲萄朵。浮根四塵,流逸奔色。

  【蒲萄朵】指初胎之葡萄實。喻眼浮塵根,即眼珠,取像似葡萄,雖非勝義眼根,實為勝義所依之體。

  二因聲成聞

  由動靜等二種相擊,於妙圓中,粘湛發聽。聽精映聲,卷聲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耳體。如新卷葉,浮根四塵,流逸奔聲。

  【新卷葉】新出水之蓮葉。喻耳浮塵根。

  三因香成嗅

  由通塞等二種相發,於妙圓中,粘湛發嗅,嗅精映香,納香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鼻體。如雙垂爪,浮根四塵,流逸奔香。

  【雙垂爪】俱捨雲,鼻根極微,居鼻梁內,背上面下,如雙爪甲,已見前解。

  四因味成嘗

  由恬變等二種相參,於妙圓中,粘湛發嘗,嘗精映味,絞味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舌體。如初偃月,浮根四塵,流逸奔味。

  【初偃月】偃仰臥,初旬之月其形如偃月。俱捨雲,舌根極微,形如半月,當舌形中,舌浮塵根取相乎此。

  五因觸成覺

  由離合等二種相摩,於妙圓中,粘湛發覺,覺精映觸,抟觸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身體。如腰鼓颡,浮根四塵,流逸奔觸。

  【腰鼓颡】正脈雲,腰鼓俗名杖鼓,颡腔。細腰而以革瞞其兩頭,狀似人身。

  六因法成知

  由生滅等二種相續,於妙圓中,粘湛發知,知精映法,覽法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見,浮根四塵,流逸奔法。

  【幽室見】意根無體,不可說形,居肉團心內,外緣法塵,引發意思,如處幽室而能見外。

  脫粘塵妄

  阿難!如是六根,由彼覺明,有明明覺。失彼精了,粘妄發光。是以汝今離暗離明,無有見體;離動離靜,元無聽質;無通無塞,嗅性不生;非變非恬,嘗無所出;不離不合,覺觸本無;無滅無生,了知安寄?汝但不循動靜合離,恬變通塞,生滅暗明,如是十二諸有為相。隨拔一根,脫粘內伏,伏歸元真,發本明耀。耀性發明,諸余五粘,應拔圓脫。不由前塵所起知見。明不循根,寄根明發。由是六根互相為用。

  【五粘】五粘者,即六根粘塵,已證一根圓通,所余之五粘塵根。

  六根互用

  阿難!汝豈不知,今此會中,阿那律陀,無目而見,跋難陀龍,無耳而聽。殑伽神女,非鼻聞香。憍梵缽提,異舌知味,舜若多神,無身覺觸。如來光中,映令暫現。既為風質,其體元無。諸滅盡定,得寂聲聞。如此會中摩诃迦葉,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因心念。

  【跋難陀龍】此雲善歡喜。摩竭陀國之龍無耳能聽。

  【殑伽神女】殑伽此雲天堂來,神女為恆河主神,無鼻聞香。

  【憍梵缽提】此雲牛呞,食後虛呞如牛,離於舌而知味。

  【舜若多神】舜若多此雲空,即主空之神,其質如風,無形有覺。

  【滅盡定】又名滅受想定,言雖滅盡意根,而了知不亡。以上皆不依根而能發覺。

  根塵並銷

  阿難!今汝諸根,若圓拔已,內瑩發光。如是浮塵及器世間諸變化相,如湯銷冰,應念化成無上知覺。阿難!如彼世人,聚見於眼,若令急合,暗相現前。六根黯然,頭足相類。彼人以手循體外繞,彼雖不見,頭足一辯,知覺是同。緣見因明,暗成無見,不明自發,則諸暗相,永不能昏。根塵既銷,雲何覺明不成圓妙?

  【分義】六受用根本是妙湛圓明真心。因由明暗動靜等妄境,粘著圓湛真性,隨發妄覺,成六根妄結。如是六根妄結,由彼性覺真明,以有所明故而成妄明,妄明既起,真明頓失。但你六根不循動靜合離等諸有為相,脫粘妄塵,則根中妄結妄明自解。所謂隨拔一根,脫粘內伏,伏歸元真,則余五粘,應拔圓脫。六根圓脫故,一切諸法,悉皆清淨。真妙覺明,不逐塵緣而生,不由前塵而起見聞覺知。如來藏心悉發妙用,寄於六根,由是六根互相為用。佛舉阿那律陀等六人,以明六根互用。六根圓拔故,六塵皆空,妄念不生,覺明內瑩,則器世間諸變化相,如湯銷冰,應念化成無上知覺。如是覺明,妄明不發,諸暗不昏,根塵識心,一時銷落,雲何覺明不成圓妙。

 

上一篇:乘一法師:楞嚴八十分義 五陰妄想分第四十五
下一篇:如何說出自己的委屈?答案就在這裡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