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達真堪布:入行論講記38[正知正念]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子一、精勤修學學處

  為自或為他,何時修何行,

  佛說諸學處,皆當勤修習。

  我們無論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眾生,不管在何時何地,一切所作所為必須要按照佛陀所說的學處精進學修,都應該不離佛的教言,不違背佛所講的這些學處。為什麼呢?因為佛所講的學處和教言是解脫成佛的唯一方法。我們無論是自己解脫、成佛,還是幫助眾生解脫、成佛,都要按照佛的教言去做,不能違背佛所說的這些學處。

  我們為什麼皈依佛,而不皈依世間的天神呢?因為雖然這些神仙有神通、神變,但是也解決不了煩惱,擺脫不了痛苦,更無法讓自己的福德和智慧達到圓滿,無法成就佛果。所以我們唯一皈依佛,而不能皈依其他的神仙、邪門外道。

  我們要想解脫、成佛,首先要明白什麼叫解脫、成佛。也許很多人覺得解脫、成佛只是宗教的一種說法,是佛法裡講的一種術語而已,和自己的生活、人生沒有什麼關系。其實,佛法講的就是我們的生活,就是我們的人生。

  什麼叫解脫?就是永遠地解脫煩惱和痛苦,而不是暫時沒有煩惱和痛苦,這樣的境界和果位叫解脫。我們上學讀書、成家立業、辛苦工作等都是為了擺脫煩惱和痛苦。但是,我們現在所想和所做的都是背道而馳的,不但擺脫不了煩惱和痛苦,甚至又增加了煩惱和痛苦。很多人都想自己辦企業或者有自己的事業。其實,人有這樣的追求和夢想是對的,但若是缺乏智慧,當你真正有了自己的事業時,你內心的煩惱和痛苦會更大。那麼,我們是不是不能成家立業了?是不是不能上學、工作了?不是,而是說我們必須具有智慧,這樣無論是上學,還是工作,都是快樂的。成家立業也是一樣,你可以成家,可以有自己的事業,若是你具有智慧,成家也快樂,有自己的事業也快樂,怎麼都是快樂的;若是你不懂佛法,沒有智慧,你內心的煩惱和痛苦會更大。

  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什麼?就是為了擺脫煩惱和痛苦,而我們的所作所為都是背道而馳,給我們帶來的只有煩惱和痛苦。大家看看,自己是不是這樣的?所以,我們皈依佛以後,要按佛的教言和要求去做。比如,佛教我們為人處事時不能有自私自利,心量要完全打開,這樣去做就沒有煩惱和痛苦了。

  我們都想解脫,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解脫。解脫不只是在宗教裡講,也不只是佛教裡講的一種術語,講的就是我們的生活。而解脫的方法唯有佛才有,所以我們一定要按佛的要求去做。

  佛一共轉了三次法輪,講的都是擺脫煩惱和痛苦的方法。佛就是引導你,開啟你的智慧,讓你明白真理。我們皈依佛以後,就要按照佛的要求和教言去做,這樣我們可以開啟智慧。只要有智慧,就沒有煩惱和痛苦了。

  為什麼不能皈依世間的這些神仙等?因為通過神通、神變解決不了煩惱和痛苦。解決煩惱和痛苦的唯一方法就是智慧。“佛”就是智慧。所謂“修行”,就是要修智慧;所謂“成佛“,就是要成為具有智慧的人。內心的智慧圓滿了,這叫成佛。我們的身體狀況不用改變,當我們內心的智慧圓滿了,我們就成佛了。

  人為什麼總是煩惱和痛苦呢?就是因為缺乏智慧。若是有智慧,有錢、沒錢都一樣,有家、沒家都一樣,怎樣都是開心、快樂的。若是沒有佛法和智慧,無論怎樣都是痛苦。有錢痛苦,沒錢也痛苦;有家也痛苦,沒家更痛苦,因為感覺很孤獨。人都是這樣的。

  我們還會為自己的痛苦找很多的理由和原因,其實這些都不是真正的理由和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們缺乏智慧。所以,我們一定要具有智慧,所作所為都不應該離開智慧。如果你離開了智慧,給你帶來的就是煩惱和痛苦;如果你不離開智慧,給你帶來的都是快樂和幸福。

  因此,我們不論在何時何地,都不要離開佛的教言,不要離開智慧,包括我們的行住坐臥,以及一切的一切。

  我們在安坐、行走、吃飯或喝水、睡覺的時候應該怎樣想、怎樣做,這些內容在前面已經講過了。若是我們按照佛的教言去做,就沒有離開正知正見,沒有離開智慧,這樣你的內心就不會有煩惱,一定是快樂的。之所以說我們的所作所為不能離開佛的教言,就是這個原因。一旦你離開了佛的教言,結果就是煩惱和痛苦,這是很確定的。

  我們現在始終脫離不了煩惱和痛苦。目前我們所感受和覺察到的還只是一些粗大的痛苦和煩惱,而對那些細微的煩惱和痛苦根本覺察不到!無始劫以來,我們在六道中輪回,已經遭受了無窮無盡的痛苦,現在已經麻木了!就如同燒熱地獄的眾生,他們在感受痛苦時,當被獄卒們拿著熾熱的鐵錘擊打頭部而昏迷過去時,這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幸福、最輕松、最快樂的時刻了!因為他們平時所遭受的痛苦太嚴重了,所以當被擊昏而感覺不到這些苦時,就是最快樂、最幸福的時刻了。同樣,現在我們稍微有一點點福報和快樂的時候,就覺得自己很有福報,覺得自己很快樂,其實這並不是真正的福報和快樂。

  你看,現在有些人經常說:“我沒有什麼事啊,我很快樂啊!”有些人還洋洋自得地覺得:“我太有福報了!我不用照顧家人,家人照顧我;我不用照顧老公,都是老公來照顧我!”因為你把這些當作了“幸福”嘛,所以覺得自己很有福報似的;當家裡不缺吃,不缺穿,稍微有一點點受用時,就覺得自己很有福報似的。實際上,這些不是福報,不是真正的快樂!所有的這一切都離不開行苦、苦苦、變苦三大根本苦,這本身就是一種痛苦,但是我們覺察不到,把這些都當成快樂,當成福報了。

  我們這些凡夫就是把假當成真,把苦當成樂。其實,世間的福報不是福報。以我們擁有的世間的財富、權力、神通神變等為例,若是有智慧的攝持,這些福報都會變成無漏的福報,這才是真正的福報;若是你沒有智慧的攝持,這些智慧都是有漏的,都屬於世間的,都是無常的,不離痛苦的本性,所以都不是真正的福報。

  眾生能認識苦、覺察苦,這是很難的。如果你真正能認識到苦、覺察到苦,這叫開悟,這樣就能見性。佛第一轉法輪的時候,首先講的就是苦谛,也就是告訴大家要認識苦,要了知苦。既然世間都是痛苦的,怎麼還要了知苦啊?雖然世間不離痛苦的本性,但是大家都沒有認識到。我們到現在還沒有生起出離心,到現在還沒有真正下決心解脫,就是因為還沒有認識到真正的苦,還沒有覺察到真正的苦。若是你真正認識到了苦、覺察到了苦,你一定會求解脫的,一定會有出離心的。

  我們學佛修行,認識苦是最基本的,這是剛開始所要修持的。彌勒菩薩講:五趣之中無安樂,不淨室中無妙香。“五趣”就是指六道。“不淨室”指的是公共廁所。你在公共廁所裡找最干淨的地方聞一下,根本聞不到香味。以這個比喻來說明六道裡也沒有一處安樂,包括天界。很多人想知道家人去世後的去處,若有人說“沒有事,挺好的,升天了啊!”就覺得太好了。其實,升天有什麼好的?也離不開痛苦的本性。在人世間,很多人都很羨慕明星、崇拜明星,甚至自己還想當明星。其實,明星也離不開煩惱和痛苦,他們的內心更煩惱,人生更不自由。天界、人間等六道都不離痛苦的本性,一處也沒有安樂,大家要明白這個道理。

  我們現在要擺脫煩惱、痛苦,了脫生死,了脫輪回,怎麼辦?這裡指的是一般的生死,都是由業力牽引的,生與死都不離輪回,生是一個生命的開始,死也是一個生命的開始,死亡並不是如燈滅,而是要重新投生,所以都是輪回。其實,生死是一體的,生既是一個新生命的開始,也是一個舊生命的結束;死既是舊生命的結束,也是一個新生命的開始。

  前幾天有人問雞和蛋的關系:“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既不能說先有雞,也不能說先有蛋。輪回就是如此,無始無終。如同先有蛋,還是先有雞,這是說不清楚的,已經遠離了言思,是已經超越的,這叫勝義谛。

  一般而言,死是生命的結束,生是生命的開始,這樣講也可以,但這是一個很粗大的現象。若是再進一步細致的講,生也就是死,死也就是生,二者是一體的。你抉擇到最後,那就是一剎那當中生滅,若是有過程,根本是不成立的。那麼,生死怎麼能是一體的呢?那是生,還是死呢?這是矛盾的吧?在我們的言思裡,這似乎是矛盾的;但是在諸法的實相當中,無論是空性,還是緣起,都是不矛盾的。

  這些都是超越我們的言思的,所以不要過度地去思維和計較,否則容易生起煩惱。若是過度分析、計較和分別,就會生起煩惱,生起分別念。我們的語言和思想的范疇都是有分別的。其實,我們若是再仔細研究、仔細分析的時候,就說不清楚了,這個時候已經超越了,不能再分別。若是你繼續去分別、執著,就是錯誤的。

  對有些事,我們可以通過語言、思想進行說明、分析;但是有些事是超越的,是不可思、不可議、不可言、不可喻的。比如,我們通過邏輯、推理抉擇勝義谛,最後只能抉擇到相似的,不是真正的。因為真正的實相已經遠離了言思,沒法說,沒法想。凡是屬於言思的范疇,都是世俗谛,不是勝義谛。勝義谛是超越的,是遠離言思的。所以我們現在只研究佛理,只明白這些道理是不行的,一定要實修實證。

  勝義谛是要通過戒律和禅定來證得的。首先要受戒,相續保持清淨。此外,還要有禅定,心不散亂。通過定才能產生慧,才能真正領會勝義谛,才能真正證悟勝義谛。這時,如同啞巴吃糖塊一樣,他知道糖塊的味道,但是說不出來。

  我們通過修行,通過定學的功德,最後才能產生慧學的功德。現在很多人都覺得自己的心定不下來,沒法安住。若是自己守戒守得不好,三門不清淨,這個心能定下來,能靜下來嗎?不可能的。只有相續清淨了,你這個心才能定下來;心定下來了,才能產生智慧。當你真正領悟、證得勝義谛時,就如同啞巴吃糖塊,雖然說不清楚,但是自己心裡很清楚。現在有的人問:“我是不是已經開悟了?是不是已經見性了?”你若開悟、見性了,還用問嗎?這是你自己內心的覺受,像啞巴吃糖塊一樣,這是自己最清楚明了的,還用問我嗎?你現在還要問,就說明你還是沒有開悟,還是沒有見性,還要繼續努力。

  很多都是超越的,所以大家不要自作聰明,覺得自己很懂邏輯,推理的能力很強,只通過自己的邏輯去做推理,遇到不明白或者想不通的,就開始懷疑了。不能這樣!佛說,依智不依識,真正想通達無礙,就要靠智慧,不能靠知識。知識是分別的,智慧是不分別的、平等的。靠智慧才能真正通達諸法的實相,否則是不可能的。

  六道輪回裡只有痛苦,沒有安樂。什麼是六道輪回?就是由業力的牽引,在六道裡不自由地流轉,這叫六道輪回,這是痛苦的。

  還有一種情況,雖然身處人間或地獄等六道裡,但是他沒有業力的牽引,他不是不自由的輪轉,這是不是六道輪回?不是。他是不是也有痛苦?沒有。這就如同《普賢行願品》裡所講的“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日月在空中運行,但是它不會住在空中;蓮花雖然是從水裡長出來的,但是它不沾水。蓮花出淤泥而不染。這些佛菩薩、大成就者們為什麼在六道裡呢?所謂“佛法不離世間”,盡管他們都在六道裡,但是他們不屬於六道輪回,因為沒有業力的牽引。他們是怎麼來的?是以悲心和願力而來的。這個悲心是自己發的,這個願是自己發的,所以他們是自由而來。

  大家總說:“我要自由,不自由是苦。”不自由的確是痛苦的,而六道輪回就是不自由的。若是擺脫了輪回,擺脫了煩惱,擺脫了業力,你就自由了。你在六道中輪回,有業力的牽引,有煩惱在控制,還能自由嗎?不可能的。煩惱在控制你,當貪心一上來,你沒有自由了;當嗔恨心一上來,你沒有自由了;當嫉妒心一上來,你沒有自由了;當傲慢心一上來,你沒有自由了。此外,還要受到業力的牽引。“我要找一個好伴侶,我要找一個好工作,結婚了以後我要幸福,我為了幸福要生個孩子。”自己想得都很美,但是結果往往都是相反的,這些都成為痛苦的因,越來越不自由,越來越不幸福,這就是業力的牽引。

  佛菩薩再來時也是自由而來的,看看自己的所化眾生在哪裡,應該靠什麼樣的父母在人間投生,都是有選擇的,人家是這樣選擇來的。他們也是有任務的,完成任務以後,想走就可以走。他們來去都是自由的。

  而我們這些凡夫,來去是不自由的。以後有機會的話,可以給大家講講中陰界的內容。我們投生的時候,都是由業力的牽引,是不自由的。根本不知道自己投生了,那時顯現的就是自己現在所喜歡的景象。你投胎的時候,若你喜歡花園,在你面前就會顯現一座美麗的花園,“我要到那個花園看看。”然後就投胎了;若你喜歡超市,這個時候可能顯現的就是一座超市,自己要進去看看,然後就糊裡糊塗地投胎了。你當時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投胎了。

  若投生為人,長大以後,都想上一個好大學,找一個好工作,但是結果往往是相反的,考不上大學,找不到工作,都是痛苦。成家立業的時候也是如此,“我要成家!我要找個什麼樣的人。”心裡想得很美,但結果往往又是相反的,根本找不到這樣的人,沒辦法,只能湊合。生孩子的時候也是如此。“我要生一個特別聽話、特別聰明的寶貝。”把孩子生下來以後才發現哪有那麼好啊?尤其是現在,盡管只有一個孩子,但是壓力特別大,負擔特別大。為什麼?這都是業力,逃避不了的。以前每家孩子多,好幾個人來討債,而現在是集中在一個人身上來討債了,那肯定是受罪的,所以你自己心裡要有數,生孩子之後肯定要受很多罪,肯定要付出很多。但是也沒有事,我們都是大乘行者,勇敢一點兒,這都是該還的債,該了的緣。

  六道裡只有痛苦,沒有安樂,都是不自由的,都是受業力的牽引。我們現在若是要擺脫煩惱、擺脫痛苦,就要按佛的要求去做,自己要具有智慧。所以,不能離開佛的教言,不能違背佛所講的學處。為什麼要按照佛的教言?為什麼不能違背佛講的這些學處?這不是在要求或指示你什麼,而是因為這是擺脫煩惱和痛苦的唯一方法。真的,如果你按佛的教言去做了,你的內心就有智慧了,無論何時何地,你都不會煩惱,不會痛苦。若是你不按佛的教言去做,你的內心就沒有智慧,無論何時何地,做任何事情,都擺脫不了煩惱和痛苦。

  子二、修學多種知識:

  佛子不需學,畢竟皆無有,

  善學若如是,福德焉不至?

  “佛子不需學,畢竟皆無有”:作為一個大乘佛子,若是有條件,有能力,要學修世出世間的一切學處,比如大五明、小五明這十明。大五明包括工巧明、醫方明、聲明、因明、內明;小五明包括修辭學、辭藻學、韻律學、戲劇學、星象學。

  大家應該盡心盡力地學修世出世間的一切學處。比如佛法,有些人信佛、學佛很多年了,但是卻不通佛理。你要學習四續五論,精通顯密經續。顯宗是“經”,密宗稱“續”。“四續”是指事續、行續、瑜伽續、無上瑜伽續;“五論”指戒律、般若、因明、俱捨和中觀。我們去年開始講五部大論,中觀的論著中講了《定解寶燈論》、《中觀根本慧論》,其他的還沒有講。戒律也講了一點,最近在講《三戒論》。

  你精通了顯宗、密宗的教理,才有分辨和取捨的能力。自己要能分辨出是小乘裡講的,還是大乘裡講的,是顯宗裡講的,還是密宗裡講的。比如,現在受持了別解脫戒,這是小乘裡講的戒律;又受持了菩薩戒,這是大乘顯宗裡講的戒律;又受持了密乘戒,這是大乘密宗裡講的戒律。你應該了知如何取捨這些戒律,有些情況下以別解脫戒為主,有些情況下以密乘戒為主,有些情況下要鑒別。如果你什麼都不精通,怎麼分辨、取捨啊?你們都有一定的文化,有一定的能力,應該多學點兒。

  你只有精通顯密佛理,才能生起堅定的信心,這是不會動搖、變化的。即使今天釋迦牟尼佛親自降臨,說自己以前講的因果、輪回,空性、緣起等都是假的,你也不會相信。因為這些都是真理,都是事實,都是實相啊,只能這樣講。即使釋迦牟尼佛自己說這些是假的,我也只會想“佛陀之所以這樣說,肯定是有密意的。”你只有精通了顯密一切佛理,才會生起真正的堅定不疑的信心。無論社會、人類變成什麼樣,哪怕是天塌地陷,自己內心的信心也是不會變的,這叫堅定的信心。

  大家還應該學修世間的這些學問,但都不能是為了自己學。你們現在學這些世間的技術,都是為了自己:“我要找一個很好的工作,我要好好享受生活。”大家不能這樣想。你可以學這些知識和技術,但是不能為了自己,必須要發菩提心。“我不能成為社會的垃圾,我一定要為社會、為人類做出貢獻,我一定要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我要拯救社會,我要奉獻社會。”若是能這樣想,就是有菩提心的攝持。

  作為一個大乘修行人、一個佛子,就應該多學,比如世間的各種語言、文字、技術等,但是必須要有菩提心的攝持。為什麼要求一個佛子、一個大乘修行人要學這些?這都是為了利益眾生、攝受眾生而學的。

  我們現在無論是學習佛法,還是學習世間的這些學問,都應該好好發心。學的時候好好發心,願學成之後成為利益眾生的工具。你發心用這些學問、知識、技術去利益眾生、接引眾生,這樣你出去學跳舞、打游戲等等,都是可以的。你打游戲不是為了玩,而是為了接引眾生。有些眾生特別喜歡玩,你為了度化他,也可以先陪他玩一玩,但是不能跟他一起混。比如說家裡小孩子特別愛玩,你也可以陪他玩,然後慢慢地引導他,逐漸讓他學修佛法,讓他明白這些道理,他自己明白了以後,自然就不玩了,自然就不會浪費自己的生命了。

  我們利益眾生也需要有善巧方便。比如,你們照顧家人、管教孩子時,也應該有各種善巧方便。你不能一味地溺愛、喜歡,還要有善巧方便,讓他健康地成長。小孩子不懂事,他自己沒有什麼主見,都是要靠大人引導的,所以大人應該好好地管教孩子,軟的措施和硬的措施都要有。有些父母太溺愛孩子了,碰都不敢碰,打也捨不得,怕爆炸了似的,你就這樣慣著吧!真的,將來一定會很痛苦的。作為家長,管教孩子也是饒益眾生,既然你想讓他健康成長,將來成為對社會有益的人,你就要用智慧,應該有善巧方便啊!我們寺院培養小喇嘛也是這樣的,寺院、道場是佛菩薩的加工廠,這裡要加工菩薩、佛,所以把這些孩子聚集起來,我們也希望他們將來都成為佛子,都成為弘法利生的人才,所以要有善巧方便。小孩子不懂事,大人也不能跟著他犯錯誤啊!你們這些家長經常跟著孩子犯錯誤,孩子不懂事,大人也不懂事,還跟孩子學,大人都變成小孩子了,一會兒高興,一會兒又生氣。你自己看看,是不是這樣的?應該是小孩子跟大人學,不應該是大人跟小孩子學,你已經顛倒了,知道嗎?

  無論學什麼,都要發願,這非常重要。以前我到漢地學漢語的時候,我經常發願。我學漢語的時候已經三十多歲了,之前根本沒有接觸過漢人,連一句漢語也不會說,學漢語的過程也是很艱難的,但是我真的發願了:若學會了漢語,可以用來利益眾生,以講經說法的方式利益眾生。真的,願力不可思議。我是個凡夫,沒有什麼能力,雖然普通話說的不好,但是我以漢語給大家傳講佛法,也利益了無數眾生。雖然我是個凡夫,但是我所講的是佛法,也是智慧啊!所以大家若是能學,一樣能得到利益。佛法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誰能聽進去,誰就是受益者。

  你們現在學什麼時,也應該好好發願,將來都能用上。現在的學生在學校裡學了很多的知識和技術,但是大學畢業了、研究生也讀完了,連工作都找不到,兩三年後就把在學校學的東西忘得一干二淨了,最後成為社會的負擔了。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自己沒有好好發願。大家應該發自內心地發心、發願:“願我所學的這些東西都能成為利益眾生的一種方便。”如果這樣做,將來你們所學的這些知識都能用上,而且一定能利益和幫助很多眾生。

  我們學修佛法也是如此,無論是學五部大論,還是學佛學知識,都要發願為了接引眾生、度化眾生而學,這樣將來都能用上。

  願力不可思議,大家不要靠別的,只靠願力。願要清淨,不能有私心雜念。我當時發願的時候,也是很害怕的,怕有私心雜念,所以我發願說:“祈請上師三寶加持於我,相續中不要生起剎那的自私自利。”我就是怕自己生起自私自利的心,這樣願就不清淨了,就有染污了。你們現在有時也發願,但是裡面有染污,有自私自利,所以願不清淨。願若不清淨,就沒有力量。有些人發願完全是模仿,這樣更是假的;有些人稍微有一點點信願,裡面也有願力,但是摻雜了別的東西,不是純的,也不是真的,就沒有力量。所以發願要發清淨的願,這樣才有力量。

  我們學世出世間的一切學問和學處時,一定要好好發願。並不是必須都要學,在有條件、有能力的情況下,盡心盡力地學。彌勒菩薩在《經莊嚴論》中雲:“若未通五明,聖者不成佛,為制服攝他,自知而學之。”若是你不精通五明,不精通這些世出世間的學問,即使是登地的菩薩,也很難成佛。

  “善學若如是,福德焉不至?”作為大乘修行人,若要利益眾生,就要有各種能力、學問,通過這些來接引眾生,利益眾生。如果能盡力地學這些世出世間的學問和知識,自然就能成為大福報之人。一個廣聞博學的人一定會有福報的,怎麼能沒有福報呢?所以,大家要多學世出世間的這些學處。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三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眾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上一篇:後遺症這樣恢復的
下一篇:一位高中教師的果報和忏悔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