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一八一頁:
鈔【教行理者,本理立教,依教修行,從行顯理,諸經皆具教行理三,故名為通。】
這幾句所說的也是經題裡面一個重要的意義。佛的一切經,無論是大小乘,一定具足『教行理』這三個意思,這三種才顯示出佛經與世間典籍不相同的地方。「教」是我們現在講的教科書,佛當年在世沒有書本,也沒有講義,所謂是「以音聲為佛事」,佛的講演就是教。後世集結的經典,就稱之為教,像佛說這部《阿彌陀經》,這是教,佛說是教。這裡面一定有道理,什麼是他的理論?哪些是他的修行?我們這個經題是羅什大師以最善巧方便選的一個題目,就把阿彌陀佛的名號做題目了。其實這個經它原本的題目是《稱贊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那才是它的本來的題目。但是「阿彌陀佛」的名號,實在講非常的奇妙,就這四個字,它是教行理三個統統具足,這個實在是妙不可言。
『本理立教,依教修行』,教一定要從理來建立。「理」是什麼?理就是真如實相。一切大乘經都是以實相為體,我們在前面討論過,前面蓮池大師《疏鈔》是用十門開啟,講得非常詳細。佛是從真如本性裡面流露出來的教學,也就是從真性裡面流出一切經,一切經是從真性流的。真性是理,真如本性是理,依這個理來建立教學。「依教修行」,我們就通常意義來說,就是依文字般若,經典是文字,教科書,我們要依照教科書裡面理論的方法來修行,修什麼?恢復我們自性,修的是這個,不是別的,恢復自性而已。自性裡面有法身、解脫、般若,在教下,偏重在般若,就是依文字般若去修觀照般若,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來修行。
修行要有個目標,這個目標是什麼?就是『從行顯理』,「行」就是修行,「顯」,實在講就是把真如本性顯露出來,禅家講的明心見性,明心見性這個理就顯出來。禅的目的要明心見性,教的目的還是明心見性,我們念佛也不外乎明心見性,念到理一心不亂就明心見性了。可見得不管哪一宗、哪一派,方法技巧上有差別,有種種不同的差別,目標是一致的,到達的地方完全相同。所以才說法門無二,法門平等,才說這個意思。『諸經皆具教行理三』,一切經統統要具備這三個要素。這是通題,一切經必須具備這三個意義。底下是講本經:
鈔【專指此經,則佛說是教。】
經題裡面,『佛說』是『教』。
鈔【執持名號是行,阿彌陀是理。】
佛教的是阿彌陀,執持名號還是阿彌陀,證得那個理還是阿彌陀,所以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其他經典裡面一樁一樁能分別舉出來,這個經很奇怪,就是這一句阿彌陀佛,這三個意義統統具足了,真正不可思議。在《無量壽經》裡面,就一樁一樁指得清清楚楚。但是這個經非常奇特,「阿彌陀」翻成中國意思是無量覺,無量覺就是我們的自性,換句話說,就是自性的名號。佛的名號同時也是我們自性的名號,所以它是理,我們念佛要證,證什麼?就是要親證阿彌陀。
鈔【局此異余,故名為別。】
『局此』,「此」是指本經,我們這部經跟其他經不一樣,其他經不是用「阿彌陀」做經題。
鈔【配三德者,理即法身,教即般若,行即解脫。】
『理』就是『法身』,這個容易懂,理是真如理體,就是我們自己的清淨法身。『教』就是『般若』,般若是指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一切經典,所謂文字般若。從文字乃至於觀照般若,還是屬於「教」裡面的。我們今年冬天要辦大專講座,講《觀無量壽佛經》,裡面特別就要講到觀照,那是天台大師的注解,要從六即佛講起,從名字即,觀行、相似、分證到究竟佛,我們再來詳細討論這個問題。
『行』就是『解脫』,行,實在講就是生活行為。我們今天生活行為不自在,所謂是不自由,自己做不了主,處處要受約束。為什麼做不了主?就是沒有智慧,有智慧就做得了主。我們現在智慧沒有了,煩惱控制了我們,所以我們覺得處處不自在。學佛就是要求智慧,佛法不是求別的,這一點諸位一定要記住,佛法就是求智慧,有了智慧,什麼問題都能解決。所以佛法是智慧的方法,佛學是智慧的學問。同修們這一點要留意。
昨天我們有個講演會,講演完了,有一個人來問我許多問題,聽說他還是某大學的名教授,但是所問的問題沒有智慧。譬如他第一個問題提出來,他說:假如這個世界上人統統都出家,我們這個世界上人不是統統都要滅種了嗎?我反過來問他:如果全世界人都做大學教授,還是要滅種,對不對?都大學教授,也沒有人耕田,也沒有人織布,還不是死路一條?你們想想看,這世界上人可不可能統統出家?可不可能統統當大學教授?不可能的事情!這就是沒有智慧。所以智慧能解決一切問題,智慧能帶給我們美滿自在的生活,這就是解脫。所以學佛的人,他的生活行為的確是解脫自在,因為他有觀慧。
鈔【又理通行教,法身即般若解脫,乃至行通理教,教通理行,舉一即三,例上可知。】
這是一而三,三而一,確實是如此。『法身』就是『般若解脫』,所謂全性起修,所以『理通行』,性就是真如本性。這個說起來,雖然是高級的佛法、高級的修持,可是我們每一個人在下手的時候,尤其是念佛法門,你一下手就是全性起修。雖然全性起修,你自己不知道,明白的人清楚,你自己不曉得你自己是在全性起修。但是這個地方必須有一點要認識清楚,我們現在先把那個「性」放下,我們不談這個,我們談心,大家好懂,心裡一天到晚胡思亂想,打妄想的心。
我們什麼妄念都沒有了,全心全意來念這句佛號,是不是全心起修?殊不知心就是性!尤其是你全心念這句佛號,那不是性是什麼?阿彌陀佛是如來從自性當中流露出來的德號,你今天整個心都在念佛號,你不是全性起修是什麼?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那就不是的。如果什麼妄想都放下了,一心一意在念佛,給諸位說,就是全性起修。別的法門不見得是如此,念佛法門決定是如此,為什麼?因為這句佛號就是自性的德號。所以你參禅、持咒不一定能達到這個境界,可是念佛決定相應,決定是這個境界,所以這個不可思議。念佛好處真正說不盡!真正通達了,的確什麼都放下,我們看古來大德通宗通教,年輕的時候博學多聞,到後來學通了,發現了,這裡頭有真的東西、好的東西,其他那個不好的都不要、都淘汰了。所以到最後一心一意念阿彌陀佛,他曉得念阿彌陀佛這個法門才是千經萬論裡面第一法門,其他的統統不要。
全性起修我們要認識,這個雖然是初學念佛,實在講這個功夫的確是上乘功夫,是大菩薩們所修的。《無量壽經》黃念祖居士注解裡面,他引用古人所說的那個說法,我們愈想愈有道理。念佛這個法門是接引上上根的人,我們這一聽,上上根,我們沒分,我們都是下根的人,自己都不敢承當,很謙虛、很客氣。人家底下說得很清楚,只要能相信這個法門,肯發願往生,這個人就是上上根人。我們聽了這個話又如何?想想我們聽了,我們是相信,我們真發願,那就是他講的上上根人。中下根的人聽了之後,他懷疑,他不相信,他不肯求生淨土,不肯念佛,那是中下根人。
所以這個上上根,絕對不是指聰明才智,是指具足信願行,你只要具備這三個條件就是上上根人。這個上上根是十方諸佛菩薩承認的上上根,很有道理,為什麼?因為他這一生就往生,往生就成佛,這個人不叫上上根,誰叫上上根?那個通宗通教的,他還要搞六道輪回,他一生還不能出三界,他算什麼上上根?所以想想古德講的話是有道理,不是沒道理。然後我們想想,許許多多老太婆一生念佛往生,真是上上根人。我們自以為聰明才智不得了,比不上那些人,人家一生能作佛,我們搞一輩子還六道輪回。這是講法身即是般若解脫。依照這個理推,般若也就是法身解脫,解脫也就是法身般若,一即是三,三即是一。
『乃至行通理教,教通理行』,這個「教」是文字,文字性空,那就是實相,像《金剛經》上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知道它是虛妄,那就是實相。到這個時候就可以跟你講,實相跟虛妄是一不是二,你真正覺悟到。所謂「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們拿這個比喻,大家容易懂,器是虛妄的,金是真實的,器是不是金?器就是金,虛妄的器跟真實的金是一不是二。宇宙之間一切萬物就是器,有形有相,有形有相的東西就是虛妄之相,虛妄之相它的體就是真空。真空就是本性的別號,講真空、講本性是一樣東西。所以講文字性空就是實相、就是真如本性。所以『教通理』。
正因為教跟理是一不是二,因此我們不能執著文字相,你不要執著它,你執著它就錯了;你不執著它,你就通達,你就在文字裡面得自在,得般若、得解脫。你要是執著它,那就迷了,就迷在文字裡面,教也不通了,智慧也沒有了,解脫也沒有了,自在、智慧都沒有了,那是死在文句之下,不曉得文字性空,不曉得文字就是實相。這個意思大家要細心去體會,不能想,想不到的;你要用思考,愈想愈糟糕,不能想,要去體會。體會不到也沒關系,念阿彌陀佛就好了,你念上個三年,你自自然然就懂得了,這個很奇妙,念上三年就懂得。這真正是所謂『舉一即三,例上可知』。
鈔【體相用者。】
這是用三大來看。
鈔【體者,總體,言佛便周,故佛為體;相者,體中所具之相,體無盡,相亦無盡,故無量壽為相;用者,體中所發之用,體無不照,用亦無不照,故無量光為用。若通若別等,亦如上例。】
『體』是本體,說佛,本體就圓圓滿滿具足,一絲毫缺陷都沒有。這個佛,自然講的是法身佛。法身佛,我們聽了沒有問題,報身、應身又怎麼樣?行不行?也行。但是這個意思就不太容易理解,像《華嚴經》裡面說:「破一微塵,出大千經卷」,又說:「芥子納須彌」,這就是說,一多不二、大小一如。如果明白這個道理,應身又何嘗不是法身?這是《華嚴經》裡面告訴我們。六祖大師在《壇經》「傳香忏悔」那一章末後,給我們講「一體三身」,也是把《華嚴經》這個意思很清楚明白的給我們說出來,一即是三,三即是一。
所以這個佛,你說法身、報身、應身都可以。說佛就『周』了,「周」就是圓滿。說我們凡夫這個身行不行?一樣的,沒有不周遍的。聖凡不二,生佛不二!所以《華嚴》、《圓覺》,《涅盤經》裡面也有這個意思,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佛與眾生差別是在迷悟,自性沒有迷悟,佛性沒有迷悟!實在講,體相都沒有迷悟,體裡頭沒有迷悟,相裡頭也沒有迷悟。迷悟從哪裡來?作用裡頭有迷悟。體相用三大,前面兩個都沒有迷悟之相。佛悟,悟的什麼?悟的體,悟的相。我們眾生迷,迷的什麼?迷的體,迷的相。體、相本身沒有迷悟,所以生佛不二。舉一個佛就周了,隨便舉一法,舉一法即周遍,乃至於舉一微塵也周遍,一定要曉得這個意思,這是講本體。
相就是現相,體一定現相,體不會說沒有相的,決定是有相。虛空也有相,虛空也是真如本性的相分,有形色的,我們叫它做相;沒有形色的還是相,虛空相。說有形色的,這個相大家好懂;說無形色的,我們不太好懂,怎麼無形色的叫相?也是自性變現出來的,也沒有離開自性。我們舉個比喻來說,你晚上作夢,你夢裡頭有沒有虛空?如果夢裡沒有虛空,你就不能動,你要活動總有虛空。你夢中的虛空從哪裡來的?是不是你的心變現的?可見得虛空也是自性變現的,虛空裡面一切萬法也是自性變現的,所以虛空是自性的相分裡面的一種,它還是相分,不能沒有相,一定有相。像我們講金,金一定有相,你做成一個戒指有個戒指的相,做一個手镯有手镯的相;我統統不要了,我壓得扁扁的有個扁扁的相,拉得長長的有長長的相。你說「我不要相」,不要相,金也沒有了。既有金,必定有相。這就告訴你,有體一定有相。諸位要曉得,見性不是把相滅掉你才見性,相滅掉,見不了性;這跟金一樣,我相都不要了,金也沒有了,你也得不到金。
所以講離一切相,是離你心裡執著的那個相,不是離外面這個相。譬如《金剛經》上講的,「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菩薩一定要離這四相。我們人我都不要,哪有這種道理!是離什麼?離你心裡頭「我執著有個人,執著有個我,執著有個他」,你離這個分別執著的相,不是外頭沒有。外面的相分,它決定在。我們今天大病是什麼?大病就是你心裡有那個執著的相,有那個分別的相,這個東西麻煩,這個東西叫你不能見性。《華嚴經》上講得好,離開一切妄想執著,相就是性,性就是相,這時候明心見性,性在哪裡?相就是性。好比說,金在哪裡?器就是金。隨手拈來,沒有一樣不是,這也就見了性。
我們今天之所以沒有辦法做到相性一如,不能見性,就是自己心裡頭有一個分別執著的妄想,這才叫虛妄相。離開這個虛妄相,外面所有一切境界,那叫真實相,叫諸法實相。所以到那個境界,佛的說法又不一樣,「凡所有相,皆是實相」。跟前面所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兩句話,矛盾不矛盾?不矛盾,是一個意思,虛妄相就是實相,實相就是虛妄相,一點都不矛盾。你才曉得真妄不二、凡聖一如。可是你心不清淨,你就見不到;必須清淨心現前,這個真相才會現前。
這是說的相,就是體中所現的相。『體無盡』,相當然就無盡,所以在本經用『無量壽』來代表。作用,作用就是迷悟。凡夫的用是迷,佛菩薩的用是悟,就這一點不同,其他的沒有兩樣。『體無不照,用亦無不照』,所以『無量光』就是諸佛菩薩的大用,他有智照,他覺悟,他不迷。我們今天要學的,實在講就學這一點。所以整個佛法的教學,確實是以般若為主。佛在一生教化當中,《華嚴經》只是二七日中所說,也有人講三七日,就算三七,也不過二十一天。《華嚴》,佛在定中所說的,這個境界不是我們凡夫能曉得的。阿含十二年,這等於說是小學;方等八年;般若二十二年,最長。佛講經一共四十九年,般若占二十二年,差不多占一半,你就曉得佛法是以般若智慧為主。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
既然般若這樣重要,我們今天要不要去學《般若經》?學也好,不學更好,怎麼?念這句阿彌陀佛,福慧雙修。這句阿彌陀佛,無量的般若在裡面,這句佛號念到心清淨,你的本性般若就現前,這個法子妙,妙在這個地方。禅宗的手段很特別,禅宗是「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教是教學,他不從教學下手,換句話說,不從經典、不從講經說法這裡下手。他從哪裡下手?直接叫你修定。早期達摩祖師來的時候,教給人的方法:觀心,用這個方法。到後來,眾生業障習氣重,用這方法功夫不得力,所以祖師才換一個方法叫「參話頭」,目的是要得清淨心。心地清淨了,般若智慧開了,這個時候再讀經。所以他不是不要經,他要經典,他經典擺在後半段,先求得禅定,得到禅定之後再讀經,那他經卷一展開意思就明了,所以他的速度非常之快。
所以禅家不是不要經,他要!禅宗這些祖師大德,哪一個不是一切經都通達的?你看看他們的語錄著作,引經據典,世出世間法沒有一樣他不知道,不但佛經他熟悉,中國諸子百家他都懂。他是悟了以後再看書;沒有開悟之前,決定不看書,決定不聽人講演,他用這個方法。可是念佛,比禅宗參話頭更方便。說老實話,禅現在參話頭也不容易。現在參話頭,實在講叫打妄想,哪裡叫參話頭?裝模作樣,他開不了悟。這參話頭,心要很細,這功夫你沒法子做。
話頭是什麼?這一句話要起來的時候,你就是話尾巴了,不是話頭了。這個話頭沒有意義的,譬如禅家常講的「參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你就想,我父母沒有生的時候,我本來是什麼樣子?這叫打妄想,這哪叫參話頭?你在這裡能找得出答案嗎?它沒有意義,它也沒有答案。他就是教你用這種方法,這個叫疑情,念頭一起來的時候,你就很秘密的去找,這個念頭從哪裡起來的?這叫話頭,你找它的來源,這一念的來源,你觀察這個,心就會得定。這要很細心的人,心粗的人不行,那就沒有法子。如果你要想這個問題找答案,那叫打妄想,那不叫參話頭。可是你往前看這個念頭從哪裡來的?必然這個念頭沒有了,沒有的時候,你注意,這念頭哪裡去了?你找這一句話來跟去,你找這個,你只觀察這個,心就能得定。他用這種方法,這叫參話頭。
功夫用得力,不妨礙工作,行住坐臥他都在參。禅宗裡面,禅和子天天在工作,挑水的、砍柴的,都在做這些苦工,他這個參究決定不中斷。但是諸位想想看,這個方法沒有念佛簡單,沒有念佛方便。如果講成就,念佛比他高,他這個要不能大徹大悟,一點用處都沒有。大徹大悟之後,未必能出得了三界,為什麼?見思煩惱要不斷,縱然大徹大悟,他的果報不過是四禅天而已。
我們這裡有一卷倓虛老法師開示的錄音帶,你們可以請回家多聽幾遍。有一些同修說:他是北方人,口音我們聽不懂。那是寶貝,不聽不行,你聽上個二十遍、三十遍,你就聽懂,要有耐心去聽。我聽他講話可以聽到八、九成,我還聽了三十多遍。所以他那帶子一個半小時,差不多我都能背得下來,我聽的遍數太多了。實在是好,他給我們講開示,講參禅。所以參禅的果報都在四禅天,不能出三界,那個功夫算是很不錯了。就是他到四禅天的時候,他的功夫是伏煩惱,他煩惱不伏,他不能到四禅天。雖然伏煩惱,煩惱習氣沒斷,所以他出不了三界。如果我們念佛念到煩惱剛剛伏住一點點了,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圓證三不退,就一生作佛,參禅怎麼能比得上念佛?比不上!如果有禅宗那個定力功夫,給諸位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品位都很高。
《觀經》跟《無量壽經》裡面,講得非常透徹。淨土法門,彌陀四十八願裡面,十八願、十九願,這兩願是大願的精髓。十八願說什麼?五逆十惡的人,臨命終時十念往生。這禅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五逆十惡臨終遇到善知識,勸他念佛都能往生,你們想想看,哪個人不能往生?沒有一個不能往生的。十九願叫發菩提心,菩提心,我們一聽說也嚇一下,這東西我們發不起來。蕅益大師一句話道破,只要你真正肯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無上菩提心。我們聽他這一句話,這塊石頭落地了,我們無上菩提心發起來,為什麼?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我們愈想愈有道理,的確沒錯。因為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當生成佛,那個心不是無上菩提心,什麼心叫無上菩提心?這是淨土不可思議之處,一切經裡面沒有的,十方諸佛世界裡頭也沒有的。所以諸位要老老實實把握這個真正是無量劫以來難得遇到的因緣,我們這一生遇到了。
國外人家請我去講經,我不能不去,就是這個正是無量劫的因緣,我要去告訴他們。他信的人,他就成佛了,只要往生就成佛了;他不信,也給他做了個種子。所以這是一定要去。
我們到國外講經,同修們在此地要念佛,不要間斷。我再奉勸諸位,希望同修們要真正認真的來,來干什麼?讀經。《觀經》裡面頂重要的就是三福、觀行,觀行有三種,就是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講這三種方法。從第一觀到第十二觀是觀想念佛,十三觀以下是觀像念佛,第十六觀是持名念佛。《觀經》主要是講念佛的方法跟三福。三福,我們一定要牢牢的記住,三福實在講三個層次,第一個,我們要修人天福報。第一福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你們要不能吃素的,吃肉沒有關系,不要殺生,市場買的,已經殺好的買回去吃,可以了,不要買活的回家去殺,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道」,這是第一福,人天福。第二福,小乘的福報,這是佛門裡面的,「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皈五戒,威儀就是儀表,用現在話講就是禮儀,我們要守禮節。
第三福是大乘福,大乘菩薩福,第一句是「發菩提心」,我們發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心就是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底下還有一句「勸進行者」,勸進是什麼?要講給別人聽,勸別人修淨土法門。
所以讀誦很重要,讀誦就等於聽佛教誡是一樣的。我們讀蓮池大師《疏鈔》,就等於聽蓮池大師的開示。你看古德,我們在經論裡面、《語錄》裡頭常常看到,聽講經,一部經還沒聽完,他就開悟、就證果了。諸位同修從學佛聽到今天也沒開悟,為什麼沒有開悟?因為你平常沒有讀誦,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因素。《六祖壇經》裡面,你們看到的,法達禅師要不是念了三千部《法華經》,六祖那麼講講,他能開悟?他悟不了!他為什麼會開悟?因為他念了三千部。《法華經》七卷,一天念一遍,念三千部差不多念十年。他有十年讀誦大乘的根基,所以六祖跟他一講、一點,他就恍然大悟。
你們今天如果把《彌陀經疏鈔》也念上三千遍,你在這裡聽我講經,看你開悟不開悟?決定有人開悟。所以古人聽經開悟,不是沒有道理的。人家根性利,利什麼?念得多,利。你比他還聰明,但是不肯干,有什麼辦法?家裡面有妨礙,不好讀誦,到此地來、到這邊來。如果不斷的這樣念下去,對於諸位好處非常多。你念熟了,講了前面,你知道後面;講到後面,你會想到前面,整部經的意思能貫通。心地清淨,他的確有悟處。所以讀誦大乘非常的重要。
我們能常常念、常常聽、常常為別人講,一定要為別人講,真正是無量劫難遭遇的一天,我們自己得到這個利益,如果不輾轉告訴別人,我們對不起佛、對不起祖師。我們告訴他,他不相信、不接受,那是他自己業障重,我們的心力盡到了,他自己不肯修那是他的事情,我們問心無愧,我們心地坦然。絕對不是說,我們得到了不告訴別人,這個要不得。
我自己學佛三十多年,我今天深深體會到這個法門,所以我敢勸別人把其他所有法門統統放下,你只要學這一門,你決定成功;你搞別的東西搞多了,決定是障礙。我們今天全心全力來把這個門走通,決定可以走得通的。你這個門要是通達了,不管你將來學哪一個法門,一切法門都得到,「一經通,一切經通」,一個法門成就,一切法門成就,真是禅教密律沒有一門你不成就的。所以這是最簡單、最容易、最穩當、最可靠的一個法門,我們如果不修這個法門,實在太可惜了。
疏【諸經立名,皆以人法喻,或單或復。此經單人,人復有二,兩土果人故,實則三皆融通故。】
這是講佛經的立題,它有一個原則,題目不是隨便建立的,它是以人、法、比喻,所有的經都離不開這三個原則。三單,單獨用「人」名做題目,或者單獨用「法」,或者單獨用比「喻」,這就是三種;三種之外,還有兩個重疊的,「人法」、「人喻」、「法喻」,這就變成三個重復的,叫三單三復;還有一個叫「具足」,這個題裡頭人法喻都有。所以一共就七種。一切佛經建立的題目都出不了這七個范圍,所以叫七立選題。
在七種選題裡面,我們這個經是哪一種?是單人,《佛說阿彌陀經》,這個經裡面只有人,沒有法,也沒有比喻,完全是人立題。人,又有兩個人,「佛說」,佛是釋迦牟尼佛,是我們這邊娑婆世界的人,所說的「阿彌陀」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所以人裡面有此土、彼土。『果人』就是究竟佛果之人。本經屬於單人立題。
鈔【單復者,如大方廣佛華嚴經,具足人法喻三。】
《華嚴經》這個題目,『人法喻』三個都有。『大方廣』是法,『佛』是人,『華嚴』是比喻,華就是花朵,嚴是莊嚴,像花園一樣,各種花都有,開得非常茂盛,用這個來做比喻,所以稱為華嚴,是比喻。
鈔【大方便佛報恩經,人法無喻。】
這個題目裡面,有人有法,沒有比喻。『大方便』是法,『報恩』也是法,『佛』是人,這個題裡面沒有比喻,這就屬於人法立題。
鈔【妙法蓮華經,法喻無人。】
『妙法』是法,『蓮華』是比喻,這裡面沒有人,所以是『法喻無人』,法喻立題。
鈔【菩薩璎珞經,人喻無法。】
『菩薩』是人,『璎珞』是比喻。璎珞是配在身上的裝飾品,由珠玉或花等編綴而成。我們看到佛菩薩像胸前掛得很多,滿滿的,那是璎珞。《菩薩璎珞經》,沒有法,它是『人喻無法』。
鈔【大般若經,單法無人喻。】
『大般若』是法,沒有比喻,也沒有人,這就是單法立題。
鈔【梵網經,單喻無人法。】
『梵網』是比喻,就是大梵天的羅網,這個題目裡面沒有人,也沒有法,比喻立題。
鈔【今此經者,單人無法喻,他皆例此。】
『他』就是講其余的一切經,一切佛經確實都不出這七種立題。
鈔【兩土果人者,菩薩在因,如來在果,故佛號果人。】
『號』就是稱號,『佛』,我們稱他做『果人』。『菩薩』還在因地,還在修行,還沒有圓滿;圓滿就叫結果。
鈔【今是此方之佛。】
『此方之佛』就是釋迦牟尼佛。
鈔【說彼方佛故。】
『彼方佛』就是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所以經題裡面是「兩土果人」。
鈔【融通者,舉一即三故。】
這個意思實在講是從《華嚴》來的,《華嚴》確實不可思議,《華嚴》所謂「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行布就是次第,圓融是沒有次第,「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依照《華嚴》這個理來看,沒有一法不圓融,正所謂是「圓人說法,無法不圓」,圓人觀法也是無法不圓,可見得圓與不圓,法上沒有圓不圓,是你看這個人你那個眼光有圓有不圓,問題出在這個地方。圓是如此,染淨垢穢無有一法不是如此。所以心淨則一切法淨,心染污一切法就染污。法有沒有淨穢?沒有,染淨在心不在法。這是《華嚴》裡面所說的真正的原理。
蓮池大師注解《彌陀經》采取《華嚴》的方式,所以他一開端用十門開啟,而且處處引用《華嚴》來解釋《彌陀經》,他這個意思用心很苦,用意很深,其目的就是給我們說《彌陀經》跟《華嚴經》是一不是二,用意在此地。所以古德說,《彌陀經》是《華嚴經》的結論,是《華嚴》、《法華》的歸宿。我們在《無量壽經》黃老居士注解裡面所看到的,他也是引古德的話,不是他自己說的,說《華嚴》、《法華》不過是《彌陀經》的引子而已,是引導你,好像書本的序文而已,是從那個經引導我們入《彌陀經》,這個話說的也是愈想愈有道理。所以你想這個經多重要!《華嚴》跟《法華》,天下人公認經中之王,經中之王還導歸極樂,這是值得我們深深去思惟的。
鈔【如今經雖屬單人,而法從人說,喻以人舉。】
說『人』,『法、喻』當然也就包括在裡頭。
鈔【言偏義圓,通融交徹,理固然也。】
講法身、般若、解脫這三德,言佛便周。這三個也是一樣,無論說人、說法、說喻,一定是一而三,三而一。說人,法是人說的,喻是人舉的,人當然包括法喻。如果說單喻,喻是人比喻的,人能說法,所以一個喻裡頭也包括了人、法。法亦復如此,法是人說的,當然離不了人,人舉比喻來顯法,喻也包括在裡頭,確實一而三,三而一。我們要曉得,分開來怎麼說,圓融怎麼講法,該分的時候分,該圓的時候圓。該分的時候,叫人容易領悟,容易體會;圓的時候,叫人不要執著,不執著才能體會到圓義。如果你有分別執著,你只能體會到一邊的意思,這個意思不圓;必須到不執著,意思就圓了。所以必須用兩種講法,使你真正能夠體會。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