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大安法師:淨土宗十祖虞山普仁截流大師佛學思想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截流大師著述不多,然從其《 淨土警語 》所示,大師注重真修實干,在切實的淨業修持過程中,予以理性的指點,言言見谛,語語歸真,應機施藥,實乃末世眾生的醍醐妙味。茲將大師淨土思想略標為三:

  (1)真信切願,成辦淨業

  大師於《 勸發真信 》一文中,將真信的內涵及無真信的弊端,和盤托出。大師雲:

  淨業行人須具真實信心,苟無真信,雖念佛持齋,放生修福,只是世間善人,報生善處受樂;當受樂時,即造業;既造業已,必墮苦;正眼觀之,較他一闡提旃陀羅輩,僅差一步耳。如是信心,豈為真實?

  所謂真信的內涵有三:第一要信得心佛眾生無二無差別。我是未成之佛,彌陀是已成之佛,覺性無二;我雖顛倒迷惑,覺性未曾失;我雖積劫輪轉六道,覺性未曾動。故曰莫輕未悟,一念回光便同本得。第二要信得我是理性佛、名字佛,彌陀是究竟佛,性雖無二,位乃天淵。若不專念彼佛,求生彼國,必至隨業流轉,受苦無量。所謂法身流轉五道,不名為佛,名為眾生矣。第三要信得我雖障深業重,久居苦域,是彌陀心內之眾生;彌陀雖萬德莊嚴,遠在十萬億剎之外,是我心內之佛。既是心性無二,自然感應道交。我之苦切必能感,佛之慈悲必能應,如磁鐵吸鐵,無可疑者。所謂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也。

  具如上真信者,雖一毫之善,一塵之福,皆可回向西方,莊嚴淨土;何況持齋秉戒,放生布施,讀誦大乘,供養三寶,種種善行,豈不足充淨土資糧?唯其信處不真,遂乃淪於人天福報。故今修行,別無要術,但於二六時中,加此三種真信,則一切行履,功不唐捐矣。

  大師的剖析,精辟入微,契理契機,慧眼獨具,堪稱法炬。

  (2)激揚行人的厭欣心

  大師洞悉淨業行人雖終日念佛,往生成就者鮮少的原因,對症投藥,婆心切切。往生未保的原因是:

  愛樁未拔,情纜猶牢。唯貪愛能漂溺行人,障往生法。但情愛一分疏淡,則淨業一分成熟,於生死岸頭庶得解脫。

  今之富貴利達者,或貪粗敝聲色,不知苦本;或著蝸角勳名,不悟虛幻;或復愛殖貨利,會計經營,現在碌碌一生,將來隨業流轉。阿彌陀佛剎中依正莊嚴,無量勝妙樂事,不聞不知,從生至死未曾發一念向往之心,反不如窮愚困厄之夫,多能念佛,從冥入明,轉生勝處。故敬勸淨業行人具真實願,發欣厭心,視三界如牢獄,視家園如桎梏,視聲色如鸩毒,視名利如缰鎖,視數十年窮通際遇如同昨夢,視娑婆一期報命如在逆旅,唯以念佛求生淨土為務。果能如是,若不生淨土者,諸佛皆成诳語矣,願共勉之。

  大師的開示,確實點出了末世淨業行人的通病。真信願與欣厭心具內在同構,無真信切願生不起欣慕淨土、厭離娑婆之心,無欣厭心亦不能圓滿真信切願心。大師激揚行人欣厭心,令其強固信願,成辦淨業,用心可謂良苦。

  (3)事理一心不亂之诠解

  大師從七日精進念佛修持的角度,闡述事理一心的相狀與境界。大師雲:

  七日持名,貴在一心不亂,無間無雜,非必以快念多念為勝。但不緩不急,密密持去,使心中一句佛號,歷歷分明,著衣吃飯,行住坐臥,一句洪名綿密不斷,如呼吸相似。既不散亂,亦不沉沒,如是持名,可謂事上能一心精進者。

  若能體究萬法皆如,無有二相,所謂生佛不二,自他不二,因果不二,依正不二,苦樂不二,欣厭不二,取捨不二,菩提煩惱不二,生死涅槃不二,是諸二法,皆同一相,一道清淨,不用勉強差排,但自如實體究。體究之極,與自本心忽然契合,方知著衣吃飯總是三昧,嬉笑怒罵無非佛事,一心亂心終成戲論,二六時中,覓毫發許異相不可得。如是了達,方是真正學道人一心精進持名。前一心似難而易,後一心似易而難。但能前一心者,必可往生淨土;兼後一心者,可階上品往生。然此兩種一心,皆是博地凡夫邊事,凡有心者,皆可修學。

  綜上所述,截流大師的淨土思想重在事修上著力,誠笃懇切,總欲淨業行人如法如理地修持,出離娑婆火宅,往生極樂蓮邦。大師一生自行化生的行業,即以此為主旋律。今日捧讀大師文句,亦有回腸蕩氣之感,堪具淨宗祖師的風范。

 

上一篇:大安法師:淨土宗十祖虞山普仁截流大師生平事跡
下一篇:德光法師:學佛人該不該慶賀耶稣聖誕節?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