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陀美妙吉菩薩犧牲分類: 上師教言
信佛的人雖多,學佛的人卻少。而在學佛人當中,真正能夠有大心量、發大心、立志向菩薩學習人的更少。
為什麼這裡提到向菩薩學習,而不是學佛呢?因為佛陀是菩薩行圓滿而成就的,所以我們剛開始學的時候,更要向菩薩學習。學習菩薩的精神、品德、行菩薩道、圓滿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六度,這些都是大乘佛弟子生生世世要不斷學習的。
今生我們既得到暇滿的人身,又有殊勝的因緣得遇佛法,這是往昔積累了無邊的善福。我們的心量不能過於狹隘,每天只想著自己,不論做什麼都從自己的利益出發,行點善事,要得到別人的贊歎,獲得好的名聲,最好全世界人都知道;布施、供養一點,馬上期望自己能夠財源滾滾;拜佛菩薩的時候,天天虔誠地念著:佛呀!菩薩呀!我這麼虔誠地供養你,給你磕頭,您一定要保佑我,權高高、錢多多,沒有疾病、意外、痛苦,一切都順利。修點佛法,回向自己的各種利益,自己一切都好;或是修法只為了自己能夠快樂、清淨、心情比以前更好;不論做什麼都離不開先要考慮自己,自己不能吃虧、不能受委屈、自己不能受累、自己不能默默無聞、自己不能......
菩薩都是敢於自我犧牲,勇於承擔一切痛苦的。
一切眾生的痛苦都由我來承擔,而我的一切快樂、幸福回向給無邊如母的眾生,這是菩薩的心量和願力,所以,菩薩有勇於承擔痛苦、艱難的勇氣。
越是磨難、困難、痛苦就越是由我來承擔,不給別人,不能推給別人,壞處給自己、好處給別人,包括我們發心把自己供養給上師、三寶,布施給眾生,這些都是菩提寶心。
一旦我們有這樣的發心,就要這樣做,這不是嘴上隨便說說,或是偶爾發個誓言,然後生活中該怎麼樣,還怎麼樣,自己還是一點也不能吃虧,轉而就忘記曾經的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其實,一旦我們發了弘願,馬上就會遇到考驗。
各種境遇就會來考驗我們,看看我們的發心是真是假,會有別人來找我們讓我們行布施、別人來磨我們讓我們修忍辱、遇到什麼事情阻礙我們修法等等,如果你不能做到,或是退失了菩提心,便會不知不覺地遇到種種障礙,自己的心也常常惱亂。這就是違背誓言的果報。
同時,我們一點都不要擔心,因為發了菩提心,自己會真的遇到很多不幸和痛苦。非但不會,自己還會快樂。
因為你給予眾生什麼,你自然就會得到什麼,這個是因果的道理。
當我們發菩提心,真心誠意地希望眾生能夠快樂的時候,自己自然會快樂。在這個過程中,因為我們的心包含無量無邊的眾生,所以我們的功德、福報也無量無邊,自己會很快圓滿一切如意。但若我們每天總是為自己考慮,不能付出一點,那麼自己福報很快被耗損,福報用盡,自己就會痛苦。
而且,如果我們若真能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就會得到諸佛菩薩、善神護法的加持和護持,遇到危險,我們無需害怕、擔心,因為有善神護法時刻的保護,我們的身心也會常常的安樂,會身心輕安,很容易入定,佛法也會很快通達。
因此,我們要學習菩薩敢於犧牲、勇於承擔的精神,這是菩薩的發心和願力。而我們一旦發了弘願,就要在生活中盡力去做,去實踐,行菩薩道。
別人找我們幫忙,在自己能力范圍內,我們要盡量去幫助,不要推脫,這是在考驗和圓滿我們的布施;別人來難為我們,不能起嗔恨心,這是在考驗和圓滿我們的忍辱。
不論遇到什麼樣的外境,有多麼的不清淨,都要保持自己內心的清淨和不動搖;平時多加勤奮,加強聞思佛法,早日成就多聞的智慧;精進修行佛法,證得佛法中空性的智慧。這樣,這一世的暇滿人身才最有意義,沒有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