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本站通知 :經咒頌念

 

維摩诘所說經新注 佛道品第八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道品第八

  佛者覺也,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謂之佛。成就佛果必有成佛之道。大悲度生,不捨世間,廣行六度,力修四攝,常起四無量心,如是行者,是為佛道。文段有三:首明菩薩通達佛道,次顯如來種性,三說菩薩父母眷屬乃至家產作業,即顯菩薩行及所行。由種性而起妙行,以妙行而入佛道,故此品來,名“佛道品”。

  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诘言:“菩薩雲何通達佛道?”

  首明菩薩通達佛道,文義有三:初問,次答,三徵,四釋。肇曰:“如上所雲,諸佛之道以無得為得。此道虛玄,非常行之所通,通之必有以,故問所以。”“道”者路徑義,佛為妙果,到必有因,以何因而通於佛道,故文殊初問所以。

  維摩诘言:“若菩薩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

  什曰:“非道有三:一者惡趣果報,二者惡趣行業,三者世俗善業及善業果報。”非道則與佛道相違,既與佛道相違,應當遠離,應當厭背,應當斷除。但是菩薩有大悲心,對於非道的眾生從不棄捨,故常行拔其苦而與其樂;如果對非道眾生不予攝受度化,則此類有情定會永受沉淪大苦,而不能解脫,同時也不能表現菩薩大慈大悲愍眾生,大喜大捨濟含識的大悲精神。地藏菩薩雲:“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因為佛為兩足尊,他是在度濟眾生中圓滿的福慧,但是眾生在世間,眾生在苦海,若菩薩不度眾生,又怎能圓滿福慧而成就兩足尊的佛果呢?故知菩薩欲成就無上菩提,必須要在生死苦海中長劫度化無邊眾生。所以《華嚴經》雲:“若菩薩不度眾生,終不能成無上菩提。”然復當知,菩薩雖恆處世間,度濟有情,但心常清淨,無我法執著,心常安住在無礙解脫的真如法性境中。因為世間乃至三塗雖苦,而苦性本空,其中無有實苦可得,菩薩就在苦上觀苦性空,而離苦相,當下即可頓入不二法門,以故《華嚴經》又雲:“常以大悲水饒益眾生,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花果。”所以維摩诘即次答雲:“菩薩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

  又問:“雲何菩薩行於非道?”答曰:“若菩薩行五無間,而無恚惱;至於地獄,無諸罪垢;至於畜生,無有無明驕慢等過;至於餓鬼,而具足功德;行色無色界道,不以為勝。

  此段即第三徵問、第四解釋。上段維摩诘雖已略答,但未徹底解釋何謂非道,菩薩怎樣行於非道。釋中可分七點:一、行於惡趣離惡趣行,二、行三不善根滅三毒行,三、行於十障修十勝行,四、行於二乘修大乘行,五、處於下劣不失尊貴,六、處於邪道不失正道,七、於世出世間修不住行。此即第一行於惡趣離惡趣行。五無間者:造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五極大罪,死後墮無間地獄,受極大苦,名五無間。恚惱毒心,是五無間因。菩薩雖入五無間地獄度極重罪眾生,但不由恚惱惡心招感,因無此心,故不受果報。故曰:“菩薩行五無間,而無恚惱。地獄,梵語那羅迦,新譯惡者。除五無間,其余地獄通屬此趣。煩惱塵垢造殺等業是地獄因,菩薩遠離此因,故入地獄度化眾生,而不由此因招感,故曰:“至於地獄,無諸罪垢”。愚癡無明、驕慢邪見是畜生因,菩薩大悲示現度生,不由此因招感,故曰:“至於畜生,無有無明煩惱等過”。悭吝保守、甚或盜竊,是餓鬼因;菩薩自度度他,樂善好施,福慧雙修,雖有時入餓鬼趣示現度生,但不由盜竊等因招感,故曰:“至於餓鬼,而具足功德”。什曰:“凡夫生色無色界謂為涅槃,第一最勝,今有為而生,故不以為勝也。”菩薩深知三界之中猶如火宅,雖行色界度生,而不以色等界為最殊勝,故曰:“行色無色界道,不以為勝”。無色界無形,不能修利他行,生彼界趣,耽著定味,而不能發大菩提心,故菩薩不生無色界。

  示行貪欲,離諸染著;示行嗔恚,於諸眾生無有恚礙;示行愚癡,而以智慧調伏其心。

  次即第二,行三不善根滅三毒行。諸大菩薩方便善巧,為欲成熟眾生,有時示現貪欲,但心無染著,如問菩薩有貪否?答曰:有貪,貪度眾生。菩薩為欲斷除眾生煩惱,有時示現嗔恚;如問菩薩有嗔否?答曰:有嗔,嗔恨眾生煩惱,而不嗔恨有情。菩薩大智若愚,有時法不對機,故默然不語,如聾如啞,如達磨面壁九載即是。

  示行悭貪,而捨內外所有,不惜身命;示行毀禁,而安住淨戒,乃至小罪猶懷大懼;示行嗔恚,而常慈忍;示行懈怠,而勤修功德;示行亂意,而常念定;示行愚癡,而通達世出世間慧;示行谄偽,而善方便隨諸經義;示行驕慢,而於眾生猶如橋梁;示行諸煩惱,而心常清淨;示入於魔,而順佛智慧,不隨他教。

  此即第三,行於十障修十勝行。菩薩能內起四無量心,外行六波羅蜜。一、布施,菩薩不但能廣施法雨,覺醒群蒙,有時為了饒益眾生,外施金銀財寶,內施髓腦血肉,不惜身命,盡其內外所有而布施之。但是若遇淫漢來求財物、或遇盜賊來求兵戈者,則菩薩不得布施。所以說:“示行悭貪,而捨內外所有,不惜身命。”菩薩見道登地,分別二執二障即已斷除,不說大戒不犯,就是小罪猶懷大懼。但是菩薩為了利益一切眾生,有時也可開殺等性罪戒,如對禍國殃民,屢教不改者,則可依法論處,也就是說殺一人而安天下,除一人而救萬人,這種特殊情況則可開殺戒,殺了不但無過,反而有功。所以《攝大乘論》說這種殺人有功無過,還能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為菩薩不忍心看到更多的眾生受他無辜的迫害,故寧願自己代他受罪,也不讓壞人造更多的罪業將來墮地獄而受極大的痛苦。總之,菩薩持戒方便靈活,有開有遮,故不可拘泥死守,故曰:“示行毀禁,而安住淨戒,乃至小罪猶懷大懼”。降魔故示嗔恚,但心常慈忍。處俗對名利而示懈怠,但樂勤修無量功德。捨色界諸禅而生欲界,故示亂意,但心常寂定。究習外道典籍,為欲通達而進行破斥,故示行愚癡。隨順經義,安住實相,而方便善巧示行谄偽。隨順眾心,故似谄,巧設方便,故似偽,主要是欲度眾生,令趣正道。菩薩方便善巧,示行驕慢,使眾生心生慚愧,而回心向善,修出離行,故曰:“示行驕慢,而於眾生猶如橋梁”。菩薩方便善巧,有時為度諸眾生而示現煩惱,但心常清淨,無我法執著。又諸菩薩大慈大悲,常與眾魔共手足,同眷屬,以種種佛智慧進行度化,令諸眾魔捨邪見而趣入正道。

  示入聲聞,而為眾生說未聞法;示入辟支佛,而成就大悲教化眾生。

  此即第四,行於二乘修大乘行,菩薩為度二乘則方便示現二乘,雖示現聲聞而為眾生說未聞法,此則又異於聲聞只聞如來宣說妙法而自不能度化眾生。雖示現辟支佛而大慈大悲拔苦與樂成熟有情,此則又異於辟支佛慈悲薄弱只求自了,而不度他。

  示入貧窮,而有寶手功德無盡;示入形殘,而具諸相好以自莊嚴;示入下賤,而生佛種性中,具諸功德;示入贏劣丑陋,而得那羅延身,一切眾生之所樂見;示入老病,而永斷病根,超越死畏。

  此即第五,處於下劣不失尊貴。一貧窮,二根缺,三卑賤,四羸劣丑陋,五老病。此五由滿業所感,屬別報,人中最為可憐。菩薩大悲,為欲攝受此類眾生,令其成熟,故爾受生,方便示現貧窮根缺等相。如示入貧窮,而修諸勝法,使其余有情奮發向上,而自謂之,彼能如是,我亦當能,不因為貧窮而就懶惰失志。再者,自居貧窮而修勝法,能使其余有情心生慚愧,言:他能如是,我為何要放逸呢?但是菩薩不因尊貴而生驕慢。又菩薩為欲度化根缺形殘的眾生,有時故意示現目盲、耳聾、手殘、足跛等相,形殘而能修行,身強體健者見之自能深生慚愧,言:他能修行,難道我四體健全還不如一目盲足跛的殘疾人嗎?同時也能使其余殘疾人暗自思忖:彼人身殘能修淨行,難道我又不能修行嗎?“彼丈夫也,我丈夫也,余何畏彼哉?”於是大家都以他為榜樣,精進勇猛,學佛修行。古德雲:“聖賢多生於貧困、豪傑多起於艱難,有德有慧者多起於災疾。”故菩薩大多不生於下劣惡報的家庭,但是為了顯示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菩薩精神,有時故意示現貧窮、根缺、卑賤等相,雖示諸相,而並非業報所生,實是大悲所現。故菩薩現貧窮身而具無量財寶,現殘缺身,而具相好莊嚴;現卑賤人,而具佛種性;現丑陋相,而具那羅延身(肇曰:“那羅延天,力士名也,端正殊妙,智力雄猛。”那羅延身即殊妙強健的色身。)現老病苦,而永斷病根。故菩薩雖處下劣,而不失尊貴。

  示有資生,而恆觀無常,實無所貪;示有妻妾采女,而常遠離五欲污泥;現於讷鈍,而成就辯才,總持無失;示入邪濟,而以正濟度諸眾生。

  此即第六,處於邪道,不失正道。菩薩雖大富大貴,資生眾具應有盡有,但心不貪著,而恆觀身外之物實是無常,終非實有。菩薩雖示有眷屬妻妾,但常樂遠離,身心清淨,不為物欲所染。菩薩雖示現語言遲鈍,但辯才無滯,定慧圓明,成就四無礙智而善說法要。菩薩大慈大悲為欲度化邪行欲行眾生,有時方便現作魔王,令魔界眾生捨邪行而入正道,或現作淫女,引導好色有情遠離邪欲而入佛智。所謂“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

  現遍入諸道,而斷其因緣;現於涅槃,而不斷生死。

  此即第七,於世出世間修不住行。首句顯菩薩不住生死,次句顯菩薩不住涅槃。不住生死,故斷其感生六道的因緣;不住涅槃,故又不斷生死而常在世間。不住生死即大智不捨涅槃;不住涅槃即大悲不捨世間,不捨涅槃則異於凡夫沉淪生死;不捨世間,則異於二乘安住涅槃。菩薩不取不捨,自覺覺他為若此也。

  文殊師利!菩薩能如是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

  總結上文,菩薩不捨世間,不捨有情,但又不住世間,不著有情,是為通達佛道。因為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世間即出世間,菩薩就在生死上離生死相,當下無有生死,即證涅槃;在煩惱上知煩惱性空,而不執著於煩惱,當下即得般若智慧而證菩提,所以說:“菩薩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

  於是維摩诘問文殊師利:“何等為如來種?”

  第二大段明如來種性。於中有三:一、總問總答,二顯示密意,三、迦葉贊歎。此即初問。《解深密經》及魏譯《楞伽經》言一切眾生有五種性:一、人天種性,二、不定種性,、三、聲聞種性,四、獨覺種性,五、如來種性。如來種性為如來正因,以此為因才能發菩提心,修大士行,到究竟位,證如來果,所以維摩诘而正問如來種性。

  文殊師利言:“有身為種,無明有愛為種,貪恚癡為種,四顛倒為種。

  此即總答。“有身”者,即身見,梵語薩迦耶見,此為邊見、邪見、見取、戒禁取的根本。“無明”又名愚癡,不明人生宇宙的實相,不明世出世間的因果規律,故名“無明”。“有愛”者:有即三有也,就是欲、色、無色三界;愛即貪愛,於三有而起貪愛,故名有愛。由無明造業,貪愛受生,於此有情輪轉生死。“貪嗔癡”為三毒,亦即三不善根,由此造諸惡業,墮三惡道。“四顛倒”者:於無常執常,苦執為樂,無我執我,不淨執淨,是為四顛倒,由此顛倒故不能出離解脫。

  五蓋為種,六入為種,七識處為種,八邪法為種,九惱處為種,十不善道為種。

  “五蓋”者:貪欲、嗔恚、昏沉睡眠、掉舉惡作、疑為五蓋。“六入”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名六入。“七識處”者,又名七識住,識所安住之處,於三界五趣長養其識,欲識自在,差別所樂,而立七識住。一、身異想異:謂劫初起,欲界人及諸天形貌不一(身異),想有苦樂捨諸想(想異)。二、身異想一:如初禅梵眾天,謂劫初起,形貌不同(身異),但同想梵王為眾生父(想一)。三、身一想異:如第二禅天,身貌相同(身一),但樂捨交雜(想異)。四、身一想一:謂第三禅天,形貌相同(身一),想唯樂想(想一)。五、無色界空無邊處天,六、無色界識無邊處天,七、無色界無所有處天。此三天無身形,唯有捨受相應。以上為七識安住之處。三界惡道苦重,色界第四禅無想天,無色界非想非非想處天及聖者入滅盡定,能使七識相續斷滅,故非識住。“八邪”者:與八正道相反,解釋見前。“九惱”者:以嗔為體,一、愛我怨家,二、憎我怨家,三、及我己身。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各有如上三種,共為九種,此九能惱眾生,故名“九惱”。“十不善道”者:即造上中下三等十不善業(殺、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绮語、貪、嗔、癡。),而分別招感地獄、餓鬼、旁生三惡道,故名“十不善道”。

  “以要言之,六十二見及一切煩惱,皆是佛種。”

  ”六十二見“解釋見前。不能具說,概括而言,煩惱染業、邪見執著皆是佛種。何以故?若離世間;則無出世可言,若離生死,亦無涅槃可言;若離煩惱,更無菩提可言。所以佛說:“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有凡夫才有如來,若無凡夫,則無有佛。也就是說,若無無明,則無般若智慧;若無三不善根,則亦無有三善根;乃至若無八邪,也就無有八正道;若無十不善業道,也就無有十善業道;若無有漏之身,也就不能證得寂滅無為的法身;若無四顛倒,更不能遠離顛倒而真正證得常樂我淨的涅槃。因為宇宙萬物始終是相反相成,對立統一,離此無彼,離彼無此,知此理者,當下就能悟得文殊所說:“六十二見及一切煩惱皆是佛種”之義。

  曰:“何謂也?”

  第二顯示密意。於中有二:初問,次釋。如上所說是生三界生死及惡趣的因,並不是佛種,今說為如來種,不是正說,故維摩诘重問所以。

  答曰:“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釋中又二:初釋,後喻。什曰:“若法忍至羅漢,無生至佛,皆名正位也。”此處所言入正位者,主要是指已入有余依、無余依二涅槃的阿羅漢。二乘觀我空,斷煩惱,捨世間,入涅槃,故不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凡夫雖在世間,有煩惱、有執著,但能直發菩提心,修大士行,既能自度,也能度他,故不同不發大心、不修大行、不證佛果、捨有為而證無為空理的二乘。此就定性二乘而說,若是不定種性而入正位的阿羅漢,雖能捨小轉大,但已證寂滅,修行遲緩,不如一般眾生直趨大乘,根利行猛,修證速疾。所以文殊師利密意呵斥小乘,獎借眾生直趨大乘,故作是說。窺基大師雲:“要發心,乃修行;要修行,乃證果;既不發一切智心者,終不證佛果也。”顯二乘不發大心,而凡夫能發。

  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花;卑濕淤泥,乃生此花。如是見無為法入正位者,終不復能生於佛法,煩惱泥中乃有眾生起佛法耳。

  譬喻有三:一、喻污泥能生蓮花,高原不生,蓮花喻無上菩提,污泥喻煩惱生死。二、高原陸地不生蓮花喻出世二乘見理離欲,不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三、淤泥卑濕能生蓮花,喻世間凡夫能發菩提心,修大士行,從而證得圓滿的無上佛果。因為蓮花出污泥而不染,若無污泥,當然也就無有蓮花可得。所以眾生雖在煩惱泥中,但能生起佛法,而終將開出一塵不染的蓮花來。二乘證無為法而得出離者,永不能趨無上菩提,猶如高原陸地,終不能生蓮花一樣。

  又如植種於空,終不得生,糞壤之地乃能滋茂。如是入無為正位者,不生佛法。起於我見如須彌山,猶能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佛法矣。

  二喻種殖糞壤乃生,空地不生。二乘如空,已證無為空性,貪嗔癡煩惱已盡,故無糞壤。眾生雖起我見如須彌山,煩惱熾盛,但能發菩提願,如糞壤之地,能使蓮花滋茂。

  是故當知,一切煩惱為如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三喻不入大海,不得珍寶。二乘既證無為,安住寂滅,耽著定味,淡泊自足,前無生死之畏,後無苦海之憂,無希無求,故不發大乘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凡夫雖為無明所盲,沉淪六道之中,前有生死之畏,後有苦海之憂,但能發跡塵勞,建立無上菩提大心,智悲雙行,自覺覺他,而終能成佛。

  爾時大迦葉歎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快說此語,誠如所言,塵勞之俦,為如來種,我等今者不復堪任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至五無間罪,猶能發意生於佛法,而今我等永不能發。譬如根敗之士,其於五欲不能復利。如是聲聞諸結斷者,於佛法中無所復益,永不志願。是故,文殊師利!凡夫於佛法有反復,而聲聞無也。所以者何?凡夫聞佛法能起無上道心,不斷三寶,正使聲聞終身聞佛法力無畏等,永不能發無上道意。

  第三迦葉贊歎,於中有四:一、贊義利,二、釋所由,三、譬喻,四、結語。

  肇曰:“凡夫聞法,能續佛種,則為報恩,有反復也;聲聞獨善其身,不弘三寶,則於佛法無反復也。”法華會上五百聲聞蒙佛授記,終將成佛,此就不定種性而言。今言我等如根敗之士,永不能發大心者,此就定性聲聞而言。為勸初學菩薩直趨大乘,勇猛精進,直成佛果,所以文殊師利苦口婆心,大悲直言,其目的是顯當發大願,不發小心,重佛果,呵二乘。上言:“一切煩惱皆是佛種’者,此是密意而說,若顯說者,無始時來無漏菩提種子為佛親因。恭敬三寶,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為勝增上緣,依此勝增上緣展轉引發,增長無漏種子,所謂無漏淨種日增,有漏染種日減;淨種增長圓滿,染種消滅盡淨,此時異熟識空,入金剛喻定,徹底轉八識成四智,現起圓滿的法報化三身,而成無上正覺。但是蓮花依污泥而生,樓台依大地而立,生死煩惱雖障涅槃而為二乘所斷,然菩薩轉煩惱生死而為長養菩提涅槃的勝增上緣。因為佛果要三大阿僧祗劫才能修成,菩薩自利利他,必須長住生死、勇猛精進,福智資糧才能圓滿。二乘速盡生死,安住涅槃,即於生死不能復住,於諸有情不能生悲,於一切法不能通達,亦無有智,無悲無智,則於殊勝佛果永不能證,故寧造染業流三界,而不證羅漢盡生死。凡夫雖在三界,而能發菩提心,二乘盡生死,則永不能發,如蕉敗種,終不生芽一樣。所以文殊師利言:“六十二見及一切煩惱皆是佛種”,此就勝增上緣一分而說。凡屬教人應捨小趣大,以大悲無畏的精神入生死煩惱大海,度濟無邊眾生成無上覺,此為成就菩提妙果的勝因。

  爾時會中有菩薩名普現色身,問維摩诘言:“居士!父母妻子、親戚眷屬、吏民知識,悉為是誰?奴婢童僕、象馬車乘皆何所在?”

  此為第三大段說菩薩父母眷屬乃至家產作業。於中又二:初問,次答,維摩诘本屬在家居士,有家則有父母妻子、親戚眷屬以及家產。今文殊等前來問疾,見室內空無一物,故發此問。肇曰:“淨名權道無方,隱顯難測,外現同世家屬,內以法為家屬,恐惑者見形不及其道,故生斯問。”

  於是維摩诘以偈答曰:

  次答共有四十二頌,一百六十八句。初四十八句十二頌,即答前問父母妻子以及家產等。次一百零八句二十七頌,廣明菩薩作業,最後十二句三頌,勸發大心以作結,維摩總以出世勝義谛理而作答,所以用”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乃至“降伏四種魔,勝幡建道場”來說明菩薩父母妻子、眷屬親戚等共相。既有家屬家產,即應有所造作,故次言菩薩受生現土等無量妙行,也就是顯示一切菩薩共相作業。因淨名雖示現居士身,但不系屬於家室,而徹底出離三界,然後又入三界攝受眾生,即以無邊世界為家,故其德行作業不同於一般在家俗人。

  “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切眾導帥,無不由是生。

  初頌父母。智為無分別智,其智有二:一、根本無分別智(實相智),二、後得無分別智(方便智)。根本智實證諸法真如法性,言思道斷,心行處滅,使有情轉凡成聖,變俗為真,生如來家,成大菩提。《心經》雲:”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六祖壇經》雲:“摩诃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無往無住亦無來,三世諸佛從中出。”又說:“般若為諸佛之母,能生三世一切諸佛。”般若智慧為出世解脫的根本,一切賢聖皆從般若生。所以菩薩以智慧為母。後得無分別智善觀諸法事相;方便善巧,如理如量、對機宣說正法,普度眾生,成辦諸佛事業,不墮二乘,故菩薩以方便為父。但是權智以實智為體,實智以權智為用,二智並顯,真俗圓融,故一切諸佛導師,皆從權實二智結合而生。肇曰:智為內照,權為外用,萬行之所由生,諸佛之所因出,故菩薩以智為母,以權為父。“

  法喜以為妻,慈悲心為女,善心誠實男,畢竟空寂捨。

  二頌妻女男捨,顯四無量心。肇曰:“法喜,謂見法生喜也。世人以妻色為悅,菩薩以法喜為悅。”世人以妻子為生兒育女,延續後代,使種族不斷;菩薩以法喜為妻,引發眾善,續佛慧命,而使三寶不絕,故曰:“法喜以為妻”。女適他家,心多慈善,菩薩以慈悲為女,外對眾生常行拔苦與樂,故曰:“慈悲心為女”。男多誠實,擔護家業,菩薩善心堅固,誠實如男,內能生慧積善,荷擔如來家業,故曰:“善心誠實男”。悟空為入真如實相之門,菩薩悟法性空,而證實相,可以除妄想,止攀緣,除四魔息塵勞,永離結賊,成諸事業,如人到捨,而身心自安,風雨不能浸,怨賊不能入,故名為捨。什曰:“障蔽風雨,莫過於捨;除滅眾想莫過於空,亦能絕諸問難,降伏魔怨,猶密宇深重,寇患自消。亦雲有非真要,時復暫游,空為理宗,以為常宅也。”故曰:“畢竟空寂捨”。

  弟子眾塵勞,隨意之所轉,道品善知識,由是成正覺。

  三頌弟子善知識。菩薩以一切眾生為弟子,隨意度化,令其斷煩惱,去執著,而入於正道。菩薩以三十七菩提分法、四攝六波羅蜜為道品,為大善知識,修此道品,可以使自他同得解脫,而成無上正覺。什曰:“三十七品,三乘通用,菩薩兼以六度為道品,取其親附守護,利益成就,義同三益,故類之知識。”

  諸度法等侶,四攝眾妓女,歌詠頌法言,以此為音樂。

  四頌伴侶、妓女及音樂。諸度者即六波羅蜜,六波羅蜜總攝萬行,常修六度可以積集福智二種資糧,故菩薩以此為伴侶。四攝主要在利益眾生,攝受眾生故先得其情,所以四攝以布施為首,以同事為終。妓女彈歌舞唱,使他人歡悅,菩薩修四攝以利益眾生,亦使眾生歡悅,故譬為妓女。菩薩演說妙法,悅眾生心,醒覺迷蒙,神境清泰,情志踴躍,故喻如音樂。

  總持之園苑,無漏法林樹,覺意淨妙花,解脫智慧果。

  五頌園苑、樹林、花果。什曰:“總持廣納,為眾妙之林,奇玩娛心,猶如園苑也。”園苑是總,園中生樹,樹上開花,由花結果,如其次第。總持是陀羅尼,能廣攝多法多義,故喻園苑。由此園苑之總持大法,而生無漏之林樹;由此無漏之林樹,而開覺意之淨妙花;由此覺意之淨妙花,而結解脫之智慧果。意顯眾生聞法修道,道從法生;或聞法覺悟真理,覺從法生,故修行證真能得無為解脫之涅槃。有為智慧之菩提。故無漏喻法林樹,覺悟喻淨妙花,解脫喻智慧果。道生曰:“夫無漏之法,既根深不可拔,又理高而扶疏,為樹之像也,漏法不復得間錯其間,林之義也。”什曰:“花之體合則不妙,開過則毀,而合則適,乃盡其妙也,調順覺意亦復如是。高則放散,下則沉沒,高下得中,乘平直往,開合之相,其猶淨花也。”

  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滿,布以七淨花,浴此無垢人。

  六頌池水、淨花、無垢人。池中有水、池裡生蓮,水可除垢,如其次第。八解即八解脫:一、有色觀諸色解脫;二、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解脫;三、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解脫;四、空無邊處解脫;五、識無邊處解脫;六、無所有處解脫;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八、想受滅解脫,解脫空障,故名解脫。由解脫而心自得定,清淨湛然,如水得池,而自然靜止,故喻八解脫池。禅定如水,池中生蓮,香妙淨潔。八解脫能生七淨花,故喻七淨為蓮花。七淨花者:一、戒淨:身口所作清淨;二。心淨:斷煩惱,心清淨。三、見淨:見法真性,不起妄想;四、度疑淨:真見深斷疑;五、分別道淨:分別是道非道;六、行斷知見淨:知見所行善法與所斷惡法清淨分明;七、涅槃淨:證得涅槃,遠離諸垢。得七清淨,入污泥而不染,水可沐浴,洗除塵垢,定亦如是,能發智慧,能伏煩惱,使人徹底出離而得解脫。

  象馬五通馳,大乘以為車,調御以一心,游於八正路。

  七頌象馬車乘及八正路。什曰:“駕大乘游於十方,自在無礙,兼運眾生,俱至道場也。”菩薩具五大神通能游十方,故喻象馬。大乘能運載眾生越度苦海,故喻如車。修行之主貴在調心,故經雲:“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心得調伏,自能持志不失,而行乃不妄,故喻調御。御人常在,自然馬不妄馳,而車不傾覆。八正路即八正道,菩薩及一切眾生同游於八正道,故喻如路,肇曰:“五通為象馬,大乘為上車,一心為御者,游於八正道。”

  相具以嚴容,眾好飾其姿,慚愧為上服,深心為花鬘。

  八頌相具、眾好、上服及花。諸佛以三十二相嚴容,不藉莊嚴具;以八十隨好飾身,不假绮飾品。慚愧止惡修善如上等衣服遮惡彰身,所以佛以裸形外道為無慚無愧。又菩薩能深信因果,止惡修善,自利利他,歡喜欣樂,無有疲厭,如花曼飾首,故曰:“深心為花鬘”。

  富有七財寶,教授以滋息,如所說修行,回向為大利。

  九頌財利。信、戒、聞、捨、慧、慚、愧為七聖財。菩薩由深信因果而持戒。戒有律儀、攝善法,饒益有情三類,由持饒益有情戒,則要為眾生宣說正法,由說法則自必多聞正法,聞正法則能安住上捨,不取於相,由安住上捨則有慧生,有智慧則能止惡修善,而有慚有愧。菩薩以聖財七寶布施於人,能滋養眾生慧命,猶世人以金銀等七寶布施於人能安養色身一樣。但是菩薩修自利利他之行,以此福德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利至大,其果亦大。(回向者:《華嚴經》說有十種:“1、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2、不壞回向;3、等一切佛回向;4、至一切處回向;5、無盡功德藏回向;6、隨順平等善根回向;7、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8、真如相回向;9、無縛解脫回向;10、法界無量回向。)

  四禅為床座,從於淨命生,多聞增智慧,以為自覺音。甘露法之食,解脫味為漿,淨心以澡浴,戒品為塗香。摧滅煩惱賊,勇健無能逾,降伏四種魔,勝幡建道場。

  十、十一、十二,三頌,床座、飲食、澡浴、塗香、四魔、勝幡。肇曰:”四禅高床,修淨命之所成。”床座息身、息心,依四禅定能發通,發慧,故喻如床座。常修淨命,能息貪息妄,貪妄息滅,心自得定,依於定心而能生慧,故喻如命。“多聞增智慧,以為自覺音”者:什曰:“向說床則至其安寢,安寢則覺之有法,故次說樂。外國貴人眠時,要先敕樂人,明相出時,微奏樂音,然後乃覺,今以多聞法音,覺其禅床也。“甘露法之食,解脫味為漿”者:法性空理、實相真如是菩薩的甘露食;去除執著,遠離生死煩惱是菩薩的解脫漿。羅什說味有四種:“一、出家離五欲;二、行禅離愦鬧;三、智慧離妄想;四、涅槃離生死。”具此四味即得解脫,故喻為漿。“淨心以澡浴,戒品為塗香”者:淨心即一心禅寂,以定水能滌除煩惱,洗去塵垢,故喻如澡浴,此為大乘定學。戒能防非止惡廣修諸善,如塗香能辟除臭穢,故喻塗香,此為大乘戒學。戒能息惡,定能除染,然後自有智慧生起,實證真如而得解脫,所謂“食不死法,飲解脫味”。菩薩內能除滅煩惱等賊,外能摧伏蘊等四魔,勇健無比。然後自能高建法幢,普度眾生,雙覺圓滿,而成佛果。

  以上十有二頌顯父母家產等,建立菩薩之體;以下二十七頌廣明業務,建立菩薩之用。有體則必有用,以用顯體。

  雖知無起滅,示彼故有生,悉現諸國土,如日無不見。供養於十方,無量億如來,諸佛及己身,無有分別想。

  明業務中,初二頌受生供養。菩薩食不死法,飲解脫味,則知諸法實無生滅,初地菩薩得無生忍,便欣入滅,諸佛如來即摩頂而止之曰:“汝雖得此法門,諸佛無邊法門汝猶未得;又余有情沉溺生死,於此法門未獲證知,故汝不應入滅,更當精進,圓滿佛法,度濟眾生。”(見《華嚴經》)所以菩薩雖知諸法實無生滅,但是為了上圓佛果,下化眾生,雙積福慧兩種資糧,故長在人天受生而不滅度。菩薩悉現佛土如日普照,照知佛土隨意往生無有障礙。又菩薩供養十方無量如來而無分別,了達佛及自身自性平等,實相無二。菩薩無有我法執著,故不同於凡夫供佛起我佛想而有差異。

  雖知佛國土,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於群生,諸有眾生類,形聲及威儀,無畏力菩薩,一時能盡現。

  三四二頌常修淨土,現身度生。菩薩證法實相,了達佛國淨土及與眾生平等如幻,無有實體,自性本空,而無執著,(此屬大智);但是同時又大悲不捨眾生,方便善巧於一切剎土、無量有情隨類現身進行度化,(此屬大悲)。菩薩大智大悲自覺覺他,上成下化,自在解脫。“無畏力菩薩”者:即菩薩四無畏、十力。四無畏:一、總持無畏,二、決疑無畏,三、知根無畏,四、報答無畏。十力:發一切智心堅固力,二、不捨眾生大慈力,三、具足大悲力。四、信一切佛法精進力,五、思行禅定力,六、除二邊智慧力,七、成熟眾生力,八、觀法實相力,九、入三解脫力,十、無礙智力。

  或示老病死,成就諸群生,了知如幻化,通達無有礙。或現劫盡燒,天地皆洞然,眾生有常想,照令知無常。

  六七兩頌示現根身器界二俱無常。一切眾生著身為常、為樂、為我、為淨。菩薩為欲成熟有情,故示現生老病死的無常、苦、空、無我相,令眾生了知自身無常,如幻如化,而不貪著自身。又一切眾生不達器界無常,而貪著世間,不欲出離;菩薩為了度化眾生,故現器界或火焚,或水浸、或風掃,使有情皆知三界不安,猶如火宅,劫火一起,天地洞然,而不貪著世間,自求出離。知自身無常,而不貪著,即破我執;知器界無常,而不貪著,即破法執。二執俱破,二障自斷,不求解脫,而解脫自得;不求出離,而出離自至。這就是菩薩方便善巧、為令有情徹底解脫而大悲示現無我無法、一切無常,以成就群生。

  無數億眾生,俱來請菩薩,一時到其捨,化令向佛道。

  八頌顯菩薩以大慈悲為攝受眾生為一體,教化有情,令趣佛道。

  經書禁咒術,工巧諸技藝,盡現行此事,饒益諸群生。

  九頌顯菩薩博學多能,精通五明,對世間一切工巧技藝無不盡通,對內外典籍無不得入,方便善巧,廣行饒益有情之事。

  八頌顯菩薩引導眾生趣入佛道,屬真谛。九頌顯菩薩隨順世間,廣作俗事,饒益有情,屬俗谛。真俗圓融,即是菩薩。

  世間眾道法,悉於中出家,因以解人惑,而不墮邪見。

  十頌顯菩薩示外道身,方便度生。菩薩為欲度化邪惡不正的外道諸眾,有時方便善巧於中出家,因解他人的執著迷惑,故大悲示現,但菩薩不墮邪見,自有堅固的正知正見。肇曰:“九十六種,皆出家求道,隨其出家,欲解其惑,不同其見也。”

  或作日月天,梵王世界王,或時作地水,或復作風火。

  十一頌菩薩變化日月等以利益一切有情。什曰:“劫初時未有日月,亦未有眾生,幽冥處初不見日月,故為作日月,令得照明也。”梵王者:即大梵天王,菩薩化作日月以除眾生昏暗,化作梵王以統領世界,天旱化作水,溺水為現地,寒冷化作火,悶絕化涼風。菩薩大智如日月,能除眾生無明;菩薩引導眾生出生死海,如梵王統率世間;菩薩說法能除眾生塵垢,故喻如水;法能生長眾生慧命,故喻菩薩如地;火能焚燒煩惱,風能蕩除執著,故喻菩薩如火如風。

  劫中有疾疫,現作諸藥草,若有服之者,除病消眾毒。

  十二頌顯菩薩大悲,現諸藥草,令眾生服之,消諸病毒。菩薩如大醫王,對症與藥,眾生服之,能療諸疾。

  劫中有饑馑,現身作飲食,先救彼饑渴,卻以法與人。

  十三頌顯菩薩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大悲精神。菩薩內能盡施髓腦骨血,外能盡施金銀珠寶於眾生,所以能於饑馑之時,現身作飲食,以施與饑者。

  劫中有刀兵,為之起慈悲,化彼諸眾生,令住無诤地。

  十四頌顯菩薩於刀兵劫中起大慈悲力化導一切眾生,令破我執,以使一切眾生彼此之間互敬互愛,和合無诤。

  如上第十一頌顯大三災,即火災、水災、風災,所謂火燒初禅,水浸二禅,風掃三禅。從欲界直至色界三禅,皆毀於水火風,如此三災,名大三災。

  第十二、十三、十四,三頌,顯小三災,即瘟疫、饑馑、刀兵。瘟疫災者:《瑜加大論》雲:“人壽二十歲時,本起厭患,今乃退捨,爾時多有疫氣障疬災橫熱惱,彼諸有情遇此諸病,多悉殒殁,如是病災,七月七日七夜,方乃得過。彼諸有情復共聚積,起中厭離,由此因緣,壽量無減,病災乃息。”刀兵災者:什曰:“將來世劫盡時,刀兵起,人壽十歲,婆須密從忉利天下,生王家,作天子,化眾人言,我等祖父壽命極長,以貪嗔恚無慈,故致此短壽,是故汝等當行慈心。眾人從命,惡心漸薄,此後生子,壽二十歲,如是轉續,至彌勒時,八萬四千歲也。”饑馑災者:《瑜伽大論》雲:“人壽三十歲時方始建立,爾時精妙飲食不可復得,唯煎煮朽骨共為宴會,若遇一粒稻麥稗粟等子,重若末尼,彼諸有情多無氣勢,顛僵在地不能復起,由此饑馑,有情之類亡沒殆盡,此之險災經七年七月七日七夜,方乃得過,彼諸有情復共聚集,起下厭離,由此因緣,壽不退減,險災遂息。”

  菩薩於大小三災之時,忘我利他捨己救人,顯示了但願眾生悉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大悲精神,菩薩正是以這種精神時時利他,饒益有情。

  若有大戰陣,立之以等力,菩薩現威勢,降伏使和安。

  十五頌降伏戰爭示現威勢。菩薩於兩陣相對時,現威神力援助弱小、使強者屈服。如唐朝的鄧隱峰見土蕃與唐軍交戰時,便躍身於虛空阻止兩軍作戰,從而彼此和好,永息干戈。這就是菩薩大雄無畏的無畏布施精神。

  一切國土中,諸有地獄處,辄往到於彼,勉濟其苦惱。

  十六頌拔地獄苦。“地獄”者:梵語那羅迦,漢譯不樂、可厭等。其依處在地下,故謂之地獄。菩薩以大慈悲力拔濟受極大痛苦的地獄有情,如地藏王言:“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一切國土中,畜生相食啖,皆現生於彼,為之作利益。

  十七頌拔畜生苦。“畜生”者:梵語底粟車,舊譯畜生,新譯傍生,為畜養之生類,故名畜生;傍雜人趣而生,故名傍生。菩薩以大慈悲力示現於畜生趣中,度濟彼類有情,如佛本生曾作鹿王。《八識規矩頌》有成所作智現化身度濟地前菩薩、人、天、二乘及三塗眾生雲:“三類分身息苦輪”。即對地獄餓鬼、傍生隨類現身進行拔濟,皆屬此類。

  示受於五欲,亦復現行禅,令魔心愦亂,不能得其便。火中生蓮花,是可謂希有,在欲而行禅,希有亦如是。

  十八十九二頌顯在欲行禅,肇曰:“欲言行禅,復受五欲;欲言受欲,現復得禅。莫測其便,所以愦亂也。”菩薩雖常在世間,不離五欲,以度眾生;但又同時無執無著,一心禅寂,清淨寂滅。魔心恐怖,愦亂不定,對余有情不得其便而不能傷害。可見菩薩方便善巧,有智有悲,有悲者,不離世間五欲以度眾生;有智者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在欲即不捨世間,不住涅槃;在禅即不住世間,不捨涅槃。不取不捨,自在超脫,如火中生蓮,甚奇希有,終不能壞。

  或現作淫女,引諸好色者,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

  二十頌顯菩薩為度樂著五欲的好色之徒,有時示現淫女,引誘一切好色有情趣入佛智。但是菩薩是悲愍此類有情而方便示現,因為好色之徒,貪著五欲,不求出離,菩薩為了度化他們,故權現淫女,令其知身不淨,知受是苦,生命短促,世間無常,從而遠離五欲,發心修行,而得出離,所以說:“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

  或為邑中主、或作商人導,國師及大臣,以祐利眾生。

  二十一頌居尊馭眾。“邑”者:都城、城市、名邑。菩薩有時或作邑主、或作商導、或作國師、或作大臣,以種種方便,利益眾生。

  諸有貧窮者,現作無盡藏,因以勸導之,令發菩提心。

  二十二頌現寶濟貧、令發大心。菩薩對貧窮有情先作財施,次作法施;作財施以滋色身,作法施以育慧命。財法雙施,自能身心俱利,而至解脫。

  我心驕慢者,為現大力士,消伏諸貢高,令住無上道。

  二十三頌大力除慢。有驕慢則不能恭敬佛法僧三寶,亦不能上求菩提,下度眾生。貢高既摧,妄執自去然後乃能恭敬三寶,而上求下化,肇曰:“慢心自高,如山峰不停水,菩薩現為力士,伏其高心,然後潤以法水。”

  其有恐懼眾,居前而慰安,先施以無畏,後令發道心。

  二十四頌安慰除怖。菩薩對驚恐怖畏的眾生,則施以無畏,以使眾生遠離驚懼。身心安穩,然後再施以佛法,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永息怖畏。

  或現離淫欲,為五通仙人,開導諸眾生,令住戒忍慈。

  二十五頌現作仙人離欲修善,如釋迦牟尼曾作忍辱仙人。什曰:“世無賢聖,眾生下劣,不入深山,故化以戒忍也。”

  見須供事者,現為作童僕,既悅可其意,乃發以道心。隨彼之所須,得入於佛道,以善方便力,皆能給足之。

  二十六、二十七兩頌屈躬事人,導以正法,菩薩為了度化眾生,有時現作童僕,屈躬事人,彼既悅意,然後方便善巧,開說正法,令其止惡修善,發菩提心。

  如是道無量,所作無有涯,智慧無邊際,度脫無數眾,假令一切佛,於無數億劫,贊歎其功德,猶尚不能盡。誰聞如是法,不發菩提心,除彼不肖人,癡冥無智者。

  末後三頌勸發大心以作結。初頌總結。“道”謂妙道,“德”謂德行。菩薩德行無邊,妙道無量,故“無有涯”。“智慧”謂根本無分別智及後得無分別智。根本智建立自體德行之主,後得智方便度生建立妙道之功。智慧為能度,眾生為所度;能度的智慧無邊,所度的眾生無量。為度無邊眾生,而修無邊德業,此即菩薩的悲願無邊。次頌顯示諸佛無數億劫廣贊智慧功德永不能盡。三頌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如果聞無上法而不發大心者,除非他是癡冥無智的下劣有情。所以凡聞此法者。應俱發菩提願、廣修大士行以自覺覺他、自利利他才是。

 

上一篇:維摩诘所說經新注 入不二法門品第九
下一篇:佛教的四大魅力,光芒四射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