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人覺經講記
淨界法師講經
八大人覺經。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好,大家請放掌。
我們這次,大家有很殊勝的因緣,由於淨土梵音的啟請,大家能夠暫時的放下人世的塵勞,來共同學習八大人覺經。在講述本經之前,我想簡單地說明研究本經的目的。從總相來說,佛教的修行它是一個宗教,宗教和我們一般的世俗的技術最大的差別,就是它能夠對我們的生命產生一種改造的功能,這個生命的改造,簡單的說,就是破除我們的邪執,使令我們離苦得樂。要達到這個目的,在經論上說,必須有兩個主要的因素:第一個因素就是在學習經典,必須要有所謂的契理性。上契諸佛實相的真理,要達到契理,我們必須要假借聽聞正法,如理思維。聽聞正法,就是說。我們在學習世間的知識跟學習佛法的教法是有所不同的。世間的知識,它的方向是向外去追求的,所以我們內心當中經過科學,醫學的學習,我們內心當中會有一種知識,但是這種知識它不能一種產生滅惡生善, 使令我們趨吉避凶的功能,但是我們在對佛法的聽聞,我們內心當中產生正見,再把正見加以思維觀察,就能夠把正見轉成我們心中的正念,使令我們清楚的知道,在生命當中,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作。因為你的痛苦,是因為你有錯誤的行為。所以,我們能夠去判定生命的真相,什麼是功德相,什麼是過失相。我們從因地的改造,就使令生命能夠離苦得樂。所以,我們第一個要強調的是你所學習的必須是一種生命的真實相。第二個你所學習的必須是要契機。下契眾生差別的根基。佛法的教法是相當的廣泛。生長在末法時代的眾生,他的特點,所謂的盡言粗惡,善根淺薄,我們本身的善根就很淺薄,但是人事的刺激太過復雜,所以我們今天能夠利用的時間就非常的有限。
本經的特色在於文簡意概,它的文字非常的簡要,但是它能夠總持菩薩道的重點。以八個法門來總持菩薩道的重點,所以本經特別契合我們末法眾生,特別是在家居士。我們在工作,家庭的忙碌之余,我們所剩的時間有限,所以我們今天能夠根據八大人覺經。它一方面契理,一方面契機。真是能夠能使我們破除邪執,開啟智慧。這就是我們研究本經的目的。我們看講義。 將釋此經,大分為三。我們把解釋這部經分成三個大課,第一個是解釋經體,第二個是經文大意,第三個是隨文釋義。
在天台宗的教法當中,解釋經典都是有一些剛開始的玄談,把這部經的要義做一個說明。玄談有兩個重點。一個是對經題的解釋,一個是經文的大意。我們也根據天台宗的傳承來解釋本經。這個解釋經題,經題往往總持一經的要義,所以我們把八大人覺經這五個字做一個簡要的說明,由這個經題再解釋經文的大意。解釋經文之前, 我們說明本經的修行綱要,你要掌握綱要,你進入經文,你才能有一個回歸處,才不會在文詞當中入海涮沙,迷失了方向。所以在解釋經文之前,先講一個大意。第三個,隨文釋義,就是正是的隨著經文來解釋它的諸條的意義。我們解釋本經,就以三個主題來解釋。我
們先來看第一課,解釋經題。在古德的注解當中我們擇錄兩個重點,來和大家學習。第一個總釋經題,第二個釋別明六義。先做一個籠總的解釋。經題有別題和通題的差別。別題當中有三個重點。一個是八,一個是大人,一個是覺,八代表法門的數量。就是八種我們必須修學的法門。這個八是依法來說的。
大人是依這個人,這個人當然不是凡夫,是諸佛菩薩,諸佛菩薩在經論上是稱為大人,大人表示一種殊勝,和尊貴的意思。我們凡夫在經典上是愚癡的小兒,因為我們內心沒有光明的智慧,我們凡夫的生命,內心和環境接觸的時候,心隨妄轉,我們對環境的真實相,沒有判斷的能力。跟著感覺走,就像小孩子一樣,他有什麼樣的情緒,他沒有辦法控制。大人就是說他內心已經從黑暗中開啟了光明的智慧,他知道在生命當中,什麼樣的姻緣你去造作是功德相,會帶給你歡樂,什麼樣的姻緣你去造作是過失相,它會帶給你痛苦。他有這種判別是非,明白善惡的功能。所以叫做大人。這是贊歎菩薩心中有這樣的智慧。這個地方就是說,大人當然是菩薩,大人為什麼能夠成就智慧呢?就是因為他修行前面八個法門。所以大人是一個人,八表示法,這個大人的菩薩因為修行八個法門而成就了內心的覺悟。所以這個覺是一個目標。是菩薩的生命當中所要追求的目標。這個覺有自覺,內心的覺悟,跟覺他,就是你能夠有大悲心幫助別人也覺悟。
第三個是覺行圓滿,前面的自覺是智慧,這裡的覺他是慈悲。我們悲智雙運,就叫做覺行圓滿。從經題上,我們可以看出來,八大人覺,它的一個重點,就是在於啟發一個菩薩的智慧。簡單的講,本經的重點就是要我們在黑暗當中,我們本來是跟著感覺走的,一個心結,打開的智慧。讓我們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來善知取捨。覺悟這句話我們解釋一下,我們一個人的行為,是跟你的思想有關系的。你有這種思想,就會有這種行為, 他有那種思想,他就有那種行為。
在《金剛經》上說,“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就是你內心中你是住在什麼樣的思想,你就會產生內心中不同的相貌。我們在剛開始沒有學習佛法之前,我們對生命的看法是認為生命是沒有任何理由的。這個人為什麼會快樂?會有這麼多的財富,他為什麼身體那麼健康,人又長得那麼莊嚴?這個人他一出生,生長在貧賤的家庭。這是他運氣不好,換句話說,生命是一種偶然。這樣的思想就很容易造成我們即時行樂,乃至於不擇手段的行為。因為生命是沒有任何的規則,沒有任何的章法,但是這樣的思想是錯誤顛倒的。所以我們剛開始的覺悟就是因果的覺悟。剛開始,你必須很清楚的告訴你自己,生命是遵循一定的規則。一個人會產生安樂的果報,它有它的因素,一個人會產生痛苦,也有它的因素。也就是說我們因為過去的善業,遭感安樂的果報,我們也因為過去的惡業,遭感痛苦的果報。生命是有一定的規則的。這樣,我們想要離苦得樂,勉強自己去減少罪業,我們想追求安樂,我們應該勉強自己去行善,剛開始我們覺悟的第一個真理就是因果絲毫不爽,所以我們剛開始是從凡夫的,“雲何應住",我們凡夫的心是住在外鏡,心隨境轉,我們遇到好的環境我們就修善,我們遇到不好的環境,我們就造惡。現在我們提升到,心以真理為住,以因果的道理為住,這時我們的心是住在善業,以善業來當我們的皈依處。這個因果的觀察,智者大師說,這個叫做有相形,你可以看到,你可以感覺得到。從因果的覺悟,我們進一步觀察到,我們內心當中,經常去判斷善惡,來指導斷惡修善,畢竟都是在有相的環境上分別,帶動內心的躁動和得失,所以我們應該在進步,從一個有相的判定,就提升到對無相的空性的觀察。就是所謂的,姻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事實上,所謂善業所召感的安樂的果報,它是姻緣所生法。由罪業召感的貧窮,卑賤的果報,它也是姻緣所生法。所以,從它的本性來觀察,它是畢竟空寂的。這個時候,我們的心會從有相的業果分別就提升到無相的空性,在空性當中,無有少法可得。所以,你內心當中,會從一種善惡對立的擾動,而趨向一種平等的寧靜。這個時候,我們因為對生命的觀察更深入了,所以我們的離苦得樂就更加的深入,更加的微妙。
這樣的空性的觀察叫做無相形。第三個,從業果到空性,第三個覺悟是中道的思想,就是前面的有相和後面無相的平等不二。空有不二。遠離空有的對立,而悟入真空妙有的中道實相,所謂的: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這就是我們所謂的中道實相。所以,一個菩薩覺悟的真理有業果的真理,空性的真理和中道的真理。當然,你能夠有這樣的覺悟,是因為有修行八種法門。前面所解釋的叫做別題。個別的經題。這個“經"叫做通題,通於一切經典的。事實上,這個“經"的印度話叫做“修多羅", 修多羅叫做“契經"。上契諸佛實相之理,下契眾生差別根基。中國人的個性喜歡簡單,把契字拿掉,就拿這個經字,它有“契合"的意思。 這個地方是總釋經題,我們看第二段的別名六義。個別說明經的六種含義。六義當中我們分成三段。第一段“通別義"是總說。二到五是別名,第六是總結。先看總說,通別義,八大人覺是別,經是通,就是通別的和合。這是一個總說。我們看第二個“人法義",二到五就是從八、大人和覺這三個地方的相互關系。我們通過四重來了解。先看八和大人之間的關系。八跟大人的關系有“人法義"和“能所義",“人法義"是說八是一個所修的法門。這個法門存在宇宙當中,它本身是沒有明了性的,它本身並不能產生破除邪執,開啟智慧,離苦得樂的功能,必須有一個人去修習這個法門,這個法門才能夠破執開悟,離苦得樂。所以這個人是一個有明了性的眾生。所以,在修學當中,一定有“人法"和“人所"。“人"是能修行的人,“所"是所修習的法。有“人法"的差別和“人所"的差別。看第三個“一跟多",前面講八跟大人,這個地方講八跟覺,八個法當然是多了,它開出八個廣大的法門,但這些法門趨向一個“覺",一個公共的目標。我們本經研究八個法門其實就是一個重點,是開啟菩薩內心的智慧,就叫做“覺"。所以當中有“一"跟“多"之間的差別。接下來我們解釋第五“名德義"。“名德義"就是解釋大人和覺的關系,大人是個菩薩,當然,這個菩薩是個假名,比如你受了菩薩戒,人家稱你是某某菩薩。你有菩薩的假名,假像,假用,你搭上了海青,穿上了幔衣。那麼你就有菩薩的的假名,假像,假用。但是你是否有這樣的真實功德,這個功德就是覺悟了。如果你只是顯出菩薩的相貌,你內心還是顛倒的,那麼你就是有名無德。所以,大人是一個名,你內心的光明的覺悟是真實的功德。這是名和德的相互關系。這就是解釋八,大人和覺的相互關系。最後,我們做一個總結,就是“感應義"。這當中諸佛菩薩的大悲心是能應,眾生的善根成熟是能感,所以使令這個法門在人世間能夠宣揚,流通,使令眾生能夠得到真實的受用。這當中有感應的意思。眾生的根基,善根對這個法有好耀,就召感菩薩來宣說。這個是我們簡單的把經題做一個說明。
總結來說,八大人覺經,就是菩薩依止這八種法門而來成就內心的覺悟,完成自利利他的功德 這是八大人覺經經題的意思。我們看第二的"經文大意"。在天台宗的解經,在解釋經文之前要了解經文的大綱,本經修習重點的有兩個,一個是正見的觀照,所謂的"甚深見", 在修行之前,你要對生命有一個正確的觀照,這個觀照力就是無常無我的觀照,主要是無常無我。第二個是修行,前面是觀照力,這個地方是產生行動力。把你所觀照的結果,帶動你身口意的行動。所以我們叫做廣大行,前面叫“甚深見",這裡叫做“廣大行"。 在廣大的修行當中,菩薩有兩個重點,第一個是成就自利的功德,就是你自己內心自受用的功德,第二個是他受用的功德,利他的功德。在自利當中又分為兩個重點,第一個是斷惡,我們身口意有很多惡法,要把它斷除。第二個是修善。在斷惡方面,本經提出了兩個修學重點,第一個是常修少欲覺,第二個是知足守道覺,簡單的說,就是少欲知足。身為一個菩薩,我們想離苦得樂,我們就應該知道痛苦升起的姻緣,我們之所以會有很多病痛,很多災難,這些都不是上帝給我們的,是因為我們在過去生和今生中造了很多殺盜YIN妄的罪業,這些罪業力量成熟表現出來的時候,就現出種種痛苦和災難的果報。痛苦是由罪業引生。為什麼會造罪呢?因為我們有煩惱,所以的煩惱當中,以貪欲為根本。雖然煩惱有很多,有貪欲,嗔恨,高慢,但是你為什麼會發脾氣,你就是有貪欲,你貪不到就生氣,談得到就起高慢心。煩惱主要的根本是貪欲,所以佛陀要我們菩薩,你要調服貪欲,兩個重點,一個是少欲,一個是知足。第二個是修善。菩薩不能夠只是消極的斷惡,應該廣泛的成就種種的菠蘿蜜的善法,修善當中,本經提出的三種修學重點,第一個是常行精進覺,第二個是多聞智慧覺,第三個是布施平等覺。就是精進,多聞,當然多聞就成就智慧,第三個成就布施的福報。 前面的少欲知足是一種持戒,這個地方是福慧雙修。持戒為本,福慧雙修。
前面的五個覺悟,主要是成就菩薩自受用的功德,但是我們菩薩在發心上,不是追求自身的安樂,我們也應該去關系別人,是不是也是離苦得樂,我們也應該一些有利他的行動,這當中有兩個重點,第一個是方便,就是出家梵行覺,就是修出離心,第二個是大心普濟覺,就是修大悲心。以出家為基礎,以大悲為究竟,來成就利他的功德。我們在研究八大人覺,主要是一個內在觀照力,無常無我的觀照。帶動少欲,知足,精進,多聞,布施,出家,大心的行動力。 一個是眼睛的觀照,一個是腳的行動。佛法的修學跟一般的宗教有些地方是相同,有些地方是不同的。比如說天主教,基督教,乃至一貫道,它也能做慈善事業,做布施啦,持戒啦,慈善事業,佛教對這方面也是認同,也去做慈善事業,但是佛教徒在做慈善事業,不同點,它有觀照力。它對生命有觀照力,它不是一念的善心,它是有智慧的觀照,所以,在佛法當中,只有佛法的法門有資格稱為菠蘿蜜,外道的善法,只是成就一種人天的暫時的果報,它並沒有所謂的乘,沒有到彼岸的功德。因為內心當中沒有觀照力。我前段時間在台灣,遇到一個一貫道的信徒,他告訴我說他很喜歡念佛。我說你是一貫道的信徒,你怎麼喜歡念佛呢?他說他內心一天工作忙碌以後到佛堂,到他的修行的地方,他念佛的時候,他的心就能夠平靜下來。所以,他說他喜歡念佛。我說那你念佛的時候,你相信你所念的佛號是總持阿彌陀佛所有的功德,他能夠讓你獻身,業障消除,福慧增長,他也能讓你臨命中,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對你有救拔的能力。你對這個名號有真實的皈依麼?真實的觀照麼?他說他完全沒有,他說他不相信這個佛號有這種力量。他只是把佛號用來當作一種攝心的方便,我念佛只是讓內心靜一靜,如此而已。那麼,這樣子講呢,這個人當然不可能往生了,這個佛號在他內心當中扮演,只是讓他心靜一靜的腳色。為什麼我們淨土人在憶念這個佛號的時候,這個佛號會產生對我們有很大的教化力量呢?因為我們有觀照,我們觀照這個佛號是代表阿彌陀佛的全體的化身,它就代表阿彌陀佛,它對我們有救拔能力,我們對它產生一種通稱號的皈依,所以,這樣子,就啟動這個佛號對我們的加持力。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今天不同的人來修不同的法門,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就是你內心當中是不是培養對這個法門的觀照力。重點在這個地方。所以,我們在研究八大人覺的時候,其實它的重點,第一個個根本法門就是正見,後面是依止正見所帶動的行動。這樣子,這個行為才有真實,究竟的到彼岸的功德。我們在研究經文之前先有這樣的認識。
好,我們看第三大課,隨文釋義,這下子就是正式的隨順經文來解釋它的義理了,我們以下的科判是根據藕益大師的注解的科判,入文分三,甲一,總標,甲二,別明,甲三,結歎。藕益大師是把本經分成三大課,先做一個總標,第二個是個別的說明,第三個再做一個總結的贊歎。先看第一大課的總標,我們在正式講經文之前,做一個總標的說明,我們把經文念一遍。大家請合掌。甲一,總標,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我們做一個說明。在解釋八個法門之前,我們先對八個法門有一個基本的認識。“為佛弟子",這個地方是佛陀對所有弟子的一個勸勉,我們今天身為一個佛弟子,當然佛弟子和一般的眾生最大的不同,就是我們有一種希望改造我們的生命,我們不希望我們只是跟隨我們的煩惱,習氣的慣性在活動。我們有一種希望要改造生命,使令我們從痛苦的姻緣當中而轉成一個安樂的姻緣。有這樣的目標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做呢?佛陀告訴我們,你應該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我們希望我們的生命能夠因為我們的修行而改變。我們就應該在一天當中,把人世間的塵勞,都應付完了以後,你應該到一個寂靜的處所,或者是佛堂,或者是你的一個不受干擾的空間,你能夠內心當中安定下來,安定下來干什麼呢?來至心地誦念【八大人覺】的法門。至心和誦念是兩個修行的重點。我們先解釋至心。至心,藕益大師說就是真實不虛妄之心。我們凡夫的心是心隨境轉,我們的內心都是向外去攀緣,外面五蘊的境界。所以,我們內心當中都是活在虛妄的分別心。這樣的心當然不能來修行了。這樣的心修行是沒有效果的。所以我們在修行法門之前,要把內心做一個調整。就是你到了寂靜處所或者是佛堂,先拜個佛,通過對佛陀的專注皈依,心裡佛號專一安住,心裡佛號相續安住。拜個佛,或者你願意持咒也好,總之,你心中有一個所緣境,來降伏我們的妄想。使令我們從一種躁動的心,轉成一個明了寂靜的心。這樣子叫做至心。等於說修這個至,專注的至。把心帶回家,把妄想躁動的心 變成明了寂靜的心,這個叫做至心。當我們的明了寂靜的心現前的時候,就可以有資格修行了。怎麼修行呢?誦念。
誦是讀誦它的文字,念是思維它的法義。誦其文,念其義。我們在前面的拜佛,念佛,持咒的加行之中,就現出了明了寂靜的心。這個時候,我們在寂靜的心中,我們就起觀,來觀察這八種法門的義理,在觀察當中,就慢慢的開顯我們心中的智慧。誦念就是一種觀照。由一個寂靜的心起觀照。去觀照八大人覺的法門。藕益大師把佛法的修學分成兩個重點。一個是成就世間的福德,一個是成就出世間的解脫。所以,我們佛法的修學,你不管是修習哪個宗派,就是兩個主題,第一個,成就善業力,第二個,成就正念力。可是我們剛開始通過布施,持戒,持戒修福,成就你內心的善業。成就暫時的安樂果報。但是你在修習善業的時候,你又能夠升起觀照。那麼,你的善業就能夠通過生死的關卡成就出世的解脫。當然,這個地方偏重的誦念,就是觀照力了。就是你不但只是修善,而且培養你的觀照力。觀察生命的真相。本經的翻譯者是一個印度的論師。是安世高尊者。安世高尊者是安息國的一個王子,安息國是現在的伊朗。他從小就好耀出家的修行。但是,因為他父親對這個孩子有很大的希望,希望他能夠繼承王位。所以安世高尊者因為他父母的希望,也就不敢去出家。等到父親往生以後,他覺得他的世俗責任已經了了,就把王位讓給他的兄弟,他就出家去了。出家以後,他不但是修學佛法。他還去學習世俗的典籍,天文,地理,看相,他全部通達。他通達佛法跟外道的技術以後,他就在禅定當中去觀察他未來的弘法姻緣。他觀察他跟中國的眾生有緣。所以,他就從安息國,就是現在的伊朗行腳來到了中國。來到中國後,他一方面從事講經,一方面從事翻譯。有一天,他到了洞庭湖,中國洞庭湖這個地方,他想過這個湖,到廬山去。在坐船的時候,因為洞庭湖的湖畔,就是湖旁邊的地方,有一座很大的神廟,這個神非常感應。但是這個神嗔心,慢心很重,哪一個船要經過洞庭湖,你一定要去那個地方禮拜供養,打個招呼。否則你這個船肯定要出事的。那麼,當然安世高尊者所坐的船也就不例外了,這個船夫要過湖之前,趕緊的在湖畔的地方停靠,拿了很多物品去供養神廟裡面的神。供養以後他想要走了,但是這個神就附在管理員的身上就說話了。他說,這位先生你且慢,你的船裡面是不是載了一個出家人。他說我不知道,我的船載了很多人,我不知道哪一個是出家人。他說你的船裡面肯定有一個出家人,他跟我有很深的姻緣,請你去把他請來,我有事情跟他交待。船長回去就找,果然有一個出家人,就把安世高尊者請到神廟裡面。安世高尊者一看到管理員,這個神附在管理員身上,一看到管理員,就呵責他,他說你知道麼,我們兩個前生是同學。你前生就是喜歡修福報,就是十善業,當然很好了,善業召感安樂的果報,但是你在修福報的時候,你就不修智慧,你的福報沒有方向的引導。所以,沒有修智慧的福報,福報就容易起顛倒,你看你今生變成這樣一個神的果報。這個時候,這個神,他前生還是還是佛弟子,多少聽聞佛法,就起嗔恨心,就跟安世高尊者說,他說,同學啊,我當初很後悔,當初沒有聽你的勸建。只修福報,不修智慧,這個福報變成一種愚癡的福報。那麼我今生就仰仗今生的福報,造了很多罪業,我看到很多人沒有來給我供養,我一生氣,精王一怒,血流千裡。就把整個船都翻覆了,就死掉很多眾生,所以我今生如果我這樣下去,來生肯定要到地獄去。他就向安世高尊者忏悔。忏悔以後,他就跟管理員說,你把我的倉庫打開,所有人的供養我的珍寶,資具,衣服全部供養安世高尊者,作為弘揚佛法之用。安世高臨走之前,就跟他說,同學,你可不可以把你的身體現給大家看一看。這個神說,我的身體很丑陋,不能現給大家看。他說,沒關系,給大家一個信心,這個時候,這個神現出這個相貌,實際上就是一個大蟒蛇。好幾十丈的大蟒蛇。經過安世高尊者跟他的開示以後,他發起羞愧心,所以一個人,他是這樣啊,色法是由心法的住世,所以,他心改變了以後,他的果報就改變了。罪從心起將心忏,心若滅時罪亦亡。當心念改變的時候,他的生命就有很大的變化。所以,他因為經過真實的忏悔以後,那個神,那個蟒蛇就死掉了,就投胎做人。所以,印光大師說,修福不修慧,就會產生一種三世怨。什麼叫做三世怨呢?就是你今生相信了因果,積極的修習善業,你修習善業干什麼,對來生充滿了期待,成就大國王,大富長者。但是,你內心當中沒有產生光明的智慧,你承受福報的時候,你就容易升起顛倒。在五蘊的環境當中,迷失了自己。我們一般的沒有福報的小老百姓要造罪還不是很可怕,你福報越大,你所用的力量就越強,你造的業就是更加的加倍。所以,你就會在來世享福報的時候,妄失了你的正念。在五蘊的環境當中迷失了,就造罪業。所以,到第三生,就到三惡道去受刀山油鍋的痛苦。叫做三世,你的修行,給你第二生的快樂,但是第三生的痛苦。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一個佛弟子,除了積集善業以外,應該要在日常生活當中盡量的撥出一點時間干什麼呢?至心誦念[八大人覺]。這是你應該要去加強你心中的光明智慧。使令你的福報,這個方向使令你往清淨的方向去成就,不要在這種五蘊的地方得果報,往安樂清淨的功德去得果報。所以,我們講善業是沒有方向的。善業,它會成就安樂的果報,但是安樂的果報到底是一種顛倒的果報,還是清淨的果報就不決定。那麼,善業要得一個果報,必須要由你心中的觀照來引導。這個善業力就像一個車子的動力,觀照力就像方向盤。它能夠正確的引導。所以這個地方是佛陀勉力我們佛弟子應該要多多的修習智慧。這個地方是一個總說,我們下堂課就正式的進入經文。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看第四頁,我們看甲二的別明。本經的修學重點有兩個,第一個是甚深見,第二個廣大行。甚深見就是我們應該栽培我們內心的觀照力。廣大行就是依止我們的觀照來帶動一種斷惡修善的,度眾生的妙行。成就一種善業的資糧。甚深見和廣大行展開出來有八個主題。我們看別明分八。藕益大師他是分成八科。第一無常無我覺,第二常修少欲覺,第三知足守道覺,第四常行精進覺,第五多聞智慧覺,第六布施平等覺。第七出家梵行覺,第八大心普濟覺。我們上堂課就本經做了一個玄談。從一個大綱似的,描侃似的說明。這一下,我們就正式的進入到經文。我們諸條諸條來解釋它的內涵。先看乙一的無常無我覺。無常無我就是我們對生命的一個觀照力。一個無常觀,一個無我觀。依這兩種自問來觀察我們的依正惡報。
我們看經文。大家請合掌: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薮,如是觀察,漸離生死。我們來做說明。在這一段經文當中,是在對生命的觀照,經文分成兩大段。從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到形為罪薮,這一課,它是一種因地的修習。如是觀察,漸離生死。它是一個功德的作用。你們這樣子的觀察,有什麼樣的功德呢,如是觀察,漸離生死,能夠解脫生死的業力。那麼在因地上應該怎麼觀察生命才是正確的呢?藕益大師把本經的觀察分成空,假,中三觀。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藕益大師說這是一種空觀的智慧。心是惡源,形為罪薮,這是假觀的智慧。我們做一個說明。生為有情眾生。我們想要破除心中的邪執顛倒,首先要去觀察生命的空觀。觀察生命的一個本體。本體怎麼觀呢?這當中有兩個部分。第一個是觀察依報的環境。依報。什麼是我們依止的環境,包括我們生活的資具,我們的房子啦,車子啦,也包括我們的眷屬,家庭的眷屬等等。依報環境呢,就是世間無常;國土危脆,以無常的智慧來觀察我們依報的環境。凡夫的一個最嚴重的顛倒之一就是常見。我們總認為我們生存的環境是固定不變的。今天跟昨天完全一樣。表示明天也會跟今天完全一樣。我們認為我們的房子,車子,眷屬都不能有所改變。當然,這樣的觀察,是非常不現實,是顛倒的。這是常見。那麼應該怎麼辦呢?就是觀察環境它是一種生滅變異的,無常觀分成兩部分,第一個它是生滅相,第二個是變異相。也就是說它從無變成有,總有一天它也會從有變成無,那麼這個生滅相,在佛法當中叫做敗壞無常。它會敗壞。你有一個車子,這個車子沒有多久,就會消失掉了。我們的房子也會消失掉,我們的眷屬,總有一天也會失散。跟我們別離。這樣的無常就是它會敗壞,本來是沒有,姻緣和合表現出來,姻緣結束的時候我們的眷屬,我們的這些資具也會隨著姻緣,業力的消失而消失掉。這樣子叫做敗壞無常。這樣是比較粗分的無常的觀察。第二個叫做變異的無常。或者叫做剎那無常。這是比較微細的觀察了。比如說我現在在這個地方,我說我現在的心情很快樂。但是我講我的心情很快樂的時候,我所描述的身心世界已經是前一剎那的,過去的,我現前的身心世界也變化了。就是說我們的生命就像一個水流,它不斷的流動的,嚴格來說,生命沒有所謂的現在。因為你講現在的時候,那個已經變成過去了。我們只能說是當下。所以生命沒有所謂的過去和未來。你每一個生命都是當下當下當下。就是你的業力在釋放的時候,在變成果報的時候,它都是剎那生,剎那滅。你只能夠說是當下當下當下。這樣子觀察無常是比較微細的。叫做剎那無常。前面的生滅相是敗壞無常。生滅變異就會消滅我們對一個眷屬和資具的一個常見的執取。無常觀特別對福報大的人就特別重要。我們每一個人來到世間,所累計的善業個人不同,有些人他前生沒造什麼善業,今生的資具也比較貧窮,眷屬也比較不圓滿,你要他臨命終的時候,正念現前,放下一切,他比較容易做到。福報大的人最大的障礙就是臨命終的時候,他任何放下這些美妙的資具,這些恩愛的眷屬,就是他前生善業太強。善業太強,他今生的人事姻緣是能夠隨心所欲,但是當他死亡到來的時候,他這步腳就踏不出去了,說是生龜脫殼,烏龜它的肉跟殼是連在一起的,但是人要是把它的肉從龜殼裡面活生生的拔出來,結果烏龜的肉就滿身是血。這是比喻說一個福報大的人,他臨命終的時候,他內心當中,心有所住,他平常就念念之間看到他的車子就非常歡喜,看到他的眷屬也很歡喜。每一個念頭當中就加強對眷屬的執取,心有所住。一旦無常到的時候,他沒有心裡准備。他說,哎,原來這個東西我有一天會失掉。但是他沒有心裡准備的時候,你沒有心裡准備是一回事,業力不跟你客氣。所以你死亡到來的時候,業力就推動你要離開你現前的這些美妙的眷屬,美妙的資具,那麼你就容易起痛苦。因為痛苦的因素,你就失去正念。你失去正念以後,你念佛的善業就表現不出來了。所以這個地方,你應該要在死亡到來之前,你就做好心裡建設,你要告訴你自己,你今生擁有的資具和眷屬,不管我們願不願意,它的真實相是總有一天,它會消失敗壞。這是生命的真相,本來如此。不是誰決定它的,就是說世間的本相是無常。那麼,我們所受用的資具也是危脆而不堅固的,這個地方等於佛陀提醒我們預先知道這件事情,你不要等到加護病房,你才恍然大悟,來不及了。你平常就應該用無常觀來觀察我們依報的環境,慢慢地,慢慢地來松脫我們內心對資具的愛著,對眷屬的愛著,慢慢地松脫,這就是第一個觀察。無常來觀察依報。第二個,我們的果報體當然不是依報,而是正報。
我們五蘊的身心世界。這個應該怎麼觀察呢?四大苦空,五蘊無我。身心世界的觀察,我們先觀察色身,這個色身當然是氣血所成的一個四大。我們的四大有四種因素:地水火風。地是一個堅性,水是一個濕性,火是一個熱性,風是一個動性。堅濕熱動,這四種體性,它的本質是相互沖突的,現在我們一定要把它們放在一起,當然偶爾也會產生平衡,但是只要飲食,睡眠的失調,或者情緒的變化,就帶動相互沖突,堅濕熱動的體性就使令我們產生病痛,所以當我們有色身的時候,我們就很難避免病痛。身是苦本,因為色身是四大,而這四大的脾性是相互沖突的。它不但是苦本,它還是空。這個空呢,藕益大師說是因緣所生,究竟歸滅。這個色身,不管我們用種種的營養來滋養它,用種種美妙的衣服來莊嚴它,這個色身總有一天會面臨死亡,腐壞,乃至於消失掉。所以,我們對色身應該用苦空的智慧來觀察它。原來你得到的色身不是用來享受安樂的,這個色身是承受痛苦的。只有清淨的法身,才有所謂的安樂可言。所以,我們的業報身它是苦本,而且它遲早有一天要面臨死亡。它只是暫時的借用。以這個苦空來觀身。五蘊無我,以無我觀來觀心。正報的身心世界除了外表的形狀以外,這個外表的眼耳鼻舌身當中有一個心識駐在裡面,一個能夠明了分別的心識駐在裡面。那麼應該以無我來觀心,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明了分別的功能,叫做心識。這個心識能夠和眼睛配合去了別顏色,跟耳朵合作來聽種種的音聲,它本來是產生見聞覺知的功能,如此而已。但是,不幸的是,我們凡夫會產生錯認消息,產生一種顛倒,我們就一直認為我們先前能夠明了分別的心有一個長依主宰的我,有一個恆常駐,不變易的自我意識在裡面安駐。就是我們總是覺得小時候的我,和長大的我是一樣的。今生的我和來生的我也是一樣的。也就是說,當我們的果報體在不斷的變化,由年輕到老,由老到死亡,由死亡再到來生的果報,在這個無常變化當中有一個不變化的東西,那個東西叫做我。有這個自我意識就會產生很多的問題,因為有我以後,你跟眾生產生一種對立。在這種平等法界當中,因為我愛執的關系,有人相,我相的對立,就很難避免去造罪。因為你有這個對立,就會保護自己,愛著自己,就產生一種私欲,那麼欲望就帶動了罪業。意思就是說,我們應該觀察,我們這個明了的心識是由業力所變現的。我們舉個例子來說明,比如你今生是個男人,你前身造了男人的業力,今生現了男人的形狀,有男人的思想,那麼你的來生沒有到天上去,也沒有到三惡道,也沒有到淨土,你來生變成女人,這個時候你從一個男人的思想轉成一個女人的思想,那麼你前生和今生的思想是完全不同的。這兩個果報之間你找不到一個交集的地方。當然你要是講的變化大一點,比如你今生是個人,來生變轉輪聖王,你今生有積聚善業,持戒修福。轉輪聖王的心情和你現在的心情就不同了,七寶天子,是何等的尊貴,何等的高慢。但是善業力是有為諸法。有為法,它有增加,就會減少啊。那麼你把轉輪聖王這樣的善業釋放完畢以後,你沒有在積聚善業的時候,這個轉輪聖王的果報就消失掉了。善業結束了,你的罪業就表現出來了。就變成一只螞蟻,唉我是一只無奈的螞蟻。我的生命就是不斷的工作,把東西從東邊搬到西邊,從西邊搬到東邊。這樣子,我們觀察人生的差別,當你做轉輪聖王的時候,你的心是充滿了高貴,驕慢,那麼你做螞蟻的時候,你的心變成卑賤。你說有一個自我,但是我們看不出你做轉輪聖王和做螞蟻的心有什麼交集,看不到。所以,我們認為有一個自我,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的。其實我們的心是由業力剎那剎那的釋放。你善業強,那麼你就是一個人天的心思,如果你罪業多,你釋放出來的是三惡道的卑賤的心思。我們不應該說這個心有一個恆常駐,不變易的時候,這樣講是錯誤的。它只是一種能夠見聞覺知的功能,如此而已了。所以,佛陀的慈悲告訴我們,應該以無我觀來觀察心,消除我們一種自我意識的顛倒。當然,這兩個不管無常觀和無我觀都是從假度空,是一種空觀。前面等於是對依報正報的個別的觀察。這一下做一個總結,做一個總相的觀察。
總之,我們對身心世界是觀察它是生滅變異,虛偽無主,你也可以簡單的說若身若心,它的本質是生滅變異的,是無常。無常就是說它會變化,它不是一個停止的狀態,它是一個流動的狀態。所以,無常就表示我們的身心世界是痛苦的,所以,佛法講苦谛,有別相的苦,和總相的苦,你說地獄,惡鬼畜生的刀山油鍋是苦,這個是別相,因為刀山油鍋的痛苦不能普遍三界。佛法講四聖谛的苦谛是指的無常的苦,因為它普遍三界,上至諸天,下至地獄,都是受的無常的系縛。
那麼,為什麼無常是苦呢?因為,有情眾生追求的是安穩的生活,比如說我們今天當我們從社會開始工作以後,我們就希望成就一個家,買一棟房子。雖然,理論上來說,你把買房子的錢的利息比租房子還劃算。但是,你還是要買房子。為什麼,因為有情眾生追求安穩。這個是屬於你自己的安穩的家。所以,追求安穩的生命是有情眾生共同的願望。但是,不幸的是,我們在三界的果報,我們不能安穩。因為我們的果報,我們不能做主,是由業力所釋放。所以,我們不知道我們明天會變成什麼樣。也就是說,你今天是住在一個房子啊,但是房子是在地震帶。它隨時會有地震的破壞。所以,在三界的果報裡面,我們就變成一個沒有安全感。因為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所以無常就是一種非常嚴重的危機,就是不安穩。所以,它是苦。那麼從苦當中,我們可以知道,我們對生命沒有主宰性,就是無我。無常故苦,苦即無我。假如我們自己的生命有一種自我意識能夠決定我自己的生命,我們不可能給自己痛苦。表示我們不能夠控制自己的生命,所以,這當中沒有一個自我的意識。那完全只是一個業力的釋放,如此而已。這個生滅變異,虛偽無主,等於把前面無常無我的智慧做一個總結。無常故苦,苦即無我。在經典上,有一個外道,叫離節子外道。這個離節子外道,他有一天遇到一個佛弟子。這個離節子外道就問佛弟子說:你的老師是佛陀,他平常是講些什麼道理?這個時候,這個佛弟子就為他開顯因果的道理。就是老師告訴我們人生是由業力所變現的,善業招感快樂的果報,惡業招感痛苦的果報。講完以後,就講我空,法空的真理。這個離節子外道就跟佛弟子說,佛陀講因果的道理講的非常的正確,但是他說人生是沒有自我,這講錯了。一定要有一個自我,有我去造業,有我去得果報麼,怎麼說是無我呢?這個離節子外道就非常的生氣,就跑到精捨找佛陀來辯論。說,佛陀啊,你講的其他的道理我都同意,但是你講生命是無我,這個我不能接受。這個時候,佛陀就問離節子外道說,如果有一個國王,他的倉庫有很多珍寶。那麼這個國王,他是不是決定我可以把珍寶賞給某一個人。我把珍寶不賞給某一個人,可不可以這個樣子?我對珍寶有沒有主宰性。離節子外道說,對呀,既然這個珍寶是你所擁有的,那你就可以決定把珍寶施給誰,不施給誰。那麼佛陀就問離節子外道說,那這樣子的話,你認為你的生命有一個自我意識,有主宰性,那麼你能夠決定你生命的快樂和痛苦麼?離節子說我沒有辦法。我的生命當中要衰老,病痛,死亡,雖然我是用了很多運動,吃了很多健康食品,但是我還是沒有辦法避免老病死的出現。那就表示你沒有主宰性。所以說,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就是說,我們觀察我們的生命是無常的,所以,它是不安穩性的苦。從苦當中我們知道內心當中沒有自我。所以無我,所以是空。所以這個地方就是對生命的從假度空觀。從假度空觀就是說,它能夠把我們從一個現前的因緣,把我們的心,把心帶回家,帶到一種畢竟空的一個平等的生命中去。通過無常故苦,苦即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我。我們的身心世界通過生滅變異,虛偽無主這樣的觀察以後, 我們的心就從一個有相的分別,就趨向一個無相的空性上安駐。安駐當然,可能安駐5分鐘,或者10分鐘,接下來我們再觀察,心是惡源,形為罪薮。這一段,藕益大師說是假觀。從空出假,在空觀的內涵當中是無有少法可得。當然,這是一個超現實的意境,菩薩也不能在空呆太久,你必須從空裡面再出來,從空性出來的時候,你又看到你的身心世界,你有一塊肉存在,你有你的外表,有你的感受,有你的心識。這個時候,你從一個平等的生命又回到你顯前的個體生命。這個時候,對個體生命怎麼觀察呢?心是惡源,形為罪薮。就是從假名,假相,假用的因緣來觀察。我們前生的業力所招感的身心世界,它的內心是眾惡的根源。就是內心當中充滿了煩惱。我們的色身是造業的根本。心是惡源,這句話怎麼說?當然,所謂的惡它是對立的,就是所謂的善。對立的觀當然是假觀,因為空觀是離諸對待,空觀是善也不可得,惡也不可得。我們從空觀的一個離諸對待的平等的法界,又回到我們現前的現實人生,我們對現實人生的觀察就是我們的心那,是罪惡的根源。當然,我們的心也有善良的一面,但是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內心當中邪惡的功能,是超過善良的功能。諸位你要是懂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也是這個看法。你看儒家思想,它的修行,克己復禮,這個社會上要能夠安定,要能夠齊家治國平天下,你就是每一個人要遵守你的禮節。你身為兒子,有兒子的禮節,身為父親的,有父親的禮節,但是你要隨順這個禮,你要克制你的欲望。克制欲望表示說,我們的心不能隨順,我們的邪惡的功能很強。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對內心當中是不能夠放縱的,對心的態度是應該克制調服的。是這個意思。那麼,這個地方當然是一個假觀了。這個地方等於是空跟假。
中觀的意思是我們把空觀的平等的法界和假觀的個體法界,把它平衡,不偏空,不偏有的一種中道,就叫做中觀。如是觀察,漸離生死。你這樣子觀察,有什麼好處呢,你就能夠松脫系縛我們生死的業力。就有這個好處了。空假中,三觀。這個空假中三觀哪,空觀當然是破除邪執,假觀是讓我們善知取捨,假觀,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當然這個地方的假觀,感覺上對生命是有點消極。生命的假觀只看到心是惡源,形為罪薮呢?當然,從淨土宗的角度,對於生命,它是比較中道了,它在觀假觀的時候,是願離婆娑,心求極樂。就是我們有所取捨。在淨土宗的角度觀察假觀,只觀察婆娑世界是苦惱的根源,極樂世界是一個安樂的根源。所以它願離婆娑,心求極樂。所以,如果你是修淨土的眾生,你修假觀,心是惡源,形為罪薮,這個地方是看破娑婆世界的身心世界,你在觀極樂世界,它是一真莊嚴。那是有所破壞,有所追求。這個地方的假觀有所不同。如果你是求聖道門,大乘的聖道門,那麼假觀是觀十法界的,包括九法界的流轉的眾生法界,也包括佛法界的幻滅門。流轉門,幻滅門。那麼,總觀十法界。我這個地方,在修習空假觀的時候,智者大師強調你要有一個次第,就是你要先修空觀,再修假觀。先空,次假,後中。也就是說,佛法的修學,它讓你先遠離,先觀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然後再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先遠離,再回歸到這裡面來。如果諸位有流行的經驗,你就會感覺到遠離的重要性。就是說,凡夫都是在有相的因緣分別,分別的結果就是產生執著了,因為我們由於過去的業力,我們會跟很多的人和很多的事物接觸,有時候我們不願意,但是不得不接觸,那怎麼辦呢?到國外去旅游,你暫時松脫這個因緣。經過一個月,或者一個禮拜回來以後,剛開始,你會感覺到不同的感受,當然只會是一個禮拜又恢復原狀。但是起碼就是說你曾經遠離這個因緣,再回來,那個時候你會有不同的感覺。那麼修習空假中,亦復如是。就是說,你剛開始先把你現前的因緣從假如空,你先跳脫現前的因緣,從個體的生命回歸到我們整體的生命,當你這樣子不斷的離開以後,你又從整體生命回歸的個體生命的時候,你的感覺就有所不同。經典上說,你曾經修過空觀,再回歸的你的假觀,有一個特殊的感覺,再來觀世間,有如夢中事。就是你對人事的執取心淡泊了。
所以,在經典上說,一個有修空觀的菩薩,跟沒有修空觀的凡夫的差別,菩薩也在人事的因緣當中斷惡修善,在人事的因緣當中活動,凡夫也是在人事的因緣當中活動,但是心情不同,凡夫心跟境接觸的時候,打的是死結,這個結解不開的,所以臨命終的時候,不管你福報多大,這個結解不開。顛倒了以後呢,你由這個顛倒的心思去滋潤你的業力,在三界當中再得到一個果報,那麼來生的時候,再跟眾生結的很深,不管善源,惡源都結的很深,結不開,又得一個果報。所以,凡夫心境接觸打死結,那麼一個覺悟的菩薩,他也在人事的因緣之中活動,他打的是活結,他隨時可以把它解開來。為什麼呢?因為他修行是從假入空。從空出假。他能夠把他的角色扮演好。雖然,回歸到空性的時候,沒有少法可得,但是回歸到因緣的時候,我的確有我今生的假名,假相,假用。我是一個父親,我是一個兒子,我在社會上有我的因緣,我有我該做的事情。你會做你該做的事。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你要盡量讓你的就是空假觀平衡,因為你空觀太重,就會忘失大悲,不要修善,忘失大悲。但是你假觀太重,就會產生執著。所以這個中觀等於是讓你調和。你內心當中可以進入空性,也可以回歸的因緣的假觀,這個地方就是,第一個覺悟,就是,引導一個菩薩如何來正確而不顛倒的觀察生命,就是空假中三觀。這樣的觀察,能夠使令我們卸脫生死,也能夠使令我們在假觀當中善知取捨,集功累得,創造更好的生命。這是第一個覺悟。當然這個覺悟是最為重要。就是觀照力。後面是依止這個覺悟所帶動一個修行的行動力。我們看第二個,常修少欲覺。當我們有這樣的覺悟以後,下一個動作需要修行的就是減少我們的欲望。
看經文,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第二個覺悟是說明痛苦生起的因緣。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遠離痛苦,遠離災難,當然你要遠離痛苦,你要斷絕生起痛苦的因地。痛苦是怎麼生起的呢?佛陀說是因為我們有太多的欲望。在財色名食睡,我們放縱我們的欲望,就創造很多的痛苦。所以,痛苦和外境沒有關系,是從自己內心生起的。廣泛來說,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它不但是痛苦,當然所有痛苦的根源是三界的生滅,因為你所有的痛苦因為你有生命,你每一次在三界裡面受一次生命,就表示這個生命就積聚了很多很多老病死的痛苦。所以,這個生命的產生是因為我們對五蘊追求的欲望去招感三界的果報,就像是飛蛾撲火。它為什麼會跑到火裡去呢?是你自己要跑過去的。所以,廣泛來說,生死的業力是由貪欲引生的。所以貪欲是痛苦的根源。這個地方是說明貪欲的過失相,那麼怎麼辦呢?少欲無為,身心自在。我們想要得到一種身心的安樂自在,在我們有限的生命當中,要盡量減少我們的欲望。這個地方是說,當然我們身為菩薩,還沒有成就聖道,凡夫位的菩薩,內心當中自然有很多的欲望,追求飲食,追求睡眠,追求男女,各式各樣的欲望。凡夫有欲望,這件事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佛陀的意思是說,你不可能沒有欲望,但是你減少一點欲望,克制一下自己的欲望。所以,這個地方多欲的意思是說,在 裡面講多欲,就是說你的非分之想,你不該得到的東西,依你現前的業力因緣,你不該得到的,你想要去追求,這個叫做多欲。有關多欲的情形,在大智度論裡面,龍樹菩薩講小故事來說明多欲的情況。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國王,他有一個花園,這個花園它有一個工人在打掃,這一天早上這個工人他在草地上撿到一個看起來很漂亮的水果。這個水果看起來很多,他在旁邊看沒有這種水果樹。他看到這個水果非常的甜美,他又捨不得吃,他想我經常在花園走動的時候,侍衛經常刁難我,我把這個水果送給他,他以後對我好一點。他就把這個水果供養給這個侍衛。這個侍衛一看,哎呀,這個水果特別的美妙,他也捨不得吃,他想這些服侍皇後的這些太監,他對我也是非常的不禮貌,我拿這個水果來巴結他,他以後對我也好一點。就把這個水果送給這個太監。這個太監也捨不得吃,就送給了皇後,皇後也捨不得吃,就送給了國王。當然,國王以武力得大自在。就把這個水果吃掉了。吃掉以後,他就被這個水果美妙的滋味所吸引,他就起顛倒了。他就說這個水果是從哪裡來的?就輾轉的相查,就查到這個工人的地方,就把這個工人叫過來。他說從現在開始,你每天給我送一個相同的水果,否則我就要嚴重的處罰你。這個工人沒有辦法,這個國王的福報大麼,就到這個花園去,左邊看一看,右邊看一看,上邊看一看。原來在掉下水果的地方上面有一個大樹,大樹的上面有一個很大的鳥巢。沒准是這個鳥掉下來的。這個時候,這個工人就爬到大樹上面來看,這個鳥巢地方有一個相同的水果。他就在鳥反對的當中把水果強過來。強過來之後就供養國王。國王很高興,就告訴他,明天再去找。這只鳥,當然它心裡想,我第一個水果,我自己沒有拿好,掉下去那我沒話講,第二次,你強我的水果,那你太過分了。這個鳥就很生氣。它就飛到其他的地方去,找一個外表一模一樣的,但是有毒素的水果來懲罰這個工人。它就找到一個外表一模一樣的水果,飛到鳥巢的地方,放在那個地方。工人不知道啊,就把這個有毒的水果拿回去供養國王。結果國王吃下去以後就中毒死亡。這段公案在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上說,國王本來是可以享受他前生的善業,種種安樂的果報。但是他就是有非分之想。這個非分之想,我們做一個定義,在歷史上說,你身為一個人,別人主動供養你的,這個不叫非分之想,你的福報該得到的,但是別人不想給你,你用其他的方法獲得的,或者強,或者奪,這樣子叫做非分之想。所以,這個地方要清楚,你不應該去想你不應該得到的東西。否則一定會招感痛苦。我們來看乙三的知足守道覺。我們看經文。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長念知足,安貧守道,惟惠是業。前面的少欲是對於你還沒有得到的資具或者財物的追求,這個知足是說你已經得到的資具,你要知道感恩和滿足。你現前的因緣已經具足了。你應該知道感恩。前面是還沒有得到的東西,這個地方的關鍵是你已經得到的東西。應該知道知足。好,我們看經文。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一個菩薩,對於我們日常生活的資具,已經成就的資具,經常感到不滿足,不滿足只好去廣泛的追求了。廣泛的追求就會帶動很多殺盜YIN妄的罪業,所以多求是產生罪業。多欲是產生痛苦。所以,一個有智慧的菩薩,應該怎樣去面對這個資具呢?應該長念知足,對於現前的因緣不管是好是壞,要感到滿足,內心安駐在一個簡單樸素的生活當中,去追求內心當中的智慧。以內心的安樂為我們所追求的方向,不要追求這種外在的欲望。這是一個菩薩該做的。這個地方我們做一個總結,其實這個少欲知足,就是一個持戒的根本精神。少欲知足,從注解上來說,從兩個角度來說,第一個從離苦得樂的角度,你一個人會快樂不快樂,跟你一個月賺多少錢沒有關系,當然我們今天身為一個人,起碼的吃飯,衣服,衣食能夠保暖,基本的要求一定要滿足。但是在滿足之余,你是不是快樂,關鍵你是不是少欲知足。比如你一個月賺兩千塊,兩千塊有兩千塊快樂的方式,你賺三千塊,有三千塊生活的方式,你要能夠善加克制你的心情,你不管賺多少錢,你都能夠從中間找到你相應的安樂。你要不知道知足,你賺多少錢都不可能有快樂。因為欲望是無止境的。所以,你想要追求快樂,你唯一的做法就是少欲知足。這是第一點。
我過去在台灣,曾經參加一個法會,法會當中有一個母親帶著兒子來參加。兒子在看見母親供養蘋果的時候,他要求吃一個蘋果。這個母親因為愛兒子,就拿一個大蘋果給兒子吃,這個兒子看樣子7,8歲,他嘴巴咬兩口蘋果,就一甩,丟掉了。我們姑不論這個小孩子的善惡業有多大,我們感肯定的知道一個答案,這個小孩子他的思想如果不改變,他今生很難成就安樂。很難產生樂受。他這種對物質不知道感恩知足的心態,你很難創造安樂。你看我們出家眾的生活簡單樸素。僧團的生活,不管你在家是多麼的富貴,你來到僧團,你就是按照利合同均,僧團今天有人供養10顆蘋果,切一切,你分到四分之一,你會很感恩的把它吃掉。所以,你每一口都充滿了樂受。這個地方就是說,少欲知足,我們要知道它是快樂的根源。你要知道,你是不是快樂跟你外在的資具沒有關系的。是你是不是能夠培養一種能夠減少欲望,知道感恩的心情。這是第一點,從離苦得樂的角度來說。第二個,從臨終的正念來說,是一個重點。在中國人的智慧當中,經常提醒我們一件事情,業忌前延,花忌前開。就是你有多少福報,印光大師也強調這個觀念,就是你有十分的福報,你頂多只能花五六分,不要全部把它花盡。你把福報享盡的時候,你晚年就是災難現前,臨終走時容易顛倒。我剛出家的時候,我讀佛學院的,我親近過很多老和尚,由大陸到台灣去的老和尚。當然,老和尚有的參禅,有的念佛,所修的法門不同,但是都有個共同點,就是珍惜福報。老和尚說,說你一個人,你不想讓你的福報花盡有一個方法。就是你的生活環境當中,就是你這個地板壞掉了,不要馬上換,衣服破了,也不要馬上換。就是你的生命當中要經常保持一點缺陷。這個道理很妙。你把你的生命用的很圓滿,什麼東西都滿意的時候,當一個月亮園的時候,下一步就是要缺了。當花開的最大的時候,它下一個剎那就是要雕謝。所以,你不能讓你自己把你的生命推到盡頭。所以,我時常去做老和尚侍者,老法師啊,你的杯子破一個小洞,換一個。他說不要不要,不要什麼小事都如你的意。生命帶一點缺點。诶,他果然沒有什麼災難了。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你一個人能夠珍惜福報,你晚年的時候會過的比較快樂一點,病痛少一點。那你要是年輕的時候什麼東西都是滿你的願,東西一壞就馬上換。那你有十分的福報就會花十分。那麼你到晚年的時候, 你沒有累計福報,你的罪障就容易現前。這個地方,少欲知足不但是離苦得樂,還有一點避免災難出現的因素。就是你什麼事情不要把它做絕。當然少欲知足的標准不同了,比如說,我們很難說那你到底是不是少欲知足,怎麼判斷呢?比如說你的福報可以買一個50萬的車子,我本來有福報,我的能力可以買50萬,我買30萬,可以買5萬的車子,我買3萬的車子。那你就是少欲了。對你來說,你已經說少欲知足了。你本來可以有能力買3萬的車子,你買1萬5的車子。那也是少欲知足。所以,少欲知足很難判斷。就是你本來有能力買更高的東西,但是你降一級的。這個就是少欲知足。就表示你的智慧,你懂得任何生活來使令你的生命趨吉避凶。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在修行菩薩道的斷惡修善,先善加的克制我們的欲望,讓我們盡量少欲知足。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其他的明天再說明。
八大人覺經。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好,大家請放掌。我們身為一個佛弟子,我們剛開始親近三寶是依止我們一念的信心。我們相信三寶的功德是無所不在,我們相信三寶有能力能夠救拔我們。所以我們剛開始對三寶有信心,就皈依在三寶的慈悲的光明的座下,所謂的身為一個佛弟子。當然,身為一個佛弟子,我們會做一些慈善的事業。但是,這樣子的慈善事業事實上,還沒有從事一種宗教的修學,也就沒有對生命有任何的改造,不過是在生命當中多了一部分的善業。當然,我們會不斷的要求自己去提升,進步。所以,我們要從一念的信心,開始要去對我們的生命有所改造。那麼,就是一種從事宗教的修學。我們在修學之前有一個重點,需要注意的。就是你必須對你目前的生命的狀況,要有一個正確的了解。你現在處在一個什麼樣的狀況。在法句經上,釋迦牟尼佛對我們現前的一個扭轉的因緣,他講出一個偈誦來加以形容。他說,我們眾生在三界流轉,是“常在燃燒中,何喜何可笑?幽暗之所蔽,何不求光明?"。首先我們知道我們今天所處的一個三界的果報體,它的相貌是常在燃燒中,佛陀用一個起火燃燒的房子,來比喻我們現前的一個身心時間。也就是說,我們剛開始在三界得果報的時候,從嬰兒開始,我們的生命就被無常大火所燃燒。即使我們過去有一些善業,在燃燒的房子當中,有一些美妙的資具,有一些美妙的眷屬,但是,因為房子燃燒的本質不能改變,所以,這樣子一個燃燒的房子即使有一些美妙的資具,有什麼東西值得我們歡喜和安樂的呢?何喜何可笑?這個時候,我們會問了,我們現在投胎在三界的果報,是一個無常大火的逼迫。這樣的一個果報體到底是怎樣來的呢?事實上,不是上帝創造的。幽暗之所蔽,就是我們過去的業力所召感的。先業所感。那麼為什麼會有這個業力呢?就是我們對生命的一個遺失,沒有正確的觀察。所以,這個黑暗就表明過去在一個沒有燈光的環境之下,我們跟著我們的情緒,感覺去造業。那麼,應該怎麼辦呢。何不求光明,你要在修學佛法之前,你應該要去聽聞佛法,了解生命的真實相。你才知道你所要斷除的是什麼,你所要增加的是什麼。否則,你只是憑著你的感覺來修行,你可能會錯認消息了,浪費你很多的時間光陰,但是,對生命的增上,產生不了幫助和作用。所以,佛陀勸勉我們,所有在三界流轉的弟子們那,何不求光明,你應該要盡量撥空,來加強你心中的光明,來對生命做出正確的抉擇。當然,所有的經典對有加強光明的作用。但是,本經的特色,言簡意赅。它能夠在整個大乘經論當中,以八個法門來總持菩薩的覺悟。
好,我們看講義的第五面。乙四,常行精進覺。本經的八個覺悟,第一個是無常無我覺,就是對生命的觀照。我們在觀照當中,我們是根據藕益大師的空假中三關,就是你對生命當中,你應該要先觀察生命的本體。透過觀察我們的生命啊,是生滅變異,虛妄無主的。就是說我們的生命它是一個有為法,它不是一個無為的涅槃。涅槃當然是不生不滅的,昨天的涅槃和今天的涅槃是完全一樣的。身為有為法,它是流動性的,所以我們知道我們的生命隨著時間不斷不斷的變化。這叫生滅變異,所以呢,在變化當中沒有一個真實不變的實體。這樣子,從無常無我就引導我們從一個有相的執取趨向到一個生命的本質的空性。也就是說,它能夠引導我們把生命回歸到我們的原點。說是我們還沒有流轉之前,什麼是我們的本來面目?當然現在流轉了,很多很多的業力,變現很多很多的果報,但是假設今天我們把生命歸零,那麼到底我們本來的本質是什麼。那麼,就是所謂的從假入空。這個就是在觀察生命的原點。當然,從假入空是一個超現實的觀察,使令我們脫離暫時的因緣,回歸到一個清淨的本性。第二個就是從空入假,從生命的原點回到我們現前的一個相貌。我們有我們今生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個時候,本經當中對假觀的觀察,是要我們心是惡源,形為罪薮。看經文的意思,我們對生命的觀察,是非常悲觀的,就是我們的內心是罪惡的根源。這個形是造罪的根本,這個就是有要我們厭離的意思了。當然,如果我們今天是一個淨土的學者,我們在厭離娑婆的時候,我們也做出了另外一個選擇,所謂的心求極樂。就是娑婆世界是一個罪惡的根源,極樂世界是一個安樂的果報。這樣子的假觀就是一個對比的方式。有所放棄,有所追求。從這樣子的假觀,使令我們能夠善知取捨,做好我們生命當中的一個規劃。當我們把生命的原點的空觀和現前的生命的假觀,能夠把它平衡,這樣子就是空有同時,空有無二的中觀的思想。那麼,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能夠經常在寂靜的心中,來對我們生命原點的觀察,跟現前因緣的觀察,如是觀察,漸離生死,這樣子就能夠慢慢的破壞在掌控我們生命的十二因緣的這種生死的業力。當然,這個第一個觀察是非常的重要的。那麼第二第三的少欲知足,那麼這個是屬於一個行動了,就是修行。少欲知足的宗旨是說,生為有情眾生,我們內心當中自然會有很多的欲望,但是我們的欲望,絕對不能夠去放縱,應該善加克制。那麼, 為什麼要克制欲望呢?這當中有兩層的意思。第一個,我們克制欲望能夠離開痛苦,得到安樂。你欲望越淡薄,你就越容易產生樂受。越容易滿足,越容易產生樂受。你一點點的東西,乃至於你喝一杯開水,你都因為現前的因緣而都生起樂受。那麼,我們今天要采取放縱欲望啊,欲望的本身是一個無底洞。你會發覺你放縱的結果是你生起快樂的感受越來越困難。所以,離苦得樂之道就是你要善知要克制欲望。從離苦得樂的角度,就是第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就是從臨終的角度去說。身為一個淨土的學者,非常關心臨終的時候,是不是能夠無有障礙,所謂的善終。為什麼有些人臨終的時候,他沒有什麼障礙,有些人他臨終的時候,障礙重重?這跟你的福報很有關系。所以,我們應該珍惜我們好不容易所修行的福報。你福報越大,你臨終的時候障礙越少。你提起正念就更容易。所以,從臨終正念的角度啊,我們也應該少欲知足。把多余的福報,在臨終的時候,釋放出來,有助於我們提起正念。因為這兩層意思,佛陀勸勉我們,我們應該過著一個少欲知足的生活,對我們很有幫助。當我們能夠少欲知足以後,接下來要做什麼事呢?看乙四,常行精進覺。就應該要精進。好,我們看經文。看第六面的經文。大家請合掌。
第四覺知,懈怠墜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催伏四魔,出陰界獄。好,我們加以解釋。這個精進,它的體性就是我們在斷惡修善的因緣當中,能夠勇悍,勇猛強悍,沒有任何的退縮。這叫精進。在講到精進的時候,佛陀先講到為什麼要精進。先說明修行精進的主要因素,它的理由在哪裡。懈怠墜落。假設我們今天對於我們所修的法門,或者你是持大悲咒,或者你是念佛,或者你是修止觀,你對你所修的法門啊,你是一種懈怠的方式,懶惰,懈怠,有時候做功課,有時候不做功課。那麼你這樣子的情況就是墜落。就很容易墜落到三惡道當中。當然,大家就會問了,我只是懈怠,怎麼就墮三惡道呢?
這個地方,我們根據古德的注解加以說明。就是說,我們前面也說過,我們修行的起點,我們不是從一種清淨光明的心中開始修行。我們修行的起點,是心是惡源,形為罪薮。就是說,我們在一種已經染污了很多很多煩惱和罪業的心中,從這個地方開始修行的。從這個地方去栽培你戒定慧的善根。換句話說,我們修行就好象是逆水行舟,你必須去抗拒你無量的煩惱跟罪業。抗拒的意思就是說,你不是進步就是退步。所以,我們現在是在一種同生煩惱和罪業的心中,開始啟動修行。那麼假設我們今天沒有這種精進的決心,你的修行的功德,一定被煩惱跟罪業所消滅。結果的時候,是煩惱跟罪業,強者先牽,它來主導我們的生命先到三惡道得果報。那麼,我們今天所修的善根那,變成一個次要的實力,那可能是以後的因緣,才慢慢成熟。所以,你如果希望你今生的修行功德,臨命終表現出來,那麼應該怎麼辦呢,我今生的修行,我臨終就看到效果,你如果有這樣的規劃的話,你應該要注意下面的話。常行精進,破煩惱惡,催伏四魔,出陰界獄。如果說,我們希望我們今天的念佛,要馬上看到效果,那麼你唯一的選擇就是常行精進。你應該要以精進的決心,來破除我們心中的四種障礙。這個破煩惱惡是個代表了。事實上,我們身心世界有四種魔障。那麼在修善之前,修習福德智慧兩種善根之前,當然破障,忏除罪障是一個重點了。
我們生命當中的四種障礙,第一個是煩惱障,就是我們內心跟境界接觸的時候,會有很多負面的情緒。假如說,我們遇到了如意的境界,我們就容易生起貪,遇到不如意的境界,就容易生起嗔,遇到中庸的境界,就容易生起癡。那麼,這樣的煩惱的躁動,使令我們修諸善根都不能夠成就。所以,你要能令你佛號的善根,止觀的善根啊,在心中產生強大的勢力啊,調服煩惱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說,你剛開始要在寂靜的心中,栽培佛號,那麼慢慢的佛號的勢力強大以後啊,當煩惱活動的時候,印光大師說,不能念,要它念。煩惱不能斷,要它斷。你要提起你的佛號,來調服你的煩惱。轉念念佛。那麼,你第一個工作就是對現前的煩惱,要加以折服。調服現形煩惱,這是第一個。你不能夠再跟著情緒而轉了,就是說你自己要做你自己的主人翁,你自己要作主。我現在的心要起什麼樣的情緒,是我作主,不是煩惱作主。那當然,你要作主,你就必須調服它了。你要調服它,你就必須有法寶。所以,我們可以根據我們平常所熟悉的法寶,煩惱一活動的時候,提起我們的法寶,消滅它。
那麼,這是第一個工作:煩惱障。第二個就是業障。業障有兩個障礙,第一個是天魔。這個天魔就是鬼神障。就是說,我們可能前生啊,跟某一個有情眾生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存在,那麼對方剛好到鬼神道去了,那麼他到天上去,他的福報很大,他也不會跟你計較,他到地獄去,他也沒辦法跟你計較。他要到鬼神那,這個問題就比較麻煩。因為鬼神世界,他有小小的神通,他看你修行,已經有資糧,有福報力了,他就跟你討一些功德,可能會障礙你。所以,這個鬼神障的破除啊,就是持咒。所以,印光大師在文鈔裡面也勸勉我們念佛人那,要堅持大悲咒。破除鬼神障。
那麼,第三個障礙是五蘊魔。前面的鬼神障是外來的,那麼這個五蘊魔就是我們這個果報體,有什麼障礙呢。經常有病痛,當然病痛,有的因緣是四大不調,你找醫生就可以治好。但是,有的病痛,你找遍了所有的醫生都沒有法子的。就是這個病痛的背後有強大的業力在支持。當然,這個業力大部分來說是跟殺業有關系。所以,你必須要消業障,這個病痛才會好。所以我們對於五蘊的魔障,破除的方法是拜忏。把這個業消了以後,你的病痛就消失了。第四個是暴葬,就是死亡。我們這個三界的果報啊,在修行的角度來說,最嚴重的障礙就是死亡。就是我們壽命太短,我們不是無量壽。你可能活八十歲或者一百歲,那麼比如說你今天三十歲開始學佛,到八十歲,五十年的時間。你好不容易內心當中修行上路了,有一點善根了,但是,你死掉了。死掉以後,你來生又開始糊裡糊塗的。從小學到高中啊,一天一天的,跟著感覺走。好不容易遇到三寶了,又是四十歲了,五十歲了。那麼,你開始修行的時候,又死掉了。死亡使令我們的善根中斷,不能夠累積起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生生世世的修行佛法,到現在還是一事無成的主要因素。這個分段生死產生一種退轉的力量。藕益大師說,惑業未斷猶坯器,經雨則化棄前功。就是我們斷除煩惱,惑業求斷,就像那麼胚器,你做花瓶那,泥土先把它捏造成一個胚器,但是好沒有燒,你好不容易塑造這個形狀出來,經雨,下一場雨之後呢,這個泥土的形狀啊,花瓶的形狀又變成泥土了。經雨則化棄前功。白費一場。當然,你要避免死亡的出現,那求生淨土,在極樂世界才叫無量壽,那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當然,這段的意思就是說,生為一個三界的眾生,我們剛開始要啟動修行啊,你就要面對你的煩惱障,鬼神障,病痛的障礙跟死亡的障礙,四重障礙。那麼,你要不修行,你就不感到有什麼障礙。你就隨順你的煩惱去活動。但是,你開始立志要改造生命的時候,這四種障礙,或多或少就必須會現前。那麼,你對於這種障礙的心態啊,就是要精進。用一種勇悍的心情去面對。你不能退縮。我們也可以講講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時候,他面對障礙的一個心態。我們大家來共同的學習。釋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時候,有一生是做一個王子,當中他做王子,是一個非常安樂的境界。但是,釋迦牟尼佛他做王子的時候,他悲憫很多的這些苦惱眾生,經常拿三寶去布施這些苦惱眾生。那麼,他把整個倉庫的錢都布施光了。所以,他就要求去追求財寶,就帶領隨從到大海裡面去尋寶。經過努力,好不容易把大海的珍寶找到了,滿載而歸,但是,在大海的途中啊,遇到的風浪就把船上的珍寶,全部都翻覆了,掉到大海裡面去了。那麼當然,我們一般人遇到這種情況,遇到障礙就選擇放棄了。但是,釋迦牟尼佛太子啊,他看到這個情況,他下定決心那,我一定要把這個珍寶找到,否則我決不放棄。他在經典上說,他用勺子就去舀這個大海的水。下定決心,我一定要把這個大海的水舀干,然後把珍寶找出來。我們要知道,其實我們的生命當中啊,力量最大的不是你的身體,是你的心力啊。你的心力是通十法界的。那麼當然,我們今天的重點就是說我們先不要管說他能夠舀多少水了。重點是他那一副堅固而不退縮的心力啊,使令魔王感到害怕。哎呀,他要把我大海的水舀干那,那我的龍子龍孫就死掉了。所以,龍王只好乖乖的把珍寶就還給釋迦牟尼佛太子。那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可能在修行的過程當中,開始去栽培福德善根,或者智慧善根的時候,你的煩惱障礙了你,你有很多的負面情緒。哎呀,我不做了,我不修行了。第二個,病痛出現了。
第三個,鬼神障礙你,你的怨親債主找上門。也可能死亡到來。那麼我們生為一個業力凡夫,我們面對果報,我們沒有選擇權。我們不知道哪一個因緣會出現。但是,我們能夠選擇的就是我們用精進的心態來面對。這就是你一個人會成功失敗的關鍵。以前的英國首相丘吉爾先生,他退休以後應邀到大學去演講。講完以後,大學生就問丘吉爾先生,你今生當中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你可不可以把你人生的經驗當中,講幾句重要的話,來給我們年輕人做一個勉勵。丘吉爾講了三句話,就是一個人會成功有三個重點,第一個是決不放棄,第二個也是決不放棄,第三個也是決不放棄,不管你做什麼。我們往往因為在過程當中,一時的挫折而枉失了大好機會,而事實上,很可能我們這個障礙沖過去以後,我們後面就是海闊天空。我以前打佛七的時候,我們曾經打過三七二十一天。那次的佛七,我印象深刻,當我們成就一個善根的時候,往往會把過去的障礙逼出來。我打到第十七天或者十八天的時候,身體出現一點障礙,內心裡感到很多躁動的情緒不斷地在干擾我。後來,那個主席和尚告訴我們一句話說,他說,你要成就光明之前,一定會有黑暗。那麼,重點就是你要堅持下去。為什麼呢?因為老和尚說,他說,你覺得很疲憊,但是對方也很疲憊。就是說,你不要以為你很疲憊,其實對方也很疲憊。因為,我那個老和尚是軍官出身的,他是帶兵打仗的。他說,帶兵打仗啊,打到最後,已經不是打兵力了,不是打技術了,而是打心力。看哪一個指揮官堅持到最後。因為,你很疲憊,對方的軍隊也很疲憊。那麼,看誰撐的過去了。其實,你說修行跟打仗是一樣的。你面對煩惱障,業障,暴障,這些都不好惹。但是,問題就是說,你感到心力很焦瘁,但是它也感到心力很焦瘁,那麼看誰撐的久。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可以回想我們以前的修行。很多都是我們的放棄而失敗。
所以,修行的個性啊,最怕你今天想到去拜八十八佛,拜了一個月,哎呀,沒有意思了,改拜大悲忏,拜了一個月,也沒有意思,今天念地藏王菩薩,地藏王菩薩也沒有什麼感應,明天念觀世音菩薩。結果一事無成。它這個精進的本質呢,精就是專一,進就是相續。所以,佛陀在精進的內涵當中,強調一個觀念,佛陀說,滴水長流則能穿石。我們看到屋檐的水滴啊,它是這麼的柔軟,但是重點它能夠在同一個點上,不斷地點,結果可以把地板上穿出好幾個洞,那個堅固的石頭都能穿洞。所以,諸位要知道,其實你在修行法門能夠成功啊,它的重點還不在那種猛暴性的修行,你說哎呀,我參加一個佛七,七天不睡覺,回去以後,全部都不念佛。這種效果不大。你今天這種猛暴性的修行,你倒不如每天當中你念一千聲,但是你就不間斷。風雨無阻,每一個法門都點點滴滴的,滴水長流。那麼,你這種決不放棄的精神,你容易成功。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通過對資具的少欲知足以後,我們在修行當中的一個心態啊,面對障礙,你決不放棄,堅持下去,往往在下一個時刻,會有一個意想不到的效果出現。那麼,這個地方講到一個精進的功德。
我們看下一科,乙五。多聞智慧覺。第五覺悟:愚癡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好,第一段是說明為什麼要追求智慧的原因在哪裡。你不是誦經,念佛,拜忏,破障而已,你還要追求智慧。那麼為什麼要追求智慧呢?佛陀講出它的道理。愚癡生死。當然,我們希望離苦得樂了。但是,所有的痛苦的因素就是有生命。生死是所有痛苦的總結。可以說是生死的依止處。因為你在三界受身,你就不可能避免痛苦。所以,你要能夠離開痛苦,唯一的方法就是無生。想盡任何辦法不要在三界投胎,否則你不可能離開痛苦。因為你每一個生命的出現,在你短暫的一期生命當中,你要沒辦法避免老病死,各種各樣的痛苦。那麼,為什麼會有生命呢?主要是愚癡,不明白生命的真相。就是顛倒。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講,世間上有很多的罪業,但是世間上最大的罪業就是愚癡了。因為你有智慧,即使你會造罪業,你知道生命的真相,你知道功德相,過失相。你會不斷的調整自己。那麼,愚癡的人就根本沒有調整自己的能力。你這個人生命沒有希望。這個人佛弟子,你說你明白很多道理,你還是造罪業。是的,但是他造罪業跟你造罪業不同。他造罪業是一時的情緒。他情緒,這個生滅心過去以後,他到佛堂靜坐的時候,他的智慧現前了,他就知道他做錯了什麼。那麼,他會從很多痛苦的經驗當中,不斷不斷的改進。這個人雖然他做的不夠好,但是他的生命充滿了希望。你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你的生命是沒有希望的。你沒辦法修正自己。所以,生死的痛苦的根本因素是對生命的一個錯誤的認識,愚癡。那麼,怎麼辦呢?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那麼,消滅愚癡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廣學多聞。這個廣學就是一種廣泛的學習。這個學習就產生了正見。這個地方的廣學,藕益大師的注解上說是聞慧。聞所成慧,聽聞所成就的智慧。這個多聞是一種思慧,思維的思,就是你在學習了教法以後,你應該要在你的一天當中,撥出一定的空閒的時間,在寂靜明了的心中,去思維,去消化這些教法。教法通過你的思維,就能夠把文字的概念轉成你心中觀照的正念。你剛開始的正念只是一個概念。這個概念的力量是薄弱的。但是,你進行消化以後,這樣的概念在心中就有主導的力量。所以,多聞是一個思慧。那麼經過廣學多聞以後,有什麼好處呢?從自利的角度,增長智慧,從利他的角度,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你能夠知道什麼樣的因緣是功德相,什麼樣的因緣是過失相。那麼,你也可以把這樣的概念透過你語言文字的辯才去開示其他的愚癡眾生。使令他也能夠明白道理。這樣子,是給眾生最大的安樂了。佛法講離苦得樂,當然佛法也強調修慈善事業。但是,我們今天從比較深層的角度觀察離苦得樂,弘揚佛法,開人智慧,就更加重要。就是說,他今天沒有飯吃,你給他一碗飯。他饑餓的感受暫時消失了。哎,他生病了,你帶他去看醫生,把他的病症消除,又可以講好。但問題就是說,他今天沒有智慧呢,他就會去繼續造業。他的痛苦就永遠不可能消失掉。那麼,你今天能夠透過你的教授,使令他的心中從黑暗當中出現光明,讓他知道,你為什麼會痛苦,因為你做了這件事情。他為什麼會這麼快樂,因為你做了這件事情。那麼,你把痛苦和快樂的因素告訴他,讓他從今以後知道該怎麼做,那這樣子更徹底。所以說,菩薩的廣學多聞,一方面他自己能夠對生命產生正確的抉擇,一方面他自己能夠引導眾生給他最究竟的快樂。就是開啟他心中的智慧,這是最徹底的離苦得樂的方法。這個地方就是說,當然離苦得樂的角度很廣,我們佛法講十法界。
你看天主教,基督教也是一個很好的宗教。但是,我們用佛法的角度來看天主教,基督教,就感覺到它對生命的解釋,比較狹隘。基督教對人生的法界就只有兩種法界。你相信了耶稣基督,你就升到天上去,你要不相信,你就墮落到地獄。你的生命就只有兩種選擇。當然,這個緣起也是一個很好的緣起。但是佛法的緣起,我們認為你的生命啊,你有十種選擇。你也可以選擇放縱你的欲望,來生到三惡道去,你也可以選擇你要持五戒十善,來生做大國王,大富長者。你也可以選擇修習我空觀,法空觀,趨向偏空的涅槃。你也可以選擇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當然,我們會說,哎,我們來生應該只有一個規劃麼,我選那麼多干什麼。但,諸位要知道一點,你今天在教理上的研究更廣泛,你的資訊越多,你就有更多的選擇。你就會知道你來生該怎麼樣正確的規劃。我們這樣子講好了,如果你今天是生長在正法時代,你今天拜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做殺父,我看你不用廣學多聞。你福報大,你拜一個聖人,他入定就知道你過去生的煩惱的後果,你的善根的淺深。他這個大醫王,就把你整個的修學過程,這個藥就配的好好的,你今天要成就,你修三個月的大悲忏,修完以後,再持大悲咒一百零八遍,然後就念佛,一定成就。他這個菩薩就是有方便力啊。所以,你今天如果生長在正法時代,你就直接修上師相應法,我就聽上師的話就好了。但是,不幸的是,你到末法時代啊,這些明眼的善知識少,就是說醫生沒有了,但是醫生沒有呢,值得慶幸的是,這些藥物的材料都還在,什麼病用什麼藥,這些藥都還在,但是,我不知道我該吃什麼藥。那你只好自己去學習。你才可以規劃出一套你自己適合的菩提道。我生病了,我自己去找藥。你不廣學,遇到障礙,這個障礙就障礙到這個地方了。你找不到一個消滅障礙的因緣。所以,行門要專,解門要廣。因為,你的解門越廣泛,你在對因緣判斷的時候,你會更清楚該怎麼做。你會用最少的精神體力,達到最好的效果。反正你修行當中,你只有兩個選擇,第一個依人,第二個依法。依人那就以心印心,他的上師的心直接印你的心,這個以心印心,這個上師要有一定的證量,否則,他自己的心顛倒,他怎麼印你的心呢。那麼,我們今天廣學多聞,我們今天可能遇不到這些初地以上的善知識。但是我們以教印心。以教法來引導自己,不斷的修正自己。所以,我們今天能夠廣學多聞那,對自己破除障礙,再修學善根,你占了很大的便宜。這個地方就是講到智慧。好,我們休息十分鐘。
大家請打開講義,第六面。乙六,布施平等覺。本經的修學宗旨就是以八個法門來成就菩薩的覺悟。叫做八大人覺經。這八個法門在藕益大師的注解當中,分成兩個重點。第一個是甚深見,第二個是廣大行。第一覺知的無常無我叫做甚深見,培養我們的觀照力。後面的七個覺知是依止觀照所產生的行動力。你所觀照的結果付諸行動。身為一個菩薩,行動力有三個重點。第一個是斷惡,第二個是修善,第三個是度眾生。就是我們的生命有三件事要做的了。這一科當中,在斷惡方面,本經所強調的是少欲知足來調服我們的貪欲。在修善方面,是精進智慧跟布施。這個精進主要是破障。就是你遇到障礙的時候,你要把你的心力加強。你能夠破除障礙,你絕對靠精進。因為你一怯弱,障礙的勢力就加強。所以, 我們能夠克服障礙,就是仰仗著我們決不放棄的一個勇漢的體性。我們深信三寶的功德是真實的,煩惱障,業障,報障是一種虛妄的境界,它是無明所變現,無明的體性是虛妄。我們修行是順著本性的,是真實的功德。真實能夠破除虛妄。所以,在破障的過程當中,一個人成功失敗,就看你是不是容易放棄了,這是關鍵的地方。那麼破障以後,我們要廣學多聞,加強自己的觀照力。知道什麼樣的因緣是功德相,會創造安樂,什麼樣的因緣是過失相,會帶給我們痛苦,使令我們在生命當中產生正確的抉擇。接下來布施平等覺就是成就福報力的。看經文。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在修善的過程當中,有兩種的莊嚴要成就,一個是智慧的莊嚴,一個是福德的莊嚴。前面是講智慧,這裡是講福德。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這段經文,佛陀先說明,菩薩為什麼要廣修福德的因素。也就是說你身為一個菩薩,你不應該使令你自己墮落到貧苦當中,就是你不要福報太薄。為什麼呢?這裡講出兩個理由,因為一個菩薩,福報太薄,你的生命在貧苦當中,當然,你無所謂,因為你有空觀的智慧,你能夠無駐,心跟貧苦的境界接觸的時候,你不會被貧苦所干擾。但是,外在的因素會有障礙。第一個呢,從人的方面來說,你因為貧苦,就召感眾生對你有很多的怨恨。這裡行菩薩道就有問題,別人看到你,不歡喜。第二個,在事情上,【橫結惡緣。】就是做什麼事都障礙重重。前面是噎人,這邊是噎事。這樣子在行菩薩道,你要弘護正法,續佛慧命,廣渡眾生,這個地方就有困難。所以,身為菩薩,你盡量不要墮落到這種貧苦的環境。當然,我們要遠離貧苦,這當中要有方法。怎麼樣遠離貧苦呢?這以下說明它的方法。
【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那麼,遠離貧苦,唯一的方法就是布施。布施就是一種分享。把我們的資具,除了我們生命當中必用的以外,多余的物品跟一切有情分享。布施的心態很重要。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同樣的布施,有些人功德大,有些人功德小。這個關鍵不在於你用什麼布施。我們很多人都學過唯識學,知道業是由心來主導。心為業主。你今天要任何通過布施來成就廣大的福德資糧,重點就是你的心要平等。因為你的心平等,才能跟清淨的法性相應。這個地方,我們要平等,就有困難。什麼困難呢?我們跟眾生結的緣,有親屬,有怨家,有中庸的境界。我們看到我們的親屬,過去生結好的因緣,你看到我很歡喜,我看到你也很歡喜,這種所緣境,你要對他布施,很容易。菩薩對親愛的境界,很容易對他做財施,法施,無畏施。但是,我們這一念心跟怨家的境界接觸的時候,你要對他修布施就有困難。有困難,菩薩的福德就不圓滿。怎麼辦呢?這以下告訴我們一個破除我們對怨家的一個障礙,就是你應該【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舊惡就是一件事情,就是你跟他曾經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出現,你不要去計較。一個修菩薩行的人,這些如夢如幻的因緣,你就悄悄的走過去就好,不要停留在那個地方。不憎惡人,是針對報惡的人,我們也應該不要憎恨。這個地方就有問題了。就是怎麼能夠不憎恨呢?就是說平等心,平等心的修法就是觀察緣生性空。就是說,在我們的生命當中,有很多的親屬。他為什麼變成你的親屬,你看到他為什麼歡喜呢。那是在某一種因緣而安立的,而出現他是你的親屬。他不是有自性,而是在某一種因緣的具足之下,他表現出來的是一個親屬的相貌。我們也遇到很多怨家,這個怨家,他也不是有自性的,他是在某一種因緣的情況之下具足了,他出來了怨家的相貌。換句話說,假設你今天,沒有自性就是說它可以改變。就是說,即使他是你的怨家,你也可以通過釋放你的善意來加以改造。你創造一個善良的因緣,這個惡因緣也會被消滅,也會被取代。我們以前的自性總認為怨家永遠是怨家,親屬永遠是親屬。這樣的思想是錯誤的,這樣的思想,你就很難對你的怨家釋放善意。因為他是有自性,有自性就是你不管怎麼努力,他還是怨家。這樣的思想是顛倒的。怨家是因緣所生法,他是在某一種因緣之下才變成怨家的。 換句話說,你也可以通過努力來改變它。所以,通過這樣的想法,我們知道任何因緣都可以通過努力來改造。這樣子,菩薩在布施的時候,遇到了如夢如幻的親屬,遇到如夢如幻的怨家,都能夠平等的釋放善意。因為這兩個都可以改變,都是無自性的。當然,你今天對怨家釋放善意,他不一定領情,但是重點是你今天平等心,你自己得到最大的利益。重點在這個地方。我們先要求自己,要求自己的圓滿,先不要要求外界的圓滿。這個地方就是我們以平等心來布施,能夠成就最大的功德。講到布施,在菩薩戒上說,菩薩依止善知識,要善知抉擇,不能平等。你修什麼法門,你有你相應的善知識。善知識,要有所抉擇。但是,你布施,一定要平等。你不能說到一個僧團,你有一千塊,我只供養有持午的比丘。你這樣子供養的福報是非常淺薄的。你以平等心,觀一切的比丘都是清淨僧,平等心跟你的真如法性相應。你所得的功德是最大的。所以,親近善知識,要有所抉擇。菩薩布施,一定要平等。不管他有修行,沒有修行,一律平等。你才能夠在你的有限生命當中,成就廣大的果報。所以,你要善用其心,往往你的生命會起很大的變化。我前幾年到美國去,美國的華盛頓特區,它的郊外有很多百萬豪宅,非常的莊嚴。你看到它的草坪整理的漂漂亮亮,你幾乎眼鏡所看得到的地方都是它的地方。他有游艇,有直升機,有房子。當然,我們不必羨慕別人的功德,但是我們看到這個果報會想,你因地是修什麼樣的善業, 才有這種境界啊。但是,我發覺,有時候是跟他的,他會善用其心有關系。為什麼我們生命中很難創造這麼大的善業,他有辦法創造這麼大的善業。這個就是他的心有平等。你同樣的布施一百塊,他也布施一百塊,他今天的福報是這麼廣大,我們這麼狹隘。當然,一切法因緣生。肯定有他因緣的差別。這不是有人在安排的。
那麼,在本經當中,佛陀提醒我們一件重要的事情。【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這樣的布施對我們有絕大的好處。你會讓你布施的功德,變得更加的廣大。這個就是我們講的布施平等覺。當然,布施這個地方的著眼點,你說從自受用的角度,菩薩不喜歡貧窮,也可以這樣講,你如果要行菩薩道,你不能太過貧窮。我有這種感覺。你太過貧窮,你容易有偏激的思想。你要對眾生釋放善意會有困難。當然,你太有錢,可能也有困難。我發覺一個人能夠行菩薩道,中等的,就是他不是很有錢,也不是很沒錢,容易行菩薩道。太有錢的,容易對錢產生執著。越有錢的,越執著。但是太貧窮,可能也會有困難,當然,也有的例外,但是一般來說,太過貧窮的人,他會過度的保護自己。所以,從自利的角度,你今天不墮入貧苦,容易升起對眾生的關懷。這是第一點。第二點,你今天福報廣大,你攝受眾生就有攝受力了。你看佛陀滅度以後一百年,印度有一個轉輪聖王,阿育王出世。阿育王他做王子的時候,這個人就有過人的聰明和個人的理想。他父親是孔雀王朝第二代的國王。中印度的孔雀王朝。他父親本來不想把王位傳給他的,是傳給他的哥哥了。但是他那個時候很有勢力,他的父親為了要折損他的勢力,那個時候,邊疆有叛軍,他父親就派他去討伐叛軍。給他很少的軍隊,希望他能夠趁這個機會就此陣亡。沒想到他的智慧過人,他以微小的軍隊就把叛軍平定了。結果他的聲望更高。最後,他的父親也沒辦法,死了以後就把王位傳給阿育王。阿育王是一個有理想,有謀略的人,他當然不可能只是在中印度安住了,他就把古印度,東西南北中,全部都統一了。當然,統一不是靠談判,是靠征戰。多年的征戰造了很多的殺業。一個人有罪業,使得他內心躁動不安。雖然,他受用廣大的福報,但是你心中攝受的罪業使令他寢食難安。後來,他因為過去有善根,有一個阿羅漢顯神通度化了他。阿育王平常忙於公務,晚上的時候,就請他的師父來為他講經典。阿育王在聽經的時候,他突然間聽到一段經文,才知道原來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就預言在中印度有一個轉輪聖王在一百年後出世,就是阿育王。阿育王聽了很感動,原來佛陀對我就有所授記。他聽聞佛法的受益,再加上佛陀對他特別的??, 他就希望能夠供養佛陀的捨利子。佛陀雖然滅度了,但是他遺留的身還存在。他就跟他的文武百官說,你們給我查一查佛陀滅度以後,捨利子跑哪裡去了。大臣找資料,大部分都到龍宮去了。這個時候,阿育王就帶著廣大的軍隊到大海去,吶喊,龍王,你趕快出來見我。講了幾次,龍王也沒有出來。這個時候,阿育王就很生氣,他說我是轉輪聖
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都是我所管轄的,大海也是我管轄的,他請龍王出來,龍王不見,這個時候他也沒辦法,他也不能跳到大海去。他就去請示他的師父。阿羅漢他一入定就知道,他說,大王,這個龍王跟一般的龍王不一樣。這個龍王以前很喜歡修福報,修福報本來是可以到天上去,他的資糧可以使他到天上去。但是他這個人個性嗔心,慢心特別重,所以他變成龍王,所以他福報比你大。你跟他講話,他根本不甩你。但是,阿育王他很急迫的要去供養佛陀的捨利子,他就問他的師父說,那我怎麼辦呢?我想供養佛陀捨利。在佛教裡面,有沒有什麼樣的方法能夠讓我急速的汲取福報。阿羅漢說,有兩個方法。第一個就是持戒,修十善業。第二個,以平等心供養大眾施。這個時候,阿羅漢尊者就要求阿育王,你拿兩個同樣是一公斤的黃金,一個打成阿育王的相貌,一個打成龍王的相貌,放在天平上。同樣一公斤,龍王的相貌比較重。他說,等到這個天平,等到你比較重的時候,你就可以去找這個龍王。一個人有目標以後,他的修行就主動,積極了。他就廣泛的使勁修福。終於有一天,天平是相平。後來,他再努力,他的重量已經超過龍王的相狀了。這個時候,阿羅漢說,你不用帶軍隊去了,你帶一個侍者去就好了。阿育王帶了一個侍者到大海去,三彈指,說,仁者,仁者,仁者。講三句話,龍王就馬上現身了。他說,大王,你有什麼樣的交待。他說我想供養佛陀的捨利子。你可不可以分一部分給我。龍王說行,就馬上把他的捨利子分一半來供養阿育王。這個地方意思是說,阿育王剛開始對龍王下命令的時候,那個聲音裡面沒有善業力的攝受,當阿育王廣泛的修福以後,他講仁者這兩個字的時候,跟以前就不一樣了。那個持戒修福的善業力一下子就能夠攝受了。所以,他能容易使人家聽出來。就是說,當你已經成就了智慧。我個人是覺得,你還沒有智慧的時候,你的福報不要太大。因為,你要是起邪見,你造罪業可就重了。但是,當你有正見的時候,那你福報越大越好。因為你有智慧的主導,你的福報會用來利益眾生。當一個菩薩成就智慧以後,下一個佛陀告訴,趕快修福報。因為你已經有智慧了,你眼界打開以後,福報會加持你的智慧。讓你的智慧從內心的自受用,而開始去他受用。你可以用你的福報來幫助你的智慧來攝受眾生。所以,佛陀勸勉我們,當我們成就智慧以後,你有了菩提心以後,一個菩薩,你不要墮落到貧苦的狀態,因為貧苦多怨,橫結惡緣。這件事情應該避免。這個地方是講到修善。包括精進,包括智慧。包括福報。這三個善法要注意修行。後面的兩科是度眾生。我們先看第七個,出家梵行覺。大家請合掌。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好。這一科是屬於成就度化眾生,前面的是屬於修善。當然,度眾生主要是菩提心。但是,菩提心必須以出離心做基礎。所以,佛陀勸我們,當我們有智慧福報之後,應該修出離心。為什麼要修出離心呢,佛陀先講出一個理由。“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當然,出離是對五欲境界的出離。身為一個有情眾生,我們厭惡痛苦,好耀安樂,這樣的想法是正確的。但是,佛陀希望我們在追求安樂的感受的時候,你應該善知抉擇。就是說,我們在財色名食睡的境界,我們這念心接觸的時候,會產生樂受。比如說你今天吃飯,吃某一個東西,你的心跟這個東西接觸的時候,會產生樂受。所以,你會繼續的吃它。其實你的重點還不在於吃它,你是希望那個樂受。怎麼知道呢?因為當你吃多的時候,它給你痛苦的感受,你就厭惡了。所以,我們真正不在乎是接觸什麼東西。我們在乎的是那個樂受。但是,這個樂受有兩種,一種是五欲的樂受,一種是聖道的樂受。假設我們今天選擇追求五欲的樂受,就會帶給你很多的過患。雖然它會給你短暫的樂受,但是後患無窮。怎麼知道呢?佛陀在經典上比喻說,如果你今天追求樂受。你的所緣境是在五欲。這種情況比如刀上的蜂蜜,不足一餐之美,而有則有割舌之患。比喻說刀鋒上有一些蜂蜜,刀鋒上的蜂蜜不會太多了,不足一餐之美,你也吃不飽,但是你用舌頭去舔這個蜂蜜的時候呢,雖然得到了一點點的甜味,但是你的舌頭卻深深的被這個刀割傷了。你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就是說,我們總是覺得,好象追求快樂一定要五欲不可。其實,這只是其中的一個選擇。五欲的快樂,後遺症很多。會帶動你的煩惱,會帶動你的罪業。這樣的快樂會帶給你來生痛苦。那麼怎麼辦呢?其實你應該追求大乘法樂。就是你在佛堂拜佛的時候,你剛開始拜佛的時候,會有一些排斥。但是你強迫你自己,不能拜,要它拜。你拜一段時間以後去靜坐。你身心世界也會出現樂受。但是,你在修行中產生的樂受是沒有過失的。這個樂受消失了以後,留在你內心的痕跡是一種功德,而你在五欲當中產生的樂受,這種生滅的樂受消失了以後,留下的是後患無窮。所以,我們今天追求樂受,這件事情是可以理解,但是你要善知抉擇。到底你要追求的是五欲的樂受,或者是聖道的樂受。因為,你追求的是五欲的樂受,你在受用這個樂受的時候,對我們未來的生命會付出慘痛的代價。所以,佛陀勸勉我們,一個菩薩,應該觀察五欲的過患,不要貪染世俗的樂受。不能貪染世俗的樂受,那怎麼辦呢?這以下說明我們應該在追求樂受的方向上,稍微調整一下。【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這個是色身的出家。內心當中好耀這種三衣,三衣當然就是衣服了,缽是吃飯的工具。我們對於僧眾的清淨的幢相,生起好耀,因為這種幢相,雖然他是凡夫,但是他穿上了三衣,執持瓦缽,就等同三世諸佛的形象。因為三世諸佛在人世間的出世,沒有一尊佛是現在家相的。歷代的佛陀,過去的佛,現在的佛,未來的佛,都是現出三衣,瓦缽的出家相。所以在身相上,即使我們不能出家,也應該好耀,經常的憶念這種清淨的幢相,生起一種希望之想。這個是講外表的出家。內心呢,【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安住在我們內心的道。這個道可能是止觀,或者是念佛,或是持咒。總之,你的內心當中要有個道來引導你的內心。使令你的內心清白梵行,一方面以善巧來度化眾生。當然,這個地方也不是說一定要出家。它的重點就是你要經常的憶念這種出家的功德。與其說是出家的功德,倒不如說我們應該培養出離心。就是出離五欲,好耀大乘的寂靜的安樂。你要追求快樂,你要想一想,哪一種快樂是你值得追求的。如果你追求五欲的快樂,譬如美食夾雜毒藥,初成美味,終成大患。它是一個甜美的食物,但是裡面有毒藥。你把這個甜美的食物吃下去,你也把毒藥吃下去了。你享受了快樂的感受,你也創造了煩惱和罪業。所以,我們應該盡量的追求聖道的樂受。這個就是我們講的培養出離心。第八,大心普濟覺。前面的追求安樂是偏重在自身的安樂,這個地方是,身為菩薩,我們也應該關心其他的眾生是不是離苦得樂。應該有這樣的大悲心。
我們看經文。【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好。前面的出離心,我們是觀察五欲的過失而加以出離。前面是觀察自身的苦,這個地方觀察眾生的苦。身為一個菩薩,你應該觀察眾生在三界生死當中流轉,而每一個生命的受生都帶來了很多很多的痛苦。更可怕的是,眾生因為愚癡,這種生死的流轉是不可能停止的。他不是今生有痛苦,假設他不明白道理,他以後還有一次一次的痛苦在等待這個眾生。這個時候,菩薩發大乘心,普濟一切。當然,這個菩薩,通過前面的忏悔業障,破除障礙。廣學多聞,成就智慧。你內心當中已經有光明的智慧,知道你的來生要如何的規劃,何去何從。但是,這有個問題。你自己的生命是有把握了,但是還有無量無邊的眾生在生死的大海中漂泊,這些眾生怎麼辦呢?他還搞不清楚東西南北。這個時候,菩薩應該要把自己追求自身安樂的心,把它提升,來普濟一切。廣泛的平等來救拔一切苦惱眾生,也希望眾生能象我們一樣,明白道理,離苦得樂。有這樣的大悲心以後,進一步要發願。發什麼願呢,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由大悲心引申度化眾生的願。這個地方的經文,我們要說明一下,菩薩會經常發願,來代眾生受苦。但是這樣子講,好象跟因果有點沖突。佛法是認為因果是自作自受,菩薩怎麼能夠代眾生受苦。這個經文,我找了很多古德的注解,我得到兩個答案。第一個是說,菩薩在因地,假設不發這個願,你就不能圓滿,你就不可能成佛。先不要管是不是能夠代眾生苦,就是假設你不能夠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你的我愛執就是沒有消失。就是你願意保護自己。這個就是無明的體現。你能夠發心代眾生受苦,表示你能夠空掉自我。所以,你發這個願,是表示菩薩內心的平靜平等的功德,是依菩薩的內心安立的。就是說,先不要談眾生是不是離苦得樂,你不發這個心,你就不能成就。這是第一點。第二點,從因緣上觀察,當然說我代你受這個業,我代你受這個苦,這個地方的問題,我要代啊,我們要先知道痛苦是怎麼生起的。如果痛苦是外來的,別人送給你的,那可以送來送去,你把痛苦送給我,我把安樂送給你,那可以。問題是,痛苦是由業力而來的,這個業力是藏在每一個人內心的深處。你這個心去造業,這個業還是回到你的心中。既從心起,還從心滅。這個業是你以心造做的,那就不能取代了。因為你的痛苦是由你自己自己的心創造的。它從內心生起的,那只有靠你自己的心中光明打開,自己去消滅。既然是眾生只有自己覺悟,才能消滅自己的痛苦,那麼為什麼說願代眾生受無量苦?古德說,菩薩他內心當中雖然有善根,但他還是有罪業。菩薩以他的自在力,他可以以他的智慧抉擇,趨吉避凶,他可以選擇不去碰觸罪業。如果他自己有選擇的因緣,他可以不去碰觸。但是,他有利他的因緣,他非得要去碰觸,他會選擇去碰觸這個罪業,讓自己折損壽命,去利益眾生。就是說,這個罪業他本來可以躲的過去的,但是有利他的因緣,他會去做,損己利人。但是,這個罪業還是菩薩本身的罪業。也可以說是他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因為他本來是可以逃過去的。這個就是我們依止大悲心所發的願。大悲心是整個菩薩的功德。嚴格來說,你所修的善業,沒有大悲心的攝受,就是人天福報了,不能講大乘的功德。但大悲心的栽培從本經上來看,從宗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來說,都是以出離心為基礎,以利他心為究竟。就是你要修大悲心,第一個,要培養出離心。第二個,培養利他的心。利他的心怎麼生起,我們凡夫內心當中有自我意識,在一個清淨平等的明了心中,捏造一個自我,有自我,就有對方。有我相,就有人相,就產生對立。所以,我們在很多事情選擇當中,我們會寧可選擇愛護自己,保護自己,而犧牲別人。現在,佛陀要我們思考,我們不但離苦得樂,我們也希望眾生離苦得樂。把這種愛著自己的心,普濟到一切眾生。這當中,你就必須跟眾生建立一個關系。所以宗大師說你要觀察一切有情都曾經做過你的母親。知母,你才能憶念她的恩惠,然後產生一種報恩的心,才希望他離苦得樂。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的思考只是停留在今生,你的親屬有限。但是如果我們從今生的因緣跳脫出來,我們觀察我們曾經有很多很多生命,而每一個生命的受生都一定要有一個母親來生育我們,養育我們。所以,我們從這樣的了解,我們可以確認,每一個眾生,不管是天上的飛鳥,地上的螞蟻,都曾經做過我的母親。而他做我母親的時候,就跟我今生的母親一樣,對我們進行種種的呵護。雖然,他現在已經現出一個我不認識的形狀,但是他曾經做我的母親,給我的恩惠是不能改變的。所以,我們在對眾生釋放善意的時候,你要建立一個非常密切的關系。所以說,你要修慈悲心,慈悲心最大的障礙就是漠不關心。我跟你沒有關系,你跟我也沒有關系。那你是不是離苦得樂,跟我沒有關系。那我們很難對眾生釋放善意。但是,這樣的沒有關心的思想是錯誤的。其實我們在流轉當中,我們跟眾生有密切的關系。就是母子的關系。當我們想到我們跟眾生有這樣母子的密切關系,我們就很希望的把自己的功德跟眾生一起分享。所以,我們修出離心的時候,就進一步的修大悲心。大悲心的立足點在利他。利他心的立足點是你要在你跟眾生之間找到相互的關系。這種關系,最好的關系,就是母子。這個就是大心普濟覺。我們希望我們所修的功德,跟一切眾生共同分享。這個就是我們菩薩在通過無常無我的,空假中三關的觀照以後,產生的斷惡修善,度眾生的誓願。
最後,我們看甲三的結歎。大家請合掌。【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復還生死,度脫眾生,以前八事,開導一切。令諸眾生,覺生死苦,捨離五欲,修心聖道。若佛弟子誦此八事,於念念中,滅無量罪。進趣菩提,速登正覺。永斷生死,常住快樂。】好。在這個結歎當中,佛陀把這八種菩薩道的法門,它的傳承,做出一個說明。佛陀以過去的菩薩,現在的菩薩,跟未來的菩薩,所謂的三世的菩薩,來做一個證明。先看過去的菩薩,他是怎麼修行的。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過去的菩薩也是通過這八種法門而產生的覺悟。就是“過去諸菩薩,已於是中學"。已經在這個地方成就了。就是說,這個法門是一個真實的道。所謂的道就是,它有到彼岸的能力。我們今天修一個法門不能夠說,你今天打妄想,想出一個法門。這個法門是不是離苦得樂,也沒人知道。那你只好去try。但是,佛法不是要我們去try,因為這個失敗的話,這個太嚴重。所以,這個法門,過去的菩薩已經成就了,這個地方已經有人走過了。這個地方就是講,過去的菩薩已經因為這八種法門的修學,而達到了覺悟的功德。
來看第二段。現在的菩薩是怎麼修學呢?【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復還生死,度脫眾生,以前八事,開導一切。令諸眾生,覺生死苦,捨離五欲,修心聖道。】現在的菩薩,他在自利的功德上,也是精進的修學這八種的聖道。一方面修習智慧,一方面修習大悲,內心當中,安住法身船,當然佛法的法身是講智慧了。至涅槃岸。以智慧的觀照來引導我們修福修慧。這個是講到菩薩成就內心的自受用的功德。當然,菩薩自受用只是一部分,他還有他受用的功德。復還生死,度脫眾生。菩薩有大悲心,來到眾生的塵勞世界,也是以這八種法門來開導一切眾生。使令眾生覺悟生死的痛苦,捨離五欲,修習聖道。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覺生死苦。我們一個人那,果報體,是先業所感,過去的業所感,一定會有很多痛苦。但是,這個痛苦不是很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這個叫做痛苦。那這個,連佛陀都害怕了。你根本就不想出離。那這樣子,佛法就對你沒有辦法了。因為,你還不知道怕。當然,你不知道怕,就是你不知道真實相,你才不知道怕。所以,藕益大師說,你真實的研究佛法,明白生命的真相。“曠觀無始輪回",過去,你曾經在三惡道受很多痛苦,假設你不卸托生死,你以後也很可能到,未來的生命很多的痛苦等著你。藕益大師說,你一定會產生進步。你如果學習佛法,你一定會怕。當然,這個怕就是你想要進步的動力。如果一個人不想改變自己,我做個生死凡夫也很好,佛法對你的幫助就有限。就是說,你一定覺得你現在的生命所不足。你想要追求更美好的生命。你有一個追求安樂的希望。這個時候,佛法對你就有幫助了。當然,覺生死苦,你才能夠安心的修心聖道。你才會在你的生命當中,不管你有多忙碌,你會強迫自己撥出一點空閒的時間,來修習聖道。就是說,你自己要有生命的規劃。看未來的菩薩。
【若佛弟子誦此八事,於念念中,滅無量罪。進趣菩提,速登正覺。永斷生死,常住快樂。】身為一個佛弟子,我們能夠經常的來受持,憶念這八個法門,我們能夠滅除很多很多的生死重罪,能成就菩提的功德,就很快的成就無上的菩提,永斷生死,常住快樂。這八個法門,的確能讓我們離苦得樂,是真實不虛的。這個八大人覺經,我們可以這樣子講,一個修淨土的人,你一定要研究阿彌陀經。因為阿彌陀經把極樂世界的果地功德,因地的修行,簡單扼要地做了說明,文簡意赅,詞約理富。我們也可以這樣講,你修聖道門的,八大人覺經你是必讀的。你可以在八個法門當中,先建立整個菩薩道的架構。所以,八大人覺經在整個大乘佛法的地位,就好象阿彌陀經,在淨土宗的地位一樣。你可以在非常短暫的時間,掌控它的綱要。當然,對我們末法眾生,近緣粗惡,善根淺薄,就特別的契機了。好,我們今天跟大家研究到這個地方。阿彌陀佛。好,我們今天就講到這個地方。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