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恐懼感俘虜過嗎? 》
作者: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 Shang Longrik Gyatso Rinpoche
只要是正常的人,以他一生當中諸多密不可分的人格特質元素當中,恐懼感應該是生活當中時時刻刻會無預警地闖出來的不速之客,我相信所有的人一定都會有很深的經驗跟印象。如果人類沒有恐懼感,就不會有這麼多人去尋求宗教的力量或思想的力量,或對大自然不可知的世界不斷地去探索。但其實歷史告訴我們,再偉大的科學家、再崇高的思想家、再與世無爭的宗教家,他們也都存在著他們生命中無法掌控的恐懼感,最多只能從歷史的經驗中尋找到一些對治恐懼的零星技巧罷了。大多數的人想到、碰到、遭遇到他生活中所不喜歡碰觸或處理和面對的恐懼原點之時,人們通常最擅長的便是走為上策,或者是想辦法跳脫,或者是用忙碌、逃避、換場景去面對和處理,但其實終歸還是難逃成為恐懼的禁脔。
前幾天有一位在某大學任職的居士來訪,她說她面臨到生命中無法克服的困難。我看她滿臉愁容,眉頭深鎖,兩個大眼睛強噙著淚水不斷在打轉,她說:「我尋找了很多心理咨商師談過,但都無效。他們最多就是建議我吃鎮定劑或者是松弛劑,但我不想吃,我怕會有副作用,變成一種依賴。但這個問題已經變成我生活上極為困擾的大問題。」我問她:「妳有什麼問題,妳就講出來。」她說:「從去年開始,我在負責校對研究生的報名表和口試審查紀錄表的一些資料的時候,發現在一份表格上面,重復看上七、八次,但還是覺得不安心。有時候我還會把已經交到主任那邊的資料重新再抽回來,反覆再審查校對,問題是明明知道沒有錯啊!可是我就是不敢很放心地交出去。現在情形愈來愈嚴重,我連和同事講話都會很擔心剛剛所講的話有沒有問題,甚至於我很擔心自己的穿著、動作和應對會不會影響到長官對自己的看法,進而影響到自己的升遷問題。」她尋求了很多方法,也有基督教的朋友帶她去教會和牧師談過,她也努力地禱告過,但情況仍然沒有改善,她痛苦到用生不如死來形容自己目前的狀態。
前面所談到的這位女士,其實以心理學的觀點來看,這個已經有點接近輕微的強迫症。基本上人格特質的形成和她的個性有關系,有時候我會認為個性好強卻又猶豫不決,自尊心很重但遇事卻經常會患得患失,凡事很在意別人對他的看法或評語,有這些個性主因的人,其實他們是很辛苦的。因為這些個性會影響到他日常生活當中的判斷力和決策,有時候甚至於會比個性魯莽或沖動的人更難過,因為這些往往會讓他失去很多好的契機,以及好的機會。所以其實偶爾錯誤的決定總是比你無法做決定來得強多了,但很多人由於長期的壓力和個性的緣故,讓自己生病了,這個真的是令人很難過的一件事情。
其實在《消除障道修心口訣》裡面其中有一段倒是蠻適合現代人: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如果有遭遇到任何困境,無論是身體上的或者是實務上的,我們自己應該自我暗示,並且去思考:「現在我所遭遇到的種種都是因為我執的習氣所累積造成的,所以如果我無法下定決心放棄一切的執著,我終將會被它擊倒。」
「現有一切的欲望,出生至今有何饒益,它令我無時無刻必須受它限制而滋生諸多煩惱,所以一定要用冷靜和智慧去轉化它,並且讓它逐漸地消失在我的生活中。」人之所以會被恐懼所俘虜,主要原因都來自於對自我的執著,和無窮盡的欲望所滋生出來的一切煩惱。如果能夠坦然面對和轉化,恐懼感反過來會皈依在祂的足下。
此是我香隆立嘉措和一名女學生面談後所寫,願回向給和她同樣遭遇的眾生。
綠度母心咒:嗡 達列 都達列 都列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