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懷瑾:靜坐修定的八障與八觸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參禅同修定是兩回事,參禅是禅宗一個用功的方法,當然離不開打坐,我們先講修定,即使參禅開悟了,大徹大悟了的人,學問怎麼好,智慧怎麼高,乃至神通具備,能不能得定,這是個問題,這才是個大話頭,值得一參。換句話說,禅宗所講的言下頓悟,一下就開悟了,還要不要修持,能不能得定。這個修定的功夫就是《大學》上所講的,“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這個定靜的功夫,在教理上與事實上,我們先要認識兩個方面。首先是修定的八個障礙:憂、喜、苦、樂、尋(覺)、伺(觀)、出息、入息。為什麼不能得定?譬如我們靜坐,坐在這裡,為什麼不能真達到那個靜的境界?當然睡覺不是靜,睡覺是生活動態之一,不算靜,真達到了定靜的境界不是睡覺,可是也不像現在這樣亂七八糟地在思想,那個才是定。我們有心理的障礙,心中還有事有煩惱,不是東想西想壞事就是好事。心理的現狀歸納起來,不是憂就是喜,譬如說現在想靜一下,不曉得靜不靜的下來,這個心理狀態就是憂;或者靜坐一下,好像不錯,這下有點甜頭了,覺得蠻好,已經在那裡亂了,這是喜的心理狀態。苦與樂,這個腿子受不了痛苦,或者哪裡氣脈走通了很享受,苦樂的狀態一半是生理的,一半是心理的。憂喜完全是心理狀況。

  尋、伺就是覺、觀,漢代以後翻譯是“覺觀”,唐代翻譯成“尋伺”,是心理的狀態、感覺,思想能夠知覺的。“尋”,就是自己頭腦裡、心理上專門找一個東西,自己也不曉得找些什麼,一直在思想不能停留。“伺”呢,還有個等待的心理狀態,譬如有時候你們下了課站在門外愣在那裡,同學過來問你“干什麼?”“啊,沒有啊!”你真的沒有,可是你愣住了,那個心理狀態是“伺”。“尋、伺”是整個身心兩方面偏重於心理、精神方面,障礙我們不能得定。後兩個嚴重了,鼻子要呼,還要吸,不能得定,換句話說,真得定,鼻子呼吸幾乎停止了。所以不出息、不入息、不尋不伺、不憂不喜、不苦不樂;這八個障礙拿掉才能定。這是一。

  第二,我們打坐一定會踫上的,八觸:動、癢、輕、重、冷、暖、澀、滑。這是簡單的歸類,打坐初步學定,不管你盤腿不盤腿,真的進入靜定的狀態,你的身心一定起變化,這個變化在佛學的名詞叫八觸。觸就是交合、接觸的意思,色、聲、香、味、觸,觸與受兩個相對應,觸受是什麼?拿現在話講就是交感,像電視的插頭一樣,插不對電線要燒焦爆了,插對了就通電,都是觸的現象。所以真的靜坐,坐對了以後,普通還做不到耶,多坐一下定住了,八觸就來了。

  “動”,分好多種,覺得身體內部氣動了,不過氣動了也要分清楚哦!在台灣有位同學現在已經當教授了,當年也來打七,坐在一起打坐,晚上小參報告,就是每一天修持用功下來,當眾作一個心得報告。他的報告很有趣,他說: “我今天下午坐了好幾堂,氣脈通了,一直在腰裡動,通過來,通過去,好難過,不過我曉得氣脈通了,後來慢慢通到腿上了,然後到小肚子那裡,搞了半天,原來是只蟑螂在裡頭。”(眾笑)。現在在我們那裡還是一個很有趣的故事。

  所以動觸,真的氣脈動了以後,過去叫打神拳,你坐在這裡自己慢慢地都動起來了,沒有意識哦!然後這邊轉三圈,那邊動兩下,一般人以為特異功能來了高興得很,這是生命的作用發動了,自己意識定不住的時候就有動的現象,不是什麼上帝給你,也不是菩薩在你身上,也不是鬼也不是神,這是生理必然的反應。“動”有各種的,所以許多有特異功能的人,動到眼睛,眼睛可以透視東西,動到耳朵,聽不見的聲音能夠聽見,是真的,換句話說,沒有什麼稀奇,這是生命本有的功能。但是了解了這個道理,到那個時候,反而要不使它動,把它關閉掉,不然,你用到這一面去就糟了,整個的道啊、佛啊就不能完全圓滿的成功。“動”是一種必然的現象,所以一般說練氣功,練什麼任督二脈打通、奇經八脈打通,那不過是動的一種,有時候真的動得好,生命的功能發起來,人真的可以懸空,這也是一種動態,生命的功能是有無比潛力的。

  “癢”,發癢,譬如說身上長瘡,瘡是什麼?從娘胎裡頭所帶來不干淨的業氣,都排洩出來了,會長許多的瘡,不容易治好。現在科學醫學進步了,我們過去看到有些苦修的老和尚,身上長瘡,到處爛了又沒有藥,很痛苦,可是他們真了不起,自己把自己看空了,不在乎,可我們看了真難受。所以發癢,身上會長瘡,爛了的也有,各種各樣的怪病都會來,在佛法裡頭講,這是生命業氣之所生,包括父母的業氣,所以說要修持變化氣脈,就是儒家講變化氣質,這一句話是科學的哦!氣與質,質是物理的、生理的,硬要把自己的身體修到脫胎換骨轉化了,變化氣質。

  這都只是簡單地講,每個人經歷的個案過程不一樣的。“輕”,修行到了某一個階段,有時候覺得身體,譬如兩個腿不能走路了,腰也動不了,我自己也有經驗,到了四十多歲爬樓梯,兩個腳抬不起來,但是我知道這是用功的過程,我就不在乎;還有一個階段,一個多月裡拿一張紙都拿不住,可是我一點都不怕,所以要懂得原理去實踐的。我還有經驗告訴你們,我有時候走路感覺到自己倒轉來,我的頭在走路,腳在上面,我也不在乎,就看怎麼樣把我“弄死”,既然要實驗嘛,修行就是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到這個道理中去實驗。

  所以道家有兩句話我很欣賞,“若要人不死,除非死個人”,很有道理,你要修到生命不死長生不老,除非你以准備死了的決心去修。有些同學又怕這樣又怕那樣,“唉唷!我發暈了。” “唉唷!我冷起來。”“唉唷,老師啊!怎麼得了。”我說:“怎麼樣?”“唉唷!我留鼻水,打坐好幾天都不好啊。”所以給人家叫老師,是天下最倒楣的事,這裡不通那裡不通都來問你,其實原理很簡單,只要搞懂了。

  “輕”,有時候身體非常輕,“重”有時候身體拖不動,不要怕,這都是修行的過程,等於開車、走路一樣,都是道路兩旁的環境、景色,不是目的地,不要怕。“冷、暖”,有時候怕風,打坐感覺好像冷,有時候冬天卻可以穿一件衣服,都非究竟,都是身體氣質變化的現象、過程。“澀、滑”,有時候身體乾枯了,皮膚都乾燥,像木頭一樣,有時候皮膚潤滑得像嬰兒的肉體一樣。

  譬如修持安那般那假使你修好了,八觸的反應作用馬上就出現,身體的變化就很大,可是你不要給身體拉走了,身體上的感受都不是。

  你打起坐來,一定碰到感覺特別強烈,感覺叫做觸受,佛學裡觸就是瑜珈,瑜珈中文舊的翻譯是“相應”,要是我現在翻譯,要翻成“交感”。物理世界,生理跟心理的交感,物理跟精神的交感、反應,就是瑜珈。打坐修禅定就是修瑜珈。身瑜珈是面對交感觸受,簡單分類有八種:冷、暖、輕、重、柔、粗、澀、滑,分析起來內容多了。

  “冷、暖”,打起坐來有時候發冷,你就曉得裡頭有毛病了。有時候一身流汗,火燒一樣發暖。“輕、重”,有時打坐坐久了,兩腿或身體酸痛脹麻,好像得病一樣,甚至有水腫,兩個腿都腫脹走不動了,以為有病了,趕快找醫生。一找醫生,就看出來很多毛病,其實都不是。有時候覺得哎喲!這一次坐下來真好啊,身體好輕靈啊,好舒服啊!自己以為工夫有進步了,這些不過是個變化。這是講現象哦!所以修行哪裡那麼容易啊!你要注意,發生任何的現象,同你的男女飲食,或者其他受風受寒等等,都有關系。

  滑、澀,有時候身體很靈活,甚至打起坐來感覺皮膚都變細嫩潤滑了。有時候身體動不了,古人用這個澀,現在就是像塞車那個塞。有時候“柔”軟,柔是柔,軟是軟,柔是比較柔和,軟像嬰兒一樣。有時覺得“粗”,粗糙硬化了,有時覺得身體有些地方變細了,有時覺得懶洋洋的。有些同學一輩子緩慢,懶洋洋的,已經散了。他從小就是這樣,這是他的業報,自己不肯努力。緩就是像弓箭一樣不肯拉緊,永遠放在那裡。有些人看到他身體就可以看到他的個性。你看那兩個老板,個子大大的,胖胖的,但是並不緩,辦起事來很快,這是個性問題。有時性急,你覺得神經都繃緊了。有時候力量強起來,雖然沒有練過武功,打坐下來,覺得威力無比;有時覺得實在沒力氣,變成很差,不行了。

  我告訴大家,我在四十多歲的時候,發現自己忽然兩個指頭連一張紙都拿不住了,拿到筆不會寫字,我說完了。我忽然對自己哈哈一笑,我說我不上你的當。還有,快五十歲時,我上樓梯都走不上去了,我就站在樓梯的中間,就這樣定住,心想就這樣走了,還一定要躺下來死嗎?等一下氣脈走通了,一樣地走上去。所以要認識自己的生命,這些都告訴你。

  有時為什麼拼命要喝水呢?以為生病了,得糖尿病了。這只是生理工夫進步的變化。有時肚子發脹,什麼都不想吃;有時吃很多仍覺得餓;有時發悶;有時發癢,全身癢,連骨頭中心都癢起來;身上發黏,或者喜歡動,或者喜歡靜。加上老、病、疲勞、愛休息,這些生理現象的變化就有那麼多。

  假設現在講生命科學,一個一個的問題,可以做多少醫學的題目!這個學問有那麼大,都是從地水火風變出來的,變相生滅,從能觸的功能來的,所以發生了感覺。結果我們打起坐來做工夫,統統跟著剛才上面講的感受走,算一算一共三十幾個。這還是簡單的,佛經上面有,我再重新歸納過來。我們生命一天二十四個鐘頭,統統上當受騙,都在這個感受裡頭轉。

  這一次聽過課以後,自己碰到那個現象不要忘了。那麼去看醫生可以嗎?可以,西醫也好,中醫也好,你去請教高明醫生。如果你說是打坐做工夫出來的,醫生不懂你這一套,他也不聽你的,他照現象來給你治病,反正醫生說什麼病,你作參考就行了。

  一切的疾病都由四大變化來的,簡單講有三十幾種感受作用。一般佛學家,不大管這些東西的,只講空啊、有啊,唯識、般若啊、三止三觀啊,哲學思想搞了半天,不曉得干什麼!所以要我來研究佛學,做一輩子哲學教授,我不干!尤其辦學院的,這些根本也不教,每個佛學院培養出來的,也不懂真正的佛學,更不懂真正的佛法要點。

  所以這三十幾種感受,好好去體會,每一個都是醫學上的大題目,是四大的變化,是生理物理的變化,隨時隨地每一分每一秒,我們身體都被它轉動。要想不聽它轉動,只有安那般那,把那中間的重點“息”看住,不跟這些現象走才行。你說頭痛,痛得要死好不好!最後是死嘛,除死以外還有什麼大事啊?死的不過是這個肉體。而真正的生命,等於房子蓋起來,虛空還是存在,沒有減少;房子壞了拆掉了,那個虛空也沒有增加啊!

  就像你們戴眼鏡戴習慣了,呼吸系統鼻子這裡有兩個小的脈管被壓住了,旁邊兩鬂這裡也壓住。所以我十幾歲時有近視,我現在八九十歲了,反而看報紙不要眼鏡,一戴就難受,你們戴慣了不知道。譬如我坐在在這裡,我眼睛看前面這個方向,兩邊這樣大都看到了。你們戴眼鏡,只看這麼一點。所以要想恢復的話,自己打坐時要把眼鏡拿掉;戴假牙的最好也拿掉,神經就不緊張了。神經的放松最後統統在腦,不在肢體。全身所有的反應,最後是腦的問題。你看那個病人最後上氧氣,就是這個氣的問題嘛!所以你平常把這個氣先調好。

  剛才講的觸受,酸、痛、脹、麻、癢等等,澀與滯同一個意義,就裡塞住了。譬如背部風大水大停留在那裡,如果人老了檢查這裡,關節疏松就來了。因為風大跟水大泡了這個地大,關節骨頭的功能被壓住了,工夫到了會打開的,打開的時候自然會跳動的,那是本身的功能發生氣脈振動。至於吃飽、吃多了以後打嗝,內行的人一聽,知道這是胃的問題;有些是腎髒肝髒的問題,打嗝的聲音都不同,所以叫“明師難遇”。知道的師父就讓他去發洩,他的病氣就出來了。

  所以修行需要同參道友,內行的師兄弟招呼,不然算不定你入了定,別人以為你死了,放張紙或什麼在鼻孔上,覺得一點呼吸都沒有,就抬出去燒了。所以修行要有環境,很難的。剛才講的觸受,每一個都先吩咐你,你們在佛經上雖然看到,一眼就晃過去了,覺得很多余,其實這個最重要。

  走修行之路,要注意兩個重點的問題:飲食、男女。腸胃一定要清爽;男女性的關系,不能說叫你完全守戒,至少要做到清心寡欲,盡量減少,不然對於安那般那及你的身體會有影響。修氣要懂十二經脈、奇經八脈,這同中國的醫學有密切的關聯。而且要懂得印度乃至於傳到西藏密宗的三脈七輪。這不是理論哦,這是生命科學,都要認清楚,才知道自己的生命。

 

上一篇:嘎瑪仁波切:巨大的加持力來自強烈的虔誠心
下一篇:起床後花1分鐘就能補腎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