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集解 第六卷 (哀歎品卷上)
釋地動 出空不空空等十五法門 合正法寶城譬 釋伊字釋槃 釋若離若不離無常想義 釋五十七煩惱義
哀歎品第三
案。慧朗述僧宗曰。從前品末放口光催供。訖珠譬。猶是請門明常。此為下根說也。有六段。第一放光催供。第二動地大眾哀歎。第三說五譬譏請佛也。第四佛勸問又奪其所得也。第五比丘歎昔教。第六說勝修也。敬遺記僧宗曰。哀歎品初。猶屬前品純陀騰大眾請。是第二請門明常也。從復次比丘若有疑惑以下。是開宗中。第三勸奪門明常也。有四別。第一奪果。第二奪因。第三舉寶珠譬。成昔果所以虛也。第四結會二教也。寶亮曰。大分此品有七段。第一說偈及長行。陳己之苦譏請佛也。第二佛即勸捨昔之所得修也。第三比丘還更請佛住世。教我修方也。第四佛復勸令但隨佛教。修三勝修。必獲常果也。第五比丘復請若佛果是常者。何不住世。示我勝修耶。第六更勸明今日滅度。為汝有偏執之病。汝但莫保昔日所行為實也。既三勸三請竟。眾人始懷一疑雲。理若果然者。佛初出生。何不早為我說。第七便會通古今也。道慧記曰。大分此品為四段。第一大眾哀歎。第二佛開涅槃宗。第三說勝修。第四會通也。又曰。分為九段。第一將欲涅槃。所以動地。第二大眾說偈及譬請佛。第三佛說兩偈。止其悲請。第四若有疑惑。開常無常之端。發於眾疑。勸其令問。即說三點涅槃也。第五比丘未能受故。所以還歎昔教為是也。第六佛為說勝三修法也。第七比丘更請佛住。佛以迦葉。當為依止。止其兩請也。第八還以珠譬。勸其令捨昔之所修。修今勝修也。第九會通昔日不得即說。今日得說之意也。後六段自相屬也。智秀曰。從此入長壽品。至童子迦葉問。正說之第二也。大意有六段。第一現動地。表佛必至。第二時眾說偈及五譬。請佛住世。第三佛舉諸法以勸問。第四說勝修以奪執也。第五說醫譬。會通古今。第六段重作六翻。舉法以勸也。法安曰。此品是開宗之第二段。有三別。第一譏請。從品初。訖伊字涅槃。第二執昔教請。從快說無常。訖三修也。第三舉今教為請。從如佛所說離四倒者。訖品也。三列之中各有兩翻。從始訖五譬。是請體。次從佛告比丘以下。答所請也。就第二請中。初從快說以下。執昔教以請也。我既不解。願住世為說也。次從佛贊比丘以下。詶己所請。雲但習今教。得離四倒也。就第三請中。初從離四倒者。訖隨佛入涅槃。謂若佛是常。常則不滅。雲何不住。教導我耶。次從我以正法付囑迦葉。以詶己請也。明駿案。此品大分為五段。第一大眾見地動。知是表滅。乃哀歎說五譬。以邀請佛也。第二佛說兩偈。止其哀歎也。第三舉法勸問。訖珠譬也。第四時諸比丘。聞說珠譬。始悟於理。是以發問。昔日何以不即說耶。第五佛以新舊醫譬。會通古今也。就初段中。有三章。第一經家敘地動事。第二大眾說偈自陳。第三以五譬譏請也。就第二段中。有兩章。第一寄言激切。謂莫如凡夫也。第二以偈說法。止其哀情也。就第三段中。有五翻。第一舉法勸問。第二比丘執昔所得。不解今旨。第三佛說勝修。奪己所執。第四比丘聞勝聞奪。此則已昔為非佛今為是也。以己未解。仍復致請。謂佛正應住世。教我令解勝修。乃以命要請也。第五佛以珠譬。曉其迷也。第四第五段。不復開也
純陀去已未久之頃(至)是故此地如是大動
案。僧亮曰。佛與純陀。說常住感應之義。備於上文。純陀既去之後。疑者應發。而未即問者。冀佛稽延也。故現必去之征催令問也。六種動義。備之華嚴經也。此中有兩意。前訖眾生心動。動中有聲。說大小之相也。從兜率天下。至如是大動。明必有大事也。學地有三種。無學地有三種。而五種已過。此第六也。法瑤曰。大士既去。無人扣發。是故動地。以表涅槃。速其勸請之端也。伊字涅槃。因斯而唱也。寶亮曰。此第七相也。此端來意。非為召眾。但時人見佛威光恬然。情意小惰。更現此相。以表必去也。此下訖老少二人譬。第一自陳己苦請。而譏佛也。有三意。第一說十一行偈半。正陳苦而請也。第二後兩行偈。明佛若在世。有除苦之益也。請竟佛默然故。第三更引事譏佛也。智秀曰。此第一段也。地中有此聲者。表兩義。一者令知今是大動。二者令知此動為涅槃相也。慧朗曰。前品末放口光。此品初動也。皆是欲為下根人。重說常故也。從放口光訖偈。六段中。第一現涅槃相也。有三章。此第一章
時諸天龍乾闼婆(至)如來見放捨猶如棄涕唾
案。僧亮曰。明佛去之苦也。智秀曰。此下訖五譬。第二段。自陳哀歎。以請佛也
譬如日初出光明甚晖炎(至)譬如須彌山
案。僧亮曰。佛若住世。有如是之益也
世尊譬如國王生育諸子(至)唯願久住不入涅槃
案。僧亮曰。上兩章。備陳去留之損益。申己苦以請佛。而不蒙慈顧。此下訖長行。以五譬過佛也。第一明無善始令終之美。第二明以有為為苦。無為為樂。畏有為故。佛非無為也。第三說無為樂。以子在獄。父不得樂為譬也。第四慈而不等。第五都無慈也。法瑤曰。此譬自言雖得正見。而般若未具。請佛住世。成我般若也。僧宗曰。四部不一譬諸子。明慧不耶。喻端正也。初教定慧。令我修學。生我慧命應追勝慧。教以深理。則慧命不斷。佛今既去。勝慧不續。非殺如何。寶亮曰。我未免四魔。而佛見捨。豈非以子付旃陀羅耶
世尊譬如有人善學諸論(至)則不復畏墮於地獄
案。法瑤曰。此譬謂佛具足。若應住世。為我說之。如其涅槃。於諸法畏而不說也。昙濟曰。如來如似畏有為也
世尊譬如有人初學作務(至)雲何如來得受安樂
案。法瑤曰。此譬明我未得解脫。請佛住世。教我令得也。昙濟曰。喻小乘初業也。囹圄者無明也。有人問者菩薩也。敬遺記僧宗曰。聲聞教修行。斷諸煩惱。為初作也。彼人以能勤故。得罪於囹圄。今明雖斷粗惑。而細者不傾。故為陰果之所籠樊也。有人問之受何罪者。天下有無事。傍人為復顧問。不能為益。若世尊果去。則同傍人泛爾無慈者也。又釋。以慈悲為官也。寶亮曰。謂佛不應負誓者。昔發四弘願。處生死度一切眾生。雲眾生病愈。我病乃除。今我幸是可度之數。而佛息化。豈不違誓耶。慧朗述僧宗曰。初學菩薩。懷大慈悲。誓為眾生。不捨生死。生死之應。必不可免。如官所收。若眾生得度。佛乃安樂。雲何今日。獨離苦惱耶。有人問者。余大菩薩。問始行也
世尊譬如醫王善解方藥(至)唯願久住莫般涅槃
案。法瑤曰。佛若不住。教我令得解脫者。則有秘吝。如彼醫也。昙濟曰。雖謂有慈。而心存勝負傷平等也
世尊譬如老少病苦之人(至)久住於世勿入涅槃
案。法瑤曰。此譬明己習學始。爾未成法身。請佛住世。咨問修學。法身可成。昙濟曰。若有慈者。則應救苦。今既捨苦。豈謂有慈也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至)遠離諸非法自慰受歡樂
案。僧亮曰。以慈愍故。是以現滅。備之前文。但凡夫愛緣悲重。不可理悟。今偏告比丘。以厲諸人也。寶亮曰。此下第二勸也。有三意。第一戒時眾。第二總因果中勸。第三勸捨昔日所得。修今伊字也。此即第一對比丘。戒凡夫也。諸佛法爾者。有感則應。感盡歸真也。樂不放逸者。教令持戒守心。正憶念者。其修定。下句修慧也。智秀曰。此下第三段。正舉諸法。述佛本意。勸令問也。有三別。第一將欲使問。先兩偈。止其亂心也。第二廣舉諸法勸問。第三更舉異緣勸問。此即第一。止其哀亂也
復次比丘若有疑惑(至)我當隨順為汝斷之
案。道生曰。佛雖為純陀。說不滅之義。而諸比丘。執昔教不已。今將釋之。以明今昔之教。則妙善同也。說一切皆者。本為眾生著三界之惑。以遣不空之病耳。言跡既漫。理應致疑。今許其疑問。微言得顯。引背歸宗也。僧亮曰。開宗有略有廣。此廣勸問也。諸比丘觀四非常。斷疑成道。聞佛常住。應於此果生疑。則應問而無問者。必以昔說是實。若以昔說為實終不悟今教也。是故稱名。發其疑端。昔說一切空。今言不空。是可疑也。僧宗曰。此開宗之中。第三也。前第一因施明常。第二純陀騰大眾請明常。今此第三勸奪門明常也。所以將奪而先勸問者。向以五譬譏佛。或言吝法。或謂慈偏。今勸其令問上開宗之旨。發今昔二教。顯二種不可請。既所未達。今應疑問也。生死虛假。終歸於空。涅槃圓極。湛然常存。為不空也。昔說無常。止於三界。今言無常。三界外也。昔以三無為為常。今明妙有以為常也。寶亮曰。此下第二舉因果。總勸問也。智秀曰。第二廣舉諸法。以勸問也
亦當為汝先說甘露然後乃當入於涅槃
案。道生曰。如必不疑不知問者。亦當自為汝說。終不使汝。遂墮疑惑也。僧亮曰。謂汝自有疑。而不能問。我當為說。然後涅槃。寶亮曰。總答前五譬譏請意。自出世以來。說苦無常。除余四倒。今說常樂具足入道。何致終始之譏耶。今昔所說。窮幽微之理。豈有畏法過耶。今入涅槃。廣為汝說甘露極理。令得常樂我淨之法。有何乖願耶。今欲令汝識常。與文殊等。豈謂慈偏耶。出世已來。教爾正路。今復示汝甘露妙道。豈曰無慈耶
諸比丘佛出世難人身難得(至)如求金沙優昙缽華
案。僧亮曰。所謂將欲奪之。必固與之。僧宗曰。向來勸問。從此下奪也。有四段。第一奪果。第二奪因。第三舉寶珠譬。明昔果所以是虛第四結會二教也。寶亮曰。此下第三偏勸捨昔所得果也。有四意。第一先歎比丘能離五難。並勸也。第二正奪果。第三奪昔所行因。第四勸修取今常果也。智秀曰。此下訖如世伊字。第三別更舉異緣勸問也。有三章。一舉比丘德。第二舉比丘失。第三舉佛真實教敕。以勸問
諸比丘離於八難得人身難(至)是故汝等不應放逸
案。僧亮曰。向與今奪也。昔偏執以為足。更不進求。豈非空過放逸人耶。僧宗曰。比丘既勤勤請住。佛不許住。而乃勸問。所舉之理。非其境界。絕咨啟之方。乃退保所得。息進向之路。承其此念。故有空過之責。舉昔苦行。以顯大慈之難負
汝等比丘雲何莊嚴(至)值遇寶城取虛偽物
案。僧亮曰。此譬廣上事也。城喻涅槃。僧宗曰。佛果排遣累。喻城之防非也。戒防身口外失。如牆也。定水為塹也。慧能決斷除惡。如俾倪也。保其所得。謂取虛偽物也。寶亮曰。第二奪果也。寶城無體。為眾寶所成。若一德不備。不得稱為大涅槃也。昔之所說。乃是涅槃因緣中說耳
汝諸比丘勿以下心(至)未為正法除諸結使
案。寶亮曰。此第三奪已昔日所因也。有四句。唯勸令忘懷兩修而德也。雖服袈裟者。此乃始學之初門非涉真之極路也
汝諸比丘今當真實(至)種種煩惱病之良藥
案。僧亮曰。真實事者。謂常理也。常理難解。既非散心怯弱所知。故須攝心也。唯有佛日能照。佛日沒已。汝等當為無明所覆。雲何能見耶。大地是眾生共報。佛法亦爾。本為眾生故求此。即眾生法已。僧宗曰。十力慧日沒者。謂時機難差也。草木為眾生用者。資益法藥。以除患也。既有法藥。所以時不可失也。寶亮曰。此第四勸修今因。取今果也。將欲勸修。先以一句誡敕竟。略出常住體相雲。如來法性。真實不倒也。昔日亦雲法性。而是斷滅之教。今日所明常果體。百非所不得。無有亦無無。謂一相無相。不斷不常。如此心緣。豈是顛倒耶。即生三法。為修因之方。謂精進攝心勇猛也
我今當令一切眾生(至)悉皆安住秘密藏中
案。僧亮曰。入者常住之理。昔為無常所覆。眾生不見。今得見故。名之為入也。僧宗曰。上略開常。未出常體。今既奪彼所得。宜顯其相也。秘密者。謂十地所不見。唯佛能了也。眾德蘊在圓果之中。義和藏也。寶亮曰。住者有三位。謂信見得也。何者。從外凡至九地。通名信住。第十地者。名為見住。唯佛乃居得住位也
我亦復當安住是中入於涅槃
案。僧亮曰。佛得常故。名為住也。為物涅槃佛不滅也。僧宗曰。向指大眾。今指如來。明同得不異耳。入者。謂丈六之跡。緣盡。反真。約應不現。故言入也
何等名為秘密之藏(至)名入涅槃如世伊字
案。道生曰。夫照極自然。居宗在上。上不可並。故橫必非矣。所除累。近則解脫。於下無不應。兼則色身是俱。非先後故。縱亦非也。三無離理故。別之尤非。是以湛然弗差。猶如伊字。既雲常矣。豈有今滅。今滅非實。色身則存也。一言蔽諸。伊字之喻也。僧亮曰。若並者。身能發智。智用滿故。三法俱常。智功既勝。故不並也。縱亦不成者。身智之滅。無優劣故也。面上三目者。般若居上。身及解脫。二無勝故。並列在下。此釋三德相緣。得常之所由也。若別者不相因也。身得智。不由智得滅。是則俱無也。具此三法。所以謂安住也。名入涅槃者。謂常法無滅。為物故滅也。法瑤曰。三法各異者。體異則有分。有分則無常。豈宜各異而合成涅槃耶。又雖雲一一非耳。然離此之外。亦更無也。僧宗曰。並不成者。明功用不同。縱不成者。明義無勝負也。別不成者。明無異體也。解脫亦非者。此總合前兩句。若言解脫功用即法身功用者非也。三法各異者。合第三若別句也。言解脫亦非有。唯主滅累一義。不收圓德。文句隱略。得意者。應雲解脫。非涅槃所成圓體已。何者。以三德成秘密藏。此收佛地功德斯盡。向者三德。各收一義。是為捉別。雲何收盡。故言非涅槃也。寶亮曰。並者。以一時俱有。以為譬也。何者。昔以事斷無為為涅槃。而此無為。與身智並故。非今日伊字也。縱者。以前後為目。亦譬昔日無余涅槃也。謂先有身。次有智。後有滅。故言非也。如三目者。上以二句非昔。此句正是於今。謂萬德之上。總明涅槃也。三點若別者。謂三德之上。一一偏取。亦不得也。下句雲。法身亦非等也。三法各異亦非者。謂各有別體也
爾時諸比丘聞佛世尊(至)於諸想中最為第一
案。道生曰。既聞涅槃如世伊字。始悟昔說無常之旨。止於三界。而遠表於常也。僧亮曰。受解請也。聞今伊字之譬。解佛昔說一切無常。是方便也。而此方便。能斷三界實結。何快如之。法瑤曰。佛說伊字涅槃之常。是則已說非涅槃者無常也。又自因今解悟昔說無常旨在非佛。乃所以表佛是常。可謂快說也。僧宗曰。向釋三義。旨趣幽深。求之於心。冥然分外。交聞唱滅。捨應歸本。長與物隔。故愁憂也。快說無常者。伊字之說。非情所解。前塗難涉。退保先教。何以示耶。如來昔教。令我修學無常等觀。離三界惑。依教修行。果得出苦。所以不難。今日教者。今雖言常。而我未得。我既未得。事在如來。交見滅度。雖有常言。不睹其事。如其不住。則昔說可憑。是以歎也。象跡為上者。上句歎教。此句歎從教生解也。寶亮曰。從此以下。請中第二文也。若為凡請。大旨有二。第一者。佛說二十五有。作五門觀。而佛故是常。得知金剛以還是生死。而後心是常也。我是可教人。佛應住世也。第二佛雖為我說伊字涅槃。不知雲何而得也。就此第二請中。有三段。第一明我是可教之人。略有所解。故先以二譬。歎今苦空無常五門除惑。勝於昔日也。第二從帝王。訖醉人譬。正請辭也。第三從歎芭蕉已下。執昔教。以要佛若不住世。我當尋昔所習。通於佛上。修苦無常也。快者。快上純陀品中五門觀也。純陀品中。說常無常。今但歎無常之理。昔來所觀常理。本所未達。且留此理。以為請辭。謂我未解。應住世教我也。我若已解今日常旨。用請何為也。智秀曰。此下第四段奪執也。有四別。第一正執。第二奪執。第三請住。第四佛答。從此訖而有諸見其無是處。第一快昔教。擬為反請也。明駿曰。此下訖無我想勸問中。第二翻上舉勝法勸問。既非己所解。乃還執昔教也。有三階。第一勸昔無常教。於我已解。第二舉帝王等譬。明所未解者。在乎今教。而佛不住。教我令解耶。第三舉歎無我等教也
若有精勤修集之者(至)無明憍慢及無常想
案。僧亮曰。舉三界實結。顯無常教之力能也。不說嗔者。以易斷故也。法瑤曰。若能勤修無常想者。則不離三界惑及佛上無常想倒。快說之義。其在此也。僧宗曰。想有二種。若習觀觀空前方便者。不能除結。今取空觀。協解無常。即是空慧。作想名說也。若不爾者。還取空前方便伏結。由伏後斷。故通言斷也。及無常想者。斷見無常耳。寶亮曰。此是思惟門中。最後所斷者。故偏舉。非不先斷粗也。及無常想者。兼除佛上倒也
世尊如來若離無常想者(至)無明憍慢及無常想
案。道生曰。上雲修無常。能除無常想。想是慧名。似若鉾楯。宜更明之也。若離者。謂不修無常想。則無般若。般若既無。則無解脫。今日豈得入涅槃乎。若不離者。取昔說相。為無常想。則是顛倒。豈得言與慢等俱離耶。僧亮曰。請也。得理觀者。境智不相離。如來若常。則離無常想。若離無常想。為物則不應涅槃。上既有為眾生之言。因之得有請也。若不離者。若佛不住理數。自滅無常之觀。竟不離佛。伊字之譬。更增惑倒也。法瑤曰。向美快說無常想。能除三界常見等惑。及佛上無常想倒。今次歎此想亦能得常也。何以然耶。如來本若不修無常想者。則不知無常在於非佛。常在於佛。雲何得修不濫之無常。入伊字涅槃耶。此論今日所解。不談昔日也。若不離者。此言昔解也。若果修昔無常想者。此無常想。濫該於佛。非唯不識於常。亦未深識無常。豈得能除三界之惑。及佛上無常想倒耶。諸比丘說此得失二句。自陳已解悟無常之旨。成向所言快說之意也。僧宗曰。比丘意言。我未造極。事須滅身然後免苦。今高推如來。不同我者。既曰常住。豈待滅身。方稱涅槃耶。若不離者。懸取佛意。若言我亦不離者。即猥與我同。則不應言修無常想為非也。寶亮曰。請辭也。捉前品中。常樂二偈。已離無常句。若尋此語。佛便是離無常想也。不應入涅槃者。此應身乃是法身。之未自在無為。若果不自在。雲何言我是常住。若不離者。佛今果入涅槃。便是未離無常想。那得言我已離無常也。智藏曰。離者。滅之異稱。想者。空慧之別名。佛向雲欲入三點涅槃。若滅空慧。則無般若。豈有三點涅槃可入耶。若不離者。取佛意。若言不滅此慧者。雲何昔言滅無常想。是則空慧不得不滅。三點安在也
世尊譬如農夫於秋月時(至)於諸想中無常為最
案。昙濟曰。此因譏而致請也。佛若果入涅槃。故知無常想勝也
世尊譬如帝王知命將終(至)便欲放捨入於涅槃
案。僧亮曰。帝王之慈。慈及一國。尚行恩赦。佛慈一切。而不見矜耶。法瑤曰。雖說昔非今是。然未為心用。猶為無明所縛。未得解脫。須佛見教也。寶亮曰。此第二章。請辭也
世尊譬如有人為鬼所持(至)解脫等法如世伊字
案。僧亮曰。世醫慈淺。尚不捨病人。況出世良醫。而不救我等。法瑤曰。上譬明未得解脫。此譬明未得般若也。僧宗曰。聲聞雖斷粗結。而細者猶在。佛為良咒師。前譬明果患。此譬明因患也
世尊譬如香象為人所縛(至)便欲放捨入於涅槃
案。道生曰。菩薩如香象。聲聞則未然。雲何可捨耶。僧亮曰。為佛作過也。謂如來慈等。不得獨為聲聞現身。亦復余方化菩薩也。若爾者。慈本濟急。我既不能自解。故苦重為急。菩薩能解。故苦輕非急也。五十七者。依上結名愛慢無明。橫通五行。為十五也。豎通三界。合為四十五也。無常是見。四谛亦通三界。四谛十二。合五十七也。法瑤曰。此譬明未如大法身自在也。僧宗曰。羅漢斷煩惱盡。不無習氣相承。故言有五十七在耳。又釋。不以斷見觀照智。約三界四谛為十二也。智為細惑所闇。即是無明。亦稱煩惱也。寶亮曰。於佛上起三倒。無常苦無我。此三煩惱。顯見無作四谛來治也。一谛下有三為十二。並為四十五也。四倒不取空者。空即無我。更無別義。不淨本非理觀。故不取也
世尊如人病瘧值遇良醫(至)便欲放捨入於涅槃
案。道生曰。縱依昔教得解。而於余教未了也。僧亮曰。更為佛作過也。若慈必救重。應捨聖從凡者。凡夫計常。故佛應現滅。若爾我有半病。故以瘧為譬。佛應救之也。法瑤曰。此譬明無常涅槃也。雖免分段。而變易猶在。為半日病也。寶亮曰。瘧是寒熱之病。明我等九十八使。都未除也。智秀曰。佛除我粗煩惱。即日不發。而細者。根本猶在未去。如瘧之未發也
世尊譬如醉人不自覺知(至)便欲放捨入於涅槃
案。道生曰。半解尚應更教。況全未了耶。僧亮曰。謂聲聞之病。全同凡夫。非半日病也。何者。若了三界無常。於佛不應起無常想。說言佛是無常。則不了因緣。具三界常見。理與凡夫同也。法瑤曰。此譬明上所以未得四義者。良由凡夫時。醉醉五欲。情重根鈍。是以今日仿佛有解。然猶未醒。雲何捨棄。僧宗曰。上四譬為聖人作譬。此通為凡聖也。智勇曰。此譬與上瘧譬。事異而意同。同以惑未盡為喻也
世尊譬如有人歎芭蕉樹(至)而有諸見亦無是處
案。道生曰。昔亦佛說。今亦佛說。昔解既非。今何必是。是故還執昔解。乃取判於佛也。僧亮曰。謂如來是常。推理而言。理應自在。而我今日。請不得住。便是不得自在。是即昔說無我是實。今說自在應虛也。如佛所說者。今昔皆是佛說。今說何必全是。故引昔取判也。法瑤曰。從快說以來。比丘雖自說解。猶未自審。今欲取定於佛。故先呈昔解。歎無我想為真也。佛若非之。則今解是也。如其不非。今解何必是耶。芭蕉譬明解無我也。漿澤譬真言其身。理自無我。不假言其心解。七葉華。美修無我得入涅槃也。寶亮曰。此第三章。欲還修昔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