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須立志為君子。心為一身之主,如樹之根。心裡若存天理,存公道。行出來便都是好事,便是君子。心裡若存人欲私意,雖行好事,亦有始無終。雖欲外面做好人,也被人看破。凡事合天理則行,不合天理則止。
與人相處,謙下誠實。勿避勞苦,勿貪甘美。讓人、容人,寧吃人虧,寧受人氣。恩則不忘,怨則丟過。
見人之善,則稱揚之。聞人之過,絕口不言。人向你說,某人感你之恩。則雲, 他有恩於我,我無恩於他。
人言,某人惱你謗你。則雲,他與我平日相好,豈有惱謗之理。人勝我,則敬重之,不可有傲忌之心。
人不如我,則謙待之,不可有輕賤之意。與人交,久而益密。則行之家邦,可無怨矣。若遇老成忠厚,肯讀書,肯學好的人,就與他肝膽相交。語言必信,逐日與他相處,受他熏習 ,自然成個好人。】
楊公為明朝嘉靖進士直隸容城人(1522-1566),是為人正直的清官。本文節錄自他對後人的遺囑。這部分內容是教導我們怎樣處事待人接物的好教材。本文的言辭雖容易讀懂,但我們對其中「天理」、「公道」、「君子」的涵義多是概念模糊的。
什麼叫「存天理」?
天理就是倫常: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倫常道德心一延伸,就到整個社會、整個國家、整個世間。從自己的家庭到整個世界,平等對待,和睦相處,這是「存天理」。
什麼叫「存公道」?
公是沒有私心。待人接物與天理相應就是公道,中國人常講天理、國法、人情,能夠與天理相應,與國法、人情都相應,這就是公道。
何為「君子」?
心存公道,你無論做什麼事都是好事,這就叫君子。君子做好事,不做壞事。君子起心動念絕對不會跟天理相違背。君子每天所接觸的決定是聖賢,讀聖賢書,行聖賢道,這是君子。
願所有見此文的朋友,都立志成為心存天理、公道的君子。
讓我們共勉之。