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佛教下載
:經咒頌念
慈法法師:圓覺經講記(圓覺要義) 第十三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第十三集 於是威德自在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廣為我等分別如是隨順覺性,令諸菩薩覺心光明,承佛圓音,不因修習而得善利。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門,隨方來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薩莊嚴佛國及成菩提,非一方便,唯願世尊廣為我等,宣說一切方便漸次,並修行人總有幾種,令此會菩薩,及末世眾生求大乘者,速得開悟,游戲如來大寂滅海。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報身佛與法身佛不會讓位的,因為啥呢?因為一切眾生的法身不動,清淨光明,遍於法界;一切諸佛的報身歸於法性,無動無轉,無生無滅;但化身時時示滅,順應俗谛故,要不然我們迷茫了、迷悶了,說佛老坐那位子上,我們什麼時候能作佛?感覺占著自己的位子一樣,就象帝王一樣,帝王老坐著那位子,太子活到百歲感覺到我徒活百歲,不能坐王位。 龍樹菩薩在世時,有這樣一個國王隨龍樹菩薩修法,已經活二百八十多歲了,他的兒子已經一百多歲了,急得很,說我這麼大的年齡了也作不上王,他的謀臣給他說,你要龍樹菩薩的命,你的父親的命也就捨了,因為啥呢?他隨龍樹菩薩(修法),龍樹菩薩那時已經八百歲了,有長壽法。過去的人修長壽法,活一千歲,活一劫二劫,跟玩兒一樣。我們閻浮提眾生善法一熾盛,可以活八萬歲。善法慢慢地減到人壽十歲,隨著人惡法的熾盛,人的壽命在減退;隨著善法的增長,人的壽命在增加,所以說善法是護命的,護我們色身的。他要龍樹菩薩的腦袋,龍樹菩薩就把腦袋給他了,老國王也就隨著龍樹菩薩滅度了,他就可以作王了。這是世間的幻化影象,非實有此事,但是教化。 “速得開悟”,有人聞聖言量、圓教的,一聞教都得度。我們現在人這個地方不能生信,真是可憐、可悲啊!這麼說吧,有人騎毛驢慣了,毛驢一天能走一百裡,他從他祖爺爺就開始騎毛驢,一生都騎毛驢,從來都沒有聽說過飛機,也沒有坐過摩托,更沒有聽見過大神通,那磁懸浮火車一小時可以跑幾百公裡,他沒有聽說過,別人一說,他不能信,我們這個毛驢就是最好的,比徒步跑得快多了,根本不能生信,張口就是誹謗,因為他生生世世已經習慣了,凡夫心性亦復如是。已經習慣自己的這種意識作業、思惟意識,別人若說能瞬間使你到極遠之處,他說這怎麼可能呢?要走幾百年呢。 過去見月律師去求戒的時間,從雲南雞足山出發走,走了幾年,才走到內地,見三昧律師才求到法,費了很多辛苦。假如因見月律師(當時)的因緣,和見月律師說兩小時以後到,可能就完了,受誹謗。坐飛機兩個小時能到,從昆明或者大理坐飛機三個小時到浙江一帶,真是可以到的。 你不能誹謗,你不能用過去的因緣來誹謗現在的因緣,現在無上乘教誨的確象神通一樣,不動概念可以到他方佛國。舉心時間,都可以成就,比飛機還要快,你沒有神通,你怎麼能誹謗有神通的這種教化因緣?得如意通的人就可以舉念到他方國土,聽聞聖教,不光到一佛土,可以分身無量,同時到無量佛土聽聞聖教。那你誹謗什麼呢?你說不可能吧?!怎麼可能?對你就是不可能。 我們世間尚有如是無量差異:有人步行,步行有的人腿好使,有的人殘疾,有人坐車,有人坐飛機,都是可以的,各有因緣,但不能因差別而誹謗其它因緣。現在人修法,就在這個地方執著在自己的因緣上去誹謗其它因緣。速得開悟之言辭,我們自己一定不要障自己的心緣,現在許多學佛人就以自己那一點因緣就會遮障自己誹謗別人!真是可憐、可悲啊! 游戲如來大寂滅海。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知是方便,汝今谛聽,當為汝說。時威德自在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爾時,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薩言 誰為威德?隨順開悟者威德,放下自己的知見者威德,放下自己的善根、不善之根者威德,超越自我者威德,超越法執者威德。有人超越了我,超越不了法,不得威德自在,不能游如來的大寂滅海!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方便。汝今谛聽!當為汝說。時威德自在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無上妙覺,遍諸十方,出生如來與一切法,同體平等,於諸修行實無有二,方便隨順其數無量,圓攝所歸,循性差別,當有三種。 善男子!無上妙覺,徧諸十方 我們看我們這個覺是徧哪個地方,徧自己色身之中,或者是六塵之中呢?人與人斗法,人與人比高低,說是非,都是在自己六塵緣中,不能出離,在自己這一塊肉上不能超越,可憐!我經常聽人這麼說——自己有本事,自己有福德,具威德——實際啥都不是。 出生如來與一切法 因為如是妙覺徧於十方,不光是能成就一切世間善法,能出生十方如來。 同體平等 一切眾生本證圓覺,一切眾生的法性本來平等,十方諸佛同一法體,十方眾生亦同一法體,哪有高下?哪有斗爭?諸佛如來隨順法性真實功德遠離斗爭,無有爭斗相。須菩提給釋迦佛說,他是無诤者,啥叫無诤者,無有诤緣故。須菩提跟釋迦佛說,若有眾生讓我站立,那我就終日站立,如是隨順,是為深知覺性平等,深知同體平等!我們好好看一看諸佛菩薩的隨順覺性,真實的功德,看自己的平時的作業,很可憐吧!尤其那些自以為是的因緣。 於諸修行,實無有二 行者與不行者,凡夫與諸佛實無有二呀!況且那一點虛妄的作業呢?虛妄的差別呢?所以越是可憐者,越是在我們這個時代狂呼亂叫,說自己有善根,真是這樣。越是有威德者,越是涵養具足啊!平等回施。世間俚語說叫喚的鴨子沒有肉,我們那兒有知了,知了是最淺薄的生命,但它叫的聲音最大,它就是一張皮,什麼也沒有。自以為是的人沒有實利! 方便隨順,其數無量 諸佛如來的這種大圓滿覺,也就是如來隨順覺性是同體的,是平等的,是無有二的,無二非一,因為什麼呢?受用廣大,這種廣大不能說一,也不能說二,實無有二,如是說,說二說一,都是沒有法來真正表達這個真實內涵的,所以說實無有二只是一個方便說的。 “方便隨順,其數無量”,隨順眾生的這種業緣的回施,是無量無邊的。佛說無量法,這是隨順說,佛說一法是真實說。那你說我就執此一法吧,那叫法執。 圓攝所歸 因為雖然隨順,是無量無數的,但是圓攝歸一,同歸於佛性,同歸於法性,同歸於平等性,不二性。 循性差別,當有三種 循性,根據眾生的種種差別分成三大因緣,即“當有三種”。這三種就是奢摩他、三摩缽提、禅那。我們看這三種的具體內涵。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取靜為行,由澄諸念,覺識煩動,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便能內發寂靜輕安,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如鏡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善男子!若諸菩薩 所謂菩薩者,就是放下自己的知見,超越我、我所,超越我執、法執,破除所謂的事障與理障,也就是所謂的煩惱障與身障、報障。 悟淨圓覺 徹還本原罷了,體察、徹證、決信,於此無疑,稱為悟淨。 “悟淨圓覺”,我們現在的人,有的生相似之信,何為相似之信呢?說我現在相信阿彌陀佛攝度眾生,我現在相信我能往生;一會兒別人一沖擊說,你修修什麼法吧,這個法殊勝著呢,唯有這個法才能成佛,才能往生,或者聽破瓦才能自在,或者聽結個手印才能相應,或者聽你不明心見性不能成就,生動搖了,那這叫相似之信。這種相似,不叫淨悟,不能稱悟淨,也不叫圓覺,只是有一點、有一分,一時的發起,下面就會退墮,所以說這叫不定聚。 這悟淨圓覺是直入正定聚,菩薩者都是入正定之聚,住邪定以及不定聚不能成就往生彼國的正因,往生無量壽國要入正定之聚。 以淨覺心,取靜為行 覺心也就是法界心、不動心,也就是遍於法界之心。 看我們現在悟的是啥覺心?淨的啥覺心?人我是非的心多一些吧!善惡的心多一些吧!我煩惱、我智慧的多一些吧!我取、我捨多一些吧!那跟這個東西不相應!以淨覺心去教化別人,自以為是,不叫淨覺心,那叫狂妄心、增上慢心、自以為是心、自以為有所得心,此是邪慢人呀。 “取靜為行”,善哉啊!這話真是不可思議!狂心不歇,歇即菩提啊!認為自己有法是狂心,認為自己罪惡是狂心,認為自己輪回是狂心,認為自己出離生死是狂心。“取靜為行”是善巧,這是一種根性。 由澄諸念,覺識煩動 澄(chéng、dèng皆可),使液體中的雜質沉澱分離。 這才看到覺與識,受、想、行、識皆是煩動、躁動、取捨之動、幻化之動、無益之動。“覺識煩動”能徹見、能照見、能運用、能發起,在這個地方能體驗出這樣的因緣。 靜慧發生 靜慧,我們知道,儒家的孔子在其文章中如是說“齊家、治國,先當靜心。靜心、修心、修身,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編注:《禮記·大學》中說: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現在的人狂妄顛倒啊!以躁亂心、狂妄心、虛慢心認為是佛法,以斗爭心視為利益,在末法時代的確是這樣的,顛倒啊!尤其一些所謂的大德——自以為是自己是大德,到處教化人、去度人,這樣的所謂的大德,或者想爭取作一個大德的名聞利養者,現在徧天下都是這樣的人,這話不好聽,這的確是末法時代的一個大特征。 所以我們要出離這種因緣——名聞利養的沾染、好強斗勝的沾染,若不然,不出修羅心,不要說其它法了,往往看到的不是靜慧發生,是狂亂發生,有時看到這樣的因緣只有捨棄,沒有第二個因緣了。這可能也是一種自力的怯懦吧!希望大家能運用圓覺性。 身心客塵,從此永滅 依、正二報的這種幻化因緣,別人再暴躁也好,別人再修羅也好,別人再顛倒也好,也都是沒有什麼意義了。 也可以說不作表示,不作因緣。所謂的滅者知是空中幻華,也不會執空中幻華,別人執空中幻華,我們生煩惱了。 便能內發寂靜輕安 輕安獲得的人的確身心柔軟,沒有與別人斗爭的因緣,不會發生斗爭,不會去進攻別人的,沒有斗爭的因由,因由都沒有。所以毗婆捨那、奢摩他的成就,會使人身心柔軟,自然向善,也就是阿彌陀佛光明照觸此人身心柔軟,自然向善。 剛烈之人沒有佛法,除非一些特殊的教化,示現的這種大驕慢、大剛烈。這也是為了度化驕慢、剛烈眾生,或者示現大嗔恨,度化嗔恨眾生。但這是有威德者才能使的,一般的眾生,不能這樣用,一用就多墮入這種真正的過失了。所以真正的柔軟者,眾生需剛烈就表現剛烈,需驕慢就表現驕慢,需嗔恨就表現嗔恨,需柔軟表現柔軟,這叫真正的隨順柔軟,但這樣的人極少,極少!這叫大威德成就者。我們都知道,蓮花生大士就是這樣的大威德者,乃至奪人身命,他也是身心柔軟的,大家看看蓮花生大士的故事就知道。 身心柔軟,不是怯懦,不是看事就逃跑,不是什麼事都是好、好、好,點頭哈腰,這不叫柔軟,這叫怯懦,這叫無明,這叫膽小怕事,跟柔軟不是一回事,要分清! 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 如來心就是法界心、不動心、平等心、光明心、威德心、攝護心、利益心!也可以說無量的名詞,這個所謂的如來心,最主要表現在智慧心、慈悲心、方便心上。這三種心可以囊括。 如鏡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這是所謂的一類性,三種差別性,這是第一種差別。這樣可出離生死苦海,得無上饒益,見於法性,也就是佛性。 是修法名為奢摩他,說止、說寂靜都是可以的,說正受都是可以的,不翻譯最圓滿,因為這一詞含多義,沒法翻譯,這種叫法使我們區別於世間的所謂止,這個止可以止一切過失,揚如來的法性真實,跟一般的名詞有差別。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知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因幻化,即起諸幻以除幻者,變化諸幻而開幻眾,由起幻故,便能內發大悲輕安,一切菩薩從此起行,漸次增進,彼觀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觀,皆是幻故,幻相永離是諸菩薩所圓妙行,如土長苗,此方便者,名三摩缽提。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知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因幻化 這又是一類。 “知覺心性”,按古德的話就是靈性,靈性有取和捨,有淨緣,也有濁緣,有染緣,這不是所謂的佛性,是有起有作的,這種覺心性及根塵都是幻化的、起滅的,所以說這個覺心性可以稱為靈性吧!這樣說比較方便,我們說靈魂、覺受這一類的說法。 “皆因幻化”,都是幻化而來的。 即起諸幻以除幻者 即者,隨順這種根塵與覺性心發起的即起幻化,不是說菩薩要以愛染心,以幻化心生起的幻化,不是!隨順眾生故而起的幻化。這個差別很大,因為眾生的輪回與愛憎、與分別、與我取、我有而發起的生死輪回,所謂的妄許幻化,自以為有幻化,自以為有差別,這個地方是眾生的執著叫我執,或者叫法執,幻化之執。 “即起幻化”,是諸菩薩的方便悲心,這是依願而立的,隨順眾生,欲度幻化眾生,怎麼辦呢?隨順眾生幻化而起幻化,入眾生夢中,方能度脫夢幻眾生,要不然不能度化。這是一種善巧方便。 變化諸幻而開幻眾 或現嗔、或現慢、或現愛、或現威德、或現怯懦,現種種相,或以畜生身、惡鬼身。我們晚上放蒙山,有的地方放焰口。最初因緣是有一次阿難打坐時看到一個脖子很細象針一樣,肚子很大的鬼相,特別丑陋難看,口中吐火焰,和阿難說,你三日之後要像我一樣,阿難馬上生大恐怖,這都是幻相,這是觀世音菩薩以大悲顯現的幻相,三十二應都是大悲的幻相,什麼身都可以顯,後面阿難啟教才有我們蒙山大悲的運用,或者焰口或者水陸。 這個地方是順應化現,啟教化現。因為他沒有貪業,也沒有嗔業,也沒有惡鬼之業,這地方差別很大,一定要把這地方深深地把它區分開。眾生隨業流,菩薩隨的是願力而示現的這種因緣。差別是很大的,也可以說是根本的差別吧! “變化諸幻而開幻眾”,即開導幻眾,不一樣的。有的人說是非是為了度化是非眾生,有的人說是非的確心裡面存有是非,那就是根本差別了。有的人生煩惱是生煩惱,有的人生煩惱是隨順。 我們可以舉一個簡單例子:有的人看到別人煩惱,自己便不能忍受,就去勸別人。干什麼呢?勸別人不要煩惱,太苦了!有的人看不到別人煩惱,自己會生煩惱。所以過去一些古德因為眾生示現煩惱,比眾生煩惱還要大、還要貪、還要嗔、還要癡,何以故?為了度化此類眾生。或者顯現墮落相,如提婆達多,那是大權再來,他方古佛,他方菩薩再來,示現生墮地獄,告訴我們破法會如此之害。所以釋迦佛說:若聞提婆達多品,是人不墮地獄,不受磨難,何以故?都是示現故。但因為眾生執著實有罪業、實有煩惱、實有差別,那他會在幻化中產生墮落的業流,不能出離。這個差別,我們要從心底裡善自分別,善自觀察,可以運用。 為什麼人真會有斗爭呢?就是把這個人定到某個罪惡上;為什麼人會計較呢?就是認為人實有這樣的過失,人要實有過失,那人也就輪回沒有止境了,那佛道也不能成了。如是幻化之業,就可以開化。與人說無生法忍是則名為報佛恩;與人說無上道,說不動不轉,說清淨法性,是則名為報佛恩;與人啟發無上菩提因,是人名為報佛恩,是知恩者。佛在經典上許多處,都是這樣宣化我們,對我們教化的。 由起幻故,便能內發大悲輕安 什麼叫大悲輕安呢?因為隨順眾生,知實無苦報,自己沒有這樣的苦報,好比說大悲觀世音菩薩,示現面燃大士,這種所謂的惡鬼相,這是以大悲引發出來的同體作業,他示現這種惡鬼相,這個地方會有無量的善巧與方便,這個善巧方便就是輕安處。 我們都知道這個安樂的因緣是有許多差別的,饑者,飽食他就得到輕安了;渴者,以得水而得輕安;修法者,以法的滿足而得輕安;求神通的人,得到自在神通而得輕安;求無上道業者,發起法性的隨順,究竟的安穩,光明的徹入而得輕安;大悲者,以種種變化度脫眾生而得輕安。 內發大悲輕安。所謂內發,就是隨順,以自己的願力,隨順種種眾生。我們很多人讀過《地藏經》,婆羅門女因為自己母親故去,就便賣家產,塑一佛像,稱念此佛名號,得入地獄,見地獄種種苦,大鬼王與之說:“眾生有兩種因緣可入地獄:一者願力;二者業流,你是因為什麼呢?”她說我是因為念佛,念佛可以隨佛的願力入地獄而不受地獄的輪回流轉壓迫。所以念佛的名號,佛力的給予不可思議。 《地藏經》也是講的名號功德,也是所謂地佛力的加持,或者菩薩力的加持。這種加持力,可以仗借這個因緣,象我們不會飛但我們可以坐飛機一樣,可以跨越大河峻嶺到他方。這真是不可思議的教化,在這個地方我們要能明白,那學淨土法門就很容易了。“不依修持而得善利!”就不會誹謗了,現在的人基本上依修持為因緣還感覺到可靠,相信佛、相信飛機能載負的人還是很少,認為自己哪一天能飛才可以,你哪一天能鍛煉能飛,那時間太漫長了。自己制造一個飛機也可能要很久,但你坐上飛機不離剎那就可以起飛,可以到遠方。 一切菩薩從此起行 這是菩薩的善巧,六度萬行不離大悲,要離大悲就會取自利因緣,若菩薩沒有大悲那墮入聲聞道了。我們知道八地菩薩已得不動因緣,他就要取滅度,這時諸佛便會現金色身相,勸他:“善者!法子!莫取滅度,要發起無上的法益,圓滿究竟的道業。”勸化其住世。 我們知道釋迦佛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橫觀於法界,一觀一看,就要取滅度,為什麼呢?因為他說我法甚深、甚深!一切眾生難知、難聞、難行、難信,我若說法,眾生多生誹謗,所以要取滅。是時,大梵天——大梵天皆為四地菩薩或四地菩薩的教化實施——勸贊釋迦佛,請佛住世轉*輪,說善哉!善哉!世尊當為我等說法、施教。這時無量的天、他方的菩薩皆來勸請。 《大方廣佛華嚴經》就說的這樣的教化,要不勸化,釋迦佛也取滅了,因為證得這個佛性真實了,他不得不去滅度,因為沒有眾生的勸的因緣。所以請佛住世不會散壞,不請佛住世,佛即取滅度。怎麼呢?眾生不需,那要是眾生不需他就講法,那就有起有作了,成為自己的染著了,他有法塵,反而墮入其它因緣,墮入外道了。 啥叫外道?他心外生起法了,因為法性無作無起故,廣大光明故。這差別是很大的!現在大家要是不讓我念《圓覺經》而我念《圓覺經》,那我也認為我得《圓覺經》什麼利益了,可能也是罪惡吧,就沒有意義了,給大家帶來的都是污染的東西。許多人沒事找事給人說法,教導別人,基本上都是罪惡的加持,傷害別人的因緣,使別人多生悲傷,不能得真實的利益。 漸次增進,彼觀幻者,非同幻故 因為一切幻化者,示幻者,度脫幻者,皆不可得,因為幻不可得故,是故名為菩薩,能自覺覺他。
|
|
|
|
|
|
上一篇:長壽,要相信自己,說服自己,發現自己,征服自己
下一篇:慈法法師:圓覺經講記(圓覺要義) 第十二集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