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信願是往生條件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

  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注》第六百六十七頁第七行,從第二句看起:

  【解】又《彌陀要解》曰:“阿鞞跋致,此雲不退。”

  我們的意思講是“不退轉”。“不退”有三,這個地方列出來了。這段是取自蕅益大師《彌陀經要解》上說的。

  【解】“一、位不退。入聖流,不墮凡地。”

  是初果小乘。初果,前面跟諸位報告了,他斷八十八品見惑。下面兩種不退,是斷八十一品思惑,見思煩惱。“見惑”品數雖然這麼多,佛為了教學便利起見,把八十八品見惑分為五大類:“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這五大類全包括了。這五種見惑都斷了,證須陀洹,“入聖流”,就是聖人之流,他不會墮落在三惡道。初果、二果、三果,他們生活的處所、修行的處所是在人、天,人間、天上,凡聖同居土。

  中國這塊大地,我們知道四大名山、五岳,這些地方有菩薩常住在這邊,也有不少羅漢,當然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都有,他們在這個地方修行,不會再墮落了,步步高升。初果要證到四果,他還得慢慢向上提升,經歷二果、三果、四果。四果就超越六道輪回了,到哪裡去了?十法界裡面“聲聞”法界,是他們居住的道場,他不會再到六道來了,六道是凡地,他出輪回了,真正超越輪回,不再回來了,所以入聖人之流。

  這五種見惑我們要知道,能看破,能放下很好,為什麼?往生有把握。我們不搞小乘,但是這五種能幫助我們往生、幫助我們放下。為什麼要放下它?假的,不是真的。六道輪回也是假的,把假的放在心上,就大錯特錯了!

  假的不能放在心上,要把真的放在心上。什麼是真的?不生不滅是真的,極樂世界不生不滅。阿彌陀佛以及所有往生的大眾,從上上品到下下品,個個都是無量壽,無量壽就是不生滅,意味著不生滅了。

  我們無量劫來,在六道輪回過日子,這一生當中遇到這個法門,無比的殊勝,太殊勝了,這個法門能夠幫助我們永遠脫離六道輪回。

  往生的條件非常簡單,蕅益大師說“信、願、持名”四個字,這四個字我們做到了,必定得生。第一個條件,“信”,決定相信,相信佛的話是真話,決定不會欺騙我們,西方有極樂世界,要相信真有;第二個,要相信真正有阿彌陀佛。有這兩個條件就能往生了。蕅益大師說得好,“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我們相信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我們願意往生到極樂世界,這個是“願”,真正相信,有懇切的願望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條件具足了。

  念佛,念佛是往生到極樂世界的品位。念佛功夫深,品位高;念佛功夫淺,品位低。沒有念佛功夫,臨命終時一念十念往生,這是下下品,凡聖同居土下下品。下下品也好,為什麼?不退轉了,這個不退轉可不得了。三種不退,第一種剛才說了,不墮凡地。

  【解】“二、行不退。恆度生,不墮二乘地。”

  這個品位高了,不會退到阿羅漢,這叫“行不退”。他發菩提心,他行菩薩道,修六度萬行,他不會退到聲聞。四聖法界裡頭“聲聞”、“緣覺”是二乘地,他住在菩薩,再提升是佛,十法界裡面的佛,他在這個地方修行,地位就高了。

  【解】“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薩婆若海。”

  念念都流入。“薩婆若海”就是“一切種智”,就是如來所證得的智慧,所以也叫“如來果海”。沒有證得“如來果海”之前,都是因地。菩薩也在因地,很貼近了,阿羅漢比較疏遠一點,念念都向“無上正等菩提”,向“無上道”,這個叫做“阿鞞跋致菩薩”。

  “阿鞞跋致”是三種不退,我們一般講他是什麼身份?法身菩薩。他住在什麼地方?實報莊嚴土。在娑婆世界就是華藏世界,阿鞞跋致他住在華藏世界。密宗裡面所說的“密嚴”世界,也就是華藏世界,也就是極樂世界,同處不同名號,異名一處,一般稱為“一真法界”,就是指的“阿鞞跋致”。法身菩薩所住的實報莊嚴土,他在這個地方等待成佛。

  我用“等待”兩個字,為什麼?這個地方沒有辦法用功,為什麼?法身菩薩無明斷了,無明是起心動念,不起心、不動念他怎麼修?我們要破身見,你看,有身見好修,要破邊見,確實有二邊的概念、對立的概念,法身菩薩沒有了,他不起心、不動念,不起心不動念修什麼?沒的修了,為什麼還不能稱“無上正等正覺”?煩惱是斷掉了,習氣沒斷,習氣可不好斷。“習氣”是什麼?佛在講經的時候有個比喻,讓我們有個概念,佛用酒瓶做比喻,盛酒的瓶子,酒倒干淨了,確實沒有了,聞聞還有味道,這個味道叫習氣,這個味道沒有辦法斷掉的,只有一個方法,把它擺在那裡,瓶蓋打開,半年一年之後再去聞,沒有了,就成佛了。所以他到那個地方去等,等到習氣完全斷干淨了。佛告訴我們要多長時間?不是一年、兩年,不是一劫、二劫,三個阿僧祗劫。所以通常大乘教裡頭,講成佛要“修三大阿僧祗劫”,不是說我們,我們是無量劫,三個阿僧祗劫是說實報土裡面的法身菩薩。

  菩薩有四十一個位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有四十一個位次。四十一個位次從哪裡來的?習氣厚薄不一樣,愈往高的地方去習氣淡薄,愈往下面習氣很濃厚,是這麼樣分的。所以這個法界一切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下,沒有差別,智慧、神通、道力,幾乎都是平等的,只有證得“妙覺果位”,時間早晚不一樣,習氣薄的很快就證得,習氣濃厚的時間就比較長一點,是這個意思。所以“第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薩婆若海”。

  【解】薩婆若海,此雲一切種智海,即如來果海。

  阿羅漢證得的“一切智”,菩薩證得的叫“道種智”,佛所證得的叫“一切種智”。這三種智慧,實際上都是自性本自具足的,不是從外來的,我們有障礙把它障住了,障礙去掉它就出現了,執著障礙“一切智”。

  “一切智”是什麼?“知法總相”,一切法的總相就是空,知道一切法是假的,不是真的,不再執著它了,這個是“一切智”。

  第二種,“道種智”,“道”是道理;“智”是智慧;“種”是種種,就是萬法。知道一切萬法是怎麼來的,所以“一切智”知“空”,“道種智”知“有”,知道惠能大師最後說的一句話,“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道種智”知道萬法從哪來的,“一切種智”就全知道了,“一切”就是“一切智”,“種”就是“道種智”,“一切”跟“道種智”就是說“理、事”全知道,“空、有”完全知道了,通達明了,沒有障礙了,這種智慧才能教化眾生、普度眾生,為什麼?你一切沒障礙了。

  下面說證得“一切種智”的人。

  【解】別教須登初地,圓教至初住。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方能雙捨二邊,

  “二邊”就是“空、有”兩邊。“空、有”兩邊都放下了,這叫“中道”。

  【解】全歸中道,念念流入薩婆若海。足見念不退之難證。

  “念不退”,《華嚴》是圓教初住菩薩證得了,叫“法身菩薩”,別教要初地。別教初地等於圓教初住,都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所以稱“法身菩薩”。法身菩薩的等級有四十一個,四十一個等級都叫法身菩薩,法身菩薩在理上講是平等的,在事上講,剛才說過,“無明”厚薄不一樣。“無明”濃厚的地位就低,“無明”薄一點就往上升,到等覺還有一品,一點點,那一點點斷掉了,實報莊嚴土沒有了。換一句話,實報莊嚴土也不是真的。沒有了到哪去了?回歸常寂光了。

  常寂光是法身,所以在實報土裡頭是報身。到常寂光這才證得法身。真正證得法身,法身沒有相,法身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常”就是不生不滅。“寂”,清淨寂滅,就是它沒有染污,它沒有動搖。“光”是光明遍照,或者是普照,都是一個意思。它是一切法的理體,一切法的本體,一切法從它而生,它本身不生不滅,所生的一切法都有生滅,這個諸位要知道。

  實報莊嚴土,你看它有生有滅,它不是剎那生滅,有緣它就現相,所以通常我們不叫“生滅”(“生滅”對阿賴耶講的,對自性不講“生滅”,自性不生不滅),講“隱現”,有緣它現相,沒有緣相就不見了。“隱”,“隱”不能說滅,“現”,不能說生,所以叫一真法界,這個是有形相最高的境界,這個境界就是極樂世界。一切諸佛報土,諸佛如來的報土,跟西方極樂世界,實在說無二無別。極樂世界的殊勝得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加持,這樁事情一切諸佛報土裡頭沒有,只有極樂世界有,所以顯得它特別殊勝。

  下面說的,“足見念不退之難證”,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通常講修行,真的是修無量劫才能到這個地位。底下這個話非常重要!

  【解】但淨土妙法,“五逆十惡,十念成就,帶業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也。”

  這個話蕅益大師說的,這是經上講的,祖師給我們說的。我們為什麼要修淨土法門?用這個答復就對了,很圓滿,答得很巧妙。“五逆十惡”是地獄眾生,是墮地獄的,其他法門沒有他份,可是念佛行。

  不但念佛行,一生造“五逆十惡”,臨命終時,他要真正能夠忏悔能夠悔改,“信願持名”,一聲佛號、十聲佛號都能往生。這個例子,謝總的父親給我們做出榜樣,現身說法,不過他不是五逆十惡,他是個大善人。給我們證明什麼?第十八願講的“十念必生”,因為他一生沒念佛,兒子學佛勸他,他聽不下去,兒子著急。一直到他臨終的時候,斷氣前一個多小時,不到兩個小時,兒子最後看他,跟爸爸講:西方真有極樂世界,你能不能相信?爸爸點頭。這個很難得,一生都沒點頭,這個時候點頭。又告訴他說:真有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接引眾生,你相信嗎?點頭,兒子就給他說,我念阿彌陀佛你跟著我念。念了一個多鐘點走了,全身柔軟,瑞相稀有,當時在場一千多人,有人看到佛光,有人看到蓮花,有人聞到異香,瑞相稀有。一生沒念過佛,就是臨終的時候,兒子帶著他,他跟著兒子一起念。我們親眼看到這個例子、聽到這個例子,我們要有信心,這是我們的榜樣。

  “十念成就,帶業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品位不高,是下下品。我們相信,謝總的父親在下下品,我們可以肯定,但不是下品,下品裡面有上品,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下下品是下品下生。我們至少能判斷他,他是下品上生,為什麼?他是善人,他累積的功德多;尤其兒子做大善事,這個功德回向給他爸爸,把他爸爸的品位就提升了,肯定的。著重在什麼?“皆得三不退”,就是阿惟越致菩薩。生到極樂世界,下下品也是阿惟越致菩薩。

  【解】是以靈峰大師贊曰:“十方佛土,無此名相,無此階位,無此法門。

  這個名是什麼?五逆十惡,十念成就,沒有這個說法的,居下下品,皆得三不退,也沒有這個說法,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他說十方佛土沒有這個名相,沒有這個階位,沒有這個法門,只有西方極樂世界。

  【解】非心性之極致,持名之奇勳,彌陀之大願,何以有此!”

  西方極樂世界怎麼會有?!在理上講,第一個條件,“心性極致”,心性之究竟,心性的圓滿,不是幾分,是真的圓滿,這頭個條件。

  自性心性圓滿,彌陀心性極致,我們的心性跟彌陀的心性是一不是二,如何跟彌陀起感應道交的作用?那就是念佛。

  “持名之奇勳”,“勳”是功德;“奇”不是普通的,非常稀有,得到阿彌陀佛的加持。所以彌陀之大願,四十八願,願願加持念佛的眾生,才有這樣的瑞相,才有這個殊勝的功勳,幫助這個人往生到極樂世界去了。

  我們再看下面經文:

  【科】己三、法喜自在。

  【經】各自念道、說道、行道,莫不歡喜。

  念老注解裡頭說:

  【解】末後諸往生者,因隨意修行,受用種種大乘法樂,並自在得果,故莫不歡喜。

 

上一篇:大悲咒句解 2、南無 阿唎耶
下一篇:大安法師:怎樣才能堅固往生淨土的信願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