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經咒頌念

 

佛說盂蘭盆經講記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說盂蘭盆經原文

  西晉三藏竺法護 譯

  聞如是,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大目犍連始得六通,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觀視世間。見其亡母,生餓鬼中,不見飲食,皮骨連立。

  目連悲哀,即以缽盛飯,往饷其母。母得缽飯,便以左手障缽,右手抟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

  目連大叫,悲號涕泣,馳還白佛,具陳如此。

  佛言:汝母罪根深結,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雖孝順,聲動天地,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當須十方眾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脫。吾今當說救濟之法,令一切難,皆離憂苦。

  佛告目連:十方眾僧,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時,當為七世父母,及現在父母,厄難中者,具飯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錠燭,床敷臥具,盡世甘美,以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眾僧。當此之日,一切聖眾,或在山間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樹下經行,或六通自在教化聲聞緣覺,或十地菩薩大人權現比丘,在大眾中,皆同一心,受缽和羅飯,具清淨戒,聖眾之道其德汪洋。其有供養此等自恣僧者,現世父母六親眷屬得出三塗之苦,應時解脫,衣食自然。若父母現在者,福樂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華光。時佛敕十方眾僧,皆先為施主家咒願,願七世父母,行禅定意,然後受食。初受食時,先安在佛前,塔寺中佛前,眾僧咒願竟,便自受食。

  時目連、比丘及大菩薩眾,皆大歡喜。目連悲啼泣聲釋然除滅。時目連母,即於是日,得脫一劫餓鬼之苦。

  目連復白佛言:弟子所生母,得蒙三寶功德之力、眾僧威神之力故。若未來世,一切佛弟子,亦應奉盂蘭盆,救度現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可為爾不?

  佛言:大善!快問!我正欲說,汝今復問。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國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萬民庶人行慈孝者,皆應先為所生現在父母、過去七世父母,於七月十五日,佛歡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飯食,安盂蘭盆中,施十方自恣僧,願使現在父母,壽命百年無病,無一切苦惱之患,乃至七世父母,離餓鬼苦,生人天中,福樂無極。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若一切佛弟子,應當奉持是法。

  時目連比丘、四輩弟子,歡喜奉行。

  佛說盂蘭盆經科判

  明蕅益大師 造

  正文分三:一、序分 二、正宗分 三、流通分

  甲一(序分)分二:一、通序 二、別序

  乙一、通序

  聞如是,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乙二(別序)分六:一、目連道滿 二、知恩欲酬 三、攀慕遍尋 四、得見所在 五、悲哀往救 六、惡習難轉

  丙一、目連道滿

  大目犍連始得六通。

  丙二、知恩欲酬

  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

  丙三、攀慕遍尋

  即以道眼觀視世間。

  丙四、得見所在

  見其亡母生餓鬼中,不見飲食,皮骨連立。

  丙五、悲哀往救

  目連悲哀,即以缽盛飯,往饷其母。

  丙六、惡習難轉

  母得缽飯,便以左手障缽,右手抟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

  甲二(正宗分)分三:一、目連悲泣陳情 二、如來廣示法要 三、當機獲益脫苦

  乙一、目連悲泣陳情

  目連大叫,悲號涕泣,馳還白佛,具陳如此。

  乙二(如來廣示法要)分二:一、簡示 二、正示

  丙一(簡示)分五:一、彰母罪深 二、明子力弱 三、斥邪無用 四、顯正有能 五、許以救方

  丁一、彰母罪深

  佛言:汝母罪根深結。

  丁二、明子力弱

  非汝一人力所奈何。

  丁三、斥邪無用

  汝雖孝順,聲動天地,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

  丁四、顯正有能

  當須十方眾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脫。

  丁五、許以救方

  吾今當說救濟之法,令一切難,皆離憂苦。

  丙二(正示)分二:一、教孝子獻供之法 二、教眾僧受供之儀

  丁一(教孝子獻供之法)分五:一、定勝時 二、發勝意 三、設勝供 四、贊勝田 五、獲勝益

  戊一、定勝時

  佛告目連:十方眾僧,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時。

  戊二、發勝意

  當為七世父母,及現在父母,厄難中者。

  戊三、設勝供

  具飯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錠燭,床敷臥具,盡世甘美以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眾僧。

  戊四、贊勝田

  當此之日,一切聖眾,或在山間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樹下經行,或六通自在,教化聲聞緣覺,或十地菩薩大人,權現比丘,在大眾中,皆同一心,受缽和羅飯,具清淨戒,聖眾之道,其德汪洋。

  戊五、獲勝益

  其有供養此等自恣僧者。現世父母,六親眷屬,得出三途之苦,應時解脫,衣食自然。若父母現在者,福樂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華光。

  丁二、教眾僧受供之儀

  時佛敕十方眾僧,皆先為施主家咒願,願七世父母,行禅定意,然後受食。初受食時,先安在佛前,塔寺中佛前,眾僧咒願竟,便自受食。

  乙三(當機獲益脫苦)分二:一、孝子獲法喜益脫憂愁苦 二、慈母獲濟度益脫果報苦

  丙一、孝子獲法喜益脫憂愁苦

  時目連比丘,及大菩薩眾,皆大歡喜。目連悲啼泣聲,釋然除滅。

  丙二、慈母獲濟度益脫果報苦

  時目連母,即於是日得脫一劫餓鬼之苦。

  甲三(流通分)分二:一、申請 二、贊答

  乙一、申請

  目連復白佛言:弟子所生母,得蒙三寶功德之力,眾僧威神之力故。若未來世,一切佛弟子,亦應奉盂蘭盆,救度現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可為爾否。

  乙二(贊答)分三:一、贊許 二、正答 三、奉行

  丙一、贊許

  佛言:大善,快問。我正欲說,汝今復問。

  丙二(正答)分四:一、教起行 二、教發願 三、教常作 四、勸受持

  丁一、教起行

  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國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萬民庶人行慈孝者,皆應先為所生現在父母,過去七世父母,於七月十五日,佛歡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飯食,安盂蘭盆中,施十方自恣僧。

  丁二、教發願

  願使現在父母,壽命百年無病,無一切苦惱之患。乃至七世父母,離餓鬼苦,生人天中,福樂無極。

  丁三、教常作

  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

  丁四、勸受持

  若一切佛弟子,應當奉持是法。

  丙三、奉行

  時目連比丘,四輩弟子,歡喜奉行。

  佛說盂蘭盆經講記

  益西彭措堪布 編述

  今天是二零零九年農歷七月十五,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寺廟都在舉辦盂蘭盆會,僧俗四眾、善男信女,為了報答累世父母的養育之恩,向十方僧眾陳設供養,憑仗十方僧的威神之力,加被父母脫離苦難、獲得安樂。

  這個古老的佛教節日起源於《盂蘭盆經》目連救母的典故。遵照經中佛的教導:“佛弟子應念念常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常以孝慈憶念所生父母,作盂蘭盆,供養佛及僧眾,以求報答父母長養之恩”,佛弟子依教奉行,由此形成了一年一度的佛教節日——盂蘭盆節。

  早在佛陀時代,印度就有興辦盂蘭盆會的活動。《大盆淨土經》記載,當年印度的頻婆娑羅王、須達長者和茉莉夫人等,為求滅除七世父母的罪業,都曾經依照《盂蘭盆經》造五百金盆供養佛和僧眾。

  在中國,自從西晉三藏法師竺法護翻譯了此經之後,經中供養十方眾僧以求報答父母恩德的孝親思想與中國傳統的孝道觀念不謀而合,因此得到了中國帝王的倡導,一演而成為民間最普及的佛教傳統。據說,最早舉行盂蘭盆會是在梁武帝時代。《佛祖統紀》記載,大同四年,梁武帝到同泰寺供設盂蘭盆齋。《釋氏六貼》也記載:梁武帝每逢七月十五,就在各大佛寺設盆供養。從此,蔚為風氣,歷代帝王臣民都遵從佛制,興辦盂蘭盆會,報答父母、祖先恩德。比如,唐朝代宗、德宗等皇帝,都曾經親自陳設盂蘭盆供,代宗皇帝還把過去在寺院供盆的儀式改為在宮內道場設盆供養,並且供上高祖以下的七位先祖牌位,把皇帝的名字寫在巨幡上,從太廟迎入內宮道場。此外,《法苑珠林》記載:唐朝的國家大寺,像長安西明寺、慈恩寺等,每年都有送盆供養種種物品和舉盆的音樂人等等,並有送盆的官人,來者不一;民間信眾獻盆供養也非常之多。可見唐代宮廷、民間對盂蘭盆供的重視程度。

  在歷代帝王鄭重其事地倡導下,盂蘭盆供被廣泛地傳入中國民間,成為上千年盛行不衰的佛事活動。

  我們繼承佛教傳統開盂蘭盆法會,最關鍵是要遵從佛的教導,發起孝順父母的善心,以此孝心如法地供養十方僧眾,讓累世父母脫離痛苦、獲得安樂。因此,就要學習《盂蘭盆經》,從中深刻地理解“設盂蘭盆”的真實意義。在此基礎上,就能發起報恩的意樂和行為。

  解釋經題和本經中心思想:

  【佛說盂蘭盆經】

  盂蘭是梵語,翻成“救倒懸”。三惡趣的痛苦無法描述,只能以倒懸作比喻。(倒懸:頭向下吊著。)盆是盛食物的清淨容器,一切碗缽都稱為盆。盂蘭盆,就是用種種干淨的碗缽盛種種淨潔美食,供養十方僧眾,能救累世父母猶如倒懸之苦。倒懸是所救,盆是能救,能所合起來,叫做盂蘭盆,就是“救倒懸盆”的意思。

  本經中心思想:

  本經如同《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佛教的一部孝經,以孝順父母為中心思想。佛教雖有無量戒,但都以孝為宗;雖有無量行,卻以孝為首。所以,釋迦佛曠劫以來,常修報恩之行。目連尊者初成道時,就欲報父母之恩。要知道,這不只是成道之後才思念父母,念恩圖報,實在是以報恩的因緣而修持聖道。如地藏菩薩往昔作婆羅門女時,為救度母親發大悲心,“眾生界不空,誓不先成佛道”。諸佛菩薩發菩提心的因緣,大抵如此。(菩提心七因果修法,即知母、念恩、報恩,修慈、修悲,發增上意樂,誓取佛果,實為孝道的極致。這是以最長遠的眼光,觀察到無始以來流轉,生生世世由母親生養成人,如今諸母沉溺輪回,感受無窮無盡的流轉之苦,由於不忍心捨棄諸母而發起報恩心救度母親。但是只給予父母人天快樂,並不能解脫生死,因此以大慈悲心欲拔除諸母一切苦、給予一切樂,並誓欲自己一人擔荷而發勇猛的增上意樂。之後又觀察到只有成佛才能以不可思議的身口意幻化,任運度脫諸母,由此誓欲取證無上佛果。這就是基於出世間大孝而發起了無上菩提心。)

  總的來說,孝分世間孝和出世間孝兩種。世間孝,小孝奉養父母身口,大孝引導父母入道,道指世間安樂之道——三綱、五常、八德等等。出世間的孝道是引導父母對三寶生信心,皈依入於佛門,受五戒、行十善,得增上生。再引導父母出輪回,了生死,最終得大菩提。又,世間法只對今生父母盡孝;佛法是救度生生世世的父母。

  這部經中,目犍連尊者成道後為救拔母親,向十方僧眾供盂蘭盆,把墮餓鬼身的母親超拔生天,就是佛門大孝。如果從真如理體上解釋,那就更深,所謂“入天華光”,天解釋為第一義谛,也就是父母本具的法身,“入天華光”就是使父母入於法身、般若、解脫的涅槃三德,是最究竟的孝順。蓮池大師說:“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度父母出惡趣、出輪回,才是真正成就了人子的孝道。但世間的小孝大孝也是出世間大孝的階梯,也應當努力去做。這才是全面地理解了孝道。

  【西晉三藏法師竺法護 譯】

  譯師竺法護,月支人,在晉武帝時來到中國,住在甘肅敦煌,世稱敦煌菩薩。

  正文分三:一、序分 二、正宗分 三、流通分

  甲一(序分)分二:一、通序 二、別序

  乙一、通序

  【聞如是,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結集三藏的阿難尊者說:當年我聽到是這樣的,一時佛在捨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通序又名證信序。凡是佛經,都在經的開始加上一段表示“六成就”的序文,叫做通序,就是通於一切佛經的序。以六成就就證明是佛說的經,使人生起信心,所以叫證信序。

  六成就即信、聞、時、主、處、眾六種成就。任何法會都不離因緣,時間、處所、主尊、聽眾等因緣聚合、機感相應,就從佛的智慧中自然流出教法,記錄下來,就是佛經。佛涅槃後,阿難尊者結集三藏,他以現場聽聞者的身份為大家作證:我當時是這樣聽佛說的,是在什麼地點、有哪些聽眾一起聽佛宣講。有了這樣的六成就,就證明不是道聽途說,而是現場聽聞的佛的語言。換句話說,經上的文句,都是佛當年說法的真實記錄,就像錄音機錄下來的一樣。

  這樣,佛弟子就會生起信心,盡管現在沒有見到佛,但當年佛說的就是經上這樣的法,這就成了最珍貴的佛的教言,成了最可靠的安樂之道的指示,成了佛弟子永遠應尊重頂戴的聖言。

  這裡,“聞”是聞成就;“如是”是信成就;“一時”是時成就;“佛”是主成就;“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處成就;眾成就省略,但由結尾的“四輩弟子,歡喜奉行”能見到當時有一同聞法的四眾弟子,具足眾成就。

  乙二(別序)分六:一、目連道滿 二、知恩欲酬 三、攀慕遍尋 四、得見所在 五、悲哀往救 六、惡習難轉

  “別序”也叫發起序。每部經發起的因緣各不相同,所以叫別序。特別發起這部《盂蘭盆經》的緣由,就是本經的別序或發起序。

  丙一、目連道滿

  【大目犍連始得六通。】

  當時也就是大目犍連初證聖果獲得六神通的時候。

  目犍連名為“尼拘律陀”,是印度一種樹的名字。因為父母祈禱了此樹而生下了他,所以就以此樹的名字取名。

  他原先是外道,神通廣大,後來被佛度化。他和捨利弗最初聽到因緣的甚深義,就破了見惑(見煩惱)證得初果。不久,他就來見佛,佛說“善來”而得戒。他再按照前面所見的法義重復觀察,由此就得到了解脫無漏。前所未得的開始得到了,所以是“始得”。

  六通指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漏盡。通是無障礙義。天眼能見粗細色法,山河、房屋不能阻礙;天耳能聞遠近人和非人的聲音;他心了知別人的起心動念;宿命察見自己和六道眾生前世的事情;神足,示現種種變化;漏盡,如實了知苦集滅道。

  丙二、知恩欲酬

  【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

  目連最初證得聖果,最先想到報答父母的恩德。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十月懷胎,三年乳哺”,父母生育的恩德比山高、比海深。比如,母親懷胎十月期間,嚴格地約束著自己的行為,為了不使胎兒受傷,飲食、起居、身體的活動都非常小心。到分娩時,要遭受巨大的產難,像被百千把利刀割截身體一樣,全身疼痛難忍,心識迷惑,分不清東西南北。當見到孩子平安地生下來時,母親好像得到了如意寶一樣。聽到了孩子的聲音,就像聽妙音一樣喜悅。

  “三年乳哺”,是指嬰兒在頭三年裡靠吃母親的奶長大。由於嬰兒隨時都要吃奶,母親常常一整夜都開胸在外。還有“推干就濕”,母親在孩子尿床時,總把孩子推到干處,自己睡在尿濕的地方。孩子常常拉得一身屎尿,母親沒有半點嫌棄,頻繁洗換,不辭辛苦。像這樣以乳汁養育、親手擦鼻涕、擦屎尿、喂著吃飯等等,就是“乳哺之恩”。父母的恩德重如泰山,不念報恩,就不是人類。不令父母脫離生死,就不是真正的報恩。

  目犍連尊者雖然當初念念知恩,卻欲報無力,現在得了聖果,最先就想到要救度自己的父母。

  丙三、攀慕遍尋

  【即以道眼觀視世間。】

  道眼指天眼,因為是由證道而獲得的,所以叫道眼。世間指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包括器世間和有情世間。

  目犍連尊者在得道的此時,迫切地想知道父母現在轉生何處,他立即以天眼觀察三界,尋找父母的生處。

  丙四、得見所在

  【見其亡母生餓鬼中,不見飲食,皮骨連立。】

  他看見母親生在餓鬼道裡,得不到飲食,長年饑餓,皮與骨頭連在一起。

  據說,目連尊者是大富家庭出身,他的母親非常吝啬,家裡的財富保護得很好,寧可壞了,也捨不得送人。即使饑荒年代,也把糧食收藏得好好的,見死不救。她在生時積了悭貪重業,所以轉生餓鬼,長年與饑餓干渴相伴。在餓鬼的境界裡,百年不聞漿水之名,下至膿血、糞便等的穢物也無處得到;由於饑餓,皮膚、血肉變得干癟,披垂的頭發遮蓋了臉部;口裡極度干燥,常常伸出舌頭來舔嘴唇。諸如此類都是悭貪制造的苦報。

  丙五、悲哀往救

  【目連悲哀,即以缽盛飯,往饷其母。】

  “悲哀”就是感傷徹於骨髓,號叫動於天地。

  孝子目連見母親饑餓痛苦,悲哀難忍,就立即用缽盛滿了飯,入到餓鬼道裡送給母親吃。

  丙六、惡習難轉

  【母得缽飯,便以左手障缽,右手抟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

  目連母親一拿到缽飯,就馬上用左手遮住缽盂,右手把飯抓成團,還沒等飯進口,就已經化成火紅的熱炭,沒辦法吃到嘴裡。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本來是悭貪讓自己墮成餓鬼,天天在饑渴中煎熬。無奈習性難除,不思悔改,一遇境界,又馬上現行。一得到食物就下意識地遮住缽盂,生怕被其他餓鬼搶走;馬上抟食,只想自己吃個痛快,這樣的吝啬心態還跟在生時一樣。

  哪曉得萬法唯心,悭貪一起,美食便頓成火炭。如果當時能念及同類與自己一樣饑渴,發慈悲心,不忍獨自享用,一定會甘露充滿,自他超出苦輪。但她不改惡習,不除惡因,怎麼能超越餓鬼的命運?

  所以,果報都是自己心造的,不關別人。目連尊者雖然自身解脫了煩惱,有大神通、有大孝心,卻根本消除不了母親的苦難。

  甲二(正宗分)分三:一、目連悲泣陳情二、如來廣示法要 三、當機獲益脫苦

  乙一、目連悲泣陳情

  【目連大叫,悲號涕泣,馳還白佛,具陳如此。】

  尊者看見母親業力太重,食物還沒進口就變成了火炭。雖然他神通廣大能震動世界、回轉日月,卻竭盡神力也不能救拔母親。所以他大叫悲哀,火速返回,向佛詳細陳述以上的情況。

  乙二(如來廣示法要)分二:一、簡示 二、正示

  丙一(簡示)分五:一、彰母罪深 二、明子力弱 三、斥邪無用 四、顯正有能 五、許以救方

  丁一、彰母罪深

  【佛言:汝母罪根深結。】

  佛說:你母親的罪根深不可拔。

  罪根指造罪的根源——煩惱。目連母親心裡的悭貪,長時間反復串習,是深;習性堅固,很難改變,叫結。在她墮為餓鬼時,一得到缽飯,就用左手遮住,右手趕緊抓食物吃,這就是悭貪的煩惱相。多生的習性,如油入面,很難去除,所以說“罪根深結”。

  丁二、明子力弱

  【非汝一人力所奈何。】

  佛說:你母親的罪業並非你一人的道力能除。

  目連尊者只得到心自在——心從煩惱的系縛中解脫,單憑他一人的神力,無法拔除母親的罪根。母親的業根,由於長久串習,根深蒂固。尊者能天眼徹視十方,神足入餓鬼道,卻沒辦法消除母親的業力。

  丁三、斥邪無用

  【汝雖孝順,聲動天地,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

  佛說:雖然你孝順母親,震動天地,卻沒有足夠的力量救拔母難,其他天神、地神、邪魔、外道道士、四大天王的天神,更是無能為力。

  沒有入正位,都叫做邪。天神、地神乃至四天王神都是具縛凡夫,即使集合他們所有的神通力,也不及目連一人的神力。福德力也是如此,經上說:集合萬億色究竟天的福德,與獨覺阿羅漢相比,百千分不及一分。目連尊者的無漏福力尚無能為力,何況天神、地神的有漏福德。

  以上的鋪墊是要反顯大德僧眾的無上威力。

  丁四、顯正有能

  【當須十方眾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脫。】

  佛說:現在你必須依仗十方眾僧的威神之力,才能拔除你母的厄難。

  “十方眾僧”指在十方世界中安住的如海僧眾,這種聖眾群體的力量,並非目連一人可比。“僧”是如理修學聖法的行者,超勝天神等非聖侶伴。十方如海聖眾,個個具足戒定慧功德,集合起來,威神之力不可思議,能使深結的罪根由此解脫。

  僧是和合義,有“理和”和“事和”兩種。“理和”指共同證得無為;“事和”指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身和同住、口和無爭、意和同悅,也就是通常說的六和敬。這樣的四人乃至無量人,都叫僧眾。具足事和、理和,叫真實僧;只具事和,叫清淨僧。真實僧寶能令勝義正法久住不滅;清淨僧寶能使世俗正法久住不滅。因此律藏上說:下至有五人持律,和合共住世間,便名正法不滅。佛滅度後,佛法命脈全賴僧眾延續,供養僧伽也就是普供三寶。所以僧伽極為尊貴,有大威神力。

  丁五、許以救方

  【吾今當說救濟之法,令一切難,皆離憂苦。】

  佛說:現在我給你講述依仗僧眾神力救濟苦厄的方法,令一切苦難脫離憂苦。

  以上知道了僧眾的威神力不可思議,但如何充分地接到僧眾的加持,下面就有必要宣說往上與僧眾相合的方便,以自身向上的悲仰來引發僧眾的慈心加被,由此感應道交,方獲救度。

  丙二(正示)分二:一、教孝子獻供之法 二、教眾僧受供之儀

  丁一(教孝子獻供之法)分五:一、定勝時 二、發勝意 三、設勝供 四、贊勝田 五、獲勝益

  這一段,佛陀教導孝子獻供的方法,以求修集極大量的福德。

  福德是一種緣起的法,由時間、發心、供養境、供養具等多方面的因素聚合而顯現。方法就是在因緣的各方面力求廣大,如果能在殊勝的時間、發殊勝的心、依靠殊勝的僧眾福田、供養殊勝的供物,以殊勝的緣起就獲得殊勝的福德。

  戊一、定勝時

  【佛告目連:十方眾僧,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時。】

  自恣,又叫“隨意”,就是可以由別人隨意檢舉自己的罪過。僧自恣日,是指夏安居的圓滿日。依佛制,每年從四月十六開始,在一夏九十天期間僧眾聚集在一起安居,堅持戒律、皎潔其行,在最後一天(七月十五),僧行自恣法,就是僧眾集於一堂互相指出各自所犯的過失,在大眾中發露忏悔而得清淨,自生喜悅。

  由於這一天,僧眾和合,互相勉勵,尊崇道業,改過遷善,容易成就出世聖果,佛見了非常歡喜,所以稱為佛歡喜日。是非常殊勝的時間。

  戊二、發勝意

  【當為七世父母,及現在父母,厄難中者。】

  在這殊勝的吉日,應當發起借僧眾威力報答父母恩德的大心。也就是要懷著為救度苦難中的七世父母和現世父母的孝心來做供養。

  不只是為救度今生的父母,而且為了救度七世的父母,這就是“發勝意”,發了殊勝的心。

  但也要知道,七世只是隨凡夫狹劣的心量簡單講的,如果能夠深信僧眾是殊勝福田,發菩提心,廣修供養,那麼發心就不只是為了救度七世父母,而是為了救度恆沙劫來的父母、六親,使他們同出苦輪。我們要發這樣的心。

  戊三、設勝供

  【具飯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錠燭,床敷臥具,盡世甘美以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眾僧。】

  成辦殊勝供養,要具備兩個條件:一、供養具盡世甘美;二、供養境廣大,普供十方眾僧。

  供養具包括滋養身體的食物、焚熏的妙香、塗手腳的油、休息的臥具等等。“具”是營辦;“飯”指食品;“百味”指種種美味,飯、餅、酥酪、醍醐等等;“五果”指根、莖、葉、花、果,包括各種蔬菜、瓜果;“汲灌盆器”,“汲”是汲取,“灌”是倒,指洗浴的器具,必須清淨;“錠燭”是燈燭;“盡世甘美”是把世間的好東西都拿來供養;“盆”指種種如法清淨的碗缽,羅列供養,總的叫“盆”。總而言之,凡是僧人能使用的物品,都可以作供養。供養境是十方世界無量的大德僧眾。

  有人疑惑:我條件差做不到“盡世甘美”。蕅益大師說:“富則羅天下之珍奇,貧乃竭一人之力量,惟誠惟懇,無惜無悭。”可見“盡世甘美”是指盡到自己的心,盡自己的能力做。但是,有條件能多供只少少供一點,或者能供好的卻供差的,就是心有悭貪。

  又問:我只能供養現前幾個僧人,如何供養十方眾僧呢?

  答:這是佛教我們供養時要運心觀想:這些供養物,我普供十方眾僧。自己供養的心量拓展開了,就能給父母種大福德。

  戊四、贊勝田

  【當此之日,一切聖眾,或在山間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樹下經行,或六通自在,教化聲聞緣覺,或十地菩薩大人,權現比丘。在大眾中,皆同一心,受缽和羅飯,具清淨戒,聖眾之道,其德汪洋。】

  在僧自恣日這一天,一切聖眾,有些在山間攝心入於禅定;有些證得一到四果,超凡入聖;有些在樹下經行調身;有些獲得六種神通自在,教化聲聞緣覺;還有從初地到十地的大菩薩,權巧方便示現比丘身,隱在大眾中。總之,十方聖凡僧共同一心,接受供養,具足清淨戒律。聖眾的戒定慧三無漏道,功德浩瀚,如同汪洋大海,難測邊際。

  “當此之日”就是指在此七月十五上善聚會的佳節吉日。在此之前,僧眾各自安居,在此之後,僧眾游行無有定所,唯有這一天,僧眾海會雲集,所以尤其殊勝。山間樹下,清幽寂靜,顯示環境的殊勝;禅定經行,內調身心,可見精進的功行;得四道果,分斷乃至圓斷煩惱,是自利的成就;成就後六通自在,教導弟子修習四谛、十二緣起,依聲聞乘和緣覺乘獲得出離,是利他的成就;一至十地菩薩,證得聖位,以願力身、三摩地身游戲輪回度化眾生,由於比丘是住持僧寶、關系佛法,所以每每現比丘身。像地藏菩薩以聲聞相入大集會中,世尊贊歎其功德利益超過一切諸大菩薩,不可計數,贊歎之後演說了《地藏十輪經》,告誡末世眾生對出家人不得輕賤、毀辱,因為只要剃發染衣,就是聖賢幢相,即使破戒乃至無戒必墮地獄之人,也仍為人天福田,何況具足戒律,更何況證果的聖僧。所以諸大菩薩為了護持正法,往往現比丘身,混於人群中,逆行順行,縱橫自在。這樣示現是為了使增上慢人和無信心者知道聖凡境界難測,不能妄加評論,隨意輕賤、毀辱,而造下滔天重罪。由此就能令僧寶種性不斷,佛法得以久存。

  “大眾”指上面山間樹下、禅定經行、自利利他、或權或實的聖凡僧眾共同會集在自恣大會中。

  “皆同一心,受缽和羅飯”:“一心”就是清淨平等之心。憐愍施主,無著無貪,美食惡食,不生增減,叫做一心。(飲食好,也不生貪;飲食差,也不生厭。內心平平等等,沒有一高一低的相,叫做一心,也就是清淨之心。)“缽和羅飯”指七月十五施主供養佛和僧眾的飯食。

  “具清淨戒”是總的贊歎殊勝福田之相。僧無論聖、凡,乘無論大、小,都以戒為體。佛滅度後,以戒為師,依戒而住。禅定經行、四果六通,固然是以戒生定、因定發慧。內秘菩薩行、外現聲聞相的大士,尤其必須執持禁戒、嚴護威儀。如果戒不清淨,名為無慚之人。享受施主信心供養,等同飲烊銅水、食熱鐵丸。而戒根清淨,縱未證果,也稱為聖眾,因為登壇時所得清淨律儀,便是無漏戒身,直至成道也無有別體的緣故。

  像這般,聖眾功德,雲集一處,誰能測其邊際,所以說“其德汪洋”。也因此而成為殊勝福田。

  《贊僧功德經》說:“殊勝妙寶大德僧,長養眾生功德種,能與人天勝果者,無過佛法僧寶眾。善心僧中施掬水[1],獲福多於大海量,微塵尚可有算期,僧中施寶無有盡。若人當來求遠離,越於生死貧窮河,應當速疾志誠心,於僧寶中樹因果。於此最妙良福田,若有種植功德子,當來收獲無邊畔,猶如雲中含大雨。(如意寶般的大德僧伽,能長養眾生的功德種子。在能給予人天妙果的良田中,最好的莫過於佛法僧眾。能以善心向僧眾供養一掬之水,所得福德過於大海水量。大地上的微塵尚能數清數量,供僧的福德卻無有窮盡。如果想越過生死貧窮的苦河,就應當快快地以至誠心在僧福田中樹立因果。如果在最妙的僧田中種下功德種子,將來福報無邊無際,就像雲層中蘊含了傾盆大雨。)”《隨念三寶經》說:“所應惠施,普應惠施。”就像在良田中播植了種子,便能收獲累累碩果,在無上的僧寶田中大興供養,能產生無量、最殊勝的利樂果報。

  總之,認識到了十方僧眾由於修學聖法而具有廣大功德之後,應當深信僧眾是無上福田,盡心盡力地承事供養,因為僧眾有威神之力能生無量福德的緣故。

  戊五、獲勝益

  【其有供養此等自恣僧者,現世父母,六親眷屬,得出三途之苦,應時解脫,衣食自然。若父母現在者,福樂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華光。】

  如果有人供養此等自恣僧,可以獲得拔苦和與樂兩種利益。出三塗、得解脫,是拔苦利益。衣食自然、福樂百年、入天華光,是與樂利益。

  “六親”指父母、兄弟、姐妹,又有父親和母親方面的六親[2]。“眷屬”指夫妻、僕女、一切表裡親戚等。“應時解脫”就是在齋僧的當時,父母、六親眷屬便獲得解脫。“解脫”指脫離了惡趣之苦。以供僧的力量消了業障、增了福德,所以不得衣食轉為衣食自然,總的是表示獲得了人天快樂。如果為健在的父母供僧,能使父母福樂百年。如果為七世父母齋僧,可以生天,自在化生,入天華光。由於受生天界不由胞胎,所以說“自在化生”。妙花光明是描述諸天快樂的景象,所以說“入天華光”。

  從經文上看到,不只度脫生身父母,而且兼度六親眷屬;不只拔濟餓鬼苦難,而且超離三塗;不只超度亡者,而且利益現在。可見功德宏深,不可思議。所以佛說“令一切難,皆離憂苦”。

  更深地解釋:“衣食自然”,擴充至極,所謂慚愧衣、如來衣、禅悅法喜食、第一義食,都是自然。“自在化生”,擴充至極,指意生身獲得自在。“入天華光”,萬行(解脫)是花,般若是光,第一義(法身)是天,安住三德秘藏(解脫、般若、法身)為“入天華光”。總之,佛經有無量義,淺深隨機,小大由心,圓人說法,無法不圓。

  丁二、教眾僧受供之儀

  【時佛敕十方眾僧,皆先為施主家咒願,願七世父母,行禅定意,然後受食。初受食時,先安在佛前,塔寺中佛前,眾僧咒願竟,便自受食。】

  佛教授了孝子供養的方法後,又教導眾僧受供時應行的軌則。

  佛敕令十方眾僧:首先應為施主家咒願,願其七世父母離苦得樂。咒願時“行禅定意”,就是需要收攝散亂,一心專注地觀想咒願。之後再受用食物。而且,開始受用食物時,首先需要供在佛前,如佛塔或殿堂中的佛像前。眾僧咒願完畢,再進餐享用。

  容易忽略的是“利他咒願”、“行禅定意”。咒願就是為施主求願,比如叢林清規,赴粥飯時唱:“粥有十利,饒益行人,果報無邊,究竟常樂。”就是祈願施主以此供養能獲得無有邊際的福報,究竟獲得永久安樂。又如唱念“所為布施者,必獲其利益,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供佛已訖,當願眾生,所作皆辦,具諸佛法。”也是咒願為求安樂而供養僧眾的施主,必定獲得世出世間的安樂。總之,不能癡心受供,要預先知道施主供養的所求。像這裡,施主是祈求七世父母離苦得樂,因為信賴僧眾是殊勝福田,能生殊勝利益,所以才盡心竭力地供養。因此,在受供時要懷有利他心,為了成辦施主的願望,使他獲得大果,而誠心地咒願。

  其次“行禅定意”,它的必要是使咒願成就。《入行論》說:雖然長時間修行念誦、苦行等,如果內心散亂修習,佛說無有義利。意思是,一切散亂的善行,得果是很微少的。可見在咒願時,妄想紛飛、閒談雜話,是難以成辦施主利益的。有句話說“三心未了水難消”,三心指攀緣過去、現在、未來的妄想,咒願時不能三心二意,否則滴水供養也難消受。必須把虔誠融進去,誠心地為施主求願,這是關鍵中的關鍵。

  像世間技藝,射箭、書法、下棋,都需求全神貫注地投入,才能出神入化。比如射箭,心一分神,就不能射中靶心,所以“定”是事業成就的基礎。何況佛法,全憑心力要使存亡獲福、超出苦輪,更需要全心地融入。因此,受供者要記牢:“行禅定義,虔誠咒願。”

  乙三(當機獲益脫苦)分二:一、孝子獲法喜益脫憂愁苦 二、慈母獲濟度益脫果報苦

  丙一、孝子獲法喜益脫憂愁苦

  【時目連比丘,及大菩薩眾,皆大歡喜。目連悲啼泣聲,釋然除滅。】

  “時”指佛教示方法的此時。目連、諸比丘、諸大菩薩皆大歡喜,目連的憂愁也頓時瓦解冰消。

  目連與大眾都同有報恩之心,現在聽佛說供僧“能令一切難,皆離憂苦”,父母有救、眾生有救,所以生大欣喜。目連不能救拔母親的苦,內心憂愁難解,聽了佛的開示,知道母親一定能度脫,所以頓時釋懷。

  丙二、慈母獲濟度益脫果報苦

  【時目連母,即於是日得脫一劫餓鬼之苦。】

  “時”指目連供僧、眾僧咒願享用食物之時。就在當天,尊者的母親脫離了一劫餓鬼之苦。證實佛說“父母六親應時解脫”真實不虛。

  六通羅漢尚無力拔除的罪業深根,供僧一日便頓脫苦難。可見十方眾僧的威神不可思議。蕅益大師贊歎:“積罪重殃,壽同造化。法音方演,果報消亡。”長期累積的深重罪業本來要在惡趣受報,壽量像天地造化般漫長,然而佛的法音剛一演唱,長劫果報頓時消亡。可見法門殊勝。類似《觀經》中的韋提希夫人,初聞十六觀門,就頓悟無生法忍。大哉佛法!真乃起死回生之妙藥,離苦得樂之靈丹。

  甲三(流通分)分二:一、申請 二、贊答

  一部經的流通分,就像手腳運行無滯一樣。本經的流通分是要使這孝慈法門普遍流通世間。

  乙一、申請

  【目連復白佛言:弟子所生母,得蒙三寶功德之力,眾僧威神之力故。若未來世,一切佛弟子,亦應奉盂蘭盆,救度現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可為爾否?】

  尊者以推己及人之心普為後世的佛弟子向佛請問:弟子的生身母親蒙三寶功德力、十方眾僧威神力,已脫苦難。若未來世,一切佛弟子也應當供奉“救倒懸盆”救度現世和累世的父母嗎?

  我有父母,人亦有父母。我讓父母得救度,也應讓一切人的父母得救度。這就是“君子愛其親,以及人之親”的善心推廣。更徹底地說,一切人的父母也就是我的父母,所以不僅要救度現前父母,而且要救度未來一切人的父母。以這樣的發心而請問。

  目連尊者是這樣做的,我們也應當見賢思齊,把這孝慈法門講給一切人聽,讓一切人都修報恩行,這才是大乘的利他行。

  乙二(贊答)分三:一、贊許 二、正答 三、奉行

  丙一、贊許

  【佛言:大善!快問。我正欲說,汝今復問。】

  對於目連的請問,佛非常贊許,贊歎他“大善!快問”。這一問能使後世佛門孝道大行,能啟發無數佛弟子的報恩善心,所以是“大善”。“我正欲說,汝今復問”,所問處正是欲說處,契合佛心、暢佛本懷,所以是“快問”。

  佛在《大方便佛報恩經》上說:如來為利一切父母,常常難行能行,難捨能捨。頭目腦髓、國城、妻子,乃至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一切給與。勤修精進、持戒、布施、多聞、禅定、智慧,乃至具足萬行,不休不息,心無疲倦。為了孝養父母,知恩報恩,因此能於今日速成佛道。

  又在《六度集經》上說:我生生世世奉持諸佛至孝之行,功德崇高,福德隆盛,所以成為天中之天,三界獨步。

  又在《賢愚經》上說:我憶念過去世時,慈心孝順,供養父母,乃至以身肉救濟父母危難,以此功德,上成為天帝,下成為聖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都是孝順福德所致。

  “大孝釋迦尊,累劫報親恩”,佛自己多世累劫常常修持孝行,佛的修行、佛的成佛度眾生,都是為報父母恩,以這報恩也成就了自己極崇高的功德。所以佛最歡喜佛弟子修持孝慈法門。佛說:我不但現在贊歎孝慈,我在無量劫中也常常稱贊(《雜寶藏經》)。

  丙二(正答)分四:一、教起行 二、教發願 三、教常作 四、勤修持

  丁一、教起行

  【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國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萬民庶人行慈孝者,皆應先為所生現在父母,過去七世父母,於七月十五日,佛歡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飯食,安盂蘭盆中,施十方自恣僧。】

  “教起行”,意思是,教令出家在家、富貴貧賤一切人等都應發起孝慈之行,具體是說,一切人都應當首先發起殊勝心,救度現世和七世的父母;在殊勝時,即每年七月十五佛所歡喜的僧眾安居圓滿自恣的吉祥日;在殊勝田即十方自恣僧中;盡心盡力地以百味飲食安放在盂蘭盆中作殊勝供養。

  人不論出家在家、高低貴賤,都同樣得過父母的養育恩德,所以誰不該報恩盡孝呢?不報恩盡孝,不但非佛弟子,並且不可稱為人類。《菩提道次第廣論》上說,如果棄捨大恩父母,於下等人尚不應理,怎麼能隨順我所修習的大乘法門?因此一切修行人都應當荷擔報父母恩的重擔。《弟子書》說:“嬰兒始產全無能,飲誰慈力授奶酪,依慈多勞此諸母,雖最下等誰樂捨?(嬰兒剛生下時,無力生存,是飲誰慈心授予的乳汁才得以存活?苦心養育自己的母親,即使最下等的人,也不願捨棄。)由得誰腹而安住?由誰悲慎而取此?此母煩惱苦無依,最下眾生孰樂捨?(是得誰的腹部安住才孕育成人?是得誰慈悲小心的呵護?如今母親孤單無依漂泊苦海,誰願意拋棄慈母,只顧自己解脫?)烏鴉有反哺之義,羊羔有跪乳之恩,作為人倫,怎能不修報恩?《無邊功德贊》說:“為父子承事,慈悲饒益我,棄此獨解脫,非是我之法。(往昔或作過我父,或曾是我子,曾經承事我、饒益我,捨棄親人而自求解脫,並非我所修之法。因此我發願度脫無依無靠的父母眾生。)”

  經中“皆應先為”,是指不必等到父母去世了才做。父母在生日,正是盡孝時。事先為父母種大福田,生時福樂百年,死後往生極樂,令父母生安死安,才是盡了孝慈。或者,孝慈本出於天性,事先就應發起報恩心,不必等到催促了才做。

  “佛歡喜日”,是指在僧自恣日這一天,僧眾互相規過勸善,尊崇道業,能令正法久住;而且施主也能由此修供作福,廣行孝慈,所以大暢佛的本懷,稱為佛歡喜日。

  丁二、教發願

  【願使現在父母,壽命百年無病,無一切苦惱之患。乃至七世父母,離餓鬼苦,生人天中,福樂無極。】

  佛又教導我們,在設盂蘭盆供的同時,要配合自己的發願。一切行門,都以願為前導,只有心中誠心地發願,才能集合十方眾僧的福德功勳,將這份力量轉向父母離苦得樂。

  切記自己發願是必不可少的。沒有發願,所修福德就成了無所趨向。因為不以心發願,福德並不會自己往所願的方面去實現;而且不為父母發願,也不能算是孝慈之行。所以為父母發願是根本因素。

  佛教導我們這樣發願:以此功德,願我現世父母,壽命百年無病,無有一切苦惱憂患;又願我七世的父母,遠離餓鬼之苦,生於人天,享受無邊的福樂。

  這是佛舉例說明。我們學了大乘法,應當自拓心量,不僅發願救度七世的父母,還要加上發願普度塵沙劫來的父母。這才是無上的孝行。

  丁三、教常作

  【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

  佛又殷切地教導說:凡是我的弟子,修孝順的人,應當念念中常常憶念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都以孝慈之心憶念父母恩德,盡心盡力地作盂蘭盆,供養佛和僧眾,以報答父母長養慈愛的恩德。

  古德說:“父母結愛,既念念不離心;孝子報恩,須年年不絕供。”父母心心念念地慈愛我們,不論呆在身邊還是出門在外,都時時掛記我們。孝子知恩圖報,應當年年不缺供養。

  丁四、勸修持

  【若一切佛弟子,應當奉持是法。】

  信受,叫做奉;專一憶念,叫做持。

  佛勸導一切佛弟子都應奉持孝慈法門。不依教奉行,豈是佛的弟子。所以我們應遵照佛的教導,年年設盂蘭盆供,讓這一天成為所有佛教徒的報恩節。

  丙三、奉行

  【時目連比丘,四輩弟子,歡喜奉行。】

  佛說法的此時,目連比丘和在家、出家四眾弟子都歡喜奉行。

  以上是依照蕅益大師《盂蘭盆經新疏》、慈舟法師《盂蘭盆經講錄》等編集講述而成。

  吉祥圓滿!

  --------------------------------------------------------------------------------

  [1] 掬水:用雙手捧取的水。

  [2]“父六親”,伯:父之伯,於己為伯祖。叔:父之叔,於己為叔祖。兄:父之兄,於己為伯。弟:父之弟,於己為叔。兒:父之子,於己為兄弟。孫:父之孫,乃兄弟之子,於己為侄男。

  “母六親”,舅:母之舅,乃外祖母之兄弟,於己為舅公。姨:母之姨,乃外祖母之姊妹,於己為姨婆。兄:母之兄,於己為舅。弟:母之弟,於己亦為舅。兒:母之女,於己為姊妹。孫:母之孫,乃兄弟之子,於己為侄女。

 

上一篇:方海權:有十種方法能快速得福
下一篇:索達吉堪布:如何避免臨終碰到違緣而功虧一篑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