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記(全)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一集)

  198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5-006-0001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這次我們再講這部小部經,依照古人講經的規矩,有所謂「十門開啟」與「五重玄義」。這個方法雖然是個古老的方法,在過去還是有很多人運用,現在運用這個方法是愈來愈少。在我們講席當中也不常用,特別是在電視錄影上,為了節省時間,我們往往都不采取古人這個方式。可是今天我們依舊采取這個方式,讓大家可以就我們這個節目當中看看古人講經的方式。當然古人的方式是相當的繁雜,所謂是有講經的儀式,我們今天是用很短的時間,只能叫諸位了解有這樣一樁事情。今天我們采取的方法,是采取天台的「五重玄義」來跟諸位介紹經題。

  五重玄義我們一看就曉得,它是有五條來敘說這一部經裡玄妙的義理。它的用意是有兩種,第一種,在我們沒有展讀經文之前,先說明這部經的大意,使我們對於全經的內容、宗旨有個概略的認識,這是第一個意思。這個意思裡面含著有,在老同修當中指導他修學的綱領,對初學的同修它有個引導大家聽完全經的義趣在。它的緣由簡單的講是用這五條來敘說全經的內容,也就是全經的結晶、精華之所在,宗旨之所趣向,好比網之綱,衣服的領子,我們常講提綱挈領。因此,古人講經一定是先講題目,講題目一定采取五重玄義這個方式來講。這個方式是創於天台智者大師,天台是以《法華經》為主,但是它也並不是專門就讀一部《法華經》,實際上它的教義包括了《華嚴》,特別是包括了《般若》,與禅宗也有密切的關系。所以它的教義是相當的廣大、精深,在教下的傳播可以說沒有任何一宗能夠跟它相比。行門裡面是禅宗,教下裡面是天台,這是大乘兩個最殊勝也是傳播最廣、時間最久的兩個宗派,我們說智者大師是這個宗派發揚光大的一位大師。解釋經的方法也就是他發明的,這個方法的好處是組織非常的精密、嚴肅,因此講經、注經的人多半願意遵守他這個方法。

  這個五條就是底下所說的。第一個是「釋名」,釋是解釋,名就是經名,就是解釋一部經的經名字。第二則是「辨體」,體是講的體性,必須辨別也就是這部經的理論依據;換句話說,佛說這部經他是依什麼說出來的,我們要辨別它。第三是「明宗」,宗就是這部經的宗旨,所謂宗旨也就是修行的方法。第四是「論用」,用是指用途,我們學這部經,依照這個方法來修學,到底有什麼結果、有什麼好處。第五是「判教」,判教是用在教學上,這部經應當適合在某種程度、某個時期來教學,以及用什麼方法來教初學或者來教老修行。經題裡面就包含這五個項目,這五個項目稱之為五玄,或者稱之為五重玄義。

  佛法,佛經我們常講的「契經」,所謂契經就是要「上契諸佛所證之理,下契眾生可度之機」,換句話說,一定要適合眾生的程度,他才能夠真正得到受用。因此五玄這個方法真是簡繁適中,大家都喜歡,才用它。像華嚴宗裡面賢首大師所發明的「十門開啟」,他講一部經的玄義,就是大意,他分做十條來說,十條我們看起來就顯得太繁了,就不如智者大師五條來得簡單。所以這個辦法是被許多的學者們所采用。華嚴的「十門開啟」,除了華嚴宗的子孫還守住他們自己家裡的規矩之外,其余的已經很少采用它,這點我們應當要曉得。講到現代,現在的人總是喜歡愈簡單愈好,最怕的是繁瑣,因此近代有些大德們,他們將五玄當中的第二「辨體」、最後一條「判教」,他就把它省掉,只是解釋經題,說明宗用,這個對於初機來說的確是相當的契機。如果在佛法教學上來說,這個五條都是必要的,都是相當重要的。

  我們現在先看第一條,第一條就是解釋經的名稱,經的經題。講到經題,每部經可以把它分為別題與通題。所謂別題就是它與其他經典的題目不一樣,這個就是特別,不一樣;通題就是每部經裡面都有這個字樣,這就叫通題。本經經題是『阿難問事佛吉凶』,這七個字是別題,因為其他經典裡面沒有相同的,所以這是它的別題。末後一個字,『經』這個字是通題,凡是佛所說的都叫做經。「阿難問事佛吉凶」這是經,我們讀《金剛般若波羅蜜》後面也是個經,《大方廣佛華嚴》後頭也是經,《妙法蓮華》也是經。所以「經」就是通題,在題目意思裡頭我們叫做通題。

  現在我們先講別題。別題裡面我們要分開來說,先介紹阿難。「阿難」這個名詞是梵語的音譯,就是印度話從音翻過來的,它的意思叫慶喜,慶是慶祝,喜是歡喜。因為阿難出生這一天,他們家裡有兩樁喜事,第一樁就是釋迦牟尼佛成佛,這是個非常好的消息,傳到宮廷裡面,就是傳到淨飯王那個地方;第二樁事情,是他們跟別的國家打了一場勝仗,捷報也傳到宮廷裡面來。正好在這個時候,淨飯王的弟弟生了個小孩,所以淨飯王非常的歡喜,就給這個小孩取個名字叫阿難,就是慶喜的意思。他是佛成道的那天出生的,他是佛的從弟,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叔伯兄弟,阿難的父親跟釋迦牟尼佛的父親是同胞兄弟,所以他們的關系是從兄弟。以後出家為佛的侍者,就是常常在佛的身邊照顧佛,在佛的十大弟子當中,他是多聞第一。在佛教裡頭是非常有名的一位尊者,因為以後經典的集結流通,都是他來負這個責任。

  說到「問」佛經裡面講有五種發問,第一種是「不解」,對於經論或者對於人生、宇宙的問題不了解,提出問題來請教佛陀,這是第一種問。第二種是「疑惑」,譬如說佛給我們說了許多道理、許多方法,我們聽了之後不能夠完全明白,而有疑問,這個疑問可以提出來請老師開導。這兩種問都是正常的問,就是學生請問老師,是應當有的態度,應該有的態度,老師也必定很熱心、很認真的來為學生解答。第三種問是「試驗」,這個意思就是學生不老實,要來考考老師,看看老師曉不曉得,這是對老師沒有恭敬心。第四種問是「輕觸」,就是很輕率的、沒有誠意,拿我們今天講,很隨便的提出問題。這兩種問法都是不如法的,也是沒有禮貌,因此凡是這兩種問可以不答覆。最後一種第五種叫「利樂有情」,這個也是自己知道,可是有些眾生他不知道,而且這個問題很重要。自己要給眾生來講解,怕自己的身分、地位不夠,眾生對他沒有尊重心,所謂是人微言輕,雖然是極重要的問題,從他口裡面說出來大家不尊重,他必須提出這個問題來請釋迦牟尼佛來講解。這個講解實際上不是他需要知道,而是教一切有這個問題又提不出來的人,叫他們來聽聽,叫他們開悟。

  在這部經裡面這個問就是屬於第五種,本經裡面所有的這些理論、方法,阿難尊者都清楚,他哪有不知道的。所以他是代我們發問的,特別是代初學佛的人發問,這點我們要曉得。

  「事」是誠信奉行,這就是承事,我們也講奉事,要以誠敬之心,要真正的深信不疑,要能夠依教奉行。事佛,此地這個佛是指佛陀的教育,是指佛陀的教學,事佛就是我們以誠信的心來接受佛陀教育,來學習佛陀給我們說的這些理論與方法。我們依照這個方法來修學,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吉」就是好,一切非常順利,是福報一類的,這個叫做吉。這是我們事佛當然所得到的果報,是沒有問題的。可是本經的中心是講「凶」,就是說學佛為什麼得到種種不如意的果報,這才是真正問題的結症。學佛得到好果報還有什麼話說,應當的,學佛為什麼會得到凶報,為什麼會得到不好的果報,這是什麼道理?本經佛要給我們說明這個道理。所以這個題,後面是通題,上面是別題,通題是「經」這個字。

  經這個字在佛法裡講得很多,就是含義非常之多,在此地我們簡單的,就是采取最常講的方法,四個意思,叫常、法、攝、貫。所謂「常」,常是永恆的,我們所謂是真理,永遠不變的,要拿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超越時間、超越空間,這個才叫常。譬如說佛講這個經、講這些道理與方法,差不多是在三千年前所說的,如果要是依外國人計算,至少也是兩千五百年以前。在時間上來說去我們這樣遠,那個時候所講得道理、方法,我們現在還能用得著嗎?現在還能用得著,換句話說,他這些理論與方法是永遠不變的,超越了時間。這是常的意思。佛講這些道理、方法,運用在從前古印度,不是我們中國,這些理論與方法到了我們中國來,我們中國人也能用嗎?也能用,這就是超越了空間。不但我們用它會得到吉祥如意,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地區、任何一個民族、任何一個人,能夠依照這個理論、方法去修學,都能得到吉祥如意。這才叫做常,這個才叫做真理,我們今天講永恆不變的是真理,在佛法裡頭用常這個字來代表。第二是「法」的意思,法就是原理原則。佛所講的都是原理原則,都是一種法則,這種法則是永遠不能更改的,永遠不能夠變遷的。譬如火車的軌道一樣,依照這個軌道去走,這一定是個最捷徑的,一定能夠到達目的地。「攝」的意思,古人所謂它有攝受人心的意思,也有攝受一切萬法的義理的意思在。像這個字裡面所含的,我們就能看出,佛的經論如果是有這個字在裡頭,這個經所說的就是無量義,而不是一個意思能夠把這部經表明,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攝」它就是攝受有無量義。因此,這些經典真是可深可淺、可長可短,它才能夠超越時間與空間,這就是底下「貫」的意思,貫有貫穿的意思。從這部經上來說,它是從頭到尾由文字上來貫穿,從文字的貫穿到義理的貫穿,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章法結構。這個字,好的文章都能夠得做到,世間好文章可以做到貫穿,但是常、法、攝那就相當不容易具足,常、法、攝三個字唯獨佛經裡頭才具有。這是題的意思。

  題目裡面有通、有別,我們合起來講,這部經就是阿難尊者請問釋迦牟尼佛,學佛所得的果報究竟是吉祥還是有凶險、不吉利的?主要就是要給我們講解這個問題,解答我們這種疑惑的一部經典,所以稱之為《阿難問事佛吉凶經jump》。佛經的題目也不是隨便建立的,這一點是個小常識,我們也要曉得。佛經的題目它有一定的法則,在我們中文翻譯的經典有三千多部,諸位仔細去觀察,三千多部經的經題都不外乎七個原則,這就是所謂的七例立題,就是建立題目有七種方法。第一種是以人來立題,就是這個題目裡頭只有人沒有別的。譬如《佛說阿彌陀經》,「佛」是釋迦牟尼佛,是人,「阿彌陀」也是人,在這個題目裡頭只有人,叫做單人立題,裡面沒有其他的。第二種是單法立題。譬如說《大般若經》,「大般若」是法,除法之外也沒有別的,這個叫單法立題。第三種是從比喻當中建立的題目。譬如說《百喻經》,《百喻經》只有比喻,沒有別的東西,這就是單喻立題。這是三種。另外三種就是復合的,譬如說人法,這個題目裡頭有人、有法,像《文殊般若經》,「文殊」是人,「般若」是法,這是人法立題。第二種是人喻,人和比喻,《如來師子吼經》,「如來」是人,「師子吼」是比喻,這個經題裡頭有人、有比喻。第三種形式有法喻,像《妙法蓮華經》,「妙法」是法,「蓮華」是比喻,這個題目裡頭有法、有喻。還有一種就是具足,這個題目裡頭人、法、喻都有,我們就叫它做具足立題。譬如說《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是法,「佛」是人,「華嚴」是比喻,所以這個經題裡面是人、法、喻全都有,我們就稱它具足立題。

  本經《阿難問事佛吉凶經jump》,「阿難」是人,「問事佛吉凶」是法,所以本經立題是七種方式裡面的人法這個方式建立的名題。這些常識我們也應該曉得。解釋名題就講到此地。

  下面第二就是辨體,體是為的性質,體有兩種,一種是性體,一種是質體。這裡頭最難懂的是性體,性我們常講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我們也看不到,我們也聽不到,我們也摸不著,可是它的確是有,一切法都是依它為本體。質體容易明白,質是物質,譬如現在我們看到這部經,經的體是什麼?體是文字,白紙黑字,是書本,這是以色相為體。佛當年講經說法那是以音聲為體,所以經裡頭常說以音聲為教體,就是這個意思。佛滅度之後,集結成為經典流傳給後人,這是以色相為經體,這是我們要曉得。明白經題就容易契理,研學或者是講解就不會違背原理。

  經之體究竟是些什麼?大乘經都是以實相為體,小乘經多半是權說,也就是方便說,所以小乘常常以三法印為體,三法印就是無常、無我、涅盤,這個也不必多說。這個地方所舉出的是偏重在大乘裡面的講法,「經曰,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果是總說,世界是講大的,微塵是講小的,「因心成體」。又說「性一切心」,性就是真如本性,這個都是說的實相。本經質體是什麼,我們要曉得,本經是一乘佛法的初階,就好像我們上樓梯一樣,這是第一層,我們要想上到最高的一層,但是這是最底下的一層。「正明人天因果」,從正面上來看,表面上來看它是說明人天因果,可是它「別通三乘」,因為它是三乘佛法的基礎。所以我們信佛、學佛、修行,皆當由此經開始,我們才不會迷失方向,才不會退失信心,這一點非常重要。

  體明白之後,下面我們要講這部經宗旨之所在,換句話說,也就是說明它修行的方法,所以有明宗的必要。第三「明宗」,「宗謂宗旨,起修趨向」。而前面講到經體,它是通一切經,譬如說實相,實相通一切大乘經,要講三法印,三法印通一切小乘經。可是要說到明宗那就不一樣,「各經異致」,每部經有每部經修學的方法,它並不是通一切經。不像前面的體,體通一切經,宗不通一切經,每部經有每部經修學的方法。因此,我們修行或者是我們替別人講解一定要知道,「修講必知」。我們看到本經,本經的宗旨是告訴我們「依佛者吉」,一切眾生如果能依從佛陀教給我們理論、方法來修行,他得到的果報一定是吉祥的。佛弟子修行不外乎身、口、意三業,我們如何修身?修身,本經所揭示我們的,要「息惡行善」,修我們的身業清淨;口業我們要「說法利生」,口要言語,我們言語總要利益一切眾生,要說利益一切眾生的話;意就是我們的心願,我們心願總要學佛一樣,「度生不息」。我們永遠沒有疲倦,永遠不休息,我們幫助一切眾生,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破迷開悟。善的因一定得善果,得好的果報,就是吉的果報,因此,我們如果肯依從,必定得吉祥。

  但是在此地有「真假為准」,這一點我們也要特別留意到。全依佛教給我們的理論、方法實踐、力行者,這是真的,大家注意我在此地寫的「全依」,百分之百的依從,你得到的果報也是百分之百的圓滿。你要是依從一部分,又不肯依從一部分,你也能得吉祥的果報,但是你那個果報不圓滿;換句話說,因與果是成正比例的。萬一你要是假借佛教名義,在這個裡面貪圖私利者,那你是假學佛的,假學佛的果報當然是凶災。所以下面我們很肯定的得到一個結論,真學佛的一定是吉利的,假學佛的他必定要遭凶災。這一點我們要明了,要好好的記住,我們要真學佛,我們不可以假修。在今天社會裡面,正如同《楞嚴經》裡面所說的,末法時期,今天是斗诤堅固的時代,佛告訴我們在這個時期所出現的一些怪現象,是「邪師說法如恆河沙」,令一切眾生無所適從;換句話說,妖魔鬼怪充斥在人間,叫你眼花撩亂,沒有辦法辨別。成天跟妖魔鬼怪走,你自己不曉得,你還以為那是正法;真正如來的正法,你還要毀謗它,你認為它那是老了、舊了,現在不需要,應該被打倒、被淘汰,這就是被妖魔鬼怪所迷惑。別人迷與不迷我們暫且不論,首先要反省、要檢點自己,我們有沒有迷失方向,有沒有把路子走錯,這一點非常重要。

  依照這個方法修行,將來所得到的果報那是我們每個人最為關心之事。所以第四必須要講「論用」,用是說功用,前面說過明宗是講修因,論用這就講果報。我們既然修因,當然會得到一種果報,因此對這個果報要明了,「了用成就」,了是明了,我們明了果用上的成就是「功不唐捐」。「唐捐」是唐朝的術語,我用這兩個字是因為經本裡頭這樣的字樣非常多,諸位將來念到的時候就曉得它的意思。功不唐捐就是我們功夫沒有白費,就是這個意思,我們功夫用得值得,沒有白費,所以叫不唐捐。唐捐就是白費,就是功夫用了後面沒有結果,那就是唐捐;不唐捐就是我們功夫用了,後來一定會有好的結果。

  本經的功用諸位要看清楚,第一個是啟發我們的正智,就是非常正確的智慧,非常正確的見識。第二是破除我們的邪見,我們對於佛法許多的誤會,對於修行、修因證果有許多不正確的見解,讀了這個經,聽了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講的這些道理,我們許多錯誤的見解都可以破除。明因果,這部經裡特別強調因果報應的這些道理與事實,使我們能夠產生修學佛法的信心,而這個信心一天會比一天堅強,不會退轉。由於這個信心做基礎,我們在佛學上不斷的求正確的理解,求正解就是求學問,修因得果。得到正確的理解,這是我們修行所依靠的,也就是修行理論上的依據,修因後來一定能夠得到證果,所謂是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是確實可以能夠得到。

  後面講「判教」,第五段講判教,判是判別,教就是教相。它的用意在哪裡?是用在教學上,最重要的是用在教學上。譬如說佛經典這樣多,經典就好比教科書一樣,這麼多的教科書,我們拿來教化一切眾生,眾生根性不相同,應該哪個先學、哪個後學?次序怎麼排法,就是課程怎麼編排?判教最重要的就是告訴我們編排教科書、教學層次的一個原理原則。所以我們講到教,佛教裡頭分的有大乘、有小乘,大小就是講的大小兩乘;有權、有實,所謂權就是方便說。佛依二谛而說法,二谛就是真谛、俗谛,所謂真谛,就是依佛自己所證得的境界來給我們講的,這個就是真實的。俗谛就是依一般眾生的常識,依一般眾生的知見來講解的,那就叫權,叫方便說。所以教有大乘、有小乘,有權教、有實教。還有有顯、有密,顯是明顯跟你說,密是秘密,像我們大乘宗派裡面的密宗,密宗它就是講的秘密,大乘十個宗,其余的九個宗都是叫顯教。這是對顯與密來講的。就有三藏,三藏是講經藏、律藏、論藏,經律論三藏,這是把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歸納為這個三大類。經藏偏重在定學上;律藏偏重在戒律上,就是偏重在行為上面,換句話說,我們今天講生活規范,偏重在生活規范上;論,實際上就是彼此互相來討論,發明經、律裡面的道理,這是三藏經典。

  除這個之外,還有化法、化儀,化是教化,教化眾生的方法。教化眾生的方法,天台四教裡頭講藏、通、別、圓,實際上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課程標准。他把一切經分為哪個是藏教、哪個是通教、哪個是別教、哪個是圓教,就等於是我們今天講的課程標准。藏教是講小乘,通教前面可以通小乘,後面通大乘,程度就比較高一點。藏教好比小學,通教好比是初中,別教好比是高中,它前面不通小學,所以叫特別,不通小學,後面它也不是大學。圓教就好比是大學。所以,化法就有課程標准的意思。除這個之外,還有所謂化儀,化儀也有四教,儀是儀式,拿我們今天來講就是教學方法。化儀有「頓」,方法裡頭用頓,譬如六祖大師他的教學法就是用頓,用頓這是屬於化儀。他在課程標准裡面,六祖所采的是「圓」,所以他的教學叫圓頓大法,圓頓大法意思就在此地。他的課程標准采取圓教,他的教學方法采取頓教,達摩祖師傳來的禅宗是這麼個意思。除了頓,有漸教,漸是按部就班,慢慢來的。漸教范圍非常之廣,在禅宗,我們《壇經》裡面看到,北宗神秀大師他的教學方法就采取漸,他的課程標准采取別、圓,就是別教與圓教,他的方法是采取漸。除這個之外還有「秘密」、還有「不定」,所以這是有次不紊,有條有理。這個對於教學來說非常的重要,一方面我們自己教學,一方面自己自修,這都應當要曉得。

  本經在判教裡屬於小乘,大小二乘裡它屬於小乘,權實二教裡它屬於權教,三藏裡面它屬於顯教,屬於經藏。在化法裡面,它屬於藏教,化儀裡面,它屬於漸教。像這些我們都要把它搞清楚。所以它是修學根本,它是無上道的基礎,千萬不可以疏忽。不要以為這個經很小,這個經很淺,你就瞧不起它,那就錯誤,實實在在是無上道的根基。好比我們蓋大樓一樣,這是地基,地基雖然卑下,在地底下看不見,可是它承受了這座大樓,這座大樓是依它而建立的,所以千萬不可以疏忽,我們一定要認真的修學。以上將五重玄義,也就是解釋題意,我們說完了。

  經題講完,佛經是佛說的,佛出現在印度,不是出現在中國,因此佛當年說法都是為印度人說法。佛滅度之後,弟子們將佛一生所說的法要記錄下來,編成了經典,流傳給後世,也是使用印度的梵文,今天來講就是印度古時候的文字,是梵文經典。梵文經典流傳到今天還有少部分,但是份量是相當少了,而且都不完整。從印度流傳到我們中國來,把它翻成中國的文字,我們一定會問,它是什麼時候翻譯的,它是在什麼地方翻譯的,是誰翻譯的。如果這些事情要不記載的清清楚楚,後人必定會懷疑,如果有疑就不能夠生信,信心不能夠建立,我們對佛法修學的功德利益就疏忽了,換句話說,也就會空過。所以,這部經翻譯的經過情形,原原本本經裡頭也都要把它記錄下來,我們講經也必須要給大家介紹,這個通常講人題;前面是講經題,現在跟你講翻譯人。諸位請看,這部經的翻譯人,人題裡面所寫的是:

  【後漢沙門安世高譯】

  下面我們要跟諸位介紹安世高大師。先說時代,第一是時代,時代是後漢。漢朝是劉邦建立的,就是漢高祖劉邦建立的,十二傳被王莽篡位,以後漢室的後人劉秀將王莽打倒以後,重新恢復了漢朝,歷史上稱之為「劉秀中興」。在歷史上,因為當中有一個王莽篡位,所以把漢就分成前後。劉秀做了皇帝之後,他的年號叫光武,我們也稱為漢光武,光武帝。他做皇帝的時候是公元二十五年,這個年代是很正確的,我們今年是公元一九八二年,這是二十五年的事情,二十五年漢光武做皇帝的事情。以後也傳了十二代,被曹魏所篡,在這個階段,我們歷史上稱之為後漢,又稱為東漢。稱東漢的意思就是它建都在洛陽,因為前漢建都在長安,長安在西,洛陽在東,稱東西漢是從建都上來說的。後漢建都在東方的洛陽,所以稱為東漢,前漢建都在長安,長安是在洛陽的西面,我們稱西漢。安世高到中國來是後漢桓帝的時候,桓帝是第十代,劉秀第十代的子孫,劉秀我們算他作第一代,他是第十代,他的名字叫做志。這是我們把時代的概念搞清楚,是後漢桓帝的時候。

  桓帝建和二年,也就是公元一四八年,世高來到中國。桓帝他在位二十一年,就是他做了二十一年的皇帝,他死的時候只有三十六歲,可見得他做皇帝的時候只有十幾歲。桓帝、靈帝時漢朝已經是非常之衰,政治上也很亂,宦官當權,所以曹操才起來,最後還是把漢朝推翻了。建和二年,桓帝這個時候才二十歲,行冠禮才二十歲,世高在這個時候來到中國。為了使大家對這個年代更清晰一點,會更有親切感,在這個時候我們漢朝有一位大儒,很了不起的一個人,就是鄭玄,鄭康成。鄭康成這個時候二十二歲,諸位就曉得鄭康成比桓帝大兩歲,桓帝這個時候是二十歲,鄭康成二十二歲,鄭康成是我們中國了不起的大儒。同時,我想大家曉得在歷史上還有個孔融,孔融四歲就讓梨,這是歷史上的佳話,就懂得禮讓,他是孔子的後代。孔融是生在建和七年,就是安世高到中國來的第五年孔融出生。還有三國上面一個最著名的人,曹操,大家曉得他,提到他都知道,曹操是生在建和九年;換句話說,就是安世高大師到我們中國來第七年的時候曹操出生了。這麼一看,大家對於安世高就會顯得更親切,我們歷史上許多的大人物都是安世高來到中國之後,他們一個個的誕生,以後在三國時代都成為風雲人物。這段跟諸位介紹的是年代,後漢兩個字它是代表年代。

  第二我們要介紹他的姓名。安世高大師他並不姓安,安是國家的名字,是以國為姓,他的名叫清,字世高,世高是他的外號。以國為姓,大概從外國到中國來我們都是這樣稱呼他,譬如玄奘大師,當年他到印度去留學,在印度十七年,印度人稱他作唐玄奘,就是唐國的玄奘。他也不姓唐,唐是當時朝代的名字,就是國家的國號。所以,他是以國為姓,我們稱安世高這個安是國,他的籍貫就是安息國人。安息國在哪裡?唐朝時候叫波斯,也就是現在的伊朗。他的身世很了不起,他是安息的王太子。在傳記裡面所記載,他是非常的孝順,他是很有名的,又孝順又聰明,讀了很多的書。同時他還能夠精通天文、醫學、醫理,並且鳥獸的言語他都能夠懂得,真正是一個多才多藝的法師。他的父親死了以後他做了國王,他繼王位,不到一年他就厭倦了,對於政治生活他不太喜歡,沒有多大興趣,就把國王的位子讓給他的叔叔,自己出家修道,成為很有名望的一位高僧。他游化到中國來,為我們中國初期譯經的大師,在中國佛教史上他占了有很重要的一頁。

  下面我們再介紹他譯經的經過,世高大師從安息,也就是現在的伊朗,從他的本國帶來的梵文經典很多。當時他到中國來,也是來到首都洛陽,在洛陽這個地方,他一共翻譯出二十九部經,一共是一百七十六卷,翻譯的時間長達二十二年。於靈帝建寧三年,也就是公元一七0年絕筆,就是停止了譯經的工作。他把譯經工作告一段落之後,他去辦事去了,後面我們給你介紹他的事跡,這是《高僧傳》跟《神僧傳》都有記載。他的神跡很多,是一位有神通的高僧,今天我們只介紹其中之一,就是度宮亭湖的廟神。這個地點在江西省,現在江西省的九江廬山,那邊有個蛇村。從洛陽到九江,他采取的道路都是從水路,由長江那邊下來,他到了廬山。廬山這個地方有個神廟,這個廟的名字就叫宮亭廟,宮亭湖旁邊的一個廟。當時那個地方叫做尋陽郡,就是我們現在江西九江縣,他到這個地方來度這個廟神是踐前世的約會,這個事情是隔了兩世。

  《高僧傳》裡頭有這麼一段故事,在很久之前,當然不是這一生的事情,是過去生中,安世高是個得道的高僧。他不是一生修行的,生生世世修行都是高僧,也說不定他是什麼菩薩再來的,這是我們不敢推測,總而言之他不是一個普通人。他說他從前有個同學,也是出家人,他們兩個人在一起修行,這個同學明經好施,經是經典,經典的道理他都明了、都通達,又喜歡布施。諸位想想,出家人布施他用什麼布施?出家人就是法布施,就是喜歡為別人說法,勸別人修善。可是他自己性情多瞋,就是很容易發脾氣,但是這個很容易發脾氣也不是像我們今天想像,聽說某個人脾氣很火躁,不是的,那就不像一個修行的道人。他這個瞋恚的心拿我們今天來看,幅度很小。因為那個時候出家人生活很簡單,都是出去托缽,托缽的時候如果齋主供養他的菜飯很合他的味道,他就很歡喜;如果今天托缽,齋主布施的菜飯不太合自己的口味,心裡面就不太高興。心裡常常想到「我出家修行,有道德、有學問,天天弘法利生,你看看今天我吃的飯還這麼難吃」,就這麼一點點的意思,這就是瞋恚心。死了以後就墮在神道裡頭去,死了以後沒有能成正果,不像安世高,安世高就成正果,他墮惡道。惡道墮什麼地方?墮到畜生道裡,是個很大的蛇身,來生變成一個大蛇。

  這個蛇很靈驗,我們俗話講龍王,就是水神,他到我們中國宮亭湖這個地方當龍王去了。這個龍王之身是個蛇身,它很會作怪,呼風喚雨,它有這個能力。凡是經過它這條江的船只,都要到它那裡去拜拜,都要祭祀它,它就會保佑這條船一帆風順,保佑你平安。如果你要是不去拜它,不祭祀它,它就興風作浪,叫你得不到太平。換句話說,這個時候它的瞋恨心大了,不像從前,為什麼?它已經迷失了本性,一切「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造這個罪業就很深。它自己曉得,神也有壽命,它曉得它死了以後一定墮地獄,為什麼?這一生作神,接受的是人家的血食,人家殺豬、殺牛、宰羊去祭祀它,所以殺生的果報太多了。不是它殺,別人是為它殺的,不殺這些東西去祭祀它,它不保佑人家平安。血食、殺業太重,瞋恨心太重,所以曉得死了以後一定墮地獄。於是他就求助於他的同學安世高大師,這是一個得道的高僧,求他來幫助,求他來超度。安世高也有神通,當然他們是有感應道交的,所以他翻譯經到這個時候,也就是這個龍王快要死了,壽命快要到了,到這時候趕緊去度它。也許諸位要問了,他為什麼不一到中國來就先度它?諸位要曉得,他一到中國來的時候,這個龍王正是耀武揚威得志的時候,正是迷惑顛倒的時候,不會回頭,你給它說什麼好話它也聽不進去。到它快要死的時候,俗話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到將死的時候,它後悔了,它回頭了,這個時候勸它很有效。

  安世高看到這個龍王快要死的時候來了,到這個地方來踐前世之約,到這個廟裡面來。這個神很靈,頭一天晚上托夢給廟裡的住持,它說明天它有個老同學,是個高僧,要到我這個地方來,你要好好的招待他,要請他給我說法,要請他來超度我。廟裡管事的這個人,神托夢給他,到第二天什麼都准備好了。果然安世高來了,來了一問,他的事情都曉得了,請安世高給這個神說法。安世高給它說的時候完全用密咒說,說的那些,大家在一起旁邊聽的人都聽不懂,不知道安世高跟它說什麼,是用咒語跟它說。說完之後,安世高就要求這個神現身給大家看,神就不願意,神就說不必了,我這個身體不好看,很難看。安世高就說你要為了消你的業障,消你的罪業,最好你還是現身,讓大家看一看。於是這個神慢慢從神龛裡面鑽出來,大家一看是一條蛇,很粗很長的一條大蛇。這個蛇頭一伸出來之後,眼淚就流下來,向安世高點頭。這個事情大家都看到,原來龍王本來的相是這個樣子,以後這個神就又退回到神龛裡面去。沒有幾天它就死了,死了之後大家在山澗裡面發現一條很大的蛇,蛇已經死了。所以那個地方現在叫蛇村,一直到現在還叫做蛇村,蛇村的來源就是這麼一樁事情。

  這個神現身之後,就告訴它廟裡頭管事的人,把它廟裡面這些財產都奉獻給安世高,就是捐獻出來,都交給安世高,求安世高為它修福。安世高怎麼給它修福法?他把這筆錢,這筆錢不少,數字很大,就帶到豫章,當時的豫章就是我們現在的南昌,江西的省會南昌,在那個地方建了一個佛寺,佛寺的名字叫大安寺。這也是紀念這個廟神,因為這個廟神過去跟安世高同學,都是在安息國,所以用「大安」來做這個寺廟的名字,這是有個紀念的性質。大安寺蓋好之後,世高大師在這個地方講經說法度化眾生。這個廟在我們中國佛教史上,它是江南第一個佛教的寺院,換句話說,在從前江南還沒有佛寺,江南第一個佛寺來源就是這樣來的。安世高他的神跡很多,真正是說不盡,諸位如果要曉得可以看《高僧傳初集》、可以看《神僧傳》。《神僧傳》裡頭寫的比較簡單,《高僧傳》寫的詳細,諸位可以做參考的。諸位再看看我這個地方給諸位提的提要,他這個同學是明經好施,因為多瞋,死後墮為水神,屬於龍王。大安寺是江南佛寺之始,這個故事記載在《高僧傳初集》、在《神僧傳》第一卷,諸位都可以自己去做參考。人題就介紹到此地。

  從安世高大師這段事跡,我們可以得到幾點結論,這是我在此地貢獻給諸位的。第一,出家修行這是很難得的事情,明經好施,不捨瞋恚,終墮惡道,這是值得我們警惕的。出家如此,在家當然也不例外。所以,佛在一切經裡面常常告訴我們,要斷煩惱、要斷三毒,道理就在此地。如果你貪瞋癡要是不斷,不斷貪心就沒有辦法擺脫餓鬼道,不斷瞋恚、不斷殺害就很難不墮地獄道,如果對於一切的事理不能真正的明辨是非,還是迷惑顛倒,那就有墮畜生道的可能。這的確是值得我們警惕的!我們今天出家,我們是不是真修行?修行我們常常講,修是修正,行是行為,修行的綱領佛在三皈裡面給我們說的很清楚,我們要覺而不迷,我們有沒有做到?我們要正知正見,不要邪知邪見,這條有沒有做到;我們要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我們有沒有做到?這是三皈依裡頭最基本的修學法。經論、理論與方法我們是不是明了,我們是不是真正的喜歡布施佛法,修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是不是能夠真正布施不著相?不然的話,安世高大師這個同學是我們的榜樣,我們應當要好好的記住。

  第二,講到超薦,我們一般講超度,超度一定要真正善知識開導,這一條很重要。我們看傳記裡頭你就能夠明了這個事情,所謂他能不能得度,就看他自己覺悟不覺悟。所以安世高必須要等到蛇壽命快要完了的時候,這是他覺悟的時候,他來得其時,給它開導,給它說法,換句話說就是勸它,勸它回頭,教它覺悟。覺悟之後是自修多福,你看它把它所有的資財捐獻出來,求安世高給它修福。所以這不是迷信,這有它的道理,讀世高傳記可知其詳,就曉得這裡頭詳細的這些道理。我們今天世間人一般講的超度,只曉得請幾個法師念念經,以為就能夠超度了,這不太容易。你看安世高給神念那麼多咒,指示它覺悟了,它還要把資財捐獻出來真正來培福,它才能夠得度。

  第三,三寶往昔(這是講過去)一定要依寺而住,道法要依賴這個處所才能夠弘化,才能夠把它傳播,發揚光大,所以建寺福德最大。安世高就是把那個神捐出來的這些財物帶到豫章,就是帶到南昌去建一個佛寺。這個佛寺裡面的錢,功德主就是那個蛇神,就是宮亭廟的廟神,所以它有這麼大的福報,它脫離畜生道而生到忉利天。安世高幫它忙,它自己也真修福,它自己要不出錢、不出力,安世高也無可奈何。所以,這樁事情我們總是要覺悟,總是要明了。福是由自己培的,別人幫忙那是有限的。這是講到過去。今天我們建廟,福德不是最大的了,為什麼?因為三寶依寺而住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今天則依學院育才,我們辦佛學院,辦佛教大學,培養弘法利生的人才,這個功德很大,就跟從前建寺的福德最大是一樣的。至於佛法的弘揚傳播,今天寺院已經不能發揮其最大的功能,我們曉得出版事業、大眾傳播,出版事業是印送經書,供給大家看,供給大家閱讀;大眾傳播我們利用廣播電台、廣播電視,用這些方法來弘法,來弘揚、來教化,這個福德就是最大的,這點不可以不知道。

  所以,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做法,我想安世高如果要是在現在這個時代,他一定把宮亭湖湖神所捐獻的財產,去辦一個電視廣播公司,來弘法利生,這個它的福德就是最大的。或者辦一所佛學院,來培養有志修學弘法利生的這些青年,這才是真正的大福報。所以佛法我們一定要覺悟,不能夠死在教下,不能夠死在古老的制度、方法當中,要曉得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做法,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弘法的方向。

  第四點,功德必須要自己修行,諸位一定要把功德跟福德認識清楚。功德必須自己修行,能夠明心見性,了生死,生淨土,這是功德;福德是果報,果報只在人、天、鬼、畜生四道當中去享受。譬如宮亭湖神,它的福報,它為什麼有那麼大的福?因為它過去明經,所以它很靈,它靈驗就是因為過去法布施得來的,明經得來的;它的福報那麼大,差不多周圍一千裡的人都要去拜它,香火之盛,超過我們本省鹿港的媽祖廟。香火那麼盛,那就是它的福報大,因為它從前喜歡布施,喜歡布施,它有那麼大的福報,它那麼樣的靈驗,是因為過去明經,可見得有因必有果。它為什麼到畜生道裡面去享福?因為它有瞋恨,它留著有惡業,所以它到畜道裡頭去受。也有到鬼道裡頭,到鬼道裡頭做城隍,我們本省的王爺公那都是鬼王,閻羅王也是鬼王,鬼道裡去享福。所以說殊勝的福報,應當在人天當中去享受,這才是真正的福報。我們今天到此地將本經的經題、人題統統跟大家介紹完了,下面就正式的要講到經文。

  在講經文之前,我先把這部經的內容大意給諸位做一個簡單的說明。這部經經文雖然不長,但是可以分為七個段落。七個段落裡頭,第一個是答覆學佛吉凶果報的問題,也就是本經經題裡面所說的,這是第一大段。在第一大段裡面佛陀給我們開示,我們應當用什麼樣的態度來學佛才是如法的修學,什麼樣的態度是錯誤的修學。如法的修學,我們得到的果報當然是吉祥的;要是態度上錯誤,態度的錯誤比方法的錯誤還要嚴重,得的果報當然是相反的,這是很值得我們注意的。所以,第一段教學的中心,是教我們對於修學有個正確的認識,奠定修學的信心,大主意在此地。

  第二段是問殺業責任,實際上來說這是個戒律上的問題。學佛我們曉得真正講到修行上,是要以戒律為基礎,從這個地方開始學。根本的戒律有五條,我們所謂五戒,五戒是根本戒,是人天、二乘、菩薩都必須要遵守的,這是五戒。五戒裡面第一條就是殺戒,在此地只舉出一條,希望我們能夠舉一反三,聞一知十,我們在修行上應當要重視戒律。所以,他把這個列在第二個次序,這是教我們如何來修行。

  第三,學佛,這是接受教育,這是學術上的一個問題,一定離不開老師,所以釋迦牟尼佛是我們的本師,我們根本的老師。從佛法裡面的稱呼看,佛門裡面稱「和尚」,「和尚」是印度話,它的意思就是親教師,就是他親自教導我的老師,這個老師印度人稱他做和尚。一個寺院裡面,主持教化的人稱和尚,就好像一個學校的校長,校長稱和尚。校長雖然沒有給學生上課,他是負教學的責任,換句話說,教學的構想、課程的編排、老師的聘請都是由他負責安排的。這些教師不過是聽他之命,為他執行教學的方針、教學的政策而已。所以,我們與佛的關系是師生的關系,我們與和尚的關系也是師生的關系。我們古人稱為師徒,徒就是學生,今天講師生,從前講師徒。這裡第三個問題就是問師生這些問題,老師應該以什麼態度、什麼方法來教導學生?學生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來敬事師長?佛要教給我們這些根本法。這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段是解釋我們普通的一個疑惑,這個疑惑是普遍的存在,特別是現在這個時代。有許多人誤會了,學了佛與我們在社會上從事於種種事業就有了沖突,有了抵觸,這是很大的誤會。所以有許多人一看到佛教就嚇倒了,不敢學。釋迦牟尼佛、阿難尊者在三千年前,早就曉得我們末法時期佛教裡這些情形。大家對於佛教普遍所發生的誤會,不敢來修學,不敢問津,就是以為學了佛於我們生活帶來很多不方便。哪裡曉得佛法所講的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唯有學佛才會給你在人生上帶來最豐富、最美滿,給你帶來事事如意,沒有抵觸;不學佛,麻煩太多,障礙重重。這個經的經文不長,當然不能夠細講,可是在這裡頭已經給我們說明了這個問題,教給我們一些原則。學佛的人,對於世間一切事務都可以做,都可以從事,沒有抵觸,破除我們這個誤會,使我們大家都能夠發心,都能夠歡歡喜喜的來接受佛陀教育,來認真的學習佛法的教學。

  這四大段是本經主要的部分,就是解答這四個問題,我們想想這四個問題的確是佛法裡頭的根本問題,特別是對於初學人來講。第五段,這是阿難自己等於說是他的一點感想、心得,可以說是感想。阿難尊者聽了佛四個開示之後,自己感覺到非常的幸運,正所謂是「百千萬劫難遭遇」,佛法今天能夠遇到,能夠聽到,這是非常值得欣慰的事情。自己欣慰,同時又憐憫眾生,這個世間還有許多的眾生沒有能夠聞到,不曉得佛法的真實義,對於佛法還是那麼樣的誤會,還是那樣的迷惑。這麼好的教育當面錯過,不肯發心來修學,實在是值得憐憫、值得同情的。

  第六大段可以說就是阿難尊者的心得報告,一方面說他自己的心得,一方面勸勉大眾,他這個心得報告完全是用偈頌的體裁說出來的,偈頌就跟詩歌一樣。這個偈頌很長,也可以分為七個小段落,第一個段落是「請佛住世」,因為唯有佛住世,眾生才有福。佛不住世,像這樣真正利益一切眾生的教學誰來主持?哪個人來教化?我們中國古人所謂的是「善人國之寶」,國寶是什麼?國寶是善人,國寶是好老師,這個地方有一個好老師,這個地方的人就有福。佛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我們要求他住世,求他不要走,這是阿難偈頌第一段的意思。第二段講「疑謗重罪」,對於佛法懷疑、對於世間因果報應的事情懷疑、或者是對於聖賢說法他不了解而生毀謗,這個罪過很重。他懷疑、他毀謗,的確是因為他不理解,他如果要對於佛教學完全能夠透徹理解,他一定是五體投地的贊歎,他不會有毀謗。三世因果、輪回果報的事情是確實的,他如果真正見到他就相信,他也不會疑惑了。第三段是講種種業報,殺生的果報、邪YIN的果報、妄語的果報,給我們舉出幾個例子來一一的說明。一一說明實在是說不盡,所以他只舉了五戒,就是殺盜YIN妄。第四段是說學佛的人能夠遵守佛的戒律,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能夠遵守佛的戒律這樣的來修學,他所得的功德利益。第五段是講罪福得果不相同。第六段這是講世間意,世間意跟世間事在本經裡頭也是重要的兩點。佛給我們講世間事可以做,世間什麼事情都可以做,沒有障礙,但是不能有世間意,因為世間意是要造罪業的,世間意是要帶來種種不如意的果報。最後是勸勉我們應當要種善因,種善因後來必定得善果。這就是偈頌裡面的大意,就是阿難尊者他的心得報告。

  我們聽了佛的開示,我們有什麼心得?我們可以把阿難這個偈頌對照對照,他有這些心得,我們有沒有?所以這部經,前面長行文佛給我們說的,後面偈頌是阿難尊者又給我們說的,真是苦口婆心!勸導一切眾生應當要接受佛陀的教育,斷惡修善,破迷開悟,使我們的生活能夠更充實,能夠更美滿,能夠更幸福。我們世間人只曉得求幸福、求美滿、求充實,但是不曉得怎麼個求法,這個經裡面教給我們修學的理論與方法,我們必定能夠求得到。到最後,這就是所謂的流通分,大眾信解。大的段落我們在底下一次我會寫出來,寫出來諸位就能看得清楚,也能夠好好的把它記住。我們真正學佛就是從這部經開始。

  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第二集)

  198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5-006-0002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jump》第二講。在上次我們給諸位介紹過經題與翻譯的人題,經題裡面簡單介紹了本經的玄義,人題是「後漢沙門安世高譯」,我們將年代與世高大師的略歷都跟諸位介紹過了。這個裡面還有「沙門」與翻譯的「譯」,沙門是梵語,翻譯成中國的意思是「勤息」,所謂「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這個稱呼,當年在印度是出家修道人的通稱,這個出家不一定是在佛教,像印度教、婆羅門教,他們都有出家的,所以是一種通稱。到中國來之後就變成佛教出家人的專稱,專門的稱呼。這個稱呼是很謙虛,到後來譯經的大師都稱為「三藏法師」,世高大師當然是三藏法師,就是通達經律論三藏,用沙門是謙虛、是客氣。

  「譯」這個字是翻譯,也就是將印度的梵文翻譯成我們中國文字。在古時候交通不發達,尤其是在上古的時候,舟車還不能夠普遍的時代,部落與部落之間雖然是很小,可是言語就不相同。部落與部落之間的往來,就與現在國家與國家當中的外交一樣,當然需要翻譯的人才。我們讀歷史曉得,周朝雖然是有一個中央政府,周天子,天子以下所謂有八百諸侯,這就是小國的君侯。而且每個小國除了對於天子的尊重、朝貢之外,幾乎完全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比現代,像美國的聯邦州政府自治獨立的權限還要高。周天子就好比是一個聯合國的領袖一樣,大家對他尊重、禮遇。因此國際間的交往、應酬就必須要通過翻譯。在周朝這個時候稱之為象胥氏,就是專門從事於翻譯工作的,稱為象胥氏。在東方叫作「寄」,南方叫「象」,西方叫「狄鞮」,北方叫「譯」,這是當時四方從事於翻譯工作的名稱不相同,但是都是從事於翻譯的工作。

  一直到佛法傳到我們中國來,這是在漢朝漢明帝的時候,佛法傳到中國來。當時傳來幾乎都是從印度到西域,由西域經過高昌、敦煌到我們中國來。這條路線在我們中國算是西北方,翻譯的人應當稱為「狄鞮」,為什麼會稱之為「譯」?這個事情已經很難考證。在過去,李老師講經的時候曾經說過,他說可能佛法到中國來的時候,將梵文的經典譯成中文,可能是擔任北方翻譯的這些官員他們來負這個責任,所以稱之為譯。這種推想也非常可能,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經典統統都稱之為譯,諸位在這個地方能夠看得見。《周禮》曰象胥氏,古時候掌管蠻、夷、閩、貉、戎、狄之國使,使傳通其言也,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何時統用譯字,現在沒法子考據,我今天在此地將這個意思跟諸位補充出來。

  現在請看經文,在沒有讀到經文之前,我記得上次把本經的段落跟諸位介紹過。口頭上介紹怕大家還有困難,所以今天我們將這個段落寫出來,也給諸位看一看。我念一念就不要再加以解釋。本經一共有七個大段,第一是「事佛得報」。「殺生責任」第二。第一段裡面重要的就是理解,我們明了這樁事情,換句話說,我們學佛對於佛法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第二是講修行,修行要從戒律上入門,到經文的時候我們再來細細的討論。第三是「師弟之分」,「師」就是老師,「弟」就是學生,「分」是本分。佛法是教育、是教學,所以他的關系是師生關系,要怎樣才像一個老師,怎樣才像一個學生,這是很重要的。唯有師資道合,我們的修學才能夠有成就。

  後面一段是「疑法抵觸」,「法」是佛的理論與教學法,以及我們修行的方法。會不會與我們日常的生活有所沖突?這樁事情,不但現在學佛的人非常關心,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大家就很關心。所以,阿難尊者給我們提出這個問題來,看看學佛對於我們的生活、對於我們事業有沒有沖突,佛在本經裡面要跟我們答覆這個問題。再下面一個是「幸自憫他」,幸是很幸運,自己很幸運。這就是說到「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得人身、聞佛法,能夠依照這個方法修行證果,實在是太幸運了。可是世間還有許多的眾生沒有這個機緣;或者是有這個機緣,他自己的業障太重,不能夠接受,當面錯過,這是何等的可惜。

  第六段是「阿難尊者谏頌」,谏是勸勉我們,頌是以詩歌的體裁來勸勉我們大眾。這個偈頌很長,也可以分為七段,第一段是「請佛住世」,第二段是「疑謗重罪」,第三段是「各罪別報」。第四段是「五戒別果」,別是各別,比如說不殺生是什麼果報,不偷盜是什麼果報,不邪YIN是什麼果報,各別說出它們的果報。第五段是「疑罪福果」,造作罪業得什麼結果,修福的人又得什麼結果,我們一般所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緣果報真正是絲毫不爽。第六段是講「世意惡報」,這到經文我們會討論到,佛給我們講有世間事與世間意,佛弟子可以做世間任何事業,沒有沖突,但是不能夠有世間意。由此可知,佛弟子在世間從事於種種行業並沒有沖突,沒有抵觸。末後是「結勸種因」,「結」是這一段話後面的總結,勸勉我們應當要種善因,種善因才有善的果報。這是第六段。第七個大段等於本經的流通分,「大眾信解第七」。

  一般的經典,經文一展開我們會看到「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什麼地方,與大比丘多少人聚」,會有這些句子。諸位讀《金剛經》,《金剛經》上有,《華嚴》也有,《楞嚴》也有,《法華》也有,《彌陀經》也是如此,都有這樣的句子,這個稱為六種成就。而本經一開頭沒有這個字樣,這要在此地做一個簡單說明。一切經展開,所謂是經開三分,就是它要分三個大段落,這三個大段落就是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好比我們一般的文章,一般的書展開它前面一定有一篇序,而這個序它是在書本另外的,也有自己寫,也有請別人給他寫序,來介紹這部書。佛經這個序分就在經文裡面就有了,所以第一個大段這就是序,是序言。而且序分裡面又有所謂通序跟別序,通序就是一切經都有這個字樣,共同的序分,我們就叫它做通序,就是六種成就。正宗分就是這部經裡頭最主要的一部分,解釋理論的這部分。流通分也等於結論,理事都說完了之後,勸勉大家應當要好好的依這個理論、方法來修行,並且要把這些理論、方法推廣,介紹給一切眾生,大概流通分裡頭都含著有這個意思在。所以每部經一定有這個三分。

  在序分裡面,這個六種第一個是信,這一點我們要特別的注意到。大經裡面講「信為道元功德母」,信心太重要了,《法華經》裡面講,信心具足他就成佛了,可見得信心太重要了,這是我們講到信心的重要。在經文就是「如是」兩個字,在大乘經裡頭,「如是」兩個字含義實在是不可思議。「我聞」是聞成就,「我」是阿難尊者自稱,是聞成就。「一時」是時成就,時不記載年月日,而說一時,著重在一,一是什麼?心清淨了,心清淨了就一,沒有雜念,沒有妄想。心到了一,淨土經裡面修一心不亂,這是一。一心不亂是能證,而一真法界這是所證,可見得「一」太重要了。禅家常說「識得一萬事畢」,你要是把一認識了,天下就沒事了,什麼事情都解決了,可見得一太重要。凡夫之所以稱之為凡夫,就是他不認識一,不知道萬法是一,禅家常講萬法歸一。我們心到一的時候,十法界就現出一真法界,所以「時」是講這個時候,不說年月日時,因為年月日時是從虛妄、分別、執著裡頭產生的,而「一時」那就是真如本性裡面的東西,所以這是真的。從六種成就裡頭就已經顯示不可思議的妙法。

  「主」是主席,就是說法的主人,是佛,這個佛是本師釋迦牟尼佛。「處所」是在某某地方,可見得講經的地點記載得很清楚。「眾」就是與會的大眾,當時有哪些人在場聽經,參加法會人的名字也記載很清楚。「大比丘」是身分,他是什麼身分,或者是比丘,或者是菩薩,或者是人天、國王、大臣,身分都記載得很清楚。「聚」是大家在一起。所以經的前面就像開會記錄一樣,一樁一樁記得很清楚,這個在序分裡頭叫做通序,六種成就,這才成就法會,所以師資道合。

  安世高大師是早期的譯經師,他到中國來的時候,佛法剛到中國來不久。為了適合於此方的習尚,就是適合於中國人的習慣,適合於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意識形態,「故其所以均不用原來的體例」,原來的體例他一律不采取。我們在這個經文裡頭就看不到,前頭沒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某」,他老人家統統省掉,我們要曉得這個意思。早期譯經沒有,到後來譯經的時候,才把世尊經典的體例也都翻譯到中國來。現在我們讀經文: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諧偶者。有衰耗不諧偶者。雲何不等同耶。願天中天。普為說之。】

  這是經文裡面的第一個大段。『阿難』實在講是代替我們來發問,問的問題在這裡一看我們就明了,就是學佛為什麼果報會不一樣?我們先把大意做個簡單的說明。『白佛言』,「白」是下對上尊敬的語氣。上對下就是「告」,佛告訴阿難,這是上對下的語氣;下對上這是用「白」,白事。他問的是兩個問題,這兩個問題賓主我們要把它分清楚,先問「得諧偶」,後問是學佛「不得諧偶」。諧偶是當時就是漢朝時候一種流行的語氣,有和合的意思,有如意的意思,有調和的意思;換句話說,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樣樣都如意,樣樣都如意就叫做諧偶。

  『事佛』,依照佛法的理論、方法來修學。『得富』,富是講財富,我們俗話說發財了,這是富。『貴』是地位,在社會上有很高的地位,我們一般人講做官,這是貴。富貴雙全相當不容易,諸位要是讀一讀中國歷史就曉得,在我們中國歷史上,發大財的人往往他在社會上沒有地位,做高官的人他沒有財富,這個在歷代社會當中,我們所看的真是比比皆是。所以官稱為清官,貴稱為高貴,高是什麼?清高,清高就是沒錢,但是他在社會上有很高的地位。有個成語所謂是「清貧濁富」,官做得很大,很窮,清貧、清貴,發財多半是經營工商業的。而在過去社會裡,社會的形態在中國是士農工商,士是讀書人,把讀書人提在社會最高的地位,這在我們中國是幾千年社會都是這樣的一個風尚,就是尊重讀書人。實在講這個裡面的用意很深,跟佛法裡面所說的意思是相通的。佛法尊重智慧,雖然也講求福報,佛教我們福慧雙修,如果兩者不能兼修,佛還是勸我們修慧。在一切布施裡面,法布施列在第一位,法布施是智慧的布施。財布施再多也比不上法布施,像《金剛經》上所說,即使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也比不上為人說經典裡面的四句偈的功德來的多,這裡面有很深的道理。我們中國人尊重智慧,尊重讀書人,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的。今天社會真的是顛倒,對於讀書人不尊重,今天在社會上,就是講今天的社會,整個世界都是如此,而是把財富擺在第一位。財富擺在第一位,諸位要曉得,大家就拼命的去爭財富,一切的斗爭都是從這個地方興起來。

  今天民主政治,民主政治這個社會的地位是需要競選的,諸位想想,競選需要財富,你有學問、你有道德、你有能力,如果你沒有財富,你在這個社會上依然得不到這個地位;換句話說,你的智慧、你的熱忱、你的能力也就無從貢獻於社會。這點我們必須要曉得。在過去,推崇於學問、德行,國家選賢與能,是要選有學問的人,要選清廉之人,所以在漢朝有「舉孝廉」,這些歷代帝王所謂是求忠臣於孝子之門。我們中國的選舉制度,可以說從周朝時候就有了,漢朝這個制度就建立了,但是這個選舉不是民選的,不是普選的,而是交給地方官吏去選。在地方上做官的人,譬如做縣市長的人,在那個時候是做縣令、州牧,他們是地方首長,地方首長政績裡面第一條就是選賢與能。假如他在這個地方做官做了三年,沒有替國家選拔一個人才,他這個官就保不住,其余的政績做得再好也沒用處,因為政績裡頭第一條就是選賢與能,替國家選拔人才。從前國家選舉是地方官吏的事情,所以他也常常要到民間去訪問,主要就是留意有品德、廉潔、有能力的人,要把他選出來送給國家來培養。這種選舉制度的確是非常之好,絕不遜色於今天的民主普選。所以不讀中國歷史,不曉得中國過去有許多地方的思想、構想、制度之美,值得我們贊歎。我在沒有學佛之前,我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方先生對於《周禮》非常的推崇,非常的贊歎。《周禮》也等於是周朝的憲法,是周公所訂的國家的體制。這套法典能夠維系周朝八百年,周為什麼會滅亡?後代的子孫不能遵守這部憲法,也就是《周禮》,不能遵守,破壞了,才遭到滅亡的命運。如果他能夠遵守,周朝的命運還要長,不止八百年。方先生提示了很多次,我學佛之後,對於這個書也就很少去看。

  這是講地位之尊貴,這些人多半都是清貧。所以從前是「學而優則仕」,仕就是做官,品德、學問優良的人才從事於政治,幫助帝王治國、平天下。今天的社會則是「商而優則仕」,為什麼?錢賺得太多,有錢去競選。他來統理大眾,他來統理完全是用商業的經驗,完全是用商業管理的方法來管理這個政府,政府也就等於一個商業的企業公司一樣,這與從前政治體例的確是完全不相同。既富且貴的確是很不容易事情,在佛法裡講這是很大的福報,富貴雙全,在一般這兩種只能得一個。

  阿難尊者提出這個問題,有人學佛他得到財富,得到世間很高的地位,而且是事事如意。這有什麼問題?這當然是對的,學佛的果報應該如此。所以這個問題是陪襯的,他主要的問題是底下一個,『有衰耗不諧偶者』,這是他的主要問題。這是講有學佛,學佛的結果怎麼樣?結果是「衰耗不諧偶」。衰是講地位,也就是前面講的貴的反面是衰,家道衰,衰是什麼?家裡頭不出人才,這是衰,耗是財富消耗掉了,貧窮是耗,貧賤是衰。一學佛之後,財產漸漸敗了,家業敗了,家裡頭子孫都不好學,出不了人才,不諧偶是樣樣都不稱心、都不如意,學佛得到這麼一個結果。這兩種果報的確是兩極端的,所以他提出問題來,說『雲何不等同耶』?同樣學佛,為什麼果報不平等?為什麼果報不一樣?『願天中天,普為說之』,什麼叫「天中天」,我們在這裡也有個簡單的解釋。

  在佛經裡面講,天有五種,第一種叫「名天」,名是名字,有名無實。譬如現在日本皇帝稱為天皇,其實日本皇帝他還是人,他並不是天,他是人,他是人中之王,並非天王,他自稱為天皇,這有名無實,這叫名天。中國古代的帝王稱為天子,天的兒子,其實他還是人。像這一類的,這叫「名天」,有名無實,這是尊稱他,並不是真正的天。

  第二叫「生天」,這就是真的天,像一般宗教求生天。生天裡面包括的很廣泛,在佛經裡面講三界二十八層天,這二十八層天都是眾生可以生到那個地方去,就是我們可以生到那個地方。欲界有六層,到後面我們會講到,欲界第一層是四王天,第二是忉利天,第三是夜摩天,第四是兜率天,第五是化樂天,第六是他化自在天,這是講欲界。再往上面去有四禅天、有四空天,四禅裡面又分為十八種。總共起來,三界有二十八層天。一般宗教常常講生天,要生到天堂,天有二十八層,他生到哪一層,他自己也莫名其妙。所以這個東西要搞清楚。譬如說我們到外國去,中國人到外國,世界上外國太多了,你究竟到哪一個國家去?不曉得,我只要到外國。這個太含糊、太籠統。現在一般宗教講生天,就像這樣的迷惑顛倒一樣,我要生天堂,就好像我要到外國,到哪一國,不曉得;我要生天堂,到哪個天堂,不曉得,太迷惑顛倒了!所以人家講天,我們曉得天有多少種,一定要把它搞得清清楚楚。每一層天都是一個境界,它都有個標准,我們一般講道德的水准,它不相同。憑什麼可以生天?這個也得要搞清楚。佛給我們講原則,欲界天是以德行為標准,就是修十善業道,這可以能生欲界天,天的道德水准比人高,所以他的福報比人大。色界天的標准是要禅定,不但要修禅定,而且要修四無量心,四無量心就是慈悲喜捨,要修這四種心。所以色界天人都是慈悲的、都是喜捨的,而且有定功,有禅定。四空天要修四種空定,比四禅天的定功還要來得深。這個事情唯獨佛法裡頭講得清楚、講得明白。

  第三講「淨天」,這個大家要注意到,淨天是二乘人的境界,就是我們講的小乘,小乘人。這一層天我們也叫做淨居天,我們常常在經典裡面看到,淨居天人下到人間來,到佛的道場請佛說法。淨居天人是哪一種人?就是四禅裡頭有五不還天,是三果聖人修行的處所,這個叫淨天,包括了阿羅漢與辟支佛在內。

  第四叫「義天」,義天是大乘菩薩才有資格稱的。而且經文裡頭說得很清楚,我們就圓教來說,十住以上,換句話說,就是見了性,明心見性。義是什麼?義就是性,這些見性的菩薩,像《華嚴》裡面所講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天」是個尊稱,我們稱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稱他作義天,因為他能夠明達一切法的真實義。開經偈裡講「願解如來真實義」,他通達一切法的真實義,我們稱他為「義天」。所以,義天是菩薩的另一種稱呼。而「第一義天」是義天裡面的第一,那是稱什麼?稱佛,唯有佛才是第一義天,這是對佛的尊稱。這個地方所稱的天中天,就是名天、生天、淨天、義天當中之天,那是什麼?那就是第一義天,這是對佛的尊稱。天中天,諸天當中之天,這是最高、最為尊貴,對於佛之尊稱。願佛「普為說之」,阿難尊者不是為自己提出這兩個問題,這兩個問題是一般學佛的人共同的問題。不但釋迦牟尼佛在世是共同問題,一直到今天還是一個共同問題,這個問題要不能夠把它解答清楚,我們的疑問要不能夠斷除,對我們的修學的確是很大的障礙。

  下面就是佛對阿難的開示,也就是解答這兩個問題。他先問得諧偶,後問不諧偶,佛的答覆是先答諧偶,再答不諧偶,答諧偶就是答吉相,答學佛的人他所得到的都是吉祥如意。在這段開示裡面可以分為三個小段落,我們讀經文一段一段的讀,讀一段我們細細的來研究佛給我們所開示的。

  【佛告阿難。有人奉佛。從明師受戒。專信不犯。精進奉行。不失所受。】

  到這個地方是一小段,這一小段是「從明受戒信行」。明是明師,諸位特別要把這個字看清楚,這是光明之明,而不是名氣大的名。有名望的人,照樣裡面是一塌糊塗,所以我們要求老師要求心地光明;換句話說,修行證果,這才是佛所講的『明師』。這第一句太重要了,我們要想學佛得成就,第一個條件是什麼?第一個條件你要遇到好老師。諸位要記住,古今中外,世出世間,凡是有成就的人,都遇到一個好老師,老師太重要了,老師決定我們的前途,決定我們的成敗。所以古人不遠千裡去求師,尋師訪道,我們想想實在是有道理,他遇不到真正的明師,開悟、修行、證果就相當困難。所以,指導的老師比什麼都重要,你要是遇到一個真正的好老師,你在這一生修學就一帆風順,為什麼?好老師他是過來人,他指給你這個路子決定不錯,你照這個路子、照這個方向去走,必定能達到目的地。你要遇不到一個好老師,這個老師說這裡走也可以,那個地方走大概也差不多,猶豫不決,你要想達到寶所就很難期望。

  『受戒』、『專信』、『精進』這幾句話都非常重要。我們先講「受戒」,什麼叫受戒?防非止惡叫做戒。這個地方的受戒不是像我們現在世間某個寺廟傳戒,我們到那裡去受個五戒、受個菩薩戒,不是這個意思。此地這個受是接受,我有了好老師,我要接受,戒是什麼?戒是教誡,就是老師的教誨、老師的教導我們要去接受。為什麼用「戒」字?戒是佛法的一個術語,戒是防非止惡,所以這個地方的戒就是五年學戒,就是這個意思。這是屬於生活教育,是修學的根本法,必須要遵守的。我們曉得在中國古代,小孩子七歲就外傅,傅是什麼?師傅。七歲以前這個小孩他是跟父母,是跟著母親身邊,每天只知道玩耍,七歲怎麼樣?七歲上學了。那個時候上學跟我們現在上學情形不一樣,那個時候上學就是要跟老師住在一起,而不是跟父母住在一起,只有放假的時候才能夠去看看父母,平時要跟老師住在一起,所以就外傅。以前家分內外,民間一般稍微富有一點的家庭,他家都有內外。內裡面是內眷,女眷在內,不出來見人的,男子照顧外面,客堂,女人不會進客堂,它有內外之分。

  請來的老師,那個時候老師都是私塾老師,一定有個書房,所謂廂房,東西廂房。廂房請老師住,老師帶著學生住在廂房,這個時候不住在裡面,小孩不跟母親住在一起,跟老師住在一起。這個時候所接受的就是生活教育,他每天的工作是灑掃應對,他要做事,要伺候老師,這是生活教育。他會伺候老師,他就會伺候父母,這個叫教育,這是教他做人。所以一個人的成就,從前的教育真是用盡了心機,父母教兒女如何尊師重道,因為小孩漸漸長大了,父母不好意思說你要孝順我,這個話說不出口;做老師的人說你要尊重我,我是你的老師,老師也說不出口。怎麼辦?彼此交換著教,父母教兒女要教他尊師重道,說明老師恩德很大,我們為什麼要尊重他;老師教小孩要教他孝順父母,父母對你有什麼恩德,你應該如何去孝順。彼此互相著教,這樣才能把一個人教覺悟,覺得孝順父母、尊師重道是對的,是我們應當要做的,這是人道的根本,這是教育。所以要從生活教育做起,要服事老師,要伺候老師。

  這個觀念在我們今天的教育裡面沒有,所以從前教學的觀念跟現在不一樣。現在看起來,老師叫學生替他做事情,那是把學生當作下女、當作傭人。對的,是這樣的,「有事,弟子服其勞」,老師出門,學生駕車,你們在《論語》裡面看,孔子的弟子都是如此,要替老師做事情。他這樣能夠伺候老師,他回家就能夠伺候父母,他能夠敬重長上,他能夠服事尊長,這是我們中國的教育。佛門裡面也是如此,這叫受戒。佛門在從前初出家是五年學戒,五年要接受佛門的生活教育,這個五年就等於小孩一樣,不管你年歲多大,只要你是初進佛門,這個五年當中要伺候大眾,為什麼?別人比你先出家。伺候你的老師,在佛門是老師,和尚是老師;要敬重學長,我們佛門裡講的師兄,他比你先出家,比你先受戒,你要伺候他。雖然唐以後,我們中國佛教有個很大的改革,就是從寺院變成叢林,等於是個佛教大學一樣。叢林裡面有講座,每天都在那裡講經,講堂,你初出家沒有滿五年沒有資格去聽經,別人聽經有位子坐在那個地方,你去聽是旁聽,你只有站在旁邊。而且站在旁邊還不能專心去聽經,為什麼?照顧大眾,別人要說「你給我端一杯水來」,你就乖乖的去給他端一杯水來;他說「我這裡骯髒,不干淨了」,趕快去拿個東西擦擦干淨,伺候人的。不但伺候老師,還要伺候學長,學什麼?學敬,修敬,修一切恭敬,要從這裡修。

  寺院裡面,像六祖大師,初到黃梅,他要做粗重的工作,去舂米、去破柴,挑水、種菜,做這些事情來供養大眾,五年當中要干這個,學生活教育。跟我們世間法的小孩一樣,七歲的時候他就要學做事,要學勤勞,不能夠學偷懶,不能夠學舒服,富貴家子弟都不例外,不許可養成一種嬌氣。除這個之外,要培養根本智,這是我們東方教育的特色。根本智的培養就是背誦經典,從前世間念小學,七歲就外傅,除了生活教育灑掃應對,老師天天教導他之外,就是背書。四書五經、十三經,重要的經論,大概是從七歲到十二、三歲,時間也是五、六年,五年到六年要把這些書籍統統背完。背誦的目的不僅僅是在記誦,並不著重在記誦,「學記」裡頭講「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所以它的目的不是在記誦,而是在求根本智。特別是在佛門裡面,佛門也是定下了五年的小學教育,就是生活教育,這五年當中,把你將來應當所學習的經律論統統要背過。

  背經書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的辦法,在修行裡面是絕妙的法門,很少人懂得這個意思。戒律雖然在三藏裡面單獨成立一部律藏,可見得它的內容是相當豐富,但是它的精神不外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八個字。我們背誦經典的時候,諸位想想,你在那裡背書,你還會做壞事嗎?你還會去動一個壞念頭嗎?不會的。不起心、不動念,豈不是「諸惡莫作」嗎?戒律,這方面這是小乘戒律,有了,具足了。經書是佛的語言,是佛從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語言,自性清淨心當中流出來的言語,流露出來的文字,這是一切善法裡的最善,真正是所謂「止於至善」,我們背誦經典豈不是「眾善奉行」嗎?所以背誦經書,大小乘的戒律你都修了,這個方法真正是妙極了,輕而易舉的就把大小乘戒律統統都修好了。第二,背書一定要專心,專心就是修定,定也修了。這個定我們一般講禅定,背書就是修禅定,你要是不定,書就背不出來,書就會背錯,所以一定有定,背書裡有修定。不僅如此,背書裡頭有智慧,而且這個智慧是講根本智,無分別智。經本展開,從「如是我聞」到「信受奉行」一個字不錯,一句不漏,了了分明這就是修慧,像鏡子照東西一樣,照得清清楚楚。由此可知,戒定慧三學一次修完,一次修成功,就在背誦裡頭。所以五年學戒,就是這個五年除了伺候大眾,學出家生活教育之外,就是背誦經典,這就叫受戒。

  受戒的意思在此地,千萬不要誤會,「從明師,這是真是有一個有修、有學得道的高僧,我去跟他,請他替我受個三皈依,給我受個五戒,我就不墮三途了」,哪有這個便宜事情!正像上次有個人來問我,他提出一個問題,他說經上講,皈依僧不墮畜生,「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畜生」。不錯,經上是這麼說的。他的問題來了,他說僧有聖賢僧、有凡夫僧,聖賢僧,菩薩是僧,羅漢是僧,凡夫僧是人,人裡頭有好僧,有守戒律的清淨僧,還有不守戒律破戒的僧,他說我們要皈依哪一種僧,才不墮畜生?你們諸位想想,皈依什麼僧才不墮畜生?我給他的答覆,我說你皈依佛,還照墮地獄;你皈依法,還變餓鬼;你就是皈依聖賢僧,像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你還是要墮畜生。這個話怎麼說?因為他把三皈依搞錯了,心外求法,哪有不墮落的道理!他在一切僧裡頭還有選擇、還有分別、還有執著,這大錯特錯。

  佛法的本意,皈依佛是皈依覺,覺而不迷;皈依法是皈依正,正知正見,而不是邪知邪見;皈依僧,僧是清淨,清淨不染,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是這個意思,這個當然不墮三惡道。你覺而不迷,你怎麼會墮地獄?正知正見,二六時中沒有邪思,你怎麼會變餓鬼?你六根清淨,一塵不染,你怎麼會變畜生?要懂這個意思。佛給我們講得清清楚楚,我們不要誤會了。看到這個地方受戒,我趕快去受個五戒、受個菩薩戒,你搞錯了,你就不曉得此地受戒是什麼意思。唯有明師的指導,這個路才是正確的。有明師,他又肯來指導我們,這底下我們做學生的態度要『專信不犯』,前面「明師受戒」那是老師的事情,受戒就是教誡,就是教學。我們遇到一個好老師,這個老師有很善巧高明的教學方法,如果我們不信,我們常常違背,不聽,不肯照老師教誡的去學習,那有什麼用處?所以,專信就很重要了。

  專信裡面,我在此地跟大家提示出來的,第一個要「信自」,自是自己,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與諸佛菩薩無二無別,相信自己這一生決定能得一心,能悟本性、能成菩薩、能成佛,這是專信裡頭第一個條件。如果我們不相信自己,那一切都完了,你相信佛、相信老師,相信什麼都沒用處,頭一個是相信自己,這是先決條件。能夠自信,相信我自己有佛性,相信我自己與十方諸佛實在沒有差別,這是修行成佛真正的基礎。從這個基礎上我們再建立「信佛」,信佛是信我們本師,就是我們的根本老師,佛所講的這些理論、方法決定是正確的,我們對他沒有一絲毫的懷疑。再「信老師」,這就是剛才講的明師,從明師受戒,我們信老師,我們知道這個老師是我們的真善知識,我們依照老師的教學我們一定成就。其次我們「信法」,信法裡面,第一我們信經典,經典是釋迦牟尼佛之法,第二我們相信老師教導的方法,這才叫專信!

  能夠專信不犯,依自性清淨心,依自性本覺,信佛、信師、信法,決定不違犯,依佛的教誨、依老師的教誨、依法門的理論與方法,『精進奉行』,奉行是什麼?奉行是完全照做。照做裡面諸位一定要記清楚,是以心行為主,學佛無非是改變心理而已。以前我們是個錯誤的心理,現在我們從錯誤的心理恢復到我們正確的心理,所謂是正知正見;以前我們的心迷,現在我們這個心覺悟,從迷恢復到覺悟。以前是迷心,現在我們是覺心;以前我們是邪心,現在我們是正心;以前我們是染污、不干淨的心,現在我們是清淨心。一天比一天覺悟,一天比一天清淨,這就叫「精進奉行」。

  再『不失所受』,這個「受」就是老師所教給我們的,前面講受戒,老師所教給我們的理論、境界,我們一天一天都把它證實,一天一天自己果然受用到。以前在經上所讀的,是佛菩薩他們的受用,好像我們自己沒分,現在我們也法喜充滿,我們也享受到了,這是第一段裡頭所說的。所以我們要信、要行,要精進奉行。現在要問了,行到底怎麼個行法?第二段佛就給我們開示修行的要領,修行要領裡面講:

  【形像鮮明。朝暮禮拜。恭敬燃燈。淨施所安。不違道禁。齋戒不厭。心中欣欣。】

  這個幾句話說起來簡單,裡面所包含的境界實在是無量無邊,最怕同修們念到這個經文,望文生義,那你就得不到受用。『形像鮮明』,這句話是雙關之語,形像是什麼?佛菩薩的形像,自己的形像。第二段是禮拜、供養、齋戒,「形像鮮明」的意思是表淨,整潔、莊嚴,裡面有這些意思在。怕的是什麼?佛菩薩形像鮮明,我家裡供養佛菩薩的像,我每天都把它整理得干干淨淨。鮮是指色彩,明是講清爽,塑造的像怕有灰塵,常常要把灰塵撣去,彩畫的像我們裱成鏡框,鏡框要常常把它擦一擦,保持形像的鮮明,這是一個意思。剛才我說過,它裡頭還有更深的意思,那就是表敬、表整潔。我們自己是個學佛的人,我們在社會上就是佛的形像,佛菩薩的形像,如果我們一天到晚邋邋遢遢的,人家一看「學佛的人這個樣子,佛還是不學的好」,別人對於三寶就起輕慢之心,就不尊重。佛法是普度眾生之法,你學佛你也曾經發過願,「眾生無邊誓願度」,你發過這個願,你既然發過這個願,你念念當中就要存著有普度眾生的心。普度眾生的心,頭一個就要給眾生一個好印象,叫眾生見到我們,對自己要生恭敬之心,要生羨慕之心,他就會親近你,你教給他的法門他就會接受,他就會依教奉行。所以,諸佛成佛的時候,他要用一百劫的時間去修相好,修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為什麼?就是為了形像鮮明,就是為了這個事情。世間法所謂的,你看我們文學家所講的「秀色可餐」,以前念書人看到一個美麗的女孩子,他就不要吃飯,就飽了,秀色可餐。人愛美,喜歡美色,所以佛菩薩色相是美男子,叫人一看心裡就歡喜,就願意親近他,就願意接受他,這就是「形像鮮明」的意思。

  所以說不僅僅保持我們所供奉佛菩薩形像要鮮明,要注意到自己的形像要鮮明。由此可知,自己所居住的環境要整潔、要莊嚴,叫莊嚴道場。你看到真正佛門的道場一定是很清淨,一塵不染,所以寺院干淨第一。我們今天有沒有做到?我們居住的環境是不是很干淨,是不是叫人家一到我們這個地方來就能夠生歡喜心?我們的陳設整齊、莊嚴,不必華麗。富有才有華麗,沒有這個財力,我們陳設的簡單,但是一定要清潔、整齊,叫別人一到這個地方就捨不得離開,你這個「形像鮮明」就做到了。一個佛教家庭也是如此。在家的同修,你的家就是道場,你是學佛的人,你在你這個家,你的身分、地位就是佛菩薩,你家裡面所有的人就是你度化的眾生。你家裡頭眾生你都度不了,你還能度外面的眾生嗎?先要度家裡的眾生。有人說「我家裡的人真是不容易度,難化,還沒有外頭人好度」,那是什麼?那是你不如法,你果然如理如法,第一個你家裡頭被度。我們從佛教史裡面看,以釋迦牟尼佛本身來說,他示現成道,他一家都皈依佛,都得度。歷代祖師大德當中哪個不如是?個個都是先把自己家人都度了。我們近代的倓虛法師,前些年才在香港過世,圓寂,他是天台宗最近一代的祖師之一。他一出家,他的太太出家,他的兒子也出家,全家都出家了,在佛門裡面有了不起的貢獻。他圓寂的時候九十多歲,我在香港講經,就在他的圖書館裡面講了兩個月。先度家人,這個都是要從「形像鮮明」當中才能夠辦得到,所以這是在行門裡面基礎之基礎。如果說我們都不要好,也不要整潔,那還能度得了眾生嗎?

  第二句『朝暮禮拜』,我們看到「朝暮禮拜」,這就是所謂的早晚功課,有恆不缺叫做功夫,禮拜是動中修靜的意思,動中有不動,這是禅定。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是修的禅定,沒有例外的,這點希望諸位要注意到,只是方法、手段不同,修禅定是相同的。所以「朝暮禮拜」,你不要看到早晚禮拜,我早晨去拜三拜佛,晚上去拜三拜佛,我早晚禮拜了;『恭敬燃燈』,我在佛菩薩面前點個長明燈。你這個完全是依文解義,古人所講「依文解義,三世佛冤」,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都喊冤枉,為什麼?你把意思全都錯會了。早晚禮拜這是做早晚課誦,那為什麼不講「朝暮課誦」,我們不是更清楚、更明白嗎?不行,講「朝暮禮拜」這是講修恭敬,早晚課誦要沒有敬心,這個課誦白做了。所以說禮拜,禮拜就是敬的意思,早晚要修禮敬,而禮敬一定要修到像《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裡講「禮敬諸佛」。所以,早晚功課不是說早晨、晚上在佛菩薩面前拜幾拜,我這就叫修行,這個錯了。朝暮真正的意思是從早到晚,沒有間斷,又從暮到朝,朝朝暮暮,暮暮朝朝。前面講過,精進奉行,如果要有中斷,那還叫個什麼精進?沒有中斷才叫做精進,日夜都不中斷。日夜不中斷才叫做朝暮禮拜,諸位要曉得這個意思。禮拜是禮拜誰?就是一切恭敬。像《華嚴經》裡的善財童子,像《法華經》裡面的常不輕菩薩,這就是朝暮禮拜。

  早晚課誦,剛才跟諸位提到過,是以三自皈為主。佛門要講到修行的方法,我們講的行門,通常講八萬四千法門,八萬四千法門修什麼?這是要曉得的。八萬四千種是方法、是手段,它所達到的目標只有一個,它所走的方向也只有一個,這個目標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這是目標,他的方向就是三自皈。所以無論大小乘,無論是哪個法門,講到修行都是從三皈依開始。我剛才提過,在此地簡單一說大家就曉得。三皈依裡頭特別著重在「自」,所以叫三自皈。「自皈依佛」,佛是覺的意思,怎麼皈依法?觸境不迷,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不迷就是覺,這就是自皈依佛。「自皈依法」,法是正,正知正見,心無邪思就是正,就是自皈依法。僧是清淨,心、境界寂靜的,心清淨外面境界就清淨,心境寂靜就是僧的意思,就是「自皈依僧」。這個叫自性三寶。「此為修正行為之根本法門」,注意修行,修行是修正行為,因為我們從前是迷、是邪思、是不淨,現在我們要從迷裡面回過頭來。皈就是回過頭來,依覺,從迷裡頭回過頭來依覺;從邪思裡面回過頭來依正,依正知正見;從不寂靜裡面回過頭來依清淨,這叫做修行。

  所以大家千萬不要誤會,認為修行是每天在廟裡頭佛菩薩像前面敲著木魚,口裡頭念著經,在那裡磕頭、禮拜去供養,認為這是修行,這個就錯了,那你完全是死在文字裡面,死在形式裡面,這個就錯了。你要懂得「朝暮禮拜」的真實義,望文生義那怎麼行?朝暮禮拜,我從早拜到晚,我一天拜個三千拜、四千拜,那有什麼用處!三自皈就是朝暮禮拜,就是一切恭敬。早晨在佛菩薩面前舉行這個形式、這個儀式,是提醒自己,今天一天,我接觸外頭境界要不迷,我不可以有邪思邪念,我一定要做到身心清淨。晚上做晚課的時候要反省、檢點,我今天一天是不是都做到了,都做到了很好,法喜充滿;沒有做到,忏悔,明天要改過自新,這叫真修行。諸位想想,我們要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來修行,你要是修行個三年,你怎麼會不成佛?可見得這個事情真正是知難行易,知道這個道理、知道這個方法難!你念經念一輩子,你不曉得經裡意思,迷在字裡行間,依文解義,三世佛喊冤枉,你自己還認為很對,哪裡曉得你搞錯了,你對在哪裡?

  再看底下一句,『恭敬燃燈』,燈是表智光,智慧光明,這個意思就是要把自己的智慧光明顯發出來,這就叫燃燈。我在這裡寫的是「好學近乎智,以智慧貢獻社會,造福眾生,這是恭敬燃燈意」,大家要好好的記住這句話。你學佛了,你在佛面前點了好多燈供養佛,佛是泥塑木雕的,他要你點燈干什麼?這個事情錯不得!佛面前點的那盞燈,就是提醒我們自己要求智慧、要好學,學什麼?學智慧,所以古德說「好學近乎智」,意思在此地。我們有了智慧,智慧不是自私自利的,智慧是要為大眾造福。我們把我們的心智貢獻出來,發願裡頭說「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就要來度眾生,就是把我們智慧、德能貢獻給社會、貢獻給國家、貢獻給一切眾生,這叫什麼?這叫大放光明,是這個意思。大放光明不是你自己坐在那裡,頭上也放光,肩膀、身上都放光,不是那個意思。你那個光放得再大,別人也得不到好處,別人得不到利益。所以諸位要知道,大放光明是這個意思,是叫一切眾生都得到你智慧的好處。你有智慧能夠供應給社會,能夠貢獻給國家,國家、社會、大眾都得到你的好處,這叫做大放光明。佛面前這個燈是表這個意思,我們明白,我們曉得了,你曉得之後,你從早到晚,無論在什麼地方,凡是見到燈,就是提醒我們,我要求智慧。白天我抬起頭看到太陽,我要求智慧,晚上我抬起頭看到月亮,我要求智慧,我看到路上人家家裡無論什麼地方,只要看到光明,自己就想到我要求智慧,我要放光明。放光明就是以自己的智慧為社會、為一切眾生去造福,這就是你智慧放光明,這就是此地「恭敬燃燈」的意思。

  下面一句『淨施所安』,施是布施,修行第一是布施,菩薩六度裡面,布施列在第一位;《華嚴經》講十波羅蜜裡面,布施也是列在第一位;四攝法裡頭第一個,還是布施。布施是什麼?布施是放下,它的內容包括三個部分,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所謂財布施,就是以我們的財物,別人缺乏,別人沒有,我們有多余的我們給他,這是布施。真正行菩薩道,我們有別人沒有,我給他我自己就缺乏了,但是這種財物對他真有用處,我自己雖然缺乏,我也願意布施給他,捨己為人。法,則是智慧的布施,也就是教學。法布施裡面范圍包括的非常廣泛,有世間法、有佛法。佛法是什麼?是以善巧方便叫他開悟,這是佛法的布施。世間法,譬如世間種種學術、技能的傳授,這就是世間的法布施。我懂得這個方法,我曉得這個理論,你不知道,我教給你,這叫法布施。經裡面常常說,財布施的果報得財用不缺乏,我們今天這個世間有很富有的人,他為什麼很富?因為他前世財布施的多,他今生得到富足的果報,富是財布施得來的。有些人非常聰明,有智慧,他聰明智慧的果報從哪得來的?是他過去生中修的法布施多,是法布施的果報。有些人非常的健康長壽,健康長壽的果報從哪來?是無畏布施所得來的。無畏布施什麼意思?就是眾生遭遇到苦難,有恐怖的時候,精神不能夠安穩,身心不安,你發心保護他,使他沒有恐懼,心裡面得到安穩,這就叫做無畏布施。

  我們舉兩個例子來說,譬如有些人膽子很小,晚上走黑路怕鬼,他恐懼,「好,我陪你走,我送你回家,你不要害怕」,這是無畏布施。有人陪伴他,他不怕,他平平安安回家,這是無畏布施,這是舉一個例子。另外像我們寶島,大家在這裡生活很安定,我們今天為什麼能得到這個安穩?是由我們國家軍隊,我們有六十萬大軍在此地保護我們,所以我們能夠在此地安居樂業。軍隊、警察保護我們社會的治安,他們對於我們來說就是無畏布施。所以我們要曉得這些道理,修三種布施得三種果報。這個三種果報我給你講,是世間法,財布施得富貴,法布施得聰明,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這是世間果報。而佛法的修學不求果報,不求世間果報,我也不求財富,也不求聰明智慧,我也不求健康長壽,佛門修布施是修什麼東西?斷煩惱障,破所知障。所以三輪體空這叫淨,就是不著布施的相,不著能布施的我相,不著所布施的法相,也不執著接受布施的他相,這種布施叫三輪體空。三輪體空的布施叫淨施,就是「淨施所安」,我們自己身心得到安穩,這個叫行,行布施就是行道,「力行近乎仁」。這是說了一句「淨施所安」的意思。

  今天我們雖然講了這幾句經文,諸位就應當要明白,每句經文裡面含的意思非常深廣。我跟大家講的這個經,是小乘經,大乘經論裡面這個意思更是無量無邊。此地也只是提示我們修行的原理原則,我們從這個地方一定要聞一知十,佛門裡面講的一聞千悟,這才能學佛,才能談得上修行。

  下面『不違道禁,齋戒不厭,心中欣欣』,今天時間到了,下次從這個地方再跟諸位細細的來研究。

  (第三集)

  198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5-006-0003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jump》第三講,第一頁第三行,經文:

  【不違道禁。齋戒不厭。】

  從這個地方開始,這是我們講的第二段,還沒講完。前面介紹過「形像鮮明,朝暮禮拜,恭敬燃燈,淨施所安」,這四句都相當的重要。由經文來看諸位就曉得,佛法的修學,小乘與大乘佛法是一脈相承,從最基礎的修行法,與最高級的修證,可以說沒有兩樣,真是始終是一如,是不變的。『不違道禁』,「道」是說理論、道理。我們這表上有,表上講的「不違道禁」就是不違背道理,禁是講的事,就是淨戒,不違背理,也不違背事。『齋戒不厭』尤其是重要,在這裡諸位請看,「淨心曰齋」,不厭是精進。現在有很多人發生誤會,把吃素當作是齋,這是錯誤,我們要把它搞清楚。素食是素食,齋是齋,在佛法裡面稱為齋,是講日中一食叫做齋,日中現在在佛門裡面一般稱為持午,這就是齋的意思。持午嚴格的講是過中不食,這是齋,因為如果講午,在我們中國來說,十一點到下午一點鐘都叫做午時,午時有兩個小時。佛的制度是每天日中之前可以吃飯,過了中之後就不吃,凡是有沉澱的東西都不吃。他為什麼不吃?諸位也要曉得一個道理,佛陀在世那時候印度可以說是宗教之國,特別是出家人每天要到都市、村落裡去托缽。諸位想想,如果每天要出去托三次缽,一般人看到就要笑話,「這個修行人,一天到晚只看到他在外面托缽要飯吃,他修的什麼行」,必定會被別人輕視,不會生恭敬心。因此,托缽只許出去托一次,那就是每天上午出去托缽,托回來之後大家在一起吃,而且這個時間是決定不過中,這個叫做齋。

  飲食,我們中國古人也說,早晨要吃得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得少,愈少愈好,這在生理衛生上來說也是很有道理的。所以佛門的飲食生活習慣是過中以後不吃。那我們要問了,一天吃一餐,營養夠嗎?現在學佛的人對於這種生活方式是十分的懷疑。我們必須要曉得,人身體實在是一部機器,現在大家科學常識比較普遍,都能夠接受,知道人體的結構就是非常巧妙的一部機器。特別是近代,軟體電子發明之後,我們人的身體各部分的器官豈不就是軟體電子的結合嗎?它構造得太巧妙了。既然是機器,當然就需要能量去推動它,而這個能量就是從飲食當中得來的。我們飲食到了腸胃,由腸胃消化,把它變成熱能,這個熱能就是我們整個身體活動力量的來源。由此可知,需要能量多的,如果你要補充少了,他的體力就要損壞。好像一部機器一樣,它需要這麼多能量來推動它,但是你補給的不夠,機器雖然在發動,對這個機器一定要損耗,要縮短它的壽命,這是必然的現象。由此可知,普通人身體體力的消耗,我們講能量的消耗,比一個修行人要大得很多,所以他要吃三餐、要吃五餐,他必須要補充那麼多;修行人他需要的少。

  同樣是人,同樣是這部機器,為什麼有的需要的多、有的需要的少,我們得研究能量消耗到哪裡去了。這個事情,我在學佛初期曾經跟李老師在一起研究過這個問題。能量的消耗,我們今天講體力的消耗,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消耗在妄念上,實在講與勞心、勞力都沒有多大的關系。有很多人很操心,他飲食很少,有很多人他用力氣,他飲食也不多,可見得這個事情與勞心勞力沒有太大的影響。凡是操心的人、妄念多的人,他就需要大量的熱能來補充。學佛的人最重要的就是清心寡欲,所謂是心地清淨,一塵不染,心清淨,無論是勞心勞力,需要的能量都不多,因此一餐就夠了,因為他的妄念比普通人少。到阿羅漢果的時候,四果羅漢他的心比我們一般人更清淨,所以他一個星期只需要吃一餐飯。我們一般修行人,初學的人,一天吃一餐,阿羅漢是一個星期吃一餐。辟支佛的心更清淨,所以辟支佛我們在經典裡面看,他是半個月吃一餐。他們也是在外面托缽,辟支佛是半個月出來托一次缽,阿羅漢是一個星期出來托一次缽,凡夫僧是每天出來托一次缽。這是齋。

  所以齋不是說素食,素食前面也曾經跟諸位說過,這個地方的齋戒就是佛法的修學,是生活教育。不但我們剛剛學佛這個五年接受佛門生活教育,就是五年學戒,五年以後我們可以放逸了嗎?不是的,這個五年生活教育培養了之後,一直到成佛,都是「齋戒不厭」。這個地方的齋戒在這裡我們就好講了,淨心曰齋,他達到心地清淨。不厭是精進,不疲不厭,這點很難做到,必須要事理通達,而且你照這個方法去做有得,你才會不厭,愈做愈起勁;如果你照這個方法去做,做了之後是一無所得,那你就會退轉。我們今天看到很多修行人,沒有多久的時間他退心了,他為什麼會退心?你要曉得,第一個他事理不通達,第二個他修行無所得,他怎麼不退心,他當然退心。我們今天得問,他得什麼?這個地方我們跟諸位講這個「得」字,他得什麼?他所得的就是自性三寶,所得的是這個。齋戒剛才講了,齋戒就是日常生活,就是修學,他修的什麼?修的是戒定慧。前面跟諸位說過,戒是清淨,定是正知正見,慧是智慧、是覺悟,戒定慧就是淨正覺,也就是佛法僧;慧、覺這是佛,定、正這是法,戒、淨這是僧。所以這是自性三寶,佛法僧是三寶,淨正覺是三寶,戒定慧是三寶,真正自性三寶顯現出來,而後才能夠不厭,「不厭」是從這個地方來的。這是我們接著前面講「知恥近乎勇」,不厭是大勇。我們中國古聖先賢跟我們講三達德,智、仁、勇,我們在此地,佛經裡面也看到大智、大仁、大勇。

  【心中欣欣。】

  『欣欣』就是法喜充滿的意思,所以佛法的修學,我們常說離苦得樂,法喜現前,這才是真正之樂。《論語》,孔子第一句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是《論語》裡第一句,第一句含的意義非常之深長。「學」就是覺悟,「時習」是不間斷的來學習,這就是修行不厭,「時習之」就是此地講的修行不厭,諸位特別要記住,修行前面跟諸位講過。「不亦說乎」,說是喜悅,說是什麼?因為你修行不厭,你有得,你有了心得,所以你是欣欣喜悅,你法喜充滿。諸位從這個地方就能看到,我們中國儒家的教學,與佛法的確是有相通之處,所以我讀《論語》跟讀《華嚴經》沒有兩樣,諸位應當相信了。

  第三段是講「現蒙護後得道」。現是講現在,現在我們蒙一切善神來保護,後來我們一定會得道,得道就是證果。請看經文:

  【常為諸天善神擁護。所向諧偶。百事增倍。為天龍鬼神眾人所敬。後必得道。】

  這麼幾句經文。『常』是經常,沒有間斷的,就是像前面這樣的修學,他是經常不斷的為『諸天善神擁護』。「諸天」是指二十八層天,我們這邊簡單也給諸位寫出來。這是第三段現蒙護後得道,我們看看諸天,諸是多的意思,其他宗教裡面講天講得很簡單,也講得很籠統,可以說是語焉不詳,沒講得詳細,佛法裡面講天就講得很詳細。我居住的小精捨旁邊有一個天主教堂,教堂裡面的神父是方豪先生,這在我們學術界也很有名氣,他是中央研究院的院士,是政大文學院院長。我們也常相往來,我也送了不少佛書給他看。有一次他跟我談起來,他說佛經裡面對天道說得太詳細,好像是去過似的。我說對,佛經裡面講天道,比天主教、基督教經典說得詳細太多了,連天人的生活狀況都描寫的很清楚。而且佛經裡面講天通常講二十八層天,我在此地也不能跟諸位詳細的介紹,只能夠概略的說明。這也分三界,先從欲界看起,什麼叫做欲界?欲是有男女飲食之欲,我們通常講七情五欲,也就是說有財、色、名、食、睡這種欲望。

  欲界有六層天,從下面往上面來數,先是「四王天」,四王天在佛法裡講他是護法神,到後面我會跟諸位細細的來介紹,俗稱「四大金剛」,實在上他是四天王,不是四大金剛。往上面去就是「忉利天」,忉利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叫三十三,所以我們也稱它作三十三天。這個三十三是平列的,正如同我們大陸有二十八省,美國有五十個州,這種情形一樣,構成一個國家,一層天。這兩層,就是四王天與忉利天,也叫做地居天,它是在須彌山頂,忉利是在須彌山頂,四王是在須彌山的四周,稱為地居天。而「夜摩天」就離開了地,在虛空之中,夜摩也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叫時分,就是時間。再往上面是「兜率天」,兜率是凡聖同居土,它有內院、有外院,外院是凡夫天,內院是彌勒菩薩的道場,我們稱之為歡喜佛。再往上面去叫「化樂天」,化是變化,樂是快樂。最上面一層叫「他化自在天」。這六層叫欲界,統統都有男女飲食之欲,這個欲愈往上面去就愈淡薄,愈往下面,這個欲望是愈粗、愈顯著。再往上面去,欲沒有了,到色界,色界有四禅十八層天,無色界有四天。所以三界一共有二十八層天。

  在此地簡單跟諸位說說,現在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外國,特別是在美國,好像禅最具有吸引力,他們也最喜歡禅宗。禅宗我們不要談別的,小乘的禅定、大乘禅定我們都不要談,我們專說世間色界的四禅。色界四禅已經離開了五欲,就是財色名食睡這個五條他確實是離開了,才能夠生到色界。所以修禅的人自己要想一想,我們見色還動不動心,我們遭受別人的侮辱、毀謗,我們生不生煩惱。果然對於財富、女色、名聞利養都不動心,才有資格生到四禅天,就是四禅十八層天。如果世間五欲七情還會動心的話,世間禅定的果報都得不到,又如何能夠得到出世間的果報?這個道理我們必須要明了,而後修學才會有成就。

  這是講諸天,而且此地講的諸天多半都是皈依了三寶,發心護持三寶的這些天神,善神這是泛指這些護法神。「歸結皆佑護」,凡是你在佛門裡面受過三皈五戒以上,這些天神,就是諸天善神,他一定保佑你,他一定擁護你;擁是推崇的意思,護就是保佑的意思,他推崇你,他保佑你。因此你『所向諧偶』,所向諧偶就是你在這個世間事事如意,這是所向諧偶的意思,什麼事情都很順心,都很適意。

  『百事增倍』,這個事是講好事、講善事,你行好事、修善事樣樣都能得到圓滿,而且你的事業是一天比一天興旺,「增倍」就是興旺的意思。『為天龍鬼神眾人所敬』,天龍是八部護法神之首,天是講諸天,這是八部護法的首領。天有大梵天、有帝釋天,大梵天是色界天主,帝釋天就是忉利天主,有龍王、有夜叉、有干闼婆。干闼婆中國的意思叫做香陰,香陰是什麼意思?這類鬼神他聞到香就來了,香對他們來說是屬於信香。這是鬼神一類,經裡講他是帝釋天的樂神,忉利天主,就是帝釋天,如果需要這些人來奏樂,就燃香,香一燃,他聞到香就來了,所以他有天樂盈空。再其次是阿修羅,阿修羅翻作無端正,大概相貌都很丑陋,瞋恚心很重。但是這一類的阿修羅是皈依三寶的,皈依三寶發心為護法神。迦樓羅也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叫金翅鳥,我們中國人所稱的大鵬金翅鳥。緊那羅翻作疑神,他的樣子像個人,但是頭上長了一只角,所以我們也叫他做非人,他是像個人樣子,頭上多了一只角。摩睺羅伽翻作大蟒,就是大蟒蛇,大蟒神,龍樹菩薩稱之為地龍。這是八部鬼神,這是名稱,他們都是皈依三寶,護持佛法的。所以為八部鬼神以及眾人所尊敬。

  『後必得道』,「後」是講現在你得諸天善神擁護,八部鬼神眾人所敬,你將來必定得道。這個地方的得道,就是我們一般講成菩薩、成佛。

  【是善男子。善女人。真佛弟子也。】

  釋迦牟尼佛在此地給我們做了個總結。『是』是說前面遇到明師,又能夠從明師受戒,專心不犯,精進奉行,到朝暮禮拜,淨施所安,齋戒不厭,而為諸天善神、八部鬼神大眾所尊敬這樣的人,這樣的『善男子,善女人』。在此地我們特別著重這個「善」字,善字很重要,善男子,善女人,意思是指善解、專信、依教奉行者。經中我們常常看到佛講善男子,善女人,這個「善」字關系非常之大。這是真正的佛弟子,是十方諸佛菩薩都承認的。這是答覆阿難尊者所問,學佛的人得的果報是富貴諧偶,佛給我們講到此地。

  下面經文是答覆不諧偶的,答覆凶相的,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底下經文,這個裡面一共有五段,第一段裡面給我們講「不值明師戒乘俱無」。請看經文:

  【有人事佛。不值善師。】

  假設有人學佛,雖然學佛,他很不幸,他沒有遇到『善師』,沒有遇到一個明師,這個「善師」跟前面的明師是一樣的意思。由此可知,好的老師真是可遇不可求。他沒有遇到好老師,沒有好的人來指點他。

  【不見經教。】

  這一生沒有真正遇到佛的經教,我們不說別的地方,以我們本地而言,有許多鬼神的廟宇,他也擁有很多的信徒,他也自稱為他是在學佛,他也有經典,但是那些經典不是佛教的,我們《大藏經》裡面所沒有的,真正佛教經典他沒遇到。或者是有一、二部他遇到了,譬如像觀音經《普門品》、《金剛經》、《彌陀經》,有很多神廟裡也念這個經本,雖然念他不解義,或者也有講解,他曲解了經義,這都叫做『不見經教』。開經偈裡面所講的「願解如來真實義」,他沒能做到,曲解了經義。

  【受戒而已。】

  這個『受戒』只著重在形式上,形式上他受了三皈,他受了五戒,甚至於受了菩薩戒,甚至於還受了出家戒,他對於佛法道理是一竅不通,「受戒而已」。這是講「乘戒俱無」,乘是說的學問,戒是講品德、修持,他是德、學都沒有。

  第二段講「昏愦犯戒無敬詈嫉」,第三小段講「不齋殺生亵凟經典」,我們看這兩個小段,諸位看經文:

  【示有戒名。愦塞不信。】

  『示有戒名』,剛才說了,他在形式上受過了三皈五戒,或者是菩薩戒,他受了戒,「示有戒名」,有名無實。他對於佛法的理論、修學的方法、戒律的精神、戒律的行持、怎麼個修法,他都不懂。『愦塞』,「愦」是糊塗,自己糊塗,昏愦!「塞」是什麼?塞就好比耳朵有東西堵塞了,善知識講開示他不開悟,像世人所說的心中茅塞,心不開竅,怎麼樣善巧方便的來演講,他也無法開竅,他也無法開悟,道理在此地。因此,他對於真正的佛法他不相信,他所信的是假佛法,他信那些鬼神,他信那些邪教,信那些邪經典,邪知邪見,他相信那個,正法他不相信。

  【違犯戒律。】

  『違犯戒律』,就是講他日常的行持完全違背了佛陀教給我們的理論與方法,就是修正行為的理論與方法他是完全違背了。譬如今天早晨有個老人體力很衰,我看他病很重,他來問我,要怎樣念佛才有效果?這個問題問得很重要。他家裡人說他有時候也念「南無阿彌陀佛」,他說這很好了。我就跟他講,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連三歲小孩也會念,有人念的有效,有人念的無效,為什麼?經論裡頭佛常常給我們開導,「心淨則土淨」。所以念這一句佛號最重要的,我們要曉得這句佛號是什麼意思。譬如說,「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都是梵語,「南無」翻成中國的意思是皈依,「阿」是無的意思,「彌陀」是量的意思,「佛」是覺的意思,合起來以中國意思來說是「皈依無量覺」。前面跟諸位說過,六根觸境不迷就叫做覺,覺了當然你就是正知正見,覺悟了自然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所以經論當中常常講心淨則土淨,哪有不往生的道理?決定往生。那個國土叫淨土,你自己的心清淨,清淨心生清淨土,這是必然的道理。由此可知,我們念佛求什麼?要求清淨心;換句話說,要用清淨心來念這一句佛號才有用。

  他跟我講這個老人性情很不好,有時候很急躁,有的時候又哭哭啼啼,好像很痛苦。這一定他心不清淨,他有所恐懼,他病得很重,他怕死,他還有放不下,這就不清淨。不清淨念這句佛號怎麼會有效果?他行動不方便,到我這兒來,家裡有幾個人推著輪椅來看我。家裡人告訴我,病得這麼重,半身不遂,平常活動就是在自己房間。他兒子來給我講,他說房間又不敢供佛像,怕不恭敬。我說你錯了,一個健康的人,對佛恭敬,佛像應當供在佛堂裡面,生病的時候是例外,為什麼?我行動不方便,所以生病的人佛像就可以供在自己的房間裡,對著你的床鋪。你睡在床上,眼睛一睜開就看到佛像,使自己有一個感覺,一天到晚我都跟佛菩薩在一起,這樣才能往生,這是非常的時期,不能跟平常一樣。我今天就送他三張阿彌陀佛的像,為什麼送他三張?我叫他掛在自己房間的三面牆壁,無論在哪一面,他頭轉到任何一邊都看到阿彌陀佛,就掛在他自己的臥房。又送給他念佛的錄音帶,使佛號二六時中都不間斷,他耳朵聽到「南無阿彌陀佛」,眼睛看到佛像,幫助他。還要常常跟他講,叫他把一切緣都放下,心裡什麼事都不要想。年歲那麼大,兒女都成人了,家裡頭大小事情兒女可以去照顧,自己還管它干什麼,一心念佛求願往生,這樣才行。他年歲大了,記憶力不好,一面講一面忘記,所以要天天講,加強他的印象,使他明白這個道理。一定要以清淨心來念佛號,才會有用處,有很大的效力,能夠幫助他身體恢復健康,幫助他往生極樂世界。這個東西得明理!

  這樣的人他是違背了,他不曉得這個道理,所以他「違犯戒律」。

  【乍信乍不信。心意猶豫。】

  有的時候相信,有的時候他又不信,感覺到佛菩薩不靈,他就不信了。諸位想想是不是佛菩薩不靈?以剛才這個念佛人來講,不是清淨心念佛,那個佛號不靈;清淨心念佛號,他就有感應,愈念心愈清淨、愈定,愈是覺悟,愈不迷惑,這就是有感應,然後在感應的時候見到佛菩薩形相來給他做證明。『乍信乍不信』的人,『心意猶豫』,猶豫是懷疑。

  【亦無經像恭恪之心。】

  對於佛經、對於佛像沒有恭敬心。『恭』是講恭敬,『恪』是講小心謹慎。對於『經像』他馬馬虎虎的,很隨便,沒有一點恭敬心。

  【既不燒香。燃燈。禮拜。恆懷狐疑。】

  平常早晚功課他也不做,所以『燒香、燃燈』都沒有。燒香、燃燈、禮拜裡頭都有很深的意思,前面講過,諸位一定要好好的記住。對於佛法的修學常常懷著疑惑,『狐疑』。

  【瞋恚罵詈。惡口嫉賢。】

  這是講這些人平時生活的狀況。『瞋恚』,常常容易發脾氣,小小的不如意就不高興。瞋是形之於色,擺在面孔上這是瞋;恚是心裡不高興,雖然表面對人還很客氣,內心不高興,這是瞋恚。『罵詈』,罵是當面是罵,背後罵人叫詈。『惡口嫉賢』,對於賢能的人他嫉妒、毀謗。這是造無量無邊的罪業,還會得什麼好的果報?

  這是第二小段,底下第三個小段是:

  【又不六齋。殺生趣手。不敬佛經。持著弊箧。衣服不淨之中。或著妻子床上不淨之處。或持掛壁。無有座席恭敬之心。與世間凡書無異。】

  到這裡是一小段,這是第三小段。『六齋』是每月初一、十四(這都是講陰歷,講農歷)、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農歷要是月小,月小沒有三十,月小就是二十八、二十九,月大就是二十九、三十,也就是一個月最後的兩天。這六天持齋,持齋也就是過中不食,諸位一定要記住,過中不是過午,如果講過午的話,那到下午一點鐘還是午時,是過中。但是每天日中時間不一樣,諸位要嚴格的來守這個戒,氣象局有出一種天文日歷,我們一年三百六十天,每一天日中是幾點幾分幾秒都記載的非常詳細。一定要有一本天文日歷,我們六齋日才能夠守得很清淨。

  六齋日這個齋固然是在形式上,形式要講求內容,如果單有表面形式沒有內容,這是沒有用處的,諸位要記住這一點。內容是什麼?就是心地清淨、光明,這個叫齋心,大家要特別記住。這個六天是特別修自己心地的清淨光明,就是一個月你修六天;希望你將來是一年到頭天天、時時刻刻你的心地都是清淨光明,那就成佛了。這是講一般世間人,嚴格的要求他做不到,就希望他在初學,一個月上六天課,一個月修六天,這都是對初學人來講的。他沒做到,一個月六天修清淨心他做不到,而且他犯戒。

  『殺生趣手』,趣手是親自動手,去殺生。說到這個事情這也有相當困難,譬如我們學佛之人,也受了戒,當然你不會殺人,你也不會去殺牛、殺狗,你不會的。可是蚊蟲、蒼蠅、螞蟻、蟑螂,你們諸位想想你殺不殺?你要不殺,你家裡看到這個東西就厭惡、就討厭,這個問題我們得問問怎麼辦?如果你要是殺它,這算不算殺生?當然是殺生,而且你必定是「殺生趣手」,你自己殺生。這個地方我要告訴諸位,佛法一定要通權達變。蚊子在野外,你就不要殺它,它叮著你的身上,你把它趕走就好了。在家裡面那就必須要殺它,為什麼?在家裡,你學佛了,你家裡頭父母、兄弟、妻子、兒女他們不學佛。不學佛的人看到你,蚊蟲傳染疾病,蟑螂都是傳染疾病的,你要不殺它,別人看到你就會毀謗,「佛不能學,學了佛的人都迷信,你看看這些傳染疾病的東西,他們都還養它,不殺它」。必然毀謗佛法,障礙了你的家人學佛,所以你要通權達變,這個時候要殺生。可是你要記住,這是不得已而殺生,殺它們度你一家人,使你家人曉得學佛也講求衛生,這個不是濫殺。

  同時要注意,家庭一定要保持整潔,為什麼?髒亂才會有這些東西,你這個家庭要保持得很整潔,哪有這些東西?同時要預防,譬如像這些東西,倉庫裡容易出現,廚房裡容易出現,廁所裡容易出現,凡是容易出現的地方,你不要等它出現了再去噴殺蟲劑,那你看到它就殺生趣手了。平常很干淨,沒有的時候,每天晚上我們在睡覺以前,把這些地方噴一點點殺蟲劑,沒有看到東西噴一點點。這是預防,它就不來了,它聞到這個氣味它不進來,我們就看不見,這樣就不殺生;不要等到看到它的時候再去殺它。我在南部寺院講經的時候,裡面有沒有蚊子?有蚊子。我什麼時候點蚊香?黃昏的時候,我還沒有看到房間有蚊子,我把蚊香就點著,這一支蚊香大概要點十六個小時的樣子。蚊香一點,晚上蚊子就不會到房間來,你一只也看不見了。不要等到滿房子都有蚊子再點蚊香,那你就殺生趣手。這就是我們做一種防御的工作,最好這個事情不發生。所以諸位要通權達變。我們這樣做也是教人,教這些學佛的人應該要這樣做法,不要等到看到這些髒的、討厭的東西來的時候你再來殺它。我們做一點預防的給他們看看,希望大家都能夠這樣做,避免殺生。

  『不敬佛經』,佛的經典真正是法寶,是一切眾生法身慧命之依靠,這是佛出現在世間留給我們修行證果、明心見性唯一的增上緣,我們如何不尊重?這些學佛的佛弟子他不敬佛經,『持著弊箧,衣服不淨之中』。箧是什麼?箧是從前用竹子編的箱子,竹箱子,弊箧是已經破爛的、不好的箱子,舊箱子,破了不能用了,不能用干什麼?拿來裝佛經,這很不恭敬。好的箱子自己裝衣服去了,不好的箱子去裝佛經,這是對佛經不恭敬。不敬你怎麼能會得道?擺在這些不清淨的衣服當中,或者放在妻子床上不淨之處。床是睡眠的,除非在病重的時候,臥在床上念佛,剛才我講了,病很重的時候,房間裡供佛像,使你睜著眼睛能看到,那是有病的時候,不是平常。平常佛像一定要供在佛堂,家裡沒有多余的房間做佛堂,也應該供在客廳、起居室,不能供在房間裡。『或持掛壁』,或者是把佛經穿個線掛在牆壁上,這是我們也常常看到的,這也是不恭敬。

  『無有座席恭敬之心』,座席,如果有客人到我們家,我們一定請他坐,現在坐的都是沙發、椅子,在古時候就是座席。這個書是漢朝時候翻譯的,漢朝時候我們中國人居住的房屋,就像日本榻榻米的房子。日本的房子是我們中國式的,我們中國古代的房子,日本人學去了,所以現在在日本能夠看到我們中國古文化。客人來了,我們在榻榻米上墊個席子給他坐,就是墊一個墊子。如果對於這個客人尊敬,我們墊兩重墊子,這叫重席,重席是最尊敬的。貴客來了,我們席子上面,就是墊子上再加一個墊子,這是最尊敬的。經書座席是什麼?經書的座席就是書架,今天我們講書架。你家裡佛經如果本數少,沒有幾本,當然不必要,如果書多了,一定要做書架,要做書櫥,做書櫥比書架就更恭敬,因為書櫥它有門,能夠防灰塵,這就更恭敬。或者是不常用的書要好好的保存,一定要做書箱子,裡面再放樟腦,使這個書不容易被蛀蟲蛀,不容易損壞,要很尊重、很寶貴的來保護它。這是他沒有,看佛書與世間凡書沒有兩樣,這都是講他不敬、不尊重。

  我們再看底下,下面是第四個小段,「邪信妖巫惡鬼衰耗」。我們將經文念一遍,我再跟諸位講表裡面的。

  【若疾病者。狐疑不信。】

  人在世間,無論是貧富貴賤,總免不了疾病來惱亂我們。到害病的時候就狐疑不信,不信佛了,平常信佛,害了病他不信佛了。不信佛找什麼?去找這些:

  【便呼巫師。卜問解奏。祠祀邪神。】

  這是迷惑顛倒。於是乎:

  【天神離遠。不得善護。】

  而召來一些:

  【妖魅日進。惡鬼屯門。令之衰耗。所向不諧。或從宿行惡道中來。現世罪人也。非佛弟子。】

  這就是說明這一類學佛的人,為什麼得到的是衰耗不諧偶,道理在此地。諸位看表,《論語》裡頭有這麼一段記載,「子之所慎」,子是孔夫子,孔老夫子的慎重,他有三樁事情,「齋、戰、疾」。齋是齋戒,齋戒的時候孔夫子非常慎重,為什麼?齋需要敬。這個齋是什麼?講做齋公。我在此地順便跟大家講一講,我們中國古時候的祭祀,祭禮是非常重視的,祭鬼神。鬼神是指誰?都是指自己的祖先,就是祭祀自己的祖先。主祭是長子,祭祀的前三天,就像我們佛門講閉關,要閉三天關,就是祭祀的前三天住在一個很清靜的房子裡面。打掃出來一個房子,三餐的飯由家裡人送去,他這個三天不出門,就在這個房間裡。干什麼?想他的祖先,想他的祖先在世時候的音容狀貌,就是佛門講的觀想,想他活在世間時候的音容狀貌。到祭祀這一天他才有感應,我們講誠則靈,感應道交,祭神如神在。天子代表老百姓祭天神、祭地神、祭山川之神,諸侯代表老百姓祭地方的鬼神,至於一般老百姓,他只祭自己的祖先。所以《論語》裡有非其鬼不祭,非其鬼就是不是自己的祖先,與自己沒有關系的這些鬼神,不必去祭他。如果你要去祭他,那就叫谄媚、巴結,這對於我們自己的人格就有損。所以,祭祀做齋公這個時候要慎重。第二是戰爭,打仗的時候要謹慎。第三就是害病,害病的時候要謹慎。所以,夫子一生最謹慎的事情就是這三樁,祭祀之前的齋戒、戰爭跟疾病。

  這個人的疾病當然是非常的重要、要緊,他沒有依照佛法來修學,去找『巫師』。巫師,女的叫巫,男的叫觋,我們本省人叫乩童,這是中國古時候就有。這些人,女巫、觋童能侍奉鬼神,與鬼神交往者,這一類的人。他是不是真的可以跟鬼神交往?跟諸位說真的,確實能夠與鬼神交往。在此地我要告訴諸位,就是最近這幾天的事情,幽靈有出現。在我們圖書館常常來聽經的一個學生,劉居士,是北醫二年級的學生,他往生了。大概在他往生的第三天,就是人已經死了三天,我在圖書館講經,他出現了。那時候我們不曉得他已經死了,他來了。我們圖書館有兩個人跟他打招呼,看見他,別的人沒有注意,我也沒注意。我們館長看到他來,他在我們圖書館後面走來走去,館長還問他,還拍了他的肩膀,說你怎麼不去聽經?但是他沒說話。另外我們圖書館悟禅師端了一杯茶給他,他也沒講話,大家也沒有在意。

  再過兩天,他的母親來找他,說他已經離家有五天了,不曉得到哪裡去?到第二天,他母親打電話來說他已經死了七天。我們館長一想,我前兩天看到他來的,他死了七天,再一想有點不大對。她仔細想想那天晚上見到他的樣子,她說他沒講話,看到他的人,但是拍他肩膀好像是拍空了,沒有感覺,這才想到我們俗話講靈魂出現了,他到我們圖書館來過。可見得鬼神這個事情是千真萬確的事實,確實是有,一點不假。圖書館這幾天給他超度,他生前想出家,沒有這個緣分,死後我們滿他這個緣分,給他舉行剃度的儀式。這就是說明鬼神之事是有的,不是沒有,這是最近在我們圖書館發現的,劉居士鬼神還是到我們圖書館來聽經。

  疾病了,有了病他不求佛菩薩,不求三寶,他去找這些巫師,『卜問』,就是問卦、占卜,本省裡頭有駕乩扶銮這一類,都是屬於卜問。『解奏』,像一般道教裡,解是解冤結,奏就是奏疏,寫成疏文奏疏上帝之類的。這個用意實在講是調解,譬如跟鬼神有了過節,這個鬼神來找麻煩,他一家不太平,或者有些災難,鬼神作祟,於是請上帝來調解。調解如果對方答應了,這鬼神就離開,他的病就好了,的確是有效,不是沒有效,是這一類的。所以有的時候找這些人給他畫畫符,念念咒,燒燒紙錢,念個疏文,他病就好了,屬於這一類的。

  在這個地方我們也得曉得,病要講它的原因一共有三類,這三類裡面,有生理的病,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的,有冤結的病,還有業障病,有這三種。生理的病我們要找醫生,譬如你傷風咳嗽,你飲食起居不小心害了病,如果這個病,你去找這些巫師沒有用處,你去求佛菩薩也沒有用處,你一定要找醫生。這個病是從生理上來的,必須要用藥物來治療,才有效。第二類的就是冤結,就是冤家,你跟他結有冤仇,這一類找巫師解奏有效,為什麼?對方如果接受調解,他就可以離開,你病就會好。所以這一類的病,醫生沒有辦法治療的。第三種最麻煩,就是業障,業障是什麼?過去世的罪業太重,或者是我們這一生造的惡業太重,這個我們稱作業障病。這種病醫生治不好,它不是生理的,也沒有辦法調解,因為他不是跟人家結的冤業,是自己做的罪業太多。那怎麼辦?經裡面講,唯一的辦法是忏悔,忏除業障,我們這個病才能夠好,才能夠恢復到正常。這是我們應當要了解的。

  『祠祀』,這也是屬於鬼神,我們俗話講還願,大概本省也有這個習氣。如果在鬼神那個地方去許了願,許願之後你這個事情成就了,成就之後報答、還願,這個叫祠;祭之令安,我們去祭祀他,他也安了,我們自己心也得平安,這個叫祀。這叫「祠祀」,俗話就叫還願的這種祭祀。他解奏、祠祀、邪神,『邪神』是什麼?不應當祭的鬼神,你去祭祀他,譬如我們世間所謂的狐仙、鬼神、王爺公之類的。這些的確與我們自己不相干,你不去找他,他也不會找你,你去找他,他就找你。這些實在說就跟我們世間的流氓一類一樣,都不是善神。你想想看,這些流氓你平常不去交結他,他也不會來找你,他不會來找你做朋友;你平常去找他,跟他打交道,好了,他固然能夠幫你一點忙,可是也常常會找你的麻煩。我們中國人祭鬼神,這個鬼神都是指祖先,那與我們關系太大了。我們祭祖先是為了報恩,不是我們祖先我們就不需要去祭他,他也不會怪我們。這是講祠祀、邪神,干這個事情。

  你這樣去做,前面所講的天神、護法神遠離了,為什麼?因為你已經行邪道,你不是在正道上,所以護法、正神他離開你,你心不在道上。『不得善護』,你沒有辦法得到這些諸天善神的擁護,得不到諸天、善神的保佑。為什麼?因為你對於三寶、對於諸天、善神失去了信心,你去找這些妖魔鬼怪,你跟他們打交道,善神離開了。善神一離開,惡神跟著就進來,這是必定的道理,所以『妖魅日進,惡鬼屯門』。什麼叫做妖魅?古德說「在德曰常」,德是什麼?性德,從性德裡表現的行為,這個常。我們中國的文化稱為倫常,五倫、五常,五常是仁、義、禮、智、信,相當於佛法裡的五戒。不殺生是仁,不偷盜是義,不邪YIN是禮,不飲酒是智,不妄語是信,在佛法叫五戒,在我們中國固有文化叫五常。這是取得人道的資格,也就是我們講的人格,人格就是這五條。「棄常為妖」,什麼叫妖?仁義禮智信都不講求,都不要了;換句話說,無仁、無義、無禮、無智、無信,這就叫妖。《左傳》裡頭有句話說「人棄常則妖興」,人要是捨棄五常,這個社會妖魔鬼怪就興旺起來,也是這個意思。由此可知,我們所要修的,佛法講修戒定慧,戒定慧裡頭把五常全部都包括了,這是人道,這是天道、菩薩道、佛道的根基。

  然而我們學佛的人究竟要以什麼方法來對待鬼神?這個地方有個例子,可以做為我們的榜樣。從前,明朝時候,昆山周安士居士他著有一本書,叫《安士全書》,在我們台灣也很盛行,我們華藏法施會曾經將這個書印過兩次,贈送給大家,就是《安士全書》。周安士在世的時候,他每過一切神祠,就是神廟,我們經過我們可以到他那裡去看看玩玩,現在講觀光,可以去玩玩。見到神「必祝願曰」,他給他行禮,給他說法,給他說這幾句話,「唯願尊神,發心出世,勿受血食」,這就勸他吃素,不要接受血食,培養慈悲心,「一心常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早成佛道,普度眾生」。周安士是個佛教徒,他經過一切神廟去跟那個神說法,勸那個神念佛求生淨土,成佛度眾生。這應該是每一位佛弟子,遇到鬼神我們都應當這樣的做法,這才是正確的,這才是天人師,也要做鬼神的老師。或者你見到鬼神,你給他講三皈依也可以,勸他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求生淨土,成佛度生,總是這個意思,常常勸這一切鬼神,勸他皈依三寶。

  所以,不必畏懼這些鬼神,鬼神也是眾生一類,也是迷惑顛倒。我們應當要發心去度他,不應該去學他,不應該去聽命於他,你要是聽命於他,那就大錯特錯。像這一類的人,他雖然是佛弟子,可是在自己有困難的時候,他不求三寶加持,他去求這些鬼神,這是顛倒錯亂。所以說『令之衰耗』,這些『惡鬼屯門』,屯集在他家的門口,叫他衰耗。『所向不諧』,無論做什麼事情不如意、不順心,這是一個原因。另外一個原因是『或從宿行惡道中來,現世罪人也』,還有一種也是很可能的,就是你過去世惡業種子太多,從惡道當中來的。這是講你阿賴耶識裡面帶著有惡習氣的種子,在這一生遇緣他就造罪業,他造罪業當然要受果報,這是一定的道理。

  這是第四個小段,佛在此地已經就下了結論,這個不是佛弟子,『非佛弟子』。雖然名字是佛弟子,可是他沒有遵守佛所講的這些理論與方法,他相違背了。所以這種人名字上是佛弟子,皈依三寶,也受了戒律,實際上他完全相違背,佛不承認他,自己認為是三寶弟子,可是佛不承認他,三寶從未承認他是弟子。這是我們應當要記住的,要反省自己到底是真佛弟子,還是非佛弟子,這是值得我們認真去反省、檢討的。

  【死當入泥犁中被拷掠治。由其罪故。現自衰耗。後復受殃。死趣惡道。輾轉受痛。酷不可言。皆由積惡。其行不善。】

  這一段是講什麼?講來世,現在你是事事不如意,到死了以後怎麼樣?死了以後的果報麻煩可大了。這就是死後,死後惡道輪轉三途。『泥犁』這兩個字是梵語的音譯,意思就是地獄,所以我在這裡寫「地獄之古譯」,在經典裡面我們常常會看到這個字,曉得它是梵語,就是地獄。『由其罪故』,罪再由迷入迷,我們把罪惡的根源找到之後就是個迷,愈迷愈深,就是從迷又入迷。這是你自己造罪,自己造罪自己受報,自作自受,還有什麼話講?更大的罪業是導他迷信,領導著別人,你自己迷信,還勸導一批人跟你去迷信,這個罪過大了,這是很大的罪過。我們學佛的同修一定要曉得,自己迷信活該,你怎麼能叫別人跟你一道迷信,這個罪太重了,他罪報在地獄,在三塗。

  說到這個地方,我在此地跟諸位講一個公案,就是講地獄,「泥犁中被拷掠治」,在地獄裡頭受刑罰,這個東西到底是不是真有?我在初學佛的時候,有一位長者朱鏡宙先生,他現在還在,今年已經九十三歲,住在台中正覺寺。這些年來他年歲大了,身體不太好,還在正覺寺養病。他是章太炎先生的女婿,在抗戰期間他做過四川西康的稅務局長,因為他是個財政專家,他是個學科學的。抗戰勝利以後,他曾經做過浙江省的財政廳長。我是在民國四十二年,剛剛學佛的時候認識這位老先生,他告訴我,他到台灣來之後,就發心辦了一個「台灣印經處」。他對我學佛有很大的幫助,因為在那時候經書很不容易得到,他印經處裡頭印的那些書都是免費的贈送給我,我受他的恩惠很大。

  他就告訴我他學佛的因緣,他說他是個學科學的,不相信有神佛,不相信有鬼。這個事情怎麼樣才令他相信?就是抗戰期間在四川的時候,在重慶,有一個時期他在重慶。晚上跟一些朋友們在一塊玩,玩得很晚,半夜了,大概總是夜晚一、二點鐘的時候。他回家去,回去的時候在路上,那個時候路上已經沒有人走路,而且那時候的路燈距離很遠,路燈只有四十燭光,所以是半明半暗。他走到半途當中,發現前面有個女子,這個女子在他前面走,他們大慨已經走了半個小時;就是那個女人在前面走,他在後面,半個小時他沒注意到,想想大概是有半個多鐘點。忽然之間想到,夜這麼深,怎麼可以有一個女子單獨出門?這樣一想,他頭毛都豎起來,害怕了。仔細一看,那個人有上身沒有下身,他嚇得不得了,這一嚇這個人沒有了。他從這個時候起他說我真相信了,為什麼?親自見到了,如果要不是親自見到,他說別人跟我講我不相信,親自見到,他說這個女人跟他走了半個鐘點。以後他學了佛,說這一定是觀世音菩薩示現的,他來領導我學佛的。

  今天我跟諸位講是地獄一樁事情,講章太炎。章太炎是我們中國民國初年的國學大師,他的名氣很大,朱鏡宙先生是他的女婿。章太炎居士是一個佛教徒,在我們中國文學學術界是享有盛名的一代大師。他那個時候正是袁世凱當權,袁世凱就是要叫章太炎說他的壞話,罵罵他,章太炎不肯罵他。諸位曉得,值得罵的人得有資格,他說袁世凱不值得他罵。袁世凱氣起來,把他關在監牢獄裡關了一個月,關了一個月,他還是不肯罵他,認為袁世凱沒有資格接受他的罵。他在世的時候就有這個記載,曾經做東岳大帝的判官。東岳大帝是鬼王,他大概管五個省的樣子,判官的地位相當高,相當於秘書長。如果我們說東岳大帝是省主席,那不止是省主席,他管五個省,判官就是他的秘書長,地位很高。章太炎白天在我們人間他要辦他的事情,晚上一躺到床上去,小鬼就抬了轎子把他接去,接到東岳大帝那裡去,晚上去辦公,所以他就相當的疲勞,他等於沒有休息,白天、晚上都要去辦公。就有這麼一樁事情,他說有一天他試試看,他用黃紙寫了個請假條,到下午快黃昏的時候,他在門口把它燒掉,很有效,那天晚上小鬼就不來接他,東岳大帝准了他的假。他有這些故事。

  這個情形我當然不能細講,細講占很長的時間,朱老居士跟我說得很清楚,講鬼道裡頭的情形說得非常清楚。有一次章太炎就跟東岳大帝建議,把炮格之刑廢除,炮格原來是殷纣王發明的,殷朝殷商時代的刑具。是用銅柱子把它用火燒紅,使受罪的人抱在那個柱子上,俗稱作炮烙,實際上是炮格,這個諸位要記住,炮格是個刑具。他說這個刑具太殘忍了,我們應當把它廢除,不應該用這種刑具,太可憐了,為什麼這樣對待這個刑人?東岳大帝聽了章太炎建議,就跟他笑笑,他說我派兩個人帶你到刑場去看,看炮格之刑。小鬼帶他去,到那個地方就指給他看,他說你看那邊,就在此地,結果章太炎看不到。章太炎在鬼道裡面他看得到鬼,看不到地獄,那個小鬼能看到地獄,他看不到地獄。他才恍然大悟,悟到什麼?佛經裡面所講的「一切唯心造」,不是人為的。所以地獄的境界,種種『被拷掠治』,沒有人主宰,是你自心變現出來的境界。譬如說一個人壞事做多了,他晚上做惡夢,諸位想想,那個惡夢裡面,誰去威脅他?誰去治他的罪?是他自己變現的境界,自己在那裡受痛苦。地獄境界也是如此,正是佛法裡所講的萬法唯心,萬法唯識。章太炎悟明這個道理,以後也就不說了,為什麼?這種刑具是他自己變現之物,鐵床與銅柱。

  『現自衰耗』,「現」是講他現世,現在世他是自自然然衰耗。『後復受殃』,「後」是講死後,死後他免不了要受三途地獄的苦報。『死趣惡道』,惡道就是指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輾轉受痛』,地獄裡罪受完了之後變餓鬼,餓鬼報完了之後,再變畜生來還債。這種事、理諸位要真正明白之後,才曉得惡業不可以造,惡念不可以起,起惡念、造惡業,果報實在是不堪設想。世間人見不到,所以佛法常講「眾生畏果,菩薩畏因」,眾生造因的時候他不曉得,果報現前時害怕了,害怕有什麼用處?沒有辦法,還是要受;菩薩怕因,不怕果報,果報來的時候逆來順受,無所謂,造因要謹慎。菩薩是個覺悟之人,絕不造惡因,絕不起惡念,所以他不受三途苦報。

  『輾轉受痛,酷不可言』,「酷」是殘酷,那個淒慘的樣子不忍心說,實在也是無法可說,說不盡。總而言之是『皆由積惡,其行不善』,你要問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苦報、這個結果?要曉得這個惡不是小惡,這個惡不是短時間的造惡,是「積惡」,常常在造惡業。像前面就拿五常來講,不仁、不義、無禮、無智、妄語,時時在造,自己不知不覺,生生世世在造,也是不知不覺。這樣累積的惡業太大太深,一旦因緣際會,果報現前,如何能夠逃得掉三惡道的苦果?這是我們必須要謹慎的。

  經文講到這個地方,佛是把答覆阿難尊者所問的,學佛人他所得到的一切不如意、不稱心、既貧窮又下賤的這種果報是什麼樣的原因,佛把所以然的原因都跟我們說出來。在這段經文裡面我們曉得,如何學佛是如法的,如何學佛是不如法的。如法的修學,所得的果報一定是吉祥的,一定是諧偶的;不如法,違背了理論與方向的修學,一定是不諧偶,不吉祥的。這個事情是在我們自己修學的態度、修學的存心、修學的形式,無關於佛的教誡與經論,我們應當要明了。世尊非常慈悲,答覆完了之後,下面還有一段阿難並沒有問到,佛也給我們開示,那就是「訓破迷執」,訓是給我們教訓,給我們的訓斥,說明一切眾生如何的愚癡與如何的迷惑、顛倒、執著,這些都應當要斷除,如果不斷除,在菩提道上統統都是障礙。這段經文我們留著下一次再講,今天就給諸位講到此地。

  (第四集)

  198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5-006-0004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jump》第四次,經文在第二頁第三行,「愚人盲盲,不思宿行因緣所之」,從這個地方開始。這一段是講釋迦牟尼佛教訓我們,希望我們能夠破除迷惑、執著,所以在此地標了個小題目,叫「訓破迷執」,我們看這個地方。經文前面一個小段是說「愚人招尤」,這裡頭有兩個小段,第一個是「不達招尤」,第二是「不達自縛」。我們在此地把這個文先念一段:

  【愚人盲盲。不思宿行因緣所之。精神報應。根本從來。謂言事佛致是衰耗。不止前世宿祚無功。怨憎天地。責聖咎天。世人迷惑。不達乃爾。】

  到這個地方,這是前面的一小段,這個地方所講『愚人』是指愚癡。『盲盲』這兩個字是說他的眼盲心也盲,這個注子我們簡單的介紹到此地。「心思昏迷」,沒有正知正見,「不明是非」,就是是非顛倒,「沉迷在五欲六塵當中」,迷在名聞利養、財色名食睡裡頭,「聞道不解」,世出世間聖人所說的這些道理,他聽了聽不懂,這都是惡道習氣未除。這當然與他前世有關系,他這一世才有這樣愚癡的果報,所謂是眼亦盲心亦盲。他不想一想他的『宿行因緣所之』,「宿行因緣」就是過去世所造的種種業。這是一種報應,所謂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他沒有想一想,過去世這些善惡因緣所之,帶給你『精神報應』,而精神報應是『根本從來』,與前世有很大的關系。怕他不知道因果報應,而誤會以為是『事佛致其衰耗』,這個實在是很大的錯誤。『不止前世宿祚無功』,「不止」在此地當不曉得講,他不曉得前世宿祚無功,祚是指前世所種的福祿,前生所種的福祿之報,福是福報,祿是一生所享受的。俗話常說「一飲一啄,莫非前定」,諸位要是讀《了凡四訓》,對這個事理就很容易明白。他不曉得過去生中所造的善惡果報,不曉得就是迷惑,迷惑他就有執著,他心就有所不平,所以他『怨憎天地』,埋怨老天爺對待他不公平,怨天尤人。『責聖咎天』,責是責怪,怪佛菩薩不靈,怪老天爺沒有保佑他,這個造很大的罪業。『世人迷惑,不達乃爾』,世間人迷惑顛倒到這種程度,對於這些事、理的真相他不了解,他不通達,到了這樣的一個地步。

  我們講到宿行因緣,我在這裡講一個事證,這是釋迦牟尼佛在經典裡跟我們說的一樁事情。世尊就是釋迦牟尼佛,他在只園精捨講了很多的經,只園精捨就是經裡面常講的只樹給孤獨園。大家曉得《金剛經》是在只樹給孤獨園講的,像《彌陀經》,這都是大家常常念的經典,而且最喜歡的經典,這些經典都是在只園精捨講的。有一次佛在講經的時候,有六十位初發心的菩薩到釋迦牟尼佛的面前,他們等於是一批人,有六十個人,來請問自己過去世的業緣,過去世的業緣就是宿行因緣。佛就告訴他們,他說你們這些人,就指這六十個人講,在過去拘留孫佛的時代,拘留孫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華言「所應斷」,而這個含義裡面,「為斷一切煩惱,永盡無余」,就是這個意思。把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都斷得干干淨淨,就叫做拘留孫,梵語叫拘留孫。他是我們賢劫當中,賢劫就是我們現在這個大劫,賢劫將來有一千尊佛出現在世間,我們曉得釋迦牟尼佛是賢劫的第四尊佛,而彌勒菩薩將來成佛是賢劫當中第五尊佛,拘留孫是賢劫當中第一尊佛。這也有表法的深意在裡頭,意思也就是教給我們,你看第一尊佛他德號裡面是講斷一切煩惱,意思也就是告訴我們,我們如果要學佛,在佛法當中要有成就,從什麼地方學起?要從斷一切煩惱開始,正如同賢劫第一尊佛拘留孫一樣。

  佛將這個時代說出來了,說出來之後就告訴他們有這麼一樁事情。在那個時候他們這些人已經出家修道,就是在拘留孫佛的會下已經出家學道。可是他們沒什麼道心,這種情形也是很常見,雖然出家,出家人沒道心,就是心不在道,還留戀世間的五欲六塵。當時有些信心的檀越,檀越是梵語,我們中國的話就叫施主,就是一些在家的施主,有錢、有地位、有勢力的這些施主。很有力量的一些施主在這個時候供養兩位法師,對這兩位法師非常尊敬,也有很厚的供養,就是供養很多。你們這批沒有道心的出家人看在心裡面非常的嫉妒,於是乎就到施主那個地方去造謠言,說這兩個法師不好,不是你們想像當中那樣真正有修、有學、有證的,極力的來毀謗。

  諸位想想,他們這批人有六十人,這麼多人都說這兩個法師不好,那個施主聽了就相信了,於是乎就不供養這個法師,也不來親近這個法師,說這個法師的過失,這個施主對從前尊敬的法師也生了輕慢之心。你們這批人造這個口業,把人家施主的善根斷絕,因為施主供養這兩位法師,這個功德是很殊勝的。施主在法師那裡能夠種福田、能夠種善根,法師得施主之供養能夠弘法利生,你們今天把這樁事情給破壞了。因為這個罪業,以後你們墮了四種地獄,經過的時間太長了。諸位想想,拘留孫佛是第一尊佛,釋迦牟尼佛是第四尊佛,我們要說一尊佛三大阿僧只劫,這是十二個阿僧只劫,這個時間太長了!你們畢竟還是有一點善根,因為你過去在拘留孫佛那裡出過家,你地獄罪受滿了之後,還要在餓鬼道、地獄道,後來再到人中,在人中還有五百世盲聾瘖啞,做殘缺可憐的人,常常為世人所輕視。佛就把這段因緣給他們說出來。

  供養裡面有衣、食、臥具、醫藥,這是我們講四事供養,他們這六十個人所造的業是斷人善根。我們要問什麼叫善根?無貪、無瞋、無癡為三善根,他們這些人所作所為完全是貪瞋癡慢,無貪、無癡、無瞋這個三善根是一切善法由從生起。佛說你們以後墮在地獄,在地獄裡經過很長的時間,再從餓鬼道、畜生道到人道當中來,所得的果報是生盲,所謂生盲就是生下來眼睛就是瞎的,這很可憐,生下來就瞎眼睛,愚癡,為別人鄙賤,你們遭受這麼多的苦報。現在總是滅盡業障,你罪受完了,你又發了菩提心,到我這個會上來出家、來修道。佛就告訴他,你們必須要了解過去世的因緣,從今天起好好的發心,念佛求生阿彌陀佛國土,也就是求生西方淨土。經裡頭有這麼一樁事情。

  再看底下經文,下面這段是第二個段落,是「不達自縛」。

  【不達之人。心懷不定。而不堅固。進退失理。違負佛恩。】

  『達』是通達,通達一切事一切理,我們對於一切事理沒有正確的認識,不能通達,我們的心一定是不定,就是猶豫不定,對於一切事免不了會懷疑。因此你的信心就不堅固,一舉一動就違背了理性;換句話說,起心動念,一切造作,無不是業,無不是罪。這樣學佛實在是『違負佛恩』,違是違背,負是辜負,違背了佛的教導,辜負了佛的恩德。實在講,佛對我們來說是我們法身慧命之所寄托,父母生我們的是肉身,佛生我們的是法身。所以諸佛菩薩是我們的法身父母,沒有他,我們的法身不能夠顯現。雖然說法身是本具的,這是不錯,本具而沒有人指點,我們雖有等於無,法身、般若、解脫都不能得到受用,所以佛與我們有很大的恩德。從這幾句話來講,如果我們不辜負諸佛菩薩,首先你要通達佛所說的一切義理,你要能夠正確的理解,依教奉行,輾轉弘化,這才是報佛恩。他現在做的不是的,恰恰相反,是「進退失理,違負佛恩」。

  【而無返覆。遂為三塗所見綴縛。】

  『返覆』就是回頭,佛門裡面常講回頭是岸。回頭也就是忏悔、悔過,曉得以往所作所為錯了,錯了不怕,一發現錯了,立刻就能夠改過自新,這就叫能回頭;改過自新這是大勇,大智慧,所謂大仁、大智、大勇,這是大勇。他不曉得「返覆」就是不知道回頭,可見得這個迷迷得太深,不曉得回頭,於是乎就被『三塗所見綴縛』。「三塗所見」,這個地方講不達自縛,三塗所見就是貪瞋癡,貪心重的與餓鬼道就起感應;換句話說,如果我們要問什麼緣故墮三惡道,簡單的講,貪心重的人墮三惡道。鬼道沒有不貪的,他要不貪他就不會到鬼道去。什麼原因墮地獄道?地獄道是瞋恚。所以,我們無論是看中國或者外國其他宗教,他們也講地獄,我們看到地獄變相圖,地獄裡頭總畫了有很多火,到處都是一片火海,火是什麼?瞋恚之火。你看人一發脾氣、一生氣,臉就紅了,火就往上升,全身都發熱,地獄也自然是這樣的一個相感。地獄裡面,縱然是寒冰地獄,我們要去看,那都是一片火海的樣子。畜生道的業因是愚癡,就是對於是非、邪正、利害都分不清楚,都無法辨別,這種人是愚癡,很容易墮在畜生道。所以,貪瞋癡的見解就是三途的見解,他被三途見解所累贅、所纏縛了。

  【自作禍福。】

  他的果報是自作自受,他能夠享福,是他過去種的善因,他今天造罪業,是他過去造的惡業,因緣果報絲毫不爽。

  【罪識之緣。種之得本。不可不慎。】

  講到『罪識之緣』,我們先要說明,真如本性裡原來沒有這些事情,像六祖在《壇經》裡告訴我們,「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真如本性裡沒有,可是一念不覺,真如本性當中原無此事,然而一念不覺就起了無明,這個無明我們叫它做無始無明,它是因。這個事情在《起信論》裡講得很清楚,無明為因,才現出一個業相,然後以業相為緣,就有境界相出現,再以境界相為緣,就有六粗相出現。無明是個總因,是根本之因,這是我們要曉得的,遇緣它就起現行,就結果,善惡的種子永遠不滅,這個希望大家要記住。俗話說,過去造的罪業太多,現在多做一點好事,我們將功折罪,這是世間人的觀念,不是真的。佛在經裡面跟我們講,善惡種子不能抵消,「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沒有法子抵消,善不能夠代替惡,無法抵消的。譬如說我們種瓜,瓜的種子種下去,種下去之後我們現在不想要瓜,我們想要豆,我們再種一些豆的種子下去。結果長出來之後,瓜的種子還是長瓜,豆的種子還是長豆,不會說後面種的豆的種子種下去,以前那個瓜子都變成豆,沒有這個道理。所以說善惡果報不能抵消。

  那怎麼辦?這個事情麻煩。如果像世間人講還有將功折罪,好像我們還有些指望,現在曉得善抵不得罪,無法來折罪,那我們怎麼辦?幸好這樁事情,因必須要有緣才能結果,因要沒有緣,雖然存在它不會結果。所以,我們佛法常講緣生論,它不講因生,它講緣生,這是很有道理的。因是種子,緣,我們以植物來做比喻,緣則是土壤、是肥料、是日光、是水分;換句話說,它有許多條件統統具足,這個種子才會發芽,才會生長,開花結果。如果這個種子得不到土壤,得不到水分,也得不到肥料,它雖然是個種子,永遠存在就是個種子,它沒有辦法生根發芽。譬如我們以瓜的種子來說,我們把它放在一個玻璃瓶裡,你放上一年,放上十年、一百年,它也不會結出瓜來,為什麼?緣斷了。佛跟我們講,我們曉得這個道理,自己就有希望了。我們過去善惡業種子統統都有,這裡講「罪識之緣」,識就是阿賴耶識,罪就是罪惡的種子,阿賴耶識是含藏識,好像個大倉庫一樣,我們所有種子習氣都藏在這個倉庫裡面。可是它要遇到緣才能起現行,所以講罪識之緣,著重在緣字上,『種之得本』,沒有緣可不行。

  諸位一定要知道,我們每個人十法界的種子統統具足,我們阿賴耶識裡頭有成佛的種子,有成菩薩的種子,有聲聞、緣覺的種子,有人天的種子,也有三惡道的種子;換句話說,在我們阿賴耶大倉庫裡頭這些種子真是無所不有,一樣都不缺乏。但是現在我們希望哪一個種子開花結果?大家一定說我希望成佛,我希望我阿賴耶識的佛種子能夠得到具足的眾緣,開花結果,我們不就成佛了嗎?對,你的想法是正確的。可是你既然有這個想法,你就得曉得如何去做,這個做法,我們有佛的種子,我們就要為這個種子給它加上緣分。種子是親因緣,我們要給它所緣緣、無間緣、增上緣,這個種子必定成就。

  所緣緣就是一心一意在這一生當中希望成佛,有這個願望,這就是所緣緣;無間緣是這個願望不能夠間斷,一間斷就沒有效果了,所以不能間斷;增上緣這關系非常的重要,外面力量的幫忙,最重要的是三寶的加持,這個三寶是講佛法僧。你必須要遇到有佛住世的時候,我們現在雖然釋迦牟尼佛不住世,但是釋迦牟尼佛的經典還存在,只要有經典存在就等於佛住世。我們今天能見到佛的像,見不到他的人,我們能見到他的像,聽不到他說法,我們能夠讀到他的經書,還有這個緣分。佛告訴我們,釋迦牟尼佛的法運有一萬二千年,佛滅度到今天大概有三千年;換句話說,釋迦牟尼佛的法運往後去還有九千年。這就是我們這個緣遇到了,這個機會很難得,常言說得好「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們有了這個緣分。有了這個緣分,一定要認真的去學習,那就是要能夠找到真正的經典,要能找到好的老師來指導,僧就是好老師,還要有好的修學環境,以至於好的同學伴侶,我們在菩提道上一帆風順,這一生就能夠成佛,這是講你阿賴耶識裡頭佛的種子必須要這樣才能成就。

  這是覺悟的人才行,一些迷惑顛倒的人,他貪圖世間名聞利養,就是剛才講的三途所見綴縛。他的貪心增長,愈來愈貪,瞋恚心增長,愈來瞋恚愈重,這麻煩大了。他是把他自己阿賴耶識裡面的地獄種子、餓鬼種子、畜生種子加上增上緣,諸位想想,他來生怎麼不墮三惡道?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在佛法修學稍稍有點心得成就的人,冷眼觀察世間,就曉得世間人,哪個人向哪個方向走,哪個人往哪個道路上走。不必說死了以後再去給他占卜,問這些吉凶禍福,用不著,就在現前他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我們就十分的了解,在十法界裡頭他走的是哪個道路,他往的是哪一個法界去。所以末後這兩句話,世尊在此地警戒我們,說「種之得本,不可不慎」,我們今天起心動念這都是業,不可以不謹慎。下面跟我們講的是「善惡明訓」,經文也分兩段,先講「善惡之喻」,再說「因果不爽」。

  【十惡怨家。十善厚友。安神得道。皆從善生。善為大铠。不畏刀兵。善為大船。可以度水。有能守信。室內和安。福報自然。從善至善。非神授與也。今復不信者。從後轉復劇矣。】

  到這裡是一小段,這是善惡明訓,先講善惡的比喻。什麼叫『十惡』?佛跟我們講十惡是怨家,是我們的仇敵,我們生生世世不能得到安穩,不能明心見性,不能成佛、成菩薩,都是上了它的當,都是被它所害。這十種我在此地簡單把它的名目列出來,第一個就是「殺生」,以瞋恚之心,以愚癡的心、以迷惑的心殺害有情眾生的生命。這是一切惡裡頭最大的一個惡,所以在十惡它擺在第一位,這是最大的惡。第二是「偷盜」,偷盜諸位要曉得,在佛經裡常講的叫「不與取」,就是對方並不是甘心情願歡歡喜喜給你,你把他的東西得來;你或者偷來,或者是搶來,或者是用一種勢力逼迫著他,他不敢不送來,但是並不是他甘心情願的,這都叫做偷盜。像從前,以官府的勢力,像貪官污吏用威力逼迫著老百姓,他家裡藏著什麼寶物一定要獻給他,人家並不是甘心情願,而是怕惹殺身之禍,不敢不奉獻給他,並不是甘心情願,這還算是偷盜。所以偷盜的范圍非常廣大,我們不要以為我們並沒有去偷人家,並沒有去盜人家,也沒做強盜。你要是要挾、威脅,或者是逼迫人不得不向你送禮,不得不向你進貢,統統都算是偷盜,這個裡面所含的范圍非常廣大。第三種惡就是「邪YIN」,YIN欲古人常說「萬惡YIN為首,百善孝為先」,這個真是一切禍害的根源。YIN在佛法裡面講,在家學佛的人禁止邪YIN,什麼叫邪YIN?不是自己的妻子發生關系,全叫做邪YIN,這是很重的罪,學佛的人要曉得,要覺悟。至於出家的,那是完全禁止,出家戒是把這個列在第一條。一般的戒律是把殺生列在第一條,我們要曉得它的用意不相同。

  第四種惡就是「妄語」,妄是不實在,欺騙眾生。你欺騙眾生當然是有目的,是為達到你自私自利的一個目標,你才以妄語欺騙眾生,這是口業。第五是「兩舌」,兩舌是挑撥是非,使兩者不能和睦,兩者從此斗爭,你在旁邊取利,這個也是重罪。第六種是「惡口」,惡口是言語粗魯、難聽,我們叫惡口,這也是語業的一種。第七叫「绮語」,绮語我們一般講花言巧語,其目的也是叫別人上當,也是欺騙別人,為著自己的利益。绮語的范圍也是非常廣大,包括一切譬如說YIN亂的這些歌舞、戲劇,拿現在來講電影、電視可以說都包括在這些地方。很能夠動人心,可是它的結果是叫人邪思,叫人心裡面起殺盜YIN妄這些念頭,誘導你起殺盜YIN妄的念頭,凡是這一類的小說、歌曲、舞蹈、戲劇,統統與這個都有關系。過去有學生念電視廣播系,學了佛之後問我,他說我們從事這個行業,造罪業很重,以後我們怎麼辦?我就告訴他,電視廣播沒有罪,它有什麼罪業?它像水一樣,水沒有罪,水可以載舟,水也可以覆舟;電視廣播這個事情,可以害人,也可以利益眾生,你從事這個行業,你只要不害人就是了。為什麼不利用這麼好的工具去弘法利生,去勸人為善?如果你所編的歌曲、舞蹈、戲劇都是勸人為善的,那你就有無量功德。這是太好的一樁事情,別人要想修這個福報還沒有地方修,你有這個機會修大福報。所以不必畏懼,我們的心正、行正,我們利用科學最好的工具來規過勸善,來弘法利生,來教導別人斷邪思、起正見。

  這個四種屬於口業,後面三種屬於意業,意業是起心動念,貪心、瞋恚心、愚癡心。貪是貪求,瞋恚總是貪不到才發脾氣、才發怒,貪與瞋都是起於愚癡,如果你要是把事理、真相真正明白,你怎麼會起貪瞋?愚癡就是一切真理不能夠通達明了。「此十」,這個十條「乃是性德之賊」,是妨害我們真如本性萬德萬能的,所以我們稱它作賊。這是我們本性之怨家,這是真正的怨家,世間有什麼人跟你過不去,有過節,那都是小小誤會,算不了什麼,那不是真正的怨仇。你要知道,這十種是你真正的怨家。你想想看,你現在對這十種,你把它看做好朋友還是把它看成怨家?如果你把它看成好朋友,那你就上當了,你免不了生死輪回,你沒有辦法擺脫造業受報。為什麼?你被這十個怨家所控制,換句話說,你已經沒有自己,你想想對不對?被這十個怨家挾持住了,處處聽命於它,你身體受它擺布,這就是佛在經上常講的「可憐憫者」,真可憐!無始劫以來我們都被『十惡怨家』蒙蔽了,把它當作自己最好的朋友,我們自己的身心受他的擺布自己不能覺知,你想這多麼可憐。若不是世尊大慈大悲一語道破,點醒我們,我們什麼時候才能覺悟?什麼時候才能夠發現它是我們的怨家?我們上了它的當,吃了它的虧。

  佛再教給我們『十善厚友』,不但是好友,而且是交情最厚的好友。他對我們交情厚,我們沒有放在心上,這個錯誤。「十善」也是人人有的,翻十惡就是十善,翻是反過來,十惡的反過來就是十善;換句話說,不殺生這是善,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無貪、無瞋、無癡,十惡翻過來就是十善。十善是厚友,是成佛之正因。我們要想成佛要先修十善,佛在經裡面講,人乘是秉五戒,天乘是依十善,人天是成佛的基礎,因此五戒十善是成佛的正因。佛在此地把它當作友來看待,「友」有助力,有道義,朋友之相交就要互相的幫助,有困難的時候要互相扶持。「厚友」,交情很厚的,這個朋友在你苦難的時候幫助你他會更盡心,甚至於不顧自己身家性命要來幫助你,要來援助你這個苦難,這叫厚友。

  過去佛在世的時候跟我們講過一個故事,這是經典上所說的。佛講在迦葉佛的時候,這都是古佛,都在釋迦牟尼佛之前,迦葉佛的時候,有一個做陶器的人家,他的名字叫歡豫。這個人非常仁慈、很和愛,非常孝順,人很賢明,所以這個地方上的人對他都非常的稱贊,也都很推崇他、尊敬他。在同一個地區有一個修行人,這個修行人是一個梵志的兒子,梵志是印度修行人的通稱,他的名字叫華結。這兩個人交情非常之厚,勝過自己親兄弟。有一天他們一塊在水邊洗澡,看到一棵大樹,歡豫就說,聽說迦葉佛在這個地方,我們應當去拜佛。就跟他講,佛不常出現在世間,所謂是人身難得,佛法難聞。這是歡豫提議的,迦葉佛在那裡,我們兩個人一道到那裡去拜佛,就帶他到佛前面。到了迦葉佛的場所,到達的時候歡豫就頂禮拜佛,向佛請法,而華結站在一邊,也不理會,也不曉得去禮拜。歡豫看到他這個樣子,業障太重,就求佛講講開示使他開悟。迦葉佛非常的慈悲,就說法開示,華結開悟了,悟了之後這才來拜佛。

  這兩個人歡歡喜喜回去以後,兩個人就想,我們還是出家好了,我們跟佛做弟子,我們出家學佛去。華結就說我可以出家,為什麼?他沒有什麼牽累,他說我應當為沙門。歡豫就把他這個願望跟迦葉佛說了,迦葉佛就給他授記,給他剃度,給他受戒,告訴他說,你在億歲之後,就是一億年以後,你會生在兜率天,再下降到世間來成佛。歡豫說我因緣緣分不如你,我家裡還有年老的父親、母親沒有人照顧,我雖然想出家,但是緣分不夠。但是華結之能夠學佛、之能夠出家都是他這個好友勸他、幫助他的,經上釋迦牟尼佛就告訴我們,他說歡豫是什麼人?就是現在的阿難,華結是誰?華結就是我自己。說明了他們在過去生中是好朋友,他今天能夠成佛,在迦葉佛的時候得阿難的幫助很大,所以他先成佛,阿難反而變成他的弟子,為他的侍者。我們這個經是《阿難問事佛吉凶經jump》,你看佛跟阿難的關系是生生世世的關系,不是一生的關系,而是生生世世的關系,像這種情形我們都要曉得。

  我們曉得佛跟阿難是生生世世的關系,我們眼前所見到的親人,我們的父母、妻子、兒女、師長、同學、朋友,不偶然,也是生生世世的關系。所以要是一旦覺悟了,肯定了這是生生世世的關系,好像交情突然又不曉得厚了多少倍,又不知道親切了多少倍。眾生的確是迷惑顛倒,一投胎,把過去生中的事情忘得一干二淨。佛有六通,佛有天眼、有宿命通,一切眾生生生世世的情形他老人家都知道的清清楚楚。這是講厚友照顧才是真正的周到。

  『安神得道,皆從善生』,「安神」就是我們現在這個心,神就是精神,我們現在的心很安,我們的精神很愉快,這是講我們現前的果報。「得道」是講後來,我們明心見性,我們證得一心不亂,我們成佛、成菩薩,這是得道。現在我們得到的平安,身心之安穩,將來我們能夠得道,諸位要曉得,「皆從善生」,從哪裡得來的果報?是從行善來的,這個善就是修學十善。但是諸位要曉得,在這裡我提醒大家一句話,斷惡修善要建立在智慧的基礎上,而不是感情的基礎上。為什麼?感情的基礎上修十善那不是真正的善,一定要建立在理智的基礎上。底下佛說了幾個比喻,『善為大铠』,铠是盔甲,古時候打仗,士兵穿的這些鐵甲,沖鋒陷陣,能夠抵御刀兵;現在事實上還是一樣,你看現在的戰爭,在第一線沖鋒的都是用戰車、裝甲車,裝甲車也就是大铠。佛跟我們說,善是我們真正的大铠,我們能夠修善,我們在什麼地方都沒有恐懼,可以勇猛精進。『不畏刀兵』,就是怎麼樣的危難我們都不怕。所以心地純善之人總是逢凶化吉,遇難成祥,他所在之處總是吉祥的,這就是修善的果報。『善為大船,可以度水』,這也是個比喻,善好像是大船,有了船就可以渡水。所以我們有了善,就能夠把自己度到菩提涅盤的彼岸。

  『有能守信,室內和安』,假如有人真正能相信,能夠守得住,依教奉行。室是你的家室,你的家室一定和安,一家和睦,歲歲平安,年年如意,這個福報自然就是年年如意。我們世間人一到過年的時候都是說恭喜,總是說幾句吉祥話,「歲歲平安,年年如意」,這兩句是歌頌、祈求的話,如何才能夠真正做到?必須要修善,只要你能夠修善,你必然是福報自然,室內和安,歲歲平安,年年如意。『從善至善』,從你的善心到你的善行,『非神授與也』,不是神給你的,是你自己把這個道理明白、通達之後,你信得過你才肯去做。你種善因後來一定得善果,「從善至善」也可以說從善因到善的果報,不是神給你的,是你自己修自己所得到的。『今復不信者』,你要不相信這個道理,你要不相信這個事實,你還去作惡,作惡希望能得善報,哪有這種事情?作惡得惡報,你現在還在更加作惡,你將來所得的惡報是更加嚴重,『後轉復劇矣』。

  後面這段佛跟我們講「因果不爽」。

  【佛言。阿難。善惡追人。如影逐形。不可得離。】

  這是從比喻上說。

  【罪福之事。亦皆如是。勿作狐疑。自墮惡道。】

  善惡果報就像影隨著人的形一樣,沒有法子離開。你千萬不可以疑惑,你要再疑惑是『自墮惡道』,不能怪別人。

  【罪福分明。谛信不迷。所在常安。佛語至誠。終不欺人。】

  佛不會騙我們的,『善惡追人』,在此地我們跟諸位也做一個簡單的解釋。「善惡報應,追逼於人,如影之不離,不能避免」,真是緊貼著你的身邊,沒有法子。下面我們舉一個事證,這樁事情是記載在《歷史感應統紀》與《神僧傳》裡頭,就是悟達國師的公案。這樁事情是出在漢景帝的時候,這在漢朝也算相當興盛的一個時代,在歷史上有記載,是在前漢。我們中國的政治,歷史上有兩個時期是非常開明,就是政治辦得很好的,在漢朝就是文景,漢文帝、漢景帝,這是政治最賢明的一個時代;後來有貞觀之治,就是唐太宗以及唐明皇的初年,就是貞觀、開元,這都是在我們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賢明的政治。當時景帝有兩個大臣,一個是袁盎,一個是晁錯,這兩個人是冤家對頭,雖然在朝廷裡面,他們兩個見面都不講話的。吳與楚這兩個地方,吳就是現在的江蘇,楚是現在的湖南,這兩個地方反叛。這個事情是在公元一百五十四年,距離古時候封建還不算太遠,秦統一之後就不再有這個封建了,中央政府的確是有權力來統治全國。在這個之前,晁錯曾經請削諸侯地,不要讓諸侯所轄的土地太大,因為太大怕他造反,中央控制不了,他曾經有這麼一個建議,皇帝采納了。這個時候地方上的諸侯,因為皇帝要削他們的地,當然他們心裡很不痛快,所以吳、楚就藉這個機會來造反。於是乎袁盎他就假公濟私要來報他的私仇,說吳、楚反完全是因為晁錯請削諸侯地而起的。皇帝問他怎麼辦?他說很容易,只要把晁錯殺了,斬錯謝吳國,這個事情就了了。皇帝也是一時糊塗,真的就把晁錯殺了。

  可是袁盎以後因為別的事情得罪了梁王,為梁王所怨被殺,這就是殺人的果報。進饞言,饞錯之報尚不止此,他害了人家,自己以後也被殺了,可見得這個果報我們一般講現世報。可是到後來出現這麼個事情,唐朝的時候有個出家人叫知玄,就是悟達國師,這裡頭關系人有個迦諾迦尊者。唐朝知玄法師在沒發達的時候,在路上遇到一個出家人,這個出家人好可憐,害了病,好像害的皮膚病,全身都是紅腫潰爛,那個氣味之難聞,別人聞到這個氣味都走得遠遠的,不敢接近他。他很慈悲,看到這個出家人好可憐,就常常去照顧他,給他飲食,想方法去找醫藥來治他的病,照顧這個可憐的出家人;而且時間很久,因為他那種病不是一天、二天能治好的,是很長的一段時期。這個害病的出家人看到這個人不錯,心地很誠懇,我這樣不好的脾氣,故意找他麻煩,他都不生氣,他都常常來照顧我,很難得。以後漸漸身體好了他就跟他告別,告別的時候跟知玄說,你以後有大難的時候,你到四川某一個地方來找我,就是到四川彭州你來找我,到你有大難的時候你來找我。他也無所謂,也沒記在心裡頭。那個可憐的生病的出家人是什麼人?是個阿羅漢,就是迦諾迦尊者,是他變化的,換句話說,來試驗他是不是真的有慈悲心。結果試驗他,他的確是有慈悲心,所以臨走的時候就交代他。

  以後知玄法師住在安國寺,這是唐朝懿宗的時候,是唐朝第十八代的皇帝,公元八百六十年到八百七十四年。皇帝對於這個法師非常尊重,封他為國師,法師講經,皇帝常常來聽經,所以那時候他的聲望、地位非常之崇高。皇帝送他一個沉香寶座,很大的,我們講太師椅,這個太師椅的質料是沉香雕的。諸位想想,沉香價值太貴了,最好的檀香,放到水裡面都沉下去,叫沉香。我們曉得今天在台灣一斤沉香恐怕要好幾萬,還不太容易買到,台灣沒有,從前從越南那邊可以能夠進口一點點,價值非常之高。你想一個太師椅那要多少,差不多要上千斤的沉香,沉香很重。皇帝送個沉香寶座,他很得意,我是皇帝的老師,傲慢心起來,貢高我慢。這貢高我慢的心起來,忽然膝蓋上長了個人面瘡,就是這個瘡的樣子就像一個人頭,有眼睛、有鼻子、有嘴巴,而且你喂它吃東西它還會吃,痛苦不堪。他是皇帝的老師,誰不尊重他,但國家第一流的醫生名醫來對他都束手無策,沒有法子治得好。有一天他忽然想到,從前那個和尚跟我講,我有大難的時候到四川彭州去找他,我現在遭了難,這要送我的命,於是乎他就去,到四川彭州找到他了。找到他之後才曉得他是個阿羅漢,原來從前是阿羅漢化身的,不是個普通人。

  迦諾迦尊者就告訴他,他說我這個地方有很好的泉水,你這個瘡一洗就好了。到第二天,山上有個童子就帶他到泉水旁邊,他剛剛要拿泉水來洗瘡,忽然人面瘡開口說話了。他說國師,你是漢朝袁盎轉世的,今天這個鬼變的瘡,我就是晁錯。當初在東市我被腰斬,我的怨恨一直到今天都沒有消失,我生生世世都想來報復你。可是你到第二生就出家,出家做和尚,你的戒律很清嚴,有護法神保護你,我沒辦法,不得其便。從那個時候起你已經轉世轉了十世,轉了十次,你十世都做高僧,我十世天天就在你周邊,想找你的麻煩我沒有辦法下手。今天你被皇帝所尊重,皇帝送你沉香寶座,你一念歡喜心起來,一念貢高我慢,這個心起來護法神走了。護法神護的是法,護的是你心地的清淨,你有一念貢高我慢,護法神不護持你,那我就得方便,沒有人保護你我就來了,我就來要你的命,要來報仇。今天承蒙迦諾迦尊者以慈悲三昧水來解冤釋結,我也願意接受,我也很感謝迦諾迦尊者。從此以後,我們的冤仇到此就解掉了,我以後也不會再來報復你,也不會再來找你麻煩。他就走了,他把這個水一洗這個瘡就好了。

  從這個典故當中,一直留下來到今天,在我們本省常常盛行拜忏,拜什麼忏?慈悲三昧水忏。這就是講悟達國師十世高僧,迦諾迦尊者是以慈悲三昧法水來洗,就是替他解除,現在留下來的《慈悲三昧水忏》就是這麼來源。拜水忏,主要的就是解釋怨結,就好像打官司一樣,兩方面是冤家對頭,請迦諾迦尊者來給他解除,給他化解。如果兩方面都同意,這個冤仇就解除,水忏的意義是在此地。所以水忏是消災,也就是解結,解釋怨結而做的法事。在當時,這是一樁事實。我們從這個地方就曉得「善惡追人,如影逐形,不可得離」,同時我們從這樁事情也能夠覺悟到所謂「冤家宜解不宜結」,我們跟人不要結冤仇。我們如果真正有智慧,聰明的話,我們要跟人家解冤仇,不要跟人家結冤仇,結冤仇這個事情麻煩透了,結下去之後以後很難化解。

  在我們中國歷史上還有一個人,我順便跟諸位提到這個事情。梁朝的時候有個人叫庾诜,上面是朝代的名字,梁朝,叫庾诜,在歷史上有記載。他曾經用船裝米裝了一百五十石,大概是運到別的地方去賣,這個米是他自己的。這個時候有個人,大概也是個熟人,因為他有船出去,人家有三十石米,他說你這個船還可以裝,還能容納得下,我這三十石就附在你船上也給我運到那個地方去。他是個好好先生,好,沒問題,你的米就上我的船。船到那個地方去,這個寄米的人他無賴,他說庾先生,我寄給你船上是一百五十石,你自己只有三十石。諸位想想,這成什麼話?這太不公平了,真是做了好事沒有得好報。可是庾先生這個人度量真大:好,你一百五十石,你就拿一百五十石去好了。他就送給人,一句話都不多說。

  還有一次他的鄰居,當然也是個好人家,他曉得,有別人誣告說他是個賊,偷了人東西,官府要判他的罪。他派一個學生寫了封信帶了些錢,到官府裡面去賠償,人家損失多少東西賠多少,所以官府也就不治罪,把這個人就放掉了。這個人回來之後,曉得是庾诜幫他的忙,非常感謝他。庾诜就說,我不是為了要你感謝,我是同情、憐憫天下無辜的人,除非我沒見到,我見到一定要伸援手,一定要幫忙,我不是希望你來感謝。他到晚年,他學佛非常虔誠,六時禮拜,念《法華經》,每天念一部,求生淨土。臨終的時候他是自知時至,同時很多人聽到空中有聲音說「先生已生彌陀佛國」。

  諸位想想,這樣的人在世間人看他是個傻瓜,實際上他占了很大的便宜,他自己真正修到了清心寡欲,大慈大悲。而在一生當中學佛有成就,畢竟能夠往生極樂世界,從此之後不再六道輪回,不再受人間這些苦難。像這些,是中國正史上所記載的,我們應當要相信,鬼神之事的確是有,因果報應的確是不爽。所以說「罪福之事,亦皆如是」,佛勸我們決定不可以懷疑,你要懷疑那你是『自墮惡道』,你不能夠「責聖咎天」,不能怨天尤人,你要怪你自己不相信聖教,你才會落得這樣的下場。所以,佛勸我們『罪福分明,谛信不迷』,谛就是谛實相信,要實實在在的相信,要真正的相信,不可以被這些邪說所迷,不能被一般人言所誤。我們要相信佛的話,佛不欺騙我們,佛的言語是真實的,佛是有什麼說什麼,他也不會增加一點點,也不會減少一點點。所以佛是如語者,《金剛經》裡面講的,「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我們不相信,我們信誰?「所在常安」,只要我們「罪福分明,谛信不迷」,無論在什麼地方我們常常都能得平安,我們都能夠得到幸福。最後這兩句說的太懇切了,『佛語至誠』,佛的言語是誠懇到了極處,『終不欺人』,絕不會欺騙一個人。到這個地方是一個大段落。

  下面是跟我們講「三寶難逢」,到這裡是個段落。今天四點鐘為北醫的一個同學,他是坐化在台北市最高的山,就是七星山的山頂,他的屍首七天七夜都是盤腿合掌而沒有倒下來。年歲雖然很輕,他是志願出家,家裡面原先是不贊成,到每個寺廟,寺廟也不敢收他,所以他自己就在七星山上坐化了。現在他的父母也很感動,他的同學、朋友看到都因他而信仰了佛法,可以說他這次是度了不少人。他父母為了滿他的願,來求我,希望我給他剃度,以出家身分來給他安葬。我現在要到殡儀館去給他剃度,舉行剃度的儀式,明天送他入土。他在往生的第三天曾經在我們圖書館出現,我們圖書館館長,另外還有幾個人都看到他,都跟他打招呼,但是他一句話不說,就是沒有說話,跟平常就是有這麼一點不同。我們倒茶給他,在從前他總是說謝謝,或者說阿彌陀佛,這一次人家倒茶給他,他也沒有講話。這是我們俗話講靈魂出現在我們圖書館,他在圖書館聽了幾年的經,對圖書館這個道場很戀慕,依依不捨。這個是神識出現的一個事實,就是在這幾天,我們大家親眼見到的,如果這個要不相信那就沒有法子了。

  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第五集)

  198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5-006-0005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jump》第五講,經文第二頁倒數第二行,「佛復告阿難」從這個地方起。

  【佛復告阿難。佛無二言。佛世難值。經法難聞。汝宿有福。今得侍佛。】

  到這個地方是一小段,在前面我們曾經讀過,世尊訓誡我們應當要破除迷執,這是這章裡面最後的囑咐,也是勸告。如果我們以一般經文的例子來說,這段可以說是第一大段裡的流通分。再告訴阿難尊者,『佛無二言』與前面「佛語至誠,終不欺人」互相照應,這就是說明佛的言語是真誠的,決定沒有妄語。像《金剛經》裡面所說的,如來所說的是真語者、實語者(真就是不妄,實就是不假)、如語者(如就是如其事實)、不妄語者、不诳語者。這是《金剛經》裡面告訴我們,佛的言語是五種的真實語,決定沒有欺騙我們。佛說這些話無非是要我們對他信任,能夠相信他所說的這些道理、事實,因為有許多理論與事實不是我們凡夫常識所能夠理解的。這幾句經文裡面的含義都相當的深廣,我們在表解裡面跟諸位細細的來介紹。

  這是第一段,「三寶難逢」裡面有兩段,經文都不長,第一段說「宿有福田得逢佛法」。由此可知,如果過去世沒有福田,就不容易遇到佛法,遇到佛法的確是不容易。在此地,我們先說明什麼叫做福田,經典裡面常常講的三種福田,第一種叫「功德田」,第二種叫「報恩田」,第三種叫「貧窮田」。所謂「田」是代表能夠生長的意思,譬如我們人間五谷雜糧都是從田地裡面生長的。我們求福,福從什麼地方長?哪個地方能夠生長福報,我們就叫它作福田。所以世間人要求福就要種福田,種福田才能夠得到福報。福田有三種,這三種我們都必須要曉得,三種福田統統都種,你福報就很大,你的福田就非常殊勝。世間人往往在三種福田裡面缺乏功德福田,後面這兩種世間有,所以只有佛弟子修的福田才是圓滿的,才是真實的。

  當然這三種福田裡面,最重要的是功德,功德是什麼?底下簡單跟諸位說明。「勤修三學三慧」,勤是要很勤奮、要精進、要不退轉,三學是指戒、定、慧,三慧是講聞、思、修。三學是在佛法裡的基本功課,從初發心一直到等覺菩薩都不能夠離開。三慧完全是菩薩所修的,三慧是要以三學為基礎;換句話說,三學有了成就才有三慧,這是唯獨佛法裡面才有。小乘佛法有三學,沒有三慧,唯有大乘佛法裡面才具足三學、三慧,這是真正的福田,是無漏的福田。圓滿之後,這是成佛,佛我們稱他作無上福田,再沒有比這個福田更高的。

  另外一種就是報恩田,報恩是孝順父母、尊敬師長,師長就是我們的老師。因為父母於我們的恩德很大,我們的身得自於父母,父母對我們有養育之恩,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這個身體,所以恩德非常之大。其次就是老師,老師是我們慧命的父母,我們能夠開智慧,我們能夠得到學問、技能,是老師教導的,所以老師的功德跟父母是一樣。在佛法裡面講有生身父母,這就是我們自己父母,有法身父母,法身父母就是老師、是佛菩薩、善知識,我們自己的老師,我們從他這個地方才能夠開智慧,證得清淨法身。所以老師是我們智慧的父母。這兩種恩德最大的,我們一定要報父母、師長之恩,報恩裡面包括的境界非常廣大,佛在一切經裡面常常教導我們。

  第三種叫貧窮田,貧窮田就是世間有一些沒有福報的人,受貧窮,遭遇到苦難,一切苦難的眾生。我們見到他,我們應當盡心盡力去幫助他,這是我們的福田,在這裡修布施,財布施得財富不缺乏。世間人他不曉得這個道理,自己有財富的時候不能夠捨,到自己財富盡了,想布施又沒有能力,這都是愚癡。富貴,佛法、世間的宗教、學術都說是命中注定的,命中注定的就是福田,就是你前世所修的,前世所修這一生一定有收獲。果報這樁事情,在一切經裡面跟我們說,報的時候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叫現報,現報就是在我們這一生當中就能夠收到果報,這叫現報。第二類是來生受報,叫生報,生報就是第二世。譬如說我們過去一世所修的福,這一生我們得到了,這種就叫生報,生報就是第二生。第三類叫後報,後報時間就很長,可以說從第三世到無量劫都是屬於後報。

  種的因大概在阿賴耶識裡面是不會消失的,善的業因將來一定得善的果報,惡的業因必然得惡的果報,這是因果定律,古德所謂「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時辰就是所謂的機緣沒有成熟。在三類果報當中必定會遇到這個機緣,不定是在現世、是在來世、或者是在後世,遇到了一定會起現行,也就是說它是會結果的。所以佛門裡頭才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眾生在造作的時候他迷惑顛倒,不曉得因緣果報絲毫不爽,他不曉得這個道理,所以他任意的在造作。到果報現前他害怕了,這時候害怕有什麼用處,無濟於事。而菩薩是個覺悟的人,他曉得這個道理,所以他對於造因就非常的慎重。

  同時我們還要知道一樁事情,佛法裡面所說的,財為五家所有,所以財富是不容易保得住的。這樁事情我們自己如果冷眼來觀察,就看現前世間這些富貴人家,你去看他的富貴能保多久?在一般講,可以說是大多數,大概總有十分之七、八,他的富貴所保持的時間很短,只有幾年,或者十幾年、二十幾年。我們可以看他發達,發財了,也看他倒下去。在從前君主時代,帝王時候有,如果你犯罪了會抄家,把你所有的財產沒收,有這個情形。但是在民主社會之下還有其余的四種,譬如說有盜賊,被強盜偷去,搶去了,這個不是你所有的。另外兩種就是大火燒了,或者是大水所淹沒,你的田園被水淹沒,你的工廠被大火燒了。還有一種情形就是敗家子,敗家子大概都是來討債的,來報怨的,他生在你家裡,一定要把你的財富敗得干干淨淨,他才肯罷休。所以佛跟我們講,財為五家共有,不要認為財富是自己的。

  可是聰明的菩薩他有辦法永遠能夠保持著財富,那就是他曉得福田,他會種福。一個人如果能夠盡心盡力的培植福田,他的福就享不盡。譬如說一般他命中財富現前的時候,他曉得自己享受,他不曉得再去種福,他命中的財富保存不久;如果一到手,他就種福,這個不久的財富就變成長久的財富,這是世間最聰明的人。我們世間人看這個人,這個人好像是傻瓜,在佛法裡面來講,這個人是最聰明的人。所以有許多晚年學佛的,明白佛法的道理,自己都很後悔,年輕的時候有勢力、有財富、有能力,不曉得種福,到晚年受貧窮之苦。這時候想修福報,沒有財力,體力也衰了,心裡面雖然有這個願望,力量上做不到。這個就是明明福田在眼前,他捨棄了,實在是非常可惜的事情。這是給諸位解釋福田,我們要認識清楚。真正明白的,盡心盡力的去培植福田,在這個地方我可以舉一個例子給諸位說明。

  在我們中國歷史上,可以說福報最大的就是孔老夫子,這大家都曉得。你看孔夫子從他老人家起,一直到今天七十多代,他的家不衰,這就是他種的福田種得太大了,他是三種福田都具足,所以他的家道不衰。其次諸位曉得,宋朝有個宰相范仲淹,這個人在我們中國歷史上可以講是僅次於孔子,因為他的家一直到民國初年他的家道還不衰,他的子孫世世興旺。那就是范仲淹所種的福田太大,他是盡心盡力的幫助別人,真正做到他自己所說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兩句話是他說的,而且他自己真正做到了,這是很難得的。有許多人他說得到做不到,范仲淹先生說到做到,而且他是平等的。我們讀歷史,歷史上所記載的我們能看得到,他做宰相,將他自己所有的收入供養他的宗族以及社會上貧寒、清苦的這些子弟,一共有三百多口,靠他的薪水吃飯。這三百多口的待遇是一律平等,這個很難得,不是說自己穿得比別人稍微好一點,吃得也比別人好一點,不是的,一律平等。他收養的清寒子弟,他給他們吃什麼,他自己一定吃的什麼,給他們穿什麼,他自己一定穿的什麼,這一點了不起。

  所以一個家道之興旺,歷久而不衰,一定有它的道理,諸位要是細細的去讀歷史你就了解。這個道理不深,一看就明了,問題在乎我們自己有沒有心,我們自己願不願意這樣去做。如果我們自己能夠存古人之心,能夠修仁德之事,我們的果報必定能夠保持長遠。不但經訓如此,歷代的事實可以給我們做證明,可見得佛菩薩所說的的確是真的。後面是講我們應當供養的,於「應供養者供養之,則能受諸福報」,我們就可以能夠享受到這個福報。

  下面則是講「三寶難逢」,第一段就是剛才所說的「宿有福田得逢佛法」。「佛無二言」我這裡舉出《金剛經》所說的,剛才我已經講過了,不再多說。我們看『佛世難值』,「佛世」就是講佛出現在世間,「值」當作遇到講。我們也在人道,得人身在人道,在人道遇到佛出世,這是非常難得希有之事。此地我們引經跟諸位談談這個問題,經上所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這兩樁難我們今天都得到了,可見得這個機緣的殊勝。佛經裡跟我們講人身難得,它舉了幾個例子,第一個說「須彌穿針」的比喻。須彌是須彌山,這兩個字是印度音譯過來的,中文的意思叫妙高,就是在這一個地區最高的山,就叫做須彌山。這個地方講的須彌是說我們這個小世界,也就是講我們太陽系,我們太陽系裡面最高的山,稱為須彌山。如果就地球來說,我們地球上最高的山,大家曉得是喜馬拉雅山;我們台北市最高的山,就是台北市的須彌山,台北市最高的山是北投的七星山,這是台北市最高的。從這個高山上,不要說那個大的山,就說我們台北市的小須彌山,這小的地區的高山,從那個高山上放一條線下來,山底下放一根繡花針,諸位想想那一條線放下來,剛剛好穿在針孔裡面去,這個機會有多少?

  不要講須彌穿針了,現在我們市區大樓很高,四層樓、五層樓不算高,就算從四層樓上放一條線下來,在樓底下放一根針,你去穿穿看,你拿一萬條線你去穿,看看有幾條線你能夠穿進去。佛給我們說,人失掉人身之後,就是你死了以後,死了以後當然還會投胎。到六道去投胎。可是六道雖然只有六大類,你來生要再得個人身,就好像須彌山上放的線恰恰好就放到針孔裡面去,你看看就這麼巧的事情,這是比喻人身難得。佛給我們講這個,也許我們說哪有這麼難!看看前面「佛無二言」,我們要相信,佛絕不說假話,就是這樣難。

  第二個比喻也是佛說的,「盲龜浮木」的比喻,盲龜是眼睛瞎了的烏龜。這是講大海,海裡面有塊木板,木板上有個洞,瞎眼睛的烏龜在大海裡頭,頭一伸,剛剛好就伸到那個木板洞裡。諸位想想,這個跟那個須彌穿針是一樣的難,實在講不容易碰得到。第三個比喻,是釋迦牟尼佛在只園精捨,只園精捨那時候在蓋房子,佛到工地去參觀,看了之後他就在地上抓了一把土,然後把這個土撒在地上。學生看到之後就問佛,佛就反問學生說,他說你們看,這個土撒到地上,現在指甲裡還留著一點土,是我指甲裡的土多還是大地的土多?這不用說,當然是大地土多。佛就說了,他說一切眾生失掉人身之後不能得人身,就像大地土,失了人身第二世還能夠得人身,就像指甲上的土。指甲上的土與大地上的土,諸位想想,那是成什麼比例,說明了人身難得。

  同時就在只園精捨看到一群螞蟻,佛看了之後笑一笑,佛也不輕易笑,一定是有原因的。弟子就問,佛看螞蟻為什麼笑它?佛說這群螞蟻太愚癡,太可憐了。它墮在螞蟻身是七尊佛出世之前,現在七尊佛都過去了,我們如果說一尊佛是三個阿僧只劫,七尊佛最低限度就是二十一個阿僧只劫,它還是個螞蟻。不是說螞蟻壽命有這麼長,不是的。它死了之後又投螞蟻胎,生生世世都做螞蟻,所以七尊佛出世,它還沒有辦法離開螞蟻身得別的身去。這就說明了畜生的愚癡,愚癡它就守定那個身就是它自己,因此它死了之後再受身還是這個身。這種情形我們要曉得,人身難得,的確是難得。

  得人身有什麼好處?得人身容易解脫,換句話說,六道裡面學佛,以人道最適合,為什麼?常言說得好,「富貴學道難,貧窮學道難」。我們拿世間來說,世間富貴人家你叫他來學佛,你叫他來聽經,他受不了。他有時間吃喝玩樂去了,你叫他規規矩矩坐在這裡坐兩點鐘聽經,對他來講是太苦了。所以富貴人家把學道這個事情疏忽掉,不曉得這裡面的功德利益,他享樂去了;而貧賤人家想學道,他三餐飯都吃不飽,他要忙著去工作,賺點錢圖個溫飽,沒有時間來學道。人間如此,六道又何嘗例外!天人好比是富貴人家,他把修道這個事情疏忽了,三惡道太苦,就好像貧賤之家,想學道沒有機緣,唯有人身最適合。因此,諸佛示現成佛都在人間,這是個很顯明的證據。諸位去看《大藏經》,十方三世沒有例外的,成佛一定是在人道,沒有說在天道成佛的。那就是說明人間最適合修行,最容易覺悟,好比小康之家,他也不太富貴,但是也能夠有一個溫飽,所以他可以安心來學道,他能夠有成就。

  『佛世難值』,這就講到佛法之難聞,佛法為什麼難聞?我們看這裡。我們要想聞佛法,首先一定要有佛住世,釋迦牟尼佛現在雖然不住世,他的經典還留在人間。在這裡我們能看到,一尊佛他修成功要三阿僧只劫才修成。阿僧只是個數目字的單位,這個數字是天文數字,你們諸位要想了解這個數字有多大,你去讀《華嚴經》。我們中國數目字的單位是從個、十、百、千、萬、十萬、千萬、萬萬,萬萬是億,是十進位的單位。印度人計算單位不是十進位,它是倍倍而增,而且它的數字單位,在我們中國大概只有二十幾個,印度計算數字單位有一百多個單位。阿僧只是最後十個大單位數字裡面的第一個,往後還有九個。過去曾經有些大專學生們來計算過一個阿僧只是多少,那是以我們中國的兆為單位。我們講百、千、萬、億,萬萬為億,萬億為兆,底下是一個兆字,兆上面叫萬兆,萬萬兆,萬萬萬兆,上面有八個萬字,萬萬萬萬萬萬萬萬兆才是一個阿僧只。是三個阿僧只,還不是阿僧只個年,諸位看看這是劫,劫又是一個大數字。佛經裡面有好多種講法,最普通的一個講法是講人壽,人的壽命最短的時候,就是一般的壽命最短是十歲,每一百年加一歲,每過一百年就加一歲,這樣加到八萬四千歲,到頂頭了。然後再從八萬四千歲往下面減,也是每一百年減一歲,又減到十歲,這樣一增一減叫一劫,拿這個做單位。三阿僧只劫,這個數字是天文數字,這麼長的時間才修成,成一尊佛。

  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他老人家滅度之後到現在,依照我們中國的算法有三千多年,釋迦牟尼佛的法運有一萬二千年,已經過了三千年,法運還有九千年;換句話說,在這一萬二千年當中都可以說是有佛世。有佛世有一萬二千年,這個時間滿長!其實很短,為什麼?你要想想,這一萬二千年之後沒有佛,佛的經典不在人間,沒有了,要等底下一尊佛出世我們這個世間再有佛。底下的佛是誰?彌勒佛,彌勒現在是菩薩,等到他出世的時候我們世間才有佛。彌勒什麼時候出世?《彌勒下生經》裡面佛告訴我們,五十六億年後出世,不是現在。五十六億年後出世,諸位想想,釋迦牟尼佛的法運只有一萬二千年,彌勒佛要五十六億年以後才出世,「有佛世極短,無佛世極長」,這兩句話要記住。你才曉得「佛世難值」,真正不容易遇到。

  遇到佛世,才有得度的機會,我們在此地簡單的來說,見佛利益是聞正法依解脫。佛的智慧、福德、神通都不可思議,遇到佛,佛是我們最好的老師,你要遇到他,你所聞的當然是正法,純正之法。不像後世,佛不在世,後世雖有祖師大德,他並沒有成佛。他沒有成佛,他依照佛的經典來跟我們講解,他自己還沒有成佛,他講解是不是完全正確就很難講了;雖然是正確,總比佛自己親口說要隔一層,能夠與佛同時在一起,這個福報是最為殊勝。我們雖然沒有這個機會,但是我們還是很幸運生在末法的初期,我們現在生在末法的初期。末法初期佛的經典還能夠完整的保存在人間,我們依據經典裡面的理論、方法來修學,還可以證果,這是不幸當中的大幸。

  『經法難值』,經是經典,法是修學的方法,我們常講的法門。在這裡,我們也簡單列在表裡面給諸位做一個說明。經典的作用在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後得解脫,離苦得樂這是現在,以後得到真正的解脫,這是講經典它的用處。離苦得樂是果報,苦是從迷惑而來的,我們對於宇宙之間一切事理迷惑顛倒,所以我們才做種種業,造業才受報,受苦報。真正樂是從覺悟當中來,因為我們覺悟,覺就不造惡業了,一切造作都是善的,他得的果報都是吉祥的、是快樂的。這是經典給我們的利益,也是所謂三寶對我們的保佑,就在這個地方。解脫是講得大自在。

  聞經,親說契機深,記載的契機就淺了,這也是一定的道理。親說是我們親自聽佛所說,這個當然契機深,我們容易明了,容易開悟。佛不在世,古德把它集結下來,寫成文字流傳給後世,這是記載。我們今天只能夠讀到記載,不能夠聽佛親說,凡是聽佛親說的人,可以說沒有不開悟的。而讀經那就相當困難了,這就是說明為什麼我們讀經一定要有老師的指導,而且這個老師還得要找好老師指導,前面說過了,明師!我們要求明師受戒,受戒就是指導我們。因為沒有明師指導,我們讀經免不了要望文生義,會把佛的意思會錯了。不僅是如此,我們在修學過程當中有許多的體驗,譬如前年我讀這個經文,我講這個經文,自己覺得很不錯了,已經把意思能夠體會得到,能夠表達的出來;今年我們再重新讀這個經文,重新再講這個經文,體會的意思更深。覺得從前所看的太膚淺了,現在是比較要深入一層,相信再過幾年再讀、再講,意思必定格外的要精深。這就是記載裡頭不能一下契入,親聞的確比讀誦容易契機。

  曉得經典利益之後,我們接受,這就講聞法,聞法是接受,一定要具備以下所說的種種境界才會有成就。第一個要真的經典,不是假的,特別是在我們現在末法時期,假的太多了。以前真的多假的少,為什麼?第一個是政府的限制。從前,經典的頒布不是隨便哪一個人翻譯了就可以流通,不可以。經典翻譯成之後,一定要進貢給皇帝,皇帝看了之後以聖旨頒布給官府、百姓,勸大家來受持,所以這個經典可靠性很真實。有許多經典,我們看到譯經人都寫著「奉诏譯」,奉诏譯就是奉皇帝命令來翻譯的,所以這是真的。現在我們是民主時代,國家不限制,隨便什麼人寫的東西,馬上就可以自由出版,特別是關於神道一類的東西,今天是充斥在世間,假的東西比真的經典不曉得要多出多少倍。我們學佛要遇到一個假的經典,那真叫冤枉,一入門就錯了,所以經典我們一定要求真的經典。現在我們初學的人,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我們要如何辨別?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查《大藏經》,這個經典《大藏經》裡有沒有?,如果《大藏經》裡有,這個經典是真的,《大藏經》裡面沒有,這個經典就不可靠。譬如我們常常在一般寺廟裡看到《三世因果經》,我相信你們很多人看到過,也有是小冊子的,也有單張,他們貼在牆壁上,《三世因果經》,那個經是假的。雖然裡面話都是好話,都是勸人做好事,不是真的,為什麼?《大藏經》裡頭沒有。不曉得什麼人編的,也把它當作經典在外流通,像這一類的實在是很多。

  還有就是注解的本子,我們初學的人,讀經的確困難,所以我們要借重注解。注解,哪一個人的注解可靠?我在初學的時候,對於這個問題有相當的困惑。以後我的老師指導我,我老師跟我說古人的注解是比較要可靠些。這個意思並不是說輕視今人,因為我們沒法子辨別,古人注解能夠流傳到今天,換句話說,他那個注解是經過許多人的耳目,歷代有很多人看過、有很多人聽過,當然它好,所以才把它保留下來。因為從前印刷術不發達,唐以前要把它保存下來要靠手抄,來流通、來保存;宋以後靠印刷,印刷是要一個字一個字刻在木板上,然後用松煙再把它刷下來。古老的印刷我念小學的時候見過,相當的麻煩,一張一張去印,很耽誤時間,一天只能夠印個二、三本書,實在不簡單,所以從前印書工本費非常之高。由此可知,如果不是真正好東西,沒有價值保存,誰肯花這麼多錢來給你流通?這裡頭沒有人情。不像現在印刷術發達,工本、成本很低,自己拿一點錢就可以把自己寫的東西印出來流通,不必經過別人看。古時候不行,都不是他自己當時在世流通,都是死了以後,人家認為這個東西很好,大家集財力把它保存下來。如果是收在《藏經》裡面,那等於是國家承認他這個注解有價值。所以我們今天不但是選經要《藏經》裡頭有,我們選注解也要《藏經》裡頭有的,這種注解就有可靠性,有真實的價值。

  說到這個地方又有個困難,也許諸位要問,《藏經》裡面都是文言文,我們看不懂。諸位必須要曉得,文言文不難,文言文是我們中國的國寶。大家都曉得,言語會隨著時代變,我記得我在小時候,學校念書的時候,學生用的口頭語,譬如我們講一個好事情,我們贊歎好,我們那個地方術語是「頂好、頂呱呱」,用這個術語,這大概是三、四十年前的術語。我們離開學校以後,人家贊歎頂好,說「頂帥」,你看術語變了。今天有很多學生的口頭語,我們有時候聽不懂,這就是說明了語言是會變的。如果文字跟語言要是一致,這是我們今天講的白話文,白話文就是文、語是一致的,文也會變,語言會變,文字就會變。這樣會變,一、二百年之後,今人所寫的白話文後來人就看不懂了,前人的意思沒有辦法傳給後人。這種情形在我們中國古時候我們老祖宗就想到了,他就看到了,所以他就發明了文言文,發明這樣一個好的工具,把文與言語分開,言語不管怎麼變,文不變。正因為文不變,所以二千五百年前孔老夫子對他弟子所說的話,我們今天展開書本,就像孔老夫子跟我們講話一樣。這是我們的祖先對後世子孫的恩德,我們應當要曉得這種苦心。這是全世界任何國家、民族所沒有的,唯獨我們中國有;換句話說,世界上其他國家民族那些祖先,對待後代的這種深恩大德,都比不上我們中國。

  文言文難不難?不難,諸位如果要讀歷史,在歷史上有不少的兒童,八、九歲就能寫出很好的詩文,可見得這個事情不難。我們圖書館裡面還有幾本民國初年小學生的模范作文,統統都是文言文寫的,文字寫得非常美,很簡單的文言文,是民國初年小學生的程度。像那樣的文章,恐怕現在大學中文系的學生能夠寫得出來的都不多。這是什麼原因?讀!前些年我在台中,李老師除了講經之外,也教國文,也教古詩,有學生到台中去學。李老師要求學生基本的條件,學古文最低限度需要背誦五十篇古文,才有資格學文言文。如果要想學詩,老師那裡門檻是要你背誦三百首,《唐詩三百首》要完全都能背誦,他就教你詩;能夠將《古文觀止》裡面背誦五十篇,他可以教你古文,你要是不具這個基礎,那是無從教起。

  諸位想想,我們中國古時候的教育,小孩從七歲上學就背誦唐詩、背誦四書五經,因此他在十一、二歲的時候,在文言文就有了非常良好的根基。這個事情可見得不難,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有中國文化的細胞,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夠用上三年的工夫,你就可以奠定良好的文言文的基礎。有了文言文的基礎,剛才說過現在印刷術發達,書本成本低廉,一部《四庫全書備要》也不過是十萬塊錢左右,一部《大藏經》也不過是五萬塊錢左右,這樣的價格,一個中等人家都可以買得起。幾千年來世出世間的寶藏,古聖先賢他們對於人生的體驗,以及留給後人寶貴的教訓,都含藏在其中。文言文乃是一把鑰匙,《四庫》的鑰匙,三藏的鑰匙,我們費上三年工夫得到這把鑰匙,世出世間寶藏,我們這一生享用不盡。為什麼不肯花這一點時間,而去要求別人要把古典翻成白話文我們才能夠受用?翻成白話文是他吃了之後再吐出來再喂你,那是什麼味道!這是我們應當要覺悟的。

  我們今天講到「人身難得,佛法難聞」,特別提到文言文的重要性,沒有文言文,我們不能夠直接跟古人交談;換句話說,我們無法跟佛面對面,無法跟孔老夫子面對面,必須要經過一個人傳達意見,就不甚可靠了。希望諸位花個二、三年的時間,在古文裡頭多用點工夫,多去背誦幾篇,能背上個一百篇那是頂好的。一個星期背一篇,《古文觀止》的文章不長,短的一、二百個字,長的也不超過五、六百字,一個星期背一篇,兩年就一百篇了,一百篇兩年背不了,三年,你能夠背一百篇,你的文言文基礎就奠定了。為什麼不肯干?背誦經典也好,世出世間經典都好,目的是奠定文學的根基,這是工具,必要的工具。我們能夠想到這一點,我們對於我們過去的列祖列宗不能不感激,他把語、文分開了,使我們才能夠幾千年以後都可以面對面的交談,這是我們祖宗對我們的深恩大德。如果我們不學文言文,那就是辜負了我們的祖宗,這是說到一個真字。遇到了真正的經典,你有文言文的基礎,你遇到真經典就有受用,遇到真之後下面要求解。

  第二個要能夠正確的理解,如果你得到了經,你不理解它,你得到等於沒有得到。要解其義!解,完全理解之後,那信不信?可見得解的目的是要你生信,生清淨信心,決定沒有疑惑,相信了;信了以後才會起修,真正修行,依照真正經典裡的理論、方法來修正我們身心行為。所以,經論是印證我們知見的,戒律是修正我們行為的標准。這個表底下簡單列了,經、律、論就是三藏,經與論是修正我們知見,身、口、意,心意,我們的知識、我們的見解是不是正確,我們要依經論為標准。而戒律,則是修正我們身體的造作、口裡頭的言語,是以戒律為標准。所以經律論三藏是修正我們身心,身口都是身,身心的行為,作用在此地。

  修了以後能不能不退?這個事情前面我們也曾經討論到。要想不退,必須對於理論完全沒有疑惑,方法很正確,而且在修行當中確實得到了效果,他才會不退。如果我們依照這個修,修的時候得不到預期的效果,就懷疑了,懷疑就會退轉。所以修要不退,不退心之後,功夫漸漸深了,才有悟處,開悟了,開悟之後才能夠證得,證果叫成就。因此,今天聞法,有許多人一開頭遇到不是真的;縱然遇到真的,他不解;他理解了,他不信;他相信了,他不肯修行;修了,他常常退轉,所以他不開悟,不能證果。諸位想想,經法的確是難聞,佛法裡面講「聞」這個字,是從遇到真正的經一直到證入,聞的意思包括這麼多的層次,所以才給你講「經法難聞」。

  「傳」是講釋迦牟尼佛當年講經,佛滅度之後代代相傳。從印度傳到中國,傳來不容易,那個時候交通不發達,長途的跋涉需要騾馬代步,在沙漠地帶則用駱駝,一般道路上都用馬匹。所以我們中國第一個寺叫白馬寺,紀念白馬馱經這個功勞。到中國來之後,這些是梵文,由梵文再翻譯成中國文不容易。所以說傳、譯都不容易。我們今天得到,在今天來講我們得到經典是不難,在以往來說,得到經典實在是不容易。這是佛給他講佛法難聞。

  『汝宿有福』,「汝」是指阿難,你過去世有福報。阿難尊者跟釋迦牟尼佛因緣很深,過去生中常常都是同參道友,有的時候做兄弟,關系非常密切。這是有福報,生生世世曉得種福,曉得修福。『今得侍佛』,所以你現在才能夠為佛的侍者,就是在佛的身旁伺候佛。我們讀這節經文當然也很感慨,想想我們沒福,不能做佛的侍者,可是諸位要曉得,難道真正做釋迦牟尼佛的侍者就有很大福報嗎?那也不盡然,像剛才講,必須到你開悟、證果,才叫福報。阿難是有這個機緣。我們今天遇到了真正的經典,只要我們能夠發至誠心、發恭敬心,印光大師教給我們的,我們從「誠敬」入門,我們的宿福就不在阿難之下。佛不在了,佛常說我們家裡面就有兩尊佛,是誰?你的父親、母親就是佛,你能夠孝敬你的父母,那是真正福田。你能夠救濟苦難,苦難當中諸位要曉得,不是說人家沒衣服穿,沒有房子住,沒有飯吃,那是苦難的人,不錯,那是物質缺乏的苦難;還有一些人,他有財富、有地位,他有房子也有汽車,他沒有聞到佛法,這個人的苦難,比那個吃不飽、穿不暖的人還要危險。諸位想想,吃不飽、穿不暖的那些苦人他在受苦報,受苦報他不造惡業,他為什麼不造惡業?他想造惡業沒有能力,他想造也造不成。

  譬如說今天我們台灣殺業太重,這是惡業,殺生。外國人到中國來調查,以我們台灣人口比例,我們每天所殺的豬、所殺的牛、所殺的雞、鴨、所捕殺的魚,世界第一;也就是說,台灣吃的是世界第一位。在現在人來說這好事,要跟落後地區比一比,他們吃不飽、穿不暖,我們今天吃的、穿的世界第一。殺生殺得太多了。我們再看看大陸,一個人一個月才配幾兩肉,他為什麼不天天去殺豬宰牛?他沒那個福報。所以在今天大陸上殺業就輕,我們這裡殺業反而重。再想想台灣老年的同胞們,你們在年輕的時代,日本人統治之下,你們一年能夠吃到幾次肉?能夠殺幾只雞?能夠殺幾條豬?你就曉得那時候貧窮,貧窮造業少。富足的時候殺盜YIN妄都來了,他有錢,有福報,吃喝嫖賭樣樣都來;他沒有錢,心裡想,做不到,所以造業機會少。

  由此可知,貧窮人固然可憐,富貴的人比貧窮人更可憐,為什麼?一轉世果報就不一樣。富貴人造業重,他墮落的也重;貧窮人他這一生造的罪業輕,他墮落的也輕,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學佛人,貧窮,我們一般看到貧窮,只曉得沒有財富,那是可憐的人家;你要曉得富貴人家是道貧窮,他的智慧貧窮,他的道德貧窮,比財富的貧窮還要可憐。所以我們種福,你要懂得這個道理你就曉得,那個財富貧窮的,你去送一點米給他,送幾件衣服給他,來救濟他,你種的福少。這個固然也是福田,這是很小的福田,你花上很多的財富去種,所收獲的不多。你要曉得,那些在道德上的貧窮、智慧上的貧窮,你要去救濟他們你福報就大了。佛在一切經上常常校量福田,法布施超過財布施,《金剛經》上講,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不如給人家說四句偈的功德;說四句偈是法布施,大千世界七寶是財布施,財布施比不上法布施。法布施是教人開智慧,教人覺悟,教人回頭是岸,教人改過自新,教人成佛作祖,教人不墮三惡道,這個福報無量無邊!所以會種福田的人要曉得,這三種福田,貧窮福田,到底哪些人貧窮。我們到美國去走一趟之後,在美國所得到的印象,美國人最感覺到缺乏的就是精神,物質上他們不缺乏,精神太空虛了;換句話說,美國人精神貧窮。到美國去種福田,就要以精神來救他們,為什麼?他精神貧窮,他精神苦悶,物質生活他不缺乏。

  所以,我們看到這三種福田,一看到貧窮,不要馬上就想到大概他沒有飯吃、沒衣服穿,那你把貧窮看得太狹義了。佛經裡面講的貧窮是廣義的,縱然他是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他要是迷惑顛倒,他還是貧窮。我們中國古人有句話說,「君子憂道不憂貧」,這句話是重視什麼?精神的生活,精神生活貧窮是真貧窮,物質生活貧窮不算貧窮。孔老夫子在世的時候,他的學生顏回大家曉得,顏回是物質生活貧窮,精神生活富足,所以他「一箪食,一瓢飲」他還是樂在其中,「不改其樂」,他樂的什麼?精神生活太豐富了。一個人在物質生活上豐富,精神生活上空虛,這是真正可憐人。佛法對於救護,兩類的貧窮都要救護,但是救護的重點還是在精神的貧窮。所以佛才強調法布施的功德不可思議,道理是在此地。底下就講到了:

  【當念報恩。頒宣法教。示現人民。為作福田。信者得植。後生無憂。阿難受教。奉行普聞。】

  到這個地方是第一個大段結束。這一段我們標的小題目是「囑宣教法並作福田」,這是我們補寫在這個地方。對於福田我們一定要把它認識清楚,我們才曉得怎樣的種福。有些人很想培福報,但是他不懂得福田,等於好像農家種莊稼,把種子種在沙土裡頭,種在石頭上,後來得不到收獲,這真正是可惜,就是他不懂得什麼叫福田,我們一定要把它認識清楚。譬如說我們最近在環島旅行當中,我們就曾經看到一個寺院,這個寺院花了六千多萬建成,還沒有完工,如果完工之後我們相信恐怕還不止六千萬。花這麼多的錢在那裡建一個廟,一般人以為這福報很大,建這個廟干什麼?給人去拜拜。如果這裡頭要不是正法,我們前面講了,不是正法、不是正解,換句話說,這種廟是傳播迷信,這叫什麼福田!我們同修當中有發心的,他真正理解,他懂得,看到我們現在的大專學生學佛的風氣很盛,我們想幫助他,使他理解正法,不至於迷失了方向,將我們的錄影帶提供給這些大專院校社團,我們送他錄放影機,送他電視,送他錄影帶。現在在本省大專院校佛學社團有五十多個,如果每一個社團我們送它一套,在現在來講大概需要兩千多萬,這是真正福田。你想想看,兩千多萬你叫多少年輕大專學生得聞正法。

  那個花了六千萬蓋個廟,那是把好的種子種到石頭上去了,這個兩千多萬的種子,是撒到一個最肥沃的土地上,將來的果報兩者一比較,天壤之別。誰認識?這個等於說是老農夫一樣,他一看到這個土地,這個土地很肥沃,這個地方種什麼東西將來一定得好收成,他認識福田。一般人不認識福田,特別是在這個時代,前面我已經跟諸位講過,寺廟在農業時代發揮過很大的功能,在現前這個時代已經不能發揮它的功能;換句話說,在農業時代那時候是大福田,在今天已經不是福田,我們在本經玄義裡頭跟諸位說過。今天我們真正的福田就是印送經書,請法師來講經,不必請他在寺廟講堂講經,請他在錄影機前面講經。把這個錄影帶送到人家家裡去,送到學校裡去,送到一些公共場所去,這是大福田。今天最大的福田是這個情形,跟過去不一樣,如果你們能夠輾轉流通,這是無量的福田。

  你說我今天沒有這個力量,我也沒有這個設備,你想種福也很簡單。真正有心人培福,以你有限的力量,譬如你家裡有一台機器,你自己可以看、可以聽,可以請你的親戚朋友們都來聽;如果你有兩台機器,買了兩台機器,我一面聽一面就可以拷貝一個帶子,我把我拷貝的帶子再送給需要的人去聽,輾轉流通,福報不可思議。你盡心盡力修福,這個福是圓滿的福,念念功德圓滿,這個福報有多大,我沒有法子說。佛在經上說的,除佛之外,誰都不知道,唯佛能知,這是不可思議的功德。真正通達這個道理他才會做,不曉得這個道理他不會做,他不曉得怎麼個做法,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下面重要的就是『當念報恩,頒宣法教』,這幾句我們在表上也跟大家列到,請看。「經雲,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這兩句話是《楞嚴經》上的。諸位如果沒有讀過《楞嚴經》,你們常常做早課裡頭有楞嚴咒,前面有偈頌,有這兩句,我相信這兩句大家一定都很熟悉。我剛才跟諸位所講的這些都是這個意思。「將此深心奉塵剎」,塵是講微塵數那麼多,剎是剎土,也就是道場。譬如像我們現在用錄影帶來傳播,我們錄影帶所在之處那就是佛的剎土。只要他把錄影機擺上錄影帶,放進去,打開來看,這就是弘法利生,講經說法,這個地方就是道場,就是諸佛的剎土。「是則名為報佛恩」,我們能夠將佛的經教輾轉流通,普遍的去弘揚,這是真報佛恩,這是真正在做福田。

  佛、菩薩是人天師范,我們稱佛為本師,稱阿闍黎,阿闍黎就是模范,叫軌范師,軌是軌道,就是他的言行可以做我們的模范。身行道,口宣教,意念佛,為眾生做福田,佛菩薩如此,我們學佛的同修自己必須要做到這四個字。我們在世間為佛弟子,佛弟子跟佛一樣是人天師范,我們要問一問,我們的身是不是行道,首先要曉得道是什麼?前面跟諸位講過,道是戒定慧,是覺、是正、是淨。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這就是我們身行道。口宣教,勸人行道,勸人行道之前先要勸人認識道、理解道,他對道要認識、理解,他當然也就會行道。意念佛,佛是覺,念念不迷,這是講我們的心。無論是在順境、或者在逆境,念念不迷,同時要發心為眾生做福田。前面這些在三種福田裡屬於第一類,我們孝順父母,尊敬師長,做出來給眾生看,為眾生的模范,為眾生的榜樣,這是真正的福田。

  古人所說,「入道必以智慧為本,智慧必以福德為基」,真正的基礎不能不修福,不能不修法布施。如果我們不修法布施,智慧沒有法子透出來,雖然是性具的,有性具沒有修德,性德的智慧是無法顯現出來。因此,修福是修慧的基礎,而修慧是入道的根本,像這些順序、過程我們一定要清楚。佛在此地勸我們要「頒宣法教,示現人民」,這就是助佛來弘化,弘是弘揚,化是教化,這個意思講我們自己要依教奉行,四事供養,這是很重要的。四事就是對於老師的供養,諸位要曉得,一個弘道、傳教的老師,他不需要其他的東西。他有身體在,有身體在當然他要吃飯,所以我們要供養他飲食;他需要穿衣服,所以我們要供養他衣服;他要睡眠,睡眠要臥具,就是我們講的鋪蓋,要供養他這個;有的時候他生病,生病我們要供養他醫藥,除這個之外,他沒有其他需要。所以佛在經典上給我們規定,對於佛弟子,特別是出家的佛弟子,供養限於這個四事供養。這個四事不缺乏,他心安定了,為什麼?他生活沒有憂慮,吃的、穿的,生活必須的條件他都夠了,他這個心才能夠專心來弘道,過一種清高的生活。

  所以對於佛弟子,你不可以叫他富有,他要一富有你罪就大了,為什麼?他本來是個心在道上的人,你現在把他從道拉回頭,拉到世俗裡頭來,那麻煩就大了。在這裡我們舉個例子來說,譬如說他已經出家了,發心出家了不起,出家就出世了。出家,你給他蓋了個廟,比他原來的家還大,這個意思就是說他從前那個家太小了,他不是出家,出了個小家,入了個大的家,小家已經就夠他累贅的,大家更害死他。所以這就是錯誤了,很大的錯誤。我這些年在台北講經說法,我常常勸同修們,我自己始終都是這個主張,出家人決定不可以要道場,不可以要一個寺院。一定要像佛陀當年在世一樣,從前佛陀在世,精捨是在家人的財產,是在家人管理,在家人請佛到他那裡去講經,建精捨供養佛,所有權是在家人的,佛在那裡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有使用就好了,一有所有就變成在家人,那就是他出家了硬把他拉回來叫他做在家人,這個罪過很大。因此,寺院可以有,道場可以有,寺院裡面一定是在家人去管,出家人不要管這個事情。也許說出家人不放心,萬一他把我趕出去,他把這個寺院賣掉了怎麼辦?那是他的事情,他造他的罪業,我修我的功德,與我不相干!諸位一定要曉得這個道理。

  我們修修什麼?修清淨心,如果你這個心天天還念著「這個廟將來會被人賣掉」,你的心就不清淨,你的清淨心到哪一年才能修成!心淨則土淨,我們念佛要修一心不亂,你這一心不亂到哪一年才能得到?你要想成就你的一心不亂,必須要把你這些念頭統統斷掉。十方供養的道場,那個管理人把它賣掉,他造他的罪業,他將來要還那些人的債,我們自己心地要清淨。充其量就是我們選擇管理人的時候要謹慎,要選擇一個好人來管理。但是我們畢竟也不是佛,也沒有成佛,我們看這個人是不錯,這個人將來管理之後他變質了,那還是他的事情,我們也沒有責任。諸位一定要懂這個道理,記住,我們有使用權,不要有所有權,心才能夠得清淨。一個真正佛弟子,只接受四事供養,四事以外的不需要。

  我在台北講經十幾年了,十幾年大家供養我的財富這些錢財,如果我要把它積攢起來去買個房子,大概光是錢財積攢起來也有一千多萬,可是我今天身上一文不名。錢哪裡去了?印經布施掉了,十方來十方去。我印送的經書有一百多種,差不多有五十萬冊的樣子,錢都花在這上面,全都布施掉了,我的生活非常自在。如果我有一千萬放在那個地方,或者買個房子,我的心就不自在,為什麼?有牽掛了。我的錢應當怎樣使它能夠生利息,不要叫它貶值;我這房子財產在那裡,又有台風,又有地震,我一天到晚操心。我現在無憂無掛。諸位要懂這個意思。我有個圖書館,這個圖書館馬上請在家居士去管理,馬上組織一個財團法人,他們去負責任。我做個老師,掛名做個創辦人,實際上什麼事情不聞不問。這是自己要覺悟,不要被世間名聞利養所累贅,不要被世間名聞利養所蒙蔽、所欺騙,使自己墮落,這個事情就大了。我們要聽佛的話,無論是出家在家,只要是為佛弟子,一定要記住,一定要報佛恩、要報父母恩、要報眾生恩,一切眾生於我們都有恩德,我們要常常念念當中要求報恩。怎麼報法?就是「頒宣法教」,就是把如來正法,宇宙人生真實的這些道理宣布、傳播,叫一切大眾個個都能夠明了,人人都能夠覺悟。「示現人民」是自己要做到,自己要做不到,光是這樣說,別人不相信。所以,你自己一定要做到,以身作則,做出個樣子給人看,這人家相信了;人家一相信,這才是真正的福田。

  『信者得植』,信一定是有正確的理解,遇到真正佛法,理解,他相信了,信的人種了福。『後生無憂』,「無憂」有兩層意思,一個是得大自在,就是離苦得樂,這是無憂;另外一個意思,也有人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無憂,因為西方世界也叫做極樂國,也叫做無憂國,這兩個意思都非常好。『阿難受教』,阿難尊者聽佛這番開示之後,受就是接受,接受佛的教誨。『奉行』是他自己依照這個理論、依照佛的教訓,他都能夠做得到,奉行。『普聞』就是輾轉流通,不但自己做到,處處時時勸勉一切人,大家都來接受佛陀的教育,都能明白宇宙人生的道理。人人覺悟,人人都能破除邪見,皈依正覺,人人都離染污,得到身心清淨,自在快樂。這是本經第一個大段,「阿難問事佛吉凶」,我們就介紹到此地。

  (第六集)

  198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5-006-0006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jump》第六講,經文第三頁第一行「阿難復白佛言」,從這個地方起:

  【阿難復白佛言。人不自手殺者。不自手殺為無罪耶。】

  從這個地方開始。這是本經的第二個大段落,講「殺業責任」。在沒有講經文之前,我們要把這一段的大意跟諸位做一個介紹。佛法首先要有正確的認識,在第一個大段,我們已經費了十個小時,把「事佛吉凶」的意思說出來,這一段是屬於對於佛法的認識,今天這第二大段,它的宗旨是說佛法的修學。佛法修學,無論是大乘佛法,或者是小乘佛法,它的綱領是離不開戒定慧。在初學,我們可以這樣說法,人天的佛法是以戒學為中心,因為人天那是求福報的;小乘聲聞、緣覺是以定學為中心,其目標是要了脫三界生死輪回,以定學為中心;大乘佛法是以慧學為中心,講求的叫三慧,聞思修三慧。當然,戒定慧三學是有密切關系的,我們在修學過程當中,可以把它分成初級的佛學、中級的佛學與高級的佛學。這個地方講「殺業責任」是代表戒學,是初級的修學佛法,所以必須要把大意跟諸位做一個介紹,請看表解。

  殺生是戒律裡面的第一條戒,我們先講科題,「殺生責任第二」。先解釋什麼叫殺生?殺的意思是講斷命,把他的生命斷絕了;生是指有情眾生,有情拿我們現在的術語來說,包括了所有的動物,他有情識,有情識的是指動物。植物與礦物雖然也是眾生,但是它沒有情識,我們從這個地方來區別。就是一切的動物在佛法裡叫有情眾生。殺生范圍也很廣大,並不僅僅指我們自己親自去殺,這是屬於身業,就是『自手殺』,你親自動手殺害眾生叫他斷命。除這個之外還有口教殺生,教他殺,你下達命令,或者是勸別人去殺,雖然不是你自己殺,你是教他殺。第三種是意殺,雖然也沒有動手,也沒有教人,可是看到人家殺生你很歡喜、很高興,這是你有殺心。這三者都叫殺生,這是我們特別要注意到的,特別留意的就是意殺,你自己沒殺,也沒教他殺,可是你見到殺生起了歡喜心,或者你贊歎,這都是屬於意殺。所以,我們先要了解這個禁戒的范圍。

  這一科的意思我們分幾點來說明,第一點是「利樂有情」。眾生最苦是死,哪一個有情眾生不是貪生怕死?他怕死,可見得認為死是最苦,世間什麼樣的苦他可以忍受,只要他不死就行,可見得他把死看得最苦,用盡了方法要來保存他的活命。慘死尤甚,被人殺害這個死死得很淒慘,這是苦裡面的最苦,因此殺生為第一惡業。佛在戒律裡面把它列在第一條,五戒裡面第一條不殺生,菩薩戒裡頭第一條也是不殺生,把不殺生都是列入在戒律裡的第一條;換句話說,殺生是第一惡業。因此「聖教同宣戒殺」,在佛法裡,大小乘都勸我們戒殺,不但是大小乘佛法,人乘、天乘,人是五戒,天是十善,都將這個列在第一條。「仁為常首」,這是講我們中國儒家,我們中國固有文化也是把仁愛擺在五常之首,常就是五常。五常是仁、義、禮、智、信,仁是五常裡面的第一條,因此護生就為第一善行,保護眾生的身命安全,這是第一好事,好事當中的好事。

  戒律在佛法裡是有很多條,這一條既然講到戒律,諸位就要曉得,這是舉一略余。不是說我們學佛,只要不殺生就可以了,這是舉一條,其余的以此類推,都包括在其中,所以說「余具戒律」,這是一定要曉得的。這一條做到了,其余的每一條我們都要把它做到。既然是學佛的開始,一定要從五戒做起,我剛才跟諸位說過這個意思,初級的佛法是以戒律為中心,我們一定要把五戒做到。五戒裡面第一條是不殺生,就是這一章經文裡面所說的。第二是不偷盜,不偷盜在律藏裡的意思叫做不與取,就是不偷盜。不與就是主人他沒有同意、沒有答應,你就把它取來,這就叫偷盜。所以這個意思很精很深,它的境界是非常之廣大,我們一定要懂它的意思。可是戒律都是很活潑的,不是死呆板的,我們談到戒律,每一條戒都有開遮持犯這四條,必須要能夠通達,然後才能談得上持戒,就是把這個戒條都能夠做到,戒條就是善行,我們才能夠真正的來修這個善行。

  小乘戒裡面是以事為主,論事不論心,可是在大乘佛法裡是論心不論事,這是大小乘不相同的地方。在佛法修學是可以大小乘同時來修,而不是像我們一般學校讀書,一定從小學再中學到大學,按部就班,循序而進。在佛法裡,循序而進是屬於漸修,是屬於根性遲鈍的;根性利的人可以不必,根性利的人他可以大小乘同時來修學,他的境界當然就不相同。這個到以後我們再討論。

  不邪YIN,除了自己夫婦之外,一切YIN欲都叫做邪YIN,這個罪也是相當之重。因為五戒跟十善業都是在家同修比較多,初學的總是在家學佛,發心出家的,那對於佛法有相當的認識,自己發心幫助佛來弘法利生。在出家戒裡頭是不YIN,在家戒裡是不邪YIN,有這樣一個區別。第四是不妄語,不妄語是不欺騙人。第五條是不飲酒。

  這五條戒大家要特別注意到,前面四條叫性罪,殺生、偷盜、邪YIN、妄語,你不是佛弟子,你沒有受過戒,你做這個事情也有罪,不能說你就沒有罪;但是飲酒沒有罪,你沒有受過戒,飲酒沒有罪,如果受了戒,飲酒是犯戒。酒這條戒叫做遮罪,前面叫性罪,就是本身就有罪,酒是預防,怕你酒喝醉了去干殺生、偷盜、邪YIN、妄語,因為酒醉你的理智失掉了,你去犯罪。所以酒戒可以說是一種預防犯罪,因此,佛把酒也定為重戒之一,這是我們要曉得的。過去我在求學當中,我們老師講《禮記》講到鄭康成,就是漢朝的大儒鄭玄,我們在經題裡面跟諸位談到過。安世高大師來到我們中國的時候鄭玄才二十二歲,他是我們中國的大儒。我們中國自古有所謂飲酒三百杯,三百杯這個典故就是從鄭玄而來的。鄭玄他的老師是馬融,也是漢朝了不起的一個大儒。他學成之後,離開老師回家,同學們給他餞行,餞行當然是敬酒,一個人敬他一杯,他當時喝了三百杯。他的酒量的確是海量,三百杯小小的禮節、威儀他都不失,真正是了不起。所以老師就說,如果人人都是鄭康成,釋迦牟尼佛這條戒就不用制了。三百杯還跟正常人一樣,非常清醒,一點都不失禮節,這是平常人做不到的。一般人喝了一點酒就發酒瘋,因此釋迦牟尼佛把酒列入重戒之一。

  諸位從五戒上看,在初學佛就會感覺到困難,為什麼?這幾條不容易做到,譬如說不殺生可以做到,我們學了佛,不殺生;不偷盜很難,的確不容易做到。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像我們一般人在公家做事,替政府機關做事,或者我們在公司行號、私人機關,我們給老板做事情,我們試問一問,公家印的信紙、信封,或者我們公司行號裡面這些信紙、信封,它是叫你辦公務用的這些文具,是公務上用的,你私人寫信也把它拿來用,跟諸位說這就是偷盜。這樣說起來,哪個人沒有犯偷盜?可見得這條戒不容易守。我的老師,就是李炳南老居士,他也是在公家機關做事情,他是奉祀官府的秘書。他就跟我們說,他每次去領信紙、信封都要向奉祀官報告一下,說這個信紙、信封我私人寫信也要用它。奉祀官就嫌他討厭,他說哪個人不是把它拿去私人用?你為什麼這麼羅唆!他說我是個佛教徒,我向你報告,你答應了,我就不犯偷盜戒,我要沒有向你報告,我就犯偷盜戒。這是一個學佛的人小心謹慎之處。這是舉一個例子來說,就是這條戒不太容易守得清楚。

  不邪YIN可以做得到,不妄語也很難,特別在商場上,今天講你要是不妄語好多事情就辦不通。今天這個社會可以說是個妄語的社會,你要處處誠實,不但人家不尊重你,人家還欺負你。這一點很難,有許多經商的同學來告訴我,他說如果我們不妄語,那我們做生意就賺不到錢,我們的生活不能維持。這個地方諸位要曉得,妄語的意思是欺騙人,如果不是欺騙人,那個妄語要是於別人有利益的,這個妄語有功德,不但沒有罪過,有功德。經裡面像這些公案、因緣例子很多,譬如經上說了一個故事,有個獵人追一只兔子,獵人在後面追,這個兔子逃掉了。旁邊有個人看到了,看到這個兔子跑的方向,獵人就問他,你有沒有看到兔子?他是個佛教徒,他一想,如果我要是告訴他,這個兔子的命就保不住了。所以他就欺騙獵人,兔子明明向西面走,他就告訴他它往東面跑了,那個獵人就往東面去追,當然追不到。他這個妄語救了一條命,這種妄語是有功德的。我舉這個例子諸位就了解,戒律是活活潑潑的,不是呆呆板板的。

  譬如今天我們有許多人,世間法裡面所謂的為富不仁,他有錢,人家欺騙他,往往他的錢都被人家騙去了,叫他做點好事,他一毛不拔。對於這種人,你也可以跟他用妄語,你做生意的時候可以多賺他一點錢,你賺來的錢替他做功德,為什麼?他不曉得做功德,做好事他一分錢不肯拿。他聽騙,騙的時候他拿出來,他甘心情願,那你就騙他,替他修福。你是以菩薩的心來行菩薩道,妄語那是一種手段,不是目的。如果你欺騙人,把人家錢財騙來你自己去享受,那是罪行,那是罪惡;你把他的錢用妄語騙來,替他做好事情,你是功德,你是菩薩,你是救他,這是佛菩薩應當做的。所以我們了解戒律都是活活潑潑,沒有一條戒律是死呆板的,諸位一定要懂得戒律的精神,無非是利益有情眾生,前面講利樂有情,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曉得。

  至於不飲酒這條也不難持,我們自己平素不飲酒,如果在應酬當中,特別是在家的這些同修,應酬方面也可以飲酒。因為宴會當中酒是免不了的,可是你一定有個原則,保持不喝醉,你自己曉得自己的酒量,不超過酒量是可以的。但是你不能夠藉故貪杯,那就犯戒了,你是正當的應酬,這也不犯戒。如果你能夠這樣做,不但不犯戒,而且你能夠度很多人。如果你要是說,一開頭學佛我就要吃素,我不飲酒,一切宴會上大家都看你怪怪的。而且別人都想「佛不能學,學了佛之後,這一切享受都沒有了」。一開頭就把一些人嚇退了心,嚇得他不敢學佛,不敢接近佛法,這是很大的錯誤。菩薩道,所謂是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叫眾生生歡喜心,必定就要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所以入眾是入眾的做法,自己清修是自己清修的做法。譬如素食,我們自己在家庭裡面生活我們素食,如果我們家庭妻子、兒女或者父母他們不吃素,那我們要隨緣,學六祖大師吃肉邊菜,這樣就好。如果你一定堅持要吃素食,你家裡面要特別為你做,家人也不太願意,每餐做飯菜要特別替你做,添增麻煩,這也是不對的。佛法是講理的,不是不講理,它一定是合理、合法、合乎人情,不是不通人情,不是不講理。所以佛法的確是給我們很多很多的方便,而不是給我們添麻煩,這一點我們要注意到。

  像持午這個事情,我在初學的時候,對大乘教義還不甚通達,免不了也像一般人一樣死在戒律之中。我持午也很清淨,我到台中去之後,跟李老師在一起,有一天晚上有個同修請我吃晚飯,那時候我不吃晚飯,李老師是日中一食,當然他晚上也不吃,可是他請了老師,請我做陪客。我就說我晚上不吃東西,老師就跟我說,他說你持午,你曉得持午的好處,那個請客的人是一番誠意,他請你,他對你有恭敬心,你要不去他心裡難過。他會想你這個人架子很大,我做這麼多好菜,你都沒有看重,好像架子很大,好像瞧不起人,這會叫人退心。所以他就說,你這是小乘戒,你自己修行可以,你要度眾不行,他就要我跟他一塊去。晚上老師雖然是日中一食,可是他吃得很高興,那個主人非常的歡喜。我聽了老師教訓之後,我才真正覺悟到這個問題,雖然持午,晚上有人請我吃飯,我也一樣歡歡喜喜吃,令請客的人心裡歡喜,他歡喜這才容易接受佛法。這不叫破齋,這叫「恆順眾生,隨喜功德」,而是修普賢行,普賢行是菩薩行。

  由此可知,對外面要隨順,要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對我們家人更要懂得恆順的道理,恆是恆常,要常常能夠隨順眾生。佛法的修學,諸位特別要記住,只是修正覺、修正念、修正行,這就是佛法。佛法修學的中心,無非是破我們一切執著而已,世間法執著是錯誤的,你對佛法執著也錯誤。去了執著,你的心是覺而不迷,你的心正而不邪,淨而不染,我們修戒律也是要達到這個目的,修定亦是要達到這個目的,修慧還是要達到這個目的。我們這個覺正淨,雖然都是覺正淨,可是覺正淨裡有功夫淺深不同,有境界高下不同,這是佛法修學的總綱領。所以五戒是起步,我們要曉得這個道理。

  還有一種,就是酒在藥用的時候不禁止,特別是中藥裡面,有很多藥它要配酒,以酒做藥引子,這個不犯戒。還有菜裡面用酒,料酒,這個也不犯戒。不要一看到這一條嚇到,感覺到生活上不方便,其實還是非常方便。這是五戒,簡單跟諸位介紹到此地。

  「世聖訓誡,皆為利樂眾生」,世間的聖人訓誡我們,目的是利樂一切眾生,是叫我們得到利益、得到快樂,使我們復性的一個設施,復是恢復,恢復我們真如本性的一種做法。儒家的禮、佛法的戒律俱是性德,這是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是我們的性德,本性本來具有的美德,所謂「至善者也」。如果說禮、戒律帶給我們不方便,或者是有人誤會這是吃人的禮教,要打倒孔家店,認為孔家店的禮,當然最重要就是禮,禮是吃人的禮教,這都是對於儒家跟佛家一種很大的誤會,不知道禮與戒俱是性德。是聖人他證得,將它發明出來,告訴我們應該要如是的修學,我們照這樣修,這叫修德,從修德就能夠再恢復到我們的性德,其目的是在此地。所以,禮與戒是修學的基礎,儒家沒有禮,儒家就滅亡,佛法要不修戒律,佛法也沒有。為什麼?這是基礎教育,根本的修學,根本沒有了哪裡還會有上一層?就好像我們蓋大樓一樣,沒有地基哪裡會有高樓?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明白,一定要肯定它,發心從這個地方來修學,才是真正的佛弟子。

  再看下面,第三,這是《楞嚴經》裡面所講的,經雲「殺心不除,塵不可出」,「塵」就是講六道,可見得殺心決定不能有,就是殺害眾生的心。這是大乘經上所講的,《楞嚴》是大乘經,它不講殺生,為什麼?它不說事,它說心,事上有殺生,但是沒有殺心,那還是佛菩薩,還是可以超出三界;如果你有瞋恨心,殺心是瞋恨至極才會有殺害,你有這個心,六道輪回就沒法子超出。又說到「禅定多智」,這是講世間,他有禅定,他有世間智慧,「禅定多智,殺心未除,必落神道」。我們看到安世高那個同學去做神,就是這個,真的他有禅定,他有多智,瞋恚心沒有離開,所以後來還落在神道上。「食肉羅剎,報終必沉」,羅剎是鬼神,我們今天所看到有很多的鬼神,祭祀的時候殺生來祭祀,所以說血食,殺生祭他,這些鬼神果報終了之後,就是他死了以後,一定墮地獄。所以說瞋恚心強,慈悲心一定是弱,這個非佛弟子,我們要記住。

  真正的佛弟子,「眾心斷殺,得離生死」,眾是講眾生,眾生他的心裡的確沒有殺心,他殺心斷了,這樣的人佛說他可以離生死,就是能夠超越三界生死輪回。戒經上講,「清淨比丘,不踏生草」,這是修自己的慈悲心。比丘是出家人,如果地上有路他一定走路,路再迂回再曲折他要慢慢的走,不會抄近路去踏生草。可見得對草木他都有慈心,都有愛護之心,不忍心去踏它。除非這個地方沒有路,必須要經過這個地方,這是可以的。「於世真脫」,這個世是世間法,到後來我們會講到世間意,真正脫離了世間意,「不游三界」,超越三界之外,「同體一如,慈悲平等」,這是真正的佛弟子。所以我們愛護自己,也要愛護一切眾生,不但愛護一切有情眾生,連無情的眾生都要以慈悲、平等心去愛護,這才是真正的佛弟子。

  在這一節經文裡面,剛才我們念的這一段,就是阿難啟請的這句話,『阿難復白佛言』,就是前面一段開示之後,阿難尊者又提出了一個問題。『人不自手殺者』,這是提到戒律上的問題,「不自手殺」就是不是親手殺生,『不自手殺為無罪耶』,我不親自殺生是不是就沒有殺生的罪?是不是就可以稱為不殺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來。下面就是佛給他開示殺業輕重,經文裡面一共有三個小段,就是在這一段裡頭有三個小段。

  【佛言。阿難。教人殺生。重於自殺也。】

  這是第一個小段。佛首先給我們開示,『教』是教唆,下達命令,或者是勸別人殺生,那個殺生的人原來沒有意思,聽了你的話他就殺生。這個眾生斷命是因為你教的他才殺,所以這個殺生的責任,教殺的人重,親手殺的人反而輕。因為親手殺的他沒有意思,沒有殺心,教殺的這個人你有殺心,你雖然沒有動手,你有殺心,所以你的罪過就重了。下面就說出這些事例:

  【何以故。】

  為什麼?

  【或是奴婢愚小下人。不知罪福。】

  這是一種情形,這種情形非常的普遍。另外一種情形:

  【或為縣官所見促逼。不自出意。】

  不是自己的意思。

  【雖獲其罪。事意不同。】

  因此輕重就有差,罪輕重就不相同。我們從這裡來看,第一個是「教殺重於自殺」,這是「無知官迫為輕」。在這個地方我要把這個文略略的跟諸位解釋一下。『奴婢』都是沒有什麼知識的,而且自己沒有辦法自主,在古時候大概都是一些犯罪的人,不但他家裡財產沒收充公,他家裡面的子女也要把他沒入官府做奴婢,男子稱為奴,女子稱為婢。他樣樣要聽從主人,主人今天要吃一只雞,你去給我殺一只雞來,他就乖乖的替他殺。所以他自己沒有主張,他雖然殺,不是他自己要殺。另外一種就是『愚小』,愚是愚癡、無知,不知道愛惜生物,小就是小孩、兒童,他也無知;『下人』范圍很大,像你的部下都得要聽命於你的。這些人『不知罪福』,或者有知罪福的他也沒辦法,他自己也作不了主,所以他殺生。譬如像小孩,現在都市的小孩玩的東西多了,這些玩具很多,從前像我們這種年齡,小時候沒有什麼玩具,所以到河裡去抓魚玩、抓鳥來玩,抓蜻蜓、抓蝴蝶來玩。諸位曉得蜻蜓、蝴蝶又不能吃,抓來給它拴一條線來玩,一直把它玩死為止。他有什麼動機,玩而已,把它玩死。這都是屬於無知,這是殺生,在兒童時代都免不了造這些殺業。有些大人他也無知,他也不懂,看到他也不禁止,反而還鼓勵,這個很好玩,帶著你去玩,這個業障就相當的重。

  另外一種,就是服務在官府裡面,『為縣官所見促逼』。像從前行刑的劊子手,劊子手是犯死罪的人他去執行,他是不是跟那個人有仇?沒有仇,他也去殺他。殺他是奉命令行事的,不是他要殺的,他是去執行,下達命令的那個人是縣官。從前在我們中國古時候制度,司法跟行政是合並的,都是縣官來管,他不但管行政,他也管司法。不像現在行政跟司法分開,現在司法有司法官、有法院的法官,縣市長不管這個事情,從前縣官要管這個事情。所以執行行刑的劊子手『不自出意』,不是他自己意思,他雖然去殺人、去執行,『雖獲其罪,事意不同』,他是劊子手,他是行事,下定決心存心要殺的,這是意,那是縣官。所以事與意不相同,因此他罪就輕重有差。

  這個地方簡單舉幾個例子來說,這是講犯罪的成分,今天我們在法律上判刑案也還是要注意這幾個問題。第一個作意,就是他有沒有這個意思,有意要殺,這個罪重,無意的誤殺,那個罪輕。他有意思,他事先有沒有預備,有預備的,罪就重,沒有預備的,罪就輕。再就是「著手、實行、結果」,結果是不是殺死了,如果沒有殺死,那是未遂罪,殺死了,則成為一個罪案。「全備此五者重」,這五條全都具足的,罪就重;「無前二者輕」,沒有意思、沒有預備,罪就輕了。又可以分為「心」,你有沒有心,也就是有沒有作意的意思,「境界、時節因緣」,又可以分為這三方面來論輕重不同。像這些,佛法戒律裡面所講,跟世間法律在精神上來說可以說是大同小異,大致上是相同的。第三段經文底下講,「故犯欺罔為重」,這就是很重的罪了。我們看這一段的經文。

  【教人殺者。】

  這是下達命令教人殺。當然,並不是這個人真正有死罪,而是可以開脫的,並不是真正有死罪,你要把他處死,這個罪就很重。

  【知而故犯。陰懷愚惡。趣手害生。無有慈心。】

  沒有慈悲心,為著你個人的利害,譬如像古時候有一些貪官,他看到你有錢,你有財富,他故意給你個罪名,無非是要你的錢,你不能夠滿足他的願望他就判你重罪,甚至於判你死刑把你殺害。像這種情形,就是『知而故犯,陰懷愚惡』,這種人罪過是很重,當然他沒有慈悲心。做地方官吏、地方首長,在從前縣令,所謂是父母官,他的責任是要幫助民間來解決痛苦。往往一個刑案,這個人犯了重罪應該是判死刑,他總要想盡方法,是不是能把他的罪減輕一些;實在沒有辦法,無可奈何,沒有法子不得不判他死刑,這個做官的人自己問問自己良心,對得起死者,為什麼?我已經給你想盡方法,實在想不出方法。判死刑的人他自己也心安理得,因為罪有應得,也不會責怪縣官,你冤枉了我,你沒有給我盡到心力。正是俗話所謂「公門之中好積德」,就是在此地,那真是一念之差,一念善,無量功德,一念惡,無邊罪過,因為他正站在這個邊緣上,正操著這個權柄。所以我們應當要明了這個道理、這個事實,我們自己應當如何來修學,這才有一個標准。

  這個地方的「愚惡」是這一段重要的兩個字,「陰懷」這好懂,什麼叫做愚惡,我們在表解裡面跟諸位做一個簡單的說明。請看這個地方,愚惡是「瞋心未淨」,瞋恚、殺害的心沒有清淨,不相信因果報應;另外一種是「邪見習氣,如血食祭祀鬼神、祈福之惡見」,這都是不好的見解,在佛法裡面講這屬於邪見,像這些事情在民間來看可以說是很普遍的。「雖有福德,世智禅定,迷俗造業,果趣三途」,造這些罪業的人他有福,他要沒福他怎麼能夠造那麼多罪業?他也很聰明,他也有禅定的功夫,可是他很迷信,迷信在這些不好的風俗習慣,他還是迷信它,於是乎不知不覺的就造了許多罪業。造這個罪業他的果報當然免不了三途,如宮亭廟神這類的事情,我們前面講過。愚是心性暗昧,這是佛法裡所講的「無有通達事理之智」,這就是無明,「是為一切惡行之親因緣」。由此可知,什麼叫做惡?愚就是惡,愚是一切惡業的親因緣,愚是一切惡業的根本。所以愚就是惡,我們稱之為「愚惡」。

  【欺罔三尊。】

  『三尊』就是三寶,這句話特別是指已經皈依三寶者而說的。你已經皈依,你已經發願做為三寶弟子,你還是陰懷愚惡,殺害眾生,那你不是欺騙三寶嗎?

  【負於自然神。】

  『自然神』拿我們今天的話講就是良心,我們世間人講良心,你辜負了你自己的良心,也就是我們說昧著良心。

  【傷生杌命。其罪莫大。】

  特別是指佛弟子,你受過三皈五戒,你明知故犯,如何能夠對得起三寶?如何能夠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所以這個罪過是很重的。在表解裡面,我們跟諸位解釋什麼叫『杌命』,這是比喻,上面「杌」是比喻,樹木枯了,沒有枝葉,枯木叫杌;這個地方是做令他的生命、精神受到威脅,使他身心不安穩,叫杌命。雖然你沒有殺害他,你叫他受威脅,你叫他心神不能夠安定,這個都是罪過。

  下面第三段講「怨對無間」,怨是怨家,對是對頭,無間就是因果循環沒有間斷。第一小段講「現報災凶」,請看經文:

  【怨對相報。世世受殃。無有斷絕。現世不安。數逢災凶。】

  『怨對相報』就是怨家對頭,這種報復是生生世世永無了結,而且這個報復是一次比一次要慘烈,這是我們要特別警惕的。在這個地方我們舉一個歷史的事實,像這種事實在歷史上可以說太多了,諸位展開二十五史來看,可以說是不勝枚舉。此地跟諸位說明的是明朝昆山有一位顧錫疇先生,我在此地把他這個事情,我不能詳細的說,詳細的說耽誤時間太多。他在溫州被副將,也就是他底下的一個部下賀君堯,被他害死了,在半路上被賀君堯派了刺客把他殺死,把他的屍首丟在江裡。沒有多久他的學生張調鼎,在世俗裡頭有扶乩,就想請乩來問一問他的老師被害的情形。真的顧錫疇的鬼魂就降在乩壇上,把他被害的事情說得很清楚。他自己說他的前世,顧先生的前一世,是天台山的一個出家人,是天台僧。因為前一世出家修行,有很大的福報,所以這一世也做了很大的官。前一世出家的時候在天台山遇到一條蛇,他就把這條蛇打死了,這條蛇死了以後投胎就是賀君堯。他說這個事情是冤冤相報,我前一世把這個蛇打死,這一生當中我應該被他害死。他有兩個小孩,降乩給他的學生張調鼎說,你告訴兩個兒子,不要告狀,不要報仇,這是冤冤相報,希望從這一次就了了。有這麼一樁事情。

  這個事情,我給諸位看一部書,《歷史感應統記》,這裡面所記載的全是二十五史,就是正史裡面抄錄下來的,都是正史的原文。這一共是兩冊,這是卷下,上下兩卷,是以因果報應為中心,說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在我們中國歷史裡面說得非常的清楚。顧先生這一段我翻開給大家看一看,這是明朝的事情,怕耽誤時間,我預先沒有把它翻出來,反正這個書諸位看看也就可以了。這裡頭還有一段,這段也可以看,我在此地把曹翰這一段,我在這裡展開來,希望大家有這麼一個印象。大致上這個書流通的很廣泛,諸位可以能夠看得到,不妨找一部多看幾遍,曉得歷史上這些善惡果報是真實不虛。我們從歷史上看到這些果報,再冷眼看看我們現前,我們看看世間人,作善一定有善報,作惡一定有惡報,正是佛法裡面所說果報通三世,善惡到頭必有報應。這是講『怨對相報,世世受殃』。像顧先生他過去世有善根,他曉得冤冤相報之可怕,所以囑咐他的後人不要報仇,這個果報到這就了了。如果世間人不曉得這個事情,我的父親被他害死,我一定要報仇,再殺他,這個果報就生生世世都沒有完了,所以「世世受殃,無有斷絕」。

  『現世不安』,你有仇家,你的身心都得不到安穩,為什麼?常常要提防人家來報復,這是你「現世不安」。『數逢災凶』常常會遇到災難,遇到這些凶殺。我們了解這個事情就要覺悟,不但與一切人不結怨仇,所謂是「冤家宜解不宜結」,不跟人結怨仇,連一切動物也不跟它結怨仇。你看這個天台僧,他殺一條蛇,路上看一條蛇他把它殺死了,這條蛇第二世變作人就要害他。由此可知,殺害眾生冤冤相報,這個事情太可怕了。不曉得這個事實真相是我們迷惑顛倒,佛菩薩五眼圓明,將三世因果的事情看得清清楚楚,我們不能不信,佛菩薩不會欺騙我們。再看底下一段:

  【死入地獄。出離人形。】

  這是講到果報重的,殺業重的人果報都在地獄,地獄罪受滿之後離開地獄他也得不到人身,離開地獄大多數墮畜生道去還命債,欠錢的還錢,欠命的還命。諸位真正懂得這個道理之後,我們在世間你就心安理得了,為什麼?如果說是某個人占某個人的便宜,占不到的,某個人吃了虧,也不會吃虧,他今天把你錢騙去了,來生會還你,他今生對你傷害了,來生一定有果報。你才曉得,世間一切的這些事,誰也占不了誰的便宜,誰也吃不了誰的虧,這個道理真正是通達明白,我們就心安理得。我們如果不欠別人的財物,我們財物擺在那個地方沒有人拿;我們東西被人騙了、被人偷了、被人搶了,都是前生欠他的,如果前生不欠他的,他來生必定欠我的。以前華嚴宗第一代祖師杜順和尚,他在山上住茅蓬的時候,那一帶老百姓很貧窮,所以盜匪很多。有一個齋主對老和尚很恭敬,做了一雙鞋子去供養老和尚,他到老和尚那裡去,老和尚正在那裡打坐,閉著眼睛打坐,他也不敢驚動,於是乎就把這雙新鞋子掛在門口。過了三年他又從那裡經過,再去看看老和尚,看那個鞋子還掛在那個地方,他就奇怪了,他就問老和尚,他說老和尚,這雙鞋子是我供養你的,你曉得不曉得?老和尚說我知道。他說掛在這個地方三年了,這個地方的小偷很多,怎麼沒有偷去?老和尚說,我生生世世持不偷盜戒,我不欠別人的,所以我的東西放在這裡沒有人要,就是小偷、強盜從這裡過,看到了也像沒看見一樣。

  可見得「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我們要曉得這個道理,應當要覺悟,佛教給我們與一切眾生廣結善緣,修行裡面要修布施供養。十大願王裡面「廣修供養」列在第三個項目,第一個是「禮敬諸佛」,第二是「稱贊如來」,第三是「廣修供養」。廣修供養自己決定不吃虧,廣修供養果報就是廣種福田,福田從哪裡修?就是從供養當中修,前面我們已經跟諸位說到過這個事情。這裡講出來之後要變畜生去還債,所以說是:

  【當墮畜中。為人屠截。】

  還命債,欠命的還命,欠錢的還錢,這個事情麻煩大了。

  【三塗八難。巨億萬劫。】

  這兩句,『三塗八難』是講受苦的地方,苦處,『巨億萬劫』是說時間之長。

  【以肉供人。】

  這就是還債。剛才我給諸位看的《歷史感應統記》裡的曹翰,曹翰就是這個例子,生生世世都變豬,變豬什麼?還命債,還錢債。這個我們在此地也簡單的跟大家介紹一下。地獄,諸位可以看《地藏菩薩本願經》,說得很清楚。「三塗八難」,三塗就是三惡道,三惡道為什麼說三塗?塗就是非常痛苦,塗炭。地獄為火途,地獄是瞋恚心所感的,縱然是寒冰地獄,你去看那個相,是一片火光,到處都是火,所以地獄為火途。餓鬼為刀途,刀是什麼?是恐怖的意思,餓鬼他自己常常感覺到有人拿著刀要殺害他,好像就在他的周圍,所以他是離不了恐怖之心。俗話也常說「人有三分怕鬼,鬼有七分怕人」,你要曉得這個道理,你晚上走黑路就不怕鬼了,為什麼?人怕鬼只有三分,鬼怕人有七分,鬼怕人的程度比人怕鬼要厲害得多,所以你大可以不必怕鬼。你膽子很小怕鬼,鬼看到你可以欺負你,我怕你,你的膽比我還小,那我就可以跟你開開玩笑;如果你懂得這個,你的膽子一壯起來,鬼一看到你他就跑走了。的確是鬼怕人,他常常有恐懼之心,所以稱之為刀途。畜生為血途,無論是家裡養的家畜,或者是野生的,野外生的動物,它死大概都是要流血,不會得好死。野生的是互相殘殺,死的時候流血,家裡面養的都被人殺害,當作菜把它吃掉,都免不了流血,稱之為血途。這是最苦的,這三惡道。

  八難,難是說什麼?是講有了困難,有了障礙,而八難都是說不能夠聞佛法,得不到解脫的機會,所以有八種難。第一個是「北俱盧洲」,北俱盧洲這是佛經裡所講的,講我們這個小世界有四大部洲。北俱盧洲人的福報很大,壽命也很長,衣食自然,這個地方沒有佛法,佛不到這個地方說法。這個地方人太享福了,他不接受佛法,所以北俱盧洲沒有佛法。你要是生到北俱盧洲,這算遭難,為什麼?聞不到佛法。第二是「四空天」。我們曉得,欲界天、色界天都有十地菩薩到那個地方去講經說法,度那些天人,所以天上還是有佛法。但是四空天沒有人去,佛、菩薩都不去,你要是修四禅八定,修四空定到四空天,你也算遭了難。那個地方壽命很長,譬如到非想非非想天,壽命有八萬大劫,八萬大劫聞不到佛法。第三是「盲聾瘖啞」。盲是眼睛瞎了,眼睛瞎了不能看經文,看不到佛像,聾是說法的音聲他聽不見,瘖啞是自己有些疑問沒有辦法發問,對於佛法的修學都是有很大的障礙,所以這個也是難。第四是「佛前佛後」。釋迦牟尼佛出生之前這個世間沒有佛法,釋迦牟尼佛的法運有一萬二千年,這一萬二千年過去之後佛法不存在這個世間,又沒有佛法。所以佛前佛後也是遭難。第五種就是「世智辯聰」。世間有一類人他有辯才,他也很聰明,他一切都是自以為是,他不相信佛法,不能夠接受佛法,雖然他很聰明有智慧,沒有辦法,他不接受。

  這個五種再加上前面三塗,合稱為八難,「以其難聞佛法也」,這個八難都是說他不容易接受佛法的教育,我們稱他遭難了。這個世間最好的智慧的教學他沒有機會去接受,有許多真是當面錯過,這很可惜。

  『以肉供人』這是自作自受,如曹翰,歷史上有記載,秦桧,清朝筆記小說裡頭有很多記載,諸位看紀曉岚的《閱微草堂筆記》就有說「多世豬身」。有人殺豬的時候把毛刮了之後,肉上現的有黑字,有秦桧七世的豬身,在清朝的時候曾經發生過這樣的事情。曹翰這個事情我們簡單跟諸位介紹一下,剛才《歷史感應統記》翻到了這一篇。這個事情是發生在明朝,發生這麼一樁事情。明朝有個居士,也是個財主,他姓劉,叫劉錫元,他的田地很多,當然有很多田地是有些農夫租他的田,就是佃戶。有一天他經過他自己的佃戶,坐的船晚上沒有趕到住宿的地方,晚上就住在船上。這個船的對面那個人家就是租他田耕種的人,這個人一面耕田一面也殺豬,也是個屠戶。他晚上就做了個夢,夢到一個將軍,這個人身體很魁梧,跪在他面前求他救命,他就問,你是什麼人?他說我是宋朝偏將軍曹翰,因為在攻打江州的時候,江州守將堅守江州城,所以很不容易才奪下這個地方。奪取江州之後他就很生氣,就下命令屠城,這個城裡面的人不分男女老幼統統給我殺光。造這個罪業太重,所以死了以後墮地獄,地獄出來之後就變畜生來還債。現在我又投的豬身,就是你這船對面你家的佃戶,這個殺豬的,綁了有好幾頭豬,頭一個殺的就是我,求你救救我。

  他一醒過來,感覺到這個夢很真實,境界很清楚,再聽聽,對面果然有豬叫的聲音。於是乎他就叫船夫把船劃過去,劃到對面,他就上去看看,果然是他的佃戶,綁了幾只豬在那裡准備要殺。他一看到這個情形,他說「曹翰」,他叫個「曹翰」那個豬就答應一聲,再叫,它又答應一聲,果然不錯,是他。而且他在夢中的時候他問他,你是什麼原因墮豬身?在夢裡頭曾經跟他講過。他說他在唐朝的時候是個小販,賣布的。這種情形在現在已經看不到了,我過去在家鄉的時候有這種小販,就是肩膀上扛著幾疋布在鄉村裡面叫賣。他說偶然之間遇到寺廟裡頭法師講經,他就聽了一座經,就聽一次,在這聽了一次,聽了很歡喜,就把他賣布的錢統統拿出來打齋供眾,結了這麼個法緣。他就是修這一次福報,這一次的福報就感得三生的福報,他到第二世就做了個小官,像科員、科長的小官,沒有失人身。一次在佛門裡頭修福,這是以至誠心、清淨心來修福,所以生生世世都得到人身,而且果報都還不錯。到宋朝這個時候他就做了偏將軍,地位是相當之高。

  當時太祖趙匡胤底下兩個大將,一個是曹彬,一個是曹翰,這兩個在宋朝都是名將。因為他造這個殺業太重,現世的報在歷史上有,曹翰死了之後,他的兒子做乞丐,女兒做妓女,淪落到這種程度,就是當時他造的殺業太重,殺人太多。他的果報落在地獄,落在畜生,生生世世『為人屠截』。由這樁事情來看,我們就曉得,善惡果報是千真萬確的事實,而無辜屠殺生靈,果報非常之重,這是我們特別要謹慎,要小心的。他這個公案,就是這一段事跡,在《歷史感應統記》裡面寫得很多,我們簡單的跟諸位介紹他的重點,諸位要想詳細知道,可以讀《歷史感應統記》。這是講「以肉供人」。

  【未有竟時。】

  永遠沒完了,你欠多少債要還多少。

  【令身困苦。噉草飲泉。】

  這兩句是形容畜生的生活,畜生的生活跟人不能比。再看末後這一段「現畜前因」。

  【今世現有是輩畜獸。】

  畜是家裡養的,獸是野外、野生的,我們叫野獸,這是講畜生道。畜生道從哪裡來的?佛跟我們講;

  【皆由前世得為人時。暴逆無道。陰害傷生。】

  傷害一切眾生。

  【不信致此。】

  對於世出世間聖人的教訓他不相信,對於因果報應這些事實他也不相信,所以才在三途裡頭受苦,才變畜生身為人屠截。

  【世世為怨。還相報償。】

  這個事情麻煩,他來報復的時候,他來還債的時候,他自己是不是甘心情願?曹翰他在佛門裡種的善根,所以還現了這麼一點曙光,叫劉先生去救他,劉先生把它買來之後放生,他從此之後脫離了畜生道,這一點是他聞佛法的利益。他如果不聞佛法,他變了畜生身,受業報的時候他不甘心不情願,我沒有力量反抗,你來殺害我,你吃我,他不甘心。不甘心怎麼樣?他來生還要報償,佛門裡面常說「人死為羊,羊死為人」,互相的報復,一次比一次殘酷,永遠沒有完了。『世世為怨,還相報償』,生生世世在那裡報復,永遠沒有完的時候,這太苦了!

  【神同形異。】

  『神』是什麼?神識,我們俗話講靈魂,靈魂是一個,『形』是講身形。這世為人,來世為豬,身形不一樣,你靈魂是一個,神識是一個。

  【罪深如是。】

  這是舉一個例子,說明殺生罪業太重,這是我們應當要明白的,應當要戒除的。

  經文到這個地方是個大段落,在這段裡面我們讀了之後,跟諸位提供一點修行的方法。在消極的方面來說是守這個戒律,不殺生,這條一定要遵守,更進一步就是要斷殺心。這是大家特別要注意到的。單單不殺生還不太容易滅罪,你殺心斷掉,你過去殺的眾生他就沒有辦法報復了。你這一世雖然不殺生,你的殺心沒有斷,過去那些冤家債主還有辦法找到你,殺心斷了他沒法子找你,所以我們要把殺心斷掉。在生活方面,可以吃三淨肉,你不能夠素食的話,吃三淨肉。佛陀在世,這是我們要注意到的,佛陀在世的時候出家人生活方式是托缽,托缽是施主給什麼我們就吃什麼,這是不麻煩別人,是給別人的一種方便。在中國雖然是不托缽,我們在家的同修肉食選三淨肉。什麼叫三淨肉?第一個是不聞殺,沒有聽到殺的聲音;第二是不見殺,沒有看到殺,沒有見到殺,沒有聽到殺的聲音;第三不為我殺,他這個殺生不是為我。今天像市場上這些雞魚鴨肉都有,你也沒有聽到殺、你也沒有見殺、他也不是為你殺的,你買這個來吃,不犯戒,這佛在戒律上是允許我們的。全世界,除了中國之外,學佛的人無論在家、出家都是吃三淨肉,這一點我們特別要記住。

  佛教到我們中國來,我們中國人比起世界上其他民族的這些人慈悲心要重,所以我們的成就比人家要高。在中國特別提倡積極的修行,素食,所以素食是我們中國人所奉行的,也就是從不殺生這條戒我們做到了積極,從消極做到積極。這個也要知道,素食只有中國學佛在家、出家才素食,這是其他國家民族學佛的人所沒有的。另外就是中國人喜歡放生,這條也是中國佛法的特色。其余的他不殺生,但是放生很少,中國人放生是非常之普遍,寺院裡常常放生,學佛的人家裡也常常放生,這好事,這是我們應當來提倡的。我們自己素食做不到,就學著吃三淨肉,這是這一條修行方法。

  其次的,我們要「廣行施度」,施是布施,廣是要廣大,廣大的來推行、來實踐布施。在此地,佛在一切經論裡頭常常告訴我們,布施有財布施、有法布施、有無畏布施,有這三大類。財布施是以我們自己的財物幫助別人,別人沒有衣食,我們能夠施捨給他,使他能夠得到溫飽,能夠保住他的生命,這是有很大的功德。第二是法布施,在前面我們跟諸位已經細細的說過,我們在福田裡頭的貧窮福田跟諸位講過。物質上的貧窮不是真貧窮,智慧上的貧窮是真正的貧窮,因此,三種布施裡面法布施是第一,功德是第一。

  財布施,你自己不會缺乏財富,為什麼?你的財富,你今天所得到的財富這是果報,是你前世修財布施修的很多,你這一世才得到財富,這是果報。財布施這是修因,種這個因後面一定結果。你要曉得這個道理,你財施愈多你的財富源源而來,不會缺乏的,因為你過去世有這個因,現在又有財施之緣,你的果報一定非常的殊勝。法布施則得聰明智慧,因為你以世出世間法教化眾生,所以你的智慧一定是天天在增長。也許有人說了,我自己根本就沒有聰明智慧,我如何能修法布施?實在講法布施不難,而且很容易做到,我們自己沒有法,他人有法我們可以隨喜功德。譬如說某個地方法師講經,法師在那裡教學,有很多人不曉得,我替他介紹,他去聞法開悟得利益,這就是我的法布施。

  我過去曾經教不少人,有很多人自己做生意,你們有門市、有商店,你們在你的商店門口將我們台北市各個寺院講經的消息在那裡貼一張。人家到你這裡買東西一看,曉得某個地方某法師在那裡講什麼經,那你就法布施了。你看,不費什麼力氣已經修法布施功德。更聰明的,你們做生意的人都要做廣告,報紙上登一些廣告,你可以在你廣告的一個位置當中嵌幾個字,「請念南無阿彌陀佛」、「請念觀世音菩薩」,人家看到你的廣告也念了一句阿彌陀佛,也念了一句觀世音菩薩。我相信加這幾個字不會多收你的廣告費,你已經就在做法布施了。

  這些大的商家他們在電視上做廣告,他不曉得這個道理,在電視上做廣告也可以加上這個字樣,加上一個「請念南無阿彌陀佛」、「請念觀世音菩薩」,為什麼不去做?你既然在電視上做廣告,廣告上給你加上這幾個字樣也不會多收你的錢。所以聰明的人應當財布施、法布施要曉得修。我們圖書館法施會成立以來,我們提倡什麼?在電影院打廣告片,我們圖書館跟華藏法施會現在有兩張廣告片,一張是「請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張是「請念觀世音菩薩」。這個廣告片在電影院裡面放映,每場都放,大的電影院一個月一千二百塊錢,小的電影院,像景美一些小的電影院,一個月只要三百塊錢。這個法布施誰都做得起。

  我們花了一萬塊錢做電視廣告片,我們做了一百多套,歡迎各地方的人向我們索取,你向我們要,我們馬上贈送給你。希望你自己在你居住的鄉鎮,居住的地方有電影院你就向他接洽,一個月花很少的錢。你看,凡是看電影的那些人,他一看到這個廣告,他自自然然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你都給他種了善根。如果你更有意思的話,哪些地方講經,你把這個消息也用這個方法,在電影院裡頭用廣告的方式,來告訴大家某個地方有講經,他縱然不來聽,他念一句經題也是無量功德。哪裡講《阿彌陀經》,他念《佛說阿彌陀經》,《妙法蓮華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大方廣佛華嚴經》,他念個經題都有無量功德。

  所以法布施並不難,非常容易,佛經裡跟我們講四句偈的布施,大千世界七寶布施都比不上四句偈的布施。希望諸位同修會做,你能夠想到,會做。我教給學生,有很多學生,學生沒有錢,沒有力量,我教給他們什麼?他們念書有課本,我教他們在課本上,一般人課本都寫個名字,我叫他在課本上不要寫名字,在課本上寫個「觀世音菩薩」、寫個「阿彌陀佛」。你這課本擺在桌上,同學來一看,「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你看你度了他。學佛的學生,你在校園裡面,現在一個學校都很大,都有幾千人、上萬人,你手上拿一串念珠,你就度了很多人。你手上拿一串念珠,你的同學、老師一看,「阿彌陀佛」,他這個佛號自然就念了。你自己不要說一句話,你在校園走一圈,你就度了多少同學,你就勸好多人都在那裡念阿彌陀佛,念觀音菩薩。可見得這個事情不難,這是法布施,這個叫法布施。

  無畏布施,我們前面也曾經跟諸位講過,是叫一切眾生身心能夠得到安穩,這就是無畏布施,使他離開恐怖。

  這三種布施都有連帶的關系,不殺生、放生這是屬於無畏布施,你不殺生,一切眾生看到你就不害怕,你如果殺心斷掉了,一切這些動物看到你它不畏懼你。真正殺心沒有了,天上的小鳥它可以飛到你的身邊來,它可以飛到你的肩膀上來,為什麼?它曉得你不會殺害它。放生,已經被人家抓到將要被殺害的,你能夠買了把它放生,救了它一條命,生命的憂慮它離開了,這種恐怖它離開了,這是屬於無畏布施。由此可知,不殺生、放生、素食都是屬於無畏布施,乃至於我們吃三淨肉也是無畏布施。可見得這個三種施都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只要曉得這個意思,只要你留意,時時刻刻這三種布施都是圓滿具足在那個地方修學。財布施得富貴,法布施得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生活愉快。所以,我們要想得到真正幸福美滿的人生,一定要廣行施度,就是六度裡頭的布施波羅蜜,一定要認真的去修學,我們生生世世都能夠得到美滿、幸福的生活。

  我們不但自己要這樣做,而且要勸化別人,你自己這樣做,你得到美滿的果報,別人看到了一定會效法你。所以,凡是你所認識的人你都要勸他,你不認識的人,像我剛才講了,像電影院裡面打廣告的方法,這是對於不認識的人,我們勸化他。像我們現在用的錄影帶,我們將錄影帶,這個財力要比較多一點,你能夠在生活上節儉一點,我們將錄影帶供給別人,使別的人也能夠明白這個道理,也懂得這個修學的方法,也能夠得到美滿幸福的人生,他的美滿幸福是你給他的,你布施給他的。這一段,就是「殺生責任」這段,我們跟諸位介紹到此地。

  下面是第三大段,是要談到教學。正如本經第一章裡面所說的,阿難問事佛吉凶,釋迦牟尼佛第一句話就說,學佛一定首先要明師受戒,一定要好老師來指導你,你才能成就。底下這一段就要討論到師生的授受,師生的關系;換句話就是老師應該用什麼態度、什麼樣方法來教學生,學生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什麼樣的方法來接受老師的教導。這在佛法,特別是初學的時候非常重要的一課,我們留在下一次再來詳細的討論。

  (第七集)

  198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5-006-0007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jump》第七講,經文第三頁第八行末句,「阿難復白佛言」從這個地方開始。

  【阿難復白佛言。世間人及弟子。惡意向師。及道德之人。其罪雲何。佛語阿難。夫為人者。當愛樂人善。不可嫉之。人有惡意。向道德之人善師者。是惡意向佛無異也。】

  到這裡是一小段,這一段的大意前面曾經跟諸位說明過,在本經一開端,世尊就指示我們,學佛最要緊的就是要從「明師受戒,專信不犯」,可見得好的老師是我們修學成敗關鍵之所在,這是世出世間法都非常慎重的。在世法裡面,不但古時候非常重視,就是現在做家長,往往都很謹慎為自己兒女選擇一個好的學校。現在政府實施學區的制度,好學校所在之處,如果他自己居住不屬於這個學區,小孩到了上學年齡,他一定想方法遷居到這個學區來,使自己的子女可以念到好的學校,這也是我們經裡面所講義趣之所在。世間法都慎重選擇老師,何況佛法!這是真實的教育,是究竟圓滿的教育,是了生脫死的教育,對於選擇老師當然比世間教學還要謹慎,還要慎重,這是必然的道理。

  這段是討論師道以及做學生之道,所以科題叫「師弟之分」,分是講的本分,諸位請看這個地方,師是老師,弟是弟子,就是學生,之分是本分。在本經的順序它是第三個大段,排列在第三,這一段裡面我們要討論的是老師的本分、做學生的本分。這個在佛法裡面教學乃是屬於根本法,所以我們要特別留意,因為我們現在正是在這個階段,我們如何去選擇老師,如何去事師。這一大段裡面有兩個中段,第一個就是「師弟之分」,第二個是「師弟之行」,行是著重在行為上。第一個小段就是剛才我們念的「問答師弟本分」,第一個小節「惡意向師及善者問答」,就是我們剛才念的這一小段。阿難聽了前面學戒律這段開示之後,又向釋迦牟尼佛請教,他提出一個問題,如果『世間人』,是指一般人,『弟子』那就是做學生的人,如果他要是有惡意對他的老師,或者對世間有道德的人,他有什麼樣的罪過?

  何為惡意?這裡舉了幾個例子,第一個就是「輕慢」。輕是什麼?我們俗話講瞧不起,沒有把他看重,沒有把他看在眼裡。慢是什麼?慢是貢高我慢,當然你輕視別人,自己一定要把自己抬高。你瞧不起老師,瞧不起善知識,自己顯得貢高我慢,這是惡意。這是惡意裡面最輕的,諸位要曉得,最輕的,可是罪過就很重了。更重一點的惡意是「瞋恨」,提到某個老師、某個世間有道德的人,他心裡就很不平,懷恨在心,對他有恨意,這是惡意,這個比前面要重。更重的則是「嫉妒」,見別人有德,道德、學問、聲望超過自己,懷著有嫉妒之心,這個罪過比前面兩種又要重了。第四層更重,「背叛」老師,我們所謂是背師叛道,這是對待老師,對待世間善人也是如此,這是講背叛他,反叛他。第五種是「陷害」,陷害就是以種種惡意的毀謗、侮辱,甚至於阻止他教學,阻止他行善,更甚的是加以謀害,這些全都是惡意。惡意裡頭有輕重之差別,以這些存心,以這些用意、用心,來對待好的老師以及社會的善知識,他有些什麼罪?

  經文裡面提到『道德之人』,「道德」在此地我們也簡單的跟諸位說一說,什麼叫做道德?《禮記》裡面說,「禮雲,道者通物之名」,通是通達,物是一切萬物。什麼叫道?你能夠通達宇宙一切萬物事理這叫道,我們給它一個名稱叫道。什麼叫德?「德者得理之稱」,就是宇宙人生一切萬物這些道理你統統都明白,你正確的理解,這個就叫德。由此可知,道是天然的,德是你自己覺悟的,是你自己體會得到的。「大則包羅萬事,小則才藝善行」,大道則十法界依正莊嚴無所不包,這是大道,在佛法裡面即佛道、菩薩道;小道這是人道,一個人的,他的才能、他的藝術、他的善行,這稱之為小道。這一段是《禮記》裡面給我們解釋「道德」兩個字,《禮記》裡頭關於道德的解釋很多,我們舉出這一條。

  下面是佛門裡面的解釋,「禅林寶訓雲,道者,一切聖凡共由之達道」。這個意思是說,什麼叫道?一切聖凡,聖是講四聖,佛是聖人,菩薩是聖人,聲聞、緣覺都是聖人;凡是指六道凡夫,天、阿修羅、人道,乃至於餓鬼、地獄、畜生,一切聖凡共同由之達道。達是什麼?跟前面一樣的意思,通達、無障礙的這條道路,十法界依正莊嚴之大道。「日用事物當然之理」,日用事物當然之理就是一切聖凡共由之達道。這是《禅林寶訓》裡面解釋道的意思。「德者,行道有得於心」,行是修行,依據事物當然之理,依據聖凡共由之達道來修正我們身心行持,修行有了心得,有得於心就是我們今天講有了心得。「僧三學」,這是講出家,佛門裡面的戒定慧三學,前面跟諸位介紹過,這個很重要,千萬不能夠忘記,不能夠疏忽。「儒」,這是我們中國固有文化的教學,「孝弟忠信是也」,用這個來做代表。在我們中國,三達德的智仁勇、四維八德都是凡聖共由之道,事物當然之理,這是就道德綱領上來說明。

  底下說,「道德充備,天龍恭敬」,由此可知,天龍前面講過,這是護法神,諸天的善神,他對於這樣的人都恭敬。你要是以惡意對他,那個道德之人會不會跟你計較?不會的,你以惡意對他,他要跟你計較,他就不叫道德之人,他不會跟你計較的。誰跟你計較?這些天龍,他是凡夫,他不像道德之人有那麼好的修養,他看不慣,他看不慣就得要找你麻煩。所以諸位要記住,譬如你有的時候得罪了佛菩薩,對佛菩薩不恭敬,你以為佛菩薩會懲罰你,佛菩薩會怪你,那他就不叫佛菩薩了;你要是得罪了他,他要是來報復你、懲罰你,他跟我們凡夫一樣,佛菩薩如如不動。我們怎麼曉得佛菩薩如如不動?因為佛菩薩教我們如如不動,你看經論裡面常講,教我們要八風吹不動,別人贊歎我們,我們也不生歡喜心,別人毀謗我們、侮辱我們、打罵我們、殺害我們,都不動心。不但不動心,而且以慈悲心看一切眾生,在這裡面修忍辱波羅蜜,修慈悲喜捨,佛是這樣教我們的。佛菩薩這樣教給我們,可見得他都做到了。凡是來找麻煩的,就是這些護法神,因為這些護法神是凡夫,他們的程度跟我們差不多,看到有人欺負我們老師,瞧不起我們老師,他就來報復,他就要來找麻煩,他找麻煩佛菩薩也無法管他。正如同我們一樣,我們對於三寶很尊敬,有別人亵渎三寶我們會很生氣,我們會責備他,佛菩薩也管不了我們這些行持,是一樣的道理。就是俗話所說的,得罪佛菩薩沒有關系,得罪這些小鬼麻煩就很大,所以說寧可得罪君子,不可以得罪小人,就是這麼個道理。

  阿難尊者問了,惡意向老師、向有道德的人有什麼樣的罪過?佛答覆的罪過就重了,底下是佛答覆阿難尊者。『佛語阿難』,就是佛告訴阿難。『夫為人者』,為人就是做人的道理,做人的道理是應當『愛樂人善』,愛是愛護,樂是愛好,意思就是要喜歡人之善,喜歡善人、喜歡善事。善人、善事都是利益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大眾的,我們要生歡喜心。不但生歡喜心,而且要能夠幫助他,要能夠成就他,所謂是成人之美,成人之善。縱然他是個惡人,惡人回過頭來就是善人。我有個同學他在教育界多年,一般人對他都非常尊敬,他只抱了一個信念,世間沒有惡人。那些壞學生,非常頑皮的,所謂是太保、太妹這一流的學生,他對於他們不責罰,對他們還格外的關心、愛護,使他們轉變,回過頭來做個好學生。這是很懂得教育的心理,是要把那些惡人改變轉為好人,國家民族才有前途,老百姓才有和平,才有安樂。惡人如果你責罰他,責罰是一種不得已的手段,而且只能夠短暫的設施,不是正常的,不是長期的。為什麼?要是長期的去責罰,必定引起反抗,哪有不背師叛道的道理?所以佛告訴我們一個原則,前面這一章裡跟大家說過,冤家宜解不宜結。解除了,彼此世世都能夠相安,都能夠和平共處,如果冤結要不解開,世世的報復,這個不得了!

  所以這些有學問、有道德的善人他有遠見,不像我們一般人見識很淺。譬如說我們中國,在近一百年當中受列強的欺負,使我們一般大家對於外國人,提起外國人都咬牙切齒,都痛恨的不得了,特別是日本人。列強之欺負是日本人第一,發動八年抗戰,我們中國犧牲了多少生命、財產,以至於遭今天這樣的大劫難,這是日本人造成的。為什麼抗戰勝利我們總統原諒日本人、赦免日本人,不但不怪責他,而且還不要他賠償?這是史無前例的。你們諸位打開歷史看看,在以往,哪一個戰勝國不是要求戰敗國要賠償軍費?八國聯軍我們打敗了,賠償銀子四萬萬兩,我們中國四萬萬人,每個人一兩銀子,這是列強欺負我們。我們中國老總統能夠赦免日本人,這就是遠見,希望這個冤仇不可以結成世仇,如果結成世仇,兩國永遠不能夠平安,兩國人民生生世世都要遭大劫難。老總統在這一點他是深得中國文化、大乘佛法的精神,不管今天日本人他怎麼樣做法,我們做的是對的,這種做法是依據本性的性德而做的。日本人忘恩負義,背叛我們,是他的罪行,他將來要遭什麼劫難,是他的果報,我們這種做法是無量的功德。

  所以在今天整個世界每一個國家、地區,我對於我們台灣有充分的信心,原因在哪裡?就是老總統所積的這個德太大了。俗話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我們老總統救了一個國家,救了一個民族。如果他那個時候要有一點瞋恨心,正好列強哪一個不希望瓜分日本,四國平分,我們一個人分它一塊。日本今天國家的名字也沒有了,也沒有日本人,天皇也沒有了,日本人民都做這四個戰勝國的奴隸。可以把它瓜分掉,使這個國家永遠滅亡而不存在,是做得到,不是做不到。我們不答應,其他的三國沒話好說,為什麼?我們受的害最大,他們受的害輕。

  諸位從歷史上看看,像這樣寬宏大量有幾個人?果報是三世的,這是佛法裡講得清清楚楚,諸位不要看眼前日本人背叛了我們,你饒了他,饒他有什麼用處?他還不是背叛你。我們不能用世俗的眼光來看,你要用佛法的眼光,用三世因果的眼光,那你就曉得,我們老總統積的德太大了,可以說古今中外有史以來,這是第一功德,這是大德。大德必有後,大德者必昌。所以我們會在第三次大戰當中,諸位就曉得,我們能夠保全,就是以這個陰德來庇佑我們;日本人之背叛,他將來自有報應,我們也會看到。所以做人一定要愛人之善,要能夠原諒別人的過失,要能夠容人之過,要有大量,這個才是佛,才是菩薩。

  佛的心是真慈平等心,我們要作佛,我們要有真正的慈悲,要有真正的平等。所謂真正的平等,最善的人跟作惡無端極惡的人在我們心裡面的地位是平等的。並不是說我們不辨是非,善人我們尊敬他、愛護他,惡人我們也要敬他,也要愛護他,惡人才會改轉為善人。惡人你要嫌他,你要恨他,他更惡,他更惡不但害他自己,他自己要造許多罪業,他要害社會,他要害眾生。所以,為他個人著想、為社會著想、為一切眾生著想,我們希望他改過遷善,這種力量是教化。儒家之所以偉大,是它有忠恕的精神,佛法之所以偉大,它有慈悲、平等的精神,不念舊惡,佛法裡講怨親平等,從這個地方才能夠成就圓滿的佛道。如果要稱性而說,大家就更容易明白,我們以前講過《六祖壇經》,諸位要是真正在《壇經》裡面有一點體會的話,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你自己心性變現之物。真的「法外無心,心外無法」,《華嚴》跟我們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怎麼不平等?所以,在體性上講決定平等,事相上則是有迷悟的差別,悟的人心地清淨,真慈平等,迷的人才有分別、有執著,造一切善惡業障。學佛是要學開悟,不是教你學迷惑顛倒,學佛要拓開心量,經裡跟我們所說的,佛的心「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是佛心,我們如果連第二個人都容納不下,這樣的小心量怎麼能成就?所以一定要拓開心量,我們中國古人所謂「宰相肚裡能撐船」,這個比喻就是大人物心量大,能夠容人。由此可知,小人、大人就在他心量的大小,心量大者稱之為大人,心量小者稱之為小人,意思在此地。

  佛在這個地方也是這樣子教給我們,這是教初學,做人的道理要喜歡人的善行,喜歡人的善行要能原諒人的過錯。為什麼?「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都有過失,想想我們自己也有過失,我們自己有過失,希望別人原諒我們,別人有過失,當然也希望我們原諒他,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以,不可以『嫉之』,不能夠嫉妒。惡意裡頭佛是特別提出這一條,因為嫉妒之後才有陷害,才有背叛,才有種種重大的罪惡。

  善人善事,我們在這個地方也跟諸位提出一個很淺顯的標准,世出世間聖教大概都是這樣告訴我們。「善人」,底下這幾句話都是出自於《禮記》,「修身踐言」,身就是講從前的一些行為,有些行為不正當,譬如說殺生、偷盜、邪YIN、妄語,這都是不正當的行為,他肯修正。以前是迷惑顛倒,行為不端,現在明白了,回頭是岸,修正我們自己的身心行為。踐言,以前說話不算數,現在說到做到,《禮記》裡面講,「修身踐言,謂之善行」,這是儒家給我們一個善的標准。「善人者,心善」,心地善良,「行善」,行為善良,心行之善這個善是有標准的。世間的善人,心善、行善的標准,在我們中國是以禮為標准,所以古人對禮很重視,「不知禮,無以立」,立就是立足於社會,你要是不懂禮的話,你在社會上很難立足。因為中國過去是以禮治國,跟現在這個世界不一樣,現在這個世界是以法治國,是以法律,不講禮。禮比法的意思更精,更為殊勝,中國過去是以禮治天下,中國教學是禮教,禮樂之教,這是世間標准。在佛法裡面就是戒律,五戒、十戒,就是十善業道,這兩種標准是世間標准,小乘戒是出世間,聲聞、緣覺,就是小乘的標准,菩薩戒是世出世間大乘法的標准。所以善行是有標准的,是有等級的。

  「其言行足以教化一方,是即師也」,這個善人不管他是不是一個老師的身分,他的言語、他的行為可以做我們這一個地方、一個區域之模范,是我們大家的楷模,這個人就是老師,不管他是不是在學校教書。無論是男女老少,從事任何一種行業,他能夠修身踐言,他能夠為大家的模范,模范就是老師,在佛法裡叫軌范師,這種人「鄉國之寶也」。古人所說「善人,國之寶」,為什麼?地方上有善人是一個地方之福,一個地方他有個楷模,他有個模范,這個楷模、模范是真正之國寶。他的功德是「福利國家」,為國家造福,為國家培福,為國家帶來真實的利益。為什麼?一切大眾看到他都向他學習,都願意做個好人,國家好人多了,這是國家之福,是國家之利,安定社會,「猶暗路明燈,航海指南,不可失也」。

  說到這個地方使我們想到一樁事情,在佛門裡面大家知道鸠摩羅什大師,在中國佛教史上,他是占了一頁很重要的地位,羅什大師所翻譯的經典是我們中國人最喜歡讀誦的。羅什大師當年他是在西域龜茲國弘化,為龜茲國的國師,他得到國王、大臣、全國人民的尊敬,是個大善知識。我們中國人曉得了,那個時候是符堅做皇帝,符堅曉得了,他對他非常的尊敬,總希望這個人能夠到中國來。所以那個時候要爭的真正是要搶國之寶,國之寶是善人。你要請他,當然人家國家不會放的,符堅就派了大軍,派了七萬軍隊,從長安出發到龜茲,龜茲就是現在的新疆天山南麓。兵出發的時候他告訴主將呂光,我們這次出兵不是侵略別人,不是要人家的土地,也不是要人家的錢財,我們所求的就是希望羅什大師能到中國來。我們派大軍去迎請,他要不答應我們就攻打它,他答應了,我們相安無事,我們為的就是求一個人。諸位想想,為了求一個賢人,怕人家不肯放,派了七萬大軍,為的是什麼?為的是求國寶,古人肯這麼干法。

  當時兵臨城下,龜茲王當然不願意,但是國家太小了,敵不過秦國。羅什大師也勸龜茲國王,他說還是答應讓我去好了,我去兩國相安無事,不至於使許多老百姓受無辜的災害,萬一戰爭,當然有很多軍民死傷、財物損失,何必呢?龜茲自己想一想,也沒有能力跟秦國作戰,所以就把鸠摩羅什大師忍痛割愛,讓給我們中國。諸位想想,中國古人對於人才的重視,為求一個善人,幾乎是不擇手段。諸位讀鸠摩羅什大師傳記你就能夠了解,的確值得我們深深的反省。所以我們要曉得什麼叫善人,對善人不可以嫉妒。

  『人有惡意,向道德之人善師者,是惡意向佛無異也。』我們曉得「惡意向佛」果報在阿鼻地獄,這是最重的,佛是善人當中的善人,是道德當中的道德。佛這句話實在是說得太重了! 我們在表裡面跟諸位解釋這個意思。我們曉得,我們的身命得自於父母,所以父母恩德很大,如果惡意向父母,果報必定在地獄,所謂是不孝之罪,這個罪過很大。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人有智慧,不但有身命,他還有慧命,禽獸有身命沒有慧命,人有慧命;慧命得自於師長,就是老師,故師恩同父母之恩,這一點諸位一定要明了。古時候師道非常的尊嚴,為社會尊重,我們從古禮上的稱名可以能夠看得出師在社會上所居的地位。古人有名、有字,名是父母所命的,就是你出生父母給你起個名,在你未成年的時候,大家都叫你這個名。男子二十歲成年,二十歲以前都叫童子,人家可以叫你的名;女子十六歲成年,十六歲以前她是童女,一般人也叫你的名。到你成年的時候就不可以叫名,叫名怎麼樣?那把你看作小孩,那是侮辱你,那是輕視你,現在所謂那是罵人。就是說男子二十歲,女子十六歲,在這個時候你的同輩分的人,就是你的平輩,你的兄弟姐妹、你的同學、你的朋友,會送一個別號給你,這個別號就叫字,有名、有字。從你成年之後大家都叫你字,而不敢稱名。

  在這個時候,就是你這一生當中能夠稱你名的人只有兩個人,一個是父母,父母一生稱你名,不稱你字。你的祖父母都稱你字,不稱你名,為什麼?祖父母要客氣一點,因為你跟他是隔了一代,所以對你尊敬,對你客氣,只有你父母稱名。另外一個有資格稱名的是你的老師,老師一生稱你名,不稱你字,你的同學稱你的字,你的老師不稱你字,稱你名,可見得老師的地位跟父母平等。你在朝廷裡面做官,皇帝對你都稱你字,不稱名,如果皇帝要稱你名,那你就犯罪了,你就要受到國家法律制裁,對你不客氣,麻煩就來了。皇帝都稱你字,可見得一生當中稱名的只有兩個人,你才曉得老師在社會的地位是多麼的崇高。所以《禮記》裡頭有說「事師無犯無隱」,犯是不可以冒犯,隱是沒有隱藏,跟父母一樣,無論什麼話沒有瞞老師的,不可以冒犯老師。「左右就養無方」,對於老師的供養,對於老師的服事,也就跟兒女對於父母一樣,沒有一定的方式,看老師就跟看父母一樣。「服勤至死」,所謂是古人所講「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教你一天都是老師,既然是老師,就要以師禮來對待他,我們要服勞,還得要勤奮,一直到我們老死,只要老師在,我們要照顧他。

  老師不在了,服勤至死是說老師在的時候一直到他死,他死了以後怎麼樣?「心喪三年」,父母要是過去了,我們要守孝三年,那是有孝服;老師過去了,沒有孝服,稱為心喪三年,僅僅是沒有喪服而已,可見得師在社會上有這樣崇高的地位。唯有有師道存在,社會風俗才能夠敦厚,師道要沒有了,這個社會怎麼會好,這是一定的道理。道德之善人與佛心行相同,功德也相同,果報也相同,這是佛跟我們說明,惡意向道德之人、善師者他所得的果報,是惡意向佛沒有兩樣;換句話說,我們惡意向佛,果報在阿鼻地獄,我們惡意向父母,果報也是在阿鼻地獄,惡意向老師、向社會上有道德之人,果報還是在阿鼻地獄。這個話不是嚇唬人的,不是欺騙人的,我們曉得,佛給我們講的話句句都是老實話,《金剛經》說,「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妄語者、不诳語者」,我們要相信。相信是你自己得利益,你要是不相信,還是一意妄為,將來墮地獄受苦難的是你自己不是別人。

  下面這是第二小段,「惡意向師及善者之喻」從比喻上說。

  【寧持萬石弩自射身。不可惡意向之。佛言。阿難。自射身為痛不。阿難言。甚痛甚痛。世尊。佛言。人持惡意。向道德人。其善師者。痛劇弩射身也。】

  到這裡是一段,這段佛先舉了個比喻,他說寧可拿『萬石弩自射身』,「萬石弩」是什麼?古時候一百二十斤為一石,萬石是比喻,不是真有這麼大的力量,而是說這個弓,弩是弓,這個弓力量很強。弩弓是屬於機弓,因為平常弓只能夠發射一支箭,弩弓是一次可以發射好幾支箭。就像槍裡頭的機關槍一樣,它子彈可以連發,古時候這個弓可以連發的叫弩弓,這是古時候兵器裡面是最利的兵器,同時可發數矢者。這是個比喻,寧可拿著萬石最強的弩弓來自己射身,這個苦!『不可以惡意向之』,向什麼?向善師及道德之人。為什麼?因為你惡意向善師、道德之人,果報比這個不曉得要苦多少萬倍,沒有法子比喻。佛就問阿難,萬石弩自射身痛不痛?阿難說『甚痛甚痛』。這還用得著說嗎?一支箭射在身上已經就痛苦不堪,連中幾支箭當然更苦,尤其是強弓所射。佛說,『人持惡意,向道德人,其善師者』,「其善師」就是他自己的老師,加一個「其」字是語氣特別加重,這個老師是個善師,而且是自己的老師。道德之人,那是指一般社會上,雖然不是你自己的老師,在社會上他是有道德,是個善人,是一個地方的表率,是一個地方的模范,為大眾所尊敬的。雖不是你的老師,你要惡意對他,與惡意對待你自己老師是一樣的罪過。『痛劇弩射身也』,劇是超過,超過得太多了,簡直是不成比例。

  我們在歷史上有一個很大的案件,冤獄,在宋朝的時候,諸位讀歷史、讀國文大家都讀到,秦桧害死了岳飛。諸位曉得,岳飛是個善人,是個道德之人,秦桧害死岳飛之後,可以說是自己毀滅了國家的萬裡長城,宋朝從此以後積弱,無法再復興、再振作起來。我們在清朝有很多名家筆記裡面所看到的,像紀曉岚《閱微草堂筆記》裡頭就有記載,說秦桧死了以後墮在地獄,地獄出來之後,世世都受豬身,也是變豬為人屠截。這是我們在前人筆記裡面所看到的,這些筆記不見得完全是虛構的,有很多都是事實。宇宙之大無奇不有,千萬不可以以為我們沒有見到,現在是科學時代,不合乎科學的精神,不合乎科學的意識,我們一概把它否定,一概不承認它,跟諸位說這是同樣的迷信。《閱微草堂筆記》裡面寓言當然有,事實占絕大部分,在我看法,裡面十之七、八是事實,有十之二、三是寓言。所以,寓言占的成分少,事實占的成分很大。像這些鬼怪之事不是沒有人遇過,是真有。

  像我在初學佛的時候,章太炎的女婿朱鏡宙老先生,給我說過許多這些鬼怪的故事,是他親身經歷到的,在為我們作證,這不是假的,他不是欺騙我們,他見過鬼,他才信了佛,他是個學科學之人。我在過去對宗教不了解,對於佛法更是毀謗,但是你給講我鬼、狐狸我相信,為什麼我相信?因為我親自見到過。我在十六、七歲的時候,正是抗戰期間,我住在湖南衡山縣,我住的地點在衡山城外成家河邊,距離縣城八裡路,八華裡,不是太遠的地方。我居住的那個人家,那個人家也姓成,他們的姓很奇怪,成功的成,這個姓是比較少。那個村莊都是他們一族的,所以叫成家河邊。

  有幾十戶人家都住在那邊,我們住的是一個很大的屋,這個房子是中國古老式的建築,一共有四進,後面還有個很大的菜園。這個房子是二層的樓房,可是一進去院子很大,一進這個房子會感覺到陰森森的,膽小的人都害怕,有點寒毛直豎的味道。這個房子是很多年,他們家裡人丁太少,只有老夫妻兩個跟一個女兒。房子是四進房,他每一進房子當中有個天井,是我們中國古老式的建築,兩旁邊有廂房。樓上聽說有十幾年沒有人上去,樓上就是狐狸所住的,也是有一家狐狸住在樓上。那時候我們住在他們房子裡面,他們家裡也非常歡迎人住,因為家裡人太少。而這個狐狸時時出現,很多人都見過,大多數所見的不是像一般人所講的是女子身,不是的,我們見到是男身,是個男人的相,穿著我們中國藍布的長褂。大概他道行還不太深,我們一般在筆記小說裡常常講,狐狸修成人的形狀要五百年。我們看到這個狐狸大概道行還沒有到五百年,在我想像當中,現在想像過去那個情形,大概它只有四百年的樣子,還差一百年。所以它雖是人形,面目不清楚,我們看過好幾次,面目不太清楚。是個人的形狀,穿的長褂,也很潇灑,就是面目不清楚,這就是說明它的功行還不到家。我在湖南衡山的時候見到過這麼一樁事情,不止我一個人見到,很多人見到,時常會見到。

  第二次,我在抗戰勝利之後回到老家,見到俗話叫黃鼠狼,與狐狸一類的,也見到過這麼一樁事實。這次不是見到形狀,不是見它變人的形狀。我有個親戚,他有一船米從我們家鄉運到南京去賣,米裝船的時候是用麻袋裝的,一袋一袋裝上船。裝船的時候有人看到有一只黃鼠狼從跳板跑到船上去,於是乎大家就在船上找,找遍了都找不到,找不到就算了,船就開了。這船開到南京,船是帆船,從我們家鄉到南京遇到順風也要十幾天。到南京之後,這個米從船上下下來,下下來一看,麻布袋裡面全是空的,一船米都沒有了。於是乎大家曉得,一定是黃鼠狼搞鬼,當地稱黃鼠狼稱大仙,曉得一定是大仙不曉得把米送到什麼地方去了。也無可奈何,在南京玩了幾天,再把船弄回來。回來之後,發現米還在倉庫裡,這個黃鼠狼不知道用什麼神通把一船的米送回去,不知道是誰得罪了它,它給他開這麼個大玩笑。這個事情是我們親自見到的,若不是親自見到:哪裡會有這個事情!這真的。所以鬼、狐、神仙之事是千真萬確,它的搬運術把這一船米搬回去,這種小神通,小通、小道,算不了什麼大道。它是讓人空跑了一趟,當然也是有人得罪它,它來報復一下,開個玩笑,讓你空跑一趟。像這些事情,說明了果報是真有。

  佛法所說,世法所傳,地獄、餓鬼的果報決不是虛假的,千萬不要認為自以為聰明,自以為智慧,自以為有科學頭腦,不相信這些。如果這些要是信則有,不信則無,我跟諸位說,我也不相信。問題是什麼?你信是有,不信還有,你信它有果報,不信它還是要遭果報。你把這個事理統統貫通了,就曉得如何能夠避免這些苦報,這才是真正聰明人,真正是個有智慧之人,決定不造惡業,學善人,存善心、行善事。

  下面是第三個小段,「善戒感天,慎勿嫉妒」,請看經文:

  【為人弟子。】

  這是特別對做學生來說的。

  【不可輕慢其師。惡意向道德人。當視之如佛。不可輕嫉。見善代其歡喜。人有戒德者。感動諸天。天龍鬼神。莫不敬尊。寧投身火中。利劍割肉。慎莫嫉妒人之善。其罪不小。慎之慎之。】

  佛特別告誡一些做學生的人,說我們做別人學生的人,弟子,萬萬不可以輕慢老師。在佛經裡面有許多這樣的公案,我們俗話講故事,以往的這些事、例,我們隨便舉兩樁。佛給我們講,有個小沙彌,他見到一個老比丘在念經,他聽了之後就諷刺他,說他念經的聲音不好聽,像狗叫一樣。那個老比丘就告訴沙彌說,你趕快忏悔,我證了阿羅漢果,你這樣輕慢我,你將來會墮畜生道,會變狗。這個小沙彌趕緊忏悔,結果到來生果然墮在狗道當中,畜生道裡,他變了一條狗。由此可知,輕慢果報很重,他忏悔還墮在畜生道,如果要不忏悔的話,諸位想想看,他果報更重,那要在地獄、餓鬼。這個地方也跟諸位講「輕慢其師」,戒律裡面講「沙彌輕笑比丘墮狗身」。這是一樁事情。

  另外一樁事情,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大弟子「憍梵波提」,大家都曉得,《彌陀經》裡有他。憍梵波提是印度話,翻成中國的意思叫牛呞,這是他的果報。牛的嘴你看一天到晚不休息,它沒有工作坐在那裡,它那個嘴一動一動,那是什麼?我們曉得因為牛吃草的時候它並不嚼,它是把它吃進去之後,然後有時間慢慢的再回過頭來細嚼,再去消化它。所以它的嘴巴一天到晚老是動,不休息。這個事情是佛說的,他說憍梵波提在前身也是譏笑一個老比丘念經,說他像牛吃草一樣。因為這個果報,憍梵波提做了五百世的牛,墮在畜生道做了五百世的牛,死了以後又做牛,牛死了以後又做牛,做了五百世,他是譏笑老師的果報。因此這一世得了人身,他還有牛吃草的習氣,他變成習慣,他嘴巴一天到晚老是動。可是他這一生證了阿羅漢,佛就一想,這個事情麻煩,你嘴巴一天到晚老是動,別人看到你,不知道你是阿羅漢,一定要毀謗你,一定又說你嘴巴一天到晚像個牛吃草一樣;換句話說,別人又要造罪過。因此,佛就叫他不要常常見人,尤其是不要見生人,同學當中大家都知道他是阿羅漢,對他很尊敬,沒有話說;佛也不叫他出去托缽,出去托缽一定會被人譏笑,叫他接受天人供養,天人知道他是羅漢,對他很尊敬,所以沒有問題。他就變成受天供養第一,在大弟子當中,他是受天供養第一,他是曾經有五百世牛身,遭了這麼個果報。

  這都是講輕慢其師遭受這樣的果報,佛要不給我們說出來,我們曉得世間餓鬼、地獄、畜生當中,有多少是輕慢其師及道德之人所遭到這個苦報?這是我們應當要警惕的。所以佛在此地特別教誡我們,斬釘斷鐵、毫無疑惑的這樣肯定的跟我們講,不可輕慢其師,不可惡意向道德之人。更積極的,教我們『當視之如佛』,我們要把這些人,善師、道德之人,要像佛一樣的看待,不可以輕慢,不可以嫉妒。「見善代其歡喜」,這就有積極的意味在,不但不輕慢、不嫉妒,而且我們還能夠去修隨喜功德,這是我們必須要會的。普賢十大願王裡面就教給我們代其歡喜,「隨喜功德」不可思議。普賢在行願裡頭,就是修行十大綱領裡面,有「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兩條相當重要。我們曉得,修行的樞要是要破除自己的無明、煩惱、習氣,這是你真正把修行的樞要掌握到了。可是無明、煩惱、習氣是多生多劫的,我們常講是與生俱來的,怎麼樣才能夠把它斷掉?那就是要恆順眾生,在恆順眾生當中修什麼?修忍耐,就是六度裡頭的忍辱波羅蜜,去修忍,什麼都能忍受。從忍受裡頭漸漸修什麼?修看破,看破之後,忍而無忍,無忍而忍,那就得自在。由此可知,「恆順眾生」是非常重要的修學綱領。

  恆順還算是消極的,更積極的要「隨喜功德」,隨喜當中修自己的功德。功是什麼?自己的功夫,德就是前面講的道德,你功夫成就了,有得於心,這的確不可思議。隨喜就是我們要隨眾生的習氣、隨眾生的見解、隨眾生的愛好,他要怎麼做法,我們可以隨著他這麼做,不要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要固執自己的見解。自己沒有意見,沒有見解,可以隨順他,只要這個事情沒有大的過錯,都可以隨喜。什麼叫大過錯?凡是有害於大眾的,這個不能夠隨喜,我們要提醒他,要以善巧方便教他改過,教他回頭。如果沒有很大的過失,與大眾沒有什麼太大妨害的,可以隨喜。隨喜當中磨煉自己貢高我慢的習氣,斷除自己一切以我為主宰的習氣;換句話說就是破我執、破法執,這就是功德。你如果不能夠恆順,不能夠隨喜,你的定慧就沒有法子成就。

  所以修行,我們要在一切順逆境界裡去鍛煉自己,特別是在逆境裡頭,成就格外的大。這個人是個惡人,諸位要曉得,如果你要想在世間找一個完全是惡人,他一點好處都找不到,這種人大概也不容易找到;再壞的人,他有的時候也有一念善心,也做了些好事。換句話說,世間再好的人、再善的人,有的時候他還有個惡念,他還做了一樁壞事。你要找到一個十全十美,一點惡心、惡事一條都沒有的,大概打開《二十五史》找到現在,古今中外你一個也找不到,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明了。一切眾生都是善惡混雜,只可以說是善多善少,惡多惡少,從這個地方去分,完全作惡的人沒有,完全是善的人也沒有。就是阿鼻地獄眾生,有的時候還有一念善,還有一條善,他那一條善,他是一萬樁事情有九千九百九十九樁都是惡事,惡事我們不要理它,他有一樁善事,這一樁善事就可以隨喜,就可以贊歎。不要說他是個惡人,他做好事,好事也不能贊歎他,反正他是個壞人,那是我們自己壞了,我們自己有成見,這是要不得的。

  這一點我們要特別留意,如果那個惡人做了一樁善事,你都贊歎他,這個惡人聽到之後,你看我無惡不作的人,我做了一樁善事,人家都贊歎我,我做惡事人家都不說,人家會原諒我,我做善事人家會贊歎我,還是做善事好。從此以後,他就會回頭是岸,他就做好人了。這是幫助一個人回頭,成就一個人的善行,這是無量無邊的功德。如果作惡的人他做了惡事,人家責備他,不能原諒他,他做了好事,人家還是不能原諒他,這個壞人做好事一定是別有用心、別有意圖。他想想,反正我是個壞人,我要做好事干什麼,做好事你們也不會贊歎我,我壞就壞到底了。這樣對一個人,你是幫助他作惡,你是幫助他下地獄,他固然是罪有應得,你也有過失。諸位細細去想想,我們自己檢點、反省,你才曉得你自己哪些事情做得對、哪些事情做錯了。你要不認真的去反省,冷靜的去反省,的確自己一天的功過不容易發現。做了很多惡事,往往以為自己做對了,幫助人行惡,把人家送到地獄,還認為自己做對了。救人是對的,一個惡人有一樁善事,你就這一樁事情來贊歎他,原諒他的過失,這是成人之美,這是救人之難,菩薩心腸從這個地方就看出來,就顯露出來。這是諸佛菩薩教我們修學的。

  代其歡喜不是一句話說過就行了,要以具體的事實來表現,我們先說說這個事應該要怎麼做,此地我們也只能舉例而言之。因為在實際上這個事情來說太多了,這是我們講「助成善行,功德同等」。幫助一個人的善行,那個人功德有多大,幫助他的人功德與他是相等的。譬如我們在《壇經》裡看到的印宗法師,印宗法師助成六祖大師的善行,我們在《壇經》裡面把這個事情說得很清楚。如物質的供養,使他物質生活沒有缺乏,身能夠安,身安道才能夠隆,這是講物質上的供養。「身敬事」,我們對他恭敬承事,「口贊揚」,到處稱贊他的功德,「意喜悅」心裡面非常的歡喜,法喜充滿,這是原則。諸位讀《壇經》,你細細看看印宗法師你就了解。世法裡頭有個典型的榜樣,那就是管仲與鮑叔,這是講成人之美。當時認識管仲的只有鮑叔,管仲正在落難,一籌莫展的時候,他幫助他,成就他。管仲得志之後,「九合諸侯,一匡天下」,造成一個承平的世界,這種功德固然是管仲的,諸位要曉得也是鮑叔的,沒有鮑叔牙就沒有管仲的成就。在佛門裡面,沒有印宗法師,就沒有六祖大師對於我們佛法、對於一切眾生有這樣深遠的影響,這是成人之美。

  我們再從一個比喻上說,曉得成人之美功德等同。譬如鐘表,大家曉得鐘表的作用是指針,我們一看幾點鐘了,你看看短針指在幾點。指針就像善人、善師一樣,它指示我們正確的時刻,善師、善人指示我們人生正確的方向,正確的道路。但是諸位有沒有想到,使指針能夠動的,這個鐘表裡面每個齒輪、每個螺絲,它的功德與指針試問問是不是相等的?它少一個螺絲,少一個齒輪,它就不能發揮作用,可見得功德是相等的。所以成人之美,那個人有多大功德,你就有多大功德。如果你很幸運,遇到佛出世,佛弘法利生,你在佛的會下,你能夠幫助他,幫他招待客人,幫他端端茶水,幫他到處宣傳,你的功德跟佛的功德一樣大,無二無別。一個法會不是一個人成就的,正如同一台戲一樣,主角是佛、是菩薩,好像是老師、是善人,他底下還要有配角;他還需要龍套,他還需要文武場,他少一個人也不行,他這一台戲唱不圓滿,樣樣都不缺,這一台戲則唱得圓滿,這才功德圓滿。諸位要明白這個道理,你才恍然大悟,助人為善,代其歡喜,功德原來是相等的,隨喜功德你才願意去做。像昨天我告訴諸位,我提供了幾種隨喜的方式,人人都可以做的,而且是輕而易舉去做的,我們為什麼不干!

  在你經濟能力許可的范圍當中,你知道佛法好,你把佛法介紹給別人。在以往介紹佛法,我們得要請一位法師來講經,這個事情的確需要許多因緣具足才可以辦得到,因緣不具足,不容易辦到。現在方便,我們利用電視錄影,電視的錄影帶,這個太方便了。如果你真正有心,發心來做隨喜功德,來做見善代其歡喜,你家裡有一部錄放影機,你自己可以接受佛法,住得很近的親戚朋友,一個星期邀他來一次,我們共同來聽經,共同來研究討論,使大家都能得到利益,這個事情是你可以做得到的。如果你更有力量,心發得更大一點,更殊勝一點,你可以買兩部錄放影機,我自己一面看,我們大家一同再研究討論,同時我們可以轉錄一個帶子,這個帶子可以供給遠方的同學,供給遠方需要的。就是他距離我們這裡太遠了,到我這個地方來不方便,我可以將錄影帶寄給他、送給他,使得他在那個地方也像我一樣,機器打開的時候,在空閒的時候集合自己的親戚朋友來聽經、來研究討論,使他們也得到佛法殊勝的功德利益。怎麼會做不到?這是真正代其歡喜。

  所以代其歡喜不僅僅是心裡歡喜,一定要付諸於行動,我們盡心盡力要把它做到。諸佛菩薩在本經,前面也講過了,前面第一大段,佛最後交代阿難要「奉行普聞」。普聞的意思就是要流傳,要把佛法弘揚、流傳出去,使它發揚光大,使一切眾生個個都有機緣聞到佛法。如果是在國外,語言不通,你聽了之後聽明白了,你可以翻譯給這些外國人聽,你可以講解給外國人聽,使他對於佛法有正確的認識,正確的理解。同時你也可以勸他學習中國文,使他有能力直接閱讀中文的經典,你這個功德與佛菩薩沒有兩樣,你的功德、福德與佛就相同。這是我們確實可以做得到的。

  『人有戒德者,感動諸天,天龍鬼神,莫不敬尊。』我們讀佛教的傳記,傳記裡面有記載,唐朝終南山律宗第一代的祖師道宣律師,「律祖唐朝道宣,天人敬重」這段事情。道宣律師在終南山的時候,他戒德清淨莊嚴,感動到天人來保護他,來做侍衛。他感覺到有人跟在他後面,好像保護他,做他的侍者一樣,他就問:後面是什麼人?後面就有聲音答覆道:我是博叉天王的太子。他說你是來干什麼的?他說我尊重大師戒律清淨莊嚴,我發心保護你,給你做侍衛。同時道宣律師,諸位曉得他是每天接受天人供養,他是日中一食,這一缽飯每天是天人來送給他的,這是歷史上有記載的。像這樣感動天人來供養,古時候有很多位,不止道宣一位,韋陀菩薩三洲感應,這是經典上給我們所說明的,都是說明戒德之人諸天都尊敬。《華嚴經》裡面講,「戒是無上菩提本」,千萬不可以疏忽,無上菩提是成佛,成佛的根本在戒律。「應當具足持淨戒」,具足是每一條都守,譬如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五條統統都守得很清淨,這叫具足持淨戒;要是缺了一條、兩條,雖然清淨但是不具足。「若能具足持淨戒,一切如來所贊歎」,十方三世一切如來對你都贊歎,鬼神哪裡能夠不敬重!「是故得一切鬼神敬護也」,敬是敬重你,護是保護你。戒經裡面講,你受三皈就有三十六位護法神日夜保護你;你受五戒,每一條戒有五位護戒神日夜保護你,你要是真正佛弟子,所在之處無不吉祥。由此可知,對他要是不尊重,要是以惡意對他,這些鬼神是決定不會原諒你的。

  底下佛就說了,『寧投身火中』,我們寧願把自己的身跳到火坑,被火燒化,這個當然很痛苦。『利劍割肉』,拿著利劍、利刀自己割自己的肉,這個很痛苦,凌遲之死是最慘不過的,最慘痛的。這樣受這個罪,受這個苦難,這小事,還能夠忍受。『慎莫嫉妒人之善』,慎重,千萬不要嫉妒善師、道德之人所行的一切善事,不能夠嫉妒他。你要是嫉妒他、輕慢他,『其罪不小,慎之慎之』,這個罪太重了,果報也是非常之重。像嫉妒善人、善事這些果報,特別是在佛門裡面,我跟諸位介紹一本書,這本書叫做《釋門自鏡錄》。嫉妒賢,嫉妒別人教化眾生,人家法緣很殊勝,教化眾生,你要是嫉妒他、障礙他、破壞他,這些事的果報,你看《釋門自鏡錄》你就曉得,幾乎果報都在阿鼻地獄。所以佛給我們講,寧願把自己身投在火坑,寧願利劍割肉而死,我們也不敢嫉妒善師、道德之人,不可以嫉妒、障礙這些弘法利生的事業,不可以干這些罪過之事;這個罪過之事要比起投火坑,比起利劍割身,那是沒有法子成比例的。這種重罪的惡報我們千萬不要嘗試,如果你要是想,我來試試看看有沒有,那後悔莫及。到那個時候你想我後悔沒有聽佛的話,沒有聽善師之教,已經來不及了。我們要相信佛菩薩誠實之言,佛菩薩絕不欺騙我們。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到這個地方是一個段落,把做學生的本分講完了,下面是做老師的本分,我們留到下一次再講。

  (第八集)

  198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5-006-0008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jump》第八講,經文第四頁第三行中間,「阿難復白佛言」,從這個地方開始。

  【阿難復白佛言。為人師者。為可得呵遏弟子。不從道理。以有小過。遂之成大。可無罪不。佛言。不可不可。師弟子義。義感自然。當相訊厚。視彼如己。】

  從這一段開始,這是「師弟本分」裡面的第二段,「問答師教本分」,我們還是先從表解上來看,在後面這段,「問答師教本分」。第一段裡面是老師呵斥,就是責備,老師處罰、責備學生的問答。這段裡面的意思,師生情義合乎性德,要順乎自然,這才是正理,經文不難懂。先把這個文消一消,前面曾經說過學生如何承事師長,這段要說明的是老師如何教導學生。『為人師者』是不是可以隨便的呵責、處罰學生?這種呵斥、處罰『不從道理』,並不依據正規的道理;或者是學生犯了一點小過,老師故意把他的過失宣揚誇大,『遂之成大』。老師要是用這種態度來對學生,他有沒有罪過?這是阿難所提出來的問題。

  下面佛跟我們解答說,『不可不可』,兩個「不可」是特別加強語氣。一個做老師絕不可以存這種心、用這種態度來對待學生,為什麼?因為師生是道義的結合。在五倫裡面,有天然的結合、有道義的結合,天然的結合,五倫裡面只占了兩種,一種是父子,這是天然的結合,另外一個就是兄弟,這是天然的結合。除這個之外,夫婦、君臣、朋友都是道義的結合,師生是屬於道義的,而且在道義結合裡面比一般道義結合情義更重,非常接近於天倫,天倫就是天然的結合。所以說『義感自然』,這種恩德情義,老師有恩德,學生有情義,這是「義感自然」,學生有感老師就有應。『當相訊厚』這句話的意思,當相處的時候,情誼應當常相問訊,恩情同於骨肉那麼樣的厚。『視彼如己』,學生看老師猶如父兄,老師看學生就像自己的子弟一樣,所以說它接近於天倫。依照古禮,比我們大二十歲,這位老師他的年齡大我二十歲,我對於這位老師就要看他像父母一樣;十年以長,那就像看長兄一樣,這是禮裡面是說一般人。如果是我們的老師,縱然他的年齡比我們小,我們也要把他當作長兄一樣的敬重,他的年齡要大過我們十歲以上,我們對他就要以父母一樣的敬重,這是學生對老師的情義。第二小段:

  【黜之以理。】

  這是講老師在學生有了過失的時候當然可以責備,但是要合情合理。

  【教之以道。】

  這個『道』是說的聖賢之道,在佛法裡面是三乘大道。

  【己所不行。勿施於人。弘崇禮律。不使怨訟。】

  這是第二個小段,「示以正規不使怨訟」,自己所不願意行的就不能夠教人。教導的標准在佛門是崇尚戒定,在第一章裡面已經跟諸位說過,儒家在崇禮樂,佛法講戒定,世間法講禮樂。「禮主和,有定分」,分就是分寸,有一定的分寸,不可以不及,也不可以超過。「律主嚴」,佛法的戒律「有定條」,在戒經裡面有條文記載的。「此言必使寬嚴得中也」,教學要記住這個原則,就是寬嚴要得中;換句話說,不能夠過於寬,過於寬學生就不聽話;也不能過於嚴格,過於嚴格學生對於老師畏懼、害怕,表面上雖然服從你,心裡面不服。因此,教導的原則一定要寬嚴得中,學生才能夠心服口服,真正收到教學的效果。『不使怨訟』,「怨訟是內存不平則怨恨,外面又想公論以明其曲直」,在外面他也想讓輿論、讓大眾出來為他主持公道,這就是怨訟。如果學生心裡有怨,在行為上有議論,對於老師有議論,這樣就不好。這種情形,佛告訴我們,做老師的人要盡量的避免,不叫學生心裡對老師有不平、有怨恨,不要讓學生在背後議論老師、批評老師,這是做老師的人應當要曉得。如果叫學生沒有這些事情,老師的教誡必須要著重『禮律』,如果是依照「禮律」的道理來教,學生心服口服,自然沒有這些事情。底下一段說:

  【弟子亦爾。】

  做學生的也是這樣。

  【二義真誠。】

  二義是雙方,學生對待老師真誠,老師教學生也是真誠。

  【師當如師。】

  做老師的人要像個老師。

  【弟子當如弟子。】

  做學生的人也要像個學生。

  【勿相誹謗。】

  決定不可以互相的毀謗。

  【含毒致怨。】

  『含毒致怨』是學生對老師。

  【以小成大。】

  這是把小的過失宣揚得很大,這是老師待學生,這都是錯誤的。

  【還自燒身。】

  古禮常說,「觀其友而知其人」,我們看他的老師就曉得他的學生,看學生也曉得老師,為什麼?因為他是一體的,他是分不開的,這一點無論我們是做老師、做學生都應當要懂得。底下是這一小段的總結,弟子背叛老師的罪過。

  【為人弟子。當孝順於善師。】

  特別是一個好的老師,一定要有孝敬之心。

  【慎莫舉惡意向師。】

  對待老師千萬不可以有惡意。

  【惡意向師。是惡意向佛。向法。向比丘僧。】

  這是說的三寶。

  【向父母無異。天所不覆。地所不載。】

  這幾句話說得很重。所以我們無論在世出世間求學的時候,我們自己是個學生的身分,應當要明理,要把學生的職責做到,要做個好學生,唯有好學生道業、學業才能圓滿的成就,這是一定的道理。過去曾經有人問我講經教學的方法,我告訴他方法固然重要,但是並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教學的態度,教者、學者,教者是老師,學者是學生,雙方的態度,這個重要。成功的教學,態度要占百分之九十,方法充其量不過占百分之十而已。大家只曉得要去求方法,不知道在態度上去修養,這是錯誤的。看到佛給我們這些開示,我們應當要覺悟。請看下文,底下是第二個大段,要講「師生之行」。

  【觀末世人。諸惡人輩。不忠不孝。無有仁義。不順人道。】

  到這個地方是一小段,我們從表解給諸位細細的來說明。前面我們剛剛講過,諸位在此地看看就可以了,「觀其友而知其人,觀其師而知其徒,觀其徒而知其師」,這是很重要的。現在我們講到師生之行,先說「末世興惡」,剛才我們念的世人有四種惡。本分雖然如是,像佛在前面跟我們所講的,「本分是這樣的,然而世風日下,禮崩樂壞,師道弟子職也衰了,故佛大悲」,接著跟我們說明師生之行,這是大慈大悲,我們應當要覺悟。『末世』,經上講釋迦牟尼佛的法運是正法一千年,像法也是一千年,末法一萬年。我們現在正為末法第二個一千年的初期,世風雖惡,非不可救也;換句話說,還是可救,我們現在雖處在末法時期,還是有希望。在這個地方也許諸位會懷疑,我們世間人有命運,就是落在數量之中,所以有命運,天人也有命運,小乘聲聞、緣覺他有命運,權教菩薩還是有命運。佛已經轉八識成四智,已經超越了數量,哪裡還有命運?像六祖大師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六祖大師都本來無一物了,本來無一物試問問有沒有正法、像法、末法?當然沒有。六祖都沒有了,釋迦牟尼佛我們想想,比六祖總得要高明些,那是當然的,釋迦牟尼佛何以還有命運?

  諸位要曉得,諸佛的法運不是從佛菩薩那方面說的,而是從眾生這方面講的。我們就以學校教學來做個比喻,教學的過程當中,我們講有三個階段,小學、中學、大學這三個階段,如果我們要問老師有沒有這三個階段?老師沒有,老師哪裡有什麼小學、中學、大學,沒有,而這三個階段是對在學學生而說的。同樣的道理,佛的法運是由一切接受佛法眾生這邊而言的,不是佛真的有法運,這一點我們要曉得。既然是由眾生修學而言,眾生的根性不定,有利根、也有鈍根,因此法運是就大多數人而說的。也有例外的,譬如說正法時期有末法的人,我們拿佛陀在世的時候,當年在捨衛大城說法,就是捨衛國只樹給孤獨園。捨衛大城裡面有三分之一的人見過釋迦牟尼佛,曾經聽過他說法,我們把這些人好比是佛法的正法時期,有這種殊勝的因緣,親自聽佛說法。還有三分之一的人,聽過佛的名字,沒有見過佛,也沒有聽過佛說法,但是他曉得這個城市裡頭有個釋迦牟尼佛,也曉得釋迦牟尼佛在只樹給孤獨園說法,但是他沒有去聽過,這就好比像法時期的人。還有三分之一的人,佛在那裡住了那麼多年,他根本就不曉得,連佛的名號都沒有聽說過,這等於是正法裡面的末法,不是一樣的道理嗎?佛世如是,我們現在亦然。換句話說,現在是末法,末法裡面也有正法,真正通達佛理,依教修行證果者,這是末法中的正法;對於佛法有信解,不能夠依教修行,這是末法當中的像法;對於佛法雖然相信,雖然理解,但是猶有懷疑,依然不能夠斷除煩惱習氣,還是追求五欲六塵,這是末法當中的末法,這點意思我們要曉得。今天經裡所講的乃是末法當中末法之人,『諸惡人輩』。

  佛在此地給我們舉出四種惡,第一種是『不忠』,第二是『不孝』,第三是『無有仁義』,第四是『不順人道』,我們一樁一樁來看。「不忠,國以民為貴,君為尊」,君在過去是帝王,在現在是總統,它的意思就是一個國家的領導人。老百姓是被領導者,君是領導者,我們要從這個地方來看,換句話說,領導人就好比我們一個家裡面的家長一樣,他是代表我們這一家,國家的領導人他代表我們這一國。尊敬他就是尊敬我們的國家,就是尊敬我們的老百姓,就是這個意思,所以說君為尊,故忠擺在第一位。這個意思是說對國家元首要盡忠,要尊敬他,對於我們自己的職責要盡忠,盡忠職守,對於我們的朋友要盡忠心。佛說在這個時代,就是末法時期,大家不能盡忠心,對元首、對自己的職責,元首就代表國家,對國家、對元首、對自己的職責、對自己的朋友不能盡忠心,這是大惡。這樣的人多了,這個世界就叫惡世。

  第二是不孝,「家以父母為尊」,所以把孝擺在第一位。「古聖教民孝道,養之以禮」,子女養父母要以禮;「葬之以禮」,父母百年之後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每年春秋的祭祀要以禮。「此謂對父母師長不能盡孝」,「此」是經裡面這段經文佛所講的,對父母尊長不能盡孝道。禮是發乎於天性的,禮有節制的,合禮則能順乎人情,彼此都能夠相安。在此地,這個禮是以《周禮》、《儀禮》、《禮記》,十三經裡面我們稱之為「三禮」,以這個為標准,這是講古禮。我們今天一定要懂得禮的精神,我們要把它做到,至於禮的細節,因為時代不相同,社會背景不相同,可以順時尚,就是順現在的風俗習慣,可是它的精神一定要遵守,這才叫盡孝。實際上要講到盡孝,的確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如何才能說到盡孝?諸位在此地可以看看,「孝」這個字在六書裡是屬於會意,上面是個「老」字,上一半是老,下一半是「子」。這個意思就是教給我們父子是一,是一個身,是一個人,不是兩個人,不是兩個身。過去還有過去,未來還有未來,我們過去父母還有父母,子女還有子女,跟佛法裡所說的豎窮三際是一樣的意思。豎窮三際必定是橫遍十方,橫遍十方是從我們兄弟姐妹,也是一體。十方三世是一體,這就是佛法裡面所說的法身,我們必須要明白這個道理,要體認這個事實,才能夠談到盡孝。

  由此可知,儒家有盡孝之名,佛法裡頭有盡孝的事實,儒佛一結合,這才是真正圓滿的學問,是美滿幸福的人生。佛法在行持上,把孝行推廣,以孝順父母之心孝敬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為什麼?因為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它是一體。所以今天外國人說上一代跟下一代當中有代溝,不曉得如何來彌補這個代溝。在我們中國,你看看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體,這當中沒有代溝的存在。諸位好好的看看這個字,你就體會裡頭的意思,也能夠體會到我們古聖先賢、我們老祖宗創造文字裡面含的意思太深了!所以,中國文字叫你看到就會開悟,是含著有無量的意思在裡面。

  此地我們講的最簡單的就是養,不知道如何去養父母,這個養諸位要曉得,不僅僅是飲食,如果說飲食上照顧這是講孝養父母,古人所謂犬馬亦有養,畜生也能做得到。我們不僅是養父母之身體,我們要養父母之心,就是要順父母的意思,這是孝。更重要的是養父母之志,在世間法裡講這是大孝,佛法裡的孝道更不必說了。佛法裡面講孝道,自己成佛作祖才是真正大孝,佛門裡常講「一子成佛,九祖生天」,這也是事實。現在正是冬至的時候,我們法施會跟圖書館每年冬至舉辦祭祖的法會,我們祭祖不僅僅是祭自己的祖先,我們是祭百姓祖先,不管他家裡頭有沒有人來參加,我們是一律平等的祭祀。今天晚上我們祭祖法會圓滿,這就是剛才所講的祭之以禮。盡孝道,自己曉得孝自己的父母,曉得養自己的父母,曉得祭自己的父母,還要知道祭天下人的父母。別人跟我有分,有界限,那是他迷惑顛倒,他不知道這個事實,覺悟的人曉得「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是一不是二。所以祭祀要普遍的祭祀,這是我們法施會歷年來所提倡的。

  『無有仁義』,什麼叫做仁?什麼叫做義?先要把這兩個字認清楚。「仁」也是會意,二人,看別人就跟看自己一樣,這就是仁。在古德的解釋,慈悲之心是仁,對待任何人、對待任何物是一片慈悲。釋迦牟尼佛,釋迦這兩個字是印度話,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仁慈,能仁,而彌勒稱之為慈氏。佛菩薩沒有不仁慈的,覺悟的人沒有不仁慈的,這是我們在這裡簡單的跟諸位說明。「慈悲為仁,合理叫做義,處社會視大眾為尊,所以仁義為先。」在家裡要盡孝,在國家要盡忠,處眾要講仁義,待人接物要是無有慈心,沒有慈悲心,不合情不合理,這就叫無有仁義。我們看看今天的社會大眾,確實是這樣的,佛在三千年前,把末法時期一切的惡業現象全都跟我們講得清清楚楚。

  底下一句是『不順人道』,什麼是人道?人道是「六道當中得生人道之正因」,這是人道,也叫人格,就是投胎投到人道來的資格,他所具備的一些條件。儒家講的是五常,這是人道,五常是仁、義、禮、智、信,這叫五常;在佛法裡面叫五戒,前面已經講過。「而世以五倫十義為人道」,這就講得更詳細一點。中國自古以來,我們的社會是一種堅強團結的整體,因此團結兩個字是從外國來的,外國怎麼樣?因為他們的國與國、家與家、人與人都是以個體為中心,一個一個的,他需要團結。可是在我們中國文化當中不然,中國文化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乃至於整個世界,我們中國人看來是一體的,當中沒有分隔。

  五倫從夫婦開始,夫婦是室,就是一個房間,同一個房間,這是夫婦,所以五倫「肇端乎夫婦」,從夫婦開始。室之外面就是家,一個家裡面,上面有父母,下面有子女,平行的有兄弟姐妹,這是個家,一家也是一個整體。家外面是我們的國,國上面有君,下面則有臣,在社會上平行的則有朋友,朋是指同學而說,友是指同志而講,同學為朋,同志為友,所以是「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因此,在我們中國固有文化,以佛法來看,的確它是一個整體。五倫各有各應盡之義務,義務就是他的職責,他應該要盡的。所謂義務就是沒有報酬的,沒有條件的,這個才叫義務。禮是禮尚往來,它是有報酬的,義是沒有報酬的,是盡義務的,應該要這樣做法的。

  儒家給我們說的,五倫裡頭就是十義,父慈子孝,父慈,諸位要曉得,十義就是人道,你做別人的父親你要慈愛,你做別人的子女你要孝順;你做哥哥的,哥哥要良,做弟弟,弟弟要悌,悌就是要順從、要恭敬,良就是友愛,要幫助父母照顧自己的弟妹。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在朋友當中,年歲大的對小的要有恩惠,年歲小的對年歲大的要能順從;君仁、臣忠。慈、良、義、惠、仁、孝、悌、聽、順、忠,這是人道,這十種身分都是我們自己一個人所具足的。在家庭裡面,你對父母,你是兒子的身分;對你的子女,你是父親的身分;對你弟弟,你是哥哥的身分;對你哥哥,你是弟弟的身分。在社會上,你是一個公司行號的老板,那你是君的身分;你是替別人做事,是個伙計,你是臣的身分。所以我們每個人在社會上都具足了這十種身分,這十種身分要盡十種義務,這就是行人道。如果說父不慈,子不孝,兄不良,弟不悌,乃至於君不仁,臣不忠,這就是不順人道,才有種種悖逆的行為。

  我們講到中國固有文化,這是我們固有文化的大根大本,我們今天要發揚中華文化,要復興中華文化,從哪裡做起?要從這個地方做起,擴大則四海之內皆兄弟。佛法裡跟我們說,「一切眾生,皆過去父母,未來諸佛」,這是佛在戒經裡面跟我們講的。這個范圍比儒家講的范圍更大,因為一切眾生包括六道,不但包括六道,而且包括了他方世界,《華嚴》裡面跟我們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他怎麼不是一體?希望我們在這個地方去體認,而後我們的心行才能夠順人道,順人道就是成佛的基礎。

  第二段是特別講出家人,前面這一段是講社會上的四種惡。下面講佛門裡面的惡,「比丘損他」,第一小段是「見惡不省」,省是反省,請看經文:

  【魔世比丘。四數之中。但念他惡。不自止惡。】

  這是第一小段。

  【嫉賢妒善。更相沮壞。】

  這個兩句就是一段。

  【不念行善。強梁嫉賢。】

  這是第三段。

  【既不能為。復毀敗人。】

  這兩句是第四段。

  【斷絕道意。令不得行。】

  這是第五段。請看表解,什麼叫『魔世』?「魔」就是無明,就是迷,迷惑顛倒,就是障,我們講障礙,煩惱障、所知障,就是惡作之稱。所以魔就是磨折我們的心性,折磨我們的真如本性。「世間迷惑惡作者多,則為魔世,世隨人心善惡而轉」,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的。由此可知,魔世也不是有一定的,並沒有一定,世間大多數的人心善,這個世間就好,多數人造惡,這就叫魔世。像剛才佛講世間的四種惡,這四種惡當然也影響到佛門,佛門裡面都是一些無明、迷障、惡作這種人很多,所以說「魔世比丘」。

  比丘是梵語,受具足戒的出家人,具足戒就是男子二百五十條戒他都受了,女子有三百多條戒統統受了,這叫具足戒,男子稱比丘,女子稱比丘尼。比丘有三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是「乞士」,「一缽資身,無所蓄藏,專求法要」。佛的制度,出家人是三衣一缽,因為印度是屬於熱帶,生活所需他有三件衣就足夠了,連晚上睡覺,衣也可以當作被子來蓋,所以他有三衣就足夠了。另外有個缽,缽就是托缽,乞食而用的。他無所蓄藏,他沒有財產,他把一切全都捨掉了,一心一意的只求法要,法是佛法,要是佛法裡面最精要的,他要求這個。這條我們也可以這樣說,在中國人,乞食就是乞丐,到處要飯吃的乞丐,不過這個乞丐有一點不同,他是有學問、有道德的乞丐。第二個意思「破惡」,「正慧觀察,破煩惱惡,不墮愛見」,他有這個能力。他所修學的是戒定慧三學,有戒、有定、有慧,他對於世出世間的看法是以智慧來觀察,而不是感情,不是煩惱。智慧照世間才能夠斷一切煩惱惡,六根對於六塵境界不起貪愛之心,沒有貪愛之心,也不會有邪知邪見,所以他不墮在愛見裡面。第三個意思有「怖魔」的意思,他發心受戒,羯磨成就,魔就生怖了。這個魔,諸位要曉得,這是天魔之魔,跟此地講的魔意思不相同,這是天魔。魔王他就恐怖,害怕了,他怕什麼?他的子孫又跑掉了,他所統轄的人民又有一個超越三界,脫離他的管轄,他心裡不高興,意思是這樣的。

  這個地方有一個術語,怕初學的人不懂,「發心受戒」大家容易明白,什麼叫「羯磨成就」?羯磨是梵語,印度話,古時候翻作作法,如果照現在意思來講就是會議。會議裡面的程序就叫做羯磨,依照一定的會議程序來成就受戒這樁事情,使他能夠真正如法的得戒。在羯磨裡面最重的是白四羯磨,比如我們現在立法院,法律立法的時候要三讀通過,這就很慎重。要把條文念一遍,念完之後看看這些立法委員們有沒有意見,沒有意見算通過了,這是第一讀通過;然後再念第二遍,再念第三遍,念了三遍都贊同,這個條文才成為正式的法律。在佛法裡面是四讀,而不是念三遍,要把這個文念四遍,在程序它是四番,四番羯磨,三次還不算,第四次再念,如果有意見的話還可以提出來,如果四次念下去都沒有意見,這算通過了。民主會議的制度在三千年前就存在佛門,佛門裡面就是用這種方式,所以說三讀、四讀,凡是重要的都是四讀才通過。這是我們大家必須要遵守的。羯磨就是在受戒的時候四番羯磨,受戒的三師和尚以及七證,大家都贊同,這個人算是得戒了。魔看到這個情形,這麼慎重,在這裡開會為他來做這個佛事,這個成就,魔王才恐怖。這是「羯磨」兩個字。

  再看『四數』,「四數」就是出家的四眾,這裡面有比丘,男眾受具足戒律的,比丘尼是女眾受具足戒的,另外有沙彌,未成年的男眾,沙彌尼是女眾,共同組織一個和合的僧團。僧團在梵文裡面叫做僧伽,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僧團,簡稱之為僧,意思叫和合眾。這一共有七條,第一條是「同證無為解脫名理」,理和合,這是講證果相同,第二是「身同住」,第三是「口無诤」,第四是「意同悅」,法喜充滿,第五是「見同解」,第六是「戒同修」,第七是「利同均」,後面六條叫做事和。在這一段裡面,我們要把這個意思跟諸位介紹一下。理合是同證無為解脫,這是修行證果的事情,如果在淨土裡面來講,就是同證一心不亂,同生西方淨土,這是理和。這是修行的目標,就是大家同一個目標,同一個志向。後面才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有六條是我們同住的公約。這是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制定的,所以我們團體共同生活的公約只有七條。

  在事上六條裡面,最重要的就是「見同解」,這一條最重要。見是見解,見解要相同,因為大家見解相同,他在一塊才能夠相安無事,見解不相同,一個人一個意見,他必定不能夠和睦相處,所以這是一個基本的共同生活的公約。現在我們曉得,有許多的寺院,也有一些住持、法師跟我在一起的時候提出這個問題來問我。他說我們這個寺廟環境、我們待人、乃至於生活都很不錯,為什麼一些人到我們這裡來都住不久,住了二、三個月他就走了。他說我們讀古書看到古時候叢林、寺院,往往一個人進去之後他就不想離開,這是什麼緣故?這個問題提出來的確是值得我們檢討。首先我們要曉得七種和合裡頭第一條,那就是說人家到這個道場來是為了求明心見性,是為了求一心不亂,是為了求了生死、出三界,求解脫的,你這個地方是不是能夠叫他辦得到?如果你這個道場確實能夠幫助他明心見性,能夠幫助他證一心不亂,能夠幫助他了脫生死,斷煩惱證菩提,他當然不會走。如果到你這個道場來,一看你這個道場沒法子幫助,不但不能幫助,而且還障礙我,試問他要不要走?當然要走。這是我們今天寺院這種精神,就是修學、教學的精神與古人所講根本不相同的所在,這是值得我們深深反省的。

  古時候寺院都有它的特性,凡是在一塊同住的,都是志同道合,譬如修一心不亂的,大家都修一心不亂,這是淨土道場;求明心見性的,那裡頭人各個都是求明心見性,禅宗道場。我們這是求一心不亂的,要有一個人他要求明心見性,在我們這裡學不到,我們不是走這個路,我們就會介紹他「你的機緣在某某地方,你到那裡去」,推薦、介紹給他,因為那個地方大家是這個目標。這在我們中國過去十大宗,大小乘十個宗派,隨你的志願都能夠幫助你達到,都能夠幫助你成就,所以人家一進道場之門一生都不願意離開。這是一個道理。

  另外一個,我們講得比較淺顯,近一點,就是見解要相同,我們今天所講的思想一致,見解一致。要如何才能達到?我們曉得,凡夫之人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想法,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想法、看法都不相同,很難相處,沒有法子團結。寺院是一個整體,如果想法、看法都不一樣的話,勢必分裂。在從前寺院裡用什麼方法能夠達到那麼多的人,有的大道場幾千人住在一起,小的道場也有幾百人,如何能叫千百人大家是一樣的看法、一樣的想法,縱然不能完全一樣,它很接近,於是乎大家都願意在一塊住,這個方式什麼?每天講經。不但教下每天二時講經,二時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八小時,每天講八個鐘點經。禅宗也不例外,為什麼要講經?講經是統一我們的見解,自己沒有證果的時候,我們就一般來說,參禅的人沒有到大徹大悟,沒有明心見性,念佛人沒有到理一心不亂,佛跟我們講不能相信自己的見解,自己見解是錯誤的。甚至於佛說得很清楚,在你沒有證得阿羅漢之前,都不能相信你自己的想法、看法,為什麼?會有錯誤。證得阿羅漢才叫做正覺,意思就是說這個時候你可以相信你自己,你的看法、你的想法接近於正確,不至於錯誤。

  凡夫之人,見解當然是有問題,我們初學的人怎麼辦?要把自己的想法、看法放棄掉,接受釋迦牟尼佛他的看法、他的說法。可是我們不迷信,我們也不是武斷的一定要接受他的,他只是提供我們意見,要我們自己去證實,到你自己證實之後,那就是你自己的知見。你自己的知見與諸佛菩薩的知見一定相同,所謂是佛佛道同,為什麼?他見到的是真理,你見到也是真理,真理只有一個,怎麼會不一樣?決定是一樣的。由此可知,寺院裡頭不能不講經。你現在寺院裡頭不講經,你沒有辦法糾正他錯誤的見解、錯誤的想法,你無法去糾正他,換句話說,他當然住不長久。能夠在你這裡住三個月,那算很了不起,沒有住上三天就走了,這是必然的道理。古時候寺院、叢林每天講經,領眾參學,他到那個地方去真有所得,時有所得,你趕都趕不走,他自己怎麼會走?把從前寺院、叢林的性質、制度、方法,跟我們現在一比較我們就明了了,哪些地方是我們自己本身做錯了。

  另外一個重要的一條,就是「利同均」,利同均是講物質生活要一律平等,不能夠說住持、當家可以開小伙,吃得好一點,可以穿得好一點,不可以,一視同仁。因為寺院裡面供養是十方供養的,供養是平等供養,所以在寺院裡頭從住持和尚到清眾,穿的、吃的一律平等,一樣的,沒有兩樣,大家心服口服,不會再有爭論。在我們中國古時候的大家庭,大家庭的制度,現在你們沒有見到,你們去看看《紅樓夢》,《紅樓夢》就是描寫我們中國古時候的一個家庭,他這一家有一百多人,上上下下有一百多人。從前家庭制度,它有個管家,等於是管總務的,《紅樓夢》裡管總務的是鳳姐,就好比現在寺院裡當家師一樣。上上下下每個人每個月都有零用錢,好像佛門裡面發單資,一般好像公司行號發薪水,他都有定的。你在外面賺的錢要繳回公家,你所用的由公家來支給你,大家庭制度是這樣的,沒有私財,你所賺的一切都歸團體,歸給家這個團體,每個人要用開銷由團體來支付。我們中國的寺院就是個大家庭,而這個大家庭是個整體,每個成員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部分與整體有密切不可分的關系存在,我們要懂這個道理。而後才能談到身同住、口無诤,大家不會彼此爭吵,不會有這個現象;意同悅,每個人心裡都非常歡喜,法喜充滿,這才是一個和睦的僧團。

  佛給我們講,現在情形變了,「魔世比丘,四數之中」他不和睦了,『但念他惡,不自止惡』,一天到晚就看別人的過失,一天到晚就批評別人,自己的過失他不知道,他不曉得去改,這是大毛病。『嫉賢妒善』,賢是指賢人,善是講善事,賢人善事,他自己不曉得學賢人,不知道去做善事,遇到賢人嫉妒他,遇到善事他也嫉妒。不但嫉妒,『更相沮壞』,他還要去破壞,這是末法時期魔世佛門的狀況,我們今天都見到了。諸位看表解,這是「嫉妒阻善」,阻止人行善。在我們想像當中,行善,善是好事,世間人常說好事多磨。今天我們做好事不敢張揚,暗中來做,為什麼?如果張揚出去,就有這些惡人嫉妒、障礙來阻撓你,不讓你成就。『不念行善,強梁嫉賢』,這是說他不起善念,強梁是橫行霸道的意思,猶言強橫不講道理。《老子》裡頭有句話說,「強梁者不得其死」,就是這種人多半不得好死。他自己心裡面沒有善念,他沒有善行,橫行霸道,蠻橫不講理,嫉妒一些賢人,破壞一些好事,這是魔世的現象。『既不能為,復毀敗人』,就是自己不為,自己不肯干,他知不知道這是好事?他曉得,曉得他不干,別人干了他嫉妒,一定要破壞。

  這個地方請大家要注意到,「出家所為即是修道、弘道、傳道,自利利他」,這個三條一定要好好的記住。「自己不能為,反而破壞他人修行、弘化事業者,非滅法者何也」,他所干的不是護持佛法,是要把佛法消滅掉。諸位就可想而知,佛在經論裡常常跟我們講,如果我們亵渎經像,果報都在三途;如果要把佛法消滅掉,果報在哪裡?必定在無間地獄,永劫不得翻身。諸位如果說把這些經典仔細去多念幾遍,能夠把它記住,你睜開眼睛看看我們今天社會,你就曉得哪些人已經在阿鼻地獄掛了號、注了冊。干這些事情就是掛號,就是注冊,不久他就要去報到。你看在心裡面,可憐憫者,還有什麼好計較的?對於這樣可憐的人不能跟他計較,應當生憐憫之心。但是他迷惑太重,沒有法子能夠勸醒他,只好隨他去,不能救他,看著他墮落。我們看他墮落,諸佛菩薩比我們看得更清楚,就是說他得度的機緣沒有成熟。但是我們看在眼裡,盡我們的心、盡我們的力去挽救他,只要盡心盡力,我們自己的功德念念圓滿,他接受不接受是另外一回事情,但是這裡面一定要有善巧方便。

  底下兩句是『斷絕道意,令不得行』,這就是自己修道的念頭斷盡了,根本就沒有了。他自己沒有修道的念頭這還罷了,他還得用盡心機想盡辦法叫別人也不要去修道,跟他一樣,這真正是魔王。或者他把佛法變質,以他自己的意思、他自己的欲望來領導大眾,希望一切大眾滿足他自己的欲望,而假借佛教的名義。這都是假的佛弟子,是魔子魔孫,我們在今天社會裡頭,特別是在今天佛門裡,我們要曉得這個事實的真相。佛在《楞嚴經》裡面告訴我們,「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就是指這些人。他也是用的佛的招牌,也拿著佛的經典,可是講的不是佛的意思而是他自己的欲望,他的目的是希望滿足他自己的欲望,這就是邪師,這就是魔王。

  這個地方有一點意思,我們也在此地跟諸位寫出來,「令不行道」,「修道是為了生死,破迷啟悟,末法時期的比丘閉絕了道門,令眾生長淪苦海,此類比丘,皆魔化入佛」。魔子魔孫變化滲透在佛門裡面,他的目的是「欲壞佛法」,他來是做破壞工作的,是要把佛法破壞,真是防不勝防。所以末法時期有多少好心的人想學佛,都被這些魔欺騙,都跟他們去了。「世俗人壞法、滅法者亦多」,他為什麼壞法、滅法?就是跟魔去,魔是要壞法、是要滅法,世人無知,以為他是正法跟他去學,幫助他來破壞佛法,來滅絕佛法。「故佛子不可不知護持,護法必有智慧善巧,方能得益」,這是很重要的;換句話說,自己戒定慧三學如果要沒有成就的話,怎麼能夠談得上護法?自己沒有真正的道意,如何能夠辨別真佛、假佛,佛與魔你怎麼能夠辨別?自己要有真實道意,自己一定要聞正法,接觸大眾,見色聞聲立刻就能辨別邪正,哪是真的、哪是妄的,哪是正、哪是邪,哪是善、哪是惡,哪是利、哪是害,要有這種能力來辨別,我們自己才會有成就。辨別一定要記住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千萬要記住這四句話。

  【貪欲務俗。多求利業。積財自喪。厚財賤道。】

  這兩句好懂,『欲』是什麼?五欲六塵。既然出家了,還要貪圖五欲六塵,既然出家了,對於世俗的事情還放不下,還去『務俗』。他目的何在?『多求利業』,業是事業,什麼事業?營利的事業。固然有些人說,我們今天弘法利生要錢,沒有錢怎麼能弘揚佛法、怎麼能度眾生?為了要度眾生,我們想盡方法去賺錢,想盡方法使財源不至於中斷。諸位要曉得,這個話說得很好聽,其實錯了,錯在哪裡?以前龐居士跟我們說過,龐居士在世的時候,《六祖壇經》裡面都有記載的。六祖說他死了七十年以後,有兩個菩薩從東方來,一個在家的,一個出家,在家的就是龐居士,這菩薩示現的,他示現的是大財主,有錢。他全家都學佛,修行到一個階段,個個都明心見性,他把他家裡的財物裝在一條大船上,把船劃到江中心,船底打破,使金銀財寶統統沉到水裡面去。人家就問他,「你修道了,不貪世間財寶,拿世間財寶去做好事多好?」他老人家說了一句話,「好事不如無事」,諸位要記住這句話。

  佛要不要做好事?要做,但是佛做好事是隨緣做好事,而不是攀緣做好事;換句話說,我們要不要做好事?要做,但是決定不妨礙我們的清淨心,做好事,如果妨害我們自己的清淨心,我不做;換句話說,我有一塊錢我做一塊錢的好事,功德圓滿。我有一塊錢,不行,我得想辦法找十塊錢來做好事,你的心動了。你找不到的時候你起煩惱,你找到的時候還起煩惱,這叫得不償失,把無漏的功德變成有為的福報,實在是太可惜了,真正修道人要曉得這個意思。所以我們要是做一樁事情,大眾的力量是大眾發心自動來要求的,這個事情可以做,為什麼?沒攀緣。大眾沒有這個念頭,或者大眾這個意念還沒有成熟,你勉強去做,想盡方法到處奔波來去做,這時候你煩惱現前,你完全用的是攀緣心,換句話說,你自己已經錯了,這就是「好事不如無事」!

  我在講席當中常常勸勉同修,我們所作所為求個什麼?念念功德圓滿,時時刻刻是法喜充滿,這個多自在。你要想法喜充滿,你要想得大自在,決定不可以攀緣,學諸佛菩薩的隨緣,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隨緣。任何事情不勉強,弘法利生也不勉強,因緣成熟了,自然有佛菩薩來護持。就像章嘉大師當年跟我講的,真正發菩提心修菩提道弘法利生的人,諸佛菩薩護念,到什麼時候諸佛菩薩會給你安排一條路子讓你去走,自己一點都不要操心。我一生學佛得力於章嘉大師這個教訓。「心安理得」這句很重要,不可以「多求利業」,不但多求利業,少求利業都不可以要,根本就不求利業,把貪心斷掉,世俗的事情統統放下,一心在道。

  『積財自喪,厚財賤道』,這兩句話真是一針見血。為什麼?沒有錢的時候心在道上,一天到晚心裡「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心裡沒有事情。如果有了錢怎麼樣?心裡念這個錢,現在這個錢放在什麼地方才能夠生利息,或者是錢要貶值了,想什麼方法能保持。麻煩大了,錢愈多他心裡面佛菩薩都沒有了,完全鑽在錢眼裡面出不來,這種人就可憐。所以學佛的人要記住,不可以積財。近代有幾位大師,在從前沒有這種情形,近代法師有很多人供養,供養你就有錢了。你要記住,像印光大師、像虛雲老和尚,他們在家皈依的徒弟至少也有一百多萬人,每年老和尚得的供養,在那個時候講銀元,都是幾百萬。老和尚拿這些錢怎麼樣?全布施了,他不積,我們在這些傳記上看,哪個地方要是有水災、旱災,老和尚一赈濟,銀元就幾十萬。救災、布施,蘇州弘化社印的經印了多少,版本印得好,裝訂好,那是印光老和尚弟子們送給他的錢他來做這些事情。弘化社的書是送人的,有錢的人他也賣,成本流通,沒有錢的人有半價流通,還有完全贈送流通,它有個辦法的,就是不積。如果你有錢了,自己在銀行開個戶頭,這個事情可麻煩大了,自喪!這樣發展下去必定是把錢看重了,厚財,把財富看重,把道看賤了;換句話說,你滿心裡面都是財富,沒有道。這是比丘自喪。

  如果今天要是救自己,我們如果確實像佛所講的「貪欲務俗,多求利業,積財自喪,厚財賤道」,那我們前途是一片黑暗,我們這一生短短幾十年過去之後,馬上就向阿鼻地獄報到,那是慘不可言。如果你念到這個經文覺悟了,你就趕快回頭,把這些事情統統戒除,先不救別人,先救自己要緊。凡事隨緣,學普賢菩薩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個事情萬萬不可以做。末後是這個地方的總結。

  【死墮惡趣。大泥犁中。餓鬼。畜生。】

  『大泥犁』就是無間地獄。明朝蓮池大師雲,「家有眷屬,田宅之家;有五欲,六塵之家;有六道,三界之家」,有這個差別。「在家謂身居家無念解脫」,這是在家出家的人。在家出家的人好,身雖然居家,心恆在道。出家在家的,那就是佛所講的「比丘營名利,無異俗人」,「出家出家,就是講精進三學,恆不退失」,這是好的,這是我們應該要努力來修學的。

  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也是一個段落。大泥犁就是五無間地獄,這個事情在《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說得很清楚,表解裡面下一次把字幕打出來。

  (第九集)

  198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5-006-0009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jump》第九講,經文第四頁末行中間,「未當有此,於世何求」從這個地方開始,我們將經文念一段:

  【未當有此。於世何求。念報佛恩。當持經戒。相率以道。道不可不學。經不可不讀。善不可不行。行善布德。濟神離苦。超出生死。】

  從這個地方開始。這段是說佛弟子應該求些什麼,第一,佛教給我們要報佛恩。『未當有此』,「未」是不可的意思,就是不應當有此,這是指上面所講的「世人險惡,比丘損他,積財喪道」,不可以有這些。出家或者是在家修學,我們在世間應當求些什麼?這一點我相信每位同修都非常關心,佛在這個地方教給我們,首先是教我們要『念報佛恩』,念念無有間斷,知道佛恩廣大,應該曉得如何來報答。我們看表解裡面所列的,報佛恩這裡面有幾個小段,第一個「念眾生苦,佛以眾生為心」,所以我們要想報佛恩就要常念眾生苦;第二是「報恩惟有自度度他,方順佛心」;第三是「斷惡行善,須離煩惱,得一心清淨,為修行的目的」。這是將如何報佛恩這一點給諸位做個簡單的介紹。

  由此可知,一切經典裡面,佛教給我們發四弘誓願,四弘誓願第一條教誡我們的是「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就是念眾生苦,第二條是斷煩惱,第三條是學法門,第四條是成佛道,後面三願無非是教我們圓滿成就第一個大願。在這個地方我把它折衷起來看,念眾生苦就是普度眾生之願,修行斷煩惱,一心不亂,這才能圓成佛道,將我們自行化他的功德能夠做到圓滿,這就是「念報佛恩」。而報佛恩具體修行的方法,佛在此地給我們指示得很清楚,諸位要特別的留意。第一句佛告訴我們『當持經戒』,經的大主意是講求解,研究經,戒是講修行,將經裡所說的理論運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這叫戒。所以我們看到佛門的戒律,一條一條跟我們列出來有那麼多,這些戒律所依據的道理完全是經典裡面所說的宗旨;換句話說,把經典裡所講的這些大道理,變成我們實際的生活,這種條文就是戒律。由此可知,行與解不能分,經與戒是一樁事情,經是印心的,戒是起行的。所以,佛第一句話就給我們講「當持經戒」,應當受持,應當信受奉行。

  『相率以道』,前面一句著重在自行,下面這句是講利他。我們與大眾生活在一起的時候,「相率」,率是領導、表率,換句話說,佛弟子應當為大眾的表率,引導他要向道。向的什麼道?這當然不必細說,向的是佛道、菩薩道,也就是說要向正覺之道。前面我們說過很多,覺、正、淨這是世出世間的大道,『道不可不學』,覺道、正道、清淨道不可不學。佛法教學就在道,修的是道,學的是道,證的也是這個道。前面一句著重在自行,這句著重在修道,修道這是走路。道都在於經書之中,道在哪裡?經書裡面所記載的、所指示的菩提大道。所以佛勸我們,『經不可不讀』,與前面「當持經戒」互相照應,勸我們要讀經。經開智慧,有了智慧,世出世間無論什麼事沒有辦不通的,再不會有障礙,所以讀經非常重要,是教我們開悟的。『善不可不行』,「善」是培福的。這兩句就是佛門裡常說的福慧二足尊,由此可知,佛法的教學,從一開端就教你修福、修慧。讀經是修慧,行善是修福,一直到如來果地,沒有一天不讀經,沒有一天不行善。諸位如果要問,善的標准是什麼?哪些是合乎佛法裡所說的善,這些標准都在經論之中,在此地不必多說。

  諸位看表解,行善是培福,大家特別要記住,「必有智慧,而後能修十善、萬善」,可見得修善的確是要有智慧,沒有智慧的人他不曉得修善。佛在果地上稱為二足尊,就是福與慧,足是圓滿的意思、滿足的意思,福滿足了、圓滿了,慧也圓滿了,福慧圓滿我們稱他作佛。學佛的人一開頭就要培福、培慧,福慧我們都要來培養它,這一點很重要,千萬不可以疏忽。如果我們要問,我很想修福,可是我現在沒有能力?這個話說的有毛病,因為修善這個事情,只要你盡心盡力就是圓滿功德,而不是叫你勉強去做。佛門裡面有些佛弟子,心很好,他很發心去行善事,自己沒有辦法,於是去借錢,寧願背高利貸,借三分利,他拿這個錢到佛門裡面來做好事情。諸位要曉得這是錯誤的,這在佛法裡是不許可的。佛法只要盡心,因為你要是負債來修善,你已經錯誤,已經做錯了。我們有一分錢的力量,我們只做一分錢的善事,這個善事是圓滿的功德。我只有一分的力量,我想做三分的好事,還超過,那怎麼辦?去負債,向人家借錢,這是錯誤的,這是佛法裡決定不許可的。為什麼?欠債要還錢,欠命要償命,因果絲毫不爽。何況福慧的修持,一定要達到身心清淨,你有債務在身,你的心如何能得清淨?這一點我要特別提醒那些熱心過分的同修,你們的做法是不如法的。

  佛法的修學要隨緣、隨分、隨力去做,做得心安理得,身心愉快。不可以爭面子,看到別人拿了很多錢做好事,我如果要拿少了不好意思,那錯誤的,因為各人福報不相同。他有錢他多拿一點,我沒有錢少拿一點,也許少拿的這個人功德比多拿的人還要大,為什麼?譬如說他有一千萬的財產,他今天捐一萬塊錢,是他的千分之一,他發了多大的心?他只發了千分之一的心。你沒有錢,身上只有一萬塊錢,或者說你身上只有一百塊錢,沒有錢,你把這一百塊錢全部都奉獻,你的功德是圓滿的,是百分之百。那個富人的功德乃是做了千分之一,你做了百分之百,你想想看你們的功德哪個大?當然百分之百的大。我們做一個小公務員,一個月只拿幾千塊錢薪水,我捐出一千塊錢,占我這個月薪水的一半,或者占了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你們想想就算四分之一的功德,比他千分之一的也大得太多了。由此可知,培福這樁事情對一切眾生來講決定公平,不會說是修福只有有錢的人才能培大福報,沒有錢的人培小福報,那錯了。這個事情是盡心盡力的問題,你的心圓滿,你的力量也做得很圓滿,這就是圓滿功德。

  『行善布德』,我們表裡頭也跟諸位列出菩薩所修學的六種綱領,就是六度,在底下「行善布德」這段所講,布是展開、是展布。六度裡面,第一個是「布施」,前面已經跟諸位講過,布施有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三類,這個地方不必再重復。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我們要想得財富、得智慧、得健康長壽,一定要修布施;布施是因,財富、智慧、健康長壽是果報。第二要「持戒」,六度是後面比前面要來得深,持戒包括布施,布施並不包括持戒。持就是守持,我們能夠守定,能夠保持住,佛門裡面的清淨戒學我們都能夠把它做到。第三是「忍辱」,忍辱是成就一切功德,如果你不能忍辱,雖然有布施、有持戒,不能忍辱麻煩很大,你布施、持戒都是世間有漏的福報。諸位想想前面我們所講安世高的同學,宮亭湖的湖神這個龍王,諸位就明了。他前生是個出家人,明經好施,他的缺點就是忍辱的功夫不到家,死了以後墮到蛇身去做神,所以忍辱非常重要。《金剛經》裡頭特別提出來,《金剛經》裡面講六度,特別提了一個布施、一個忍辱,佛又給我們說,「一切法得成於忍」,可見得忍辱波羅蜜的重要。第四是「精進」,菩薩法裡的善根就是精進,勇猛向前,絕不懈怠,絕不退轉。第五是「禅定」,就是一心不亂。第六是「般若」,是智慧,這個智慧是從根本智起後得智,自利利他。前面這五種是屬於事,般若是屬於理,般若的宗旨就是不執著,努力去做,作而無作,心裡一絲毫執著沒有。雖然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乃至於禅定,他的心是清淨的,作而無作,無作而作,我們要曉得,這是六度法門。

  四攝法完全是接引眾生的,這是菩薩法,諸位要特別留意。佛菩薩攝受一切眾生,教化一切眾生,開頭一定用布施、用愛語、用利行。布施諸位曉得,於眾生就是結緣,你只要於眾生有恩,眾生他當然歡喜跟你接近,你所說的話他聽得進去,因為你對他有恩。愛語就是不違背他,在言語上要能夠順眾生的心,滿眾生的願望。利行,我們所有的行為對眾生一定有利益,而他自己曉得這是有利益的。如果你對他有利益,但是他自己不知道這是利益,那也不行,為什麼?他會離開你而退轉。這種利行要與眾生的程度有密切的關系,他程度很淺你就給他小利,他有很深的功夫,你就給他大利,都要他能夠明白的體認。第四是同事,眾生他做什麼事情,你也跟他做同樣的事情,他就歡喜了。四攝法這個四種是攝化眾生的手段,這是菩薩法裡頭必須要明了的。

  下面我們引用古德所說的,「惠施使懷則感恩」,你能夠修布施,六度裡頭第一個是布施,四攝法裡頭第一個也是布施,這就是恩惠布施,能夠叫對方懷著感恩的心。「戒德」,你有謹嚴的戒德,「令敬」,眾生對你恭敬,既感恩對你又恭敬,這樣的人就容易得度。所以佛法總須從恭敬中求。你要問佛教化眾生,特別在初學的時候教什麼?教敬。不但佛法教敬,世間我們講到中國古時候的教育,你要問老師教學生教的是什麼?從什麼地方教起?諸位要曉得就是教敬。我們展開《禮記・曲禮》裡面第一句話,「曲禮曰,毋不敬」,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第一願「禮敬諸佛」,第二願「贊歎如來」。由此可知,世出世間的教學,真正的教育教什麼?教敬而已,世出世間的學問建立在禮敬的基礎上,這點希望大家特別要注意。我們要想在世間成為世間的聖人、大學問家,在出世間你要成佛、成菩薩,你一定要修一切恭敬,須從恭敬中求。往年印光大師在世的時候,曾經有人向他老人家請教,佛法博大精深,有沒有什麼很巧妙的方法教我們能夠得到?所謂秘鑰,秘密的一把鑰匙,佛法好像一個大倉庫一樣,有沒有這麼一把鑰匙,我們得到這個鑰匙就可以自由進去?印祖答有,「誠敬」兩個字,他老人家說「誠敬」兩個字是入佛門唯一的一把秘密的鑰匙。我們要進佛門從哪裡修?修誠,內誠外敬就能夠入佛門。佛在此地告訴我們,「行善布德」,我們要從這個地方做起,都是從誠敬當中去下手。

  『濟神離苦,超出生死』,濟是講救濟,神就是精神,我們俗話稱之為靈魂,在佛法裡稱之為神識。因為無量劫來在六道裡頭生死輪回、捨身受身就是神識,它在迷的時候真的生死疲勞,它一覺悟就離苦了。救濟你的神識,使它脫離苦海,超出三界的生死,這是自行化他的果報。我們曉得,功德既然能夠超越生死苦海,其余當然不必說了。所以,無論是出家或者是在家這些佛弟子們,修學要知道綱領之所在,要知道宗旨之所在,我們的目標是超越生死輪回。因此我們要重視無為的功德,而不重視有為的福德,你在佛法裡面才有真實廣大的受用。

  底下一段是講「改舊習」,這段相當重要。這是前面剛才我念的,「功德暨能超生死,何況其余」,下面佛教給我們修行下手之處,從哪裡做起?從改舊習。習是習染、毛病,舊時候的習氣,這就是改正心理行為。我們心理行為一向都是錯誤的,這是病根,佛一樁一樁教我們來改正。此地所舉的例子與前面所說的完全相反,前面是妒忌、妒賢、嫉善,現在第一教給我們無慢心,慢是輕慢,千萬不可以輕慢賢人,換句話說,也不可以障礙人家的好事。在這個地方我們在表解裡面提示同修們一樁事情,這是我們講到《六祖壇經》上的,「昔印宗大師之遇六祖,以先輩而師事六祖,非我慢情忘者不能也,其尊賢重道,捨己從人之智行」,這是真正智慧,「實非常人可及也」。我們讀《六祖壇經》,這節經文應當要合掌恭敬多念幾遍。印宗大師是我們的表率,是我們的模范,不但不嫉妒賢人,而且能夠尊賢重道,這是在末法時期一般人所做不到的。這是第一個小段。

  第二個小段說「勿沮善」,沮是障礙,不要障礙好事,障礙人家做好事,絕不會有好的果報。請看經文:

  【見賢勿慢。見善勿謗。】

  經文裡面就是這兩句話。我們要曉得,賢人是國之寶,這一個地方在這一個時代賢人出現,是大家有福。如果我們不尊重他、嫉妒他、破壞他,諸位要曉得結罪不是對一個人,如果對一個人來講這個罪不大。譬如他是個賢師、道德之人,你把他殺害,我們常講殺一個人償一條命,這個罪也不大。殺一個人償一條命是對普通人講的,對賢人則不然,因為一個賢者、一個好的老師,他能夠影響這一個地方許多人的德行。他能夠影響風俗,能夠教化眾生善行,而為一切眾生的模范,為一切眾生的典型、榜樣,你要是把他破壞了,這個罪過是什麼?是與一個地方所有眾生結罪,這個事情麻煩大了。由此可知,殺父母的罪過比殺老師的罪過要輕,殺老師的罪過重。前面我們曾經說過,父母是我們生身父母,你要是殺害,你的罪過墮阿鼻地獄;老師是大眾的法身父母,不僅是我一個人的。譬如你殺別人的父母,他的兒女報仇,我們拿世間法來比喻,他如果有十個兒女,你的仇家只有十個人;而這個老師在這裡教學,他的學生有幾千人、有幾萬人,你把這個老師殺害了,你就跟幾千人、幾萬人結了冤仇。所以,一個好的老師、一個有道德的人,千萬不可以慢待他,罪過不輕,別小看了。

  「見善勿謗」,善是指善事,謗是講毀謗,就是障礙他。這樁善事縱然與我們自己不利,但是與大眾有利益,我們應當抱著捨己為人,我們要來贊助這個善行。什麼叫善、什麼叫不善,定義也要把它分清楚。昨天我參加香火雜志社舉辦的一個座談會,座談會當中討論到一個問題,就是品行不端正的、過去曾經做過惡事的,在寺院裡面,這個人就沒有資格來做住持,在法律裡面准備要這樣子來制定這一條。當時這裡面有些學者、專家、神父、牧師,我也來參加。就有人提出反對的意見。這個人他從前做惡事,現在真正回頭是岸,難道也不給他這個機會服務於大眾嗎?也不讓他有機會為一切眾生造福嗎?這是我們應當要明了的。「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古人所說「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古人所謂是「浪子回頭金不換」,回頭人行善往往那是真善,那是真正忏悔。所以我們決不能夠拘泥於他過去做的種種不善,今天他所有一切善行我們都抹煞它,我們都不承認它,這我們自己就做了大過失。如果你設身處地從反面來想一想,你自己過去是個惡人,無惡不作,現在真正想為善,但是社會上一些人不原諒你,不諒解你,你無論做什麼好事,無論是真心,人家都不承認你,你自己做何感想?世出世間的學術無非是通情達理而已,這是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的。對於一個改過自新的人,我們要特別的尊重他,我們要信任他,不可以毀謗,不可以阻礙;要幫助他回頭,幫助他向善,不要成就人的惡行,要成人之美、成人之善,這裡頭有無量的功德。

  【不以小過證入大罪。】

  這條是對老師所說的。學生犯了小小的過失,你就把他宣揚,說他這個罪很重,這種態度對學生是有罪過的,是不可以的。

  【違法失理。其罪莫大。罪福有證。可不慎也。】

  末後這個四句是佛教誡我們要慎因果。我們起心動念、造作修為都要想到因果報應之可畏,而後你就曉得什麼事情我們當做、什麼事情不當做,正是佛門常說,「眾生畏果,菩薩畏因」,這是菩薩聰明之處。這個四句我們在表解裡面也列了一點參考的資料,「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行」,這幾句話是《太上感應篇》一開端的四句話。一部《感應篇》這個四句是綱領,禍福無門,是禍是福是你自己招來的,你行善自然得福,你作惡自然得禍,所以說善惡之報,就是善惡的果報,如影隨行。像我們人的形體,我們站在燈光或者日光之下都會有個影子,影不離形,形不離影,這是說明形與影密切的關系,而善惡果報跟這個也一樣。這是《太上感應篇》提示我們,我們的造作要小心、要謹慎。六祖大師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方寸就是指我們人心,一切福田從什麼地方生?從你心裡生的,心善就生福,佛經裡說「吉凶禍福,皆由心造」,六祖大師所說的是一個意思。

  「又雲,罪福苦樂,皆三業所造,一心所感」,三業就是身、口、意三業,是一心所感應的。可見得罪福苦樂是不是命裡注定的、或者是神明給你的?都不是,不是神明給你的,也不是佛菩薩保佑你的,也不是你命運裡頭原來有的,而是你自己三業所造,一心所感。下面舉幾個例子,「若一念心瞋恚、嫉妒,即地獄業」,可見得瞋恚跟嫉妒是惡業當中最大的惡業,果報在地獄。「悭貪」,悭是自己有的捨不得,所謂悭吝、吝啬,貪是自己沒有的想得到,不肯布施,悭貪、不肯布施這是餓鬼業。世間這樣的人很多,他有財富、有力量的時候不曉得培福,福報享盡了,他一樣都帶不去,死了以後墮餓鬼。「愚癡暗蔽即畜生業」,畜生多半都愚癡,什麼叫愚癡?邪正不分,是非不分,善惡不分,把善的當作惡的,把惡的當作善的,所謂是愚癡顛倒,這是畜生的業因,當然要墮畜生的果報。「我慢貢高即修羅業」,自己很自負,輕視別人,高看了自己,這是阿修羅的業因。「堅持倫常五戒」,這是人的業,來生可以得人道,堅定、執持五倫、五常、五戒,我們還能保住人身,來生不失人身。我們在前面曾經讀到過,佛曾經跟我們說過,一切眾生失了人身之後再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了人身不能再得人身的如大地土,諸位從這段裡面細細去看看,你就曉得佛這個話是真的,因為我們看看這個世間,有幾個人堅持倫常五戒,這不失人身。我們所看到的這一切眾生,哪個人沒有瞋恚、沒有嫉妒、沒有悭貪、不愚癡、不貢高我慢?看到這些習氣你就曉得,這些人現在雖然是人形,是個人身,他已經與三惡道感應了。

  別人與惡道感應那是他的事情,現在最重要的問問我們自己有沒有瞋恚、有沒有嫉妒、有沒有悭貪、有沒有愚癡、有沒有貢高我慢?如果我們自己反省這個東西統統都具足,而且力量很強大,我自己就曉得我來生一定在三惡道。因為自己對於倫常、五戒、對於十善雖然有持,不堅固,若有若無,而這些東西真正有,而且力量很強大,那你必定到三惡道去了,你所修的是三惡道的業因,佛念得再多,經念得再多,都沒有用處。佛念得多,經念得多,要把悭貪念掉,要把瞋恚、嫉妒念掉,要把愚癡念掉,把我慢貢高念掉,這個念經、念佛才有功德,沒有念掉,雖有念,沒功德。

  「精修十善即天業」,著重在精,精是純而不雜,在精修,這個可以生天。「證悟人空」,這是聲聞,阿羅漢業,修四谛法門,破人我執,證人空理,這是聲聞。「知緣性離,即緣覺業」,曉得一切萬法因緣生,一切萬法是因緣而有的,緣生性空,他就能夠放下一切,在一切法裡頭再沒有分別執著,這是緣覺,經論裡所講的辟支佛。「六度齊修」就是菩薩,前面剛剛跟諸位說過六度,這是菩薩心。「真慈平等」這就是佛業。所以,對於後面四聖法界我們要特別注意到,這是從真心裡流露出來的慈悲,這個慈悲一定是平等的,這是成佛之業因。古德所謂「心淨,則香台寶樹,淨剎化生」,像西方極樂世界,《華嚴經》裡面所講的華藏世界,清淨國土化生,「心垢,則丘陵坑坎,穢土禀質」,由此可知,十方世界,心淨則生淨土,心穢則生穢土。「非從天降,豈屬地生」,不是天地在做主張,「只在最初一念所致,離卻心源,更無別體」,古大德給我們的開示我們要牢牢的記住。

  所以佛在此地給我們講,『罪福有證,可不慎也』,我們一定要小心謹慎,把十法界業因要記得清清楚楚。換句話說,十法界的種子我們人人都具足,剛才跟諸位講的是十法界的緣,如果我們要想成佛,我們把其他的緣離開、捨離,我們只取一種緣。佛的緣是什麼?真慈平等,我們對待一切眾生是真正的慈悲心、是真正的平等心,這就是成佛的條件。如果我們要想成菩薩,我們就要修六度萬行,六度齊修你決定成菩薩。如果你要想來生還得人身,在世間做個有福德之人,一定要嚴持五戒、要修倫常,我們才能夠得到如意的人生。這些證據不但在經典。在古書裡面記載的很多,那是過去的事情。只要我們稍稍留意,看看我們眼前的社會,我們周圍的這些人,你看他禍福吉凶的果報,他所作所為「罪福有證」,證據就在你的眼前,而且是活生生的證據。你要再沒看見,不相信,那你是愚癡。佛教我們對這樁事情要謹慎。

  經文到這個地方,把第三大段講完了,就是老師、弟子之分。這一段的宗旨可以說就是教人修善,而修善成佛、成菩薩這是善中之善,我們儒家所講的「止於至善」,成佛才是至善。但是修善必定要有老師,在這段裡面是講老師的教學,學生求學的這些態度,重要的原則佛是一一的給我們詳細的開示。讀了這段經文之後,我們對於師生承受這些道理明白了,進一步我們必然會想到佛門裡面常講護法這個問題,護法是護持師道,這是真正的護法。在過去,護法不外乎三大綱領。第一個是建道場。前面我們跟諸位講過,特別是在講玄義的時候,我們提到安世高大師在江南建第一個佛寺,就是大安寺,無量無邊的功德。因為在以往,佛法是需要靠寺院來弘揚,依寺院而住,依寺院而弘揚光大,所以寺院是吉祥地。佛法到了今天,我們讀《金剛經》曉得,五五百年是斗诤堅固。今天的寺院有不少已經變質,變為斗诤的道場,大家在這個地方爭名逐利,破壞了佛法,這個地方是冤業薮,不是吉祥地,我們要曉得。今天為了弘法利生,我特別勸勉同修們利用今天科學的工具,我們眼前電視錄影的這些方法,把佛法普遍的弘揚出去、介紹出去,使大家都能夠具足正知正見,這就是無量無邊的功德。建寺一定要看因緣,什麼樣的因緣?有真正的修行人,而且是真正眾多的修行人,那你建寺的功德很大;如果都是一群圖名聞利養的,那建寺沒功德。

  第二流通大教,這是護教,教著重的是經典、古德的注疏,所謂「佛之心,經之旨」,經論的宗旨,我們要護持、要流傳,要普遍的去宣傳。至於一些愚談,贻誤眾生的這些言論、這些出版物,我們不要去理會它。而現在這些東西充斥在世間太多了,幾乎隨時隨處都能看得見,正是經裡面講邪魔亂證真,我們要有慧眼去識別它,能夠認識它。哪些我們要弘揚,哪些我們要禁止的,至少我們自己不給它做宣傳,不流通這一類邪見愚談。

  第三就是要幫助真正好的學道的人,無論是出家或者是在家,我們要鼓勵他,為佛法培養人才,護持人才,也就是護僧。佛法再好,沒有好的人來繼承、來弘揚、來光大,那也是沒有辦法的。所以人才變成國家之寶,鄉裡之寶,在佛法裡面,人才是佛門之寶。我們要認識,你要發現到真正是個人才,有學、有行、有道,你要遇到這個人,你真正是遇到寶了,你全心全力去幫助他、鼓勵他、成就他,你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像印宗幫助六祖,鮑叔牙幫助管仲,這種機緣真是百千萬劫難遭遇,你一下碰到了,你的善根福德因緣,你碰到了,你有慧眼,功德你去修。我們想想,六祖大師那時候,江南已經有不少寺院,也有不少出家人,六祖其他的寺院沒去過嗎?其他的出家人沒有在一塊談論過嗎?我想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十多年的時間他在獵人隊裡面,獵人在山上打獵,常常接近寺院庵堂,我想六祖也常常碰到,但是沒有一個有慧眼的,像印宗法師。他是個寶,時時示現在人間,世間人愚癡不認識,印宗是個識貨的人,他有慧眼,他能認識寶物,他一看這不平常,這個功德被他修去了,別人沒有能夠得到。管仲有雄才大略,是個寶,別人沒發現,被他的朋友鮑叔牙發現,知道這個人是非常人,所以他能夠護持他,他能夠幫助他,能夠成就他。管仲一生的事業就是鮑叔牙的,六祖大師弘化眾生種種功德就是印宗法師的,六祖在面前也不能否認,我們要曉得這個道理。

  所以說,見到賢人你要是怠慢、要是嫉妒、要是障礙,自己造無量無邊的罪業,真正是阿鼻地獄,極重的罪業,比謗佛、謗父母的罪過不知道要重了多少。諸位想你要是成就他,你功德無量無邊,除佛之外任何人也沒辦法曉得你的功德有多大。所以對於戒乘俱急的,無論他是出家是在家,我們要擁護他,要幫助他;縱然是永列下流的破戒之人,我們也學六祖大師所謂是合掌令歡喜,不要與他計較,不要與他爭論,他行他的,我行我的。修福德、修功德一定要有智慧,愚迷之人必定不能成就真正的善業,不要說功德他沒法子修,世間的福德他也沒法子修,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的。其次,我在此地做一點點的補充,古德所謂「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師友」,良師、良友是我們迷途當中光明的導引,是苦海舟航,他的恩德超過了父母,「恩逾父母,德重乾坤」。古大德求師,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到,像釋迦牟尼佛在行菩薩道的時候,捨身求半偈,禅宗二祖惠可大師斷臂求法,這都是給我們做出榜樣,所以我們一定要具有真正的慧眼。正知見就可能成佛,邪知見必定成魔,這一點我們不可以不曉得。

  再有,一般世俗無不重視消災滅罪,他自己也曉得大概罪業做太多,怎麼去忏悔、怎麼去消災滅罪?到神明那個地方去燒香拜拜、供一點祭品,求神明赦他的罪,保佑他平安,這能做得到嗎?辦不到的。消災滅罪,佛在《金剛經》上給我們說過,經上有這麼幾句話說,「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們想想《金剛經》佛說的這幾句話,這是教給我們真正求消災滅罪的不二法門。這裡頭有四個字非常重要,「受持讀誦」,受持是什麼?實行,依教奉行,讀誦是求正知正見。這四個字意思就是說,正知,正確的知解、知識,正確的見解,正確的行為,正知、正解、正行,我這麼說法大家好懂,經上講受持讀誦。一切經裡面,凡是諸位將來看到「受持讀誦」或者是「讀誦受持」,意思就是正知、正見、正解、正行。你無始劫的罪業都能夠消除,應墮惡道也能夠免除,這裡面有很深的道理,我們可以相信。這段我們就講到此地。

  請看底下第四個大段,「疑法抵觸第四」,這是第四大段,疑法抵觸。疑是懷疑,法是佛法,這個意思就是說明,我們學佛的人與我們世間種種生活行為有沒有抵觸?有沒有什麼不方便的地方?這個問題自古至今都在我們心裡,無論是出家在家,特別是在家的同修,總以為學了佛有好多的不方便,有好多與自己生活上有沖突。這個疑惑要不能夠解除,對於我們的修學會造成很大的障礙。請看經文:

  【阿難復白佛言。末世弟子。因緣相生。理家之事。身口之累。當雲何。天中天。】

  這個問題問得太好了,你看特別是指出末法時期,這是講末法時期的佛子,『弟子』也特別指在家弟子。首先這一句是『因緣相生』,這一句是疑問裡頭最主要的一個問題。經上常講萬法因緣生,此言善惡二事皆有因緣,世間的因緣及世間的果報,出世間的因緣及出世間的果報,我們簡單解釋「因緣相生」這個名詞,問的意思底下也做個簡單說明。「既治生」,治就是治理,營生,我們要在這個世間為生活奔波,為生活去勞碌,又何能學佛?沒有辦法離開世間這些俗事,我們又如何能夠學佛,又如何能夠成佛?故有此問。所以這一段特別是指在家人,像前面在家出家都有,這段特別著重在在家人。「此誠不解佛法大意,障礙無數人信受正智正覺之修學」,有這種疑問的人很普遍,太多了,我有很多朋友,勸他學佛,他回答我都是這個意思,認為自己沒有法子學佛,認為自己罪業深重,沒有善根福德。這實在是不解佛法大意,自己為自己做了障礙,無法信受正智正覺的修行,正智正覺就是佛法。所以阿難這個一問是利樂有情問。

  下面佛的解答,第一段是「教以可為世事,不可為世意」,我們來看經文。經裡面的句子不難懂。『理家之事』,就是治家,家庭裡面瑣碎的事情。『身口之累』,「身口」是指衣食,世間人要為衣食之累,為衣食而奔波。『當雲何』,關於這個問題我們應該怎麼辦?我們想學佛也想成佛,但是總不能說家不要了,還得要顧到家庭,這個事情怎麼辦?下面佛告訴我們:

  【佛言。阿難。有受佛禁戒。誠信奉行。順孝畏慎。敬歸三尊。養親盡忠。內外謹善。心口相應。可得為世間事。不可得為世間意。】

  這是把在家修行、證果這些道理、方法都跟我們說出了。這段我們一句一句來解釋。假如有受過佛的『禁戒』,這就是講三皈五戒,你曾經受過三皈五戒。底下這兩個字非常重要,『誠信奉行』,誠是真心、至心,信就是信受,你相信,你能夠接受,就是接受佛的三皈五戒,真正明白其所以然的道理,而不是只有形式,真正明白其道理。這個道理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第五章「傳香忏悔」裡面講得很清楚,我們對於六祖大師這章經文要誠信奉行。或者是以本經佛跟我們所講的這些道理、方法,你能夠誠信奉行,可以,這句是修學的總綱領。

  底下舉出事來說,在世間法裡面,『順孝』,孝裡面他為什麼不講別的,他為什麼講順?諸位要知道,順就是孝。我們中國自古以來盡孝的人太多了,為什麼提到孝一定要舉出舜王,以他來做第一個模范?舜能夠順他的父母,這是很不簡單的事情。如果父母樣樣都合理,你順他不難,樣樣都不合理,樣樣都違背了天理人情,舜王還是能夠順從他。但是諸位要曉得,舜之所以能夠成為聖君,是他順他的父母,在很長的期間當中把他的父母給度化了,感動他的父母,使他的父母能夠改過向善,這是大孝。所以,堯王選繼承人就選舜王。這兩個字,在家要孝順父母。

  『畏慎』,畏就是畏因果,起心動念、待人接物要謹慎,要懂得畏因果。歷史對諸葛亮有一句評語,「諸葛一生唯謹慎」,諸葛亮一生成就得力於「畏慎」這兩個字,無論是大事小事他不敢馬虎,不敢輕慢,都小心謹慎。『敬歸三尊』,敬是恭敬,歸就是皈依,我們以一個恭敬心,起心動念、待人接物以三寶為我們的依據。三寶諸位要記住,就是佛法僧,佛是覺,覺而不迷,法是正,正而不邪,僧是淨,淨而不染。換句話說,起心動念、待人接物決定不迷惑,決定沒有邪見、沒有邪行,心地決定是清淨而沒有染污,這就是「敬歸三尊」,要記住這個原則。『養親』,在家裡要孝養父母。『盡忠』,對國家、對社會要盡忠職守。『內外謹善』,內是講心,心善,外是講身,行善,身業善、語業善,這就是三業皆善,謹是謹慎。

  『心口相應』,這裡我們也請大家看表解,這已經講過,「起心動念,一切作為,應小心謹慎,畏懼因緣果報」。「心口相應」,《楞嚴經》裡面有幾句話說,這是釋迦牟尼佛對阿難尊者所講的話,我們將它節錄下來。「汝今欲研無上菩提,真發明性」,汝是釋迦牟尼佛指阿難尊者說的,你現在要想研求無上菩提,成佛之道,真發明性就是明心見性,在修淨土的人來講叫理一心不亂。佛講,「應當直心」,著重在直心上,「酬我所問」。「心直」,這個地方很重要,直心裡頭包括兩樁事情,一個是心直,一個是言直,心要直,言要直,「中間永無諸委曲相」,這就是心口相應。

  『可得為世間事』,世間什麼樣的事情可以做,但是『不可得為世間意』,差別就在此地。我們讀《華嚴經》,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五十三位善知識其中出家的只有六位,換句話說,在家的是四十七位之多,你看看這是什麼個比例?這個四十七位都是在家,都是為世間事,「可得為世間事」,你看這個善知識他沒有世間意,這不是說得很清楚嗎?釋迦牟尼佛早在華嚴會上就已經表演出來給我們看了。你說我做生意,學佛有妨礙,五十三參裡頭有做生意的;你說我做工人,大概學佛有障礙,五十三參裡頭有做工人的;你說我作官,恐怕有妨礙,裡頭有作官的;你說我學外道,大概有障礙,那裡頭有學外道的。各行各業,男女老少,應有盡有,換句話說,世間所有的事業統統沒有障礙,障礙在哪裡?障礙在世間意,這才是障礙。去掉世間意,世間事沒有障礙。你要明白這個道理,盡管去修學,認真去努力,要相信自己、相信佛菩薩、相信經典,你這一生無論從事什麼行業,你決定可以成佛,不會有障礙的。現在問題就是什麼是世間意,什麼是世間事當然容易懂,什麼是世間意?下面給我們講世間意:

  【阿難言。世間事。世間意。雲何耶。天中天。】

  這個問題著重在『世間意』,『世間事』不過是一句陪襯的話而已。

  【佛言。為佛弟子。可得商販營生利業。平斗直尺。不可罔於人。施行以理。不違神明自然之理。葬送之事。移徙姻娶。是為世間事也。】

  這是先答世間事,哪些是世間事?做佛的弟子,因為在過去我們中國把眾生『營生利業』的事業分為四大類,士農工商,現在職業分類是太多了,以前分四大類。士農工商裡面,商人專門是取利的,所以古今中外提到商人都會加上一個字,叫奸商;換句話說,是修行障礙最大,也是最困難的。如果商人都可以學佛,都可以成佛,其余的不必說了。所以佛在此地舉出商人來講,這個問題解決,其他的都不必說了,迎刃而解,因為別人的障礙比商人都要少。所以說『可得商販』,經商,可以販賣、經營、生利、取利的這些事業,古人所謂「但取仁中利,莫求義外財」,合理的利潤可以取。但是佛給我們指示,必須要以誠敬之心來做生意,『平斗直尺』,就是公平,一定要公平,一定要如理如法,就是合情合理。『不可罔』,罔是欺騙,不能夠欺騙人,欺騙人那就有罪,就有罪過,如果是合情合理來取利益,這是對的,是正確的。『施行以理,不違神明自然之理』,神明自然之理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良心,我們在注子裡頭簡單跟諸位介紹介紹。先答世事,我在這裡寫了兩句,「但取仁中利,莫求義外財」,「神明自然之理,本性萬德萬能,故曰神明」。這個神明,諸位千萬不要把它當作鬼神、天神那就錯了,這是講我們本性。神明自然之理這六個字就是指本性,天理良心,本有性德。意思就是講,凡是做生意要憑良心,我們現在俗話講憑良心,這就是佛告訴我們的,你要本著天理良心去做生意、去求財富,可以的,這是沒有什麼妨礙的。這是職業裡頭說了這一條。

  其余還有世間事,佛舉了兩個重要的,其他的也可以包括在裡面。『葬送之事』,這是風俗習慣,可以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移徙』,我們常常講喬遷、搬家,可以的。『姻娶』就是嫁娶,這都是世間事,對學佛沒有妨礙,可以做的。詳細的都在《華嚴經》裡面,諸位讀了《華嚴經》之後,才曉得學佛之人事事無礙,障礙在哪裡?障礙在世間意。底下這一段就答覆世間意:

  【世間意者。為佛弟子。不得卜問。請祟。符咒。厭怪。祠祀。解奏。亦不得擇良日良時。】

  佛雖然只講了這幾句話,我們應當舉一反三,聞一知十,這就是世間那些世俗的知見,這是錯誤的,我們不應當有,不可以有這些世俗知見。我在此地把要緊的幾句跟諸位先介紹,然後我們再消文。世間意就是世俗的習氣,世俗習氣的果報不出三界禍福,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的。如果我們不能把世間世俗習氣擺脫掉,讀書人所講的脫俗,學佛的人更應當要脫俗,脫俗就是擺脫世俗習氣,你才能夠超越三界。『請祟』,如乩童、巫婆、扶鸾駕乩、請迎鬼神這一類的。在我們本省目前這個風氣也很盛,乩童、請乩、扶鸾這一類的很多,所謂是神壇。『厭怪』是所謂鎮壓,古亦有之,此是外道邪術之類。好比從前泥木工給人家蓋房子,要是得罪他,他就有一種壓人術,做些泥人放在屋梁,放在什麼地方,叫你家裡的人天天吵架,不平安,有這些事情。這個地方我們舉一個事,如漢武帝江充之事,這是歷史上的冤獄,像這種事情在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好幾次。『祠祀』,這是指奉事不當奉事的鬼神,不應該奉事的,不是正神。『解奏』,解是解冤結,奏則是以疏表之類的奏給玉皇上帝,或者是奏給這些神明,請這些神明保佑來給我們調解冤結,就是這一類的。

  江充他是漢武帝的繡衣使者,這段文是《前漢書》裡面的,我們把它摘錄下來,提供諸位做個參考。他有一天遇到太子乘車馬在馳道當中,馳道就是皇帝專用的道路,在馳道上是犯罪的。「充以屬吏」,他總是臣子,太子看到他見到,就拜托他請他不要告訴皇帝,「謝令勿以上聞」,不要告訴皇帝。可是江充沒有答應,他就在皇帝那裡討好,把這個事情報告皇帝,皇帝當然是責備太子,一定是把太子罵了一頓,「遂白奏」。以後皇帝害病了,他恐怖了,充恐怖了,怕皇帝死了之後太子做皇帝會報復他,太子會殺他。所以他就下了毒心,「因奏上疾祟在巫蠱」,他就奏說,皇上,你這個病是有人用鎮壓術在咒你。武帝他也是一時的迷惑就相信了,江充就帶著將士領導著外國人,胡人,「胡巫掘地」,燒鐵鉗一定叫老百姓強服,所以「民死者數萬人」。這個冤獄太大了,為他自己一個人,害死好多人。於是乎「充言宮中有蠱氣」,他故意預先把木頭人藏在太子宮中,這一下去挖,挖到太子宮得到木人,太子害怕了,有口莫辯。「收充斬之」,就把這個木頭人斬掉,「皇後、太子皆自殺」,造成很大的冤獄。到以後這個事情發覺了,武帝曉得這完全是江充在搞鬼,搞的冤獄,所以也加他的罪,「夷三族」。這個事記載在《前漢書》,這是我們歷史上一段公案。

  這些都是世間意,所以佛在此地教誡我們,佛弟子不必去卜卦,不必去看相、算命,也不要去請乩扶鸾,更不可以厭怪、祠祀、解奏,統統不必要,連選擇日子時辰都不必要。究竟應該怎麼做?底下經文佛詳細的開導我們,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第十集)

  198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5-006-0010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jump》第十講,經文第五頁九行中間,「受佛五戒,福德人也」,從這個地方開始。我們將經文念一段:

  【受佛五戒。福德人也。有所施作。當啟三尊。佛之玄通。無細不知。】

  這是第一小段。從經文上看,的確是佛教誡初學的弟子,也就是指才受三皈五戒之人。受了三皈五戒就是有福、有德之人,在佛門裡面說這是正式的佛弟子,也是我們發願認真依照佛陀的教誡來修行。在這裡面,諸位看表解,我把大意給諸位做個介紹。福德,就本經來說第一個是長壽,這講五福,五種福,第一個是長壽,第二個是大富,第三是清淨,第四是眾奉,就是社會大眾推崇你、尊敬你,第五是德慧。具足這五條這是五福,與我們中國古人所講的五福稍稍有點不同,但是大致上是一樣的,這是佛在本經裡面講的五種福。這裡面長壽、大富、眾奉是屬於福,清淨與德慧是屬於德,所以說是有福、有德。

  佛弟子在修學沒有到相當的境界,於一切事理免不了有疑惑。世間人有疑則是求神拜佛,佛告訴我們,佛弟子有疑不可以像世間人那樣求教於鬼神,應當怎麼辦?請示三寶。請示三寶,諸位一定要記住,是皈依佛的戒、依經典的教訓、依高僧的指導,這是三寶。而且這裡面最重要的標准,佛是覺的意思,法是正的意思,僧是淨的意思,換句話說要依覺,我們前面常常提到的,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這是我們應當要依從的。如果你實在放不下,要想占卜、問卦,佛實在是大慈大悲,所謂是大開方便之門。佛經裡有部經叫《占察善惡業報經》,這個經你一看經題就曉得,占察就是占卜,而是佛門裡的占卜,它一共有十九種輪相。將來我們看看,如果有機緣,我們將這部經也介紹給諸位。這在佛門裡頭唯一有占卜的一部經,也是唯一的一種占卜的方法。它裡面有理論的依據、有修學的方法,幫助我們初學人解除內心一切的疑惑。

  『玄通』,玄是深之極,通就是指神通,一切通達而沒有疑惑。我們現在看經文,這是佛教給我們,佛弟子凡是有所施作的時候,施是設施,作是作為,你要是放心不下,有疑惑,這要請教三寶。『佛』在此地也包括菩薩,諸佛菩薩他們的智慧、德能、神通,絕不是天人、鬼神所能夠比的。『無細不知』,佛的法身遍滿法界,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樣廣大智慧神通的人,我們不請教他請教誰?第二段把所以然的道理跟我們說出來,為什麼說受了三皈五戒就是福德之人?

  【戒德之人。】

  這個『戒』是講具足清淨戒而有道德之人。

  【道護為強。】

  『道』就是講他的道德一天一天增高,道德增高諸天善神就擁護,擁護的這些諸天善神是愈來愈多,擁護的力量也是一天比一天強大。但是諸位必須要曉得,如果你想得到諸天善神保佑你,你一定要修戒德,到戒德有相當程度的時候,諸佛菩薩的保護表現得非常具體。底下一句:

  【役使諸天。天龍鬼神。無不敬伏。】

  『諸天』是天神,像前面我們所說的二十八層天,『天龍鬼神』多半是屬於四天王的統轄,經典裡面常講的八部鬼神,在佛門裡面是指護法神。沒有不敬伏的。

  【戒貴則尊。無往不吉。豈有忌諱不善者耶。】

  『貴』是講你的戒律持得很清淨,這在世間是第一尊貴。有這樣多的諸天善神保佑你,你一切的作為是『無往不吉,豈有忌諱不善者耶』?這段裡面有些意思我也在表解裡面給諸位說明。這是第二段,剛才我們所念的「道戒為尊,天神敬伏」。「道護為強」就是道德日高,諸天神明擁護,使德感,這是你自己的道德與諸天鬼神的感應,你有德感,諸天鬼神就來應,這是一種力量。其次一種是化眾,就是你教化眾生的力量更為強大。如唐朝道宣律祖,佛門裡面佛門掌故記載得很清楚。唐朝終南山道宣大師建立中國的律宗,是大乘八大宗之一,他是第一位祖師,首創中國律宗的祖師是終南山的道宣律師。他的戒律當然是非常精嚴,我們在傳記裡面讀到,傳記記載他聽《四分律》曾經聽過二十一遍,《四分律》是相當大的一部書,線裝本有二十多冊,他聽講聽過二十一遍。由於戒律的精嚴,就感動天神來保護他,做他的侍衛。這些鬼神有時候有音聲,被他發現了,道宣律師就問他:你是什麼人?好像常常在我的身邊。旁邊就有聲音答覆,他是博叉天王的太子,感念大師戒律的精嚴,特地發願來給他做侍衛。這是一樁事情,他的感應事跡很多。

  還有一樁事情,就是律師他是遵照戒律,每天日中一食,而這個飯是天人供養的,每天到時候天人就把菜飯送來。這不是人間的飲食,確實是感動得諸天神明的擁護。在這個地方我們附帶給諸位講個小故事。那就是在同時代,唯識宗的祖師窺基大師,窺基他是研究大乘唯識的,在表面上看戒律就不太精嚴,道宣律師對他常常有批評,也很輕視他。有一天窺基大師從終南山那邊過,順便去拜訪道宣大師。他那天去的時候恰好也是中午,坐了很久,以後離開,這天天人就沒有來送供養。到了第二天中午,天人又送供養給道宣老和尚,律祖就問他:昨天你們為什麼沒有給我送飯來?害他一天沒吃飯。天人就告訴他,昨天有大乘菩薩在山上,就是指窺基大師,他說滿山都是護法神,我不敢進來。道宣律師聽了這個話,以後對於窺基大師格外的尊敬,曉得大乘菩薩表面上看起來好像不太重視戒律,實際上他的心是清淨的,所以護衛的天神特別多。這是一樁事情。

  第二樁我跟大家介紹李通玄長者,前面是出家人,這位是在家人,我們常講在家居士。這位就是《華嚴經合論》的作者,他老人家對《華嚴經》很有研究。當年他想替《華嚴經》做個注解,找不到一個清淨的環境。諸位曉得這部書是一部相當大的書,不是小部頭經典,給它寫注解要相當的時日。他就在山裡去找,找好地方,路上就遇到一只老虎,長者是有道,道護為強,那個老虎也不敢傷害長者。李長者就對這只老虎說:我發心要替《華嚴經》做個注解,找不到適當地方,你知不知道?那個老虎點點頭,好像它聽得懂的樣子。他說那這樣好了,你帶著我去吧。結果老虎在前面帶路,把他帶到一個地方,風景非常優美,那個地方有個石頭洞,石洞裡面還有好幾頭老虎,老虎窩,有一窩老虎。帶到那個地方之後,那些老虎就搬家,許多老虎都搬走,就把這個洞讓給李長者。李長者看這個環境非常之美,非常的幽雅,於是他就在那裡靜坐,准備寫《華嚴合論》。在這個時候有兩個女孩子,年紀很輕,就到長者面前來,長者也沒有問她,你叫什麼名字?也沒有問她,你從哪兒來?來干什麼的?都沒有問,看到這兩個人是小孩,晚輩嘛,就叫她替他做事,你替我准備筆、墨、紙張,一切東西叫兩個小孩准備。兩個小孩天天來照顧他、伺候他,到時候她就來了,事情辦完了她就離開,李長者從來不聞不問。到吃飯的時候她就把飯菜都給送來。這樣三年,他書寫完了,寫完之後,這兩個人再也看不見,到處去打聽,不曉得,村莊裡頭沒有這兩個人。這都是天神之類的。這是我們歷史上有記載的,確實的事實。

  「戒貴」是指持戒精嚴,戒是禁止惱害一切眾生,所以是善行當中最貴的。「且戒於心,故他難比也」,世間無論講到怎樣尊貴,沒有法子與戒律相比,為什麼?戒是戒在心,心善,這是真善。事善心不善不是真善,心善事善是真善,這點我們要曉得。其次跟諸位說明什麼叫忌諱?忌諱是說人所避忌而諱言者也。譬如一個人不願意告訴人的事情,現在所謂個人的秘密;或者有些不祥之事,不願意提到,提到就生煩惱,像這些都是忌諱。「以色曰妒,以行曰忌」,別人有些什麼忌諱我們要曉得,免得在言行當中惱害他人。我們明白這些道理,「誠信佛言,又何必自損而為世間意耶」?這是一段的大意。佛在此地教誡我們要持戒、要修德,真正持戒、修德則無往不利,沒有什麼忌諱與不善。譬如我們世間人要卜卦、要看相算命、要選擇良日良時,這些都是為了趨吉避凶而有種種忌諱。一學佛,這些都不必要,因為那些忌諱都是世間意。佛的弟子,所謂天人師范,是諸天大眾的老師,是一切眾生的楷模,一切天神、鬼神無不擁護,哪裡還有不吉祥的道理?這個意思我們應該要明白。下面一段:

  【道之含覆。包弘天地。不達之人。自作罣礙。】

  這是第三小段,說明「道包天地人自罣礙」。『道』就是講的真如本性,就是講的常住真心,我們在講席當中,時時提醒諸位修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道。一心,心量廣大無有邊際,古人所謂「心包太虛」,此地講『包弘天地』,「量周沙界」,周是周遍,沙是像恆河沙那麼多的世界。佛經裡所講的世界都是講大千世界,彷佛我們今天天文學家所講的銀河系一樣。有多少銀河系?像恆河沙那麼多的銀河系,都在你自己心量包含之中,可見得我們心量之大無所不包。可惜的是什麼?『不達之人』,達是通達,就是不曉得事實真相的人,『自作罣礙』,罣礙就是障礙,觸處成障,障從哪兒來?是自作的。你看《華嚴經》裡面跟我們講,事無礙,理也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所以佛法是無障礙之法,這稱為解脫,稱為大自在,這是本有的。所有的障礙從哪兒來的?障礙都是迷失了真性,從無明煩惱所生的無量無邊的障礙。

  諸位看看,「自作罣礙」,我寫了這一點點給大家做參考,前面還有一段也可以念一念,這段題目是「道包天地人自罣礙」。「道為真如之道,即斷惑、明心見性之事,心量之大,經有譬喻,虛空在心,猶片雲之在太空,故心包天地」。佛在《楞嚴》裡面,都用這種比喻來形容我們的本性、我們的真心是廣大而無邊際的。《楞嚴經》上說,「性空真覺,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這是說明心量之大。

  底下是講我們眾生,凡夫,為什麼他稱為凡夫?「妙明真心」,這是人人都有的,「譬如澄清百千大海」,百千大海是講廣大,比喻妙明真心,這是我們的本心,就是前面講的真如之道。「棄之」,棄之是講不達,不達之人把這些迷失了,雖然在眼前他不承認。「唯認一浮漚體」,好像大海裡起了水泡,我們說水泡,只認這個小水泡,「目為全潮」,以為這是大海。在此地比喻什麼?把這個小水泡認為是自己,不曉得大海全體是自己,而現在只認、執著大海起的小水泡是自己,這是迷惑顛倒之至,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的。迷惑就是凡夫,覺悟就叫做佛菩薩,迷了處處都是障礙,悟了則處處都是解脫。這個道理、事實學佛的人不能不明了。再看底下一段經文:

  【善惡之事。由人心作。禍福由人。如影追形。響之應聲。】

  這幾句話容易懂,雖然容易懂,理卻很深。常人能夠道得,就是能說得出來,八十老翁行不得,八十歲的老人都不容易做到,可見得要做到難。從什麼地方去做?從心地去做,『善惡之事,由人心作』,修善、造惡著重在心裡一念之時,這是造因。一念善,果報則是吉祥、是福,一念惡,則果報是禍、是不吉祥。因緣果報『如影追形,響之應聲』,響應聲,特別是在山谷裡講回音。我們面對著山谷長嘯一聲,你聽那邊就有回音過來,你叫的聲音大,回的也大,你叫的聲音長,回音也長。影與形不離,響與聲不離,因與果不離,道理是一樣的。如果我們從這個地方真正認識吉凶禍福的利害,我們起心動念就要格外的小心謹慎。下面第五段:

  【戒行之德。應之自然。諸天所護。願不意違。感動十方。與天參德。功勳巍巍。眾聖嗟歎。難可稱量。】

  這段請看這邊,第四段前面我們講「善惡由心,設喻便解」,就是「如影追形,響之應聲」。「此事此理為大乘經論道盡其詳」,如果我們要想真正明了因緣果報所以然的道理,你就得去研究大乘經論,會給你很圓滿的解答。第五段,就是剛才念的這段「戒行參天眾聖贊歎」。『戒行之德』,就是持戒、行善之有道德,道德是能感,諸佛菩薩就有應,所以叫『應之自然』。佛菩薩隨緣現相,不變本性,故曰自然。這是一種說法,從理上講法,也就是《楞嚴》裡面所說的「隨心應量,循業發現」。又有一個講法,菩薩度化一切眾生,隨緣現相,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相,像《普門品》裡講的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不違本性,應之自然」,所謂是千江有水千江月,天上之月不變,不違本月,哪個地方有水哪個地方就現月影,應之自然,沒有一絲毫勉強。眾生與佛菩薩感應的道理也是如此,所以說是應之自然,這是講諸佛菩薩與你感應道交。『諸天所護』這句是講護法神,護法神對你的保佑,保護你。

  『願不意違』,這就是講「發道意」,意就是念頭,你有修道的念頭,你有學道的念頭,你有證道的念頭,這是講發意。「發道願」,願比意就更進一步,先有意思然後再發願,願是很具體,領導自己的行持,有願必成。「心口意同佛正覺」,心與諸佛的心相同,清淨無為,口與諸佛之口相同,意與諸佛之意相同,這樣「自行化他,則必感動十方」。這個地方要跟諸位說說。與佛相同,佛心清淨,我們的心是染污的,換句話說是不清淨的,我們將我們的不清淨捨棄掉,恢復我們本有的清淨,這就與佛相同。我們講佛心、佛意相同,大家容易理解。口則是講言語,佛的言語即是無言說,佛的言說就是無言說,而我們言說則是有言說,無言說就是無言說,這是與佛不相同的,這點也很難懂。我們在大乘佛法裡面,業已有相當長的修學過程,應當有所體悟,悟什麼?悟佛不說法,這才是真的。你幾時要是悟到佛沒有說法,你是真開悟了,如果你還是在佛講經三百余會,說法四十九年,在道場裡頭還沒出來,那你是凡夫,這樣學佛是不會開悟的。

  佛天天在說法,怎麼說他沒說法?實在沒說法,佛所說的無非是去人執著而已,正如同經裡面所說的「應病與藥」。眾生有病,大夫給藥給你,藥是干什麼用的?治病的。因為你有病,所以那個叫藥,假如你的病好了,那叫不叫藥?不叫藥。特別是我們中國的草藥,你有病,把這個草拿來,叫它作藥,你沒有病,這個東西在外頭野生的,你看它是草,你就不叫它作藥。藥在哪裡?沒有藥,沒有病哪來的藥?同樣的道理,眾生如果在一切境界裡面沒有分別、執著、起心動念,你問問佛有什麼法可說?佛無法可說。佛的確沒法可說,《金剛經》說得很清楚,不只是如來無有定法可說,簡直就是無法可說,所以佛的一切言說即是無言說。有一天我們也做到,也到這個境界,我們的言說同佛言說,那就是身口意完全都相同。

  三業與佛相同,這時候才「諸天所護,願不意違」,有願必成,因為三業同佛這是能感,自行化他當然有應。所以『感動十方』,這個十方,上指十方諸佛菩薩,下指十方一切善神,乃至你所教化的一切有緣之人,都受感動。感動的根源,諸位要曉得,持戒行善之德,這句千萬不要疏忽,你這德有多高、有多大?佛在此地告訴我們『與天參德,功勳巍巍』。此地說的天就是我們平常講的天然、天性、天德,佛法裡面所講的無為法,因為一切無為法,如日月經天,江河行地,四時化育,這些都是天然之德。這個意思也就是說,自己的心行與整個天地大自然合而為一,諸位想想這是什麼境界?這是何等的胸襟?所以說「功勳巍巍」,功勳在從前是成就帝王事業的功勞,接受國家的勳賞,巍巍是大的意思,像須彌山那樣的高大。

  這句我們在這個地方也請諸位看看,做個參考。「與天參德」,與天然之性德等同,「天指無為法,如日月經天」,經是經過,太陽所走的路線我們稱為黃道,月亮所走的路線我們稱為白道,這是天文學上的名詞。「四時化育」,春夏秋冬,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是四時化育,這叫天德。就是剛才講,我們自己的心、我們自己的行為與天地大自然合而為一,這是與天參德。功勳,是指成就自己自行化他之功業,功就是功德,是自行的,業是事業,是化他的;功業兩個字是兩樁事情,功是對自己,業是對他人,教化眾生的事業,自己得一心不亂的功德。自行化他的功業如同須彌山般的高大,這在此地是比喻、是贊歎。所以你感動到『眾聖嗟歎』,聖是指聖人,在佛法裡講,小乘的聖人是四果羅漢,大乘的聖人是諸大菩薩,就是諸佛與這些大菩薩沒有不贊歎你的。『難可稱量』,就是你這個功德太大了,諸佛菩薩贊歎不盡,而這種功德都是從戒行上說的。

  今天上午我們講《大乘起信論》,有個學生提到斷無明、斷煩惱,提到這樁事情。在總綱領上來講,不外乎戒定慧三學,這也是我在講席裡頭時時刻刻提醒大家的。具足戒定,戒一定要能生定,這種力量可以斷枝末無明。譬如阿羅漢、辟支佛他們所證的果位,如果我要提到緣覺,大家立刻就明了。緣覺修十二因緣,十二因緣裡面第一條是無明,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六入,一直到生緣老死,這個十二條。頭一條是無明,這個無明不是根本無明,是指的枝末無明。在《起信論》裡面所講的九相,它到底是屬於哪一相?這我們都得要搞清楚。十二因緣裡面的無明是九相裡面六粗之一,就是智相,六粗是智相、相續相、執取相、計名字相、業相、業系苦相,是這個六條,它是屬於智相。所以,小乘羅漢、辟支佛斷了枝末無明,並沒有見性,為什麼?因為他三細相沒斷,沒見性。

  這是我特別要告訴諸位,就是你修戒,戒一定要達到定,就有能力破枝末無明;定裡面要生智慧,才可以照破根本無明,就是破三細相。由此可知,無論你破根本無明或者破枝末無明,戒是手段,定是樞紐,慧才是最後的目的。我們真正把這些理論搞清楚了,而後我們的修學、修行,特別是講修行,就是修正我們身心的行為,特別是心理,這個心就是妄心、妄念,把妄念修正過來,是必須要曉得,要把它搞得很清楚。在修學過程當中,古德常常給我們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覺是什麼?所謂的覺照,也就是《般若》裡面所講的觀照般若,覺照就是觀照般若。因為一般的凡夫,無始劫以來一直到今天,都為無明煩惱所系縛,你要說他在境界裡不起心、不動念,那是不可能的,換句話說,一切境界裡頭起心動念是必然的現象。這個事情不可怕,怕的是隨念而轉,這個事情就麻煩了,所謂是愈迷愈深,怕的是這個。佛教給我們方法,教我們要照,照就是覺,所以不怕念起,妄念起來不怕,怕的是你不覺,不覺剛才講了隨念所轉;一覺,妄念就沒有了。所以,觀照的功夫非常要緊。

  達摩祖師到中國來,所傳的方法就是這個方法,因此這種修行是真正的修行,這種修行是根本的修行。他不注重在形式上,不注重在打坐,也不注重念佛,也不注重持咒,亦不注重看經、拜佛,他都不重視這個。他就照顧自己的妄念,心裡一有念頭起來,不管這個念是染是淨、是善是惡,一律不管,馬上就覺察到有一個念頭起來。同時心裡很明了,真如本性裡面沒有念頭,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念頭都是從無明生的,念頭都是從心意識生的。如果你要是懂得唯識,那就更容易用這個功夫,一個念頭起來,立刻就照住它,它是哪個識、哪個心所。這是虛妄的,八識五十一心所統統是有為法,「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妄念立刻就沒有了,就消失了。二六時中功夫不間斷,綿綿密密,這叫真用功。在佛堂裡面,佛菩薩面前是用這個功夫,運水、搬柴也是用這個功夫,行住坐臥不離這個功夫。用得很得當的,三五年、十年八年大徹大悟,沒有不開悟的,除非你用的不得當。

  如何用的得當?一定要通達理論,要曉得這個事實真相。這個的確不是幾句話能夠講得清楚的,我們要有耐心慢慢來研究,全都在大乘佛法裡面。他把這些理論、把這些事實真相詳細的跟我們講清楚,明白了之後,修行當然就有了方向、有了目標。而我們自己也能夠覺察得到自己的成績,世間話叫成績,在佛法裡講就是自己的境界,一天比一天要提升,這就是有進展。必有進展,我們自己才真正得到精神的受用,所謂是法喜充滿,這是願不意違,有求必應。底下這一段,這是這一章末後的一段,「智士自應如教奉行」。

  【智士達命。沒身不邪。】

  『智士』是有智慧的人。佛法講的智慧跟世間人講的智慧不相同,世間人認為的智慧在佛法叫世智辯聰,我們前面講過是八難之一。為什麼?世間人聰明智慧是從心意識裡頭生的,佛法裡面講的智慧是從真如本性裡面生的,這是不相同的。世間人所講的聰明智慧不見得各個人都有,佛法裡面所講的聰明智慧人人具足。求世間的聰明智慧難,求佛法當中的聰明智慧不難,這個道理很玄、很妙。佛法裡面的聰明智慧,六根根性的作用就是真智慧,在眼曰見,在耳曰聞,見、聞、覺、嘗、嗅、知,這是真智慧。可是我們眼見色的時候,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我們的智慧失掉了,被分別執著、起心動念所蒙蔽,智慧失掉了。果能在六塵境界裡面,了了分明,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樣樣清楚,這叫智。唯有智士才『達命』,達是通達、是明了。命是什麼?就是自然之理、當然之理、所以然之理。宇宙人生當然之理、所以然之理,沒有一樁他不明了,沒有一樁他不通達,這叫達命。因為他達命,通達宇宙人生的一切事理,所以『沒身不邪』,「沒身」是什麼?是盡他這一身,有這個身體在,絕不做邪惡之事。邪裡頭包括的意思很多,簡單的說絕不會有邪知、邪見、邪行。

  【善如佛教。可得度世之道。】

  重要是這個『善』字,善是善巧,真正能夠體會得佛的意思,如佛所教而行,極其善巧方便。這樣,雖然他是一個在家人,也『可得度世之道』,這個世是講出世間。在家學佛與出家學佛沒有兩樣,出家可以成佛作祖,在家也可以成佛作祖,只要你明白這個道理的所以然。這是最後一段,我把這個意思說出來,我在這裡也寫了一點,怕的是我所講的諸位聽了有不明了的地方,這個地方寫的一段,諸位可以看一看。「達命,達是通曉也;命,自然之理也」,我講的比這個更明了一點。「不邪,不為邪知、不為邪見」,見是見解,「不為邪行」,行是行為,這才叫做不邪,這樣才是真正的達命。

  經文到這個地方是一個大段落,這是「師弟本分」第四個大段落,到這個地方講完了。下面是第五個大段,阿難尊者「幸自憫他」,經文不長,我們將經文念一念:

  【阿難聞佛說。更整袈裟。頭腦著地。唯然世尊。我等有福。得值如來。普恩慈大。愍念一切。為作福田。令得脫苦。】

  這是第一個小段,在這一大段裡一共有三個小段,這是第一小段。『阿難聞佛說』,就是聞佛前面四番開示,聽了前面四番開示心有所感。『更整袈裟』,這是禮節,就是把衣服再整理一下,整整齊齊的,這是禮貌。印度人穿的衣服跟我們中國的衣服不一樣,它是熱帶,所以他的衣服只是一塊布裹在身上,坐久了當然會有零亂不整齊。所以,站起來之後要把衣服理一理,重新披一下搭起來,整整齊齊的,這是禮貌。「袈裟」是梵語,意思是混雜,這個衣服是雜色所染的,叫袈裟衣。因為在古時候,出家人飲食是托缽,問人家托缽,人家供養一缽飯很容易。古時候紡織業沒有這樣發達,如果要叫人家送你一件衣這很不容易,得一件衣相當之難,這點我們要明了。從前的衣是用織布機那種土方法,很不容易才把它織成一疋布疋,所以價格相當貴。不像現在用機器紡織,工業發達,不必用人力操作,生產效率提高,成本降低。我們今天在台灣買一件毛衣五、六十塊錢,太便宜了,你到館子裡吃一餐飯要花一兩百塊錢,所以現在得一件衣比吃一頓飯還要經濟。在從前不然,衣很不容易得到。

  所以出家人穿的衣有兩種來源,一種是人家的衣壞掉不要了,丟掉的,你把它撿起來,有破的地方把它剪掉,還有好的給它保留著。另外一種就是施主供養的,供養的也不是供養你整疋的布疋給你去做衣,大概都是家裡做衣剩的布。出家人把它統統搜集起來,質料不相同、顏色不相同,搜集起來之後把它剪成大小一樣,然後再把它縫起來。所以出家人穿的衣服你看看一格一格的,那一格一格的是什麼?不是整塊的布故意把它剪成一小塊一小塊拼湊的,不是的。而是在外面化緣、在外面撿到的布就是那麼一塊一塊的,大小不整齊,回來之後把它剪成大小一樣,然後把它拼湊起來,縫起來成一塊大的,這塊大的布就是個衣。質料不一樣、顏色不一樣穿起來很難看,所以佛講染色,然後把它染,染成什麼?什麼樣顏色都有,染成現在講的醬色、咖啡色,這種深咖啡色。你說紅的不是紅的,藍的也不是藍的,黑的也不是黑的,黃的也不是黃的,這種雜色就叫做袈裟。所以諸位知道,袈裟的意思就是混雜,不純,混雜的。

  你吃的這一缽飯,這缽飯也叫袈裟,為什麼?那個缽裡頭人家給你的,托缽不是到一家托的,托好幾家,這家給你一點,裝在裡頭,那家也給你一點,統統在這一個缽裡頭。這家給你的菜、那家給你的統統混雜在一起,所以這一缽飯也叫袈裟味。袈裟就是混雜,我們現在講大鍋菜,統統煮在一起,在印度就稱之為袈裟。所以,袈裟的意思就是許多混合在一起,是這個意思。現在社會經濟制度、生活方式跟從前完全不一樣,現在出家人做的衣服,整疋的布買來,把它剪碎再把它縫起來,這個意思已經就錯了。從前是得不到整塊的,縫成一塊,現在明明是整塊的還要把它剪碎,然後再拼拼湊湊縫制起來,與從前的本意喪失掉了。現在做成這樣的衣也就是紀念的性質,已經不是釋迦牟尼佛當年出家人過的那種簡單的生活,不求人,不麻煩別人。現在我們都是故意找麻煩,整疋的布剪掉再縫起來,這不是故意找麻煩嗎?以前是到處撿那些碎布頭縫起來,那是不得已。這個意思我們要曉得。今天袈裟都做成一種紀念,要想到當年佛制作的本意,這種精神我們一定要遵守,形式可以隨著時代去改變,精神要遵守。佛教誡弟子,生活、飲食、衣著盡量的不求人,盡量的不麻煩別人,一切要隨緣,要令一切大眾能歡歡喜喜,這就是袈裟的本意。

  『頭腦著地』,就是五體投地,我們今天稱之為頂禮,這是在禮節裡面的最敬禮,是五體投地。『唯然世尊』,「唯然」是答應、是敬稱,也有感歎,唯然拿現在話講就是「是啊是啊!」聽到前面佛所講的,是啊是啊,佛所講的很有道理。『我等有福』,「等」是當時在會的這些大眾,我們在會的大眾這些人有福。同時還等後世,佛不在世,像我們今天我們能夠讀到佛經,這也有福。你要沒有福你看不到佛經,你也沒有緣分聽到佛經,所以說「我等有福」。『得值如來』,「值」是遇到,我們能夠遇到佛住世,遇到佛親自給我們說法。親自說法效果比傳聞當然是要有力量的多,要親切的多,佛於一切眾生的恩德就是在說法。『普恩慈大』,大慈大悲說法教誡一切眾生,佛要不說法於一切眾生沒有恩德。『愍念一切』,一切是指九法界有情眾生,不單是六道,為什麼?佛對阿羅漢說法,對辟支佛說法,也為一切菩薩說法,所以這個一切包括的范圍就很大,憫念九法界一切有情的眾生。『為作福田,令得脫苦』,後面兩句是佛出世的目的。這一段的意思,我也略略在此地說明佛之恩德以及福田,這些都是我們應當要記住,這是第一個小段,「阿難自幸今值佛世」,這一生遇到佛在世。

  印光大師說,「彌陀如來現在西方接引有緣眾生,是出世間無上第一福田」,我們要是讀了這個經很感慨,阿難幸運,他在世的時候正好碰到釋迦牟尼佛住世;我們不幸,我們今天得到人身,釋迦牟尼佛已經涅盤二千五百多年了,依照中國人的說法是三千多年,我們到什麼地方去種福?印光大師告訴我們,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如來「現在」西方,注意現在,接引有緣的眾生。這樣一說我們還是有機會,釋迦牟尼佛入滅了,阿彌陀佛沒有入滅,而且阿彌陀佛是出世間無上第一福田,念佛往生為世間第一大福。這個世間最大的福報就是念佛往生,「唯上智利根方肯信受奉行也」,印祖這幾句話我們要多想一想,不可以疏忽。這是第一段的一點意思。

  第二段,「悲憫此世多惡少信」,我們看第二段的經文:

  【佛言至真。而信者少。】

  『至真』是真到了極處,這是說心,「至真」就是至誠,也就是經論裡面所講的直心,直心是道場。用真心的人、真誠的人,而相信佛陀教誡的人太少了,這是指佛在世的時候就是如此。

  【是世多惡。】

  這是世間之人,為什麼他虛偽?為什麼他不信?多半都是造十惡業。『多惡』就是多造惡業,惡業前面跟諸位提出綱領,十惡業。佛說這個話,我們想一想有沒有依據?我們只要看看今天的社會,無論是中國、是外國,你看這一切人所做的,是不是天天在做殺盜YIN妄?心裡面是不是充滿了貪瞋癡慢?如果他的心是貪瞋癡慢,他所做的是殺盜YIN妄,那佛所說的是事實,我們應當相信。

  【眾生相詛。】

  『詛』是詛咒,就是互相的毀謗、互相的嫉妒、互相的殘害、互相的敵對。

  【甚可痛哉。】

  這是佛所感歎的,特別是末法時期,這種惡劣的現象幾乎無處不在。而大家在這個社會裡面,習慣於這種相詛的環境,變成了麻木不仁,認為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唯有真正覺悟的人,看到這個現象可悲、可憫、可痛。

  【若有信者。】

  這個『信』就是能夠信得過佛所講的這些道理,能夠信得過的人。

  【若一若兩。】

  這是講千萬人當中,真正能夠相信佛所說的不過是一、兩個而已,萬分之一、二。

  【奈何世惡。乃弊如此。】

  這就是佛所歎息的,這是阿難所感傷的。佛所說的話句句都是真實,佛在《金剛經》跟我們說的,「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真就是不假,實就是不虛,「如語者」,如是恰如其分,不增不減,「不妄語者,不诳語者」,所以說『佛言至真』。這樣的真實話,信的人少,萬分之一、二,所以『奈何世惡,乃弊如此』,「乃弊如此」就是這個世間怎麼會壞到這種地步,這是阿難尊者悲憫此世多惡少信。我們再看末後這段,末後這段阿難這個意思就很明顯了,要求佛住世。

  【佛滅度後。】

  佛的法身常住,但是佛的應身是有生滅的。

  【經法雖存。而無信者。漸衰滅矣。】

  佛不住世了,固然佛的經典、佛教人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的這些方法還流傳在人間,但是沒有人相信了。『而無信者』,佛法從此漸漸衰滅。

  【嗚呼痛哉。將何恃怙。惟願世尊。為眾黎故。未可取泥洹。】

  這裡面有幾個名詞我給諸位做個簡單的說明。這是第三段,「為憫眾生請佛住世」。滅度,法身常住,應身有示現圓寂,就是示現滅度。『痛哉』,就是阿難非常的感慨,「上痛佛法衰」,這麼好、這樣真的理論與方法沒有人學,沒有人相信,一天比一天衰了,佛法衰眾生一定是一天比一天苦,所以「下痛眾生苦」。這是佛在世的時候,阿難在世的時候,阿難已經有這樣的感慨,時至於今日則更勝矣,奈何!我們今天去佛世、去阿難之世已經很遠了,世風日下,我們的感慨倍增於阿難。經法雖然今天還在世間,的確信的人比過去要少,修的人則更少,這真正是『嗚呼痛哉』。『將何恃怙』,恃怙是指的父母,有依賴的意思。小孩依靠父母,父母沒有了依靠誰?這個地方是把佛比作父母,把眾生比作小孩。小孩失去父母沒有依靠,眾生失去了佛,佛要不住世,眾生失去了佛,我們的法身慧命將無依靠了。

  因為這個理由,所以說『惟願世尊,為眾黎故』,「眾」是指一切眾生,前面講了,指九法界有情眾生,「黎」是專指人道,在九法界裡頭專指人道,人民。因為黎就是黑色的頭發,是黑色,眾民之頭發也。所以這兩個字,眾字范圍大,六道再加上聲聞、緣覺、菩薩都在這個字包含,黎是六道裡的人道,合起來講也就是一切眾生。佛要為一切眾生之故,不可以取『泥洹』,泥洹就是涅盤的梵語,它的意思是功德皆圓而示寂滅的意思。示就是示現,功德都圓了,功是自己的修行,德是教化眾生,自行化他統統圓滿,示現清淨寂滅,這就叫做泥洹。阿難在此地求佛,千萬不可以入涅盤,為什麼?要為一切眾生做依靠。

  本經的大意到這個地方可以說都講完了,後面這段偈頌是「阿難谏頌第六」,是阿難的谏頌。我們先要跟諸位介紹一下,何為偈頌?為什麼在經文上會出現這樣的體裁?出現這個體裁又有些什麼意思?說到這個地方,我們要先講一講佛經的文體,就是它的文章的體裁。在經上佛給我們說的有十二種,十二種體裁,也叫做十二分教。然而就文字形式上來講可以分為三大類,這三大類就是長行、偈頌、跟密咒,這個三大類。在這個地方我們首先就將這三類文體跟諸位做個簡要的說明,將來諸位讀經的時候,無論在哪部經典都會看到,看到了你就曉得這是佛經的特色。

  「佛經文體,大別有三」,我剛才講的,「長行、偈頌、密咒」。長行文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散文的體裁,它的特色是便於發揮義理,為什麼?它沒有任何拘束,文字很自由,猶如天馬行空、自由自在,沒有任何拘束,「罄控」,控是講控制,「縱送,充暢盡故」。所以,凡是在說法的方面,幾乎完全都要靠散文的體裁,要依靠這個。另外一種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偈頌,偈頌就好比我們中國的詩歌一樣,句法很整齊而且押韻。但是它沒有我們中國古詩限制平仄、限制的韻限得那麼嚴格,它沒有,有點像現在所謂的打油詩一樣。它也有韻,但是不嚴格,它不講求平仄,它只講求每個句子裡限定一定的字數。所以有四言的,四個字的,有五個字、有六個字、有八個字、有九個字,不相等,但是一定很整齊,而且四句是一首。像我們這個經裡面的偈頌是屬於五言頌,就是每一句一定是五個字,四句是一首。它的用意是「取熟入深」,因為長行文文章太長,怕有些人記不住。如果記不住,諸位想想你在用功夫的時候如何能提得起覺照?所以,意思必須要記住,我們在生活當中才常常會想到,常常用這些方法來用功。你長行記不住沒有關系,你記偈頌,因此偈頌在佛經裡頭多半都是屬於重頌,重復前面的意思。

  另外還有,前面在長行裡頭,有的時候說了意思還未盡,還有沒有說完的,在偈頌裡頭可以再補充,使意思更圓滿。所以它有「詠趣易記」,因為有押韻,字數比較少,句法整齊,可以歌唱,可以譜成曲子來唱,便於記憶。偈頌有這些好處。還有一點意思,就是佛講經的時候不像現在學校上課,學校上課學生是有固定的人數,到上課的時候學生統統都來了。講經不相同,它是對大眾的,正如同我們現在講經一樣的,因此有先來後到。先來的人從頭一直聽下來沒有問題,後來的人,前面沒有聽到,很遺憾,佛又不能把前面對後來的人很愛護,又來重復給他講講,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你要是重復再講,原先在這裡聽的人他厭煩了。佛怎麼辦?用偈頌,把前面的意思又略略的提一提,便利於雖然是後來的人,對前面佛講的大意他也能夠聽到一些。這是一種善巧方便,便利於遲到的人,後來的人。可見得佛法的設施想得很周到,是叫大家都能得到圓滿的功德利益,所以采取這種方式。

  除偈頌之外,還有一個體裁很特別,是我們中國文章裡面所沒有的,那就是密咒,所謂是咒語。咒語稱之為密,「只存其音,不翻其義」,所以密咒是音譯的,沒有意思。為什麼不翻其義?因為這裡面多半都是「六道類語」,就是六道鬼神的言語,「俱有所受」。在現在佛門裡面流通最普遍的是大悲咒、楞嚴咒,你們諸位想想,大悲咒除了咒心之外,咒心是從「唵,悉殿都」以下,這幾句是咒心,就是大悲咒真正的咒語,前面全部都是鬼神的名號;楞嚴咒也是如此,咒心只有十句,其余的也都是鬼神的名號。諸位想想,鬼神的名號你的音念得要是不正確,他怎麼能聽得懂?我們不要說古人,不要講六道,我們拿今天來說,譬如說歐美這些名人,他的名字我們中國把它翻過來,美國的總統我們翻雷根,你要到美國去,「我要找雷根」,他會聽得懂嗎?他聽不懂!而且「雷根」這兩個字,我們國語有國語的發音,閩南語念這兩個字音就不一樣,廣東話念這兩個字又不同,上海話念這兩個字又不同,你叫雷根去聽,這是叫我嗎?他都懷疑了。換句話說,你跟鬼神講話講的他不懂,這咒還靈嗎?不靈,諸位要曉得這個意思。現在這些密咒念來念去念得不靈,就是這個音念訛了,念得不正確。

  在古時候翻譯的時候,這種梵音盡量找中國字比較接近這個音的來翻,雖然接近也不是完全是這個音。就像現在英語的發音,這些外國人名字我們用中國文字來翻譯,也是找接近的音,決定不是原來的音。因此,密咒一定要靠口傳,要有金剛上師口傳。我對於這樁事情很難相信,為什麼?金剛上師就算口傳,釋迦牟尼佛傳到今天三千年了,一個人傳一個人,一個人傳一個人,大概傳的口音也靠不住了。所以你今天要想把密咒念到正確的音,這個很難,太難了。不要說我們國語的音難,就是藏文的音也不容易正確,乃至於今天拿到梵文,恐怕也難正確。我們可以舉個例子來說,以我們中國國文來講,我們拿《四書》裡頭的「大學」,我們現在念「大學」,沒念錯,大家都承認沒念錯。可是這兩個字在我們中國漢朝的古音,漢朝人可不念「大學」,漢朝人這兩個字的讀法是讀「太教」,「大」漢朝人念太,「學」念教,教學的教,他念太教。如果我們碰到漢朝人,我們說你拿一篇文章來,把「大學」拿來我看看,他就莫名其妙了。你寫給他看,他懂,你念出的聲音不相同。我們本國文字的讀音古今就不相同,念得就不一樣。特別是在詩詞歌賦上,古音念這個韻很有味道、很美,我們今天有時候念這個韻好像不太對,句子不好聽,那是我們讀的音跟古音不一樣。古音在廣東話裡面、客家話裡面還保留著有一些,少數有幾個字還保留著古音,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的。再看看後頭的一點點,這是我在此地跟大家把它介紹出來的。

  「講者遇此」,講經的人遇到咒,「但誦即可」,不必解釋,念念就可以了。為什麼不必解釋?後頭這幾句我也把它介紹出來。「一經兼三」,一部經裡頭有三種體裁,但是它是一個意思,「施設苦心」,都是為了「契機各適」。長行文是為了契理,偈頌是便利於後來、便利於記憶,密咒是便利於鬼神。諸位要曉得,佛講經,在座不但有人在聽,有許多鬼神在聽,對他們也要照顧。所以講完之後,叫叫他們的名字,把重要意思提一提,就提個綱目,用鬼神的言語,叫他們也得到利益。可見得佛說法真是面面顧到,十分的周到。本經的偈頌,下一次給諸位再解釋,今天就講到此地。

  (第十一集)

  198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5-006-0011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jump》第十一講,經文第六頁第六行末句:

  【阿難因而谏頌曰。】

  從這個地方開始,向下這是偈頌的體裁。在前面已經將文體的大意給諸位略略的介紹過了,本經的偈頌是五言頌,就是每一句五個字,四句是一首。在我們現在用的經本,排列得很整齊,每一行就是一首。請看經文。偈頌一共是分為七個段落,像第一段、第二段都是三首,最長的是第六段,有六首。每段都有個小標題,我們將這一段的大意把它標示出來。我們先看第一段,有三首經文:

  【佛為三界護。恩廣普慈大。願為一切故。未可取泥洹。值法者亦少。盲盲不別真。痛矣不識者。罪深乃如是。宿福值法者。若一若有兩。經法稍稍替。當復何恃怙。】

  這個地方的三首就是三個意思,第一首是說明阿難尊者為大眾來請法,諸位看表解,我們在表解裡面列得很清楚。第一段「請佛住世」,第一首是「為眾請住」,眾是說一切眾生,這首就是說明請佛住世的理由。佛陀是指本師釋迦牟尼佛,他是我們三界六道的保護者,一切眾生不但講慧命,也可以說真正的幸福都要靠本師釋迦牟尼佛來指引,我們才能夠獲得。佛的恩太廣大了,佛的恩德、佛的慈悲之深廣絕不是我們可以思議的,所以古德贊歎,佛為九法界眾生的慈父。下面這兩句就是阿難尊者請佛住世的意思。『願為一切故』,願佛你老人家為三界一切苦難眾生的緣故,不可以取涅盤。為什麼?第二首把所以然的道理給我們說出來,因為眾生罪業太重,把法緣都障礙到,這個二首的意思是「罪障法緣」。這首偈乃訓責也,訓責就是對一切眾生有訓勉責備的意思,這個責備實在是為了憐憫的緣故,阿難尊者總希望一切眾生能夠改過自新,所以這裡頭有改過的意思。

  眾生罪障太深,何以故?《楞嚴》在第六卷說明,「末劫之時,去佛漸遠」,希望諸位把這幾句話要記住,「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這幾句話我們要牢牢的把它記住。又第九卷有這麼幾句話,「魔」,這是說天魔,「於末法時期在我法中」,這個我是釋迦牟尼佛自稱,在我法中就是在佛門裡面,「修道出家」,底下還有經文我們就省略掉,「令真修行,總為魔事」。這是《楞嚴經》裡佛所講的話。「而今之正知見少」,我們看看現在這個時代,正知正見的人的確非常之少,「必依戒定發慧,方為正途」,要記住一定要依戒定開智慧,這是條正路。「看破、放下,持戒念佛,求生淨土,上上智人也,捨此,而不入魔者幾希」,離開這個辦法,你想不墮入魔王的掌握,恐怕不容易。後面「不識」兩個字我在此地解釋出來,然後我們再來看經文,不識是指不識正法,何故不識?「誠為過去罪業重障,乃如是耳」。

  我們看第二首偈,『值法者亦少』,「值」是當遇到講,遇到佛法的人漸漸的少了。『盲盲不別真』,這兩個盲意思就是說眼也盲心更盲,心與眼都瞎了,正法擺在你面前你不認識,偏偏去信邪法,所以阿難非常的悲歎。『痛矣不識者』,這是可憐、可痛心的,那些心裡想學佛法而不能夠認識真正的佛法,剛才說了,由於他的罪障深重,才有這樣的不幸,『罪深乃如是』。

  『宿福值法者,若一若有兩,經法稍稍替,當復何恃怙』,這是說弘法的人少了,特別是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弘揚正法的人太少。弘法的人少,佛法哪有不變質的道理?所以佛法的變質、佛法的衰滅這是必然的現象,這也是阿難尊者說明必須請佛住世的理由,這個三偈。「宏少法替」,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古語如是教誡我們,「今佛法衰敗」,講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漸失真實」,漸漸的失真失實,「即使有宿福」,這是說你過去世種的有善根福德因緣,你有宿福。為什麼?人要沒有過去世的善根福德因緣,在這一生是遇不到佛法的;換句話說,你在今天能聞到佛名字,能見到佛的經典,能見到佛像,能聽聞佛經,都是你過去世有宿福。

  雖然如是,我們在整個世界人類數量上來做一個比較,得聞佛法之人也甚少。我們不講全世界,我們就以一個台北市來說,台北市將近兩百萬的人口,真聞佛正法者有幾個人?台北市的道場很多,講經道場也不少,諸位可以去看看,去調查調查,聽經的人又有多少?與全市人口做個比例,亦甚少,確實太少了。在今日之下,全球可以說以台北市佛法的弘揚最為殊勝,其他的地區比台北的情形差得很遠。阿難尊者所說的話沒錯。再講到「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得人身、聞佛法這樣的機緣,正如同開經偈所說,「百千萬劫難遭遇」。阿難尊者在此地感歎的,是過去有福遇到佛法的,千萬人當中不過是一個、兩個而已,這是講聞法的,弘法的當然是更少了。

  底下還有一段,諸位看一看,今天我們得聞佛法,如果要沒有一個結果,這不是可惜嗎?在過去我在台中求學的時候,民國五十年到五十五年,這個五年當中我是日中一食。有人就問我,你為什麼要日中一食,過這樣清苦的生活?我告訴他,主要的就是不求人,於世無爭,於人無求,以佛法予人,希望人能夠信受。自己發心做彌陀使者,如果是有求有爭,則自己不能證一心,化他他人不相信,反招疑謗重罪。所以佛弟子自行化他,首要吃人不願吃之苦,做人家不願做的事,必忍辱,必禮讓,這不是自己標榜清高,實在是自利利他之想。這是人家問我,我給他的答覆,我老師這樣教我,我們自己也是這樣行。五十六年我到台北來講經,台北這些居士們認為日中一食營養不夠,怕我將來身體衰弱生了病他們負不起這個責任,一定要求我吃三餐。我說好吧,為了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所以我就吃三餐。雖然吃三餐,量還是一樣,因為我在吃一餐的時候,我一餐吃三碗飯,到吃三餐的時候我一餐吃一碗飯,所以還是抱著不求人。生活愈簡單需求愈少,這是自利利他應當要這樣做的。李老師也是我們的一個榜樣,他老人家先做了一生,我們應當要效法。

  第二段講,「佛子若不能弘揚正法,則佛法漸廢滅矣,法之廢滅,佛子之責任虧矣」。特別是出家的佛弟子,我們看到今天的佛教,使我們感覺很難過的,往往出家的佛子沒有負起續佛慧命、弘揚正法的責任,而在家的這些居士往往他們做得比我們還真實,像在台中的李炳南老居士、在泰國的高向如老居士,這都是一方的大善知識。在近些年來,居士弘揚佛法教學的人更多了,我們在許多道場裡看到,在許多學校裡面看到,往往有許多熱心的居士來舉辦佛學講座,從事於弘法利生的工作。這是值得我們出家弟子深深反省之處。佛法要是廢滅了,眾生依靠什麼?

  『經法稍稍替』,「稍稍」是漸漸的意思,「替」就是廢滅。也許諸位要問,現在科學很發達,印刷術尤其是發達,佛法怎麼會滅?在以往我們知道,要想得到一部經典是相當不容易,因為在宋朝以前,經卷都是手寫的,是手抄本,沒有印刷,可見得這個事情之難。宋朝以後,雖然有印刷,是木版所刻的印刷品,那是相當的費事,一個字一個字先刻在木版上,然後一張一張去刷。一天難得刷個兩、三本書,那是講版已經刻好了,我們去刷,一天一個人只能夠做幾冊,刷好了之後還要切,還要裝訂,相當費事。工作很熟的人,手腳很俐落的人,一天也不過是十幾本書而已,能夠做出十幾本書。所以經本容易散失,就是容易失傳。

  現在我們得經本容易,有照相、有影印,很短的時間就可以把全部的《大藏經》都印出來,而且還有能力把它縮小,放在一個盒子裡頭就可以保管,這多方便,佛法怎麼會廢滅?諸位必須要曉得,佛法之廢滅,不是說經典文字滅了,而是沒有人能夠理解,或者是把經意曲解了,沒有人能夠依照這個方法修行,沒有人能夠從佛教經典裡面成就戒定慧,這佛法就滅了。把佛經當作世間經書一樣看待,前面第一章我們念過,佛法滅是滅在這個地方。仔細想想其中道理你自然就明了。佛法的修學,無論是宗門教下,必須離心意識,不捨心意識研求佛法,經法稍稍替,沒有真正善知識來指導我們,雖有佛經,還是有很多的困難存在。所以佛在《華嚴經》裡面講,「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這兩句話說得太好了。經典在這個地方,沒有人給你講解,講解的是什麼人?有修、有證的人,要他來講解,如果沒有修行證果的人給你講解,世間一等聰明智慧的人都沒有辦法解佛的真實義。諸位要是讀過《壇經》,你應當曉得其中的道理。這是第一段「請佛住世」。

  第二段也有三首,「疑謗重罪」,諸位請看表解。第一段後面這幾句話我念一念好了。「如來正法變質了,廢滅了,眾生解脫之機緣就失掉了,末世眾生何所依靠?是故請佛住世。」第二段是疑謗重罪,也有三首,第一首是講「演法不聞」,這就是對於佛法他懷疑、他毀謗,因為懷疑、因為毀謗這種重罪使他沒有方法得入佛門。因為疑謗不但是你自己不信,你會影響別人,特別是知識水准高的人,或者在社會上有地位的人,往往他不相信,他能夠影響許多人不相信,這些人失去了得度的機緣,這是「以罪障故,六根不敏」,不能夠敏銳。

  【佛恩非不大。罪由眾生故。法鼓震三千。如何不得聞。】

  佛以說法度生,所以對於眾生有大恩大德。如果佛不說法,諸位想想他對我們有什麼恩德?可見得恩德就是在教學。阿難在此地歎著,『佛恩非不大』,罪業是由於眾生自己造作的緣故,「妄想、執著,還自束縛,隔離聖道」,像《楞嚴》裡面講的「認浮漚而棄大海」,這是自作自受。『法鼓震三千』,「法鼓」是比喻,比喻佛的說法音聲就像鼓一樣,我們曉得鼓的音聲聞得很遠,所以如來說法的音聲震動三千大千世界,『如何不得聞』。由此可知,十方諸佛菩薩說法的音聲遍及法界。後面這一段我們從比喻上說,「千江有水千江月,若水有波則不見月,心水亦然,清淨則聞」,好像池子裡面的水一樣,水清淨則見月,我們的心水清淨就能夠聽到十方如來說法的音聲。所以說你靜就可以聞,你的心動就不聞。下面我們舉隋朝時,法華宗的祖師智者大師,他老人家念《法華經》,念著念著入定了,在定中,親見釋迦牟尼佛在靈鹫山講《法華經》,法華一會至今未散,這就是個很好的明證。可見諸佛如來講經說法從來就沒有中斷過,豈不是法鼓震三千嗎?阿難責怪我們,我們凡夫為什麼聽不到?底下一首:

  【世濁多惡人。】

  講我們現在這個時候,世間是五濁惡世,多有造作十惡業的人,所以稱之為惡世、濁世。

  【還自墮顛倒。谀谄諀訾聖。邪媚毀正真。】

  這個兩句請看字幕上的注解,為什麼說眾生自己顛倒,這是「自墮謗真」。《易經》裡面說,這是孔子《系辭傳》裡所講的,「人以類聚,物以群分」,十法界依正莊嚴就是這個道理形成的。「欲迷心竅」,欲是欲望,五欲六塵迷了你的心竅,「利令智昏」,你本來有智慧,利害一當前,智慧沒有了,智昏。「顛倒錯亂」,這是講多做十惡業的人,『還自墮顛倒』。『谀谄』這兩個字意思是假奉佛教,不是真信佛的,是假信佛的,這在我們世間很多,像台灣有許多的神棍,假借著佛教的名義騙財騙色。實為名利,欺世盜名,謀取不法的利益,這樣他是入佛門破佛法者,這是「谀谄」一類的。『諀訾』,「諀」的音念悲,這是說惡言,「諀訾」是好毀謗,喜歡毀謗正法。你說他有意也好,無意也好,他就是喜歡批評,就是喜歡毀謗。正法是真理,自然不會因為他毀謗就消滅,也不是邪法能勝過它的,而是眾生迷惑顛倒,不過一時被這些罪業深重之人蒙蔽,令人迷惑而已,道理是在此地。下面一首是「重作罪本」,這些人毀謗,『聖』就是指的諸佛菩薩,也包括了一切善知識,所以說毀謗三寶。『邪媚』是不正當的邪法,毀滅正法、真理。

  【不信世有佛。言佛非大道。】

  他不相信這個世間有佛。諸位在這個講座裡面,雖然時間不長,如果從前面一直聽下來,諸位還相不相信這個世間有佛?相不相信佛是大道?我相信你一定相信,為什麼?佛是什麼?佛是我們的真性,佛是我們的常住真心,那怎麼會沒有?六根的根性就是佛性。所以佛在《華嚴經》、在《圓覺經》裡面明白的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唯佛是大道。古人教學教給我們求學的態度,譬如孔子在《論語》裡講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是做學問的態度,是求知的態度。如果我們對佛教一無所知,完全不明了,聽到別人說迷信我們也跟著人家說迷信,這實在是太危險了。

  我有一年住在台中慈光圖書館,我記得那時候我還沒出家,是民國四十七年的事情。慈光圖書館每逢星期三講經,離圖書館不遠,隔一條街有個基督教堂,他們對於圖書館相當的嫉妒。有一天來了一位先生,來跟我談幾句話,跟我說他是安徽人,跟我同鄉,攀上老鄉的關系。到圖書館來,就在閱覽室裡,先是批評佛教,然後再毀謗佛教。我一看他的態度,聽他的言語,就曉得他對於佛法一無所知,完全是誤會。所以我當時就聽他講,叫他盡量的發揮,盡量的批評,他很高興,講了兩個鐘點。他講我在旁邊點頭,嗯嗯,就這樣答應他。我們旁邊有些道友看到,好像我們很無能,人家罵我們、批評我們,我們一句話都回不出來。

  當時有十幾個人都在旁邊,眼睛看著他,聽著他在高談闊論。我看他講了兩個鐘點,我給他倒了一杯茶,他口都說干了,很可憐,我說:先生,我有個問題請教你。他說:好,你有什麼問題,你說!我說:「如果我們要批評一篇文章的話,是不是要先把那篇文章看一遍,仔細的去研究研究,再來批評它?」「對!是這樣的。」我說,「你批評佛教,佛教的經典你看過嗎?」「我沒有看過。」「我們這個地方每個星期三講經,你來聽過嗎?」「我也沒有來聽過。」我說:「你膽子倒不小,你看看我們這裡十幾個人都在看你的笑話。佛教歡迎你批評,我也很希望你能把佛教批駁倒,把我們這些迷信的魔鬼都能夠救起來。可是你要想批評佛教,要想把佛教消滅掉,兵法上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你先每個星期三來聽經,我們圖書館有《大藏經》,真正用心來閱覽,把佛教統統搞清楚了,真正毛病在哪裡,再說話不遲!你現在什麼都沒搞清楚,聽人家說,人雲亦雲,道聽塗說,你不怕別人笑話嗎?」他說了兩個鐘點,我就說了幾句話,把他說得面紅耳赤跑回去了。過了兩天帶了一個牧師來給我道歉,給我說好話。

  他走了以後,我們的同學來告訴我,沒有想到你最後有這麼一招。我說那種人沒法子談,讓他發揮,發揮到狠勁,當頭一棒才能打醒他。為什麼?不能跟他辯,他是無理胡鬧,愈辯愈辯不清楚,不如讓他充分的發揮,發揮到了極處,他不提防的時候給他一棒,才會把他打醒。我也贊成他,我們不維護佛教,希望你把佛教打倒,救救我們。但是你要把佛教打倒你得要研究,你得天天來聽經,天天來閱覽經典,《大藏經》有一萬多卷,你不下功夫你怎麼有能力來批判?所以,『不信世有佛,言佛非大道』,這是愚癡、迷惑到了極處。

  【是人是非人。】

  這是阿難責備的話,這樣的人他是一個人的形狀,其實他已經喪失了做人的資格。人道,為人之道,或者我們講在六道當中取得人道的資格,在儒家是倫常,在佛法是五戒十善。《左傳》說得很好,「人棄常則妖興」,捨棄五常與五戒,雖然是個人形,人格已經喪失掉了。喪失掉了諸位想想他是什麼?三惡道裡頭掛了號、注了冊,不多久就要墮落。

  【自作眾罪本。】

  自己造作三途果報。所以講罪的本源,不是神明降給他的,也不是佛菩薩責怪他的,而是他自己造作的,這是真實的事理,我們不可不信。這是第二個段落。第三段給我們講「各罪別報」。眾生造罪無量無邊,果報也是無量無邊,說之不盡。阿難尊者在此地只略舉幾段,供給我們做個參考,希望我們能夠舉一反三,認清因緣果報這些事、這些道理。

  【命盡往無擇。刀劍解身形。食鬼好伐殺。镬湯湧其中。】

  我們看這一段,這是「各罪別報」,剛才念的這首是「地獄總報」。『無擇』就是無間地獄的古譯,所謂五無間,我們前面也講過,五無間第一個是「趣果無間」,第二個是「受苦無間」,第三個是「時無間」,第四是「命無間」,第五是「形無間」,詳見《地藏菩薩本願經》,說得非常清楚。這個罪太重了,諸位要曉得,毀謗三寶果報就是在無間地獄,所以說『命盡往無擇』。經論裡面說,一般人壽命終了,也就是他的業報盡了,報盡命終。一般眾生我們講人,我們這個身是業報之身,就是潛意識的業力,潛意識業力是善,我們這一生做人享福,有福報,潛意識如果造的是惡業,我們這一世做人就很苦。果報有總報、有別報,《唯識論》裡頭說得非常的詳細;換句話說,任何一個人都沒有辦法超越因果報應的定律。

  但是也有一個例外,那個例外就是真正明了佛法的道理,所謂佛法的道理,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我這樣講大家比較容易接受,佛法的真理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明白了就叫做佛,明白真相就不迷了。所謂眾生,就是迷惑顛倒,對於宇宙人生真相不明了,在那裡虛妄的猜測,這就叫眾生。完全明了就叫佛,佛翻成中國的意思是大智大覺,就是這個意思,所以佛不是神,不可以把他當作神明來看待。我們把宇宙人生真相搞清楚,真看明白了,我們自己就叫做佛,誰明了了他就叫佛。所以,佛不是人給你的,不是哪一個授予你這個地位的,不是的,是你自悟、自修、自己證得的,這是千真萬確的事。你要把宇宙人生事實真相搞清楚了,你就超越因緣果報,就超越了,那時候你這個身體還在世間,我們業報的壽命到了,終了了,一般講該死了,他業報盡了,事實真相了解,業報可以到這個時候結束,但是繼續的他可以用願力支持。佛門裡有句話說「乘願再來」,乘願再來不一定是他死了以後再投生,又到這個世間來,這叫乘願再來,這也能講得通。譬如這個人他的壽命只有四十歲,他四十歲到了應當是死了,業報到這裡完了,他通達佛法的道理,通達宇宙人生的真理,他自己身心清淨,真正獲得解脫,他不受生死,同時他又有大悲願力,他要長期住世利益一切眾生;換句話說,他還能繼續的活下去,那麼四十歲以後他的壽命就是乘願再來身,為什麼?是願力住世的,不是業力。業力住世不自在,受命運支配,願力住世得大自在,生死自在;換句話說,喜歡住幾年就住幾年,喜歡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生死自在。

  古大德修學到這種境界的人很多,現在當然也有,你要說是誰?人家到這個境界他不會告訴你的,他要告訴你你也不會相信,反而你懷疑、毀謗,以為這是妖言惑眾。所以真正證得的人他不說,所謂真人不露相,露相決定不是真人。但是有一種例外的,在教學當中,差不多有相當程度的同學當中可以暗示,暗示的意思決不是標榜自己,而是給後學的人做見證。這個意思是說我能夠修到這個境界,你當然也可以修到,激發後學人的道心,堅固後人的信心,用意在這個地方。

  像台中李老師,有一天在中興新村講經的時候,他就透露了他念佛功夫已經到生死自在,無論什麼時候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都可以,這個世間有因緣,多住幾年也不礙事。他給我們透露這個消息,那時候老師七十多歲。所以他在《圓覺經》講完之後,那時候我還在台中,民國五十四年的時候,台中一些道友就來跟我商量,我們有六、七個人。這個經講完了,我們要求老師常住在世間,別讓他走了,怎麼辦?請他講經。可是諸位要曉得,如果是一部小部經,講個一年半年就講完了,說不定他講完就走了。於是我們就想,佛經裡最長、最大的經是《華嚴經》,我們就發起請他老人家講《華嚴經》,為什麼?經不講完他總不能走。老師也答應講這部經,真的,他答應一定要把這部經講完。原先計劃著四年到五年講完,諸位想想,從民國五十四年一直講到今天,他的經才講三分之一。老師在去年又重申他的諾言,他說我一定要把《華嚴經》講圓滿,然後再講一部《彌陀經》,我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同學們又來找我,他說「法師,老師住世大概還有幾年?」我就照他這十幾年講經的進度,大略的估計一下,我說老師住世至少還要三十年。他們聽了放心了。老師今年九十三歲,過了年就九十四歲,他住世的壽命一定超過虛雲老和尚,虛雲老和尚是一百二十歲圓寂的,老師的壽命必定超過虛雲老和尚,不然他《華嚴經》是講不完的。他才講三分之一,還有三分之二,所以我估計他大概總得要三十年,這個經才能講完。《彌陀經》就算講的快,也要三、四個月,因為他是一個星期講一次。

  所以,願力與業力就在我們這一生就可以轉變,不必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然後再回頭來,當然那是可以的。像這種情形諸位想想,世間的學問、世間的修為不容易做到,在佛法裡面要想達到這個境界真是輕而易舉。你要不相信,你要毀謗,這種功德利益你就得不到,損失是你,不是佛法。諸位可以以台灣佛教界這些大德們做個見證,一般九十三歲的人,行動已經不方便,六根都衰退了,李老師九十三歲耳目聰明,這個身是修來的,是修得之果報。他走路無需要人扶持,也不需要拿個手杖,跟個壯年人一樣,說話的音聲洪亮,講台上講經,外面門口馬路上還是聽得見。他確實是童顏白發,頭發是白了,你看他的精神、看他的體力、看他的相貌,只能看出六十歲的人的樣子,你決定看不出他九十三歲,過了年九十四歲了。這是證明,這是見證。他老人家可以做見證,我自己也可以給諸位做個見證,再不相信那就沒法子了。你再要是毀謗佛法,不但你得不到功德利益,你這個罪報很大,命盡則墮無間地獄。

  底下這個三句是講無間地獄受苦的狀況。『刀劍解身形』,刀山劍樹。『食鬼』是我們中國俗話講牛頭馬面,佛經裡面講惡鬼阿傍。這些就是地獄裡頭這些惡鬼,性情非常殘忍,見到罪人他就要殺,他就要傷害,他就要把他吃掉,所以這些鬼我們都稱為惡鬼。『镬湯』就是我們俗話講的油鼎,下油鍋。這是說地獄裡頭的果報,這個幾種只不過是略說而已。下面兩句是YIN泆的罪報。

  【YIN泆抱銅柱。大火相燒然。】

  接下去兩句,則是毀謗的果報。

  【誹謗清高士。鐵鉗拔其舌。】

  諸位看裡面所提示的,YIN泆的罪報,這個地方的YIN泆是指的邪YIN,因為本經主要是對在家初學同修而說的,所以YIN泆是指邪YIN,不是自己正當的配偶。「抱柱像其形,火然應其感,故罪報實自心習氣所感召之者也」,罪報從哪裡來的?諸位要曉得,是自己感召來的。YIN泆抱銅柱就是所謂炮格之刑,前面已經跟諸位介紹過,這是殷纣王當時造的刑具,是用銅柱底下用火燒得紅紅的,讓罪人去抱這個柱子。我也跟大家講過這個故事,章太炎當年做東岳判官,他就想到地獄這個刑法太殘忍了,希望東岳大帝下命令能把這種刑法取締。東岳大帝派兩個小鬼帶著他到刑場去看,結果到那個地方他看不見,才恍然大悟,悟到經裡面所講的「萬法唯心,萬法唯識」。是這些罪人自心變現的境界,不是鬼神設這個刑具來治人的罪,不是的,是他自己心裡變現這個境界,所以這是無可奈何。這個地方跟諸位講這是識心的感應。

  『誹謗清高士』,這句是講口業,人不知道好歹、不知道善惡他才造口業,如果他明白善惡因果,他必定會遠離諸邪,歸依正法,而親近賢人、善人,這是必然的道理。由此可知,凡是造口業的人都是不曉得善惡好歹、因果報應。「清高士」,在家要為高士,出世要為高僧,這是學佛之人應當要取法的。所以談到真正的學佛,無論是在家、出家,不僅僅我們要依靠經典,要依靠三寶,最好在古大德當中取一個人作為自己的榜樣。我在最初學佛,老師也曾經教給我們,老師是讓我們自己去選擇古人作為自己的典型、榜樣。然而老師對我特別指出兩個人,他說這兩個人不能學,他老人家給我說,古人不學蘇東坡,蘇東坡很有名氣,不能學他,今人不學梁啟超。這兩個人都是佛教徒,而且算得上虔誠的佛教徒,為什麼不能學他?我們讀這個經好,他的世間意太重,所以不可以學。他雖然在佛教裡頭很有名氣、很有聲望,替佛教也做了不少文章,他就是文人的習氣不斷。

  老師也提供一個人給我們做參考,譬如說古人,我們念佛,可以學蓮池大師、可以學蕅益大師,近代的可以學印光大師,這都是淨土宗的祖師,我們要有個榜樣,自己容易成就。譬如說蕅益大師就是學蓮池的,世間法裡也有,像孟子就是學孔子的,孔子也不在了;司馬遷學左丘明,就是學《左傳》,學左丘明;韓愈諸位曉得這是唐宋八大家的首領,他就是學司馬遷的,就是學《史記》的。這就是世出世間法我們都應該要有個典型、有個榜樣,這是很重要的。毀謗清高士的果報在拔舌地獄,『鐵鉗拔其舌』,這是造口業的果報,所以高僧、高士萬萬不可以毀謗。

  下面一段這是飲酒的罪報。飲酒,它不說飲,注意經文裡面的用字,「亂酒」,你看不是講飲酒,為什麼?前面四種,殺生、偷盜、邪YIN、妄語,這是性罪,你不受戒也有罪,受戒你罪更重,不飲酒這條叫遮罪。這個地方很重要,這也是佛學常識,前四條是重罪,就是殺生、偷盜、邪YIN、妄語,它本身就是罪,性罪,易知故略,經文上文字都很短,兩句、四句。酒這一條屬於遮罪,遮是什麼?就是預防,飲酒本身沒有罪,酒要喝多了亂性,所以叫亂酒。亂性之後他就要造殺生、偷盜、邪YIN、妄語,這個罪就重了。所以,飲酒是預防,防止你犯罪,這個意思比較上難明,所以經文比較多一點,詳細一點。諸位特別看這個用字,叫「亂酒罪報」,就是酒喝醉了就要造出很多惡業。第一個:

  【亂酒無禮節。】

  失了禮節。

  【迷惑失人道。死入地獄中。洋銅沃其口。】

  酒迷人,叫你顛倒錯亂,喪失了人道,這也要跟大家略微說清楚。禮節我們應當要重視,禮節不是某個人規定要我們遵守的,它乃是「天地之序」,秩序,「中正無邪,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人人都講理,社會安定,天下太平,大家都不守禮,天下大亂,無所適從,則危矣。「禮是人天之道」,禮就好像是一條路一樣,是人天所走的一條大道路,迷失了就要墮落在三途,所以說亂酒你禮節就失掉了。『迷惑失人道』,迷惑是酒迷人,諸位要曉得,在歷史上有記載,「儀狄造酒」,可見得酒的由來很久了。大禹王嘗一嘗而甘之,很美,不錯,大禹王喝了說很不錯。但是禹王是很聰明的人,很有智慧的人,沒有被酒所迷,他就說了「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我們看中國歷史,以酒亡國的真的有,殷纣王就是以酒亡國,夏桀也是以酒亡國。「遂疏儀狄,而絕旨酒」,我們今天講戒酒,諸位要曉得第一個提倡戒酒的是大禹王,堯舜禹湯的禹王,他老人家首先提倡戒酒,他本身就戒酒。酒是那時候發明的,他飲了以後,他就覺得這個東西會害人,他就戒酒了。所以說迷惑失人道。『死入地獄中,洋銅沃其口』,這就是洋銅地獄的果報。洋銅是什麼?銅用火燒,燒化了變成銅汁,用這個來灌到你的口裡。大家一看這個,也是業感,YIN泆抱柱,你亂酒的時候洋銅沃口。下面四句是總結,就是這一段的總結。

  【遭逢眾厄難。毒痛不可言。若生還為人。下賤貧窮中。】

  這個我們要講到果報,果報通三世,佛經裡常常給我們講,因緣果報有花報、有果報。譬如開花,開花之後它結果,花報多半指現世報,果報是指來生的報應。這是總結破五戒的毒痛,報應,有花報、有果報;有現報,現報是現世報;有生報,生報是來生報;後報,後報就是第三生以後,有這種果報。第一句是講的花報,是講的現世報,『遭逢眾厄難』,你這一生在世常常不如意,常常會遇到困難。『毒痛不可言』,是第二句,是生報,果報就是你墮在地獄裡。前面一條一條諸位看到,你要是做了殺生、邪YIN、偷盜、妄語,都是落在地獄裡。三句、四句是後報,後報是講你在三途罪受滿了,以後還會得人身,因為你的「八識心田亦有過去善戒種子,此其現形」,現形就是說你在三途裡出來,你又得到人身,還為人了。雖還為人,『下賤貧窮中』,這是初由三途出來,他的「罪苦余習感應如是,感應之理事昭彰若是,可不畏哉」。佛菩薩給我們說的句句話都是誠實語,沒有一句話欺騙我們。所謂是眾生畏果,菩薩畏因,菩薩起心動念他小心謹慎,為什麼?他曉得如果現在造不善的因,將來必定有不善的果報。

  佛門忏悔法實在是修行最重要的,事忏是發露,就是把你所做的罪過要告訴別人,要露出來,不要藏起來,叫人家曉得你的過失,像日月之蝕,大家都看得見。要緊的是後不再造,儒家也說,君子不二過,過失只有一次,不能有再,這種忏悔法叫事忏。第二種是理忏,這是真正忏悔,斷惑證真,心亡罪滅,這個心是妄心,邪妄之心沒有了,罪就滅掉了。這個心也只是八識五十一心所,八識五十一心所離開,這個罪是真正滅了。修行要求的是事理雙修,就是事忏、理忏我們要並行,要並重。念佛往生感應最大,這是要記住的,你真正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哪有不滅罪的道理?否則的話,要造作一切罪業,果報就像阿難在此地所講的一樣。下面再看正面,一個受持五戒的人,他得什麼樣殊勝的果報。

  【不殺得長壽。無病常康強。】

  這諸位一看就曉得,這兩句是不殺生的果報。

  【不盜後大富。錢財恆自滿。】

  這是不偷盜的果報。

  【不YIN香清淨。身體鮮苾芬。光影常奕奕。上則為大王。】

  這四句是不邪YIN的果報。

  【至誠不欺詐。為眾所奉承。】

  這兩句是不妄語的果報。

  【不醉後明了。德慧所尊敬。】

  這是不飲酒的果報。我們從表解上來給諸位說說持戒的果報,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應當要修學的。不殺,「道尊」,這個地方講的道是佛法的道理,也就是覺悟之道,佛道就是覺道,也可以說是智慧之道,智覺是最尊之道。「戒」是行為,道是在心裡面,智覺都是心,這是尊,表現在行為上就是戒。可見得道跟戒是一樁事情,在心曰道,在行曰戒,所以行為當中戒是最貴的。「不殺生的果報也是感應自然,所以心廣體胖,輕安自在」,我們中國人常講,「仁者壽」,仁,不殺是仁,在佛法裡面講,不殺生所得的果報是健康長壽。『無病常康強』,我們要想得到長壽、得到無病、健康強壯,不殺生,你修這個因就會得這個果。

  『不盜後大富,錢財恆自滿』,修行人要「安貧樂道,廣行三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不盜是義,義者富,仁者壽,義者富。這裡我們舉一樁事情,就是陶朱公的事情,可以給諸位做個參考。大陸上做生意的人供財神是供陶朱公,本省好像不是供他。陶朱公是誰?范蠡,春秋越王勾踐的大夫。這個人實在是個了不起的人,他幫助越王打敗吳國,復興了國家,真正是復興,越國被人家滅了之後再復興。功臣不居,因為他曉得越王勾踐的個性是可以共患難,很難共富貴。果然不錯,另外一個大夫,功勞也很大的文種,是被越王賜死,自殺了。他聰明,他逃掉了,逃掉之後改姓名就是陶朱公,改了這個名字。他做什麼?他很會做生意,他去經商,經商發了大財,發財之後他把財散掉,救濟貧苦的老百姓,他把財統統散掉。散掉之後然後再做生意,又從頭來起,沒有多久又發達了,三次聚三次散。這個人的確值得我們崇敬,無論在政治上、在商業上、在慈善事業上都是我們最好的榜樣。一般人聚財而不能散,變成守財奴。財發,發了要叫大家去享受,能聚能散,在佛法裡面講,你散財愈多你發達的也愈快,你所得到的也愈殊勝。為什麼?布施是因,發財是果,愈是肯布施他一定愈發大財,他果報如此。所以說「不盜後大富,錢財恆自滿」。由此可知,偷盜的罪業就大了,命裡面有財富,因為他偷盜,他命裡的財富統統折掉,後來必定要受貧窮的果報。貧窮是花報,果報還在地獄,這是我們必須要明了,一定要警惕。所以,五戒一定要遵守,這五種罪過我們一定要避免,萬萬不可以做。

  『不YIN香清淨』,這是講不邪YIN,身體常常有清香。『身體鮮苾芬』,鮮是鮮明,我們現在所謂的好光彩,苾芬就是香氣遠聞,裡面也包含美名遠聞,大家一提到某人,都很尊敬。『光影常奕奕』,我們常講的風度、神氣、光彩,奕奕是鮮明,好像很盛大的樣子。我們看到一個人,某人紅光滿面,精神飽滿,一看到就令人生歡喜,一看到就感覺到這個人與一般人不一樣。『上則為大王』,這個「大王」有點問題,因為它有個「上」字在,也很可能因為經典在從前都是手抄本,可能抄的時候抄錯了字,應當是天王。如果用天王就好講的多,為什麼?佛經裡頭常常給我們說,大王應當要作天王。欲界上面三層天斷身YIN,上面三層天就是從兜率天起,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沒有身YIN;如果你斷心YIN,欲界就不生,你就生到色界禅天。所以說這個「上」應當是「天王」好講,大王是人間之王,人間之王在我們古代所謂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嫔妃,那很難講。所以這個「上」字講天王是比較上好說一點,也是真正得這樣殊勝的果報。

  第四是不妄語,『至誠不欺詐,為眾所奉承』。不妄語的確不容易,必須深明義真之理,而後能極至誠,就是無緣慈與同體悲也。「佛菩薩」,諸佛菩薩為大眾所敬奉,實在講沒有別的,就是他能做到至誠,所以人天大眾才這樣的敬奉他。我們如果要想得到大眾之奉承,也沒有別的,你就學至誠不妄語就好了。

  第五段是講不飲酒殊勝的功德,你看不飲酒這個字樣不是說不飲,是說不醉,像這些字樣諸位要特別留意。前面的果報是講亂酒,這就說明它是遮戒,它是遮罪,它不是性罪,少量的酒,尤其對於年歲大的人可以活動血脈,有益於身體的健康,這是許可的。所以雖然學了佛,譬如說你在家裡面,你學佛了,往往廚房裡面做菜,菜裡面有料酒,像台灣現在出的米酒多半是做料酒用,這個不會醉,可以用的,不是不可以用。另外在藥用也可以用,譬如說佛門裡面有些長老,七十多歲、八十多歲這些老和尚,年歲大了,身體衰了,他用些補酒、藥酒,每餐喝一小杯,這是有益於身體健康,這是當作藥用的,也不犯戒,不醉,絕不是貪杯。但是像年輕力壯無需要用藥來補的,那就不要,如果你要再搞藥酒的話,那你是假借這個來貪杯,那就犯戒,雖然也不醉,但是你的用心錯了。真正為了身體,有這個必要,可以;假借這個來貪杯,那是錯誤的,那是有罪的。所以此地這個用詞,『不醉後明了』,我們回向偈裡常講「願得智慧真明了」,你一醉就糊塗了,智慧就失掉,明了失掉了。你要常常保持著清醒,常常保持著理智,能夠守清淨戒律,不犯一切罪業,決定不可以醉。『德慧所尊敬』,這樣你才能夠真正修你自己的道德,啟發你的智慧,你有德、有慧,必定為社會大眾所尊敬。

  後面這首是總結,「五福總證」,我們在表解裡面給諸位略說一下。「五福宗本經所說的,曰長壽,曰大富,曰清淨,曰眾奉,曰德慧」,不殺得長壽,不偷盜得大富,不YIN得清淨,不妄語得眾奉,不飲酒得德慧。十善是生天之因,五戒是不失人身之業因,所以五福是自五戒中來,戒是因,福是果報,修戒得福,這是真正的佛弟子。請看經文:

  【五福超法出。】

  『超』是講超越,這五種福報,『法』是講的世間法,這個意思講這五種法在世間法裡面是超越的,是真正的福報。我們常講,西方人追求的人生的真善美,真善美要從五福當中才能夠得到,我們一般所說幸福、美滿、快樂的人生,也是唯有五福中才有。你要是能夠得到這個五福:

  【天人同俦類。】

  這個『天人』是講諸天,你的幸福、你的快樂就像天人一樣,『俦類』就是和他們一類一樣。由此可知,天福也是以五福為基礎而修得的,剛才跟諸位講的十善,十善就是五戒的擴充。但是十善只是十種善業,五戒的功德還是非常的殊勝,因為五戒是佛戒,這個裡面是立下重誓的,十善則是人人可修的。

  【所生億萬倍。】

  『所生』是講你要是能夠這樣修,修因結果,生生世世福報無量無邊,無有窮盡。

  【真谛甚分明。】

  『真谛』就是指的修五戒得五福,這是真理,五戒之因必定結五福之果,因果分明。所以跟你講這個真實的事理,很清楚,很明白,我們萬萬不可以錯過,萬萬不可以疏忽。曉得這個道理,一般世間的宗教他們求的是生天,諸位想想天能不能生?決定能生,但是諸位要記住一個原則,生天有生天的條件,不是說信了上帝就可以生天堂,這句話會害很多的人。基督教、天主教它也有戒律,摩西的十誡相當於我們佛法所講的十善業道。佛給我們講,修十善業道果報就在天堂,如果能夠修摩西十誡,你信上帝、信耶稣,遵守摩西十誡依教奉行,可以生天。單單只講一個我信,這個信靠不住,為什麼?嘴皮上信,你的心理、你的行為完全違反了十誡,違反了上帝的意旨,你怎麼能生天?所以人家說我們學佛的人迷信,那些宗教迷不迷信?這我們得搞清楚。

  我們學佛,絕大多數的人都知道念佛求生西方淨土,這句話說得沒錯,可是許多人把意思給會錯,認為念佛就可以往生西方淨土。那怎麼念法?一天到晚拿著念珠「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就能往生了?沒有那麼簡單,一定要明理,要懂得方法。「念」是現前的心,你看我們中國古人造字,念字是會意,上面是今,今就是現在,底下是個心,就是現在這個心。現在這個心是什麼?是佛心,佛心是什麼?佛心是覺,不迷。所以念佛就是現前這個心是覺心,十方諸佛菩薩都是覺而不迷,我也覺而不迷,那豈不是與他們同俦類嗎?與諸佛菩薩同俦類,那怎麼不往生?所以學佛之人,於一切事、一切理、一切場所都要知道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這才是真正的佛弟子。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第十二集)

  198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15-006-0012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jump》第十二講,經文第七頁第十行,「末世多惡人」,從這個地方起,這是第五段疑罪福的果報。本經偈頌一共是有二十八首,前面我們正好講了一半,就是十四首,我們今天再繼續看下面的一半。

  【末世多惡人。不信多狐疑。愚癡不別道。罪深更逮冥。】

  這首是講愚癡之人自作禍殃。這段裡面也有三首,其次一首是:

  【蔽聖毀正覺。死入大鐵城。識神處其中。頭上戴鐵輪。】

  第三首是講地獄果報的苦狀。

  【求死不得死。須臾已變形。矛戟相毒刺。軀體恆殘截。】

  到這個地方這是第五段。我們先將第一小段的大意給諸位做一個說明,然後我們再來消文。疑就是根本煩惱裡面的貪瞋癡慢疑的疑,「疑為大障」,是屬於根本煩惱,根本煩惱有六種,這是其中之一。此地所講的疑障,不是說我們普通對於一般事情的疑惑,這是對於佛所講的真實大道,譬如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個如果不相信、懷疑,這是根本煩惱。在此地,就本經的意思來說,「十惡之人,不信佛教」,就是佛陀的教導,或者我們這樣說法,不相信正覺的教學,佛就是正覺,佛教就是正覺的教學,或者我們稱佛陀的教導他不能夠相信。「不入佛門」,這個佛門是指講堂,指修行的道場,他不肯進來,不肯進來聽經,不肯進來學習。「情有可諒」,這可以原諒的,為什麼?十惡之人他根本就不相信,侮辱佛門,他對佛法懷疑,這是有大障礙,這就算了。

  「出家不信因果,詐欺世人,破佛滅法,是為惡人中之惡人也」,這是不可原諒的。世間人不進佛的講堂,不進佛的寺院,他不相信佛法,這還能講得通。你出家修行,表面上是受了佛的大戒,其實你不相信因果報應,打著佛法的招牌欺騙世間人,多求名聞利養,這是破佛,這是滅法。這才是惡人,十惡之人,十惡人中最惡之人,這是我們要曉得的。在家不信五戒能致福,前面我們說過,五戒是因,五福是果報,修五戒一定能夠得五福。而你懷疑因果感應之理,你對於佛所講的道理懷疑,你用一種巧計偷心,去求富貴長壽,我們看到一般惡人都是這種做法。「豈知一飲一啄,皆是前定」,不但佛在一切經論裡面將這些事理說得很清楚,諸位看《安士全書》、看《了凡四訓》,看看古人的這些注疏、筆記,也應該明了這個事實。既是前生注定的,你今天巧計偷心去求,豈不是枉用了心機?枉是冤枉,冤枉用了心機。這是我們講在家人。

  出家不相信韋天之力,韋天就是韋馱天尊,大家曉得這是我們佛門的護法神。你到寺院去看,台灣的寺院規模小,在大殿的兩旁邊有一個武裝得像個將軍的神像,那就是韋馱天尊,他是我們佛門的護法神。與韋馱天尊相對的,現在大家塑的是關公,關公也是佛門的護法神。你不相信這些護法神有能力來護持你,出家人不相信。假如你要相信韋陀菩薩這些護法,你的心就可以安定了,不要向世間去攀緣,不要去求信施,你就一心在道。「疑佛白毫之賜,多求信施,心不在道,有何成就?」這個地方我要跟諸位說一說。信之一字很難,我在出家受戒之後,我是出家兩年才受戒,受戒之後回到台中去看老師,老師一見面,沒有跟我說別的,就跟我說要信佛。隨著就給我解釋,你已經學佛這麼多年,而且發心出家,受了大戒,我今天為什麼跟你提到信佛?信之一字太難了,出家不相信佛法的比比皆是。因為不相信佛菩薩,換句話說,相信誰?相信自己,自己的生活要依靠自己才有個著落,佛菩薩不能給我們,這是不信佛菩薩。

  佛在經典裡面一再的明白昭示我們,只要我們心在道,所謂在道就是你的心在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你的心是一心,是清淨的,就能與十方三世諸佛菩薩、護法龍天起感應道交的作用。尤其是在末法時期,佛法衰到不能再衰了,真正有道意的人,發心自行化他之人,諸佛菩薩焉有不護持之理?護法龍天焉有不擁護之理?這是一定的道理,你還在乎什麼?我在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就告訴我,只要你一心在佛法上,自行化他,他說你的生活、你的前途一切一切,佛菩薩、護法神都給你安排好了,你什麼心都不要操。他老人家給我說我就信得過,所以我念念在道,把整個精神、時間都用在經典上,都用在修持上,至於生活根本不理會。我也不求韋馱菩薩照顧,為什麼?求他也沒用,心不在道,求他他不理會,心要在道,不求他他還是要照顧你。所以,一個真正修行弘法的人如果他餓死、凍死了,韋馱菩薩是護法天尊,你們想想他要不要受處分?在我想像當中,如果真正是一個行道之人,不幸沒有人供養,餓死、凍死了,韋馱菩薩要撤職查辦,要送到阿鼻地獄去受罪,他沒有盡到責任。你要不相信他,相信自己,那他沒有責任,為什麼?他說你不信他,你自己有辦法去找供養營生的路子,他不管你了。如果你真正為法,修行弘法,真是受了饑寒之迫,不幸這麼死去,諸佛打妄語。

  「白毫之賜」這是釋迦牟尼佛自己講的。世尊出現那個時候人壽百歲,但是釋迦牟尼佛八十歲圓寂,沒有到百歲,應該要活一百歲,他八十歲圓寂了,他還有二十年的福報。佛講我白毫光中有一分的福報,供養後世的佛弟子,叫他們四事無缺,四事就是飲食、衣服、臥具、害病時的醫藥,叫他樣樣都不缺,使他們能夠成就道業。這是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的,我們能不信嗎?如果你相信,你就有成就了,你心清淨,心就安穩,心安理得,道理明白了你心安。不相信韋馱菩薩,不相信釋迦牟尼佛白毫之賜,想盡方法求信徒的供養,俗話所謂「和尚不作怪,居士不來拜」,這個話是罵人的。想盡花樣叫居士到這裡來拜,目的在哪裡?目的是來送供養的,求取名聞利養,這是種欺詐的行為,這是造無邊的罪業。這就是『不信多狐疑』,對佛法不能相信,諸位想想,是不是疑為大障?

  『愚癡不別道』,「愚」是沒有智慧,「癡」是不覺悟,他不能夠辨別因果之理,真假之道。『罪深更逮冥』,以這樣的造作、罪業,一天比一天深重,「罪深」,「逮冥」,冥是講他的前途一片黑暗。這首是說的愚癡自己招來的殃禍,我們要反省、要檢點,我們自己學佛,無論是在家出家,我們有沒有犯這個過錯?這個意思到底下我再跟諸位細說。

  我們看第二首,『蔽聖毀正覺』,蔽是掩蔽,意思就是障礙,就是阻礙。這是第二首,「蔽聖惡果」,意思是說阻礙佛陀正法之弘揚、修學。四眾弟子是指出家的男眾、女眾,比丘、比丘尼,在家的男眾、女眾,我們現在所謂是男居士、女居士,在佛法裡面稱之為優婆塞、優婆夷,應當時時檢點身心是否有此心、有此行?我們有沒有阻礙正法弘修的心?有沒有阻礙正法弘修的行為?要認真去檢點。不要說我沒有,靠不住,你要是一念懈怠就是阻止。譬如別人看經,「沒有關系,回來再看,我們去玩一會兒」,你把他帶去玩了,你就是阻礙人家修行。這個人課程安排好了,要講經說法,「沒有關系,有點事情,我們去辦辦別的事情,明天再講也可以」,這就是妨礙了弘揚。妨礙別人修行、弘法是障礙,還有妨礙自己,怎麼說妨礙自己?譬如說自己定的功課,我們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你們自己學佛有早晚功課,今天事情忙了,去忙別的,沒有關系我明天再補,這就是妨礙你自己修行。所以,這要認真的去檢點,我們自己有沒有這個心,有沒有這個行為。「無則聖」,確實沒有妨礙自己,也沒有妨礙別人,這是好的,「若有,立刻痛改」,趕快要改過來,「否則果報可畏」。阿難在此地說的,就是釋迦牟尼佛講的,因為他是當著釋迦牟尼佛面講的,釋迦牟尼佛認可的就等於是佛說的,佛沒有妄語,應當谛信,我們要真正的去相信。經裡面講的話句句真實,沒有一句話是欺騙我們的,也沒有一句話故意嚇唬我們的。你要是以這樣的心去猜測,那大錯特錯,結果吃虧的是自己。這是講「蔽聖毀正覺」,聖就是指聖教,正覺講的是修行。

  你障礙聖教的弘揚,就是障礙了教學,障礙了人的修行,果報是『死入大鐵城』。「大鐵城」是什麼?大家要曉得,大鐵城是地獄。『識神處其中』,當然下地獄不是你的肉身,我們中國人所謂的靈魂,你的靈魂到地獄去了,在佛法裡面講就叫識神,或者叫神識都可以,識就是阿賴耶識,你的阿賴耶識,就是所謂你的靈魂,已經到地獄去了。『頭上戴鐵輪』,這是講在地獄裡面所受的罪,這個罪報無量無邊,「頭上戴鐵輪」只不過是舉出一樣。鐵輪從頭進去,到腳出來,而且鐵輪都是火燒得紅紅的,諸位想,從頭頂進去,從腳底下出來,這種之苦難是無法形容的。這裡面還有一段意思,我要在此地告訴諸位。我們一定要了解,「幻身無常,須臾消滅」,這是覺悟,這是正覺,知道四大五蘊之身是無常的,不能久住的,所以「何必五欲是求」,何必去求財色名食睡?「六塵戀戀」,留戀一天到晚心裡念著色聲香味觸法,「造諸罪根,感受惡報」,經裡面跟我們講,你造的罪根你所感受的是惡報,所以「智者不為也」,一個有智慧的人決定不干這個事情。我們這個身住世,就是時間長的也不過百年,百年一彈指就過去了,何必造罪業,到地獄裡受這些苦報?不值得的,這個精神報應太苦了。

  在這個地方我們舉一樁事情跟諸位說明,雪廬李老師,台中的李炳南老居士,他在外面講經,人家請他講經,他連茶水的供養都不接受。他自己帶個小水瓶、帶個茶杯,他自己帶著去,人家請他講經,他連這個都自己帶去,不接受人家一點點供養。這是示現給我們看,「是示我等無所取也」,於五欲六塵一無所求。佛弟子離五欲六塵,不接受惠施,不接受布施,這樣以正法大道於人,方盡弘揚之事。目的是什麼?叫他曉得,學佛不必花錢,這樣才能夠接受,才能夠接引,學佛不需要花錢的,佛法不是買賣。所以佛法教學跟世間教學還不相同,世間教學要繳學費,佛法裡頭沒有,佛法完全是布施,是施捨的。財物,教給他可以用去孝敬他自己的父母,造福社會,如是正智正覺,那是上上善行也。

  我在早期講經也跟李老師一樣,不接受任何供養。我的生活很簡單,我在台中求學的十年,台北有幾位同修幫助我,他們有十五個人來支持我,一個人一個月供養我十塊錢,這個錢數字很少。十五個人一個月有一百五十塊錢,我的生活費用就夠了,這是什麼?不求人,以極其簡單的生活。李老師他在公家服務,他有薪水,除了過最清苦、簡單的生活之外,把他多余的全捐獻出來做弘法利生的事業,完全是施捨,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全都做到了。一個人修行、弘法都簡單。民國六十年我在台北有個法施會的組織,雖有這個組織,還好還是非常自在,因為我們並沒有處所。六十四年我們辦了一個小班培養學生,我們要租房子,我們要供給學生的吃住、供給學生的講義,這時候才收一些供養。隨著以後有圖書館、有住眾,這時候不能不接受供養了,可是所接受的供養完全用在弘法利生的事業上,而不是自己在享受。如果是自己享受那就錯了,那就違背了佛陀的教誡。

  晚近,像印光大師、虛雲老和尚都是我們的榜樣。信徒供養法師,其目的是想培福、是想種福田,法師不能不接受,不接受這個意思就是不與人種福,這是錯誤的。如果你接受,而接受裡面起了貪心、起了貢高我慢的心、起了名聞利養的心,那你是墮落了,你是被供養所誤,被供養所害了。那麼怎麼辦?接受過來之後立刻要轉供養,供養三寶、供養一切眾生,絕沒有貪瞋癡慢的念頭,這就正確了。今日之下,四眾弟子很難開悟、很難證果,原因在哪裡?佛在這個經上給我們說得太明白了,「積財喪道,厚財賤道」,前面我們讀過。把財看重,把道看輕,積財唯恐財富不多,沒有把道看在眼裡。你銀行有存款,你有什麼所有權狀,諸位想想你還能往生嗎?你不能往生;你還能得一心嗎?不能,因為你有牽掛。真正修道人要把這個大禍患放下,你有了這些禍患,這是你的大災難,這是你的致命傷,這是一切罪惡的根源。所以,你銀行不要有存款,你也不要有一張所有權狀,什麼都沒有,世間人所謂是四大皆空,我是講世間人,不是說佛法的,才有開悟、得道的指望,這是不可不知的。李老師是我們的榜樣,虛雲老和尚、印光大師、章嘉大師都是我們的好榜樣。

  第三首容易懂,就是地獄果報的苦況,接著前面一句所說的。『求死不得死』,這是五無間地獄,叫命無間。你在受刑罰的時候死了,地獄風一吹又活起來,活過來再受罪,所謂是一日一夜萬死萬生,求死不得,求生不能。『須臾已變形』,這是形無間,從人身變到地獄裡受罪的身相。『矛戟相毒刺』,這是講的時無間、苦無間。從入地獄必須到你罪受滿才能出來,所受的刑罰決定沒有間斷的,不會說斷一下叫你休息一下,沒有。而且地獄裡頭所有刑罰是一起要受的,不是分別一個一個受的,是同時受的,因為地獄裡面是化身,這種情形諸位念《地藏菩薩本願經》就曉得了。『軀體』,這個身體,『恆殘截』,恆是恆常,不完整,這句是講時無間。

  底下一段有五首,是說世間意的惡報。前面佛告訴我們,佛弟子可得為世間事,不可得為世間意,世間事可以做,樣樣事情都可以做,但是你要有世間意這個事情就麻煩了。前面雖然說過,還有些意思要在此地跟諸位補充說明,我們把第一首念一念:

  【奈何世如是。】

  這是阿難尊者感歎,『奈何』,世間怎麼會這個樣子?

  【背正信鬼神。解奏好卜問。祭祀傷不仁。】

  要緊的他提出了這幾句,我們跟諸位在此地做個補充說明。這是第一首講世間意的惡因。鬼神分屬四王天及餓鬼、畜生道、地獄道三道,天道裡頭只指四王天,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這個三道,皆不出六道,這是諸位要記住的,沒有超出六道。這些鬼神他們的智慧跟我們差不多,「智不正」,他們的能力很有限,而且見解還多錯誤,所以我們對待鬼神,只可以加以恭敬,不可以信仰。孔子他也說過「敬鬼神而遠之是也」,這是孔老夫子教給我們,與鬼神往來的態度應該如此。佛弟子當如周安士居士,在前面已經跟諸位介紹過,「發慈悲心而度化之」,無論你是出家弟子或是在家弟子,都要發這樣的心,學周安士居士,要度這些鬼神,因為他們的確很可憐。這是鬼神的情狀我們要了解。

  『解奏好卜問』,「解奏」無非是要他赦免,自己感覺到自己有罪過,求鬼神原諒我,赦免我的罪。不知道忏悔以往,不曉得修將來,這個於事無益,這是屬於迷信,於事無益。「佛門有言,罪若起時將心忏,心若亡時罪亦亡」,我想有很多同修都念過這兩句偈子。這個心就是造作一切罪惡之心,心造罪還是要心忏悔,造罪業的心沒有,罪也就沒有;換句話說,你只要有這個心,這個心如果就佛法來講就是心意識,就是心心所。你要有心心所,用心心所的話,心心所還當家、還用事,你這個罪不亡,這個罪存在,所謂是「因緣聚會時」,這個罪必定它有果報。必須要到所謂心境俱亡,這時候轉識成智,轉阿賴耶成大圓鏡智,心若亡時就是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這時候無始的罪業也消除了,這在佛法講是真實的忏悔。

  「卜問」,當然是希望趨吉避凶,卜問的意思就在此地。妄圖僥幸來免除你的一些罪過,免禍、非分得福,這些都是迷惑顛倒。如果禍能夠僥幸的免除,福能夠非分的得到,那就是無因無果了,沒有因果了,因果的定律就推翻了,哪有這種事?《左傳》,莊公三十二年有這麼一段記載說,「國之將興」,一個國家將要興盛起來,「明神降之」,有智慧、有德行的神明降之,「監其德也」,到這兒來監察,看看他的德行,這是國之將興有神。「將亡,神又降之,觀其惡也」,故有得神以興,也有得神亡了國。我們再把這一段念下來,「國將興,聽於民,將亡,聽於神,神,聰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往年,章嘉大師給我講滿清亡國的情形,他說在滿清將亡的時候,也就是慈禧太後執政的那些年當中。慈禧太後本身就迷信鬼神,所以那些王公大臣幾乎每天都在駕乩扶鸾,國家大事沒有一個人敢做主,誰來做主?扶鸾來做主。所以滿清政府亡,國家之亡,一切都聽命於神明,它亡國了。

  章嘉大師告訴我,扶鸾是迷信,決定不是佛菩薩、神仙降壇的。什麼人降壇?都是那些鬼怪假借佛菩薩、神仙的名義來降壇。就看看你這個人,你人有福,他就指點你,你也得一點福報,你這個人要倒楣了,他也指點你、幫助你趕快遭殃,可見得這些神不值得人的尊敬。換句話說,你運氣好,他巴結你,你要是倒楣的時候他欺負你,與世間這些小人有什麼差別?這是當年章嘉大師告訴我的,也是我提出這個問題請教他的。因為我小的時候看到人扶乩,我就請教大師,這個東西是不是真的,到底靈不靈?他老人家這樣告訴我,勉勵我要求正法,不能夠相信這些鬼神。

  底下一句講到祭祀,這是講到我們一般的風俗習慣,這個裡面問題也很多,造作的罪業也很深重,在這個地方我們也請大家好好的來看看。『祭祀傷不仁』,像我們本省拜拜要殺生,供養、呈獻也殺生,諸位想想,殺生拜拜祭祀,流他之血,害他之命,這個已經是惡因,造這樣殺生的惡因,焉有善果?哪裡還會有什麼好的果報?不但是你自己在造罪,接受供養的那些神也增罪業。我們在此地跟諸位講這個道理,諸位好好的想一想,我們在本經第一講給大家介紹安世高那個同學,他在宮亭湖做水神,所謂是龍王,接受人的血食,壽命終了自己曉得要墮地獄。他為什麼墮地獄?就是那些殺生祭祀供養他的增長他的罪業,這是我們應當要明了的。所以拜拜、供養、祭祀能夠用香花水果就很好,萬萬不可以殺生,殺生自己有罪,接受的人他也有罪。現在我們政府提倡改良風俗習慣,這是一樁好事,與佛法的教學是相應的。再看底下一首:

  【死墮十八處。經歷黑繩獄。八難為界首。得復人身難。】

  這是講地獄裡面所受的各種苦況,這就是世間意,前面這是講的世間意,世間意果報在十八層地獄。『十八處』就是十八層地獄,十八層地獄還不是根本地獄。『經歷黑繩獄』,「黑繩獄」是根本地獄的一種,是用黑繩量畫罪人的身體,然後再加之以刀鋸,一寸一寸的給你鋸,受這樣的刑罰。『八難為界首』,「八難」在前面跟諸位講過,三途、長壽天、北俱盧洲、盲聾瘖啞、世智辨聰、佛前佛後,這個是難,遭了難,他之所以會遭難,都是世間意所招得來的。『界首』,「界」有差別的意思,也有因的意思,也有種族的意思,佛經裡有好多種講法,就如同我們所講的十八界一樣。『得復人身難』,他墮落在惡道,地獄、餓鬼、畜生,再想得人身相當不容易,人身難得,佛法難聞,這個意思前面也跟諸位說過。

  【若時得為人。蠻狄無義理。癡駿無孔竅。跛躄瘂不語。蒙胧不達事。惡惡相牽拘。】

  這個六句是說他在惡道裡面罪受完了又得人身,得人身是什麼樣的情況?因為帶著惡道的習氣,所以在世間也是受罪之人。先把大意跟諸位介紹出來,我們從這裡看起,這是剛才講過的,獄受各苦,「黑繩是以黑繩量畫其身,按畫而加刀鋸之,界首有差別、因、種族等義,如十八界」。第三個小段是「轉人難逢」。「眾生八識田中的種子是善惡皆有」,六道裡面投生,投生的時候,哪一個種子力量強,強者先牽,他就先受報,這是一定的道理。我們想一想,吾人一日之中,試問問你有幾個念頭想到我作佛?有幾個念頭要度眾生?有幾個念頭想到富國利民?這些都算是善念;你有幾個念頭是是非?有幾念是貪瞋?這是講你惡念。我們一天到晚多少念頭,這些念頭,哪個念頭多,哪個念頭力量強,是佛的念頭強?善的念頭強?惡的念頭強?一口氣不來,往何處去還不明白嗎?佛念頭強,到佛國去了,作佛去了;善念強,到善道投生去了,善道投生;惡念強,到三惡道投生去了。習氣可畏、可怕,惡習可怕,善習可愛,不可不慎!這個道理一定要懂得。

  本經第三句,就是這一段第三句,經上『癡駿』這兩個字不好講,可能是這個經輾轉抄寫,這個字抄錯了,應當做「癡呆」,癡呆就好講得多了,癡駿要改成癡呆,諸位看清楚。癡是愚癡,呆就是呆呆的,有點白癡的意思,就是呆頭呆腦,這就好講;癡駿不好講,應當要做癡呆,諸位曉得就好。經文因為我們沒有依據不敢改,我們還是保持這個經文的樣子,但是我們在講解的時候跟大家指出來,這個字可能是個錯字,呆字就很好講,能講得通了。「愚癡是三毒之一,這是根本煩惱,癡者必迷,迷者必亂,亂則不喜善言善事」,好的言語、好的事情他都不喜歡,都不能夠入耳,此即是不明道理之人。「道理不明,無法勸他為善,彼等一舉一動,惟知自私,所以既受惡報,復造惡因,如繩鎖牽拘,不能解脫。」這樣的人非常之可憐,所以他雖然得人身,帶著有惡道的習氣,還是造業,造業將來還要墮惡道,這是相當可憐的事情。我們現在把經文消一消。

  『若時得為人』,惡道罪滿的時候又得到人身,八識田裡面人道的種子起現行。可是到人道怎麼樣?他因為帶著有惡道的習氣,他生在哪裡?生在『蠻狄』,「蠻狄」就是沒有開化的地方,或者說沒有正法的地方,生在邪知邪見的社會環境裡面。『無義理』,前面跟諸位講過,有理則安,無理則危,他生在這麼一個地方。如果以佛法來說,就是生在一個沒有佛法弘揚的處所,所以這個人顯得愚癡、癡呆、癡呆。『無孔竅』,這個意思就是說耳目不聰明,雖有眼睛,不能辨是非,雖有耳朵,不能聽善言,真假、善惡、是非、利害都不能夠辨別,怎麼講他也不懂,等於是「無孔竅」也,呆瓜一個。

  『跛躄啞不語』,一只腳殘廢了叫跛,兩只腳都殘廢了叫躄,啞是啞巴,這就是講的盲聾瘖啞,他得這樣的果報。『蒙胧』是糊塗,雖然是個人,一生糊裡糊塗,不通達事理。『惡惡相牽拘』,就是剛才我跟諸位說的意思。下面一段,這是說他要轉到畜生道,這個苦比人道裡頭更要淒慘。

  【展轉眾徒聚。禽獸六畜形。為人所屠割。剝皮視其喉。歸償宿怨對。以肉給還人。】

  這也是事實,不是說阿難尊者在此地說這些話嚇唬我們,勸我們為善,那你就錯了,你要是這樣會意就錯了,這不是事實。尊者所講的話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展轉眾徒聚』,展轉是時間之快,這個人報盡了,死了以後立刻到畜生道去投胎,去干什麼?去還債。《易經》裡面所說的,「人以類聚,物以群分」,氣味相投,所謂是善不近惡,惡不近善,六道輪回道理就是如此。所以這裡頭沒有人給你做主宰,沒有人給你做安排,是自自然然而去的。譬如學佛的人總喜歡跟學佛的人在一起,交的朋友都是學佛的,賭博的人總是喜歡跟賭博的人交朋友,念書人總是跟念書人交朋友,物以類聚。有天之德的一定跟天人做朋友,有佛菩薩德的一定跟佛菩薩做朋友,貪瞋癡習氣不斷的,那一定是三惡道交朋友去,自然就往那裡去了,所以說沒有人安排。

  『禽獸六畜形』,「禽獸」是泛指一切動物,到那裡去投胎。「六畜」是講家畜,這是《左傳》裡頭說的家畜,諸位在這裡看看,前面我已經講過了,在這裡念一念,這個字幕很清楚。「人以類聚,物以群分,氣味相投,即善不近惡,惡不近善,輪回之報如是,非別有主宰也」,希望大家記住。六畜,《左傳》裡面所說的是牛、馬、羊、犬、雞、豬,為人所畜養者,稱之為六畜,六畜就是家畜。你要是得這個身,總免不了『為人所屠割』,所以畜生在三途裡面稱之為血途,就是它死的時候都是要被殺害。

  『剝皮視其喉』,這是講人殺畜生時候的樣子,你看殺雞、殺豬,殺了以後看它的喉嚨,血有沒有流盡,有沒有殺死,這種現象我們常常見到。而這些畜生,『歸償宿怨對』,佛法裡面說「吃它半斤,還它八兩」,一點便宜都占不到,欠人錢的得還人錢,欠人命的要還人命。『以肉給還人』,這是又還錢又還命,又欠的錢又欠的命,這是一報還一報。可是報償這個事很難得到公平,不能夠恰到好處,往往報復是一次比一次重,因此冤冤相報永遠沒完了的時候,在前面跟諸位說過,非常之可怕。佛弟子是有智慧、有覺悟之人,萬萬不可以報復怨仇,這樣我們在一生當中才能夠求得解脫。報應之事有可思議、有不可思議,可思議的,多半講現世報、來世的報應,有的時候這個理、事我們能見得到,我們能夠想得通;不可思議的,這個理就深,往往不是我們能夠想得到,不是我們能夠見得到。我們看到好像是突然的,其實是遠劫,也可以說是多生多劫之前所結的業因,這個麻煩就很大。像這些,諸位要想真正研究、明了,你要讀大經大論,我們中國儒家的經論《二十五史》裡所記載的也很多,諸位只要留意細心的去觀察,一定有所悟處。

  下面一首,這是「總結三難」三樁難事。

  【無道墮惡道。求脫甚為難。】

  世間法的道,仁義禮智信、忠孝仁愛、信義和平,這是道,如果你不講了,這個道沒有了,佛法裡面,五戒是道,十善是道,四谛是道,六度是道,戒定慧三學是道,你要統統背棄了,這就是『無道』,「無道」你必定要墮惡道,惡道是指三惡道。墮到惡道裡面去之後,『求脫甚為難』,脫是脫離惡道,很難,沒有那麼簡單。地獄道,佛在經典裡面給我們說地獄的壽命,地獄的一晝夜是我們人間二千七百多年。諸位想想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號稱為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在這個世界上是文明古國,如果我們拿地獄的時間來計算,還不到兩天,地獄一天是二千七百多年,不到兩天,所以地獄可怕。餓鬼道的壽命也長,餓鬼道一天是我們人間一個月,章太炎做東岳大帝判官的時候,還見到過漢唐的鬼,諸位想想時間很長。畜生道愚癡,所以它轉身不容易,「求脫甚為難」。

  【人身既難得。】

  的確六道裡頭得人身難,人身是難得而易失,很容易失掉。人道的好處就是容易覺悟、容易解脫,聞佛法的機緣比其他五道都來的方便,都來的多。

  【佛經難得聞。】

  我們看看今天世界上四十多億人口,幾個人聞到佛經?幾個人能夠聞到真正的佛經,沒有曲解佛經?相當不容易。我們要想想自己,我們今天脫離了惡道,得人身,又聞到佛的正法,真正是開經偈裡所講的「百千萬劫難遭遇」,而我們今天遭遇到。如果我們不能夠珍惜這次難得的遭遇,不能夠好好的把握它,成就圓滿菩提,往生極樂世界,豈不是太可惜了,這是我們要真正覺悟的。後面這個五首是總結,結勸五首偈,第一首是贊佛,很好懂。

  【世尊為眾佑。】

  『世尊』是指釋迦牟尼佛,這是贊歎佛的,贊歎老師的。『眾』是指一切眾生,九法界一切有情眾生。『佑』是保佑之人,佛你是九法界一切眾生的保佑者。

  【三界皆蒙恩。】

  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些眾生都承蒙你的恩德。佛對我們有什麼恩德?底下所講的:

  【敷動甘露法。】

  『敷動』就是展開、弘揚的意思。『甘露法』是比喻佛所說的一切道理、所講的一切方法就如同甘露一樣,能夠活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能夠救一切眾生的苦難。

  【令人普奉行。】

  叫我們普遍都能夠依照這個理論、方法去做,這就是佛對我們的保佑,這就是佛對我們的恩德。所以這一首是贊佛。第二首是:

  【哀哉已得慧。愍念群萌故。開通示道徑。黠者即度苦。】

  這一首是說凡是奉行的人他證果了,他得度了。『哀哉』這兩個字是感歎,佛你已經得了智慧,你為了憐憫一切『群萌』,群萌是指一切眾生,憐憫一切眾生的緣故。因為這些眾生不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猶如在蒙蔽一樣,必須要為這些眾生開辟通達、指示明心見性、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的大道途徑,佛一定要這樣做。『黠者』是指聰明的人,有智慧的人,明理的人,一聽佛講,對!有道理,我們應當這樣做。那他就得度,為什麼?他能夠信受奉行,他就得度。

  【福人在向向。見谛學不生。自歸大護田。植種不死地。】

  這個『向向』在此地跟諸位說一下。前面結勸的五首偈裡頭,第一首「贊佛恩德」,第二首「奉行得果」,第三首是初勸,勸我們求果。「向向」,上面這個向是目的、是動向,我們學佛要有個目的,下面這個向是講方向,我們要向著哪個方向去努力、去精進,希望達到什麼樣的目標。『護田』,佛為無上的福田,「皈依信受,則得護佑」,諸位特別要著重「皈依」這兩個字,前頭都已經說過,在此地不要再多說。皈這個字是回頭的意思,以前我們這個心迷在五欲六塵裡面,現在從五欲六塵回過頭來,依佛所講的道理、依佛所講的那些方法來修學,這叫做皈依。所以皈依是要信佛所講的理論、方法,要接受佛所講的理論、方法,這就得佛護佑。

  我們看這首偈子,『福人』是有福的人,過去世有福,現在也有福,所以他在這個世間他有個目標,有個方向。有什麼目標、有什麼方向?他有正覺的目標,有正覺的方向。像我們道場,一般人都希望求生西方淨土,而是以西方極樂世界為他的目標,今天在這裡修學善根福德因緣。因為《彌陀經》裡面講的兩句話很重要,這部經裡面兩句話最重要,能夠把握這兩句經,你就有了向向。第一句,經上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那麼你就修善根福德因緣,第二句是「一心不亂,心不顛倒」,一心不亂,心不顛倒是目標、是動向,善根福德因緣是方向。我們能這樣修學,這一生就不會空過,我們的前途是光明的,就不是黑暗的。『見谛學不生』,谛是真理,自己見到真理,發願來學不生不滅。『自歸大護田』,歸是皈依,佛為無上福田。『種植不死地』,不死地就是不生不滅,不生不滅是我們確實可以做得到的,可以證得的,但是唯有佛法才能夠真正證得不生不滅,這一點希望諸位要曉得。下面一首是再勸種因:

  【恩大莫過佛。】

  佛對我們的恩德是生生世世,我們的父母、老師對我們的恩德是一生的,佛對我們的恩德是生生世世的。

  【世佑轉法輪。】

  『佑』是保佑,也就是幫助,他在世間以講學、教學來幫助我們,講學、教學就是『轉法輪』。法是理論與方法,輪是個比喻,就是他這種講學、教學是永遠不停止的,永遠不休息的,像輪一樣在那裡動,周而復始,無始無終,說明佛陀教學偉大的精神與毅力。

  【願使一切人。得服甘露漿。】

  這兩句是佛陀教學的目的,他無非是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明白這個道理,明白這個事實,人人都能離苦得樂,人人都能破迷開悟。『甘露』是比喻,比喻證得無上菩提涅盤的意思。末後一首這是總結,結勸,就是勸我們要發成佛的大願。

  【慧船到彼岸。】

  『彼岸』就是涅盤之彼岸,不生不滅,真正永生的彼岸。要用什麼方法?要用智慧之船,才能夠到達彼岸。這一句這是自度,自己成就了,成佛了。

  【法磬引大千。】

  佛門裡面的信號是引磬,就是指揮大眾的是引磬,它是取耳根最利。譬如講西洋樂隊他有個指揮,拿一個指揮棒,叫大家看這個指揮棒,是用眼根。但是我們中國的樂隊它不用眼根,沒有人指揮,它有個帶頭的。像佛門裡頭音樂的樂隊,敲引磬的人他發號施令,他指揮,所有樂器都要跟他,他是用音聲,用聽的。譬如我們中國的平劇,樂隊裡頭是用板鼓,敲邊鼓的那個是指揮的人,所有的樂器都要跟他。所以,中國這個指揮的人他是用樂器,大家都可以用聽的,不用看的,這是跟西方人不一樣。『法磬』就是佛法裡面的引磬,不是真正的引磬,這是說佛法理論與方法就等於是引磬,引導大千世界一切眾生,這也就是教學、說法,真正能夠覺悟一切眾生。就是「法磬引大千」這句是講度他,自度度他。

  【彼我無有二。】

  這是自他不二。

  【發願無上真。】

  這一句講成佛。

  這是第三段,「勸發成佛大願」,這四句裡,初句是自度,次句是度他,三句講自他不二,末句是講成佛。自他不二要講到「一真法界,性相一如」,性是本體,宇宙萬有的本體,相是宇宙一切現相,本體與現相是一,相乃性之相,性乃相之性,是一不是二。懂得這個道理,才曉得「自他無二,平等實際」,這就是《華嚴經》裡面講的一真法界。『發願無上真』,「無上真」是成佛,菩薩還不能用「無上」這兩個字,無上真就是經典裡面常說的「無上正等正覺」,梵語稱之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正覺是小乘人,聲聞、緣覺、權教菩薩都可以當之,菩薩稱為正等正覺,佛稱為無上正等正覺。阿難希望我們各個人都成佛。

  這二十八首偈頌到這裡統統講完了,後面這一小段是第七個大段,等於流通分,「大眾信解第七」,這是相當於後來翻經的三分,就是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這一段等於是流通分。裡面有三個小段,我們看此地。第一段是講「發無上心」,我們把這裡面幾個名詞跟大家介紹,我們再來念經文。第一個講「正真,正,謂諸清淨無漏法」,諸是講一切清淨,「漏」在佛學裡是個專有名詞,就是煩惱的代名詞。無漏就是沒有煩惱,沒有煩惱才叫清淨,斷一切煩惱就叫無漏,這是正。「真,謂真如法身」,正真也就是指的正信、正見、正行、正覺是也。第二個是「僧那大铠」,僧那是梵語,大铠是中國的話,這句就是披甲精進之意,僧那是精進,大铠是披甲。好像打仗的時候,在第一線的士兵都戴著有盔甲,在從前是盔甲,現在沖鋒陷陣是戰車,戰車擺在第一線,這時候裝甲部隊裝甲兵他可以勇猛的精進,不畏刀兵,取這個意思。「甘露之意」,甘露是比喻涅盤,涅盤是梵語,前面講過不生不滅,這是真正之樂。「甘露至味無與比者」,在此地是比喻涅盤真樂的意思。我們看第一段的文:

  【阿難頌如是已。】

  前面二十八首偈頌說完了,這個二十八首偈頌是阿難的心得報告,也是阿難勸勉我們大眾,要記住佛陀前面四番開示,依教奉行,所以這個意思非常的懇切。

  【諸會大眾。】

  就是與會的這些大眾們。

  【一時信解。】

  聽了阿難這個偈頌之後,相信了,對於佛所講的道理、阿難所勸勉的都相信,都能夠理解。

  【皆發無上正真之道。】

  都發菩提心。

  【僧那大铠甘露之意。】

  不但是發了大心,我們要學佛,希望成佛,而且還能夠精進不懈怠,求如來的大菩提、大涅盤,求真正的自在安樂。這是第一段。第二段是講「自度度他」,我們把這個經文念下去:

  【香薰三千。從是得度。開示道地。為作橋梁。】

  這幾句是第二段,講的是自度度他。『香薰三千』,這個香就是五分法身香,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之香。諸位請看這個地方,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這叫五分法身香。講到『道地』與『橋梁』,「必要指示一切眾生,皆得究竟正真菩提果地」,這是「道地」,菩提果地,「以般若智慧、光明為大眾做助緣,做智慧之橋梁」。不但自己得度,要叫一切眾生人人都得度,這才是一個佛弟子。所以說「香薰三千,從是得度」,這兩句是自己度了,成就五分法身。底下兩句,「開示道地,為作橋梁」,我們要發心度他,像諸佛菩薩一樣。最後這一段是「大眾受教」。

  【國王臣民。天龍鬼神。聞經歡喜。】

  諸位想想,當時在會有許多國家的這些國王、也有大臣、也有普通的老百姓,所以這個大會是非常之盛況。除了國王臣民之外,還有我們凡夫肉眼看不見的『天龍鬼神』,也在道場聽釋迦牟尼佛與阿難的教誡,『聞經歡喜』。

  【阿難所說。】

  「聞經歡喜」這句是講佛所講的,前面長行的四番開示,阿難所說的這就是二十八首偈頌。

  【且悲且恐。稽首佛足。及禮阿難。受教而去。】

  為什麼『且悲且恐』?悲的是有許多沉淪的眾生沒有機緣聞佛法,這是可悲的,且悲,「悲憫群眾沉淪」;恐的是「恐懼自己或犯」,不知不覺犯了過失。所以,聽了佛的開示、阿難的勸告是又悲哀又害怕。『稽首佛足』,這是禮謝,『及禮阿難』,因為這個經裡頭兩個人來教導我們,拜佛,先謝佛再謝阿難尊者。『受教而去』,「而去」是什麼?回家去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來修行。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jump》這個經到此地講圓滿了。下面我們跟諸位簡單的做一個總結。經跟諸位介紹完了,總結全經的大意可以說有四點。第一點是「生正信」,凡夫不見佛、不聞法,雖然種了遠因,現在的苦沒法子脫離。或者是聞了佛法,但是聞法未必是真的。像我們現前這個社會裡,有許多廟宇,甚至於有許多神壇,一般人都把它誤會作佛教。還有一些經典是經過鸾壇扶出來的注解,也以為是真經,這是大錯特錯。所以,你聞未必是真的,真的未必能夠正確的理解,解了未必能信,信了未必能行,行未必能不退,一層一層的淘汰,正信真正是難能可貴,正信之人真是鳳毛麟角。第二,「起正行」,行非常重要,一定要依佛的教誡、依戒定慧,依戒來修行,修正我們身口,依經論來修心,身口意三業清淨。第三,我們「要求正確的理解」,在這個地方我們先要講因,像阿難尊者勸告我們的,先要發菩提心,發心求無上道,這就是我們求正解的因地心。然後我們要求緣,緣一定要得明師良友,像世尊在本經第一段開示我們,真正佛弟子一定要得明師教誡。第四,我們一定要「利自利他」,就是要自行化他,阿難特別在偈頌裡頭勸導我們的。身心要善,我們愛好善事、尊敬善人,要有大慈悲心,普遍教化眾生,不疲不厭這樣的精神。

  末後,我們讀《華嚴經》裡面有這麼一段話,過去清涼國師澄觀他老人家在世的時候,為德宗皇帝講《行願品》,有這麼幾句話。「將契本性,非行莫階」,我們要想見性,見到真如本性,要想得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就是契真如本性,一定要修行。所以《華嚴經》是把行擺在第一,他是以普賢菩薩來表法,普賢稱之為大行普賢菩薩,「故說普賢無邊勝行」,殊勝的這種修行法。普賢菩薩殊勝的修行法都在「入法界品」裡面,或者諸位要看《四十華嚴》,就是《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這個四十卷完全是講普賢菩薩殊勝的修行法。「行起解絕」,行就是解,解就是行,解是理論,行是行為,整個佛法的理論完全融合在生活行為當中,理論變成我們實際的生活行為。「智證圓明,無礙融通,現前受用」,現前已經離苦得樂,得大自在,得到受用,何況將來?現前講的是花報,未來是果報,花報已經就得大自在,已經得融通、圓明了,那何況將來?

  在此地我謹以此祝福諸位,福慧增長,成佛度生。今天這部經功德圓滿,以後有機會,我們這個講席是長期性的,經論還有很多種,希望諸位有殊勝的因緣都能夠看到。如果看了以後有疑問的地方,歡迎大家告訴我,或者是寫信給我,我一定利用錄影講經的機會,想方法跟諸位解答。謝謝大家。

 

上一篇:宣化上人: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一章 出家證果
下一篇:蕅益大師:佛說四十二章經解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