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內地,尤其教育領域,香港企業家田家炳是一個熟悉的名字。這不是因為他有顯赫的財富或商業成就,而是因為他對教育事業的巨大貢獻。
他沒有獲封首善的桂冠,他不是捐款數額最多的慈善家,他更沒有裸捐的口號,但若談到對慈善,尤其教育事業的純粹與無私,以及自身修為和品德的高尚。他田家炳若稱自己是第二,恐無人敢稱自己第一。
成就卓著的創業家
田家炳1919年11月20日生於廣東大埔書香世家,是典型的客家人。
田家炳16歲喪父並繼承父業,17歲到越南辦公司,兩年內成為越南最大瓷土供應商。中日戰爭爆發後,他失去產業,輾轉印尼謀生。二戰結束後,他動用商業和人脈資源重新創業,在印尼創辦樹膠廠、塑料薄膜廠,成為雅加達著名的青年企業家。
1958年,田家炳把事業轉移到香港,先後創辦田氏塑料廠、田氏化工廠,成為香港人造革與化工行業的領軍人。之後,他又向房地產進軍,成立新安企業公司及華安置業建築公司,完成田氏大廈以及多處工業樓宇開發,並出任京華銀行董事。
到1980年代,田家炳已是香港知名的億萬富翁。但那時起,處在生意黃金時代的田家炳,卻將自己的重心轉移到慈善事業,將企業交給下一代經營,這讓田家從生意上,離其他大富豪的地位越來越遠,但卻也在慈善領域做出超越很多人的貢獻。
中國的希望在教育
田家炳從小就有一個做好人好事的理想。他印象深刻,自己最感興趣的,是學校或者其他地方張貼的記錄捐贈事跡的芳名錄,也最希望成為芳名錄上那樣的人。
生意成功後,田家炳開始實現當年的願望。他先是在香港、在家鄉捐助超過400項涉及民生和大眾福利的項目,之後便開始了對教育事業近乎癡迷的奉獻與支持。
田家炳始終認為,興國之道在於人才,而人才培育始於教育。數十年來跟人交談,他一直都在強調:“中國的希望在教育”。他的財富 ,幾乎全都奉獻給了教育。
1982年,田家炳捐出自己的八成財富,價值10多億元的4棟工業大廈,成立純公益性質的非牟利機構——田家炳基金會,將每年幾千萬元的租金收入用於公益。1984年,他將化工廠交給幾個兒子經營,規定每年至少捐出工廠利潤的10%於公益,並從此全身心投入到以教育為核心的慈善事業中。
▲2004年,田家炳參加內蒙古師范大學田家炳教育書院落成典禮
至今,田家炳在全國范圍內累計捐助了大學93所、中學166所、小學41所、專業學校及幼稚園19所、鄉村學校圖書室1700余間。全國34省市區,都有田家炳學院或田家炳中學。
田家炳說,要辦好教育,必須首先培訓教育英才的教師,因而他把師范教育作為支持教育的重點,他大規模捐建各省市區師范大學,設立田家炳教育書院和田家炳中學。至今,幾乎每所師范大學,他都興建了一所教育書院。
田家炳也把對教育的支持帶到台灣。1984年,他就在台灣捐出新台幣五千萬元及會址一所,成立田家炳文教基金會,向全台各大學品學兼優、家境清貧的學子頒發獎學金。進入21世紀後,他又捐出五千萬台幣在台灣交通大學成立田家炳光電中心。此外他也在海外3所大學設立獎學金,資助華人學生。而在香港,其捐助的力度和項目則更多更大,從幼兒園到小學、中學、大學,累計數十個項目。
為了教育連把家都賣掉
幾十年捐助教育事業,讓田家炳被譽為是“中國百校之父”。為了教育事業,他“賣屋助學”“貸款捐校”,書寫中國教育史上的慈善奇跡。
1997亞洲金融風暴後,田家炳的企業和田家炳基金會的收入受到影響,以至於出現捐款承諾難以兌現的問題。為讓捐款計劃順利實施,83歲高齡的田家炳,竟然將自己居住了38年,金融風暴前價值過億港元的別墅,以5600萬港元的價格低價賣掉,然後把全部的款項投向了內地的幾十所學校。而自己帶著太太,租用了面積很小,但打開窗戶可以看到別墅的一個公寓樓作為新家。
“那時經濟比較糟糕,但我已答應要給一些機構捐款,人家做了計劃。所以決定賣掉房屋。一方面,覺得自己住這麼大房子是浪費,另外賣掉的錢,可以資助20多間中學,覺得這樣更有價值和意義。”田家炳在接受華商名人堂訪問時回憶說。
被問到,後來有沒有心疼過,田家炳則回答:“看到一幢幢教學大樓的興建,聽到萬千學子朗朗悅耳的讀書聲,不但經濟效益更大,而且精神上的安慰也好得多。”
2003年,為了幫助香港理工大學和城市大學從政府爭取到更多配對資金,在捐出自己承諾的款項,又一時拿不出那麼多現金的情況下,還貸款600多萬港幣捐獻給了很多大學,這也成為香港公益事業中絕無僅有的美談。
2005年,為提前清付落實的項目捐款並擴大捐資,田家炳還將13萬平方米、高24層的田氏廣場售出,獲得款項近3億港幣,將其全數捐獻給了數十所大學、中學。
用田家炳冠名是為激勵自己
一筆就是幾百萬、幾千萬向外捐的田家炳,在香港,過著堪稱清貧的生活。
他沒有自己的私家車,乘坐地鐵,走路上下班;他沒有高檔的生活享受,一雙鞋穿了十年,襪子補了又補,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每月生活開支僅3000元。他不搞排場,也不喜歡應酬,過80歲大壽,很多人要為他慶祝,他不擺酒,不辦席。
他知道內地有一些風俗習慣,因此每次捐款前,都會打招呼,一切從簡。哪個地方大魚大肉的招待他,哪個地方就會失去他的捐款。
田家炳常說,“每個人都做一點小好事,最後就會變成一件大好事。這個社會就會變好。每一個人都做一點小壞事,最後就會變成一件大壞事。這個社會就會變壞。”除了大善,他也從小做起。出門住酒店,他都要自帶肥皂,因為怕“用了酒店的肥皂,用不完很浪費”;外出吃飯,他只要一杯清水,不喝飲料。一位香港記者問他為什麼?他回答道,全港七百萬人,若每人少開一罐飲料,就省下七百萬個罐。
對自己要求嚴格的田家炳,對下一代也嚴加教導。談到下一代的問題,他就會強調:留財富予子孫不如積德予後代。他的五子四女,一律先進中文學校學習,接受正統中文教育,之後才會送到美、加去讀大學,以適應今天世界形勢的需要。
▲2010年,時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在香港禮賓府頒授“大紫荊勳章”予田家炳
田家炳的品德被眾人敬仰,也獲得很多榮譽,包括香港特區政府授予的最高榮譽表彰——大紫荊勳章,以及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的行星——“田家炳星”。但他卻從不以德自居,以功自傲,更不求回報。在他巨額捐資的地方,包括家鄉廣東省梅州市和大埔縣,他沒有投資任何生意,從不指望,也從來沒有用捐贈換項目或者利益。
唯有一點,他把自己的名字冠名到了幾乎所有的項目上。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自己的事跡精神被更多人知道,甚至名垂青史,因此引起更多人的關注,一起來做好事。同時,他也用這種辦法來激勵自己,一定要把教育,把學校辦好。
“如果你的教育做不好,學校做不好,把田家炳三個字寫上去,不但不會榮耀田家炳,反而會丑化田家炳,家長就會講,兒女千萬不要送到田家炳學校讀書,那田家炳,就會是個恥辱。”田家炳說,他一直用這個激勵自己,也要求基金會的同仁,要求所有接受捐贈的對象,一定要實實在在把學校辦好,不要辜負大家的期待。
今天,田家炳基金會依然在以教育為主,推進著慈善事業的發展。田家炳的長子田慶先擔任著基金會的董事局主席,但基金會已完全是一個社會的公益機構,其決策和管理權都已交給從香港9所大學請來的專業人士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