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原創

 

百善孝為先的真正涵義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萬惡YIN為首,百善孝為先。這是古賢給我們留下的名言。時時刻刻提醒我們作為子女的要尊敬師長,孝敬父母。父母的養育之恩如同滔滔的江水,流之不盡,斷之不絕。我們作為子女在父母的呵護下茁壯成長,每當我們生病,父母都會帶我們去看醫生;每當我們做錯事,父母都會幫我們糾正;每當冬天衣服穿少了,父母都會很細心地要求我們穿多件衣服保暖等等。這些都是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可是父母卻很認真地看待這些小事,時時刻刻為我們的衣食住行牽掛著,嘔心瀝血地付出著父母的青春年華。

  小時候,不懂事我老是犯錯誤,父母的教育我還會很認真地聽,畢竟那時候還小,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麼一回事,父母是過來人,他們明白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父母有空的時候會教我生活上的常識,我便學會了基本的生存技能。後來,隨著我的年齡越來越大,懂得的東西越來越多,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什麼都明白,再也不用父母的教了。現在想起來,我突然明白了父母的用意。父母教育我們生活上的知識,不僅是讓我在生活上學會生存,更重要的是要學會父母的母愛,也就是慈悲心,用慈悲心去對待自己的子女,對待每一個人,甚至是動物或一花一草。父母每講的一句話,都是帶著慈悲心去呵護和教育自己的孩子,希望自己能夠長大後成為有用之人,為社會和國家做點有意義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希望我們能夠繼承父母的慈悲心,不僅要用慈悲心去呵護和教育自己的子女,更要發揚和傳承到整個人類社會,乃至整個無量的眾生世界,讓它成為一種積極向上無私奉獻的精神,而這種精神正好與菩薩的發菩提心普渡眾生的心願相吻合。原來,我們整天去寺廟求神拜佛,卻忽略了家裡的菩薩。菩薩就在我們的身邊呀!我們的父母就是我們所尋找的菩薩呀!由於自己沒有留心去觀察,沒有用心去體會父母的母愛,卻不斷地在外面的世界尋找心靈上的安慰,祈禱內心的安靜。這是我自己被外面的花花綠綠的世界蒙蔽了眼睛才造成自己無知的呀!

  從小到大,父母雖然嘴上沒說要我多做善事,但會用行動教育我們,要多做善事,要樂於助人,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比如,鄰居有什麼困難,我的父親總是隨叫隨到,任勞任怨,不計較報酬地幫助我的鄰居。也許因為這樣,我也比較喜歡做善事,因為我覺得做善事可以幫助到別人,自己內心會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喜悅。這種喜悅不是平時看一部喜劇哈哈大笑的喜悅,而是發自內心自性流露出來的喜悅。就好比,我每一次聽《般若波羅蜜心經》都會感覺它是世界上最美妙、最悅耳(或者已經無法用語言來描述它了)的音樂之一,聽起來很舒適,有時候也會讓人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喜悅。而這種喜悅是跟做善事的感覺是一樣的。

  現在自己長大成年了,由於工作上或者其他原因,比較少跟父母聯系。忽略了父母的生活狀況,忽略了父母的身體健康,作為子女卻沒有用父母關心自己的慈悲心去關心自己的父母,這是我的過失。有時候,我在想自己那麼拼命地工作到底為了什麼,為了自己,為了家庭,還是為了自己的虛榮心?別人有車的時候,自己也要有車;別人買房的時候,自己也要買房。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了自己所謂的物質世界,並困在了物質世界了無法自拔。為什麼不能像寺廟裡的和尚那樣自由自在,清心寡欲地生活,做一名普通人,歸根結底還是自己放不下。原來放下需要很大的勇氣和魄力呀!看來,自己要抽出點多點時間來陪伴自己的父母,多用點心去體會父母的內心世界,讓他們健康快樂地生活。

  總之,所有發的善心都離不開孝敬自己的父母,父母就是自己苦苦尋求的菩薩。有些人如果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那就是不孝敬菩薩,連在自己身邊的菩薩都沒有誠心去對待,怎麼會誠心去對待寺廟裡面的菩薩。因為在不孝敬自己父母的時候,再去寺廟裡祈求菩薩保佑,已經丟失了菩提心、平等心、慈悲心,這時候的誠心祈禱是一種執著心,貪戀菩薩的威神力,並奢望菩薩能夠用威神力幫助自己升官發財,幫助自己能夠身體健康、事事如意、心想事成。換句話說,可以理解發菩提心、平等心、慈悲心去孝敬自己的父母跟菩薩發菩提心、平等心、慈悲心去普渡眾生是一樣的。當你真正發菩提心、平等心、慈悲心去孝敬自己父母的時候,自然而然地會想到,眾生都是自己的父母。這就是古賢為什麼會說:百善孝為先的真正涵義呀!(弟子不才,以上都是弟子的親身體會和感受,若寫得不到位,請多多指正。謝謝!)

 

上一篇:淨空法師:一千遍念下來,體會到了,你那個願心永遠不退
下一篇: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