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非唯心外無佛,眾生心中影像亦空,以性本絕言,即不教之教,所謂尊者無說,我乃無聞,說聽皆無,唯識而已,是以識為教體也。】
這是唯識裡面講到最究竟的意思。頓教裡面講,不但『心外無佛』,『眾生心中』所現這些『影像』也不是真實的,這正是《般若經》裡面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理很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句話不但講我們這個世間依正莊嚴森羅萬象,諸佛清淨國土也不例外。可是諸位一定要記住,這絕對不是說把我們現前所有現實的環境都否定了,不是這個意思。相有體無,所謂是影像,好像我們看電影,銀幕上不能說沒有像,但是這個像是空的,是不可得的,這種情形我們了解。所以影像也是空的。山河大地、森羅萬象都是我們自性變現出來的影像,就跟電影銀幕裡面這個像一樣的,有沒有呢?有。能不能得到呢?不能得到。不但世間這些物質形相你得不到,確確實實得不到,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確實得不到;就是你心裡面所有的感受也得不到,也是假的。真正透徹明了,你才曉得這個世間所有法真的是空的,萬法皆空。
我們今天說我們得了錢財,錢財你得到哪裡?你是不是能把錢財塞到肉裡頭去?塞不進去,總是在身外,身外之物。再說「身」,身也得不到。我們身體的細胞剎那剎那在生滅,舊的細胞死了,新的細胞生了,新陳代謝。身體的細胞,七年是個周期,七年,舊的細胞全都沒有了,全部換成新的;七年前我們身體細胞是一個也找不到,全都沒有了。這樣說起來,身都不可得,何況身外之物?這是講物質的境界是空的,不是實在的。所謂迷,把自己身體當作真的,把身外之物也當作真的,患得患失,所以他苦!其實這苦是不值得的,因為沒有得失;如果真有得失,你這個苦才有價值。心裡面的感受更是虛妄的,心裡感受是什麼?打妄想!想過去、想未來、想家親眷屬,全是妄想,也不是真實的。
『以性本絕言,即不教之教』。佛的出現是隨眾生心,《楞嚴經》上說「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本性,本性裡面什麼都沒有,它是空寂的。雖然是空寂,它會現相,所以它又有不空的意思,我們講如來藏: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不空就是有。空如來藏是講真的,不空如來藏是講它會現相,雖然現的相,相不是真的。好像我們作夢,能作夢的是心,大家都曉得,心會作夢,心是空的,沒有相,它作夢的時候它就會現相;現相的時候,我們就比喻作不空如來藏,雖然現的相,這相是不可得的。可是你在夢中你不知道,你迷了,你還是以為是真正有所得的;到你醒過來才恍然大悟,原來是不可得。我們在這個世間數十年寒暑,不過就是夢長一點而已;躺在床上睡覺那個夢短,現在這個夢長一點而已,都不可得。所以佛給我們說: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造業!明了這個道理,何必去造業呢?
所以修行修什麼?學佛不難,學佛比學什麼都容易,不難,你一定要抓到綱領。學佛就是學個不迷,我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我不迷,覺而不迷。什麼叫覺?我曉得一切萬法俱不可得,這就是覺。曉得不可得,你就隨緣了,就自在了,為什麼?得失這個念頭就沒有。諸位仔細去想想,無量無邊的煩惱都從得失來的,患得患失,沒有的時候想盡方法想得到,得到之後又怕丟掉,好苦!煩惱都從這裡來的。一個人要是沒有得失心,這個真自在。他為什麼沒有得失心?看破了,真相看清楚,一切法裡面確確實實沒有得失。有人問:我不天天拼命去求,這日子怎麼過?你不求日子也過;求過了,不求還是過。你不相信,不求,看看你一天是不是一樣過去?這是因果定律。你命裡面有的,「命中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求不來的;《了凡四訓》裡面說得多麼透徹多清楚。所以學佛的人先要把《了凡四訓》認真去念一念,然後我們做人真的心平氣和,真正能做到隨緣而不攀緣,這才能得一點自在。所以修行就是修不迷。
三皈依提示我們三大綱領:覺不迷、正不邪、淨不染,就修的覺正淨,就修這個東西,這是三大綱領。而在處事待人接物,這就是我們修行用功夫的地方。佛離開眾生,他不能成佛。我們想學佛,離開眾生就學不成,到哪裡去學?佛是應眾生而有,我們修行也是應眾生而修,沒有眾生,我們到哪裡去修?沒地方修。有情的眾生分為兩大類:善人、惡人。一切境界也分兩大類:順境、逆境,就是好環境與壞環境。在這兩類裡面修什麼?修自己的清淨心、修自己的平等心、修自己的慈悲心,這就叫菩提心。所以菩提心不能離開眾生、不能離開社會,離開眾生與社會,菩提心到哪裡去生?生不起來。所以小乘人沒有菩提心,你看一切經裡面講的,小乘人沒有菩提心,為什麼?因為小乘人脫離人群、社會,他去找一個人跡不到的地方獨善其身,所以他沒有菩提心,只有大乘菩薩才有菩提心。我們修什麼?你要曉得,就修的這個。這是講通途法門,只要是佛法,不管是哪個法門,統統都是在人事環境裡面修清淨、平等、慈悲。念佛人還有一個特別的,那就是信、願、行,我修信願行也不離開人群,也不離開社會;而且他更妙,他用一句阿彌陀佛去修覺正淨,去修菩提心,去修信願行,這是妙不可言。你只要抓到綱領,就曉得怎麼修法,這樣才真正能成功。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八十二集) 198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