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下載 :經咒頌念

 

南懷瑾:第一部分 講經緣起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一部分 講經緣起

  我們今天開始講‘藥師經’,為什麼要講這本經呢?主要的動機是為了這裡的出家同學們,將來出去弘揚佛法的時候,必須要了解這本經。在佛教裡,‘藥師佛’可以說是一本在民間流傳很普遍的經典,也可以說是很基本的一本經。

  在民間的佛教觀念裡,大都是相信因果,相信輪回。至於因果的道理如何?輪回的道理何在?又都搞不清楚。那麼,是否徹底的相信呢?那也未必。一般都是盲目的信仰,盲目的信仰就是迷信。

  民間流行的淨土宗,提倡修持念佛法門,就可以往生西方。這其中的道理在那裡?大都搞不清楚。許多人為了人死亡以後,超度亡靈,誦‘阿彌陀經’或‘地藏經’,地藏經所講的那個地獄的情況,除了一般人盲目的相信以外,現代的青年和知識份子是不會相信的,對於地藏經的道理,很難信的過。

  一般民間所接觸的‘阿彌陀經’、‘地藏經’、‘藥師經’等等,都是最普遍的。這幾本經的文字也是最容易懂,只要認識字都看得懂。但是,其中真正的意義,學問最好的知識份子根本就沒有看懂過。

  我們這裡的出家眾,多半受過中等或高等的教育,平常對於這幾本經典,也沒有研究,只是念念而已。如果照我的標准一考問,保證答不出來。

  因此,為了今後的世界、時代,有志於弘揚佛法者,乃至於真為自己修持者,對於一般人認為最容易懂的經典,我們要特別提出來研究。

  佛教到了中國,所有的經典都經過了我們中國文化的整理。經過了出家大師或在家居士整理和批判,叫作分科判教,就是把每一本經典分類,然後根據佛教的教理,加以批判。所以,過去講經的時候,都有一定的格式。

  太虛法師注解藥師經

  民國初年以後,新的文化、新的時代來臨,經典的整理則慢慢改變。譬如提倡新的佛學研究方向的太虛大師,他采用老的方法、新的觀念,把許多佛經作了一番整理,像我們手裡拿到的這本書‘藥師經講義’,已經經過太虛法師的研究整理了。

  過去,有許多人認為太虛大師是政治和尚,玩玩政治,搞搞佛教。學術界不大理會他,不過,他在佛教界卻有很高的聲譽。

  太虛法師與專門講修持的虛雲老和尚、專門提倡念佛的印光老法師,和專講天台宗的謗閒老法師,可以說是民國初年的幾位大老。這幾位老前輩對太虛法師的看法如何,姑且不論。反正當時我們都認為他是政治和尚,對他的認識是:新聞記者出身,也跟過孫中山先生革命,對佛教貢獻很大,如此而已。可是我到了晚年,才對太虛法師另眼相看,他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和尚,的確有他的願力和成就。他的著作很多,過去我們也不大看,總認為是一般普通的著作,這些著作現在看起來真是了不起,他真是一代高僧。

  這次講‘藥師經’,一時找不到未加注解的‘藥師經’原文,才買來太虛法師的講義。花了一些時間看完太虛法師的注解,發現大致都很好、很對沒有錯。

  對於前輩的著作,希望同學們能花一、二天時間把整本注解看完。詳細的佛經教理,屬於學術方面的,太虛法師已經整理好了;看他的注解已足夠,不需要我再講。有了這本講義,我講經就省事多了,希望幾次就能講完。不過,這本注解介紹的是教理,至於‘藥師經’的真正意義,還希望大家好好參究,不簡單啊!

  把這些因緣告訴大家,希望大家不論多忙,一定抽時間把它看完。

  通俗卻不易懂的藥師經

  ‘藥師經’的文字非常通俗,一看就懂。在‘大藏經’中,歷代就有五種翻譯本子。我們手中這本是唐代玄奘和唐朝義淨二位法師翻譯的綜合。

  平日大家念‘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什麼時候大家喜歡念啊?在家生病了,或者替人家求長壽的時候念,對不對?念歸念,有嘴無心的念,嘴裡盡管念,心裡頭卻在嘀咕究竟會不會消災?會不會延壽?不知道。然後一邊念,一邊想,這個蠻好玩,念一念可以消災,那醫院都可以不要開,藥店都可以關門了。

  所以,大家對這本經典,對這位佛,都沒有很誠懇的念,不像西方淨土的阿彌陀佛那麼誠懇;因為阿彌陀佛究竟怎麼樣,搞不清楚,越搞不清楚的事,越有興趣相信。已經告訴你是‘消災延壽’,稍微了解一點意思,你就難以相信了。

  藥師佛,我們都知道在那一個方向啊?東方。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在西方,現代人家會覺得我們都生在東方,還要往生東方?往生到那裡去啊?

  由這許許多多的觀念,盡管‘藥師經’十分流行,一般人卻始終搞不清楚它的真正意義在那裡。

  從法華經了解藥師經

  現在,我可以告訴你,‘藥師經’和‘法華經’一樣,屬於大乘佛法中最上乘的秘密,是一切佛的秘密之教,不是普通密宗,是一切佛的最高秘密。經典文字上看起來很容易懂,實際是你真不懂。

  我們要了解,大乘佛法告訴我們,這個宇宙無論哪一方位,所謂東方、西方、南方、北方、上方、下方等等,十方三世都有佛,處處有佛,每個人都隨因緣、業力、性情的不同,而產生各種學佛、念佛因緣的差別。

  譬如我們對五方佛的觀念。我們看到法師們放焰口,或修密宗時頭上戴的帽子,或繡或繪著五方佛,也就是中央毗盧遮那佛、東方阿佛、西方阿彌陀佛、南方寶生佛、北方不空佛。注意啊!別的地方都講空,只有北方講不空,不空是什麼?不空就是有嘛!根據‘華嚴經’的道理,一切佛都是毗盧遮那佛的化身,換句話說,十方三世諸佛就是一位佛,乃至一切眾生,也都是毗盧遮那佛的化身。

  以道理來講,宇宙萬有自性本體的功能就是一個,它起用而變化成萬相。因此,以‘華嚴經’的密教道理而言,釋迦牟尼佛等等,都是毗盧遮那佛的化身,包括東方、西方、南方、北方、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因此,要真正了解‘藥師經’,必須先徹底了解‘妙法蓮花經’(簡稱‘法華經’)。‘法華經’也同‘金剛經’、‘阿彌陀經’一樣,是中國佛經界流通最廣、流傳最久、影響最大的一部經。然而知識份子看法華經也是莫名其妙,不曉得講些什麼?看起來都是在說故事,這樣一個故事、那樣一個故事的,說了半天,找不出道理來。不像看金剛經,還能看出一個端倪。但是,‘法華經’是中國天台宗必讀的一部大經。佛在‘法華經’中說,佛法沒有三乘道,只有一乘,就是這麼一件事。佛出世修行、成道、度人、弘法,只為一件事,至於究竟這件事是什麼事,沒有說明。佛不只是為了生死,了生死是一件小事,佛是為一大事因緣而出世。‘法華經’的奧秘,以禅宗的話來說,處處都是話頭,所謂話頭,就是處處都是問題。

  我們平常念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所謂‘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只是‘法華經’的一品而已。‘法華經’還講到藥王菩薩,它與‘藥師經’意義相同。要了解‘藥師經’的奧秘,就必須先好好研究‘法華經’的‘藥王品’,也抽出來研究。

  綜合以上所說,要了解‘藥師經’,必須配合‘法華經’下列四品一起研究:

  一 法華經第五品藥草喻品

  二 法華經第七品化城喻品

  三 法華經第十品法師品

  四 法華經第二十三品藥王菩薩本事品

  要把這四品參透,這裡面都是話頭,要知道每一部經都是修持的法門,如果不了解這四品的真義,就永遠不會懂得‘藥師經’的修持。

  在座諸位研究‘地藏經’了嗎?我看你們眼鏡連斜都不斜一下,心裡都在嘀咕懷疑,認為所說的地獄情形都是鬼話,對不對?有些居士雖然嘴巴拼命念,憑良心說,你信得過嗎?這種情況恐怕只能用一句話形容:‘姑妄言之,姑妄聽之。’

  在座的法師們,講良心話,你們信得過嗎?嗯,你們應該反問我信不信。我當然信呀!但我的信不是你們那種信。這就好比科學的,雖然聽過化學課,如果沒有做過化學實驗,連手都沒有被藥物燙傷過,會研究出什麼成果?就是這個道理。

  現在,先大概提一下‘法華經’。不要我提了,你們自己就不去研究,我只是大概提一下,你們至少要把所提的‘法華經’的四品翻出來看一看。

  佛是大醫王

  佛在說‘法華經’時有一個譬喻,佛是大醫王,能醫眾生之病,能救眾生之苦。佛開的是什麼藥方呢?中藥?西藥?佛在‘藥草喻品’中說:大地一切都是藥。這個世界沒有那一樣不是藥,只要認得病,吃對了藥,任何東西都可以治病。

  我們為什麼不能成佛成道?因為眾生皆在病中,心病以及身病。你看坐在這裡的,那個不是在病中?整天不是頭昏昏,就是心裡煩悶,身心兩病。你要吃那一種藥才治得好?當然心病仍要心藥醫,而心藥只有佛法。

  但是,在座各位也都接觸過佛法,佛法真能治你們的心病嗎?你們真的因為吃了這包藥而治好了自己的心病嗎?沒有。這個世界一切都是藥,我們求佛、學佛。是為醫治身心的病而找這個藥,但始終沒有治好自己的病,因為藥都沒有吃對,病當然不會治好。

  佛教有這麼一個故事,文殊菩薩叫他的弟子善財童子去采藥,善財童子抓一根草給師父說,你叫我去采藥,那裡不是藥?文殊菩薩言:善哉!善哉!對!對!到處都是藥。毒藥也可以治病,而且有些重病還非吃毒藥治不好。補藥,大家都認為好,吃多了也會補死人的。例如,傷風感冒吃高麗參等等補藥,常常都是這樣補死人的。

  然而,我們的身心之病,究竟要找那一種藥才能治好呢?那就要求藥師佛了!

  參透化城之喻

  ‘法華經’第七品是‘化城喻品’,化城是假的,不是真的目的地,好比文學上描寫的海市蜃樓,又如電影上的亭台樓閣都是畫的,不真實的。中國小說‘西游記’上講,唐僧取經到了小西天小雷音寺,見到如來佛。我們知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但小說上故意說,孫悟空是念‘多心經’的,愈看愈不對,告訴師父這個佛恐怕是假的,不料被師父罵了一頓,到了西天還亂講話,佛就是佛。孫悟空不信,掏出金箍棒一打,果真是妖怪,不是真佛。妖怪化為佛,與佛一模一樣;佛化身為妖怪,要度妖怪眾生,你更看不出來。

  所以,要想參透化城而達到寶所--究竟寶貝的目的地,很難!

  化城品中又提到,有一位叫‘大通智勝佛’的古佛,你聽他的這個名字,那可大了,大小的‘大’,通達的‘通’,智慧的‘智’,勝利的‘勝’。他原來是帝王,後來晚年發心修道,他不只自己修道,還把自己的十六個兒子都帶去出家修道,你看,了不起吧!我們常念的阿彌陀佛也是他的王子,後來成佛了。最小的老麼,第十六個兒子就是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東方的阿佛也是他的兒子。

  問題來了,你看他那麼了不起,但是這一品為什麼還叫化城?換句話說,成了佛是大化城,尚未到真正的毗盧遮那佛寶所。就算到達毗盧遮那佛寶所,仍不算數。中國禅宗有一句話說,真的成了道大徹大悟,要踏破毗盧頂上行,把毗盧遮那佛一腳踩下去。

  過去,我在西藏看到一尊佛像,這個佛像怪了,是密宗的大秘密,很不容易看到。平實用簾幕罩住,不讓人看,也不讓人隨便禮拜。必須具備當上師的資格,或修持有相當成就者,或得傳法上師的歡喜才能看,才能禮拜供養。結果我拉看一看,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踩在佛的頭上,把佛踩在腳底下。普通人看到都會嚇死,我看了一點都不覺得稀奇,拜了以後告訴那個喇嘛:‘這個對啊!一點都不稀奇!你這恐怕還是禅宗傳過來的。’中國禅宗有一句話:‘踏破毗盧頂上行’,連佛的境界都要一腳踏開,才能真正成佛。

  在座有些人狂妄得很,現在都要‘踏破毗盧頂上行’了。我也頭痛得很,許多人都要踏破我的頭了!當然我不是佛,所以更容易被踏破。

  化城十六佛,都是大通智勝佛的兒子,他自己當了皇帝,注意啊!世間法方面已成就當了皇帝(人王),富貴功名到了極點。如此大的福報、如此大的智慧與決心,拋棄了王位而不要,誰做得到啊?你們連一個月薪兩萬元的公務員差事都捨不得丟,對不對?他能拋棄天下而去修道,而且十六個兒子個個都成就。我們想要有一個好兒子都很困難,更不用說十六個,況且十六個都是了不起的大丈夫男子漢,跟著出家,最後都成佛。

  你們查一查大通智勝佛這一家的戶口,我們藥師佛是不是在他的戶口裡?有沒有?沒有。阿佛國土在東方,藥師佛也在東方。維摩诘居士曾以神通力使阿佛的國土現前,而今雖然不能再見,卻隨時呈現在這裡。藥師佛不在十六子之內,所以‘法華經’要另外獨立出‘藥王菩薩本事品’這些都是問題,都是話頭。你們讀佛經,都是嗑!嗑!嗑!......木魚敲過去就算了,有問題都不曉得。你們要學禅,要參話頭,還要到那兒去找話頭?佛經裡處處都是話頭。我怎麼讀佛經?你看,那麼多話頭就出來了。有時候讀高興,笑起來,好啊!這就是佛法。佛法不在文字上,要參透這些問題,你就懂得修持的方法了。

  那麼,這位大通智勝佛,你看‘法華經’怎麼講啊?‘法華經’說:‘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佛法不現前,不得成佛道。’‘法華經’告訴你這是化城,不是寶所。

  大通智勝佛出家後帶領十六子,為什麼不是十五子、十七子或十八子,他老人家剛好湊了‘十六’。拿中國的道理來說,半斤八兩,圓滿的一斤是十六,當然不可以用這個道理解釋。不過十六是個很妙的數位,也是易經的數位,八卦是八個卦,二八一十六。

  大通智勝佛修道打坐,一坐就是十劫。不像你們夏天打坐,一坐一個、半個鐘頭,而且你們坐在那裡,各種怪樣都有,再不然汗流浃背、愁眉苦臉。我上來一看,還不行,還不能講佛法,連個影子都沒有。你看大通智勝佛坐在那裡,動都不動,十劫不動,而接下來卻說:‘佛法不現前,不得成佛道’,那還不算佛法呢!佛法不現前,不呈現在前面。

  你們去廟子拜一拜,敲個木魚嗑!嗑!嗑!念念經,認為這個就是佛法了?那個當然不能說不是佛法,那只是修佛法前的加行,培養福報的加行法而已,離真正的佛法還早呢!你們翻開‘法華經’看看,看看大通智勝佛當初如何發心?如何出家?如何修行?又如何帶領十六個兒子修行?他如此發心,如此勇猛修行,如此精進學佛,乃至得定,十劫坐道場裡如如不動,如此還不算成佛,與佛法不相關,還在化城裡面,以現代話來講,還是幻像,假的,假佛。你們想想看,佛法之難吧!

  那麼,如何叫‘佛法現前’呢?那就要看龍女成佛的故事了,‘法華經.提婆達多品’裡說龍女八歲就成佛了。她把自己頭頂上最珍貴的寶珠摘下來,捨掉,供養佛,當下女轉男身,當下就往南方無垢世界成佛了,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一般佛經上說女人是不能成佛的,可是,龍女是女身,又才八歲,一個小女孩各方面條件都不夠,卻能當下成佛。這個道理在那裡呢?又是個話頭。

  能醫眾生病的法師

  接下來,我們講‘法師品’。所謂法師是要像藥師佛一樣,能醫眾生病的,才是真正的法師。現在的佛教界,今天梯度,明天就稱法師。不曉得你們害怕不害怕?我是聽了就害怕。有人叫我法師,哼!奇怪,我嚇死了,什麼法師!還有些人叫我大師,我又不大,個子那麼小,這些都是騙人的玩藝兒,人家恭維你就是騙你,你如果當真就害了自己。能夠醫眾生病的藥王菩薩,才是這一品所要介紹的真正法師。

  依據‘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所說,星宿光與電光明兩兄弟發大菩提心、大誓願,修行成道,成為藥王、藥上二菩薩,平常所見的‘藥師三尊’圖像,中尊為藥師如來,左脅待即為日光遍照菩薩,右脅待即為月光遍照菩薩。‘法華經’裡,只提到藥王菩薩。這兩位菩薩與日光、月光有極密切的關系。

  你們看了佛經,也覺得自己研究佛學了。現在佛學拼命講學術化,學術化固然也有它的作用,但學術化能夠成佛嗎?人家稱我學者,我聽到和‘法師’一樣,毛骨裡頭鑽出一個悚然來,我都覺得是侮辱。實際上,我也不是學者,也不是法師,也不是居士,我沒有資格當居士,居士要有十樣功德,我一樣都沒有,一德都不德,那裡夠資格當居士?

  你們研究佛經,像佛為藥王、藥上菩薩說的‘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研究了沒有?在座許多都是佛學研究者,但專搞五陰十八界、十二因緣、維識、般若......我經常說真如炒菠菜(般若),菠菜炒真如,這就是佛學啦?這是真話頭,你去參參看!

  燒戒疤的由來

  ‘法華經’提到‘藥王菩薩本事品’,所謂‘本事’就是他本身原有的故事,怎麼成道的故事。因此三藏十二部中有一部‘本事’。

  我們曉得,東方佛教有一個錯誤的觀念:引火自焚,南北朝時極為流行,尤其亂世更是風行。越戰結束前,這種引火自焚的情況就相當嚴重。這些情形都是根據‘藥師經’和‘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而來。和尚們頭頂上燒戒疤和這個也有關系。

  過去,出家人頭頂上是不燒戒疤的;燒戒疤是清朝玩的玩藝兒,到現在只有二、三百年的歷史。滿清入主中國,以外族身份統治了中國,一般漢人當然不服氣。清朝遂與漢人約好五個條件,即‘生投死不投’、‘俗投僧不投’、‘男投女不投’等,新娘子穿戴的鳳冠霞披仍是明朝服裝,顯示男投女不投。在家人投降,出家人不投降,所以,現在出家人所穿的衣服,那是明朝的款式。

  滿清政府一看反抗的知識份子都跑去當和尚、道士了,怎麼辦呢?那時又沒有身份證或護照,如果在民間造反不得了,於是提倡身布施、身供養,開始燒戒疤。燒戒疤在身體其他部位看不見,總不好意思剝開衣服檢查吧!和尚光頭,又不能戴帽子,燒在頭頂上,一看就知是真是假,就算還俗也逃不了。燒戒疤的律俗,是在這麼一個政治清淨下產生,結果,我們現在還拼命的燒。當然,現在燒燒也好,不燒都分不清啦!

  過去,中國人因為受到孝經的影響,頭發、胡子向來不剃的;所以,三國演義說關公三十多歲已是一臉長須。因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出了家才能剃發。因此,光頭就是護照、身份證;滿人怕漢人造反,在頭上給你加個記號,這比佛教還厲害!

  燃身供佛

  但是,這些有沒有根據?有,根據‘法華經’的燃身供養。‘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說:藥王菩薩的前身叫作一切眾生喜見菩薩,他因為樂修苦行,而得現一切色身三昧。得到這種三昧,生起大歡喜心,就進入三昧中,以各種妙華妙香供養佛。供養完畢,自念不如以己身供養,於是服食妙香,又把自己的身體塗上香油,燃燒身體,布施供養於佛。

  注意!話頭來了,研究佛學的一天到晚喊佛法學術化,佛法如果真的學術化,以後的世界沒有佛法啦!末劫真的來啦!得了現一切色身三昧,什麼色身呢?

  ‘梵網經’、‘華嚴經’講到,真正成佛要在色界。欲界不能成佛,無色界也不能成佛。必須要在色界才能成就報身佛。色界身就是這個肉身轉了,我們現在這個肉身是在欲界裡,要把他轉化變成色界身,成就光明之身。注意,一切眾生喜見菩薩燃身供佛以前,就已經得到一切色身三昧;不到此等境界,千萬不要隨便自焚。

  這使我們聯想到哪吒太子析骨還父、析肉還母的故事。我們這個肉身,骨頭是父親精蟲轉變,肉是母親卵髒的變化。‘封神榜演義’說哪吒的師父太乙真人,把荷花葉剪成一個人形,吹一口氣,哪吒的靈魂便進入荷花,成蓮花化身。後來修成就火光之身,兩腳踏在風火輪上,兩手拿火焰槍。‘封神榜演義’為何說這神話?兩個腳踏風火輪,腳底心乃三昧真火,手裡拿的也是火,都在玩火,不過他的肉身已不是普通的肉身,這是中國化的色身三昧。所以學佛法,處處都是問題啊!

  由於‘法華經’的典故和來源,中國佛教自南北朝以來,便時有所聞燃身供佛之事。我小時候也常聽祖母說,某家老太太,阿彌陀佛不得了,吃了幾十年素,撿了幾十年木材,臨走前宣告親戚朋友,大家為她念佛,她自己坐在加了香油的木材上,引火自焚。我小時候聽到這種事嚇死了,也不敢去看,聽說最後燒到影子都發光了,還在念佛。這些都是受了‘法華經’燃身供佛的影響,以為如此便能成佛,而且又有經典作根據。

  現在,這個話頭你們就參不出來了。佛經講的都對,這與‘莊子’一書一樣,有許多都是譬喻。中國文化有一句比喻真修行的話叫‘焚修’,修行是很痛苦的事,要在火光中鍛煉,把父母所生欲界之身,整個煉化了,燃燒就是煉,也就是色身轉變後才能成佛,因此‘燃身供養’有其道理存在。

  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後來為什麼還要燃燒兩個手臂供養佛?我都不要,別說是佛了!這些譬喻都是告訴你修持的道理。像你們現在打坐有點影子,就自認為不得了,有功夫了,你連三昧真火的境界都沒有起來呢!

  剛才有同學發問,一切眾生喜見菩薩第一次燃身供佛一千二百歲,為什麼命終化生以後,第二次只燃臂供佛,卻達七萬二千歲?問得好,可惜只在身體上打注意,只在時間上比長短,而不知層層轉精的道理。用句通俗的話來講,質的提升,不能用原來的量來比大小多少。

  天下由來輕兩臂

  再說,‘法華經’為什麼講藥王菩薩燃燒了兩臂供佛,才成就佛道?

  天下由來輕兩臂 世間何苦重連城

  這是栯禅師有名的詩句,你們這一代文學修養不夠,只好慢慢跟你解釋啦!

  先講後半句,‘時間何苦重連城’。連城,指蔺相如獻給秦王的和氏壁,它的價值可以買下好幾座城市,所以叫連城之壁。世間的功名富貴、財寶等等都是假的,人們何苦看得那麼重?這叫‘世間何苦重連城。’

  ‘天下由來輕兩臂’的典故,出於‘莊子’。莊子著書那個時代,佛法尚未傳到中國,但道理都有相通之處。有人對楚王說,假如你的兩個手臂生病,非砍掉不能活;如果不願被砍掉,必須有個代價,那就是丟掉國家。你是要天下還是要自己的手臂?楚王回答,那個時候,當然是寧可要手臂也不要天下了。可見拿天下與手臂相比,還是自己的手臂重要。

  所以我常說,生病要開刀,不開刀就會死:但是開刀必須眼鏡拿掉一只,肺割掉一邊,腎髒要拿掉一個,這樣還有十年可活,你干不干?當然干。多少錢?一百萬。你說沒錢,沒錢,借啊!想盡辦法你也會把錢湊足。你看!人這麼愛自己的身體,當身體妨礙到生命的時候,肺也不要了,眼鏡也不要了,還是命重要,對不對?然而人自己要的‘命’,究竟是什麼?搞不清楚。

  換句話說,我們的肉體之外有個生命,要找到那個真生命才是道,那個便是藥師佛告訴我們的藥,這個藥也與‘天下由來輕兩臂,世間何苦重連城’有莫大的關聯。由此可知中國文化的偉大,佛法到中國來,與中國文化結合,而且相互輝映。

  我們曉得,‘法華經’上說藥王菩薩捨棄兩臂,不是捨命陪君子,是捨命求佛道。問題又來了,為何只燃兩臂而非兩腿?因為人的臂膀最重要,兩手代表是福德與智慧。成佛必須經過不知多少年,多少億年修福德、修智慧。沒有福,沒有智慧,能夠成佛?這裡求功夫,那裡學打坐,你就能夠成佛?就能得道?你去求吧!慢慢求吧!你自己不想想你的福德福報如何?你的智慧又如何?沒有累積福德的資糧,沒有足夠的智慧,想一下子就能成佛,天底下那有那麼便宜的事?

  所以,這兩臂代表福德、智慧,成就了以後,還要捨掉來供養佛,才能成就佛道。一般人自私自利,一切為自己,貢高我慢,以自我為中心,智慧也不夠,福德也不夠,如何能夠成道?

  ‘法華經’、‘藥師經’那麼簡單啊?處處都是話頭,處處都是問題。我希望你們了解這些道理,確實研究‘法華經’這四品的內容和真義,尤其是被人稱為法師的出家同學,以及年輕學佛,未來的大居士們,要好好研究其中的道理,不要當作普通的經典看。

  現代化的講經方式

  現在,翻開‘藥師經’本文,這次研究性的講經,告訴你們‘現代化’的講經方式。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游化諸國,至廣嚴城,住樂音樹下,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菩薩摩诃薩三萬六千,及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量大眾,恭敬圍繞,而為說法。

  如是我聞,大家都曉得,不必我再解釋。薄伽梵是佛的十個名號之一,這是

  唐代梵文翻譯;西藏、南印度譯成婆噶瓦、巴噶瓦。現在講研究梵文,我的天!怎麼研究?古代梵文經典沒有,只靠十七世紀以後外國搜羅的巴利文,和印度收錄宋朝以後梵文的尾巴,認為這樣便能研究佛學?這是外國人自欺,我們不要跟著人欺人。由梵文翻譯過來的任何一部佛經,都已不是原來梵文經典,這是個大問題。現在一般研究佛學的,如果以普通學術思想來研究還可以。真要談佛法,自己本身就是獅子身上蟲,破壞佛教,這是講到薄伽梵的譯文,而引申出來的題外話。

  薄伽梵就是佛,代表那一位佛?雖沒有說明,我們當然可以看出是釋迦牟尼佛。

  ‘藥師佛’中所講的大護法--藥叉神將,這裡也譯成夜叉。你們都聽過,罵凶悍的女人,又凶又壞,又難看,叫母夜叉。夜叉是個大秘密,是空中飛的鬼王,也是神王,管一切羅剎鬼。羅剎屬於鬼神道眾生,其實,女羅剎是世界上最美的;男羅剎屬於則既丑陋、又凶惡、又討人厭,不論男女羅剎,都歸夜叉管。天龍八部第三部就是夜叉,他是一切佛的大護法,你說他是佛也可以,菩薩也可以,鬼王也可以,這就是一個秘密。

  佛說藥師經的地方與聽眾

  釋迦牟尼佛當年周游列國,到處在教化。這次到了那裡?到達了廣嚴城。廣嚴城的梵語叫毗耶離,在中印度,是最富庶、最安樂的地方,維摩诘居士就住在這個城市。佛說法的地方往往不一樣,物件也有所不同,例如說楞伽經在錫蘭島楞伽山頂,是為大菩薩所說的,不是一般人能夠聽的,因為沒有足夠的福德,沒有足夠的智慧。

  佛說‘藥師經’的時候是坐在樂音樹下,而不是菩提樹下,這就妙不可言了。這種樹不曉得是那一種樹?能自然發出清淨音樂的聲音,使人聽了就得清涼。

  我們念‘藥師經’的時候就要注意了,這裡所說的樂音樹下,與觀世音菩薩的觀音法門,有沒有關聯?(有人答有)。我不提的話,有沒有去想過?(眾默然)。

  佛在樂音樹下開講,與大眾比丘八千人俱,這八千人不是常隨眾。金剛經上所提到的千二百五十人是常隨從,佛去到那裡,永遠跟到那裡,如禅宗祖師說的‘螞蟥叮上鹭鸶腳,你上天來我上天。’螞蟥是稻田裡一種吸血的蛭蟲,叮在腳上就不容易下來。藥師經這裡是八千人,大概徒弟又收了徒弟,很多啦!

  菩薩摩诃薩三萬六千,這些數位都要注意唷!不是隨便說的,不說三萬五千,也不說三萬七千,而說三萬六千。及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天龍八部、人非人等。人是看得見的,非人,不是人,你看不見的,都在旁邊聽法。

  無量大眾,恭敬圍繞而為說法。這一段我不講了,我們只作個研究。但是,你們作法師的,將來出去講經,可要詳細的講,千萬不能說,當時老師沒有講,所以我也省略,那就不對了。

  文殊菩薩請法

  爾時曼殊室利法王子,承佛威神,從座而起,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向薄伽梵曲躬合掌。

  曼殊室利是文殊菩薩的梵音,音譯。文殊是義譯,文學、文化,智慧的境界特別高叫文殊。文殊菩薩實際上是七佛之師,我們這個劫數裡的過去現在七個佛都是他的學生,包括釋迦牟尼佛。他在他方國土早已經成佛,因為釋迦牟尼佛在這裡當教主,老師特地來捧場,變成研究生站在旁邊,幫忙教化。文殊菩薩在菩薩裡智慧第一,所以稱為佛法的法王子。

  我們研究佛經,要注意每一本佛經都有一位出來請法的主角。‘藥師經’裡出來請法的是代表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薩。承佛威神,從座而起,偏袒一肩,注意,別的經典都是偏袒右肩,對不對?這一本經的翻譯有所不同,‘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向薄伽梵曲躬合掌。曲躬就是身體彎下來鞠躬,合掌就是問訊。

  曲躬這兩個字,文學意境翻譯得特別高。佛經上說北俱盧洲有曲躬之樹。我們地球上的人類屬於南贍部洲。北俱盧洲的人,比我們舒服,壽命也長,但是,那邊沒有佛法。因為太舒服了,也不生病,要什麼就有什麼,想吃什麼,一想就有了,不用在大熱天還要加火炒菜。想屙大便時,往地上一蹲,地就裂開了,然後,你怕不好看吧!蹲在曲躬樹下,樹枝馬上彎起來把你蓋住。等你屙完了,心裡想屙完了,地上就冒出水來,把你的屁股洗干淨,地又自動合攏來,大便看不見,比我們現代化的生活還舒服,沒有苦難,但是,就是沒有佛法。佛自己發願希望不要生在三災八難的地方,八難中有一難就是這種地方,一輩子又不窮又不苦,又不生病,這是災難唷!太享受太舒服是災難,因為不會想求道,不會想要出離。

  講到‘曲躬之樹’,中國文字用得真是美,把上廁所叫‘出躬(恭)’。北俱盧洲的樹怎麼那麼乖?為上廁所的人自動開合,叫‘曲躬之樹’,真是妙!

  白言:世尊,惟願演說如是相類諸佛名號,及本大願,殊勝功德;令諸聞者,業障消除,為欲利樂像法轉時,諸有情故。

  文殊師利提出要求,但他並沒有要求佛講‘藥師經’。注意!不要嗑!嗑!嗑嗑嗑......輕易念過去就算了。文殊菩薩提出來‘如是相類’,翻成白話就是:這個樣子的形狀;那個樣子他沒有講。諸佛名號,一切佛的佛號,為什麼叫阿彌陀佛?為什麼叫藥師佛......。

  講到這裡想起一個笑話。有一次,有位一個大字不識的鄉下佬,解釋‘阿彌陀佛’和‘大乘妙法蓮花經’的意思給我聽。他說,‘阿彌’是哥哥,‘陀’是背,‘佛’是弟弟,哥哥背著弟弟過河,所以叫‘阿彌陀佛’。‘大乘’是老板,‘妙法’和‘蓮花’都是傭人。大乘這個老板把房子賣給妙法,妙法看房子老舊不堪,就請蓮花來打掃打掃。蓮花在屋子裡發現一堆黃金,要還給妙法,妙法說房子原是大乘的,黃金也應該是大乘的,大乘則表示誰發現就該屬誰的。結果三個人推來推去,都不要黃金,最後三個人都成佛了,所以叫‘大乘妙法蓮花經’。聽完了,我說阿彌陀佛!你這個經講的真好,我總算聽懂了!

  我現在講這個笑話,你看文殊菩薩也在出題目,這個題目真難辦,他請佛講每一位佛的名號,以及何以能成就其國土世界的故事。他並沒有指名要講那一位佛,而是請佛講‘如是相類’的佛的名號。

  每一位佛之所以能成佛得道,都有他的大願、本願,才能成功。注意!這就是話頭,我們學佛只想‘我好’,我好不是大願,那是私心。因為每一位佛都發了他本身特殊的大願,所以成就了他特殊的功德。好比世間做生意的人,有的人喜歡開百貨店,有的人喜歡開米店......等等,不一而足,能就自己內行之事,不斷努力發展而有成就。世間法如此,出世求佛道更要如此,先要有他的本願。

  我們大家想學佛成佛,想想看,我們的本願是什麼?想利那一樣?利他嗎?哼!個個都想利我,對我不利就一肚子煩惱,藥師經給你們藥吃都治不好!

  因此文殊菩薩提出,請佛說出‘令諸聞者,消除業障’的方法,希望透過這個方法,使一般真正聽到佛法的人,都能因修持其願力而成就。什麼法呢?譬如阿彌陀佛發了四十八願。希望佛把每一位佛發願的故事或原因說給大家聽,使一般聽到佛法的人,業障消除而能成佛。業障就是業力,它是成道的障礙。業力包括善業和惡業,善業也是障礙,福報太好了,不能成道。惡業太重了,當然更是成道的障礙。把善業惡業都消除掉了,才可以成佛。

  ‘為欲利樂,像法轉時,諸有情故’,利是利益,樂是使一切眾生得到安樂。什麼是像法時期呢?佛的肉身還住世時,那是正法時期;佛離開人世,只有經典、佛像留在世間則是像法時期,像我們現在就是像法時期。到了末法時期,大藏經和佛像都沒有了,只剩下‘阿彌陀佛’和阿彌陀佛佛號,以及不相干的密宗存在。所以,密宗愈興旺,末法愈來臨得早。這裡說‘藥師經’的大秘密也是大密宗,不過,不是普通的密宗的密。

  為什麼文殊菩薩在此請法?是為了利樂像法諸有情,說諸佛名號,使眾生得法樂。

  諸有情就是眾生,眾生就是有情,凡是有靈性、有感情的生物都叫有情;靈性與感情最重的是人。所以,後世的玄奘法師把眾生翻譯成有情。像樹木植物是有生而無命,不屬於主要有情的范圍。

  退回幾十年前,我還在四川大學講演時,講到眾生的問題,有位同學問我,老師說礦物、植物只有生,而沒有命,那麼含羞草一碰就羞答答地合起來,像女孩子一樣害羞,可見是有感情,應該算是有生命才對。

  你看佛法講經之難吧!大概是諸佛菩薩加庇,剛好前一晚,有位學生物的學生,跟我講到含羞草,它的根根中有水,會往上升,碰到人體的熱能,水就會機械性的下降,使葉片合攏。它是機械性而非靈性,也不是怕羞。因此我答覆他,含羞草的動作是物理的機械性,並非靈性的有情作用。

  所以法師說法,要無所不通,大地一切皆是藥,不能只給人吃一味的藥。法師們要特別留意,這是為你們將來出去弘法而講,因此與一般講經不同。

  燃身供養的真義

  我們讀‘藥師經’,一定要配合‘法華經’的‘藥王菩薩本事品’,和‘維摩經’的‘法供養品’一起研究,這幾本大經,都是一連串一個系統關系。

  上次講到文殊菩薩向佛提出一個問題:一切佛的名號,及一切佛的本願。文殊菩薩並解釋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他是為了使未來時代的一切眾生,在聽到佛的名號及他的大願內涵時,可以消除業障,可以利益像法時代的一切有情。

  大家信佛、學佛都想消除業障,也想發願度眾生,但都變成口頭禅,不明白真正的願要怎麼發?現在,佛在‘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中,講到藥王菩薩的修持與他的願力,其中‘燃身供養’的部分,使得東方佛教、中國佛教錯解其真義。幾千年來,許多人真的把自己的肉身燃了,像越南的和尚,還有在我們家鄉有許多老太太學佛,硬是把自己抬到火裡面燒。當然,也有功德,但是錯解了佛法,殊不知‘燃身供養’的重點並不在此,而是要在修持的真理上,以三昧真火轉化色身,也就是用地水火風的火大力量來轉化色身,徹底成就一切色身三昧。

  所以,藥王菩薩在燃身供養前,就先作好了准備的工作,你就算一身先灌進了香油,天天吃麻油,天天擦香水也沒有用,肉還是臭。這是說修持到了某一境界,我們父母所生之身自然產生香味,到了這個時候,才燃燒身體,燃燒並不是拿火來燒,而是以自身火大的三昧真火的力量,變化這個肉身。

  肉身燃燒了多久呢?一千兩百年。你想想看,一個肉身能燃燒一千兩百年嗎?這都是秘密。然後,等到藥王菩薩所供養的日月淨明德佛涅槃以後,收取佛的捨利,有八萬四千個捨利,每一個捨利成一個寶塔。他又在寶塔前,燃燒自己兩臂供養,燒了七萬二千年。我們的手臂沾油燒,能燒幾個鐘頭啊?所以經典上所說的都是修持上的大秘密。藥王菩薩以此修持,成就了什麼,徹底成就了一切色身三昧。

  東方淨土為何呈現青琉璃色

  琉璃世界的問題,上次已提到過。佛經上講到東方有好多尊佛,‘維摩經’上有阿佛,佛土也在東方,所謂妙喜世界,藥師如來琉璃淨土也在東方。

  為什麼東方世界的淨土呈現青琉璃色?青色是深藍色,佛經上有兩個重點須注意。當天氣晴朗,萬裡無雲時,為何天空也是藍色的?因為欲界天有四大天王天,南天王天的天庭玉階顏色是青色的,而我們居住在四大洲的南贍部洲。因此,當陽光普照,空氣明淨時,天空的蔚藍色就是反映了南天王天庭玉階的顏色,這個顏色也就是東方淨琉璃光的顏色。

  其次,如果以修持道理講,現在許多外道、密宗、其他宗派,都流行講氣脈;其實真正氣脈通的話,無論開眼閉眼,隨時都在淨琉璃光的藍天色中,修行能到達這個境界,就有像了。別以為身體上有東西東轉西轉,像老鼠在身上東爬西爬,這裡感覺、那裡感覺的就是氣脈,玩了半天都在玩神經,還不是精神呢!

  真正到了時候,十方三世諸大菩薩都要經歷這個淨琉璃光世界,都要有藥師佛的加庇才能成就。

  目前,佛教經典普及,顯教也好,密教也好,已無所謂秘密,大家亂講氣脈,亂講功夫,幾乎都走入魔道。如果你們聽了這個佛法最高的奧秘,也去假想藍天,那麼你也入魔道了。呈現淨琉璃藍天色,那是自然的,並非假想而來。

  了解這個道理,再看佛所說藥師佛的十二大願,此十二大願與西方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是互通款曲的。真正的佛學、佛法,並非你們所想像的那麼簡單,如果能把阿彌陀如來的四十八願和藥師如來的十二願,作一比較研究,就能參出一個道理,為什麼人死後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會成就那樣一個莊嚴的極樂國土?又為什麼東方藥師佛的十二大願會成就琉璃光淨土?

  研究佛學,不是懂得一點五蘊、十八界、十二因緣......就能搞通佛學,那根本連影子都沒有,除非在這些大經典上專心一志修持參究,才會有眉目。

  念經有無功德

  現在,佛開始答覆文殊菩薩的問題。

  爾時世尊贊曼殊室利童子言:善哉!善哉!曼殊室利,汝以大悲勸請我說諸佛名號、本願功德,為拔業障所纏有情,利益安樂像法轉時諸有情故。汝今谛聽,極善思惟,當為汝說。曼殊室利言:唯然,願說,我等樂聞。

  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贊歎文殊師利菩薩所提的問題,為何稱文殊菩薩為童子呢?凡是一切菩薩,不論在家或出家,老年或少年,男或女,只要證到第八地以上,一律都稱童真菩薩。換句話說,證到八地以上自然返老還童,不受年齡、性別限制。所以有些經典稱‘童子菩薩’。

  這個時候佛贊歎文殊菩薩說:善哉!善哉!好的!好的!你是憐憫眾生,起大悲心腸,而勸我講出一切佛的名號、功德。一切佛菩薩的名號不是隨便取的,其中含有佛菩薩的勝願和功德在內。

  大家注意這個經典,文殊菩薩請佛解釋‘一切佛’的名號功德,並沒有說要佛講出‘藥師佛’的名號功德,結果佛偏偏要說出藥師佛的名號功德,這是什麼理由?

  你們光曉得敲個木魚,不去參究,那有什麼用?念經要一邊念一邊參究才是功德無量,否則你念經與念石頭沒有兩樣。

  被十種業障纏縛

  佛說我知道你為什麼要提出這個問題,你是怕一切被業障纏縛的眾生無法成佛。眾生本來是佛,何以不能成佛?因為眾生被業障所纏。究竟是那一些業障纏繞我們解脫不了呢?歸納起來,有下列十種:

  一、無慚

  一般人根本不知道慚愧,也就是儒家講的無恥,每個人都覺得自己了不起,難得有一下自己覺得臉紅,那個臉紅是慚,還不是愧。

  二、無愧

  愧是內心對自己所作所為感到難過,若無這種反省就是無愧。

  三、嫉

  喜歡吃醋,對他人的好處、學問、道德、成就等等無時無刻不在嫉妒中。嫉妒心不是女人的專利,也不單是大人才有,男、女、大人、小孩都一樣會有嫉妒心。這種業力的纏縛相當牢固,不易轉化。

  四、悭

  就是吝啬,不只是錢財的悭吝,還有對法的悭吝,不肯惠施於他人。

  五、悔

  悔有什麼不好?悔不是忏悔的悔。我們隨時都在後悔,悔什麼呢?哎呀!當時那個機會我買下來就好了,或者那個時候我整了他就好了,類似這樣的悔特別多,凡是對自己有利而沒有得到,便生悔恨心。

  六、眠

  就是睡覺,一睡覺,什麼都不知道,這也是業障。

  七、昏沉

  昏沉就是腦子不清楚,迷迷糊糊,昏頭昏腦,一天到晚顛倒。

  八、掉舉

  掉舉就是散亂,胡思亂想,東想西想,停不下來。

  九、嗔忿

  心裡悶悶的,想發脾氣,看到誰都不對,看誰都討厭,整天都在怨天尤人,只有自己好,自己對。

  十、覆

  做錯了事,想辦法掩飾,這種掩飾非常痛苦,經過了多少年,還要去掩蓋它。心裡不光明,不坦蕩,自己在陰暗中,把光明磊落之心蓋住,所以叫覆。

  這就是十纏,以上只是簡單的說,詳細講的話,‘百法明門論’所列的五十一種心所有法、心理現象,都是業障。

  極善思惟

  佛說你不是為自己而問,你是為後世眾生著想,為了救拔這些被業障所纏縛的眾生,為了利益安樂像法時代轉法輪時的一切眾生,所以提出來問佛的本願,你現在仔細的聽。

  ‘汝今谛聽,極善思惟,當為汝說。’你聽了一後,還要仔細的參究。你們光是聽過去,念過去就算了,也不去研究,不去參,不去想,有什麼用?敲個木魚嗑!嗑!嗑!沒有用的。聽了之後,要‘極善思惟’,仔細認真的去想,去參究,去思考。當為汝說,我會為你講。

  為什麼要去想呢?像你們都曉得要修淨土念佛法門,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你們去想過沒有?從來沒有想吧!對不對!不要覆蓋,不要掩飾自己。你們是不是有想?沒有想,嗯!你總算承認了。

  學佛修行的目的何在

  你們曉得本願是什麼?本願是一個人的發心立志。學佛的第一個念頭發得不對,也就是本願的力量發得不對,後果就永遠不對,所謂差之毫厘,失之千裡。譬如說我們要修個廟子,那是小乘。你說我蓋廟,發心初衷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修持,為後世的眾生作為修持的道場,那是真發願,這個動機就對了。

  你為什麼念經拜佛?有許多人到這裡來學打坐,我說你為了什麼,你先講,不准考慮。我為了身體。好了,為了自己身體好,我也教,但是把他擺在一邊,因為他的目的自私自利,不是為了菩提道業。你說我學這個是為了佛道,自利而後利他,那還可以。在座各位,那個不是為了自己?有些人則認為我現在還不能度人,先求自度,等將來有能力了再來度人。檢查這種思想看看,全都是自私自利的觀念作祟,如此怎麼成道?如果能的話,我早就成了。

  所以,學佛要特別注意一切佛的本願,這才叫學佛。‘楞嚴經’說:‘因地不真,果招纡曲。’

  現在佛就要開始說藥師佛的本願了。文殊菩薩聽了佛的話,就回答說:‘唯然,願說,我等樂聞’。是的,請佛現在就說,這是我們最樂意聽的事。

  佛告曼殊室利:東方去此,過十殑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淨琉璃,佛號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薄伽梵。

  好遠好遠的東方

  佛告訴文殊師利菩薩,從此(當時說法的地點毗耶離城)向東方去(印度的東方即是中國)十殑伽沙那麼遙遠的地方,有一佛土世界叫淨琉璃。

  殑伽沙就是恆河沙,恆河與中國黃河一樣,河裡的沙是數不清的,就是活十萬輩子也算不清。佛說,一個世界等於一粒沙,要過十萬億個恆河沙國土那麼遠,好遠好遠,不曉得達到什麼程度。

  我們小時候聽老先生講三國演義的故事:曹操八十萬大軍下江南打孫權,諸葛亮和周瑜要抵擋……老先生講到八十萬大軍渡長江,把煙一抽就站起來走了。我們一群孩子跟他屁股後面,要他繼續講,他說八十萬大軍一個一個過,要過多久啊!慢慢過吧!等八十萬大軍過完了再給你們講。

  所以,‘藥師佛’這句話也要慢慢講,一粒沙子等於一個世界,恆河裡有許許多多的沙,十萬億條恆河,那麼多少沙多少世界啊!要經過那麼遠的地方,有一個世界叫淨琉璃。這個世界一片光明,晶瑩剔透,那個佛的名號就叫‘藥師琉璃光如來’。

  佛的十個名號

  如來是佛的總稱,下面十個名號是依‘藥師經’來講的,其他經綸開合有所不同,但大同小異。如果我們把佛的十個名號詳細解釋,要花幾個鐘頭,現在我們只能簡單扼要的解說。

  一、如來

  什麼是如來?‘金剛經’說:‘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本來就在這裡,佛本來就在你前面,是你自己看不到。

  二、應正等覺

  在這個世界,這個時代,一切有福報的眾生,有因緣得遇佛,經佛現身開示而大徹大悟成正等正覺。

  三、明行圓滿

  又稱明行足,什麼叫明行圓滿?不是智慧通達、神通具足所能形容,要透明像琉璃一樣,十方三世無所不知,天上人間無所不曉,一切修行,一切法門、邪門歪道、外道、魔道、正道。無所不知,叫明行圓滿。

  四、善逝

  世間的事過去了,過去的不留痕跡;來了你也不知道它從那裡來,去了你也不知道它去到那裡。‘如來’對‘善逝’,是一副很好的對子,來不知其從來,謂之如來;去不知其所去,謂之善逝。

  五、世間解

  解脫了一切世間,不受世間、出世間任何束縛。

  六、無上士

  他是至高無上的大王。

  七、調御丈夫

  他是能夠調伏一切眾生的大丈夫,他更是能調伏自己的大丈夫。

  八、天人師

  他不只是人中之師,也是天中之師,欲界、色界、無色界一切天人之師。

  九、佛

  他是覺者,大徹大悟而又幫助別人開悟的人。

  十、薄伽梵

  薄伽梵是意譯,英文叫Bhagaran,中譯為世尊。

  發願是成佛之因

  曼殊室利!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行菩薩道時,發十二大願,令諸有情,所求皆得。

  釋迦牟尼佛又繼續告訴文殊菩薩,當藥師如來開始學佛時,發了十二大願。任何一位凡夫眾生都是因地上的菩薩,也是因地上的佛,因為每個人都有資格成菩薩,有資格成佛。藥師佛從凡夫眾生發心修行時,那是他的因;最後他成了佛,成就東方琉璃光世界,那是他的果。這個果從那裡來?成佛之果由最初發願的動機而來。藥師佛所發的十二大願,總歸一句話,是‘令諸有情,所求皆得’,要使所有的眾生所求都能如願。這是當初藥師佛學佛修行的動機。我們也在學佛,發了什麼願?

  現在,本師釋迦牟尼佛應文殊菩薩的請求,為後世眾生介紹藥師佛的十二大願。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自身光明熾然,照耀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形,莊嚴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無異。

  平常我們念經,這些文字都很容易看懂,事實上你真懂了嗎?

  發願談何容易

  這裡有兩個問題要留意。第一、表面上看起來,藥師佛發願,好像是為了自己,其實不是。第二、藥師佛所發之願是‘願我來世’啊!發願歸發願,要真正做到了這個願力,談何容易啊!必須真去‘行’啊!

  講到發願,順便講個笑話給你們聽。我有幾個學生對我非常好,多年來在我身旁老師長老師短的,常說要搞個地方請老師講學,弘揚佛法,利益大眾。我說我沒錢沒地方。學生說:‘老師啊!等我作生意發了財,買幢房子給老師,’我算一算,一共有十八床房子,可是我現在一幢也沒有。他們有沒有發財我也不知道,反正我到現在是一幢房子也沒有,我也不想要別人給我買房子。

  多數學佛人大願沒有,小願一籮筐,一會兒說這兩天把事情弄完,找個清淨的好地方,放下一切好好修;一會兒又是要吃素……都在那裡自欺欺人,就算給他安頓好了地方,他又這樣不好,那樣不好。發願是很難的。真正的學佛,沒有誠心發願,絕對不會成功,你怎麼學也不成功的。

  藥師如來的第一大願,他說將來修成功的時候,他不敢說現在,但是現在就開始向這條路上走。願我來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大徹大悟以後,注意!悟後正好起修,沒有悟,修個什麼?沒有悟,你也沒有真正的大願。你那個願是什麼願?願吃素,素菜弄得好吃一點,香菇多一點,豆腐多一點,麻油多一點,那不是願,一天到晚都在怨,坦怨的怨。

  自身光明照耀世界

  藥師如來願來世大徹大悟,悟後起修,成佛的時候,身體放一切光明,身體像大火一樣,光芒萬丈,照耀無量無邊的世界。

  通常我們講‘沾光’,同這個‘光’意思差不多;可惜我們想沾你一點光都沾不到。走路的時候,說對不起,偈個光,給我一點點方便,你都不願意。

  這裡講到自身光芒照耀一切世界,豈止是藥師佛,所有一切佛都能以自身光明照耀一切世界。這是悟後起修的功用境界,你如果沒有大徹大悟,悟後不起修,就不曉得身光照耀的道理。

  藥師如來的第一大願,願自己來世成道的時候,自身光明熾然,照耀無量無邊世界。此時自身發光,那麼這是那一種身呢?佛有三身,是法身之光?報身之光?化身之光?

  光明照耀,成就一切色身,這是佛的應化身。法身無相,則在常寂光中。色身成就之後,一定是相好莊嚴,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例如本師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琉璃光如來應化世間,都是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形好應世。

  藥師如來說‘令一切眾生如我無異’,每個眾生都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型好,但是,我們怎麼那麼丑啊!我們是具足三十二丑,八十隨形不好,口臭,汗臭,腳臭,隨形樣樣不好,為什麼?因為沒有悟道,沒有修行,自身的光明沒有引發出來。

  藥師佛的第一大願,指出一切眾生的自性之光,本來光明清淨。所有禅宗的一位在家居士張拙悟道之後,寫了一首偈子,描述法身光明的情況:

  光明寂照遍沙河 凡聖含靈共我家

  一念不生全體現 六根才動被雲遮

  破除煩惱重增病 趣向真如亦是邪

  隨順世緣無掛礙 涅槃生死等空花

  這裡所說的光是法身常寂光,還須悟後起修,到了成就一切色身以後,應化身的光明又有所不同。

  每一位佛都在放光,何以眾生看不見呢?因為被自己的業力蓋住了,所有看不見佛光。等你定慧到了,只要一定,自身光明隨時都可以跟佛的光明相接。你們打起坐來,不管開眼也好,閉眼也好,黑漆一團,對不對?一團烏煙瘴氣,這就證明地獄在你面前。因為你內心污染得厲害,自己的光明被遮蓋住了,佛光想灌都灌不進來。念佛念了半天,有沒有願力,只有一肚子的怨,怎麼能見到光呢?

  內外明徹

  好吧!再看第二大願。

  第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徹,淨無瑕穢,光明廣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網莊嚴,過於日月;幽冥眾生,悉蒙開曉;隨意所趣,作諸事業。

  你想請藥師佛給你醫病,很容易!你走他的願力,就有感應,病就會好,身體就會健康。你看他所發的第二大願,願將來得道成佛,身體像琉璃光體,裡面干淨,外面光明,內外都是光明,肉身就成就了。

  ‘法華經’說,父母所生之肉體也能觀三千世界。成就了真正的天眼通,不需要閉眼,即使張開父母所生之肉眼,看三千世界亦無障礙。佛法必須真修實證,絕不是空洞理論。打坐時混混沉沉看到的東西,那不是天眼通。

  藥師佛說,願我來世證得菩提時,此身猶如琉璃,內外透明,透明到干干淨淨,沒有一點渣滓,像琉璃體一樣,那自然成就一切色身。此時應化身之色身光明廣大,如果受到佛的身光功德的影響,自然清淨,自然業障消除。所以說‘光明廣大,功德巍巍’。

  那麼應化身成就了,身體在那兒呢?安住在‘焰網莊嚴’中,色身外之光,像放火焰一樣,身光重重於外,照遍三千大千世界,乃至無量無數世界,超過了太陽與月亮的光明。你說這幻想有多大!其實絕非幻想,願力本來就是幻想所構成的。

  現生修持有所成就的人,定慧達到了,在定境中,自性光明顯現了,太陽月亮之光均無法與之倫比。一位悟道的人在太陽底下入定,或站或坐或臥、太陽的光照射在他肉體上,對他絲毫起不了作用,因為自性光比太陽光強烈,功德威力還要大。

  過去,我看過一位真修持的老前輩,大家想開他玩笑,測驗測驗他,大熱天請他穿上棉襖皮袍,中午站在太陽底下曬四個鐘頭,圍著身體擺四盆火爐。他老人家笑嘻嘻地說:‘好嘛!玩就玩嘛!烤了半天,卻是一滴汗也沒有,而且手掌心還是涼的呢!由此可證明太陽光在他身上起不了作用。

  所以學佛修道要真正的修持,不是空話。藥師如來講他本身發光超過了日月,你們看過本身發光沒有?修持的功德圓滿,自然會發光。你們曉不曉得有些眾生本身就會發光啊!夜裡的螢火蟲,本身發光,對吧!那是業力的發光,深海中的生物本身也會發光。我們的自性有自性光明,自身也有自身光明。我們常說某人氣色好,氣色也是肉身上的一點光明,不過凡夫眾生之肉身光明被覆蓋了,所現出的光像棺材上的油漆--烏漆抹黑的。所以,真正修到了,光明自然顯現出來。

  在藥師佛的第二大願裡,他說:‘幽冥眾生,悉蒙開曉,隨意所趣,作諸事業。’幽冥中的眾生,那些看不見的,在黑暗中的眾生比我們人多得多喔!夜裡天一黑,這個世界上昆蟲那些生物都出來活動。地獄眾生,永遠在黑暗中,也是幽冥眾生。那些眾生不曉得比我們人類多出多少萬倍,他說這些眾生被我的光明照到的時候,悉蒙開曉,都解脫了痛苦,都爭脫了煩惱,智慧開了,罪業輕了,隨便他們想要做那一樣事,都可以成功,因為藥師佛的光明加庇他,照到他。

  如果與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相比,阿彌陀佛也有他的本願構成西方國土。西方國土是你本身不敢成就或尚未成就的時候,你到他那國土裡,阿彌陀佛加庇你成就。而東方藥師佛則一開始就暗示你,要你這一生就在東方‘即身成就’

  我們仔細研究藥師經的文化,其實就是東方文化,尤其與中國儒家、道家的思想文化,基本上是同一個東西。因此之故,藥師佛一傳到中國,便與儒、道思想一拍即合。

  受用無窮

  接下來看第三大願。

  第三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以無量無邊智慧方便,令諸有情皆得無盡所受用物,莫令眾生有所乏少。

  他第三大願怎麼講?希望我將來成佛時,能用很多很多無量無邊的智慧,很多很多無量無邊的方法、學識、能力等,使這個世界一切眾生在物質上沒有缺乏,永遠有衣服穿、有飯吃,生病了有藥醫,沒有貧窮、沒有苦惱……。

  這條大願也是人類所追求、所希望達成的,但人類很自私,只希望‘人類’能如此,並不希望‘一切眾生’得到滿足和享受。佛則願世界人類及一切眾生都能得到安樂。這又與中國文化易經的道理相同。‘易經。系辭傳’說:‘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之下疑。’

  ‘開物’是用無盡的智慧和方便,開發一切物質;‘成務’即構成眾生需要的事物;‘冒’是蓋住之意,用我們的聰明、能力,使物質被精神所運用、支配,而令眾生得利益。‘通天下之志’就是發願,發大願,願一切眾生得安樂。‘以定天下之業’這是願力與行的成就,‘以斷天下之疑’,就是證到了那個境界。

  所以說:‘東方有聖人出焉,西方有聖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聖人所發的大願,普天之下都相同。把藥師佛的大願與中國文化相比較,更能證明十方三世也都有佛。

  改邪歸正

  現在看第四條大願。

  第四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聲聞、獨覺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

  這一條願講什麼?如果世界上有思想偏差,行邪道,我都使其改邪歸正,安住菩提道中。

  邪道多得很,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有九十六種,而且這些外道們大部分是吃素的,外道們都很注意吃素啊!但是我沒有提倡吃葷啊!不要聽錯了。九十六種外道有拜火的,畫符的,有念咒的,有扶鸾的,各式各樣,一下子介紹不完。如果你要聽,那要另外開一門課了,而且要講好幾年。每一種外道都有他的哲學理論,不是沒有學理的啊!也有他的修持方法,例如瑜伽術和婆羅門教都是外道。

  講起外道,那可嚴重了,連聲聞、緣覺還都是外道,聲聞緣覺是羅漢喔!得了羅漢果的辟支佛還是外道。這不只是‘藥師經’這麼講,‘楞嚴經’上,很多經典上都有。真正的佛法如何辯別?你以為打坐好,功夫好,又會看光,又會教你念咒子,嗡隆嗡隆,又會手上玩花樣,那個叫作手印,那我可以玩三百個手印給你看,這樣是一個,這樣翻過來又是一個,這樣又是一個,你們認得不認得?不是騙你口育!這都是密宗的手印,這樣是一個,這樣又是一個,那叫道啊?那是拿指頭在玩花樣,但是,有沒有道理?有道理啊!不是沒有道理。這些是佛法的皮毛,雖然有道理,但不是菩提道。

  所以,佛告訴你,眾生走錯了路,沒有證得菩提,即使到了聲聞緣覺境界,走小乘的境界,也非究竟。楞嚴經上講,聲聞緣覺現前縱得九次第定,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四禅八定,九次第定都完成了,一念清淨,空空洞洞定在那裡,心念不敢亂想,這樣還是外道,屬於法塵分別影事,還沒有證得菩提。

  你看藥師佛的大願,這不是真正的東方文化嗎?毫厘不差,不但是地道的中國文化思想,而且,還是由釋迦牟尼佛介紹出來的呢?

  沒有發願不能成佛

  關於‘藥師經’,各位要注意一個重點:佛說東方琉璃世界藥師如來在發願修行時,他的願力構成了願行,行就是行為,願心實踐成願行,也就是由意識修持成力量,然後形成一個依附國土,所以,沒有發願、願行,一切免談!

  現在講藥師佛開始發願的果中之因,成佛而形成佛國是果位。為何能成佛?必須要以願心為第一動因,這點是號稱學佛者特別注意的,我一再強調,如果沒有依照佛法修持,沒有發這個願心,一切都是‘夢幻空花’,毫無用處,猶如白居易的詩:

  空花那得兼求果 陽焰如何更覓魚

  這是學佛要特別警惕自己的重點,否則不但玩弄了自己,也玩弄了別人,玩弄了這個世界。尤其在中國的佛法,一千多年來受了大乘思想和不正確的禅宗見解的影響。此話要特別注意,並不是禅宗不正確,而是一般人所學的是不正確的禅,致使多數人都走錯了路。一般人學佛,沒有真正的願力,只想空掉妄念,但是,你空得了妄念嗎?永遠空不了;即使空得了,那也不過是意識上另外一個境界,把意識造成一個比較相似於空的境界而已。所以,大家對真正的佛法認識不清,理既不通。事又證不到,往往盲修瞎煉的人,成千成萬的就那麼去了,所以學佛首先一定要真正的發願。

  我們要曉得‘引滿能招業力牽’,發願是意識境界啊!意識要空,沒有錯,但意識不是你去空它,而是它來空你的啊!誰能空得了意識?你那個想空的念頭就是意識,所以是意識來空你。事實上,意識也不是空,它本來‘非空非有’,本來‘即空即有’。所以大家把佛法的法相、唯識部分研究透徹,道理就在此。一切學佛修行都是意識真正成就,但它不是凡夫分別心的意識。

  玄奘法師在‘八識規矩頌’中,說第六意識是:‘引滿能招業力牽’,業力好比弓箭一樣,弓拉滿了就發射出去受果報。如果對這句話只做片面解釋,那是凡夫境界,一般人沒有慧力,又不好學深思,對‘引滿能招業力牽’的理解就不徹底、不究竟。換句話說,業包括了善、惡、無記業,你發善心的願力修持滿了,就是善的成佛的業力,屬於善業成就,那就福德圓滿、智慧圓滿,這也就是‘引滿能招業力牽’。

  像我們大家這樣的學佛,如果沒有這種圓融的理解,結果是一無所成,不但世間法無用,出世法也無用,變成一個無用的人。這樣只學成了兩件事;一個就是懶,越學越懶,不勤勞,不用心,懶的果報是什麼?那就不必問了,生物中最懶的動物是什麼?踢它一腳都懶得動。另一樣就是我慢,愈學愈覺得自己了不起,不知自己是什麼。所以研究藥師經的大願,不要忘記這點。

  另外還有一點要記住的是;藥師佛的十二大願與東方文化,尤其是中國文化,及世界人類的文化,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再三提醒你們注意,這十二大願要與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作比較研究,在座各位有幾人研究?只喜歡聽,聽過就算了,這也不是正確的學佛心態。自己不下功夫思惟、研究,這樣很糟糕、很危險!我是‘言者諄諄’都說完了,如果你是‘聽者藐藐’,那是你的事情了,與我無關。

  修清淨梵行

  現在繼續藥師佛修因地菩薩時所發的第五大願:

  第五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無量無邊有情,於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設有毀犯,聞我名已,還得清淨,不墮惡趣。

  此願簡單的說,希望來世證得佛果的時候,這個世界上所有眾生沒有一點不道德的行為,假定有人在道德方面有一點遺憾的行為,只要聽到或想到藥師佛這個名號的內涵,包含的意義,就可重新獲得清淨。清淨很難,我們心裡總是不清淨。得清淨便能不墮惡趣:地獄、餓鬼、畜牲道。

  這是先說明它的大意,現在我們研究經典上的原文。

  藥師佛說,希望我將來成佛證得菩提時,這個世界上所有無量數無邊數有情眾生,在我這個法門中修持梵行;我法有兩種意義:廣泛來說,‘我法’就概括了一切佛的佛法,狹義點說,‘我法’就是指藥師如來的法門。

  在藥師如來琉璃光世界修什麼法門?又怎麼修?修些什麼?修行梵行,就是修習自己的行為變成梵行。

  何謂梵行?就是清淨行,究竟的清淨,沒有一點渣滓,沒有一點瑕疵。絕對清淨莊嚴之行謂之梵行。

  所有初禅三天叫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大梵天是初禅天之王。修成梵天之行,畢竟清淨,然後證得不還果、阿羅漢果,永遠不墮欲界、色界、無色界,這個叫清淨梵行。

  因此要想學佛,換句話說,想修藥師如來的法門,隨時要修一切清淨梵行。自己內心不修清淨梵行,光想念一聲‘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就算藥師佛想替你消災,你也得不到感應,因為你心裡有如莊子所說的‘夫子之心,其蓬也夫’,亂草一堆,琉璃光想進都進不來,你的心裡被亂草般的煩惱塞住了,得不到加庇。

  所有藥師佛說,假使有人在他的法門中修一切梵行,受到他的願力的影響和願力的感應,戒律永遠不會有缺漏。何以稱嚴持戒律為‘不缺戒’?通常講戒律有持戒、犯戒、破戒等名稱,詳細講還有許多觀念。一般學佛很少聽到‘不缺戒’這個名詞,什麼叫不缺戒呢?不缺戒就是不缺漏,太虛法師的注解有解說。

  認識戒律

  守戒等於保護自己的色身,使身心兩方面永遠是充實的圓滿的,沒有缺點、漏洞。‘大智度論’比喻受戒有如乘坐一個空氣袋渡海到彼岸,這個空氣袋不能有一點缺漏,若一點點的破洞,水就會灌進來而沉沒下去,到不了彼岸。這個比喻十分恰當,同時也點出了修行的功夫和道理。一個修行人犯戒後,身心漏失,精氣神不充沛,永遠到不了彼岸。所有藥師如來願一切眾生在他的法門中修行,毫無缺漏。

  所有佛法的戒律有一統稱叫‘三聚戒’,三個要點。聚是累積之意,積功累德,我們的功德是一點一滴累積而成,好比作生意賺錢,是一分一厘慢慢累積成很多錢。修行也是慢慢一點一滴累積善行,功德方能圓滿,這是‘聚’的道理。

  那三種聚戒呢?

  (一)攝律儀戒

  (二)攝一切善法戒

  (三)饒益一切有情戒

  一般人學佛受三皈五戒,乃至受八關齋戒或比丘、比丘尼戒、沙彌戒等,這些在戒律是屬於‘別解脫戒’,是特別的戒。別解脫戒是只求解脫這個世間,沒有求成就這個世間。換句話說,只求自己跳出這個世間,沒有做到改造、完成這個世間。別解脫戒又屬於攝律儀戒的一部分。攝是包括的意思,律是道德規范,儀是修道的端正威儀,也就是儒家孔子所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些都屬於司聚戒中的攝律儀戒。

  菩薩道大乘戒的一部分也屬懾律儀戒。然而懾律儀戒守得好只能說成就了‘一聚戒’,累積此一種戒律而得的成果,其最高成就僅是梵行清淨,尚非‘攝一切善法戒’。要達到攝一切善法戒非常難,換句話說,戒律有許多是消極的、躲避的;攝一切善法戒是積極的,利他利世的。

  何謂‘攝一切善法戒’?簡單明了地說,就是大家都曉得的‘諸善莫作,眾善奉行’八個字。‘諸惡莫作’是攝律儀戒,‘眾善奉行’是攝一切善法戒。這兩句話是佛學的重點,也是中國文化的重點,其所涵蓋的意義誰都知道,但是誰都做不到。

  禅宗有一則公案,唐代有一位連法名也不用的禅師,在山上一棵大樹上造了一個像鳥窩的篷子,自己住在草蓬裡,人稱‘鳥巢禅師’,白居易在杭州聽說有這麼一號人物,便前往參訪,白居易看鳥巢禅師住在樹上,十分驚訝地說:‘師父啊!下面是萬丈懸崖,你住在這裡多危險啊!鳥巢禅師說:我一點也不危險,我看你才危險!’白居易心裡覺得奇怪說:‘弟子位鎮江山,何險之有?’職位比現在的省主席還大,那有什麼危險?鳥巢禅師說了兩句話:‘薪火相交,識性不停。’其實人人都如此,心裡妄想像一把火一樣在煎,心裡的思想、情緒、業力停不了。白居易到底是學問好、修養高,馬上跪下來皈依鳥巢禅師,並且問師父怎麼修行?請求師父傳法。禅師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居易說這是三歲小孩都知道的話。鳥巢禅師說:‘三歲孩子雖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

  知道而做不到有什麼用?如果做到了就是‘攝一切善法戒’。攝一切法戒是行一切功德,然而功德成就還不夠,必須饒益一切眾生行菩薩戒,亦即成就他人的戒。

  天下一切眾生沒有不自私的,所有永遠成不了菩薩,也成不了佛。只求利益一切眾生,不求利已,才是真正的菩薩,做到‘饒益一切有情戒’才能成佛。

  饒益有情戒更是難辦,實際上一個真正學佛的人,非發願饒益一切有情不可。你看藥師佛的十二大願,首先發願都是利益一切有情,而不是利益自己,因此他成就得特別快。

  許多學佛、打坐或修道的人常常跟我說:‘老師啊!我都沒有什麼進步。’唉呀!憑你那種行為、心性想要進步?如果有進步,那真是無佛理、無天理了!一切為自己,自私自利,那你進步了,我怎麼辦?他又怎麼辦?

  所以你不要問為什麼沒有進步,沒有成就,為什麼做人做事有那麼多困擾?先問你自己發心、發願了沒有?做了幾件好事?

  三聚戒包含了以上所說那麼多的意義,要想做到三聚戒不缺,談何容易?那麼究竟容易不容易呢?上面有一句話可供你參考,修行一切清淨之行--梵行。

  念佛的心態

  接下來是佛的慈悲。

  ‘設有毀犯,聞我名已,還得清淨,不墮惡趣。’設,就是現在白話文--假使。希望我成佛的時候,在我的佛土中,假使有人犯了這些戒行,只要一聽到我的名號--藥師琉璃光如來,便會獲得清淨。

  當我們一念‘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自私心就來了,心想他大概會送點藥給我吃吃;再念‘消災延壽藥師佛’那可樂了!又來給我們消災,又給我們延壽,又給我們藥吃,最後還讓我們發財,對不對?如果以這種心情念,不知道靈不靈?莊子說:‘夫子之心,其蓬也夫。’琉璃光明怎麼進得來?並非他不進來,好比普照大地的陽光,並非陽光不照你,是我們自己擋住了光明。‘拍案驚奇’的作者淩蒙初有兩句詩說得好:

  我本將心向月 奈何明月照溝渠

  所以要看清除,‘聞我名已’,不是聽人家念,聞的下面是思、修、慧。觀音法門從聞思修入三摩地。聽了這個道理以及佛的願力後,要用心思惟,要去研究。一般人大多在迷信中學佛,念佛有三種心態。

  (1)依賴心

  好像念了一萬聲佛,佛就欠了你似的。

  (2)功利

  哼!我佛都念了,結果還是沒有效果,你說氣不氣人?這是功利主義。

  (3)糊塗心

  只曉得念,腦子也不思考,不知道佛號所包含的意義。佛法並沒有禁止你思考,處處都叫你正思惟修,否則就是迷信。

  然而佛法絕對不是迷信,何以不是迷信?因為任何一個法門的修持都是從‘聞,思,修’而證得菩提。所以,我們看經,文字都很容易懂,正因為文字太容易懂,就不去思惟。人都有惰性,吃飽了飯就懶得用心,不喜歡用腦子,還以為自己了解呢?

  其實,再進一步,聽到‘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何以能夠使我們煩惱、污染的心還得清淨?換句話說,你的心光、性光要與藥師佛的心光相感應,自心還到自性的光明中,那是最大的大藥,這個藥是不死之大藥,所以藥師如來是修長壽法。

  西藏密宗的修法很有意思,很有趣,也很有深意。他傳你修破瓦法的時候,一定同時傳你修長壽法,不死之法。因為光修破瓦法,很容易走掉,同時修藥師琉璃光如來的長壽法,你才可以留形住世,等到要走的時候,潇灑而去。因此彌陀佛修法一定配合藥師佛法合修。

  事實上,東方琉璃光世界與西方極樂世界是相通的,這個道理在‘法華經’、‘維摩經’都已經講得非常清楚。再說,真到了願力修持成就;怎麼叫成就啊?‘還得清淨’時,梵行成就,念得一念回機,得到清淨,你的心光自然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光光相接。藥師如來就是光,不過不是世間的光。

  藥師如來的願力使一切眾生不至於犯戒,也就是沒有一個眾生不道德,因此也不會墮落在惡道;惡道眾生都因為不道德而墮落進去。此道德之標准包含內容廣泛,那就是‘三聚戒’。

  看了藥師佛的第五大願,是否想到它與中國文化的‘改過遷善’和論語‘過則勿憚改’的道理完全一樣?這又證明藥師經與東方文化的關系密切。

  色身下劣諸根不具

  第六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其身下劣、諸根不具、丑陋頑愚、盲聾喑啞、攣躄背偻、白癞癫狂,種種病苦;聞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諸根完具,無諸疾苦。

  第六大願是藥師佛十二大願的中心。他說將來成佛時,一切眾生身體下劣的,若能聽到我的名號,便能得毫無缺陷的端正色身。下劣即身體是下等品質,像我也是,身體瘦瘦小小的不壯碩。什麼樣的色身不下劣?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大概幾千年才出一個--佛的相好莊嚴。等而下之,一切眾生的身體都是下品。比下品還可憐的眾生是諸根不具,這個世界充滿了這種人。

  這一代青年在台灣二十幾年,沒有看過苦,更沒有吃過苦。請問台北市郊有個麻瘋病院,幾個人去過?你去看看!那就可以看到痛苦。殘疾病院誰去過?有些學佛的人說不要去管他,那是業障,活該受苦,這是學佛人講的話?我聽了心裡就打顫,說這個話真是功德無量,果報也不可思議啊!佛教徒有幾個人去照顧這些地方?恐怕有人不服,說有啊!唔!當然有,坐在那裡觀想,玩手印,大慈大悲啊!一切眾生都好啊!自己又不費力氣,隨便觀想一下,實際行為一點都沒有做到,有什麼用?

  這個世界上諸根不具的人太多了,諸根不只六根,身體有缺陷的都叫諸根不具,有些人是明缺陷,有些人是暗缺陷。以佛眼來看,在座各位沒有一個人的身體是絕對健康的,毫無缺陷的人才稱得上諸根具足。譬如戴眼鏡是眼根不具,鑲了假牙是口根不具,頭腦不夠聰明是腦根不夠利,不夠利就苯;苯和某些眾生差不多,只是稍微好一點而已。

  諸根不具是這個世界的眾生最痛苦的事,所以真正的醫師,所有研究醫藥的人,莫不朝著改善諸根的方向努力。中國讀書人發願立志:‘不為良相,必為良醫’,不作一個救人救世的帝王將相,就作一個能救人病苦的好醫生。這是中國知識份子讀書所發的第一大願。

  宋朝范仲淹就將此語奉為一生讀書立志的圭臬,所以他醫學研究很精深,不過一輩子沒有用上,後來出將入相,成為良相。當然啦!現代的青年也發這個願,不為‘亮相’即為‘晾衣’,不到社會上亮亮相,就在那裡作個亮衣服的架子,那就很糟糕了。

  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很可憐,色身多半下劣,諸根不具足,因此很丑陋。最莊嚴美麗的是佛,佛的相好莊嚴無等倫。其他凡夫眾生能得相好莊嚴的也不是偶然,均有其果報。譬如以香花供佛的人,他生來世會得相好莊嚴的果報。此外,能把一個環境弄得干淨清爽給別人使用,也等於是供養別人的香花,他生來世不會變丑陋之身。所以,能得‘相好莊嚴’那是積功累德修一切善法的結果。

  丑陋是諸根不具之一種。以佛法看醫生,丑陋就是病態,另外還有頑、愚、盲、聾、喑、啞、攣、躄、背、偻、白癞、癫狂……等種種病,都是很痛苦的病態。

  頑:調皮搗蛋,冥頑不靈,妄作聰明,思想癡騃,沒有智慧,怎麼教都點不通,腦根不具足,愚:笨蛋,苯得不得了。盲:眼睛看不見。聾:耳朵聽不著。喑啞:聲音沙啞,喉嚨有毛病。攣:是神經方面的毛病,全身痛,抽筋、抽痛等等,一天到晚都在這個果報中。躄:跛足,或半身不遂。背:彎腰駝背,背彎起來,腰干不直。偻:比駝背更嚴重,把腰彎起來了,現在比較少見,老一輩朋友中有。白癞:皮膚病。癫狂:精神病,心理病。

  以上所說的病苦,大多就外形而言,人類的病痛有無數種,多得很。在座諸位都以為自己很健康,其實都在病中。

  藥師佛願這些受苦折磨的人,在聽到他的名號,一心虔誠誦修行藥師如來法門,一切都能得到‘端正黠慧’,聰明有智慧,人身最難得的就是這四個字,形體端正,頭腦聰明。有人聰明而不端正,有人端正卻不聰明;既聰明又端正是修很多善行的福報而來。端正聰明已經不錯,為何又加一句‘諸根完具’?因為諸根完具很難,很多人外表看起來很端正,但是,卻有些暗病只有自己知道,絕對完全健康的幾乎沒有。

  這一時代的眾生果報,眼睛很壞,雖然沒有瞎,卻得靠玻璃生活;不袈上一副玻璃鏡,對面不相識,這個滋味不好受。再加上這個時代物質文明的果報愈來愈好,眾生果報卻愈來愈差。依報是莊嚴,正報卻完了;物質文明是依報,自己色身是正報。正報業力福報薄了,仰賴依報而活,很可憐!這叫作其身下劣。所以,藥師佛憐憫後世一切眾生,發願成佛時,在他的佛光普照之下,一切眾生沒有生老病死苦。脫離生老病死苦是人類最不容易求得的,學佛修道的人都想跳出生老病死苦的圈子,但有幾個人能真正跳出?這就要好好研究藥師如來的道理了,尤其發心學佛修行,乃至發心學醫,隨時要修持藥師如來法門。

  傳你們一個藥師如來的手印,配合念藥師如來名號或咒語,否則念起來不靈。以左右手八指右押左相叉,入掌令合握拳,以二大指並平伸,押右頭指側中節上,勿使頭屈。

  經典上有藥師如來的咒語,念‘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或‘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都可以,可是一定要結這個手印。

  假如依密宗修法,那你們每個人都欠我很多錢,必須拿大紅包供養,還得把善知識供養得高興才傳你修法,供養得不高興就不傳。學密宗很難,要種種供養,種種磕頭才行,那像我那麼輕易傳給你們,因此‘莫將容易得,便作等閒看’。先告訴你們手印,誠誠懇懇地去祈求、去念。放掉手印要從頭頂上散開。

  東方人為何多災多難

  你看藥師佛的第六大願,與中國文化儒家孔孟思想,‘禮記.禮運篇’大同世界的思想一模一樣。宋朝大儒張橫渠(張載),在其名著‘西銘’就說到:‘凡天下之疲癃殘疾、茕獨鳏寡的人,皆吾兄弟之顛連而無告者也。’天下有病痛殘疾的人,窮困孤寡的人,要愛護他如同自己的兄弟、如自己的親人。中國文化儒家思想本來如此,你說這是東方文化的特點,那就錯了,凡是人類都有此心,西方人也一樣;西方人對社會福利及慈善事業做得比我們認真確實。

  所以,我們就要研究為什麼十七、八世紀以來,東方人的命運和國家民族的命運會那麼苦?西方人命運也苦,但比我們好得多了。

  研究西方文化思想,從十七、八世紀後,社會思想的發展來看,西方在社會慈善、福利事業方面做的比我們多,東方人理想陳義很高,但是所有東方民族自私自利的心特別大,對群眾社會的利益毫不顧及,沒有公德心,不愛人;都要求別人愛我,我不愛別人;理論上講我愛人人,那是給別人聽的,實際上都希望別人愛我,我不愛別人。

  所以,依我看東西方這幾百年社會的結構,與文化思想的形態,一個是真正實行了慈悲愛人之心,一個則拼命講理論,實際上慈悲愛人利物之心非常差。這是我看歷史,看社會,再看個人,積五十余年之經驗所深深體會到的,實可謂痛苦流涕者也,沒有辦法,這個民族的慘報還要受下去。這裡就可了解佛所發願之重要,然而願還要變成行動。

  眾病逼切貧苦無依

  第七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眾病逼切,無救無歸,無醫無藥,無親無家,貧窮多苦;我之名號,一經其耳,眾病悉除,身心安樂,家屬資具,悉皆豐足,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六大願有兩個重點,前面已經說了一個,第二個重點與第七大願有關,而且是相連的。

  佛說世界上有這種病苦的人,只要念到我的名號,都會得救。你去試試看,念了那麼久,也不來一顆藥給你吃,你也沒有得救啊!對不對?

  基督教新約聖經說到許多麻瘋病患一看到耶酥,就拉著他的衣服不放,耶酥只是模了患者一下,麻瘋病立即就好了。當病人來謝耶酥時,耶酥說:不要感謝我,我沒有救你,是你自己救了你。

  念藥師佛的道理與耶酥模麻瘋病人的道理一樣,你生病求佛沒有感應,是你自己沒有救自己,沒有真懂藥師佛的道理,真懂了立刻有感應。你念佛不是以清淨梵行之心去求,而是以妄想多欲之心、愚頑癡馬矣之心去求,所以藥師如來的光永遠不會與你相接。

  那麼怎麼樣才能得感應?有一套修法,自古以來也有人修成;用一只空罐子依法修持,修久了以後,罐子裡就會有一顆藥;這顆藥永遠拿不完,治百病都是用這一顆藥。

  過去在大陸有一位學佛的醫生朋友,我曉得他開的每一副藥裡都有他修得的這顆藥,有時我開他玩笑說:吃你的藥很麻煩,干脆把你修的那個罐子給我好了。這就同大家要呂純陽那只‘點鐵成金’的指頭一樣。

  修藥師佛法門要先修光明。平常教你們修光明,你們不懂,而且被自己的業力擋住了,在那裡莫名其妙修,修來修去依然還是眾生。

  藥師佛的第七大願是為了一切被眾病逼切,無救無歸,無醫無藥,無親無家,貧窮多苦的有情眾生而發。

  記得當年我在峨嵋山閱大藏經,看到這段經文看不下去了,不去觀想卻自然觀起來了,由自己的親戚朋友開始想起,想到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在這個境界上,被眾病逼切,無救無歸。尤其當時在戰亂中,我親眼看到許多人無救無歸,不管窮也好、病也好,無親無家,沒個歸依處,世界茫茫何處是兒家?自己本身都有這種‘何處是兒家’的感受。常常念古人的詩:

  本是有家歸未得 杜鵑休向耳邊啼

  世界上處處充滿了無救無歸的人,在病苦中無醫無藥的人更是不計其數。像你們現在,我那兩個抽屜裡中藥、西藥一大堆,你們大病小病都來拿藥,也不曉得多少錢,一包藥講成本也要好幾百塊,反正有的是藥,你們多有福報啊!

  ‘無醫無藥’的情況我本身就經歷過。我曾經有連打三年擺子的記錄,白天打擺子,一陣冷、一陣熱,要經歷好幾個鐘頭,夜晚還要工作。無醫無藥,骨瘦如柴,如此過了三年。那時白天走路都不覺得是腳在走,覺得頭在下面走,人都變顛倒了。

  我經常告訴青年朋友,你們懂得什麼人生?你們太享福都墮落了。那個時候,我隨時想到下一步可能就會死在路邊,算不定被狗分屍拖去吃了,算不定有個好心人看到,弄點泥巴把自己給埋了,算不定,算不定……下面有很多的不定,一邊走一邊想,可能下一步咚一聲就那麼倒下去,‘求仁得仁有何怨,老死何妨死路旁。’很坦然,沒有悲哀,也沒有難過。

  ‘無救無藥,無醫無藥,無親無家’,看了這些經文應該想到自己所得的太多了,這個福報享完了很可怕的。

  許多人‘貧窮多苦’,貧窮以外還有許多痛苦的事。這句話不要看成‘貧窮有多苦?’那就把意思看反了。

  ‘我之名號一經其耳’只要聽過藥師琉璃光如來、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病就消除了,身心亦得安樂。

  拜佛心理

  ‘消災延壽’是後來中國人加上的,又要消災又要延壽,好比吃飽了還要帶點走,以如此心情念佛,你看佛有多忙啊!又給你消災,又給你延壽,可見這些人信佛有多貪啊!我看到就煩!十塊錢買幾根香蕉,五塊錢買一包香,到廟裡又拜又燒,求了半天,香蕉供完了還帶回家給孩子吃,又要發財,又要平安,要這個要那個的。所以我一輩子發願不作菩薩,菩薩忙死了,那個燒香的煙熏一天,臉都熏黑了,那些東求西求的人把廟裡搞得烏煙瘴氣,最後香蕉也不給吃,豆腐拜完了也要端走,然後要求的事情之多啊!消災、免難、發財……多啦!你說眾生有如此多的欲望怎麼會成佛?

  學佛發願是利他,而不是要求別人給予。佛發願利益眾生,反而引起眾生更大的貪欲,你看這句:‘家屬資具,悉皆豐足’,佛很可愛,他說,只要聽過他的名號,求他,使你家中的人,包括外孫、外公、外婆、外甥、外外外……家屬統統發財。資具是幫助你生活的錢和物質,沒有家具給你家具,沒有摩托車給你摩托車,沒有汽車給你汽車,什麼家具都來了,皆豐足充滿。這還不算數,藥師如來的第七大願真是可愛,所以我願意皈依藥師如來,只要念了他,又發財,又不生病,樣樣都有,還不是普通的有,都變成大資本家,悉皆豐足;然後成佛,乃至證得無上菩提。這個一本萬利的生意還不做啊?你不相信去念念看!你不要搖頭,你幾時念過?什麼叫念佛?連影子都不懂,真念到琉璃光的境界,就來了,不過到那時來了,你也都布施出去了,因為你也會有與藥師佛一樣的願力。

  ‘一經其耳’包含觀世音耳根圓通的修法:‘返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這是楞嚴經所講觀世音菩薩聞聞思修的法門。‘返聞聞自性’一邊念藥師佛一邊返聞能念所念,聽自己念佛的聲音。‘初於聞中,入流亡所’,自己每一個心念、佛號一字一句清清楚楚,中間沒有一點雜念,自己聽到自己內在的聲音,入到法性之流,‘亡所’,忘記所念,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你看看那個時候有沒有感應?

  你們在這裡當學生的,一天到晚‘唉呀!老師早,老師好,老師不得了。’我聽到就煩。上面所說念佛的道理,我的書上都提過,在那一本書你們說,‘我都看過老師的書’,我看是老師的書看你們,講下去就說‘我慚愧’,我比你更慚愧!

  注意啊!第七大願的重點,念藥師佛名號不是他沒有感應,是你自己沒念好,如果念到藥師琉璃光境界,你自性光中,父母所生之肉身的大藥就產生了。這在道家、密宗是求之不得的,叫‘天元丹’是從虛妄中自然而來。藥師如來從虛無中自然而來,大藥自然產生。你會說:‘我念過啊!’你當然念過,偶然替人家念念,敲敲木魚。你曉得你在打什麼妄想?不但念不好,念了還有罪過。所以要真了解藥師法門的修法。

  轉女成男

  第八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女子,為女百惡之所逼惱,極生厭離,願捨女身;聞我名已,一切皆得轉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開刀都不需要開,現在男轉女、女轉男還需要動變性手術。藥師佛第八大願特別為女性而發,與觀世音菩薩一樣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同情女性,在東方的化身喜歡現女身。女性有什麼錯?女性並沒有錯。我還有個朋友發願生生世世做女性呢!但有兩個條件,第一不會有月經,是觀音身;第二不會生孩子,而且要世界上每個男人、女人看到她就要作媒。這個朋友胡言亂言開玩笑發這種願。我說願不能隨便發,這個願發不得,除非證得菩提。

  然而,如果真發此願可以嗎?當然可以,你看藥師如來的第八大願就是說成佛時,假使有女人不願作女人,可轉女成男,但是如果有女性不願轉女成男的話,那就讓她去也沒有關系,不勉強。

  ‘女身百惡’很難解釋,‘法華經.提婆達多品’提到女性有五障之身,此五障就人文文化觀點而言,是講女性的果報,但並非究竟。至於說女身百惡之所逼惱,偏重於心理方面,換句話說,它配合九十八結使的道理。女性的情重,所以形成百法明門論五十一種心所產生的心理狀態,或者說九十八結使,很難解脫。女性喜歡纏綿,講話也纏綿,處處都纏綿,復雜得很。但以文學境界、人生境界而言,據說纏綿才是藝術呢!藝術需要纏綿、曲線,沒有纏綿就寫不出像‘紅樓夢’、‘西廂記’、‘茶花女’的故事,‘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那才夠得上‘情’的味道。女性因此而得百惡,在纏綿中纏掉了。等到自己對纏綿情業生厭離心,注意哦!厭離心很難,學佛的人第一步先問自己有沒有發出厭離心。

  老實說,我們大家學佛,對這個世界並不討厭,更不想離開,對一切留戀得很,一點都不討厭;大概只有跟別人吵架的時候才有點討厭,其他時候都不討厭,更不想離開。我也有朋友跟我講過,為什麼要求解脫嘛?你看這個世界多好、多美麗!熱了有冷空氣,再不然有電風扇,有揚州菜、湖南菜、廣東菜……這個世界有那樣不好?難怪釋迦牟尼佛要到這個世界來。

  學佛的人要檢查自己對所處的欲界有沒有產生厭離心?否則修不上路,必須有一度真正生起厭離心,那你用功便一日千裡,就上路了,這是一定的事。普通人學佛在何時發生厭離心呢?年輕人愛情受了挫折,或在家裡吵了架,作生意失敗,灰心到極點,跑到廟裡去拜一拜,很想在佛前痛苦一場。那不叫厭離心,那是受了打擊而產生的灰心,那是在木高木死灰中,‘空花那得兼求果’,冷灰裡沒有熱氣,生不出東西來的,那不是厭離心。

  所謂厭離,硬是厭離這個世界,厭離這個紅塵,所以想轉女身成大丈夫身。當然不捨女身而成大丈夫身也可以,證得琉璃光如來境界,此身還是女的,已經像龍女一樣,八歲就成佛了,不需要轉此身。

  轉女成男,什麼叫男人?我們不一定是男人,他有個注解,具大丈夫相才稱得上是真正的男人,我們連小丈夫都不夠格,只能作‘小豆腐’,不算男人。

  歷史上記載五代西蜀被宋太祖趙匡胤消滅,文學家、藝術家都知道西蜀王孟永日有個最美麗的妃子--花蕊夫人,孟永日投降後,劃蕊夫人進入趙匡胤的後宮。趙匡胤對花蕊夫人說:‘你們立國幾十年,現在被我統一了,你們國家沒有一個會打仗的男人嗎?’花蕊夫人會做詩,她說:‘十四萬人齊解甲,寧無一個是男兒?’十四萬人的部隊全投降了,沒有一個男人,甚至連女人都不如。

  所以,女身一樣能成大丈夫。第八大願是為女性同學而發,諸位肯修藥師佛的法門,念他的名號,不但即身可以轉成大丈夫相,乃至成佛證得無上菩提也沒有問題。你說有沒有這個道理呢?如果你懂了莊子所說‘物變’的道理,心念變了,身就跟著變,並非不可能。

  看了藥師佛的願力,再看世界上拼命鬧女權運動的女性,真是渺小得很。藥師如來的第八大願才是真搞女權運動,對不對?有沒有錯?沒有錯,好好發願修行,馬上變成大丈夫相。

  如何跳出魔網解脫纏縛

  第九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令諸有情,出魔罥網,解脫一切外道纏縛;若墮種種惡見稠林,皆當引攝置於正見,漸令修習諸菩薩行,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這些大願,都是藥師如來未成佛前,在因地所發的大願。學佛必須要有願力,沒有願力的學佛,那是個人興趣所趨,也可以說是迷信或嗜好,只不過與一般愛好不同而已。等於不喜歡抽煙就喝茶,不喜歡喝茶就喝酒。每個人愛護不同,有人喜歡世間法的聲色貨利,有人喜歡游山玩水,有人喜歡跑跑宗教。這不能說那一種對或那一種不對,然而都不是基於理性而來。所以,學佛的第一步就是能夠發願。

  藥師如來第九大願,願自己將來大徹大悟、證得菩提的時候,希望自己的功德、能力能使一切眾生跳出一切魔的罥網。細網謂之‘罥’,大的網叫‘網’。

  我們曉得,煩惱是一種魔,生死是一種魔,欲望又是一種魔。若以修道的立場來講,無一不是魔境。縱使一個人愛好美的境界,愛好山林或城市,一有所執著便是魔境界,要真正跳出魔的罥網非常不容易。

  跳出了生死之魔、煩惱之魔,也跳出了欲望之魔,才能獲得真正的解脫。出魔罥網,解脫一切外道纏縛。一般凡夫之所以不得解脫,因為始終在生死魔、煩惱魔、欲望魔的罥網中。縱使去信宗教,不管任何的宗教;縱使去修道,不論任何的道,終究都屬於外道,不能解脫一切外道纏縛。

  外道、內道的差別何在?怎麼叫作外道呢?心外求法就是外道。一般宗教都隨便使用‘外道’這個名辭,譬如,我信佛教,你不信佛教,你是外道;我信天主教,你不信我的天主教,你是外道;我信某某道而你不信,你就是外道,這些都是亂講。這個外道與世間法一樣,都是由‘我見’而起。不合於我的就是外道,這種見解屬於見取見,是下列五見之一;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見’就是觀念,凡夫受這些觀念纏縛而不能得解脫,不能證得菩提。

  這樣一來,我們便可以了解,凡是沒有真正明心見性以前,沒有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前,一切修行、一切道理,一切作為,嚴格說起來都只是加行,仍然在外道境界中。只有真正證得菩提,明心見性以後,才能解脫一切魔境,解脫一切煩惱。由藥師佛的這個大願,我們可以徹底而清楚地了解修持之路。

  ‘若墮種種惡見稠林,皆當引攝,置於正見’。種種是簡化的翻譯,以種種兩個字包含所有一切。惡見包括很多,如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凡是觀念有一點偏差的都屬於惡見。稠林就是密集如叢林般的意思。藥師佛願將來成佛的國土世界中,假如有眾生墮在許多壞的、非正知見的惡見森林中,不能自拔,藥師佛將以其願力引導他們,歸攝他們置於正見。

  真正學佛,除了發願還要有正確的‘見地’。要有正見非常難,有了正見才好談修持,有了正見才能談正行,見地不真,那麼所有的修持都會走上邪曲之路。見地也就是楞嚴經所講‘因地不真,果招纡曲’的發心的因地。所以,學佛先要有正見,才能夠起正行修持。

  ‘漸令修習’,修習什麼呢?要注意,修習一切菩薩行,菩薩行是什麼呢?菩薩行就在菩薩戒本中,如彌勒菩薩戒本、梵網經戒本……等。總而言之,菩薩行就是很簡單、很普通、很容易懂,卻很難做到的八個字:‘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永遠難做到的八個字。

  所以,有了正見以後,漸漸使他們修習一切菩薩行,速證無上菩提,速證無上正等正覺,大徹大悟。

  藥師如來的第九大願,光看表面上的文字都很容易懂,問題是做起來很難,沒有一點是容易做到的。

  同時,看了第九大願,也使我們得到一個結論:東方藥師如來注重思想教化,不同於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藥師如來的東方世界的佛法,是以正見、正思惟拯救世界上一切有邪惡的、錯誤的觀念的眾生。換句話說,藥師如來第九大願的重點在於‘教化’與‘思想’。以印度佛教文化所表達的,就是經典上第九大願文字的敘述;而以中國文化來表達的,則是注重在教育、教化和思想,最後使一切眾生歸到正知正見。

  念佛能解除災難嗎

  第十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王法所加,繩縛鞭撻,系閉牢獄,或系閉牢獄,或當刑戮;及余無量災難陵辱,悲愁煎逼,身心受苦。若聞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脫一切憂苦。

  我們研究一切宗教,尤其是中國大乘佛法的佛教,藥師佛的第十大願,與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及地藏王菩薩的願力都是相同的。

  他說將來成佛時,一切眾生如果犯了國家的法令,受刑時,坐牢時,將被殺時,以及種種一切其他災難,受污辱痛苦時,悲慘時,心理受煎熬,生理遭痛苦,只要一念‘南無藥師如來’的名號,不一定是念‘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他說以我的福德威神之力,都可以為他們解脫一切憂苦。你看這個威力有多大!這個利益有多大!不要花一毛錢。

  這裡有許多問題,一般佛教徒喜歡念‘法華經’的普門品’,觀世音菩薩以三十二應化身度脫一切眾生,求菩薩得菩提,求長壽得長壽,求生男就生男,求生女就生女,當然求煩惱不會得煩惱,因為沒有人會去求煩惱。普門品說求什麼得什麼,但是並沒有說求鈔票就得鈔票。

  如果受刑的時候,像古代的手铐腳鐐,脖子上枷鎖,至誠念我的名號,這些刑具悉皆斷壞而得解脫。

  這就值得研究了。如果你不相信,不要說受刑,我用繩子把你綁起來,你來念念看,看看可以解脫嗎?如果解脫不了,佛打妄語對不對?如果解脫得了,世界上沒有正義,而是神的世界了。這是哲學上兩個重大的問題。

  再說,唐朝名宰相姚崇,他與唐太宗時代的開國宰相房玄齡及與他同時的名相宋王景等齊名,非但是位忠臣,而且非常正直,對歷史貢獻也很大。姚崇給唐明皇上的奏書中,極力反對這些東西,但從他的奏議可以看出他對佛學的了解非常深,非常內行。他說,經典上說一切眾生為王法所加,求什麼得什麼,在我手裡處理過那麼多犯人,從來沒有看過他們得到解脫。

  然而,你說他不信這些嗎?讀完他的奏議,看完他一生的做人,那全是佛法,他全懂。

  古代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享有幾十年權威的宰相,死時多半以珍珠、玉石等寶貝含在口裡而下葬,使屍體不腐爛。姚崇到七十多歲,權威也達到了極點,臨死時卻寫下遺囑,嚴格命令子孫,一概不准如此做,死時穿什麼衣服就穿什麼走,而且不准找和尚、道士念經。但有一點,如果子孫們心裡實在過意不去,只能找七個和尚念七天經。你說他懂不懂佛法?全懂,就是因為他太內行了,把那些不合理的都拿掉了。

  我們有許多人學佛,尤其是比較迷信的,求這個求那個的,又要求發財,又要求生子,生子還要指定生男孩,生男孩子還得是第一等男孩,然後公候萬代。

  另外還有一種觀念,這是我常說的笑話。有些人光會勸別人出家,譬如就有人勸我出家,我問什麼意思?他說如果我出家,佛教就有辦法了。我說:‘你怎麼不出家?你自己想公侯萬代,叫我們去剃光頭出家,萬事不管?那你跟我去,我就出家,我帶你們去出家,’這是說笑話,但這也是思想問題,很多人學佛都是要求別人,希望人家替我求福,念經也是這種心態,犯了法,只要一念佛的名字,刑具就捆不住了。

  過去大陸上有一派理教,規定不抽煙、不喝酒。我看過一位理教教主開堂說法,好幾年才一次,所有教徒都來拜他,從早上八點開始盤腿,不下座。因為不喝酒,每位徒弟供養一杯茶,教主每一杯茶都要喝下去,有幾萬人來拜就喝幾萬杯茶。我在旁邊就研究他喝的水到底那裡去了?他又不起來上廁所,能七、八個鐘頭憋住不尿,這是本事嗎!你說有沒有神通?後來他的徒弟告訴我,轉到旁邊看,這才看到他的褲子和襪子全都濕了,他用氣功把喝下去的水全都從腳底心逼出來。你們如果有這個功夫,一定有人崇拜你。

  理教還傳一個密咒叫‘五字真言’。這些旁門左道外邊都有,同善社、一貫道也都有。五字真言是六耳不同傳,就是三個人在一起就不傳你,念時在心裡念,那些老前輩、長老們功夫好的,嘴巴不動,我們把耳朵靠近聽,硬是能聽見肚子有念咒的聲音,當然在這裡很少見,但不能不信。咒語到什麼時候念出聲呢?有災難的時候,如被土匪抓去,准備槍決的時候,開口一念,刑具也松了,綁縛也脫了,槍也打不到就走了,據說就是有那麼大的功效。

  我們當年學佛也跟你們一樣,有這種利益還不趕快學?別說磕頭,就是磕腳也干哪!把人整個磕下去拜,結果把五字真言傳給你,那五個字?‘觀世音菩薩’。磕了半天的頭,花了那麼多的錢,求到這五個字,唉呀!我的天!我早知道了,還要你傳給我?但是他有個念法,在肚子裡念,不出聲,真到有難時才開口一念,靈光得很。有人說小事包靈,大事不見得,靈光的道理是練氣的關系,氣發生了作用,有點科學的道理。

  我一生對愈是奇怪的事愈喜歡研究,了解以後,不值一笑,連笑都懶得笑。那麼大的誠心,花了那麼多時間,磕了那麼多頭,花了那麼多的金錢,求來這五個字,真能做到嗎?你不相信,假如你犯了法,判了刑,你去念念看,看看能出得來嗎?絕對出不來。

  所以姚崇也提到這個事,他的意思是叫大家不要這麼迷信,道理在那裡呢?佛經說慌嗎?沒有,大家讀原經就知道,我們再念一遍第十大願:

  ‘第十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王法所加,繩縛鞭撻,系閉牢獄,或系閉牢獄,或當刑戮;及余無量災難陵辱,悲愁煎逼,身心受苦。若聞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脫一切憂苦。’

  他只告訴你得解脫一起憂苦,並沒有告訴你繩子會斷,也沒有告訴你槍彈打不進來,對不對?是不是這樣?可見都是自己錯解,以為只要佛號一念就不必開刀了,那身上長的瘡就變到鼻子上,血與膿就從鼻頭上流出來。這不是小說或傳說,你們沒有看過,我們看到的都是真事。

  以佛教看,這些都是旁門左道,然而旁門左道就是有這個本事,那是什麼道理?你把正道、邪道、魔鬼各種道理研究透了,只有一個真理,佛法的正理告訴你--心得解脫。尤其藥師佛告訴你:‘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脫一起憂苦。’這兩句話有兩個意義:一個是依仗他力,依仗藥師如來的力量,心裡沒有憂悲苦惱而得解脫。他力是指什麼呢?你必須見到藥師如來的琉璃光,心裡寧靜到極點,放下到極點,見到他的福德威神之力而心得解脫。一個是不仗他力,以自我的力量,‘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在此境界中,一念放下,心得解脫,自性光明自然起來,沒有苦惱。

  文天祥修大光明法

  拿歷史一個實例來說明,大家都知道文天祥,也念過他的‘正氣歌’,他以一朝宰相的身分,於宋朝亡國時作最後的抗爭而被俘虜,那是何等滋味!元朝皇帝忽必烈請他當宰相,只要他點頭投降,仍然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然而文天祥不干。

  有一點是後代很少研究的,許多人不知道文天祥也是學佛的,當他被俘時,四面八方都是敵人和武器對著他,走到半路出現一個道人(見文山詩集),不曉得是和尚還是道士,告訴他:‘丞相,我傳你一個大光明法。’文天祥立即應允接受,當下就進入一片大光明境界,從此把生死置之度外。到了北京,忽必烈仍不死心,極力規勸文天祥投降,投降仍能和南朝宰相一樣享受功名富貴,最後忽必烈把他關入大牢,給他三年時間考慮。文天祥坐牢的地方不是普通牢獄,那是養豬、養牛的爛地方,他一天到晚就在那裡打坐修大光明法,在那樣惡劣的環境生活,卻沒有生病,並且三年不改其忠貞之志。

  文天祥有個學生怕老師最後受不了折磨而投降,那一輩子學問就完了,作他的學生也會受到歷史的指責,因此故意寫了一篇祭文,當作老師是不投降的忠臣已經死了,然後弄些祭拜亡人的菜肴,設法送進大牢給老師吃,文天祥一看祭文,笑了,告訴送菜的人帶話給學生,他不會作出對不起人的事,意思是他絕對不會投降。

  如此過了三年,忽必烈再將文天祥請出來,稱他為‘先生’,對他非常客氣,勸他不必那麼固執。文天祥對忽必烈說:‘你對我的好,非常感謝,你算是我的知見,但我不能投降做二臣,如果你對我真好,希望能成全我的志願。’成全什麼志願?就是把吃飯的家伙割下來--殺頭。忽必烈一聽,知道無法挽回,才無奈地答應。文天祥這才依禮拜謝了,不是投降的拜謝,而是感謝忽必烈總算成全了他。

  所以,講到文天祥的故事,也使我們明白一個道理,一切解脫是‘心解脫’,注意!藥師佛說:‘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脫一切憂苦。’有許多人在牢獄中或憂悲苦惱中,以作生意的心情,認為念了這個經典就可以達到某種目的,這是錯誤的理解。如果沒有如琉璃光的光明磊落胸襟,沒有光明磊落的修養,這是欲望不是菩提,不是正思惟,大家要理解清楚。

  接下來看第十一大願。

  飲食男女的問題

  第十一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饑渴所惱,為求食故,造諸惡業。得聞我名,專念受持,我當先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後以法味,畢竟安樂而建立之。

  注意‘藥師經’不同於其他經典,在婆娑世界,尤其是東方世界,藥師佛的願望非常實際。他希望自己成佛的時候,眾生被饑渴所煩惱,為求飲食而造一切惡業時,只要念藥師如來名號,馬上可以得到上妙的飲食,最後則以佛法的法味使眾生過很好的生活。

  我們曉得,這個世界的眾生有兩件事很重要,也最難解決--‘飲食、男女’,即吃的、喝的以及男女之間的問題。所以東方聖人孔子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這兩件事是欲界眾生的基本需求。中國俗語也講:‘人為財死,鳥為事亡’,這個世界的眾生之所以造諸惡業,都是為了求食、求生存,強有力的就吃小的,人是最壞的動物,什麼都吃,連老虎、老鼠、蛇、狗……等等都可以弄來吃。

  坐在這裡的人大約都沒有嘗過饑餓的痛苦,但是你要知道,這個世界有一半的人類在受沒有飯吃的痛苦,不要認為人人都有飯吃,那是因為我們太有福氣。佛家有一句話:‘法輪常轉’,法輪未轉先要轉‘食輪’,如果三天不吃飯,廚房飯鍋沒有鍋鏟的聲音,你看法輪怎麼轉?那你的‘腸轉’就開始轉,咯咯咯……饑餓的信號就叫起來了。

  因此,這個世界的眾生從古至今都是為饑餓所苦惱,都為了求生存而造諸惡業,生存的第一個基本要求就是飲食。所以,藥師佛說:如果聽到我的名字,‘專念受持’,專念受持恐怕不容易做到。有些人很努力日夜都在念佛念咒,其實還是妄念在念啊!‘專念’就是‘一念’,前念不生,後念不起,中間這一念與佛相應,就是專一之念。

  譬如念阿彌陀佛,要與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光明、願力相結合,保持‘相合’的一念,前念過去,後念不起,中間不是空,也不是有的這一念。如果念藥師如來,專念則是青色淨琉璃光這一念。注意啊!不是說前念已經過去,後念不生,中間這一念當體即空,不是當體即空,當體這一念是專念、佛念。

  你說我念阿-彌-陀-佛對不對?不對,那是四個念,‘阿’是一個、‘彌’是一個、‘陀’是一個、‘佛’是一個,是四念連續;‘阿彌陀佛’只有一念。如果只是念念流注而構成佛號,‘念念流住’就是像流水一樣不斷過來,那不是專念。若是得到專念而受持,生理、心理的感應就來了,永遠保持這個境界,自然可以不要吃飯。其實豈止飲食可斷,還真的會有不可思議的感應呢?你自然不會餓死,也不會消瘦,精神反而愈來愈好,尤其會得到藥師佛的‘上妙飲食’,那種飲食無法想像,當然不是從你嘴巴進來,因為你還在專念,還在定中。再來,對一切不可知、不懂、不能理解的道理,一下子能渙然而冰釋,統統懂了,這是法味。最後畢竟安樂,‘畢竟安樂’就是佛的境界。

  由此,我們也了解到,藥師如來的東方琉璃世界是很肯確的,與阿彌陀如來的西方世界不同。你在西方極樂世界想一想就有吃的,思衣得衣,思食得食,隨念而至。西方及他方佛土世界都是如此。

  東方佛土的飲食男女就是那麼重要,任何佛國土也都能解決這兩個問題,譬如西方極樂世界是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在男女問題方面,則是蓮花化生無男女相。

  我們這個世界之所以鬧了那麼多事,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你打過來,我打過去,這裡拆房子,那裡蓋房子,就是兩個人闖的禍,一個男人,一個女人。人如果到了無男無女,無飲食需要,不知可以減少多少煩惱。

  聲色歌舞讓你玩個夠

  第十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貧無衣服,蚊虻寒熱,晝夜逼惱。若聞我名,專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種種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寶莊嚴具,鬘華塗香,鼓樂眾伎,隨心所玩,皆令滿足。

  我們看了第十二大願,感覺到藥師如來真是慈悲啊!特別是年輕人,一定很喜歡藥師如來的第十二大願,因為他讓你吃個夠、玩個夠。

  藥師如來說,希望他成佛的時候,一切沒有衣服穿,被蚊蟲所咬,受天氣冷熱,晝夜逼惱等痛苦的眾生,只要聽到他的名號,能夠‘專念收持’他的名號,你所要求的都能滿願,獲得種種上妙衣服,也同時得到最寶貴、莊嚴漂亮的器具,包括各式各樣裝飾品、項鏈、戒指、眼睛架及華鬘等等。華鬘、裝飾品等是印度男女喜歡佩戴的東西,像鼻子鑽洞掛個圈圈、鑲塊寶石,叮铛當當一大堆。然後在身上塗各種香味。所以塗香也是供養佛的一種,燒香是中國人特有的供養,其他地方的人不一定供養燒香,而多以塗香供養佛。

  鼓樂,包括一切音樂歌舞。隨心所玩,你愛怎麼玩就怎麼玩,包君滿意。婆娑世界,就是我們這個物理世界的眾生,最現實、最迫切需要的就是對物質的要求,因此藥師如來的十二大願,最受此界眾生歡迎。

  中國的大乘佛法對於聲色歌舞,則一概禁止。但是西藏密宗,對華鬘、飲食、聲色歌舞等一概不禁,走的就是藥師如來十二大願的路線。所以有許多修顯教的人到密教一看,都嚇壞了!怎麼聲色歌舞華鬘等一切都不禁止?這就是藥師如來的願力境界,滿足世界眾生一切物質的欲望。

  以上是藥師如來的十二大願。研究到這裡,不要忘記一個重點:佛說‘願我來世得菩提時’;又說‘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要想得到物質生活的滿足,必須‘專念受持’,這是其他大願所沒有提出來的四個字,要特別注意。

  同時,還有一點要留意,我們綜合藥師如來的十二個大願,在他沒有成佛以前所發的願力、願心,都是使東方婆娑世界一切眾生現實的需求,在人間現有的國土就可以得到滿足,不須另外去他方祈求,也就是說,東方國土就可以變成藥師如來琉璃光的國土。

  接著,再看釋迦牟尼佛對藥師如來十二大願的解說和評價。

 

上一篇:南懷瑾:第二部分 東方淨土
下一篇:淺談《藥師經》對現代人的意義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