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經咒頌念

 

阿毗達磨順正理論 第五十四卷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阿毗達磨順正理論 第五十四卷

  尊者眾賢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诏譯

  辯隨眠品第五之十

  如是已辯隨眠並纏。世尊說為漏瀑流等。為唯爾所為更有余。頌曰

  由結等差別復說有五種

  論曰。即諸煩惱結縛隨眠。隨煩惱纏義有別故。復說五種且結雲何。頌曰

  結九物取等立見取二結

  由二唯不善及自在起故

  纏中唯嫉悭建立為二結

  或二數行故為賤貧困故

  遍顯隨惑故惱亂二部故

  論曰。結有九種。一愛結二恚結三慢結四無明結五見結六取結七疑結八嫉結九悭結。以此九種於境於生。有系縛能故名為結。如契經說。苾刍當知。非眼系色非色系眼。系謂此中所有欲貪。又契經說。諸愚夫類。無聞異生結縛故生。結縛故死。由結縛故從此世間往彼世間。或有此故令諸有情合眾多苦故名為結。是眾苦惱安足處故此中愛結謂三界貪。此約所依及所緣故。所言貪者。謂有心所樂。可意想所攝受行。即於諸有及諸有具。所起樂著說名為貪。何緣此貪說名為愛。此染心所隨樂境故。恚謂於違想及別離欲所攝。受行中令心增背。慢謂七慢。如前已釋。言無明結者。謂三界無知。此約所依非所緣故。以諸無漏法不墮界故。無明亦用彼為所緣故。此廣分別如緣起中。見結取結俱邪推度相。別顯彼相廣如五見中。於前分別邊執見處。見計為我有漏行中。計斷計常名邊執見。於中斷見名何所目。謂執死後行不續生。豈不此即是撥後有邪見。雖有此責現見世間。有行相同而體差別。如慈與愛體異行同如何行同而體差別。如起加行欲饒益他。若屬染心從愛所起。若從慈起屬不染心。是謂行同而體差別。如是於行見不續生。從邪方便生此屬斷見。離方便而起此屬邪見。亦是行同而體差別。此斷常見由何而生。且斷見生或由尋伺。見諸行法有窮盡故。於緣起理不覺了故。或由定力於他有情許有煩惱。彼命終後不見中生二有續故。宿住隨念智有礙故。由如是等有斷見生。若常見生或由尋伺。見行相似相續轉故。能憶先時所更事故。受持外道常見論故。或由定力隨念宿住所更事故。如有頌言

  由觀見死生或憶念前際

  以阙正道故外仙我見增

  此中三見名為見結。見戒禁取名為取結。依如是理故有說言。頗有見相應法為愛結系非見結系。非不有見隨眠隨增。曰有。雲何集智已生滅智未生。見滅道所斷二取相應法。自部愛結為所緣系非見結系。遍行見結已永斷故。自部見結所緣相應二俱無故。非不有見隨眠隨增。二取見隨眠於彼隨增故。何緣三見別立見結。二取別立為取結耶。三見二取物取等故。謂彼三見有十八物。二取亦然故名物等。說此物等於義何益。於結義中見有益故。此言意說如貪嗔等。一一獨能成一結事。三見二取各十八物。和合各成一結事故。若異此者應說五見各為一結。如貪嗔等故見及取各十八物。共立一結方敵貪等。若爾身見邊見見取有十八物。戒取邪見十八亦然。豈非物等。不爾本釋其理決定。所以者何。以取等故三見等所取二取等能取。所取能取有差別故。謂於諸行計我斷常。或撥為無後起二取執見第一。或執為淨不雜亂故本釋為善。有說。由物及聲等故。有說。貪著有及財者見結於彼系用增上。若有貪著涅槃樂者。取結於彼系用增上。疑結謂於四谛猶豫。此異於慧有別法體。於四谛者。謂於苦谛心懷猶豫為苦非苦。乃至於道猶豫亦然。前四能牽正決定起。後四能引邪決定生。自外事中邪猶豫轉。非迷谛故不名為疑。已見谛者彼猶未滅。簡彼故言於谛猶豫。令心不喜說名為嫉。此異於嗔有別法體。故有釋嫉不耐他榮。謂此於他諸興盛事。專求方便破壞為先。令心焦熱故名不喜。是嗔隨眠等流果故。專心為欲損壞他故。正隨憂根而現行故。唯欲界系非色無色。欲界諸處皆通現成。唯除北洲成而不現。令心吝著說名為悭。謂勿令斯捨離於我。令心堅執故名為悭。耽著法財以為上首。不欲離己故名吝著。此是欲貪等流性故。專心護己資具等故。唯欲界系非色無色。何故纏中嫉悭二種。建立為結非余纏耶。若立八纏應作是釋。二唯不善自在起故。謂唯此二兩義具足。余六無一具兩義者。無慚無愧雖唯不善非自在起。悔自在起非唯不善余兩皆無。若立十纏應作是釋。唯嫉悭二過失尤重。故十纏中立二為結。由此二種數現行故。謂生欲界雖有九六三結無結。而經唯說嫉悭二結惱亂人天。以勝趣中二數行故。又二能為賤貧因故。謂雖生在二善趣中。而為賤貧重苦所轭。現見卑賤及諸乏財。乃至極親亦不敬愛。又二遍顯隨煩惱故。謂隨煩惱總有二種。一戚俱行。二歡俱行。嫉悭遍顯如是二相。又此二能惱二部故。謂在家眾於財位中。由嫉及悭極為惱亂。若出家眾於教行中。由嫉及悭極為惱亂。或能惱天阿素洛眾。謂因色味極相擾惱。或此能惱人天二眾。如世尊告憍屍迦言。由嫉悭結人天惱亂。或此二能惱自他眾。謂由嫉故惱亂他朋。由內懷悭惱亂自侶。故十纏內立二為結。佛於余處依差別門。即以結聲說有五種。頌曰

  又五順下分由二不超欲

  由三復還下攝門根故三

  或不欲發趣迷道及疑道

  能障趣解脫故唯說斷三

  論曰。何等為五謂有身見戒禁取疑欲貪嗔恚。如是五種於下分法。能為順益故名下分。然下分法略有二種。一下界謂欲界。二下有情謂諸異生。雖得聖法而不能超下分界者。由為欲貪嗔恚二結所系縛故。雖離欲貪而不能越。下有情者由為身見戒取疑結所系縛故。諸有情住欲界獄中。欲貪及嗔猶如獄卒。由彼禁約不越獄故。身見等三如防邏者。設有方便超欲界獄。彼三執還置獄中故。順下分結由此唯五。已見谛者由欲貪嗔。不超下界其義可爾。唯此但是欲界系故。離欲貪者見斷一切皆令不越下分有情。何故世尊唯說三種。雖有此責而佛世尊略攝門根且說三種。言攝門者見所斷惑類總有三。唯一通二通四部故。說此二種攝彼三門類顯彼故。言攝根者身見等三。是余三根以邊執見見取邪見。如其次第隨有身見戒禁取疑三種勝根而得轉故。說此三種攝彼三根。故順下分唯有此五。若唯此五名順下分結。何故世尊诃具壽大母。癡人何故如是受持唯立爾所名下分結。以彼唯立如是五種。正現行時名下分結。世尊意立設不現行亦順下分。是故诃彼顯身見等。若行不行但未斷時皆順下分。依如是理故責彼言。若爾汝同嬰兒外道所解庸淺乃至廣說。若已斷便失順下分性耶。順下分相雖斷不失然若被斷失彼結名。若已斷時不名結者。三結先斷已失結名。契經不應作如是說。斷五下分結得成不還果。以不還果總說有二。一次第證二超越成。斷二斷三如次得果。由不定故說五無失。約容有說可斷五故。諸得預流六煩惱斷。何緣但說斷三結耶。此亦如前攝門根故。雖但有一通於二部。即舉彼相以顯彼體。由此故說攝彼三門。或有余師作如是釋。趣異方者有三種障。一不欲發。謂見此余方功德過失故息心不往。二迷正道。謂雖發趣而依邪路不至彼方。三疑正道。謂不谙悉見有二路人皆數游。便於正道心懷猶豫。此於趣彼為是為非。如是應知趣解脫者。亦有如是相似三障。謂由身見於蘊涅槃。見執我斷功德過失。故於解脫不欲發趣。由戒禁取雖求解脫。而迷正路依世間道。徒經辛苦不至涅槃。由疑不能善自觀察。見諸邪道有多人修。便於正道心懷猶豫。於趣解脫為是為非。佛顯預流永斷如是。趣解脫障故說斷三。雖見行常亦不趣解脫。見世道勝亦迷失正道。撥無聖道者亦不信正道。而前三種是後三根後三必隨前三轉故。舉本攝末但說前三。佛於余經如順下分。說順上分亦有五種。頌曰

 

上一篇:阿毗達磨順正理論 第五十五卷
下一篇:阿毗達磨順正理論 第五十三卷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