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年已到古稀,兼以教學為糊口,尚狂心不歇,欲研究《楞嚴》、禅宗,欲得有禅有淨之令名,汝真可謂不到黃泉不死心者(世俗雲:“不到黃河不死心”,乃巧以黃河代黃泉耳。若到黃泉,即不肯死心,也只得死心而已。)
今之邪知謬見者遍滿世界,誰能有此精神與伊辯論乎?《八識之批判》,既知是非,何得復送人乎?
今之知識各有所宗,汝且熟閱淨土各書,以古為師,庶不致迷。若親近時髦知識,或有迷而不知其迷者。
《要解》一書,汝尚不滿意,謂其學問不及蓮池。然古人所證,吾人何敢妄擬?若論《要解》之義理扼要,實為千古所未有。藏經院有《淨土十要》,《寶王論》亦在內,何得又謂求之不得?
《開蒙》之注,可有可無。通公之學,乃有通不通處。《楞嚴》古注,其多無數,何須看彼《開蒙》。《開蒙》亦系鈔錄前人之文,而彼尚安頓不次第。試看《文鈔》中《與萬壽寺寂山和尚書》,可以意知。欲看《楞嚴》大意,須推《文句》,注釋詳細,則唯《指掌》。
汝年已近七十,淨土法門尚未明白,癡心妄想,尚欲研究《楞嚴》,又欲知禅宗滋味。禅宗滋味,勿道不知,即知亦不名有禅。汝何不看光之《淨土決疑論》及《宗教不宜混濫論》乎?汝欲得有禅,必須要做夢,否則,不會有禅。
心之所在,即在求之不可得處。此於能親見固為大幸,否則,一心念佛,念到極處,自可即知。即不知,得生西方,何愁不知?汝欲人指一定所在,則是癡人膠柱鼓瑟也。
汝完全無有禅門氣分,妄謂古人“將心與汝安”等語為籠統,不懼墮謗法之罪乎?此系古人用心參究至極,故於一言之下親見本來。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汝以卜度思量之心,領會文字皮面,宜其謂籠統不親切分明也。
純想即飛,謂其上升也。何得妄謂心在頂上,真是外道知見,胡說巴道。《感應匯編》所引之經,未曾校勘,然大義謂天神鑒察,不相遠離,亦不必死執其分寸也。心如止水明鏡,約本體而言。明鏡非台,則聖凡情盡,能所兩亡。汝只作恐人執著,其錯奚啻萬裡?《金剛旁注》,乃外道所說,汝當作佛法,可歎孰甚。求的即是心,然須識得此心方好。否則,不但求的即是心,即放的又何嘗不是心?即行殺、盜、YIN的,又何嘗不是心?汝可謂多知多解,但於此中,不知何所歸趣而得受用耳。
印光大師:“復慧清居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