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本站通知 :經咒頌念

 

靜波法師:《維摩诘所說經》講義十三 見阿閦佛品第十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維摩诘所說經》講義十三:見阿閦佛品第十二

  見阿閦佛品第十二

  阿閦是梵語,譯為無動,此是從佛的法身而言,即諸佛法身雖處於動中,卻不被動所動,即是不動。器同金性,雖隨緣器相萬千而有各種金器等,不管它成與壞,金性卻不為之所變而變。諸菩薩正是如此,在隨緣度眾生的過程中,雖有緣起的無量諸法,都分明是以不變應萬變,以不動對諸動,如是才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稱為覺首,即智慧圓滿的人,或者稱如來,即如者不變之體,來者隨緣之用,正如此,凡是佛皆證如來,凡如來無有大小之分。騙子李洪志以為如來有大小,只能說是掛羊頭賣狗肉。

  此“見阿閦佛品”是承如來命,接取妙喜淨土,捶入娑婆,不是放大娑婆以容妙喜,也不是收小妙喜以入娑婆,如是淨穢齊現。可見,淨土與穢土都是當下之事。此品也可以說是觀照般若,即實踐中事。

  【經文】爾時世尊問維摩诘:汝欲見如來,為以何等觀如來乎?

  【經文意思是】正當眾香國中的諸菩薩返回眾香國之際,剩下的都是娑婆世界的菩薩、聲聞、天、人、鬼神等。釋迦牟尼佛就問維摩诘:維摩居士,你曾在你的寓所中對妙吉祥菩薩說,可共見佛,與諸菩薩禮事供養。那麼究竟你是怎樣觀如來的呢?

  【經文】維摩诘言: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

  【經文意思是】維摩诘回答說,我維摩诘自己觀自身實相,觀佛也是一樣。如是觀者,即見空性,如同金成器相萬千,即器見金。

  【經文】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不住。不觀色,不觀色如,不觀色性,不觀受想行識,不觀識如,不觀識性。非四大起,同於虛空,六入無積,眼耳鼻舌身心已過,不在三界,三垢已離,順三脫門,具足三明,與無明等。

  【經文意思是】我觀如來法身,過去無始,所以前際不來;未來無終,所以後際不去;現在不住,所以今則不住,如同金成器,無有過現未三際相,因為是因緣幻作,即如海市蜃樓雖現種種相無有實際,即無三際,也無實在的東西可以把捉,所以稱如來,即無所從來,亦無所從去者。如是觀如來,就現象界說,不同於凡夫獨觀色相,以為有來,不同於二乘獨觀色如(空),以為有如;不同於權乘菩薩純觀色性(執中道)。就精神界而言,不同於凡夫執著受、想、行、識五陰;也不同於二乘執著識如(空),也不同於權乘菩薩住於識性。

  實際上,色性即識性,即相依性有,如器依金存,相外求性,如同龜毛兔角;性外求相,也如同離身覓影,所以要入中觀。不似凡夫、二乘、權乘菩薩。因為色屬有邊,如屬空邊,性為中道。二邊不可著。怎麼能執中道呢?如執中道,則仍有二邊可著,因為相對而存在。所以真正的修行人,不見二邊,也無中道可見。如是即是畢竟空、法身,即是空相,如是則不是地水火風四大所能生起,同於太虛空般清淨無染,也不是眼等六根所結積而成的,即超過了眼等六根,以及能所相對的境界,既然超越了能所、時空等,那麼也就不拘泥於三界了,如是三界不拘泥,即無輪回,如是貪嗔癡三垢,即不離而離,恆順空、無相、無作三解脫門,即不順而順,如是證得法身,自然而然具足宿命、天眼、漏盡等三明,雖然具有三明,卻不似二乘人那樣必須破無明、斷煩惱、了生死,因為若有無明可破,煩惱可斷,生死可出,三界可出,即是未破無明,未斷煩惱,未了生死,也不是真出三界,因為菩薩要通達的是: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如是不見有無明可破,也無明相可得;不見煩惱可斷,也無菩提可證;不見有生死可出,也無涅槃可證;不見有三界可離,也無三界可系。如以金造六道業報身及佛菩薩應化身,以二乘而言,如是諸相,有取有捨,有修有證,即不平等;菩薩觀此等,則無取無捨,無修無證,因為相是因緣幻現,如同夢幻泡影,不可執取,而無取也無捨,就性而言,六道乃至菩薩佛等都是金子,佛陀不增,地獄不減,可用修行?即一金一切金,一性一切性,即是空性,如是在此空性中,修證什麼?如是明與無明,煩惱與菩提,雖相有幻別而性空,即幻相即空性,如是三明與無明平等無差,無有取捨,如是一切放下之時,哪裡不是安身之處呢?

  【經文】不一相,不異相,不自相,不他相;非無相,非取相;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而化眾生,

  【經文意思是】因為觀於如來,所以菩薩就緣起而言,則不是一相;就性空而言,則不是異相;有因無緣不生,即不自相;有緣無因不生,即不他相;因緣和合而生,即非無相;緣起幻化,如露如電,即非取相;不偏於生死的此岸,也不住於涅槃的彼岸,也無中流可說,因離二邊則無中,如是菩薩度眾生無所行處行度於眾生,所以能隨緣教化眾生。

  【經文】觀於寂滅,亦不永滅,不此不彼,不以此,不以彼,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識識;無晦無明,無名無相,無強無弱,非淨非穢;不在方,不離方;非有為,非無為;無示無說。

  【經文意思是】菩薩如是觀一切法寂滅,不可以心思口議,且無有寂滅的概念,因諸法實相,不屬生死,也不屬於涅槃,菩薩不著二邊,絕諸相對,所以不可以世智知;如果以世智知,就落於涅槃的彼一邊,遠離相待,即不是分別境界,自然不可以妄識猜測。如果以妄識分別,那就落於生死的此邊了。

  諸法實相是相動性靜,或相變性常,即空性不礙緣起相變;緣起相變也不礙性空,即生死涅槃平等,如執一邊,則生死涅槃對立而不相容,可見二乘很難度眾生。可見菩薩不住二邊,如是無晦無明,無名無相(不接受名字,也無相可相),無強無弱(容忍一切法,一切諸法所不能壞),非淨非穢(和光同塵,卻不同流合污),如是菩薩順於法性,不是造作,如糞便,人厭狗欣,而有淨穢,實際卻是非淨非穢,對此受者自受,不增;憎者自憎,不減,如是菩薩證得法身,遍一切處,遠離空間,所以沒有方向處所;沒有時間性,也不離方向處所。如是法身,遠離造作即非有為;且應跡於世間,示現生死,即非無為,如是,遠離語言文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即是無示無說。

  【經文】不施不悭,不戒不犯,不忍不恚,不進不怠,不定不亂,不智不愚,不誠不欺,不來不去,不出不入。一切言語道斷。

  【經文意思是】通達佛的法身,即了知施者、受者、所施財物,三輪體空,即是不施,能滿一切眾生所願所求,可見施與不施,從因緣而起,如來法身,施與不施平等,所以不布施,也不悭貪;通達佛的法身,即了知如幻如化,所以不戒,常能與世俗相應,所以不犯,可見戒與不戒是從世谛說,如來法身,戒與不戒平等,所以是不戒,也不會毀犯;通達佛的法身,即了知法身無相,無有逆者,所以不忍;常以佛眼觀眾生,佛性不二,所以不恚;忍與不忍,是就世俗而說,如來法身忍、不忍平等,即是無可忍,所以不忍也無嗔恚;通達佛的法身,則進無進相,無相精進,自在無礙,進與不進從眾生邊說,如來法身進不進平等,所以不進,也不懈怠;通達佛的法身,則定無定相,無相之定,坦然自若,而定與不定是從凡夫二乘角度說,如來法身,定與不定平等,所以是不定,也不會散亂;通達佛的法身,則智無智相,無相智慧從般若生,而智與不智是從世智而言,如來法身,智與不智平等,所以是不智,也不愚癡,只是大智若愚;通達佛的法身,則周遍一切,無有缺乏,所以誠無誠相,無相之誠離相對法;而誠與不誠由相對而生,如一乘與三乘,如來法身誠與不誠平等,所以不誠,也無欺詐(騙了別人,自己什麼也沒得到);通達佛的法身,無所從來,故不來,去無所至,故不去,而從世俗說有來有去,如來法身,不來不去,即來去平等,只緣起相上有來去,如器生器滅,但金性無生滅去來,如來法身正是與此相應,即不來不去;通達佛的法身,周遍一切,無出無入,因為無有一法屬於法身之外,而就世俗說有出有入,如來法身不出不入;如是則言語道斷,即有無俱遣,名相都無,還能說個什麼呢?

  【經文】非福田,非不福田;非應供養,非不應供養;非取非捨,非有相,非無相;同真際,等法性;不可稱,不可量,過諸稱量。

  【經文意思是】通過以上種種闡述,所以說佛陀的法身雖周遍一切,但對於迷的人而言,依然受苦無量而不是福田;對於悟的人而言,則是樂境恆逐,沒有不是福田的,只是因人而異;佛陀的法身無有相,則不是應供養;且又能起無量無邊的應化身,隨緣度眾生,則又不是不應供養,雖是供養,卻又是取之不得,所以是非取;而捨之又不離,即不住,所以是非捨。

  佛陀的法身性空幻相,所以是非有相,因緣具足,能生因緣果報,雖不真實卻不可抹煞,所以是非無相。

  佛陀的法身與真際相同,等於法性,不可以用秤量,也不可以用斗量,所以說佛陀法身功德超越稱量。

  【經文】非大非小,非見非聞,非覺非知,離眾結縛。等諸智,同眾生,於諸法無分別。一切無得無失,無濁無惱,無作無起,無生無滅,無畏無憂,無喜無厭。無已有,無當有,無今有。不可以一切言說分別顯示。

  【經文意思是】既然佛陀法身超過稱量,則是非大非小,如周遍法界不盡其量,入微塵裡轉大*輪。如是則非眼可見,非耳可聞,非身可覺,非意可知,因此才能遠離六根、六塵、六識的束縛,因為根境識的和合才有業的現前,如能了知“眾緣所生法,是即無自性,若無自性者,雲何有是法”。則無有束縛。

  佛的法身與十方諸佛等其智,與法界眾生同其體,所以是等諸智,同眾生,即上等諸佛,下同眾生,所以於諸法無分別,因為清淨本然,所以無得無失,無濁無惱,因為常住實相即空相,如是即無作無起,無生無滅,無憂無喜無厭,本無依靠寄托,所以是非三世所有,即是無已有、當有、今有,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所以不可以一切言說分別顯示。

  【經文】世尊,如來身為若此,作如是觀,以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經文意思是】世尊,對於佛的法身,如果真的能夠作如是等觀(針對世尊問,何等觀如來身?),此如是觀即稱為正觀,如果以他觀,則稱為邪觀。

  【經文】爾時捨利弗問維摩诘:汝於何沒而來生此?

  【經文意思是】正在維摩诘說法告一段落之際,捨利弗見維摩诘在佛陀面前口若懸河,並能夠通達如來法身,就猜想他一定來頭不小,高於我,於是就向維摩诘問道:維摩居士,你是從哪個佛國死了而來生此呢?

  【經文】維摩诘言:汝所得法,有沒生乎?

  【經文意思是】捨利弗尊者,你已經證得阿羅漢果,對於所得之法有生死的觀念嗎?

  【經文】捨利弗言:無沒生也。

  【經文意思是】維摩居士,我所得之法,沒有生死。

  【經文】若諸法無沒生相,雲何問言:汝於何沒而來生此?於意雲何?譬如幻師幻作男女,寧沒生耶?

  【經文意思是】維摩诘居士說,如果諸法沒有生死相,那麼你為什麼還要問我:你是從哪個佛國死了而來生此國呢?捨利弗!你的意思是怎樣的呢?這就好比大魔術師,幻現為男為女,你怎麼能問他,從何處死而來生此呢?

  【經文】捨利弗言:無沒生也。汝豈不聞,佛說諸法如幻相乎?答曰:如是。若一切法如幻相者,雲何問言:汝於何沒而來生此?

  【經文意思是】捨利弗說,是的,幻化的男女,當然沒有生死。維摩诘說:捨力弗,你難道就沒聽佛陀說過,諸法緣起無自性如幻如化嗎?捨力弗回答說,是的,維摩居士,我曾經聽聞過佛陀這樣說法。維摩诘說,如果一切法如幻如化,那麼你為什麼還要問我,從何處死後而來生此呢?

  【經文】捨利弗,沒者為虛诳法壞敗之相,生者為虛诳法相續之相。菩薩雖沒,不盡善本,雖生,不長諸惡。

  【經文意思是】捨力弗,死相對於生說,是虛诳不實的敗壞之相;生相對於死而言,是虛诳不實的相續之相,可見生死相待,如手伸卷,沒有實際。所以菩薩雖死,卻是不滅盡善本,即菩薩在此處消失,又到彼處度眾生,如手雖伸卷卻不失於手,進一步說,菩薩雖生,卻不長諸惡,如凡夫生則增長諸惡,而菩薩生則作佛事,所以不長諸惡,即菩薩依於法身,則隨眾生緣,現身口意三業教化眾生,雖終日作而不造諸惡。

  【經文】是時佛告捨利弗:有國名妙喜,佛號無動,是維摩诘於彼國沒,而來生此。

  【經文意思是】針對空理的探討,一般人很難切入,於是佛陀就事相闡述維摩诘來歷,滿足眾生的好奇,使與會大眾以及未來眾生,知曉維摩诘為利益眾生到娑婆世界,即這時,佛陀告訴捨力弗說,從此東方,有世界名曰妙喜,彼土有佛,號阿閦鞞,即不動如來,此維摩居士在那個佛土消失後,而來生此娑婆世界。

  【經文】捨利弗言:未曾有也,世尊!是人乃能捨清淨土,而來樂此多怒害處。

  【經文意思是】捨力弗感歎說,真是稀有難得,世尊,這位維摩诘能捨棄清淨佛土,而來樂生這惡濁世界。

  【經文】維摩诘語捨利弗:於意雲何?日光出時,與冥合乎?答曰:不也。日光出時,則無眾冥。維摩诘言:夫日何故行閻浮提?答曰:欲以明照為之除冥。維摩诘言:菩薩如是,雖生不淨佛土,為化眾生,不與愚暗而共合也,但滅眾生煩惱暗耳。

  【經文意思是】維摩诘對捨利弗說,在你的意思是怎樣呢?如日光出時,還能與黑暗混在一起嗎?捨力弗回答說,不會混在一起,即日光出時則無各種暗相。維摩诘說,那麼太陽為什麼要周游世界呢?捨力弗回答說,日月經天,能破諸暗,長養萬物。維摩诘說,菩薩也是這樣的意思,雖生不淨佛道,只為教化眾生,並不是要同眾生的愚癡黑暗混在一起啊!菩薩也如同太陽光一樣,明來暗去,如是能滅除眾生煩惱的黑暗。

  【經文】是時大眾渴仰,欲見妙喜世界,無動如來,及其菩薩聲聞之眾。

  【經文意思是】此時與會大眾,聽說維摩诘是他方來客,從妙喜世界而來,都心生渴仰,想要見妙喜世界和不動如來,及彼國的菩薩和聲聞大眾,眼界越來越寬,實是福德因緣所致。

  【經文】佛知一切眾會所念,告維摩诘言:善男子,為此眾會,現妙喜國無動如來,及諸菩薩聲聞之眾,眾皆欲見。

  【經文意思是】佛陀知道所有與會大眾心中所想,要見妙喜世界和不動如來,就對維摩诘說:善男子!你現在為這與會大眾,顯現妙喜世界、不動如來以及諸菩薩聲聞等眾,因為大家都要瞻仰阿閦佛和諸菩薩等,大開眼界。佛陀讓維摩诘顯現的意思是為了突出淨名的神通力,用以激勵娑婆世界的聲聞等眾,大開眼界之後,發起菩提心。

  【經文】於是維摩诘心念:吾當不起於座,接妙喜國,鐵圍山川溪谷,江河大海泉源須彌諸山,及日月星宿,天龍鬼神,梵天等宮,並諸菩薩聲聞之眾,城邑聚落男女大小,乃至無動如來,及菩提樹,諸妙蓮華,能於十方作佛事者,

  【經文意思是】對於佛陀的委托,維摩诘當下心中生起一念(不是我們的胡思亂想,能飛、摔下來,還以為功夫不到),是與根本智相應的方便智,即我應當不離開自己的座位,接取妙喜佛國,須彌山,鐵圍山,江河大海,山川溪谷,以及日月星宿,天龍鬼神,梵天宮殿等,並諸菩薩聲聞,城邑聚落男女等眾,乃至不動如來,及能以菩提樹、諸妙蓮華等而能於十方大作佛事。如果以階級而言,菩薩不能動如來之座,只是以慈悲角度利益眾生,所以有此動作。

  【經文】三道寶階,從閻浮提至忉利天,以此寶階,諸天來下,悉為禮敬無動如來,聽受經法;閻浮提人,亦登其階,上升忉利,見彼諸天,

  【經文意思是】維摩诘繼續想,在這個過程中,從地湧出三道寶階,即從閻浮天直至忉利天,即妙喜世界到忉利天到閻浮提,沿著這條寶階,諸天不懼娑婆穢惡,紛紛來下,都為禮敬不動如來,聽說經法而來;閻浮人也不再覺得諸天光明刺眼,沿著這條寶階,上升到忉利天,使之人天相接,上下通行,天塹變通途,大開眼界。

  【經文】妙喜世界,成就如是無量功德,上至阿迦尼吒天,下至水際,以右手斷取,如陶家輪,入此世界,猶得華鬘,示一切眾。

  【經文意思是】以上所說是維摩诘一念之中的想象,妙喜世界佛土之境,將要做如是示現。此處要顯現妙喜世界能成就這樣的無量功德,即將此妙喜世界,上至色究竟天,下至水輪的邊際。按佛經意指大地,土輪依金輪,金輪依水輪,水輪依風輪,即指大氣層,風輪依空輪,即依太空。所謂輪,即流轉和周圓義,風和空無形,不可執取,即四空天也是不可把捉,所以只能上至色究竟天,下至水際,用右手把妙喜世界接過來,就如同陶師用手轉動造模具的輪子,輕松自如沒有障礙,然後把它放入娑婆世界之中,盡管妙喜世界重,但淨名如同舉著一根頭發示現給與會一切大眾,看個歷歷分明。

  【經文】作是念已,入於三昧,現神通力,以其右手,斷取妙喜世界,置於此土。彼得神通菩薩,及聲聞眾,並余天人,俱發聲言:唯然世尊!誰取我去?願見救護!無動佛言:非我所為,是維摩诘神力所作。其余未得神通者,不覺不知已之所往。妙喜世界,雖入此土,而不增減,於是世界,亦不迫隘,如本無異。

  【經文意思是】維摩诘作這種思維之後,隨即入於三昧正定之中,顯現神通之力,用他的右手接取妙喜世界,把它放在娑婆國土,彼佛國土中已得神通得菩薩和聲聞乘以及天人,都不約而同發出聲音說:啊!請問世尊,是誰把我們接取而去,希望世尊趕緊救護我們!此中有啟教菩薩,不明的聲聞,恐懼的天人。對此,不動如來平靜坦然的告訴大家,不是我所作的游戲,也不是有人劫取你們,而是娑婆世界的維摩诘在釋迦牟尼佛所顯現的神通,使此世界上自色究竟天,下至水際,集體遷移,維摩诘是釋迦牟尼佛的使者,邀請我等到娑婆世界做客訪問,所以顯現如此神通,那麼我現在就同大家一起集體旅行,借此促進佛國之間的交流和友好,你們不要恐懼。

  其余那些沒有得到神通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什麼地方,聽了不動如來的解釋,如處五裡霧中。妙喜世界雖入娑婆世界如攝象機攝取外境一樣,而不增減,所以不會顯得狹窄,同原來沒有差異。

  我們在前面的“不思議品”中已經知道:“住不思議解脫菩薩,斷取三千大千世界,如陶家輪,著右掌中,擲過恆沙世界之外,其中眾生,不覺不知己之所往。”都是贊說不思議解脫菩薩的神力,那麼現在維摩诘斷取妙喜國土,來入娑婆,就是要證明前面說的“不可思議”真實不虛。雖然已有空室借座,化請香飯,掌擎大眾等不可思議神通之力,卻不能如斷取妙喜來入娑婆,且二土不相妨礙,所表現的最殊勝的神通。

  【經文】爾時釋迦牟尼佛告諸大眾:汝等且觀妙喜世界無動如來,其國嚴飾,菩薩行淨,弟子清白。皆曰:唯然已見。佛言:若菩薩欲得如是清淨佛土,當學無動如來所行之道。

  【經文意思是】娑婆世界與妙喜世界不增不減,二如來不須見面也心心相印,事實上,十法界系於一心,並非另有佛土,如是,即此時釋迦牟尼佛對與會大眾說,你們姑且觀察妙喜世界不動如來,他的國土莊嚴,諸菩薩心行純淨,聲聞弟子色相端正清白,你們可曾看到?大家都說,是的。我們已經看到。釋迦牟尼佛就說,如果各位菩薩要得到這樣的情景佛土,應當學不動如來所行之道!即常在三昧,修不動行,而不動如來所行之道,即是前面佛過品中所說的:直心深心菩提心等菩薩淨土等,乃至“隨其心淨則佛土淨”。那麼我們所要往生的極樂淨土又怎麼能離開清淨心呢。

  【經文】現此妙喜國時,娑婆世界,十四那由他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皆願生於妙喜佛土。

  【經文意思是】現此妙喜世界之時,娑婆世界的眾生有十四那由他人,都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並都發願生於妙喜世界。此中“那由他”是數量單位。印度計數有四:1,洛叉,即十萬為洛叉;2,俱胝,即一萬萬;3,阿庾多,即俱胝俱胝,即俱胝的萬萬倍;4,那由他,即阿庾多阿庾多為那由他。數目可謂大也。

  【經文】釋迦牟尼佛即記之曰:當生彼國。時妙喜世界,於此國土所應饒益,其事訖已,述復本處,舉眾皆見。

  【經文意思是】此時釋迦牟尼佛就為那些十四那由他人授記說,你們應當往生彼國,這時妙喜世界在此娑婆世界所應教化眾生的因緣已經完成,就還歸本處,與會大眾都親眼所見。

  在《阿閦佛國經》、《法華經。化城喻品》、《悲華經》卷三“諸菩薩本授記品”,都有對阿閦佛及其佛土的闡述,其佛國土極為簡樸,且與人間淨土接近,如其國中也有女人,也有生育,所不同的是,不以欲心,孕無痛苦,也沒有月經之類,也許正因為如此,加之要發願修六度,誦彼經典等才可往生。同西方極樂世界比起來,或許後者更願意被大家接受。所以阿閦佛淨土沒有廣泛傳播開來,而當初則不是如此。我們不提倡放棄阿彌陀佛淨土,同時也不反對阿閦佛淨土。我們應該包容,只要有緣就是合理。但不是不容許他土存在。就象當初中國盛行彌勒淨土,後被一些別有用心的利用,於是彌陀信仰才開始盛行。

  【經文】佛告捨利弗:汝見此妙喜世界,及無動佛不?

  【經文意思是】當阿閦佛及其國土返回之後,佛就問捨利弗:你見到妙喜世界的莊嚴和不動如來的德相了嗎?此處所問,是啟發二乘人發菩提心。

  【經文】唯然已見,世尊!願使一切眾生,得清淨土,如無動佛;獲神通力,如維摩诘。世尊,我等快得善利,得見是人,親近供養,其諸眾生,若今現在,若佛滅後,聞此經者,亦得善利。況復聞已信解,受持讀誦解說,如法修行。若有手得是經典者,便為已得法寶之藏;若有讀誦解釋其意者,如說修行,則為諸佛之所護念;其有供養如是人者,當知則為供養於佛;其有書持此經卷者,當知其室,即有如來;若聞是經能隨喜者,斯人則為趣一切智;若能信解此經,乃至一四句偈,為他說者,當知此人,即是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經文意思是】對於釋迦牟尼佛所問,捨力弗給予回答:是的,世尊,我已經看到了。但願一切眾生都能得生阿閦佛的清淨佛土,獲得神通之力如維摩诘!世尊,我們非常高興得到這麼好的法益,得見不動如來和維摩诘並親近供養那些與會的眾生。如果就現在或者佛滅度後能夠聽聞此經,也會得到法益,況且是聽聞之後又產生由信而解呢!如由解而受持讀誦,乃至能為他人解說,使人見聞之後,又能如法修行,則知是人必得大利益。如果有人手持這部經典,那麼這個人應是已得法寶之藏;如果有人讀誦並能解釋其中之義,且又能如說而修行,那麼這個人一定被諸佛之護念;如果有人供養於這樣的人(以上所說的九類人),那麼當知就是等於供養於佛一般;如果有人書寫持誦此經,那麼應當知道所在房間之中就有如來;如果聽到這部經典,並能隨喜贊歎,那麼這樣的人即能證得一切智;如果能信解此經,乃至於一句四句偈,並能為他人解說,那麼應當知道,這個人就是授了應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之記了,必定成佛無異。可見捨力弗雖未發菩提心,而此勸發菩提心的發言,已然入於不可思議之心行了。

  此品到此已然結束,需要說明的是,應以急切摯誠心學習此經,不可馬上觀花,斷章取義,否則有害無利。如本品所言“不施不悭”、“不戒不犯”之類,行人果能如是,即無施相、戒相可得,即是隨順法性而修,則是與法相應,獲益無窮無盡;否則以為有“不施”或“不戒”,為自己尋找某些借口,即如“無相偈”、“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參禅”,要“心平”,要“行直”才可以。我們可以做到,恐怕不是現在,孔子得“隨心所欲”尚且“不逾距”,何況佛教的“恆順眾生”,“佛法不違世俗谛”。可見,最大的自由中也能最大的自律;最大的自律中也會有最大的自由。

 

上一篇:仁清法師:怎樣鑒別善知識
下一篇:靜波法師:《維摩诘所說經》講義十二 菩薩行品第十一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