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性 德性
德性,也可以叫德行。為什麼把德性德行放在第一位?司馬光曾以此標准來評判人:德才兼備是聖人,德大於才是君子,德才皆無是庸人,才大於德是小人。還感慨:傳位授業,若不聖人君子,寧與庸人不與小人。可見,無論做人做事,德字為先。故說德性乃為人生首要。
第二性 悟性
中國有句老話: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在18歲之前,我們的知識,很多都是字面上的東西,但是字面之後的意義,也許真的非得等到我們18歲,開始進入社會之後,才能夠理解。書法上有一句話講:力透紙背,講的是書者的功力。我們生活的閱歷將告訴我們,我們除了要讀懂字面的意義之外,字後的意義可能更加意味深長。
因為一旦我們步入社會,我們接受的社會規則,除了有字面上的規則之外,還有字面下的規則。這些是我們在中學讀書、乃至大學學習都可能學不到的,是我們老師講不到,我們家長講不到,別人無法講,必須靠自己去領悟的。這個悟性強還是弱,在我們真正成人步入社會之後,會對我們在人生坐標的確定,和人生價值觀的樹立以及把握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領悟人生的功力,這是第二性,悟性。
第三性 韌性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每個人都在追逐自己的夢想。但是每個人的夢想能不能最後實現,關鍵在韌性。韌性就是指頑強持久的精神,堅忍不拔的意志。因為社會的運轉,並非像我們每個人設定的夢想的軌道一樣,那麼嚴絲合縫。在風雨面前,在發展的軌跡和我們自身的理想不相協調的時候,甚至發生沖突的時候,我們是悲觀、是抱怨、是失望、是放棄,還是要锲而不捨、堅忍不拔呢?沒有韌性,我們就無法達到我們理想的彼岸。
第四性 血性
這世界有那麼多的磨難,有那麼多的磕磕絆絆,有那麼多的摩擦紛爭,有那麼多的事與願違,等我們真正不再年輕,甚至在青春逝去之後,我們還能不能繼續葆有我們自己堅持的個性,有我們為自己的理想而一直追逐的方剛之氣呢?特別是在某個關鍵的時候,我們優柔寡斷了,也許真的就與成功——與你年輕時就樹立的夢想,失之交臂了。血性也不能沒有,特別是人過中年以後。
第五性 記性
心理學上講,一個動作要重復七回,才能有所記憶。善於從歷史經驗當中找教訓,善於從別人的教訓當中找經驗,鍛煉提高自己的記性,是我們少走彎路的一個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