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眾:感謝法師給我們開智慧,我有兩個問題: 一是佛教裡講頓悟和漸悟,我想問的是“在您頓悟時,是一種什麼精神狀態”?頓悟和漸悟的關系是什麼?
二是“迷”和“悟”之間的關系,人活在世間,佛也在世間,在世間必定面臨著各種各樣的誘惑,那麼“迷”和“悟”之間該怎麼處理?謝謝法師!
師父:好,他講的“漸”和“頓”之間的關系,這個問題很好。
比個例子來說,“漸”,就像我們肚子餓了,在我們鄭州買了五個燒餅,吃了第一個、第二個、第三個,這就是“漸”,吃到“最後一個”吃飽了,這就是“頓”。“吃飽了”,就這個關系。
“漸” 是“頓”的積累,我們的人生都在不停地成長,從量變到質變,你成長就會有高度。剛才的比喻是為了形象好理解,而從“道”的角度來說,“道”不是燒餅,是無形無相的,你有一個“向道之心”,如鑽木取火,功夫用到深,叫“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開”的時候比吃燒餅還簡單;若“沒開”的時候,比吃燒餅難,叫“蚊子叮鐵牛”,“開”了之後是太簡單啦!“開悟”比賺錢,比吃燒餅、面條都簡單!但在沒開悟之前需要一個積累,首先要有一個“向道之心”,這是關鍵。
—— 有個師父說“我要開悟”,他找到這個開悟的師父:師父、師父,求您啊,“達摩祖師西來意”是什麼?
達摩祖師就在我們河南,試想: 達摩祖師為什麼要千山萬水從印度來到中國?祂傳進來的是什麼?那“達摩祖師西來意”到底是什麼呢?
這位師父就跟那位徒弟說:等你一口把這個洞庭湖水都喝完的時候,我再告訴你。
“這個比吃燒餅難吧?”—— 這燒餅你得慢慢地吃:“一口把洞庭湖水喝完”。為了喝這個洞庭湖水,他悟啊、悟啊,“我怎麼能一口把它喝完呢?”
悟了好多年,忽然明白了,來找師父:師父、師父,我一口把洞庭湖水喝完了,請告訴我答案吧!
你若真的悟到了:“一口能把洞庭湖水喝完”,那答案就在其中啊!
所以,中國人的這個智慧真的很神奇啊!
我們現在坐在這個大廈裡,請問:我們人跟大廈比起來誰大?那這個大廈在我們鄭州來說是大廈大還是鄭州大?
我們人跟大廈比、跟鄭州比,這是在肉體的狀態裡比。那我問你,你說要開悟,怎麼開悟?在“迷、悟”之間怎麼把持?
—— 同樣的道理,你哪一天能一口把鄭州吞在肚子裡了我再告訴你。慢慢啃吧,比燒餅難啃哦,就這個大廈就夠你啃的,有沒有機會一口把鄭州都給吞了,有沒有機會?通過什麼啃?你必須要跳過那個障礙!你肉體跟它比你比不過這個大廈,你還跟鄭州比呢?那你什麼比鄭州大?你的 “心”啊!
我們做人,當你的腳跟站在你的“心”上來做人的時候,當你這個人有主人的時候,你就有這個本事“氣吞山河”!
當你氣吞山河的時候,請問: 你還能夠做丟人的事嗎?你還能做辱沒你家老祖宗的事嗎?你還會做辱沒我們炎黃子孫的事嗎?不會的! 因為你的理性已經駕馭你的生命了。
“道”就是我們人性的回歸!當這個社會,“人性”都回歸了,中華民族就有希望了。這個社會上,就怕走的是行屍走肉、魂不附體,社會呼喚主流價值觀回歸!
我們在座的,今天如果明白了,雖然是星星之火,但對於我們中華文明的道統,對我們人的影響力來講我們有沒有信心?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