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111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請看《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第二二五頁:

  ◎【三、出名號】

  ◎【初、眾名】

  經【長老捨利弗。摩诃目犍連。摩诃迦葉。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羅。離婆多。周利盤陀伽。難陀。阿難陀。羅睺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诃劫賓那。薄拘羅。阿[少/兔]樓馱。】

  這是《彌陀經》裡面所列出十六位上首。

  疏【長老者,德長臘老,又得臘具一,亦通稱長老,貫下十六尊宿。】

  佛門裡面,『長老』是非常尊敬的稱呼,他必須出家相當久,通常在中國的習慣,出家三十年才能稱為長老,同時還要有學有德。

  鈔【臘者,出家一歲名一臘。周歲之中,惟一臘故。】

  『臘』,出家人習慣是講一年。『周歲』就是一年,一年當中只有一個臘月。說多少臘,實際上就是多少年。

  鈔【亦雲一夏,意正同也。】

  也叫做『一夏』,這個意思是相同的。「夏」是夏天,稱「一夏」,因為佛教制度有「夏安居」,安居實在是非常好的一個制度。佛陀在世的時候,生活是托缽,印度夏天是雨季,就是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是雨季,雨季出去托缽相當困難。雨水多,地上蟲也很多,出去托缽往往不小心一天總得要踩死幾條蟲,也就無意當中殺生。同時印度這些外道出家也是托缽,外道他們雨季三個月都不出去托缽,等於說也都是安居,佛弟子如果這三個月出去托缽,世間人就會閒言閒語,好像他不像個修道的,別人修道都很守規矩,他這個不像修道。所以佛家很多生活習慣制度,都受古印度一般宗教的影響。

  但是佛給它有一個特別的意義,那就殊勝了。這個特別的意義,佛的常隨弟子那是天天跟著佛的,每天親近佛。除常隨弟子之外,佛還有很多的弟子,比常隨的弟子人數要多,都是在每個地方主持道場講經說法。這些人親近佛的機會很少,每年只有一次,就是夏安居這三個月,統統回到佛陀的面前來,就是每年有三個月他們跟佛住在一起,接受再教育。這個制度非常好,才真正能做到教學相長。所以每年他有三個月的進修教育,把各地方住持弘法的這些學生都找回來。一方面找回來聽佛說法,一方面這些同學們在一塊研究討論,譬如他在這一方度化這些眾生,總遇到一些困難的問題,遇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人,他怎樣應付,有什麼為難的地方,同學們在一起交換意見增長智慧,增長應付信徒的這個技能。所以是非常好的一種教育制度。

  我們這個世間到最近幾年因為科技日新月異,所以現在才有進修教育。你要不進修,換句話說,你就會落伍,你就會被淘汰。我們在美國,看到美國許多工廠裡面有工程師、技術人員,他每年常常派去受訓,他那個受訓的時間不長,有的十天、半個月,學新的科技,他才能追得上。學校教員同樣也要受進修教育,他沒有進修教育,他老是那種方法,他也跟不上時代。科技日新月異,帶動整個社會的進步繁榮,你要是不能吸收新知識,注定落伍,注定要被社會淘汰。

  這種進修制度,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就提倡了,結夏安居就是進修教育。所以佛門常講:你多少夏?多少夏就是你曾經有幾次的夏安居,就是你出家的年齡,你出家多少年了。

  鈔【通稱者,上雲德臘俱尊。】

  一個說他有學問道德,一個他出家有相當的年數。在佛門裡面出家十年,這是下座,二十年是中座,三十年是上座,長老是稱上座的。我跟祥雲法師還差一年就上座了,我們出家二十九年,要三十年才能稱上座,到明年才滿三十年。

  鈔【此謂獨德冠眾,單臘先人,亦得名為長老。】

  此地通稱長老有這個意思,雖然年齡不大,出家沒多久,如果他有德有學也尊稱為上座。譬如他出家雖然是初出家沒多久,他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了,或者他已經證果,證到阿羅漢果,這是德尊,就不論他的年齡。有些人雖然他還沒開悟,也沒證果,但是他出家很多年,也能稱他為上座。像此地這十六位尊者,除阿難跟羅睺羅,其他的年齡都很大。這兩位年齡雖然小,阿難是佛的小弟,堂弟裡面最小的,佛成道那一天他出生的,佛是三十歲成道,阿難比佛就小三十歲。羅睺羅是釋迦牟尼佛的兒子,這兩個年齡比較小,可是都是證果之人,德尊,也稱之為長老。

  鈔【如毗婆沙論,法性上座,生年上座之類是也。】

  『法性』就是有德,他是明心見性的,稱上座、稱長老。另外一個是『生年』,他的年歲很高。

  鈔【又唐譯具壽,則雙備德臘。】

  唐譯本就是玄奘大師的譯本,玄奘大師有這個經的翻譯,稱為『具壽』。具壽,現在比較少用,古時候常常用,「具壽」也是學生的意思,我們常常看到老師送給學生的禮物,上面題著名字「某某賢具壽」。佛當年稱弟子稱這個名詞,稱具壽。具壽裡面是『德臘』的意思統統都有。

  鈔【魏譯慧命,則專就德言。】

  《無量壽經》,魏譯是康僧铠的譯本,稱為『慧命』,《金剛經》也稱慧命須菩提。

  鈔【雖曰二可通稱,尤必以德為重。】

  有生年、有法性,還是以德性為主,以德性為重。

  鈔【今經所列,蓋有有德而無臘者,未有有臘而無德者也。】

  這是說此地所列舉的十六位尊者。這十六位尊者有『有德而無臘者』,無臘就是年歲很輕的,有兩位,但是沒有『有臘而無德者』,都是德高望重!

  鈔【貫下者,長老之稱,不獨捨利弗,乃至阿[少/兔]樓馱,皆名長老,皆上首弟子也。】

  這些人在本經裡面統統具有表法的意思,代表這個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第一位列的是『捨利弗』尊者,捨利弗尊者是智慧第一,表示這個法門如果不是智慧第一的人,他不能相信,他不會發願求生西方。如果一個人真正通達佛法,真正明了生死輪回之恐怖,沒有不選擇念佛法門的,為什麼?念佛決定成佛,不但決定成佛,而且在一生當中決定成佛,不要等到來生!真正發心念佛,就是你對這個法門的理論、方法、境界,你都能明了、都能通達,依教奉行。

  我們在講席多次的說過,這都不是假的。八苦交煎我們都能滅除,這是了不得,真正是離苦得樂!不要說將來往生西方離苦得樂,現在就離苦得樂。所以真正念佛人不老、不病、不死,可以做得到的。往生的時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預知時至,沒有病苦,走的時候如入禅定,這就沒死苦,走的時候不生病。我們看到許許多多的人他們都能做到。我們要去想一想,他為什麼能做到?也有不少人他雖然念佛,他沒做到,你仔細觀察,他為什麼沒做到?如果我們自己觀察明白了,把不能做到的原因消除,我們學習那些能做到的人,我們也就行了,也就成功了。凡是能做得到的,必然是百分之百依教奉行,這個功德利益不可思議,我們為什麼不取?為什麼不要?人所以講覺悟,他覺悟什麼?就是覺悟這一點,這才叫真正覺悟,徹底的覺悟了,這就是智慧。覺悟的人有智慧,他能夠選擇,在一切法門裡面選擇最殊勝的法門,選擇第一法門。詳細的義理,我們留在《無量壽經》裡面討論,因為《無量壽經》一開端就討論這個問題。

  疏【捨利弗者,梵語捨利,此雲鶖鹭。】

  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鹭鸶,這個鳥我們台灣有。

  疏【梵語弗,此雲子,故雲鶖子,亦雲身子,亦雲珠子,更有多號,恐繁不引。諸弟子中,智慧第一。稱第一者,姑顯一德,語雲:君子不器,況復羅漢。】

  何況這些人都是大阿羅漢,不是普通的阿羅漢。

  鈔【鶖子者。】

  為什麼他的名字叫捨利弗?古人取名字,印度跟中國有很多類似之處,有的人是從德性上取的,有些人從身體上,好像特殊的特徵上取的名字,譬如有的人頭很大,我們叫大頭,這並不是不好聽的,古人常常有這個。俱絺羅尊者,他膝蓋很大,比別人大,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大膝蓋。所以,有很多這樣的取法。另外一種,多半是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希望他將來長大能名符其實。不像現在,現在取名字亂七八糟,講筆劃、講陰陽吉凶,這都是不合情理的。

  鈔【其母生形端正。】

  捨利弗的母親長得非常端正。

  鈔【眼淨如鶖鹭,連母得名,雲是鶖鹭之子也。】

  他的母親眼睛長得好,像鶖鹭鳥一樣,所以大家就叫他做『鶖鹭之子』。連母得名,他這個名號是這麼來的。

  鈔【身子即身端意。】

  他母親身形端正,叫『身子』。

  鈔【珠子即眼淨意。】

  珠是眼珠,他媽媽的眼珠非常好,所以稱呼他『珠子』。『眼淨意』,眼睛清淨的意思。

  鈔【更有多號,非今所急,故不繁引。】

  他的名號很多。

  鈔【下皆例此。】

  每一位尊者都有很多的稱號,不止一個名字。

  鈔【智慧者,在母胎時,已能令母辯勝其舅。】

  他的舅舅就是俱絺羅尊者,他在沒出生的時候,他母親懷孕懷他的時候,平常他母親跟弟弟辯論總是輸給弟弟,她弟弟很聰明。自從懷了捨利弗,他母親辯才無礙,每一次跟弟弟辯論,弟弟都輸了。這個弟弟一想,這個不是我姊姊的能力,姊姊從前都不如我,一定是她肚子懷的小孩,這外甥,將來他一出世,我這個做舅舅的人辯不過他,這很難為情。所以,他就出去留學了。到南天竺遍訪大德,認真的學習,讀十八種經,准備將來回來之後,這個外甥長大的時候不至於輸給他,有這麼個念頭。在求學的時候,他非常的用功,剪指甲的時間都沒有,所以指甲就很長,人家叫他「長爪梵志」,長爪梵志就是捨利弗的舅舅。

  到以後他回來了,捨利弗有七、八歲了,跟到釋迦牟尼佛出家去了,他就很不服氣,他說:我這個外甥這麼聰明,怎麼可以跟釋迦牟尼佛出家?沒這個道理。他就找釋迦牟尼佛去辯論。找到釋迦牟尼佛就問他:外甥捨利弗是不是在佛的會下。佛就說:在,是在我這個地方。他就想把他要回去,佛不答應,提出辯論,佛就講:你要是辯贏,捨利弗讓你帶回去。他就說:我辯輸了,就把頭給你,砍頭給你。佛就說:好!你提出一個題目來。他就提了,他說:「我的宗旨是一切法不受。」佛就問他:「你這一句,你受不受?」如果你要受了,就輸了,一切法不受了,你這個法你受不受?他聽了佛這句話之後,自己曉得不行,掉頭就走。走了沒有多遠,他又回過頭來,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馬難追,說砍頭就砍頭,就又回到釋迦牟尼佛那裡,承認輸了,准備要砍頭給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說:我也不需要你砍頭,你乖乖的在我會下拜我做老師,做我的弟子好了。所以釋迦牟尼佛收了他的母舅,也在這個會上。這個故事《大智度論》裡面講得很詳細,講的「長爪梵志」。這是講他『在母胎時,亦能令母辯勝其舅』。

  鈔【八歲登座,十六大國,議論無雙,七日之內,遍達佛法,故曰智慧第一。】

  捨利弗,佛在經上跟我們說得很清楚,他是古佛再來,故意示現的。目犍連也是的,這兩位是古佛再來的。

  鈔【姑顯一德者。】

  『姑』是姑且,顯示他的德能太多了,舉一種。

  鈔【明非身子之外,諸阿羅漢皆為劣慧。】

  實在講這十六個人哪一個不是智慧第一,個個都有智慧,但是為了表法,所以每個人代表一樣,其實每一位尊者都是智慧德能無量無邊。

  鈔【亦非身子止具智慧,余則不兼,蓋是各舉一德,以表法門無量。】

  這個用意是表法的,代表這個法門。

  鈔【又以引諸偏好耳。】

  『引』是接引。這個世間有很多人嗜好不同,有人喜歡智慧,有人喜歡神通,有人喜歡辯論,每個人嗜好不一樣。捨利弗就專門引導那一類喜歡智慧的,你求第一智慧,第一智慧到哪裡學?這個經上就是的,這個經就是代表智慧第一,代表這個意思。有很多人說《彌陀經》是度老太婆的,度老太婆何必要把捨利弗、目犍連擺在此地?用不著!這都是一般讀佛經不研究它的大意,這是太馬虎了。真正通達佛法,不必看經文,看看這經上是哪幾個人,就曉得這部經的性質、這部經的內容。這是引導那些偏好的人。

  鈔【如經言:捨利弗晏座,目連欲起其定,竭盡神力,不能動其衣之一帶。常言目連神通第一,孰知捨利弗神通,乃至是乎。】

  這就是講德能絕不止一,這是舉一個捨利弗示現神通的例子。我們曉得,佛弟子當中目犍連神通第一,目犍連對捨利弗還無可奈何!捨利弗有一天在打坐,目連想要他起來,用盡神通都不能動他,那個衣服都沒辦法動它,何況其余?你才曉得捨利弗神通不可思議!

  鈔【君子不器者,孔子語。】

  這是孔老夫子的話,『器』是器具,『君子』是通才,他長處很多;器是講專才,他只有一個特長。所以器皿,一個器皿它只有一個用途,它不能做很多的用途。『不器』就是他多才多藝,他什麼都能。底下舉一個比喻:

  鈔【如舟不可陸,車不可水,是器也。】

  陸地不能行舟,舟只能在水上走,它只有一個用途。

  鈔【君子具足多能,不滯一器,豈得謂顏闵無文、游夏缺行。】

  「顏」是顏回,「闵」是闵子骞,這都是孔老夫子的入室弟子,所謂七十二賢人。顏回名字都列在德行裡面,難道他不懂文學嗎?他懂!特別以德行來標榜他。「游」是子游,「夏」是子夏,孔老夫子常常贊歎他們的才藝,難道他沒有德行嗎?他有的,不過是標榜一樣而已。

  鈔【君子尚爾,況超凡入聖,三明皎然,六通清徹,號漏盡阿羅漢耶,故曰姑顯一德也。】

  三明跟六通是一樣的意思,「六通」是六種神通,「三明」是六種神通更升級、更為殊勝,稱之為三明。三明講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

  疏【首舉捨利弗,以此經惟智所解故。】

  這是蓮池大師在此地特別提醒我們,把捨利弗擺在第一,這部經實實在在講唯有大智慧他才能解、才能信、才能解,才肯依教奉行。

  鈔【經中佛為眾生說此難信之法,難信,則惟智慧深遠者,始信不疑,是以首舉。】

  把捨利弗尊者擺在前面,尤其是這個經自始至終佛都叫著捨利弗跟他說,不叫別人,這個意思是唯有大智才能跟他講,不是大智他不相信,這是難信之法!這個法門是當生成佛之法,我們看蕅益大師《要解》裡面,解釋經題「佛說」,「說」是「悅所懷也」,佛以度眾生為本懷,佛的願望就是要度盡一切眾生,希望這一切眾生快快成佛。現在眾生成佛的機緣成熟了,你想想看佛痛不痛快?這個真是無量劫以來希有難逢的一日,這麼多人成佛的機會來了,佛真開心、真樂了,給我們說這個難信之法,這是一生決定成佛的方法。其他的經典,跟諸位說,成菩薩、成緣覺、成羅漢就不得了,沒有一部經是成佛的,你去找,沒有一部,《華嚴》、《法華》成佛怎麼成的?到後頭「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到極樂世界成佛的。這部經自始至終完全講極樂世界,不是帶說的,全說!《華嚴》、《法華》是附帶說的,不是專門說的,這是成佛的經典。

  我們在前面一再跟諸位同學提示過,念佛成佛,念菩薩成菩薩,念羅漢就成羅漢,「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我們心想作什麼。因此在無量法門裡面,沒有比念佛這個法門殊勝!《華嚴經》上說,「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我們相信了。我們在五十三參裡面,就是《四十華嚴》裡面看到的,善財童子出去參訪,第一位善知識德雲比丘,《四十華嚴》裡面叫吉祥雲比丘,教給他念佛法門,最後第五十三位善知識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由此可知,善財童子徹始徹終不離念佛法門,善財童子修什麼法門?信願持名的法門,這是我們在《華嚴》上看到的。當中這五十一位善知識包括宗教、顯密、外道,就是所有一切法門裡面念佛第一,念佛一生成佛。真明白這個道理,別的經、別的佛菩薩不要念了,你才是真正相信。

  我消災還得念《普門品》,有病還得念《藥師經》,業障重去念念《地藏經》,這是什麼?你還沒相信!真正相信,這個經是第一經,這個法門是第一法門。講到消災,實在說觀音菩薩消不了的,阿彌陀佛能消!消罪業,地藏菩薩辦不了的,阿彌陀佛能辦,他不相信阿彌陀佛,所以佛講的難信之法,沒錯!他不相信,難信!有了病痛去找藥師如來,他不知道找阿彌陀佛,這樣念有沒有效呢?有效,效果不大,為什麼原因?因為你心不專,心要專力量就大,心不專!

  所以一個真正修淨土的道場難得,民國以來只有印光大師的道場專修淨土,他們的經只念一部《阿彌陀經》,二六時中一句阿彌陀佛他不間斷,他這個念佛堂佛號不間斷,這真正成就人的道場。所以我們看到難信之法,開頭用捨利弗擺在第一個,這個意思非常之深。

  鈔【或難。】

  『難』是問難。

  鈔【般若心經,獨告身子,則知身子之智,在乎解空,不在淨土。】

  如果有人提出這個問題來跟你辯論,捨利弗的智慧在「解空」,《般若經》裡面他排名,他怎麼會知道「有」呢?淨土是有!底下是蓮池大師答覆:

  鈔【噫!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獨不曰淨土即空,空即淨土乎。若撥淨土,則非真空,不解真空,則非正智,身子之智,必不如是。】

  這就談到《心經》上這兩句,也是《心經》裡面最重要的兩句,『色』是什麼?我們現在所講的物質,在佛法裡用一個字做代表。這個色的范圍非常廣大,依報正報都包括在其中。《心經》裡面講『色即是空』,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為什麼?一切色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我們凡夫迷失了真相,以為這個東西是真的,所以在這上打妄想,有得失、有好丑、有分別、有執著,就是起了無明、妄想、分別、執著,這個虧吃大了,不曉得這一切色法的真相是空寂的。

  其實這個現象常常在眼前,我們就是不覺悟。這個經上講的,你愈想愈有道理,這個「色」是什麼?經上常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確實是個夢境,真的是夢。我們正當做夢的時候,夢裡的境界清清楚楚,你以為是真實的,醒過來曉得一場空!我們現在睜開眼睛,這是做夢,你到晚上眼睛一閉睡覺了,不是一樣空,什麼都沒有了。這境界完全沒有了,你以為這境界是真的嗎?假的。第二天起來的時候繼續再做這個夢。這夢讓你做個幾十年,做個幾十年你還不覺悟!做一天、兩天,你沒有覺悟,那不怪你,你做幾十年還不覺悟?覺悟的人,眼睛一閉外面一切色相空,就沒有了,色相就空了。

  可見得這外面色相是假的,不是真的。諸位仔細去體會,體會到事實真相了,事實真相就是佛經裡面所講的諸法實相,體會到之後,那個好處就太大,煩惱就沒有了,為什麼?患得患失的念頭沒有了,得失不二!像你做夢裡頭,你得到的、失去的,醒來之後統統等於零,統統是空的,得失不二,沒有得失心!人沒有得失心,煩惱就去掉百分之九十了。我們現前的煩惱百分之九十都是從得失上來的,患得患失。得失的念頭沒有了,心自在了,這是心開意解!曉得萬法是空的,萬法是假的。

  真正覺悟了,聰明人像菩薩一樣有智慧,我們把握這個機緣,自利利他,利益裡面最殊勝的利益就是念佛求生淨土,沒有比這個利益更大的,這是真正覺悟,徹底覺悟了。不覺悟的人,遇到佛法他不相信,遇到這個法門他不想學,他搞別的法門去了。真正覺悟的人,必定選擇這個法門。沒有選擇這個法門、死心塌地修學這個法門,都沒覺悟!真正悟了,放下萬緣,一心持名,自己成佛了,也幫助別人成佛。

  修學這個法門,真的像《無量壽經》裡面所說的第一法門,如來第一弟子,所以《無量壽經》裡面表法第一個人是憍陳如尊者,釋迦牟尼佛成佛第一個得度的。所以這個法門是第一法門,我們依照這個經典修行就是佛的第一弟子。佛在經上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等於給我們授記了。

  「色即是空」,我們要曉得,「色」是講現相,「空」是講本體。性相不二,性相一如,性如其相,相如其性。我們還用作夢來比喻,能做夢的那個心就是空,夢中的境界就是色,當做夢的時候,我們整個心就變成夢境,「空即是色」,整個夢境就是心,「色即是空」,色空是一不是二。如果你講色空是二,那錯了,是一,「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一不是二!這個道理明白了,我們六根接觸現前的境界也是色空不二,性相一如!這就入了佛法。入了佛法,這就真正覺悟了,入這個境界萬法平等,為什麼?全是空裡顯現出來的色相。拿個金剛鑽,大家當寶貝,這空裡顯現的,拿一塊糞土,人都不要、都討厭,但它也是心性顯現的,同一個心性,它是一不是二!

  你在一切境界裡面,決定沒有虛妄的分別執著,你的心平等了,平等心就是佛心!十法界的因行,佛心是平等心。佛怎麼平等的?因為一切法本來平等,他看到了。一切法不平等呢?不平等是你自己以為不平等,不是一切法不平等,是你虛妄的分別執著自以為不平等,那個不平等是假的,不是真實相,真實相是平等的,真實相是不二的。這個的的確確需要高度的智慧,才能明白事實的真相。淨土是色,拿《心經》四句話當作公式帶進去,「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淨土是空,空即淨土」。

  疏【摩诃目犍連者。摩诃,此雲大。目犍連,此雲采菽氏,一雲萊菔,神通第一。】

  『摩诃』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是『大』。

  鈔【目犍連,姓也,名拘律陀。拘律陀者,樹名,禱樹神而生,因以為名。】

  這是他的父母祈禱樹神而生的這個小孩,所以就用這個名字。『目犍連』是他的姓。

  鈔【其族眾多,故別以大。】

  他的族人非常的興旺,人丁很盛,所以冠一個『大』字來揀別,稱他為大目犍連。

  鈔【神通者,如佛升忉利,毒龍障佛,諸比丘請降龍,佛皆不許,目連化身大小,龍懼遂服;又如外道移山,制之不動;一城釋種,舉之梵天,及止車燒堂等,故雲神通第一。】

  這裡面舉目犍連示現神通最著名的幾樁事情。第一樁說他降龍,這是講須彌山旁邊有兩個龍王住在那裡,難陀龍王跟跋難陀龍王,這兩個龍王是兄弟。佛到忉利天為母親說法的時候,這就是講《地藏經》,《地藏經》是在忉利天講的,專門為他母親所說的,度他母親。經過龍王居住的地方,龍王看到釋迦牟尼佛飛來飛去,他就動了瞋恨心,口裡吐黑煙把日月光明都遮蓋住,他變的這個身很大,繞須彌山七匝(七圈),你看他這個龍身多大,尾巴拖在海外,頭枕山頂,這麼大的一條龍。『目連化身大小』,目犍連看到這條龍化身這麼大,他變一個更大的身,身長比它長一倍,繞須彌山十四匝,這龍害怕了,龍神通比不過他,被他降服了。龍也會變小,目犍連化為細身,比它更小,鑽到它的耳朵裡面,鑽到它的鼻子裡面,這個龍難過了,無可奈何了。這是變大變小。

  『又如外道移山,制之不動』。經上說:外道師徒五百多人,一心一意念咒移動這個山,念了一個月,果然這個山底下動搖了。目連看到這個事情,心想:如果這個山一動,這裡頭不知道多少小蟲都要死。所以他老人家跑到山頂上去打坐,這一打坐,外道怎麼念山都不動了,這是制之不動。

  我們曉得,咒術確實是有效的。現在社會非常亂,妖魔鬼怪充斥在這個社會上,開心法師講的話聽到都可怕,他說:我們經常在外面走路,妖魔鬼怪天天肩膀碰肩膀,太多了。今天這個社會大亂,邪術太多了,凡是見神見鬼有神通的,都不是好事情。那個神通是不是他修的?不是的,不如從前的外道,從前外道他那個神通是自己修的,真正吃盡苦頭修成神通。現在有很多人,沒幾天他就有神通,他那個神通也不是假的,他來跟我說我相信,他神通從哪裡來的?妖魔鬼怪附在他身上,神通不是他自己的,這些妖魔鬼怪離開他了,他這個能力馬上失掉,是這麼一回事情。千萬不要想神通,你要想神通,這個鬼就來找你,為什麼?你有這個意思,他就來找你了。你沒有這個念頭,他不敢找你;你有這個念頭,換句話說,你去勾引他,他就來了。你不起這個念頭的話,他來找你他犯法;你起個念頭,他來找你,他有理由,他不算犯法。你以後你倒霉,你活該!你惹他的,不是他惹你的。

  所以淨土法門是依法,我們把三經、五經裡面的理論、道理、境界、方法,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行為,你決定是上品上生。三經的分量不多,《觀無量壽佛經》兩卷,《彌陀經》一卷,《無量壽經》一卷,四卷,不多!這四卷經,我們真正痛下功夫,確確實實把它變成自己的思想見解行為,哪有不上品上生的道理!這個很重要。經熟透了,我們就能抓住綱領。《無量壽經》裡面,我們學習阿彌陀佛,學習法藏比丘,把四十八願變成我們自己的本願,與阿彌陀佛同願同志,這才行!不能說四十八願是阿彌陀佛的。要把阿彌陀佛的願變成我們自己的願,把阿彌陀佛的行變成我們自己的行,這不是做不到,人人可以做得到!

  本經我們讀了之後,具足信願行,《無量壽經》裡面明白這個原理,這個原理不但是修淨土的原理,十法界依正莊嚴的原理,「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這是整個佛法的原理,太妙了,兩句八個字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實在是妙絕了。把三種淨業要切實做到,「三福」,真正發菩提心,依照九品的因果來修行,哪有不成功的道理?搞別的法門真難,真繁瑣。這個法門簡單容易,人人可以做得到,人人可以求得上品,這是我們決定不能疏忽的。別人不同意這個說法,不能接受,咱們合掌令歡喜,不要跟他辯論,六祖大師說的!他能聽得進去,我們勸他,我們勉勵他。他聽不進去、聽不入耳,他要學別的法門,我們合掌恭敬歡歡喜喜,那個法門也非常之好,一切法門都是佛說的,哪有不好的,法門平等無二無別。但是法門裡頭確實有難有易,這是真的,難易實在講不在法門,是我們眾生的根性。但是再利的根性修其他的法門還是要往生淨土,我們在《無量壽經》玄義裡面講的,這個法門是專接上根,什麼叫上根?你能信、你發願、你肯念佛,這個人就是上根,實在講上上根。禅家上上根「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實在講比不上念佛下品下生,為什麼?下品下生的人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與觀音勢至平等了,禅家這個上上根人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說老實話才不過是個圓教初住菩薩,別教初地菩薩,見觀世音菩薩還不容易,還見不到!觀音菩薩是等覺菩薩,見不到!你把這事實真相要是看清楚了,肯念佛的人、肯發心往生的人確實上上根,禅比不上!

  密就更不用說了,密裡面講「即身成佛」,《印光大師文鈔》裡講得很多,它那個僅僅是了生死出三界而已。了生死出三界,也只等於阿羅漢!何況現在的密不是真的,都是假的,為什麼?因為密裡面講神通、講感應,所以非常容易被妖魔鬼怪滲透利用。學密的人心裡有一點不正,那個邪就入進來,不是佛菩薩來了,妖魔鬼怪來了。所以現在這個密,妖密、鬼密、魔密、怪密,你得搞清楚!不是密不好,就是密裡頭有妖魔鬼怪,你分不清楚。你學佛密沒有學到,學上妖魔鬼怪,那個麻煩大了!要是真正講這個佛密,你又不肯學了,為什麼?太麻煩了,規矩太大了。真正要學這個佛密,密宗的戒律比顯宗難得多,比顯宗嚴格得多。今天我們看全世界很多學密的都不守戒律,我就曉得他那個密是妖魔鬼怪,不是正經的密,他不持戒律,他不讀顯教的經典,這個不行!

  從前西藏密跟現在不一樣,以前像個樣子,現在壞了,不像樣子。《印光大師文鈔》裡面對西藏密教的批評非常嚴厲,《文鈔》裡頭有!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我們不能等閒看之,等覺菩薩再來的,他說的話我們再要不相信,那就無可奈何,那也沒法子。就是達賴、班禅,他也沒有到等覺菩薩!在傳記裡面記載,他的身分也只阿羅漢!阿羅漢轉世的,比起等覺菩薩差得遠了。所以我們一定要明白眼前那些事實真相,不要被他蒙蔽了,不要被他們欺騙了。我們能夠遇到這個法門,正是像古人所說的,「無量劫以來希有難逢的一日」,我們遇到了。如果不能把這個機緣把握,那實在是太可惜了。

  『一城釋種,舉之梵天,及止車燒堂等』,這些公案也就是故事,諸位看《演義》裡頭都有。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上一篇: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堅持是為了什麼?
下一篇:經醫療無效或接近死亡壽盡時,只有放生,才能增壽延命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