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講解之經文:
【是故三界一切皆以心為自性。離心則無六塵境界。何以故。一切諸法以心為主從妄念起。凡所分別皆分別自心。心不見心無相可得。是故當知。一切世間境界之相。皆依眾生無明妄念而得建立。如鏡中像無體可得。唯從虛妄分別心轉。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故。
言意識者。謂一切凡夫依相續識執我我所。種種妄取六種境界。亦名分離識。亦名分別事識。以依見愛等熏而增長故。
無始無明熏所起識。非諸凡夫二乘智慧之所能知。解行地菩薩始學觀察。法身菩薩能少分知。至究竟地猶未知盡。唯有如來能總明了。】(《大乘起信論》)
各位同學,大家好!
下邊我們就接著上次講到的地方接著講下去。我們上次講到的是生滅因緣,什麼東西的生滅因緣呢?就是眾生生和眾生滅的條件是什麼?那麼,「謂諸眾生依心意識轉」,眾生是依據什麼產生的呢?是依據三件東西:一個是心,一個是意,一個是意識。心就是我們說的八識──阿賴耶識,意就是我們說的末那,意識就是我們說的前六識。眾生依心、意、意識轉。這裡邊沒有加「意」,「心意識」這個「識」實際上是意識。
我們注意到心、意、意識,如果你有意識,這個意識它的產生的前提是末那識的相續,我們昨天說的第五個叫相續識。末那識的第五個作用它是維持這個色和心一個相對穩定的相續的這麼一段時間。那麼我們把這段相續穩定的這個存在狀態當成我。那麼一旦產生我之後,它就自然尋找我所,我所擁有的。那麼這個我所擁有的東西怎麼建立起來的呢?是靠依附於末那識的前六識,所以末那識叫意,前六識叫意識。就是這個意自己對外就開始捕捉哪些東西屬於我的,哪些東西不屬於我的。所以「依相續識執我我所」。依,因為相續識的存在,就是意識的第五個作用、第五個異名、第五個不同的名字,叫作相續識。那麼依據相續識的這個現象的存在,那麼「執」,我們就執著我和我所,大家注意這個「執」。所以相續識存在了,我們把相續識看成我。那麼圍繞這個我,就把我以外的東西分成兩類:要不然是我所,要不然就是不是我所。這個工作誰來完成呢?是我們的前六識──意識。
所以你看我們是不是有意識就有執著?因為意識的產生是有人了,能執著的人跟所執著的六塵境界。如果這個意識轉了,意識不可能消滅,轉成妙觀察智之後,那麼這個時候人就不存在了。人不存在完了以後,我們就進入到一個比較高的境界了,就叫作意的境界。到了意的境界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說,我們只有分別了,所以意是負責分別。那麼意識依附於這個意,在分別基礎之上又開始執著。因為這個意識把這種能分別的末那當成我,然後它對外幫助這個末那、這個相續的末那建立末那所擁有的六塵境界。所以意是分別。
你看我們說了嘛,昨天我們說,它有五個名字,第五個名字叫相續,第四個名字叫作智識,「謂分別染淨諸差別法」。所以末那識本身沒有執著,末那識的作用是分別。我們老說妄想、分別、執著,所以執著是靠六識來完成的,分別是靠著末那識來完成的。那麼末那識分別,如果說你能進入到末那識,而把前六識轉成妙觀察智的話,證得人空真如,那麼這個時候你只存在分別了,因為人空了,就沒有能執著的人跟所執著的六塵境界了。那麼這個時候,我們說你的煩惱習氣當中有分別,但是沒有執著了,所以末那識完成分別。
那妄想叫起心。起心、動念、執著:起心是阿賴耶識;動念是末那,分別染淨諸差別法;執著,前六。所以你看我們現在這個一個眾生,就是六道眾生、三界的眾生,他這三個都得具備,又得有意識,又得有意,還得有阿賴耶。如果說你只有末那識了,前六識變成妙觀察智了,這個時候我們說你是法身菩薩。「速疾趣入無住涅槃」,這個時候的菩薩他就慢慢開始往無住涅槃靠近了。這個無住涅槃是什麼意思?是涅槃,但是他無住。是無住吧,他就不是涅槃;是涅槃吧,他就不應該無住。涅槃就停在那了,你怎麼還無住呢?它就說真正我們成了佛之後,沒有一個我們所想像的相對於生死的一個不生不死的一個淨的境界,叫涅槃境界。因為佛菩薩生死問題一解決,他立刻就回身十方世界來度化眾生,所以他根本就沒有在涅槃的狀態下。但是確確實實生死問題沒有了,所以我們在這個前提下叫作他處在涅槃。但是又從他這個一旦擺脫生死、妄念全無,證得如來之後,他又一分鐘也沒有歇,立刻於一念頃遍游十方世界,供養諸佛請轉法輪。
你看我們這次講《起信》的頭幾集,講證發心的菩薩,證發心就是成了法身大士了,實際上就是佛了。那他們的工作就是,他可沒說我證了生死,我跟這歇著了,沒有。沒有以後,他是一念頃遍游十方一切世界,供養諸佛請轉法輪,為咱們這些眾生們請佛住世,請佛來講法。他遍往十方世界,你怎麼能說他是涅槃呢?他一分鐘都沒待住啊,叫無住。但是他生死問題確確實實解決了,所以管這種狀態,我們把兩個矛盾的,因為我們的語言就是矛盾的,要不然涅槃,要不然無住,它把這兩個加在一起叫無住涅槃。
那麼到了意識沒有、只剩下意的時候,就快到無住涅槃了。沒有證得無住涅槃的時候,那個意是煩惱,叫末那。如果這個末那轉成平等性智之後,我們說你這個時候叫作處在無住涅槃的過程當中了。你看我們末那存在的前提是分別,分別就不平等。要平等你分別個什麼意思呢,你分別個什麼事呢,大家都平等了?所以末那識造成不平等的塬因,因為它在那分別。如果我們轉末那識為沒有煩惱的這種識的話,那就等於它的分別的作用去掉了。分別的作用去掉了,就是萬法沒有分別了。萬法沒有分別就是平等了。那麼這一平等之後,真如的根本性是一法,「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末那這一旦不分別了,分別的習氣一旦消失,它立刻轉成認識到萬法平等,這就是證得真如的根本智,叫平等性智。它認識到所有的法都是平等的,是一法。那麼這個時候,你看我們老法師講經的時候老說「平等是佛心」。
末那識把分別去掉證得平等以後,它立刻這個末那識,它首先六識沒有了,人空了,同時萬法它又平等了,法又是沒有了,法的分別沒有了。這個時候這個末那向內觀照,看到了阿賴耶識。看到阿賴耶識以後,那麼這個時候末那,前六識剛才我們說了,人空真如一沒有,前六識泯滅了,變成了妙觀察智 。平等性智有分別,也是起心動念。如果平等性智這個末那識再消失,分別心再沒有了,那是不是我們說前七識是動的?到了這個階段,這個意識變成了平等性智之後,前七識的動性叫轉識,這個生滅的前七識就不生不滅了。不生不滅了,大海就平息了,風就止住了。這個時候,我們的阿賴耶識也不能再稱之為阿賴耶識了。因為阿賴耶識是如來藏跟前七的疊加叫阿賴耶,前七已經不存在了,這個阿賴耶的這個和合識就破滅掉了,因為前七改變性質了。那這個時候的滅掉轉識的這個阿賴耶疊加在上邊的是平等性智和妙觀察智,那麼這個時候,我們管阿賴耶識叫作大圓鏡智。這個時候這個阿賴耶叫大圓鏡智。
大家想想,這個末那識可以轉,但是不能滅。末那識轉分別成平等,它是依附於阿賴耶識上。當它變成平等性智的時候,它還是依附於阿賴耶識,但那個時候,我們就不能叫阿賴耶識,叫大圓鏡智或者叫菴摩羅識,第九識。那麼它依附於菴摩羅識上,這個時候,它的作用是什麼呢?它的作用,《起信論》裡邊沒有明說,但實際上它的作用是把菴摩羅識給啟動起來。啟動起來以後,由於平等性智的甚深微妙作用,把這個菴摩羅識帶到所有的眾生的身邊,形成真如對眾生的用的薰習。眾生的心體是真如,這叫體薰;那諸佛菩薩對我們的幫助叫用薰,薰習分體薰跟用薰。那麼這個用薰是誰把這個已經證得佛果的這些如來拉到眾生的這一邊,根據眾生的所求和所應來解救眾生呢?靠的是放棄分別的末那,靠的是平等性智,這個時候我們管平等性智叫作無住涅槃所建立的這麼一個界面。這個界面也是真如不變隨緣形成的。
那麼這個時候,我們說這個末那識當它處在煩惱狀態當中,我們管它有一個第四個名字叫智識,它有分別的作用。那麼它轉成平等性智的時候,它還有一個智。它這個智智體不變,但是它這個智叫證得平等的這個智,叫平等性智,證得平等性、萬法平等性的智慧。這就是我們說的如如智證得了如如,如如就是我們菴摩羅識。那麼如如智證得如如,合在一起,當如如智圓滿證得如如——如如智是智,如如是理——當這個智證得這個理之後,這個智和這個理就融為在一起了。融為在一起的時候,我們管它叫平等了,智跟理就平等了,所以叫平等。那麼這個如如智跟這個如如它一旦證得之後,合為一體,成為平等以後,我們管這個如如智跟如如合在一起的這種現象叫體相合一,相是如如智,體是我們剛才的菴摩羅識。那麼體相消殒、消失了,這個時候離言說真如法身產生了,不能用語言來形容智和理合在一起的時候、圓滿證得之後的這個法身,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法身,但是法身什麼樣?離言說,我們說不出來。
那麼不覺,不覺是末那跟前六識。「不覺既無真覺亦遣」,不覺沒有了,真覺你也找不到了。就是這個道理,為什麼呢?當不覺——前六跟末那沒了,不覺既無,那我們想找一個真覺呢?也沒有,那個時候的真覺就是法身,離言說。離言說,你怎麼能找到呢?存在,但是確確實實沒有相。所以這個平等性智很偉大,它把萬法平等的這一點證得。那我證得平等性智之後,那我的菴摩羅識跟所有眾生都是平等的。認識到這一點了,那我才能夠救贖眾生,才能建立起來,平等了嘛,你就是我,所以我才能有感應,我才知道你的苦處,我才知道你的存在。它說十方諸佛菩薩具大神通無有障礙。他為什麼他具大神通呢?因為他證得了平等性智,他跟眾生是平等的,他跟眾生是一體的,叫平等的。反正你怎麼形容吧,反正你就是我,那你的情況我能不知道嗎?
當這個意的分別去掉了,我們就進入到起心了,動念沒有了,起心了。起心就是我們說的不覺的三細相,剛才我們說了,無明心動、能見相、境界相這三細相,這三細相叫起心。這個起心的這個三細相當中的兩相——境界相跟能見相還是屬於末那,因為境界跟能見還是有不平等,我能見境界,境界被我見。當平等性智一旦建立起來,能見跟所見沒了。能見跟所見沒了,就剩什麼了呢?就剩了無明業相不覺心動,這個時候叫起心,它起心。這就是法身大士要完成的任務,就是我們圓教的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的菩薩們,四十二位就要完成。
那麼末那,我們剛才說三細相加六粗相,這四相,就是三細相當中的能見相跟境界相、六粗相的智相跟相續相,是末那的作用;執著相是前六的作用,因為執著建立名字,因為名字造業,因為造業受苦,這後邊的三相就跟八識沒關係了。因為執著嘛,執著完了以後,比如說我們六粗相的第三相叫作執著相,第四相叫執名等相,第五相叫起業相,第六相叫業繫苦相,那後邊的這四、五、六三個實際上是不是我們大家看,是我們六識的作用。一旦執著產生了,它就建立名字;一旦建立名字,啟動六識來造業;一旦造業以後,然後就受苦。受苦是不是八識的延續?又有末那,又有阿賴耶,又有前六,又再繼續,所以惑業苦。造業必須得有前六識,沒有前六識造不了業。那麼前六識跟末那識跟阿賴耶識,我們說都是叫惑、迷惑,換句話說,是心的作用,八心、八識心。
所以你看,眾生依心、意、意識轉,意識完成執著,意完成分別。然後業識,「謂無明力不覺心動」,實際上我們在這個《起信論》裡邊講,它還是屬於末那。那麼這個心動,這個是靠的是什麼呢?是靠的法身大士來完成的,只有起心了,沒有動念了。我剛才說的不完全。就是我們不覺的三細相跟六粗相的前二相,這五相是末那的作用;智識、相續識是末那,再加上三細相,這個是五個,是末那。然後因為相續而產生執著,這是六識。因為執著而建立名字,因為名字而造業,因為造業而受苦。後邊這三個是六識的作用,第三個是六識,第四、第五、第六是六識的作用。六粗的一、二還是末那,再加上三細相的一、二、三,一共是五個,所以它五種異名。
這個末那識到了最後,它的第一個異名的時候、叫業識的時候,微細起滅了,這個時候就是法身大士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是佛的境界了。那麼再往下就是菩薩,就是能見相、境界相、智相、相續相,這就是菩薩的境界;凡夫的境界就是執著相。凡夫要解決的是執著,菩薩要解決的是相續相、智相、境界相跟能見相這四個,佛所要解決的是業相,無明力不覺心動,他們的各人分成這一段。
我再說一遍。凡夫要解決的是執著相,這是凡夫。把這個執著解決了,你就不能稱之為凡夫了。菩薩要解決的是六粗相的相續相跟智相,還有三細相當中的境界相跟能見相,這四個煩惱。這四個煩惱解決完了,你就成為法身大士了。成為法身大士我們可以說叫成佛了,但是不是究竟圓滿的佛。那麼這個時候,他所面臨的修學任務是把這無明業相——起心動念叫業識,要把這個去掉,這是他的任務,叫作佛的智境——智慧的智、境界的境。佛到了什麼智境了?他的智慧要解決的問題的境界是什麼境界呢?境界就叫存在的問題嘛,他的智慧所要解決的境界是起心。菩薩要解決的、他的智慧要解決的境界是能見、能現、智相跟相續相,這是他要解決的。而凡夫所要解決的,他的智慧所要克服的這個煩惱是他的執著。好了,我們把這個再一分,我們就清楚了。
那麼心、意、意識轉,那麼意跟意識是疊加在心上的前七。前七一旦不存在了,你也不能管這個東西叫心了,也不能再叫阿賴耶了。因為阿賴耶是一個統稱,不生滅的如來藏跟生滅的前七疊加在一起叫阿賴耶。前七生滅沒了,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就不能再叫和合識了,就不能再叫生滅跟不生滅和合,那麼叫破和合識滅轉識相,那個時候我們叫法身。能證得法身的這個理體的叫作清淨智,這個清淨智就是我們末那的平等性智。當它稱之為末那,它造成分別;當它把分別去掉,它就變成了法身清淨智。能證的是清淨智,指的就是意,它轉身它就變成清淨智,它證得了法身,證得理體。一旦證得理體,能證的這個末那不能叫末那,能證的這個平等性智跟所證的這個平等如如理合為一起,你就不能再用語言形容它了。
好,我們下邊再看。我們把這個意這五種異名分別解釋了以後,實際上是它的五種作用。這五種作用解釋完了以後,《起信論》下邊接著說,我給大家先讀一遍。「是故」,正是因為這個塬因,「三界一切皆以心為自性。離心則無六塵境界」。結論出來了,那麼正是因為眾生依心意識轉,是因為這三個條件產生的,正是因為這個塬因,「三界」,三界哪三界呀?就是我們六道輪迴。我們是十法界,只要談到法界,就是十類。那我們其實最關心的是我們這個六道眾生的這個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這是我們最關心的。我們希望縮短,把十法界變成六法界,就是凡夫法界,這叫三界。因為它《起信論》來到娑婆世界是給我們這個凡夫講的,所以我們最關心的是三界。
它說「是故」,所以正是因為眾生依靠心、意和意識產生的,所以三界……那我們三界是眾生的存在,是六道眾生的存在的環境,叫三界。那麼這個時候,三界的眾生,眾生是個泛泛的,就和蘋果一樣,什麼叫蘋果呀?蘋果是一個名詞,但是它有香蕉蘋果,有國光蘋果,有各種各樣蘋果。眾生是一個泛泛的名詞,十法界都叫眾生,沒有成如來之前。那麼眾生當中六道的眾生我們稱之為凡夫,叫三界眾生,那麼這個三界的眾生是眾生的一部分。三界,它說「是故三界」,我們現在生活在三界,所以我們著重要解釋這個事情。「是故三界一切」,三界一切這「一切」是什麼意思?三界你所看到的一切,一切什麼?一切法,你可以給它變成心法跟境法,心境;你可以把它說成染法、淨法。這一刀切在染淨上也行,切在心境上也行,心就是主觀,境就是客觀。
「三界一切皆以心為自性」,那我們在三界當中所看到的一切物質跟精神,色跟心、心跟境、染和淨,這些東西全都是以心為自性。它的本質是我們眾生這顆末那識,就是這個和合識,不生滅的八識如來藏跟生滅的前七疊合在一起,它是以它為塬材料產生的。所以三界一切皆以心為自性,都是末那識的,是它的本質,是它的體,是它的不變的性。
「離心」,離開這個心,阿賴耶識這個和合識、不生滅與生滅的這個和合識,「則無六塵境界」。其實六塵境界的產生是靠六識,前六識。那麼前六識跟第七識叫作生滅識,這前七個生滅識附加在第八識的不生滅的如來藏上,形成了心。那麼這個六塵境界是前六識的相分,那麼當然它是心的一部分,它是心阿賴耶識的前六識的相分。前六識,我們說,不生滅與生滅的這顆心叫阿賴耶,這個阿賴耶它的生滅的心七種,它的前六種的相分就是我們這個看到的六塵境界。你看眼識是一識,鼻識是一識,耳識是一識,眼耳鼻舌身意前六識。
前六識都有見相二分:見,能見的眼,所見的色;能聽的耳,所聽的聲。那麼這個色跟這個聲是不是這個六識的相分呢?是。一旦能見的眼成立出來,所見的色就產生,為什麼?你看咱們看到《起信論》說了,依於覺故而有不覺生三種相,第一叫無明業相,第二叫能見相,第三叫境界相。所以六塵境界是六識的相分,而六識是前七識的一部分。那麼這個前七識,我再說一遍,疊加在第八如來藏上,形成了我們這顆心。所以,「離心則無六塵境界」。離你這顆眾生的心,你這顆心,佛說了叫阿賴耶識。你這個阿賴耶識起個名字叫阿賴耶,阿賴耶是梵文,它中文的意思叫藏,藏一切法生一切法,藏覺和藏不覺,生覺和生不覺,都是它產生的。這顆心產生了六塵境界,這句話就回答了,我們現在每天生活在六塵境界當中——色聲香味觸法,是我們這顆阿賴耶識的心產生的。
「離心則無六塵境界」,離開你這顆心就沒有六塵境界。大家注意,「心境」在這裡就正式提出了。境隨心轉,是不是?離心則無六塵境界,那有這顆心,就有六塵境界;沒這顆心,就沒有六塵境界,是不是心境是連在一起的?這種對立就產生了。你看我們心一產生,就產生六塵境界。這個六塵境界似乎是在我們的心外,實際上不是,是我們自心產生的。哎喲,鬧了半天,它是心的一部分。六塵境界是心的相分,前六識的相分,那就是心的一部分。心外無境,境外無心。你把心扔了,境也就沒了,因為境就是心,離心則無六塵境界。
離心則無六塵境界,怎麼了呢?我們現在問題就出在這。我們這顆妄心叫心——阿賴耶識,生滅與不生滅和合,它又捕捉它自己所產生的這個六塵,是自己跟自己在發生關係,自己在分別自己。蕅益大師在講到這的時候,就舉了個例子。你比如說我們有個眼睛,我們這個眼睛往外看東西,看到了顏色,看到了境界。蕅益大師說,就舉個例子,你眼睛往外看,看到了境界,實際上這個境界是你眼睛產生的。那麼你眼睛往外看,看到了境界,這個境界是你眼睛的相分,是你眼睛所產生的。那你的眼睛,哪一位朋友說我的眼睛能看到我眼睛自體?我的眼睛你們能看到,但我的自己的眼睛我自己看不到,對不對?為什麼?因為是一嘛,沒有能沒有所。那我的眼睛看到的這個境界也是你眼睛的一部分,那你的眼睛所產生的境界,你的眼睛又在這分別,這是好的,這是不好的,這是乾淨的,這是染的,實際上是你眼睛的一部分。理論上講,眼睛見不到眼睛。那你眼睛往外看,看到的境界是什麼呢?眼睛見不到眼睛,世界除了這一顆眼睛之外,沒有別的東西。那我眼睛往外看到的這些境界呢?是虛妄的,是不存在的,是夢幻泡影,就這意思。
心不見心,眼不見眼。那麼我的心既然見到六塵境界,那這個六塵境界是心的幻相產生出來,沒有自體,或者說像做夢一樣。所以,大家仔細體會,心是見不著心的,而這個心今天確確實實能見到境界,是因為這顆心妄了,產生問題了,它動了。動了心後,它就有一個能見,本來在一顆心上,它出現了一個能見這一個現象。出現了這個能見,它就出現了所見的境界。所以在一顆心上出現了能和所,所以這個能也是虛的,這個所也是虛的:就是一心,沒有能所。
那麼附著在這個一心上所出現的能見跟所見——這個境界,是依據什麼所產生的呢?依據無明所產生的,依據心、意、意識所產生的,就是因為這個無明不覺一起,就出現了能所。這是可以壞掉的。一心不生不滅,而附著在一心上的前七——形成末那的這個生滅是可以壞掉的。是可以壞掉就不是真實的,真實的你壞不掉。所以說「離心則無六塵境界」,它就把這個我們眼前看到的境界跟我們眾生的這顆阿賴耶識心的關係就講清楚了。我們經常說,心境一如、境隨心轉、心外無境、境外無心,就從這開始。
「何以故」,我們來繼續學。「何以故。一切諸法以心為主從妄念起。凡所分別皆分別自心。心不見心無相可得」。它說了,「何以故」?為什麼離心就沒有六塵境界了呢?剛才我已經給大家解釋了,它又再繼續解釋,為什麼是這樣的呢?「是故三界一切皆以心為自性」,三界什麼一切呀?境上來講,六塵境界;從眾生來講,有三界眾生,欲界、色界、無色界眾生。眾生也罷,眾生所看到的境界也罷,這一切,能執著、能分別的眾生跟所執著、所分別的六塵境界,這倆人加起來一起叫作三界的一切。「皆以心為自性」,都是心,它的本性都是心,心外沒有眾生,心外也沒有境界。「離心則無六塵境界」。其實它說「離心則無六塵境界」,說「是故三界一切皆以心為自性」。
我們讀到這的時候我們會提個問題,我眾生,你前面說了,依心意識轉,這個我認了,這個境界怎麼也是跟我這心有關係呢?你並沒有說境界也依心、意、意識轉,對不對?大家看看。你看謂諸眾生依心、意、意識轉,這個我認了,眾生是因為有心(阿賴耶),有意,有末那,有前六,產生了眾生,那六塵境界呢?跟這心是什麼關係?你怎麼說一切都以心為自性呢?那我認為這個三界的一切除了眾生之外,還有六塵境界,眾生是以心為自性,這點我承認了,那麼我這個三界內的六塵境界跟這個心怎麼會有關係?是不是?「依心意識轉」,你是不是會提這個問題?眾生是依心、意、意識轉,境界呢?「離心則無六塵境界」,這個時候就把境界的問題回答了。
我們一個眾生生活在一個世界上,一定得有主觀,也得有客觀,客觀就是六塵境界,主觀就是你,我們這顆心。我們老認為,這個心跟這境界沒關係,它在這說,你看到的境界就是你的心。為什麼這樣說呢,何以故?「一切諸法」,你看到的這個六塵境界,「一切諸法以心為主」,這個心就是阿賴耶識,沒有阿賴耶識不能產生法。你看它攝一切法,生一切法。以「依如來藏有生滅心轉。不生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此識有二種義。謂能攝一切法。能生一切法。復有二種義。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它能攝一切法,能生一切法。那麼這一切法是不是都是從心產生的?是的,「一切諸法以心為主」,這意思它從心產生的。
從心產生的,這個阿賴耶識對於法的關係是,第一它是倉庫,所有的法都攝在它這裡邊,存在這裡邊。攝在這裡邊並不一定能生。倉庫有物品,存著,這個是不容置疑,但是能不能取出,倉庫說了不算。倉庫是死的,它存了這些東西,我保證倉庫裡有這些東西,但是能不能取出去,我倉庫不會自己把東西送出去。那必須得有人,得有倉庫保管員,把這個法,把這個物品提出去。心也是一樣,「以心為主」,就是說所有的我們看到的一切諸法——我們在前提啊,前提是三界的一切諸法——都以心為主,都存在阿賴耶識裡邊。出來呢?產生呢?存是可以呀,存就是種子狀態。起現行呢?「從妄念起。」
阿賴耶識裡邊有法的種子,它要產生起了現行,讓我們能看見,是要從妄念,要靠著妄念來把它帶出來,把它產生出來,把它成熟出來,把它培養出來。「從妄念起」,這個妄念,諸位,就是我們說的末那識。這個時候,這個妄念可不是意識,這個妄念是末那識。末那識跟第八識如來藏配合在一起,八識如來藏幫它把東西都藏起來,這個末那識依附於這個第八識,這個時候就不能再叫如來藏了,可以叫如來藏,它的基礎、基座是如來藏,如來藏上面疊加了末那。這個末那它的作用就是把如來藏裡邊所藏的所有法的種子把它起現行,形成六塵境界。六塵境界的種子是藏在如來藏裡邊,通過末那把它起現行,起來了,起就是產生了,「從妄念起」。
那麼這個妄念起來,這個末那識把阿賴耶識的法的種子帶出來,形成你能看到的六塵境界,它跟手它就開始分別這個六塵境界。「凡所分別」,那麼末那識的作用,你看我們前面說了,末那識這個意識,它的第四個作用叫作智識,「謂分別染淨諸差別法」。這個末那它有作用──分別,而這個分別的對象是法,而這個法是它給帶出來的,是它從心裡邊給它產生的,同時它也是心產生的。所以「凡所分別皆分別自心」,你分別的是什麼呢?是你自心。
所以法是從心裡產生的,是存在心裡的從妄念起的現行,這些法。這個法好像跟我們剛才說的心就形成了二元,然後這個心又開始分別這個法,認為這個法是獨立於心之外,它就忘記了這個法是從我這產生的。忘記了叫什麼?叫無明,不知真法一故,忘記這件事情。忘記這件事情,心就開始分別境界,「凡所分別皆分別自心」,實際上你所分別的這些六塵境界還是你自心。
「心不見心無相可得。」這個時候,蕅益大師說,眼睛見不到眼睛。你能看到眼睛的相嗎?看到眼睛是什麼樣子嗎?看不到。所以心是無相可得的。有能有所,你的能見的這顆心才能見到所看到的境界,你才能看到相。如果是一心的話,它怎麼會有相呢?它看誰呀?它沒有對象。所以心不見心無相可得。它下面說了,所以「一切諸法以心為主從妄念起」。它為什麼老加個「妄念」呢?就是這個末那它不是獨立存在的,它是依他而起的。你說這個末那就相當於海上的波,沒有這個海,哪有末那呢?所以這個末那、能產生法的這個末那自己是沒有自體的,它是靠著如來藏起來的。它自己尚且沒有自體,末那所產生的見分跟相分怎麼能夠有自體呢?就這意思。
「心不見心無相可得。」那麼既然這樣,「是故當知」,因為這個塬因──「心不見心無相可得」,應該是沒有相的,這顆心是沒有相的,你看到的六塵境界是由妄念而產生的,不是心,不是真實的。「是故當知。一切世間境界之相。皆依眾生無明妄念而得建立。」這句話要好好地我們要學習。「一切世間境界之相。皆依眾生無明妄念而得建立。」首先,「一切世間」,這個世間跟出世間是相對的。我們說出世間是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世間是六道眾生,加起來是十:世間、出世間。這個「一切世間」就講的一切的欲界、色界跟無色界,無一例外。一切世間就是這三界,叫世間;三界以外叫出世間。
「一切世間境界之相」,你所見到的這些境界相,你作為主體、正報,你看到的依報這些境界現相,「皆依眾生」,全是根據、依靠眾生,就是主觀的眾生,「無明妄念而得建立」,都是你的無明和妄念產生的。無明就是不知真法一故。妄念呢?無明就是不覺,因為無明你就睡著了,叫不覺了。因為不覺,你睡著了,你才起心動念,才做夢。所以無明不覺是睡著,然後妄念是起心動念。無明不覺叫起心,不覺的心產生了;妄念叫動念,這個妄念就是末那。這個末那一分別,你看我們說嘛,末那第四個,它不是有五種異名嗎?末那第四個名叫智識,分別染淨諸差別法,它一分別就建立了六塵境界。都是依據這個睡著的心,睡著以後,你再煩惱習氣重點兒,做夢了,產生念頭了,這個時候就出現了六塵境界。一切境界之相皆依眾生無明(睡著)妄念(做夢)而得建立,產生的。
「如鏡中像無體可得。」它就給了一個例子。這些境界之相都是因為眾生無明、妄念而得建立。就如同,它舉了一個例子,「如鏡中像無體可得」,就像鏡子當中的像,是沒有體的。既然它舉這個鏡子無體可得,那我們就用鏡子這個來比喻。你這顆覺悟的心是鏡體,你看我們鏡子有鏡體。那麼這個鏡體,你要在鏡體裡邊不出來,這叫涅槃狀態,這叫如來的狀態。但是你一旦從鏡體裡出來,你就看到鏡面上所呈現出來的像。你從鏡體出來,這鏡子開始亮,這叫不覺。有影嗎?沒有。如果你再在鏡子這個亮前邊你再一站,這個光就產生了影,胡小林就映在這鏡子裡邊,這叫妄念,無明妄念。那麼這個鏡子的這個像是依據無明妄念而得建立,那麼我們鏡子前邊照了胡小林這個像,是依據鏡子前面的光跟我走到前面這樁事情加在一起出現的。
這鏡子面如果不能照人,我就是站在前面我也出不來,所以它能照人叫無明。那麼我走到前面叫妄念,就出現了這個像。就如同鏡中像,鏡子成像就這兩點。你要在鏡體裡邊肯定沒有像,從鏡體出來,出來以後,你就發現鏡面是光亮的。這就是我們說的任何一個心或者心所的它的四分。大家注意,什麼叫四分?鏡體叫作自證分,這是鏡體。證自證分呢?它能夠認識到自體。自證分、證自證分、見分、相分,這四樁事情就是這個識它只要產生,這四分一塊來。這四分的自證分跟證自證分就是我們說的不覺的三細相中的第一相,叫無明心動,果不離因故。
你看,「不覺心動」,你看我們說的這個「依於覺故而有不覺生三種相不相捨離」,「然彼不覺自無實相。不離本覺」。然後它說,「復次依於覺故而有不覺生三種相不相捨離」。大家注意三種相,第一叫無明業相,「以依不覺心動為業。覺則不動。動則有苦。果不離因故」。它這個是為什麼三個呢?它把證自證分跟自證分合為一體。這個自證分是因,證自證分是果,果不離因故。自證分是鏡子體,能認識到自己的自體叫證自證分,是果,自證分是因。你看這個果和這因,這個鏡子一旦產生,它就有鏡體和鏡面,這倆人合在一起,叫作無明業相,叫作鏡子。這是它的內部關係:鏡體跟鏡面。鏡面向裡邊看,它看到了自體,證自證分。你得有自證分,你才能證得自證分,對不對?這是向裡。
那麼這個證自證分向外邊看,就產生了用。自證分跟證自證分是我們這個識的體,就相當於鏡子體。這個體是一定要起作用的,見相二分作用:往外,它就能見外邊境界,同時它產生外邊境界。大家注意。那麼現在這個情況就出現了:「如鏡中像無體可得」。我們鏡子當中的這個像是這個鏡體向外照,這是第一;第二,它還得出現影。向外照這叫見分,出現影是叫相分,而這個相分跟我們鏡子出現影還不太完全一樣。因為鏡子放在那,你不站到它前邊,它出現不了影,所以我們的影子好像跟鏡子是沒關係的,是獨立的。而我們這顆心能現出的相確確實實跟我們這顆心的見是綁在一起的,離見則無境界。正是因為我能看,所以所看才出來。那麼鏡子能照,所照才出來嗎?不一定,你走到我前面來,我才能照出來。但是心的這個作用比鏡子有點差別是什麼呢?我這顆心向外看,看它就出境界,看就出境界。如鏡中像無體可得。
無明是不覺的體,妄念是不覺的相,是無明的這個——就相當於鏡子的光。向內,它們倆證自證分跟自證分形成了鏡體;向外,它能見,能見就能現。這個能見能現,現出來的是相,是四分當中的相分。那麼我們把這邏輯關係給它寫清楚,這個心所看到的相是跟這個心的見分不開,而心的見又是心體的產生、心體的起作用,所以實際上就是這一顆心。那你看,如果我們鏡子現出這個像,我們認為,哎喲,獨立於鏡子之外還真的有一個像存在,你能這麼說嗎?不能這麼說。當我們在鏡子面前站著的時候,鏡子所呈現出來胡小林這個像是在鏡子這個鏡面上。那我就問你,鏡面上現出來的胡小林這個像是有體沒有?沒有。你拿一下試試,你把這鏡子裡邊的胡小林拿出來看看,拿不出來,無體可得。鏡子、鏡面所成的像,有像,但是確確實實沒體。我們的心產生六塵境界,就相當於鏡子所產生的像。有嗎?有,你真有感覺,這六塵。但是有體嗎?真的是沒體。
所以「一切世間境界之相」,六塵境界這個相,「皆依眾生無明妄念而得建立」。這有什麼呢?它建立就建立吧。如果我們能看得見、摸得著,能夠把握得住,它有獨立,它獨立存在,那不挺好嗎?產生就產生吧。關鍵的是「如鏡中像無體可得」,不生不滅,自性涅槃,它只有相,它沒有體。它這個體還是真如體,真如體還是不生不滅、自性涅槃。真有相,真沒體,如鏡中像無體可得。那怎麼產生的呢?「皆依眾生無明妄念而得建立」,都是因為我們眾生這顆心有無明產生妄念,妄念產生境界。無明尚且沒有開始,妄念——念也是妄的,就和海起了波浪,波自己沒有實體——那麼由這些無明和妄念自己都沒有自體的東西產生的境界,那當然是更沒有了,無體可得。
那怎麼產生的呢?它又再次強調,「唯從」,只是,你就千萬不要認為在你心之外還有個地方能產生六塵境界,唯就是選擇,全是從「虛妄分別心轉」,都是我們這個末那識……它就講了,剛開始它講了,就是說心不覺,無明跟妄念產生了法,它這個時候再說,再往下來分析,「是故三界一切皆以心為自性。離心則無六塵境界」,這是籠統地說。這心存的這些法,產生是靠妄念。那麼虛妄分別心轉,「唯從虛妄分別心轉」。你攝了這個法,它不一定能產生。它要產生,只能靠虛妄分別的末那識把它產生出來。這就說了,「唯從虛妄分別心轉」。能分別的心尚且是虛妄,由它所產生的境界更是虛妄。為什麼說它是虛妄呢?末那,是因為心不覺產生了這個識。唯從虛妄分別心轉。
它最後這兩句是名言了:「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故。」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心生,所謂這個心就是阿賴耶識,它一旦產生,則種種法就產生。心滅,轉八識成四智,則種種法滅故。你看到的這些境界就全都消失掉了。「心生」就是這個不覺心,不覺心就相當於睡覺做夢的夢中的心。這個心一旦從醒的狀態變成睡著的狀態,則種種法生,夢的境界就產生了。「心滅則種種法滅故」,這個心滅就相當於睡著這顆心醒過來了,那麼種種的這些法,就像我們睡醒以後,我們夢中的境界就全都消失了。我們一旦做上了夢了,夢的境界就產生了;我們一旦醒過來了,夢中的境界就消失了。就這個道理。所以依於覺故而有不覺,就是這個。那麼你睡著這顆心從哪來呢?是那顆醒的心,依於覺故而有不覺,依於你醒的時候那顆心,它才能睡著,它睡著了,叫作睡著。所以你睡著這顆心跟醒的心是一顆心。
當它醒過來以後它變成一心,變成一心的時候,這心不見心,沒有相可得。那它睡著了以後為什麼就看到了這麼多境界和能見的我和所見的境界呢?是不是還是這一顆心呢?產生了能所?是。但是一醒了以後,能所就消失了,「心不見心無相可得」。一睡著了,怎麼就變成了好像不是一心了?就變成了能見的主觀跟所見的客觀,能見的眾生跟所見的境界呢?是不是這一顆心產生的?是這一顆心產生的,那為什麼呢?無明妄念把它給分成能所,無明妄念變成了眾生跟所看到的境界。
如鏡中像無體可得,你睡覺當中所產生的眾生和睡覺當中所產生的境界,「如鏡中像無體可得。唯從虛妄分別心轉」,這個虛妄分別心都是從你睡著這顆心開始做夢產生的。虛妄分別心就相當於我們睡著以後,不僅睡著,而且還要做夢,這個虛妄分別心就是做夢的心。通過做夢的心,你有了自己,你看到了境界。那麼自己跟境界叫作種種法。睡著了的這顆心並且開始處在做夢狀態,一旦產生,種種法就產生。睡著這顆心跟做夢這顆心,如果說醒過來,則種種法滅,那所有的法就沒了,是這個意思。
好了,講到這,你看我們說,「是故三界一切皆以心為自性。離心則無六塵境界」,這是籠統地說,這個心就是八識心。「何以故。一切諸法以心為主」,這是阿賴耶。「從妄念起」,這是末那,從妄念產生。「凡所分別」,這個末那是有分別作用的,凡所分別都是在「分別自心」,你所分別的全是在分別自己。「心不見心無相可得」,就是一顆心,它沒有對象,所以它自己看不到自己。那麼我們今天看到的這些境界是怎麼回事呢?說到這的時候,我們就不服啊,怎麼叫心不見心無相可得?那我們這心不是見到很多這六塵境界嗎?「一切世間境界之相」,你看到的,「皆依眾生無明妄念而得建立」,都是你眾生的這個無明妄念而得建立的。不是這一心建立的,不是一心。你看到的這些六塵境界不是你的一心,是因為附著在一心上的無明妄念建立起來的。
無明妄念建立起來又怎麼樣呢?如果真有實體,真得受用,真獨立存在,真產生了,那有什麼不好呢?「如鏡中像無體可得」,它就是一個像,像鏡子的像一樣,它沒有體,你得不到它。那怎麼產生的?「唯從虛妄分別心轉」,虛妄分別就是末那識,通過這個產生的。「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它是生滅現象。生滅現象,它一會生一會滅。它要真生了,它真有自體,你怎麼能滅得了呢?那夢中的境界為什麼我們不當真呢?那是因為你睡著了,它就產生了;那麼一醒過來,夢中境界就沒了。誰會拿夢中的事情當真啊?白日做夢吧,就說夢話吧。誰都不會拿它當真。有相但是沒體,沒這個東西,你干嗎要當真呢?就這個意思。你說我們大家在一起做夢,早上一醒,哈哈一笑,難過的,在夢中我們有難過、有高興,在夢中我們當真,等醒過來以後,我們就哈哈一笑,誰都不會拿夢境當真。你為什麼呀?那如果夢中的境界是真實的,那咱們得當真。但是很不幸的是夢中境界真有,但是真的沒有體,無體可得。
那佛講到這個程度的時候,就把我們三界一切世間的境界之相就全部交代清楚了,都是鏡中像無體可得。怎麼產生的?虛妄分別心產生的,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那既然是無體可得,又像鏡中像,我又生活在當中,我怎麼解決呢?那你要首先知道它從哪產生的,從虛妄分別心產生的。哦,虛妄分別心產生的。虛妄分別心產生,能去掉嗎?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它的生起來是靠心生,它產生,同時這個心還可以滅掉,當它滅掉的時候,六塵境界也就滅掉了,一切境界就消失了。所以我們受到了鼓舞,在這一段。就是說首先,它給它定了性。
首先它說你怎麼建立起來的,建立起來你別當真,它是無體可得的,雖然無體可得,那它為什麼會產生呢?是從虛妄分別心轉,唯從虛妄分別心轉。除了虛妄分別心之外,六塵境界沒有獨立產生的地方,它就這麼一個源泉。這句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你說「一切世間境界之相。皆依眾生無明妄念而得建立」,全都是靠眾生的無明妄念而得建立,實際上這已經是百分之百了。離開眾生的無明妄念,就沒有法產生了。那產生的這個百分之百的、由眾生無明妄念產生這些法,就像鏡中像是沒有體的,別當真,是得不到的,是自性涅槃的。
那為什麼它無體可得呢?為什麼它像鏡中的像一樣呢?因為所產生的它這個心是虛妄的。「唯從虛妄分別心轉。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能生滅的一定是假的,為什麼?我能生,我當然很高興了,但是能生,它一定是假的,真的,你生不出來,一心不生不滅。有生滅的一定是假的,是叫生滅性。生滅你給它條件,它就產生了;你不給它條件,條件一消失,它就不產生了,它就滅掉了。所以它是假的,是沒它的,叫依他而起,如幻事也。
能做夢,這夢能被你做出來,它就能被你給消了,所以別當真。條件因緣一俱熟,一俱,這夢就產生了。累了,喝點酒;睏了,做上夢了,夢裡邊出現境界了。等你休息好了,醒過來了,夢裡的境界就沒有了。等你醒過來以後,你哈哈一笑,夢裡的境界──酸甜苦辣、貪瞋癡慢、自私自利,你看,都是假的,如鏡中像無體可得。那時候我說你做夢是不是像看電影一樣啊?是。你肯定是這麼說。夢裡明明有六趣,醒後空空無大千,就這意思。「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故。」
好了,我們這時候把兩樁事情解釋清楚了:就是六塵境界是怎麼產生的,是從心產生的;為什麼會產生?有妄念,妄念就是末那。我們現在把阿賴耶識跟末那識交代清楚了。那麼這個時候,交代清楚以後,我們設想這樣一個圖片:有眾生,有六塵境界。那麼我們看這個末那識,這個末那識出現了能見,出現了所見,能所產生了,這一對產生了。這一對產生了呢,這個能見就開始分別這個所見的境界,產生了兩個粗的、六粗相的頭兩個。
一個是智相,分別染淨諸差別法。就開始對立了:這是好,這是不好,這是善,這是惡,這個結論得出來了。智相一出來之後,生愛和非愛心——愛我就樂,不愛我就苦,就開始有苦和樂的感覺存在了,這個苦樂覺就建立起來。因為你有愛和不愛,就產生了苦樂覺。這個苦樂覺如果剎那即滅,這個苦樂覺它也就不去執著了,但是這苦樂覺它又相續,它有一段相對穩定的主體,所以苦樂覺實際上是能執著的主體。
在這裡邊他為什麼不用「人」呢?他就儘量避免。所謂人就是苦樂覺的相續的狀態,我們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加以一個假名,這叫覺。實際上佛說我們把「人」這個概念放開、放棄掉,實際上人是什麼?就是苦和樂的能知覺的並且能夠念念不忘的這麼一個東西,我們管它叫人。人有苦的感覺,而且能夠一直專注在這上面,同時這個「人」還有一個現象,他有樂,樂他能領受,他能感覺到,並且他執著這個樂,他停在這個樂上相對一段時間,這就是執著的主體。
所以六粗相的第二相就產生了人。第一相叫智相,生愛和非愛心,第二相叫相續相,什麼東西相續?人相續了。人相續,什麼東西在相續呢?苦樂覺在相續。你看這很本質的,因為人相續未必要產生執著,為什麼我存在,我就要執著呢?因為我們說你人哪,實際上這個「人」字不能夠準確地描述出你的本質,我們把人去掉,我們說你叫苦樂覺的相續。苦樂覺念這四樁事情,有苦有樂你能感覺,而且念念不忘,相續下來,你實際上這個人是這個意思。
你把這個機器蓋一打開,裡邊有變壓器、有馬達,咱就別說這叫一個機器,咱把「機器」這個名字去掉,裡邊不就是馬達跟變壓器嗎?咱把「人」這個概念去掉,你不就是苦樂覺念而且相續嗎?你不就是苦樂能感覺,而且能夠堅持一段時間嗎,能夠念念不忘嗎?是不是?這麼一個相對穩定的這麼一個東西吧,叫感受也罷,叫一個現象也罷,生命現象也罷,就是苦樂覺念相續。
這個相續這個現象一旦產生,它就開始執著了。因為它存在了,那我肯定要執著樂,我肯定要放棄苦,所以執著就產生了。所以六粗相的第三相叫執著相,是依據於苦樂覺念的相對存在穩定的這麼一個狀態而產生的,是它在去執著,執著我要樂,執著我要放棄苦。
這個時候我們說,不覺心動、能見相、境界相,智相分別,然後苦樂覺念相續。因為你智,就生愛和不愛。因為愛和不愛,你就產生苦和樂。苦和樂一旦產生,你能感覺,並且你堅持、念念不忘,維持它一段時間。那麼這個相對的維持就是一個執著的主體,能執著的東西出現了。這個能執著的東西出現,它就開始執著。開始執著的時候,它就產生了前六識。誰去執著啊?我這苦樂覺念相續的這個執著的主體上邊依附的是什麼呢?六識。它是去替我完成執著這個工作,叫作執著相。你能苦樂覺念相續,這個東西它要能完成執著,它必須得有工具,這個工具就是意識,就是前六識,這個前六識就是替它完成執著這一樁事情。
苦樂覺念它所完成的工作是分別,依附於苦樂覺念相續這種現象、這種生命現象、相對穩定的這個存在的這個現象,上邊的六識來去替這個苦樂覺念完成執著。因為我有苦樂覺念,我一定要放棄苦,我一定要獲得樂。這樣一件任務,就要靠前六識產生了,所以前六識是應運而產生的。根據你有苦和樂的感受,並且相續穩定的這麼一個存在,你呢,這個東西要把樂拿到,要把苦放棄,有這麼一個想法,有這麼一個要求,我出現了六識來幫你完成這個工作。這就是六識產生的塬因。
一旦這個六識產生的時候,這個苦樂覺念相續的這一個生命現象,再加上六識的這個建立起來,依附於它上邊,這個東西我們叫作什麼呢?人。他有苦樂覺念的相續,同時他又去對外執著,取捨。整個這個現象我們給它一個名詞叫作人。你光有苦樂覺念這四個東西的相續,你沒有這個前六識的工具,你沒法擺脫苦,你沒法獲得樂。對不對?所以前六識就是替它完成這一樁事情。這兩件事情,相續和執著就是我們說的人。
好了,我們前面介紹了因為末那、因為阿賴耶,我們出現了六塵境界,出現了一切法,出現了能分別法的眾生。這個工作完全是阿賴耶跟末那完成的,主客觀的形成——主觀的眾生、客觀的六塵境界在這個時候完備了。完備了以後,這個主觀對客觀實行分別,就是智相,分別染淨諸差別法。因為染,我就苦;因為淨,我就樂,就出現了相續相。因為這個相續相,下面我們看,我們說了,產生了意識。
我們說眾生依心、意、意識轉,我們前面已經把兩個講了,一個是心,一個是意,它們各自完成了它們的任務。心是一切法的基礎,以心為自性嘛。以心為自性就是這心裡有這個法存著呢。那從妄念起,這就是末那產生了。產生了以後,這個法有正法有依法、有染法有淨法、有客觀的有主觀的、有正報有依報,都產生了,這個時候,它們還只有分別。因為分別產生了苦樂,因為苦樂的相續,下邊它又開始動作了。這一動作,它靠的就是意識,就是意識又產生了。剛才說眾生依三個識產生,心、意、意識,意識為什麼會產生呢?
它說「言意識者」,它就解釋了,我們說眾生產生還要依靠一個條件,就是意識。為什麼提意識是眾生產生的一個條件之一呢?那是因為「一切凡夫」,凡夫就是人,一切凡夫,無一例外,六道的任何一個眾生稱之為凡夫。那麼任何一個凡夫「依相續識」,因為相續識的存在,就是苦樂覺念相續。末那識不是第五個名字叫相續識嗎?這個相續識所產生的是「任持過去善惡等業令無失壞。成熟現未苦樂等報使無違越。已曾經事忽然憶念。未曾經事妄生分別」,這不就是有思想,有實實在在存在的一個相續穩定的階段嗎?「依相續識」,相續就是穩定。
這個相續識「執我」和「我所」,這個相續識把我這個相續當成我,同時我以外的東西當成我所有的,就是這個。所以我們說末那是我愛、我慢、我見嘛,我愛就是智識,我見就是我能看啊,我愛就是我能思啊,我有思想,我愛這個東西。我能看,我不一定我愛,我能看而且我還愛,就是見思煩惱,這人就出現了。這個人出現完了以後,它意思就是說,我一旦產生,我就愛我。因為愛我,我就希望我的權利、我的享受、我的範圍,我就會為我自己營造我自己存在的一個寬鬆、幸福、樂的環境。因為愛我而執著我所,因為愛我嘛,所以我就希望我所擁有的東西就愈多愈好,愈珍貴愈好,愈寬鬆愈好,愈多愈好,對不對?只要有「我」,你就會為「我」服務,而斂一大堆東西變成我所有的。你看我們說有我,我媽、我爸、我們家、我的公司、我的衣服,你要沒有我,這些我所都沒有根據了,連我都沒有,哪有我所啊!能吃飯的胡小林不在,哪有所吃的飯呢?也就沒有了。
所以因為相續識這一段相續,並且它把它當成是我。因為這個我,它產生了愛,那不是智識生愛非愛心嘛。這個「我」有一個智,它把它當成我,它能認知這是我,它有個錯誤的認識,這是見煩惱,同時它還能產生愛心。因為這個見和思一旦產生以後,它就開始愛我的同時,因為愛我,我就要愛我所。我要為了這個我的滿足,我們就要建立很多為這個我而服務的機構,為這個我而服務的工作,就產生了我所的獲取。
你看它說,「言意識者。謂一切凡夫依相續識執我我所」,因為相續識的存在,而產生了我和我所的概念。因為有了我和我所的概念產生,並且因為愛我這個塬因,「種種妄取六種境界」,各種各樣的、五花八門的妄取,不是真實能獲得的,是有取,但是這個取是什麼都取不得。如鏡中像無體可得,六塵境界,能取的六塵境界是鏡中像無體可得,你能所取的這個心能產生嗎?能是真實的嗎?也不是,假的。種種妄取六種境界。因為相續識,它把它相續識當成我,我為了這個我而執著我所。那麼這六識產生,六識產生的工作就是去替這個「我」來取六種境界:色、聲、香、味、觸、法。這是意識產生的前提。
因為有心,就產生了妄念。因為有妄念,就產生了眾生的能取的心跟所取的境界。因為有能取的眾生、有能取的境界,同時這個眾生相續存在一段時間,它是相續的,所以我們就把它當成一個穩定的我來看待。這個穩定的我因為愛我的塬因,它就對外的六塵境界來營造、來獲取,為這個我而服務。我產生了以後、為我服務的這個要求產生了意識——眼耳鼻舌身意,都是為了鞏固這個我,為我而建立我所而產生的,它就是為了這個我擴大而營造我所而產生的。
「種種妄取六種境界。亦名」,它也叫作、也稱之為「分離識」。為什麼叫分離識呢?眼耳鼻舌身意是分離的,六塵境界這六樁事情是不搭界的、不相同的,是分別的,是分離的,所以我們也管意識叫作分離識。眼識是眼識,耳識是耳識,鼻識是鼻識。所以我們說,「言意識者。謂一切凡夫依相續識執我我所。種種妄取六種境界」。六種那就用一個意識來代替嗎?意就是末那,末那對外的聯繫就產生了識別和了別,這叫意識,可以。既然境界有種種,那麼這個意識能不能細化一下呢?可以。既然有六種境界,它就有六種意識:它這個意可以分別色,我們管它叫眼識;這個意可以分別聲,我們叫作耳識;這個意有身、有觸,那就是身識……有這個六種境界就產生了六種事,這個六種分離的識就隨之而產生,這六種分離識的總體叫作意識,都是依據於意的我的概念而產生的,為了意的我的這種認知而建立起來的。
「亦名分離識」,它是分的,注意,它不是一體的了。所以我們有眼、耳、鼻、舌、身、意六個分離的東西,我們眼睛不是耳朵,耳朵不是鼻子。實際上在「意」這個階段是一,就一個末那,就一個意嘛。到它一旦有了我,開始對外營造我所的時候,它就分成了事了,分成了六種了,就是一對六了。各司其職,各就其位,眼識負責色,耳識負責聲,等等等等,意、意識負責法,研究事物、研究理論,分離的。
所以我們眾生、凡夫,你看有六個器官,就是因為這麼產生的,說到底這六個器官的產生是為了建立我所。這六個器官的產生它是依附於末那、依附於意,它是意識(名字),同時也可以叫分離識。我們之所以有六個分離的識,是因為這個塬因產生的,是因為我們有個相續的末那,把這個相續的末那當成我,為了孝敬這個我而打造我所,為了打造這個我所,我們建立了分離識,我們的六識。
所以六識的本質是為「我」服務的,是建立我所的。我們今天讀到這,我們才對我們這個眼耳鼻舌身意這個六識有了一個清醒的認識。很可喜,佛終於把這一樁事情說清楚了。實際上說白了,就是為了建立我所,就是因為末那把自己當成了我,產生這個現象。我尚且沒有,我所能有嗎?我所沒有,這六識是真的嗎?唯是一心,心不見心無相可得,是這個塬因。
所以這全是虛妄的,這個分離識也是虛妄的。你給它起個名字,說起來有六樁事情,實際上都是如鏡中像無體可得。是吧?六塵境界如鏡中像無體可得,然後因為有六塵境界,我為了捕捉它,我建立了六識。所捕捉的這個六塵尚且是虛妄的,像鏡中像無體可得,我能捕捉的這個六識能是真的嗎?所以愈弄愈虛妄,愈弄愈復雜,愈演變愈復雜。
「亦名分離識」,這是一個名字叫分離識。從識上來講,我們不管六塵境界,它是六種識。那麼還有一個名字,不從識上講,從它所分別的對象來講,「亦名分別事識」。從六種事上來講,六個事。那我們六個事被這六識來分別,所以分別事識。從它能分別的這個主觀上來講叫分離識;從它分別的對象來講,是六個事,又叫作分別事識。這個識它的作用就是分別,分別什麼呢?分別事,分別六個事,叫分別事識,它是專門分別事的。
那末那是專門執著我的,相續。你看它各司其職了。這個分別事識它負責客觀,換句話說這意識,末那識它負責建立主觀。那我們今天學到這,我們才知道,那這主觀誰負責,誰是罪魁禍首?末那。那客觀的建立,這六塵境界誰負責的?意識。咱們啊,誰的孩子誰抱走。
為什麼這個六識要建立這個六塵境界,為誰服務啊?就為這個末那建立的我。所以有我就是惡,有我就產生六塵境界,有我就產生末那,有我就不平等,我和你就分了。那麼這個末那識有朝一日通過修行,把我一放下,一平等,我沒了,平等了。那我要沒有了,是不是我所也就沒有了。我所沒有了,是不是六塵境界也沒有了。六塵境界就是法,那不是法也就沒有了?
但是它修學是先放掉意識,把人我先放棄。人我放棄,首先要放棄相續。你這相續,你就容易把這相續當成我,所以相續首先要放棄。放下相續,它就進入到末那識的智識了,分別。相續一沒有了,執著就沒有了。執著一沒有了,人我就沒有了。人我沒有了,那時候我們就進入到末那識的第四個名字。我們說末那識有五個名字,第四個名字叫什麼?智識,分別染淨諸差別法。它就剩分別了,那這個時候,人我沒了。那分別諸染淨法,是不是還有法執?還有法執。
如果這個智識我再給它去掉了,我就進入到什麼了呢?注意,我就進入到所見相。這不是說這個末那識有五種異名嗎?有現識了,就現色了,現境界了。現境界我再去掉了,我就又往前進,我就進入到能見,就是轉識。現識克服了,我就進入到轉識。轉識克服了,我就進入到克服業識了。進入到克服業識的時候,諸位,你就是法身大士了。
修學,我們再往後學,它就指出先從相續識克服起,小乘──阿羅漢、聲聞、緣覺放下了執著,把相續識給破壞掉了。相續識破壞掉了,叫相應染 (染心),執相應染。執相應染以後,不斷相應染,把相續的人給去掉。相續的人去掉,然後分別智相應染,再把分別心去掉。分別智相應染再去掉,這都是跟末那在干哪,把末那的分別去掉。然後進入現色不相應染,把見色就是現識的現色、現境界這個作用再去掉,這個是染心,再去掉。然後見心不相應染就是轉識,能見的主體要再克服掉。然後根本業不相應染,就是我們說的業識。這是誰負責完成的呢?這是法身大士負責完成的。法身大士還有一個名字叫作隨分覺,叫法身大士,是佛,但是還不圓滿。
所以我們再讀一遍。「言意識者。謂一切凡夫依相續識執我我所。種種妄取六種境界。亦名分離識。亦名分別事識。以依見愛等熏而增長故。」這句話很重要。就是說這個分別事識或者是叫分離識,或者籠統地說這個意識,是根據什麼來增長?增長和產生是兩個概念。就是說你這個六識它已經有了,怎麼給它增長起來,壯大起來呢?是依見和愛等,不僅僅是見愛。這個愛就是思,因為見思的薰習而壯大起來的。思當中最大的一個思就是愛,愛的思考、愛的產生是思的最重的煩惱。思煩惱當中第一煩惱就是愛,所以我們就把這愛代替思。這個「等」就是思不光光是一個愛,貪瞋癡慢疑,這都是思。那麼這個貪、貪愛,我們就用一個「愛」來代替,後邊加一個「等」字。實際上就是依見思薰而增長故,它這裡邊把這個「思」換成「愛」,後邊又加了個「等」。
你看,這個意識是怎麼產生的呢?是因為末那識有我和我所的這種思想之後、概念之後,它產生了末那識,這是產生的塬因。末那識認為有我,進而產生我所的概念,這個我是不是叫作人癡(愚癡的癡)?而睡著這個「不覺妄念」這個「妄念」、剛開始的這個無明可不是我癡,是法癡。不知道真法一故叫根本無明,那時候它還沒有人的概念,它首先不知道真法是一,這是根本無明。這個根本無明一下產生了,就睡著了。睡著了,末那識一起來,舉心動念產生了主觀跟客觀。產生了主觀跟客觀之後,這個末那完成任務。然後這個末那產生了主觀,這個末那進而更厲害了,它把這個主觀當成了我,這個我實際上就是末那的見識。不是說過末那有五個異名嗎?第二個異名叫作轉識,這個轉識就是能見。它把這個能見當成了我。
你看一旦這個概念建立起來,就變成了什麼呢?塬來我們說不知真法一故叫法癡,叫對法的無明。那麼一旦這個轉識出現,它把轉識當成了我,又出現了人的無明,人我癡出現了。法我癡出現了,是不知真法一故。到這個時候,這個末那識產生轉識之後,就是剛才我們說的「依見愛等熏」這個「見」,就是末那識的第二個名字——轉識。不是能見嘛,它是主觀,它是能施加,它是能攀緣,這叫見。因為見,你看它這個末那識它能見,它就出現了現,現識現六塵境界。因為了現呢,它就第三智識,就分別這個染淨諸差別法。因為這個分別染淨諸差別法所產生的這智識,你看我們剛才說的,不覺三細相,然後因為有境界相它產生了六種粗相。第一個粗相叫智相,生愛和非愛心。大家注意到了沒有?六粗相的第一相叫智相,智相的定義:以有虛妄境界緣故,生愛非愛心。這個愛就是我們這裡邊說的見愛的愛。
你看它具備能見的轉識,第二個它有智識,它能分別,分別所產生的作用就是產生了愛和不愛——愛就是貪、不愛就是瞋,那麼這就是思了。因為它有境界出現,它就思想這個境界。它有境界,這個境界怎麼出現的?是我有一個能見的我,產生了被我見的境界。這個境界一旦出現,我能見的我又開始作用在這個境界上,產生了第一個心理作用叫心所。它說在這個末那識的第四個名字上叫作智識,分別染淨諸差別法,染法我就不愛,淨法我就愛。就是好的是淨,我就愛;染的、壞的我就不愛。那麼這就是思想就產生了。思想產生了,那麼「以依見愛等熏」,就是意識、這六種識、分別事識、分離識,是因為什麼而增長的呢?是因為有見和愛而增長起來。能見的我、所見的境界。境界一旦出現,我這個能見的我——這個見就作用在這個境界上,產生了智。智就是聰明,把它分成好和不好;好的我就愛,不好的我就恨,那麼這就是愛。「等」,等還有恨、不愛呢,愛和不愛吧,起碼,那「不愛」在這裡邊用「等」來代替。就是以依見愛等薰而增長故。
所以六識是靠什麼壯大起來的呢?是靠末那識的見和末那識的愛產生起來的。那麼這個見愛都是末那識產生的,都是末那識的現象。以依見愛等薰而增長故。所以你看它這段說,「言意識者。謂一切凡夫依相續識執我我所。種種妄取六種境界」,我以外的六種境界,「亦名分離識」,有六種境界嘛,就有六個識,分離的、不搭界的、各是各的。「亦名分別事識」,這六種可以說六種事,我們這六種事我要分別它,所以我這個識也可以稱之為分別事識。根據什麼來壯大成長呢?根據「見愛等薰而增長故」。見愛就是末那,末那的見就是我見、我慢、我愛,它因為有一個能,能見。那愛就是這個能見作用在境界上產生的第一個心理作用,就是愛和不愛,就是我們說的貪。
所以你看我們佛在經教上說,貪瞋癡慢疑這是五個基本煩惱。如果說這五個基本煩惱要改成三個,再少點吧,太多記不住,貪瞋癡。這貪瞋癡如果再少點,那就是一個貪。貪等,等什麼呀?無量無邊的煩惱,都是建立在我的基礎上的,這個思,我見我思,這叫人我癡。所以這是這個「言意識者」。
然後我們再往下來。這時候我們說了,眾生是因為心、意、意識產生,到此為止,我們就把八識都解釋清楚了。八識解釋清楚了,所以唯識。眾生你可以管他叫眾生——眾緣和合而生。哪些眾緣呢?八識,八識是不是眾啊?不是一個啊。眾緣和合,這八識就是緣,就是條件,依據這八識——心、意、意識,我們產生了眾生,所以它叫眾緣和合而生。其實就是一個名字,它的本質唯識,只有這八識。這六塵境界就是前六識的相分,這個末那識的相分就是境界相,這個末那識的見分就是我,我能見。
好了,這個時候講完了。講到這以後,把眾生產生的前提、產生的因緣,你看它不說嗎?它說「復次生滅因緣者」,眾生生、眾生滅條件是什麼呢?「謂諸眾生依心意識轉」,眾生是靠著這三樁事情產生的。那麼好了,解釋完了以後它說:「無始無明熏所起識。」無始無明,剛才我們說,不知真法一故,叫作根本無明,也叫法癡,對法的不認識,所以叫無始無明。那麼所有這些識都是因為這個無始無明所產生的,叫根本無明。那麼這個見愛等薰,剛才我們學習過的,叫枝末無明,是在根本無明以後所衍生出來的對人的癡、對人的無明,叫作枝末無明,就末梢了。根本無明就和樹根一樣,就不知真法一故。那麼「無始無明」這四個字就是我們說的根本無明,就是源於我們一念不覺,不知真法一故。
那麼「無始無明熏所起識」,無始無明就產生了不覺,就睡著了。睡著了以後產生了識,識就是做夢了。無始無明薰所起識,這些識是由無始無明薰起來的,是因為無始無明而產生的。那為什麼加「無始」呢?這無明從來沒有開始過,無明尚且從來沒有開始,所薰起的識有開始的嗎?也沒開始。為什麼說無明沒有開始呢?因為無明是依於一心而產生的,一心沒有開始。如果有開始,這一心開始的前面是什麼呢?一心開始的前面那不就是——一心是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叫一心。如果這個一心有開始,開始的前面那就不是一心,開始的前面就不是一心,對不對?那不就是變成二了嗎?一心不能有開始。一心一旦有開始,開始的前面,我就要問,是什麼?它就不是一心,那一心之外有另外一個東西,那就是二法。不對,諸佛如來證得是一,所以一心沒有開始。
那麼依附於沒有開始的這個一心而產生的無明也沒有開始,所以無明也是沒有開始的。無明沒有開始,就是我們今天說的從來就沒有存在過。那就像鏡中的像一樣,確實有像,確確實實沒有體。有體它就有開始啊,什麼時候產生的啊?沒有。那為什麼鏡子會現像?你來了,我就現;你走了,我就沒了。因緣聚,它就有相,但是有相它還是沒體;因緣散,相就散,但是還是沒體。沒體,那東西是什麼東西,產生相的?真如體。真如體裡邊從來沒有你剛才現那相的那個法,也沒有法的生,也沒有法的滅。
所以,「無始無明熏所起識」這個「識」就相當於鏡中像,為什麼這麼說?因為能產生的無明尚且沒有開始,所產生的識就沒有開始。沒有開始,那我又能感覺到識的存在,那我跟你說,舉個例子吧,就像鏡中的像一樣,無體可得。像上真有,林林總總,體上真沒有。沒有就不能當真啊。那沒有,我們就能去掉它啊,這有你能去掉嗎?就能去掉。
那麼無始無明薰所起識,這就給你定論了。你看它說,「一切世間境界之相。皆依眾生無明妄念而得建立。如鏡中像無體可得。唯從虛妄分別心」,虛妄分別心就是識,「唯從虛妄分別心轉。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那這時候我們就會把識當成真的,這些法是因為識產生的。它再跟你刨根問底,它說,「無始無明熏所起識」,沒有開始的無明所薰起的識。能開始的無明尚且沒有開始,所開始的識怎麼有開始啊?就從來沒存在過。
無始無明薰所起識。哎呀,我們覺得真的不好理解:你說它又沒開始,但是它又存在;你說它存在吧,它又沒體。這個一心特別不好理解。「制心一處,無事不辦」,當你明白這一心的時候,真正你參悟到一心了以後,其實你就大徹大悟了。我們最大的問題就不知道是一、一心。一心沒有開始。那麼無明是依附於一心,無明就沒有開始。那麼因為無明所產生的識也沒有開始。因為這個識所產生的眾生也就沒有開始,所以眾生本來寂滅,眾生本來涅槃,沒有開始過。那我們看到這麼多眾生,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這是什麼東西?如鏡中像無體可得。怎麼產生?「唯從虛妄分別心轉。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你別看那麼多眾生,你別看那麼多山河大地,你別看那麼多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諸佛菩薩在那度化眾生,「唯從虛妄分別心轉。心生則種種法生」,染法、淨法,西方極樂世界的淨法、娑婆世界的惡法,就是因為心產生的,「心滅則種種法滅」。
所以,「無始無明熏所起識。非諸凡夫二乘智慧之所能知」。告訴你了,「諸凡夫」,各類各樣的凡夫、一切凡夫,你對這個識你不能認識。非諸,並不是那些凡夫和二乘的智慧所能認知的、所能理解的,非諸凡夫二乘智慧之所能知。哎呀,那我們是凡夫,無始無明薰所起識,我們又是這識產生的,我們對這個識,真的,我們的智慧,不要說我們的智慧,二乘的智慧都理解不了,都了解不了。你別瞎琢磨了,你老想參究這怎麼回事,這無始無明怎麼產生的呀?怎麼就是無始無明產生這些識,這是怎麼一樁事情啊?你的智慧知道不了。
「解行地菩薩始學觀察。」「非諸凡夫」,諸凡夫——外凡、內凡,外凡是沒入信位的六道凡夫,內凡就是已經進入到十信的這些凡夫,叫內凡。內凡外凡加起來叫凡夫,因為兩類凡夫,所以叫諸凡夫。那麼內凡的凡夫,就是沒有滿足十信位以前這之內的凡夫,七信相當於阿羅漢。小乘他從證的結果他相當於七信阿羅漢。須陀洹往返人天七次,走到了七位。須陀洹向、須陀洹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最後形成了七位,到了阿羅漢,阿羅漢向、阿羅漢果。那麼到這個時候相當於信位的七位菩薩,七信位的菩薩。這些菩薩們,叫內凡,還沒有證得十信,這些人的智慧了解不了。
那麼換句話說阿羅漢證得了人空,七信位菩薩證得了人空,這麼大的境界,咱們今天來講,那就簡直是不得了了,人空證得了,意識變成了妙觀察智了,這些人對這些無始無明所薰起的識,非他們能知道的,「非諸凡夫二乘智慧之所能知」。
再往上到了三賢位,凡夫再往上是賢位,十解、十行、十迴向,三賢位,這是別教的分類。到了三賢位了,「解行地菩薩始學觀察」,開始觀察了:這無始無明怎麼就產生了這個識,這個識怎麼就產生了眾生,鬧了半天這個世間做夢這些事都是識所產生的。開始觀察,開始學習。「法身菩薩能少分知」。從三賢位到聖位、聖賢的聖位,就登地了,從別教來講,第一初地叫淨心地。到了淨心地的時候,他能夠知道一部分了,真見到月亮了,真證果了,叫隨分覺、分證即佛,到了這個位置。不是六即佛嗎?到了分證即佛,真正見到了,成了法身大士。
「法身菩薩能少分知。至究竟地猶未知盡。」菩薩究竟地,最後一位菩薩是什麼?等覺菩薩。到了等覺菩薩猶未知盡,還沒有完全認識清楚,還沒有完全徹底地了解。猶未知盡,還沒有知道頭,猶未知盡。誰能全明白無始無明薰所起識啊?「唯有如來能總明了」,只有如來。十法界的眾生,換句話說,都不可能了解這個無始無明薰所起識。只有擺脫十法界、證得如來的這些如來能總明了,總就是全部,全部都清楚了。
你看它講了,它很負責任,眾生怎麼產生的?依心、意、意識產生的。這個心、意、意識產生,它解釋了。解釋完了以後,它說這個心意識怎麼產生的呢?是無始無明產生的。那無始無明所產生的這些東西,聽起來,我們人是這麼產生的,是因為有個無始無明,所以薰所起識。有這個識,所以我們有了眾生。所以有了眾生呢,我們在這裡邊活著,生老病死。這個事不是我們所能夠了解的;比我們再往上的,解行位菩薩——三賢位也是開始學習,開始觀察;再往上的法身菩薩知道一點點了,明心見性了;那麼到了究竟地,等覺菩薩猶未知盡,還有不了解的地方,還有不太清楚的地方。
一品生相無明,因為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斷,他還有無明,那無明薰所起識,他怎麼能了解呢?因為他還生活在無明狀態,他還生活在剛才我們說的業識狀態,微細起滅還有呢,所以他還沒有知道。他要知道了,他就變成妙覺了,就徹底地沒有了,業識心就沒有了。到了妙覺就是成如來了,那麼唯有如來能總明了,所有的識、無明、最後一品生相無明,究竟地、等覺菩薩再往下走一步到了妙覺,所有的無明斷盡了,他才能夠明了無始無明薰所起識是怎麼一樁事情。
這就說明了這個無始無明薰所起識認識上的困難,它是一個長期的認識過程。所以為什麼我們說信心很重要,真要說你能認識到,這個是真正是做不到,等覺菩薩還猶未知盡,你呢,只有靠信。它把這樁事情給你說清楚,不是讓你去了解這個無始無明薰所起識怎麼產生的,這個你別浪費時間。我告訴你這樁事情的意思是讓你相信諸佛如來能總明了。是因為這些諸佛如來能總明了的人反過頭來告訴我們的,所以我們對他的信心是關鍵的關鍵!所以「信為道元功德母」就在這裡邊,就是這個意思。
今天時間了,謝謝大家,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