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經咒頌念
太虛大師: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 ──二十三年一月在鎮海永寧寺講── 懸論 一 經題的诠釋 二 翻譯人的考證釋經 甲一 緣起分 甲二 正說分 乙一 自利行 丙一 正修四念住 丙二 別觀愛取緣 丁一 覺貪愛為苦 丁二 覺追求增罪 乙二 二利行 丙一 精進度懈怠 丙二 智慧度愚癡 乙三 利他行 丙一 等怨親而施慈 丙二 涉塵俗而不染 丙三 代受苦而普濟 乙一 結成二利 乙二 勸誦八事 甲三 流通分 懸論 一、經論的诠釋 今天所講的是“佛說八大人覺經”,在這七個字裡包含著許多意義,須加以扼要的解釋: “佛”,我們中國人大家都知道的,但其正確的義理,恐多未有相當的認識。考“佛”字的來源,是從梵文方面翻譯過來的,今此“佛”字即“佛陀”一音的略翻。翻釋的通例,有譯音或譯義的不同,“佛陀”也是翻音未翻義的;例如;翻Washington為華盛頓,France為法蘭西,Italy為意大利,German為日耳曼等等。“佛陀”亦譯“浮圖”、“浮屠”等,在吾國人的習慣上,往往叫“塔”為“浮圖”,其實考諸梵文,稱塔為“塔婆”,並非“浮圖”也。今英文翻“佛”字為Buddha較為妥適。 譯其意義,“佛”乃覺者。例吾國人稱有學問者為“學者”,稱至尊者為“聖人”──包含著先覺先知的意味,而印度亦尊稱最覺悟者為“佛”。推廣言之,無論何時何代,有完全覺悟而無絲毫迷惑者,皆可稱佛。經雲:人人皆可成佛、人人皆有佛性。但這個“佛”字,是專指釋迦牟尼而言,並非他人。“釋迦”為姓,“牟尼”為名。如孔仲尼、孟轲一樣。釋迦是能仁之義,牟尼是靜狀之義。在二千七百年前──比孔子早些──生於印度,修行功滿,本了大悲心,就出來普度眾生。 “說”,既然有了佛,自然有佛說的經。現在所講的八大人覺經,即為佛說諸經中之一種。是釋迦牟尼佛將自己所證驗到的實相,說給一切眾生聽,希望他們覺悟以前種種的錯誤,離開過去種種的迷惑;依佛所說的標准和方法,去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八大人覺”,即八件佛菩薩的究竟覺悟,不同常人的膚淺了解。“佛”字的意義,前面已經說過,現在且把菩薩二字說明一下:一般人的觀念,以為泥塑木雕的偶像就是菩薩。不知道就聲音上講,為梵文“菩提薩缍”的簡稱;就意義上講,則為“覺有情”──與先覺覺後覺的意義相同。合言之,“菩提”譯為“覺”,“薩缍”譯為“有情眾”──謂覺悟一切有情眾生。 佛與菩薩亦有不同的地方,佛為已證果的聖人,已完成的學者;菩薩為願求佛道的賢人,正在修行的學人。菩薩修學的功夫,也大有深淺的不同,雖可同稱曰菩薩,而高下懸殊。例如:觀音菩薩之有三十二應和十四無畏的大功能,而新發心學人,程度甚為幼稚。惟其能夠念念修習佛法,處處利益有情,日新月異,步步趨近佛地,故亦得稱為新發心菩薩。總而言之,“菩薩”是修學佛道之人,並非偶像。現在僧寺裡多塑有諸佛菩薩的肖像者,不是叫人迷信;其造像的意義:是要叫一般修行的人們,對於諸佛菩薩的尊像,發起一種信仰恭敬的心理,由此確信其所說的經論,摹效其所修的法門,以期同證到無上正等正覺的果位! “大人”,是專指諸佛菩薩而言,非就博地凡夫立論。因為諸佛菩薩在有情眾生裡,福德的莊嚴,智慧的特達,地位的殊勝,能力的卓異,在在都能超過一切凡情俗見;更能具足同體大悲心,發起四種的宏大誓願,普於三千大千世界裡去拔濟無量數迷惑顛倒的眾生;使他們也能同登覺路,共證菩提。其願力的宏大,智力的圓融,世上的人們誰能與之比擬!正如吾國古書裡說的:‘唯天為大,唯堯則之’的“大”字,有同樣的意義。 “覺”,在近世心理學上所講的覺義,約有三種:一、感覺,二、知覺,三、直覺。若與佛法比較起來,雖大有深淺廣狹的不同,而其普遍的共同性,也大率類似。心理學上的所謂感覺,是對五官上之接觸而言;若就佛法講,則為前五識之現量作用,所說的知覺,即佛法中第六識之相應五十一心所法中之慧心所。所謂直覺,亦是佛法裡第六識依潛伏第七識所起的。欲知其詳,可參閱成唯識論。但是,學佛人們的初起覺心,不外從第六識的慧心所上,漸漸轉成菩提──即從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以到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所以我們煩惱雜染的眾生心理,要轉成清淨菩提,是要靠著覺;要脫離生死的痛苦,也是要靠覺悟的。 “經”,在中國古書裡說:‘經,常道也。亘萬古而不變,歷千祀而常新’!而佛說的話,也可以為天下萬世的常法,故直譯為“經”。經的梵音“修多羅”,本應翻為“契經”二字。意謂佛所說的法,能契合歷萬劫而不磨的真理,並能契合眾生千變萬化的機宜。所以用“契經”二字,方是圓足的翻譯。 二、翻譯人的考證 這部經為釋迦牟尼佛所說,其弟子為之追記結集,錄成梵文。後來有沙門安世高,把此經的精要處譯成漢文,流行中國。考安世高本為安息國王子,因信仰佛法,讓位給其叔父而自己出家為僧,在東漢桓帝時始來中國。他所翻譯的佛經,共有二十九部,一百七十六卷,為吾國佛經初期譯史上的第一流人物。 釋經 甲一、緣起分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這幾句話是八大人覺經的總冒。“為佛弟子”,是皈依佛法僧,能依佛法而修行者。“常於晝夜”,在吾國分一畫一夜為十二時,印度則分一晝一夜為六時。佛叫一般修行的弟子們,日間固當精勤修學,雖在上半夜十點鐘以前,在下半夜三點鐘以後,亦須儆醒覺悟,修習正法;唯在中夜時,方可休息四五點鐘。“至心”,為切實懇到,毫無虛偽的心理。“誦”,須將經文背誦純熟,不得模糊想像。“念”,是要心念,非要口念。俗人有將“念”字寫做“念”字,錯誤可笑。總之,為佛弟子者,宜將佛說八大人覺經,用最誠懇的態度,絲毫也不放松,一字一句在心中明記不昧,藉以去敬仰思維那至高無上的八種覺。 甲二、正說分 乙一、自利分丙一、正修四念住 『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空苦;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薮: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四念住是什麼?即四念處觀。謂修行者的心理,當統一集中,念念不忘的住在四種的觀察裡。四種觀察:一無常觀,二苦空觀,三無我觀、四不淨觀。 一、無常觀:“世間無常,國土危脆”:說世間上──世間二字包括一切──的萬事萬物,無不剎那變遷,歷成住壞空而總歸烏有。好像空中浮雲,水上泡影,鏡裡空花,暫現即逝,沒有永遠不滅的可能性。非但眾生的正報無常,就是眾生所依報的國土,也不能常住。如滄海變為桑田,江流積成陸地;羅馬帝國的滅亡,都是國土危脆的殷鑒。世人所堅執的天長地久的觀念,真是愚癡之至。如果能虔修這“無常觀”,看破世界,不生貪嗔心,不造諸有漏業,則就可以解脫一切了。 二、苦空觀:“四大苦空”四字,是苦觀的觀法。“四大”就是地、水、火、風,地為堅固質──人身裡的爪發骨骼皆是;水為液質──人身裡的涕淚血液等皆是;火為熱力──如人體內的溫度;風為動力──如人們的呼吸。由此,可知我們的色身,無非從此質力二者交互組合而成。惟這個四大組成的幻質,在自然界的大氣裡,因冷熱燥濕風雨寒暑的變化,未免要發生矛盾沖突而生出種種疾病,漸漸衰老終至於死。雖然在數十年的生命過程中不無暫時的愉快,但結果仍歸於痛苦。老子曰:‘吾之大患,為吾有身’,與這個意義相同。故佛興大慈大悲心,說此苦空觀,意欲令行者拋棄目前暫時的歡樂,而脫離未來的大苦。 三、無我觀:“五陰無我”的五陰,即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在五陰除色陰外,余四陰皆屬心法。我們常說的“我”,究竟是什麼構成的呢?蓋以四大等色陰與余四陰和合,而成我身。換句話說,“我”是四大五陰的代名字。倘把那四大五陰細細分析起來,何嘗有我相存在呢!據醫學家說:人身七年一轉變,則七年前的我非今日的我,七年後的我又非今日的我了。再拿呼吸而論:若以吸入時的氣為我有,而呼出時氣則屬於何人?倘以清醒時為我,則睡熟時又是誰呢?我們的理想中不是常常想去惡行善嗎,為什麼有時候仍要去作惡犯罪,不能自作主宰呢?既不能自作主宰,不是等於沒有我自己嗎?所以“我”字的建立,不過為自騙自的一種名詞,那裡有真實的價值呢!所以修行的應當知道“陰”是有遮蔽真性的意義,雖能與諸法和合相續,成為一期的眾生或世界;但“生滅變易,虛偽無主”,沒有實在的東西。既然明了五陰本空,四大假合,則那裡還有“我”呢?故無我觀成就後,即能破除我執超出三界了。 四、不淨觀:“心是惡源,形盤罪薮”:這兩句經文是說不淨觀。何以言之?因為凡夫有漏身軀,充滿著精神上和物質上的矛盾性。在這矛盾律中,生起了貪嗔疑慢的根本煩惱,造了許多罪惡。所以我們不淨的幻質,無非是惡的貯藏所,那裡有美的區域。何不回過頭來細細想一想:從前種種殺他物以養己身,損他財以利己家等等的行為,推其根源,不過欲維持一己的生命而已,雖用盡伎倆,費盡心血去保護己身,而其生存的光陰,亦不過僅僅數十寒暑,終歸於消落湮沉。聰明者對於這不淨的軀殼,宜深生厭離,幡然覺悟,立刻去止歇一切利己的癡心,極力去追求無上的覺道才好! “如是觀察,漸離生死”:這二句是結成修觀的效能。如果佛弟子們能夠依照上面所說的“世界無常”的無常觀,“四大苦空”的苦觀,“五陰無我”的無我觀,“心是惡源”的不淨觀:念念觀察,事事警策,即能漸漸的絕滅一切顛倒愚癡的心思和行動;定能隨順真如法性,共入正遍智的大覺海了。 丙二、別觀愛取緣 經雲:‘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依這十二緣起法看來,其第一支的“無明緣行”,是為生起世界眾生輪回的根本。倘能不起無明,自然沒有以後的種種煩惱了。但是凡夫能力薄弱,不能在第一支上用功;只得從愛取二緣中下手,從愛取二緣中觀察。怎樣去觀察呢?須對於眼前的六塵境界上,不起絲毫貪愛取著之念,譬如浪雲過太空,洪爐點微雪,事來順應,事過即棄,沒有留戀追悔的痕跡。由此順序漸進,方能了生脫死。試看對於佛法沒有用過功的人們,那一個不是對於六塵境界而生貪愛──對順境,就起了愉快喜樂的情感;逢逆境,就起了怨恨惱怒的嗔火。由貪愛不歇的動機,進而變為堅強的執取心;由此堅強的執取心,來造成種種惡業,幻成生死輪回的苦果,豈不是深可憐憫的嗎?現在分開二節來講: 丁一、覺貪愛為苦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欲”,通善惡無記三性,與貪心所相應的染欲,即為十二緣起中的“愛”支。質言之,平常希望的心,可以善,可以惡。如目欲看美色,鼻欲嗅異香,……苟能明了對六塵境界所起的欲,其結果是痛苦,沒有歡樂,則能勒馬懸崖,歇諸馳求,回向少欲無為的一條路上行去。一切損人利己的行為,就不去干了。財產名譽的儲蓄和擴大心,也消歸烏有了。種種身為形役,形為物役,除死方休的舉動也會停止了。在另一方面,積極的去做慈悲喜捨,方便濟人的工作。果能這樣,則惡止善修,那裡還有流轉生死的苦報啊! 丁二、覺追求增罪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惟慧是業。』 多求心屬十二因緣中之“取”支。一般普通人,貪求聲色貨利,愈多愈妙,愈沒有厭足心。試看近代歐美人的唯物主義,愈演愈烈,把世界上的經濟完全壟斷,日本人的自大政策,將我國的東北四省強行占據。弱小民族為自衛計,不得不起來反抗,從此兵連禍結,殺人盈野。若照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循環律,其往返報復,豈有盡期?惟有菩薩則不與眾人同流合污,常生知足之心,能知足則能常樂。怎樣能使人知足呢?這不難比量而知:我們若把富於我者貴於我者來做我們的對象,自然心懷不知足的意念了。倘拿貧於我者賤於我者的人們來比較一下,則知足的心理,自然不禁要油然發生咧!苟能把知足心確立堅固,自能安貧樂道,衣取蔽體,食取充饑,此心湛然,不著於聲色貨利了。立身既能少欲知足,自可專去勤求慧業。因為世間萬事萬物的真理,只有寧靜淡泊者方能見到,一般利欲薰心者,休想夢見! 乙二、二利行 丙一、精進度懈怠 『第四、覺知懈怠墮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這是二利行中的精進度懈怠。什麼叫做二利行呢?是自覺覺他同時並行的意義。“懈怠墮落”,謂好逸惡勞,人們的常情,若是不努力振作,好像大火的燎燥,流水的趨濕,其墜落的速率,疾如飄風了。“常行精進”,“精”是純粹不雜的工行,“進”是勇往直前有進無退的精神。菩薩常思自利利他,故要自強不息,以遂其自度度人的廣大志願。“破煩惱惡”,“惡”者善之反,其根本是六種煩惱,貪、嗔、癡、慢、疑、不正見──學說之不正當者。人心上若充滿著煩惱,好像屋子裡住著許多毒蛇猛獸,怎能住得平安快樂呢?是以行者要去破除煩惱,和驅逐屋內的毒蛇猛獸一般,必須令其銷聲匿跡,才可安樂。“摧服四魔”,四魔是:一、煩惱魔──貪嗔等習氣,能惱害行人;二、五陰魔──使修行者,困於色等五陰,生起種種苦惱;三、死魔──能破人善法,斷人命根;四、天魔──力能阻人行善,使其半途而廢。所以修學的人們,當用智慧來觀察,正念為覺照,努力進攻,使“四魔”無立足地,方為乾淨。“出陰界獄”,“陰”就是色受想行識的五陰,“界”為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三界。如果能摧服四魔,則五陰不能局,三界不能囿,豈不打破陰界的牢獄了嗎?修此者,當以大行普賢菩薩為模范,因他有大無畏的精神,能制止種種惡德,進行一切善業。至於所騎的白象,也是代表他負重致遠,忍苦耐勞的態度,能夠一肩荷擔普濟眾生的大事,而精進不已也。 丙二、智慧度愚癡 『第五、覺悟愚癡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眾生悉以大樂。』 “愚癡生死”,謂一切因緣所生諸法,本來空無自性:愚癡的人們,不明真理,倒行逆施──本欲求樂而反得苦,本欲離苦而反遭殃。由此顛倒虛妄,幻成輪回,難免流轉生死苦海了。“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菩薩深深覺悟,為愚癡的緣故而流轉生死,所以必須要廣學多聞以增長智慧。增長智慧的程序,約分三種:一、聞慧──從多聞所成的為聞所成慧。二、思慧──既然有了聞慧的基礎,就可從此在內心上思量考察,在本身上躬踐實行,可以得到更正確的概念,成為經驗上的道理,這叫做思所成慧。三、修慧──有了思慧的根本,更須令其集中統一,成為甚深禅定,能在此禅定中,照見森羅萬象燦然不昧,是為修所成慧。由是隨機應變,成就無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把這無辯礙才去教化眾生,使其遠離愚癡得究竟樂。修此智慧度愚癡的模范者,為文殊菩薩,因為他所騎的獅子,能作智慧吼,為折伏一切愚癡獸類的代表;而其所執的寶劍,又能作為摧殘一切眾生的癡惑迷亂行為的利器。 乙三、利他行 丙一、等怨親而施慈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菩薩修二利行成功之後,則思專行利他方便。惟念過去的無量劫中,在難貧苦的環境裡過活;常因貪欲不遂,未免胸懷抑塞,怨天尤人,多緒惡緣。故今宜行財施、法施、無畏施以普濟眾生。何謂財施?是將一切所有的金銀財物,國城妻子,有來乞者,無間怨親平等施與。何謂法施?對於有來求教佛法的正理者,宜隨機設化,有教無類。何謂無畏施?是要去很勇敢地為他人扶危解厄,百折不撓;只顧他人的利益,不念自己的危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雖有無惡不作的壞人,現在能改過向善,則其昔日的舊惡,當毋庸重提,倘有大逆不道的人們,來我處乞法,當因其一念之善而設法啟迪之,決不要因其劣跡眾多,有意去拒絕他們,塞其自新的道路,令其永無悔改的機會。彌勒菩薩常以歡喜笑臉迎人,不分善惡慈心相向,平等施與,可做修此行者的代表人物。 丙二、涉塵俗而不染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這是已證得真理的菩薩,意欲去普度有情,不忍離開眾生,只得與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們,前去接近。例如:觀音菩薩的三十二應──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度脫之;應以白衣身得度者,即現白衣身度脫之……。雖然行者之身,常與俗人同好惡、共生活,而其本心則早已超出一切眾生之上。對於世人所喜樂的財、色、利譽、飲食、睡眠等五欲,已毫不染著。“常念三衣”:一、僧伽梨,二、郁多羅僧,三、安陀會。“瓦缽法器”,是僧人受食時的法器。行者雖與世俗和光同塵,然其心中則常常想念那樸素簡陋的衣缽,很願意去出家為僧。所以他本身所踐履者,無非清淨潔白的梵行,在俗而不同於俗,在塵而不染於塵,惟普施涉俗利生的慈悲行,為其終身的鹄的。修此行的代表,當推觀音菩薩。 丙三、代受苦而普濟 『第八、覺知先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菩薩燭見世人在生死輪回之間,營營擾擾,造作無量無邊的殺盜YIN妄罪惡;劫火雖熾燃燒著這個世界,尚還樂著嬉戲,不求出離。即由此發起最慈悲懇切的廣大同情心,好像己餓己渴的一樣,假設了種種善巧方便,去普濟一切眾生。“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這幾句是菩薩更進一層的體恤眾生心:以為眾生柔弱,不能受此身心大苦,自願代其受苦,令諸眾生反得安樂。像地藏王菩薩為眾生故,深入地獄,不自以為苦而以眾生的苦為苦。所以修此行者,當以地藏的心為心。 從第一覺正修四念住,第二覺貪愛為若,到第三覺追求增罪:都是菩薩自利的行動,於德是屬於斷德。照一般普通眼光看來,似乎太遍於消極方面,其實依佛法來講並非消極,蓋欲令行者先從事於積極的准備,以為他日利人基礎。譬如要去救濟沉溺水裡的眾生,必要自己先登彼岸,方可設法施救;若自他俱在沉溺之中,怎麼可以談到救人的問題呢?第四覺之階進度懈怠,第五覺之智慧度愚癡,為二利行,在德則屬於智德。不明佛法者必要笑其為不可能的事實:利己利人是兩方面的工作,怎樣好在同一時期裡兼顧並到呢?不知學貴實驗,經驗可以補學術之不足,學術可以助經驗之發展;交相為用,互相為利,不能遍廢的。所以菩薩一面須將其已修得者培養而擴充之,同時亦須兼利他人以為慈悲心的實驗。這樣,方能止歇一切惡念,進行種種善事了。第六覺之等怨親而施慈,第七覺之涉塵俗而不染,第八覺之代受苦而普濟:在尖銳的批評家的臆想中,必以人不顧己身,專利他人,未免太積極了。不知佛法的中心思想,本是利世主義,苟能有益於人,雖肝腦塗地亦無所顧惜。因其出發點為同體大悲,其目標為欲令眾生同證菩提;故能以極大勇猛修大慈大悲的事行也。此經文雖簡括,但義極豐富:起於自利,終於利人;具足普賢、文殊、彌勒、觀音、地藏之五大模范菩薩的修行標准。果能依此修行,則生死輪回定可脫離,圓滿菩提不難證到了。 甲三、流通分 乙一、結成二利 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復還生死度脫眾生,以前八事開導一切,令諸眾生覺生死苦,捨離五欲,修心聖道。 這一段是流通分中的結成二利章。流通分是什麼?是佛說完一經後,囑咐弟子,使其將此經流通後世,以傳至無窮。“如此八事……至涅槃岸”:此八種諸佛菩薩所覺悟的道理,修行者可依此進修一切無漏聖慧,更當從此乘法身船──一切法真實性──渡過充滿著生死煩惱的汪洋苦海,達到功行圓滿的寂靜彼岸。“復還生死,……修心聖道”:此謂菩薩既然修行功業圓滿,達到寂滅場地,應當永遠休息,不問世事了,因其慈悲心切,又復倒駕慈航,重來人間。利用自己昔日由此得度的八覺方便來教化眾生,令其亦依此八覺修行;則可以覺悟生死是苦,勤求脫離,厭棄五欲,去專修佛道。 乙二、勸誦八事 若佛弟子誦此八事,於念念中滅無量罪。進趣菩提,速登正覺,永斷生死,常住快樂。 為佛弟子者,當誦此文字簡明義理充足的佛說八大人覺經:聚精會神,於念念中明記不昧,久而久之,自能斷生死苦,滅無量罪,得究竟樂。蓋此經是佛法的結晶,能供給人人心中所要求的最高目標。施諸一身而身安,推之一家而家安,放之一國而國安。希望聽此經的大眾,踴躍興起,共誦此經,共修此行,則吾國人心安定,戰事消滅於無形,國家自然安榮,世界人類亦可共享和平幸福了! (張聖慧記)(見正信三卷十六期)
|
|
|
|
|
|
上一篇:道源法師: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
下一篇:慈舟法師:八大人覺經淺釋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